《表现性评价设计与实施的研究》课题报告_第1页
《表现性评价设计与实施的研究》课题报告_第2页
《表现性评价设计与实施的研究》课题报告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表现性评价设计与实施的研究》课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与社会背景如何对学生的表现性评价"是长期以来困扰许多教师的一个问题,我也一直在尝试用多种方法来解决。近来,我通过在高中区域复习中开展课前五分钟学生展示活动,发现其能够带来教与学的增值。通过反思,我发现这一做法其实就是教师对表现性评价的运用,斯廷金斯指出,“表现性评价为测量学习者运用先前所获得的知识解决新异问题或完成特定任务能力的一系列尝试。于是,我对如何运用表现性评价来促进学生素养的提升展开研究。二、精心设计表现性评价的任务表现性评价能否有效开展并实现预定目标,关键在于表现性任务的设计。高二文科生要对初中学的区域进行复习,而传统复习方法让基础好的学生没兴趣,基础差的又跟不上学生的素养不能得到全面提升。于是,我选择表现性评价作为载体,设计了学生展小活动一“课前五分钟系列演讲",第一学期的主题是“行游中国",第二学期的主题是“行游世界"。这样就把区域复习化整为零融人到全年的教学中,同时也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三、教师调控保障评价有效开展在完成表现性评价任务的整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调动多方面能力并付出努力,这既是向全班展示自己综合能力的一次机会,又是互相学习的过程。但如果教师的引导不到位,就会出现由于开局没控制好而导致后面的演讲敷衍了事、整个活动出现骑虎难下的局面,提升学生素养、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全而发展也就无从谈起。首先,我选择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排在前面展示,这样对后面的学生有一定的示范作用。但在实际中有时与教师的预设并不完全一致。有些学生创新性不强,有些学生时间观念不强,这说明教师在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判断上有欠缺,也说明我们目前常用的一些评价方式不能客观反映学生的素养。此外,还必须引导学生既要学习先讲的同学的思路,更要有自己的创新,否则会出现连续几个学生讲的思路基本一致的现象。这些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就要求教师在每次演讲后的点评要到位,以保障后续活动的有效开展。并且,由于这个活动可以把每个学生的思想、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对待新情况的反应能力,以及任务完成过程中的态度等方面的差异都反映出来。因此,教师不仅要关注培养学生与他人共有的品质,而且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这样才能将表现性评价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的效能发挥出来,才能将评价的重心放在关注学生差异、为了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的层面上其次,为了保障活动的有效开展,教师还需处理多方面问题。比如:个别住宿生以住校为借凵没准备演讲活动,教师就要引导住宿生可寻求走读生的帮助,但最好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的资料,同时不要过于依赖网络和演示文稿。还有,课堂气氛的调控也很重要,如,活跃、人缘好的学生一上台,学生就兴奋起来,我会稍稍严肃地说:“好,大家安静,我们开始吧!"而当比较文静或稍内向的学生走上台,下面往往比较安静,学生自己也比较紧张,我会用轻快的口气说:“可以开始了吗?"这时教师和同学们期待的目光对他是一种鼓励,他会顺着教师的话紧接着带来开场白:“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四、重视表现性评价的系列开发和改进课堂上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他会感受到课程不是只与授课教师相关,而是与自己的认知世界相关,他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被“卷人"到课程当中。但是,最终学生是否获得持续“生长"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受到表现性评价系列开发的影响。除“课前五分钟系列演讲"这一表现性评价类型的实施,我还让学生在演讲结束后,结合从其他同学演讲中学到的和教师的点评,以及同学的评价,对自己的演讲内容进行整理和完善,并制作成手抄报上交,学期末在各班展览。五、关于实施表现性评价的思考1、表现性评价可以与课堂教学合二为一要打破过去先“教"后“评"的思想禁锢,应认识到评价本身就是一种教学活动,理想的评价方式可以融人课堂教学中,从而实现其既“顾前"又“虑后"的作用,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2、表现性评价利于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因为表现性评价不仅关注评价结果更关注评价过程,而对过程的评价使其具有多种评估功能,可以有效评价学生的语言表达、沟通合作、分析归纳、创新思维、与人分享等多方面能力。这样就把评价的重点放在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上。3、表现性评价能够促进学生的持续“生长"。贴切的评价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成功、激发内在动力,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这样,学生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也有能力去不断地追求更高的学习目标,并对“生长"的过程充满自信和满足感4、表现性评价的运用需关注两方面问题一是任务的设计要以学为中心,既要遵循知识的内在联系,又要关注学情,这样才能反馈有效的教学信息。一是要明确评价不是终结性的,而是为如何开展教学提供证据的,教师必须敏锐客观地收集信息并做出基于证据的教学决定,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