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期末试题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1页
高一语文期末试题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2页
高一语文期末试题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3页
高一语文期末试题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4页
高一语文期末试题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学类文本阅读山东省滨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泥娃吴卫华偏僻山村,人少地广,草木、动物往往比人活得更有气势。看守林场的孤老头子林弧,几十年独居山林,养狗养猫护场解闷,狗和猫都被他养得不成样子。林弧那低矮的两间石砌看守屋里,有一通土炕,狗占一铺,猫占一铺,林弧占一铺。狗铺是败絮,猫铺是烂毡,林弧盖了几十年的棉被油污发亮,比败絮烂毡也好不到哪里去。平日他们三个活得随意—狗窜林越野追逐野免,猫捕鼠袭鸟自饱口腹,都不用林弧养活,林弧就不好意思呵斥约束它们,它们也不刻意讨好林弧。林弧养狗养猫不稀奇,让人稀奇的是林弧突然养了一个小屁孩。小屁孩三四岁,圆脸小眼,浑身皮肤由于风吹日晒皴巴巴的。林弧护理不干净小屁孩:小圆脸老洗不清爽,或者林弧几天才给他洗一次脸,转眼就被他抹花了。小屁孩没有名字,林弧也起不出好听的,干脆就叫小屁孩“泥娃”。泥娃如满月一样圆的小脸灰暗,细眼向上挑,看人像斜视,给人一种这小子心野性傲、不好教养的感觉。泥姓刚来到林弧身边时,晚上林弧接着泥娃睡,泥娃一听到屋子外面林风呼号,就兴奋得睡不着,紧紧依在林弧怀里,瞪大眼晴聆听外面山林间的怪异声响。后来泥娃就习以为常了,甚至如果没有林弧助眠,他会烦躁不安,从被窝里倒爬到林孤的脚那头钻出。倘若这时狗猫还在,他就去跟狗猫厮混,抱猫骑狗,薅毛揪皮。狗猫起初对泥娃的冒犯非常生气,对泥娃龇牙咧嘴地威吓,在泥娃身上留下了深一道浅一道的抓痕,但泥娃毫不理会它俩捍卫自尊的凶样,继续跟它们滚爬在一起。护犊子的林弧斥狗训猫,狗和猫向后缩着身子,闭着眼睛听林弧呵斥。狗先没有了脾气,低头垂首,一退再退,委曲求全;猫看对抗无果,便索性投怀送抱,狗和猫渐渐接纳了泥娃,泥姓成了它们的绝对首领。林弧不让泥娃喊他“爷爷”,让泥姓叫他“林弧”,①这样林弧才能感觉到世上还有林弧这个人。林弧去集市上买生活用品时,总爱显摆地背着泥娃去,热人看到老光棍林弧背上的泥娃,惊诧地问:“背的谁家娃?”林弧还没有回答,泥娃快嘴快舌地抢去话头:“林弧,不告诉他。”②林弧嘿嘿笑得眼睛都眯成一条缝了:“我的娃,我的娃。”熟人目瞪口果:“跟野狐狸精生的?”泥娃向下也斜了一眼林弧的熟人,一拉林弧的双耳:“走,走,林弧,我要吃糖果。”林弧招架不住泥娃的哭闹。泥娃渴了饿了,或者有时莫名觉得委屈了,就往地上一坐,仰天号啕大哭,哭得鼻涕起泡,眼泪小溪一样直往大张的嘴巴里流。这没爹没娘的小东西,哭得林弧的心都要碎了,他便忙不跌地将他抱在怀里,要啥给啥,想怎样就怎样,简直惯得没框没边。长到七岁的泥娃,野性更加显著,两条小细腿跑起来像踩了风火轮,攀起树来像只小猴子。他上树掏鸟蛋,下河摸鱼虾,常惹得林弧发火——林弧也不是真生气,只是担心泥娃有啥闪失。林弧对泥娃爱护得跟眼珠子似的。泥娃还能说,对什么都感兴趣,小嘴整天问个不停,常常把林弧问得一怔一怔的,不知如何答对。林弧觉得该把泥姓送到学校了,那里有知识渊博的老师。县里精准扶贫的工作队听说林弧养着一个来历不明的小孩,就把林弧列入了重点帮扶对象。工作队队员去林场找林弧的那个上午,快走到林场的两间看守屋时,迎面蹿出一只夹着尾巴的黑狗,接着又跳出一只受惊的白猫。两名工作队队员瞬时毛发上竖,捡起地上的枯枝乱条,拉开架势以防不测。这时,一个光着脚丫的小男孩,蹭蹭地从看守屋里跑出来,衣襟敞开,露出黑脏脏的小肚皮,边跑边向身后看。在他身后,白发寸立的林弧,高举着一只布鞋,边追边骂:“打死你个坏崽子!”工作队队员急忙拦住气急败坏的林弧:“你这是虐待儿童,是犯法的。”林弧被定住身形般放不下高举着布鞋的手臂:“是这个坏崽子欺负我们仨啊!你们看看我的狗,再看看我的猫。”工作队队员只看见站在不远处满脸慌张的泥娃,狗和猫早逃窜得没影儿了:“我俩只看见你在追打孩子。”林弧一屁股坐地上,穿鞋,半天穿不上:“这坏崽子在林子里点火烤鸟蛋,万一火烧起来谁能扑灭?不打不长记性!”工作队队员面面相觑:“还真得打。让他上学吧,这样他就不能满林野捣乱了。”③林弧的眼里放出了光彩:“你们能让他上学?”工作队队员:“我们就是来让他上学的。”在填写泥娃亲生父母的姓名时,林弧犯了难——他真不知道泥娃的爹娘是什么人。④那次林弧从外面回到看守屋,就见他铺上躺着个嘴唇黑紫、奄奄一息的小男孩,狗和猫蹲守在左右两边。林弧懂点儿草药知识,竟然把小男孩养活了,后来一直没人来我林弧要小男孩。泥娃入了学,有了新的名字——林娃,他在学校的一切费用全免。林娃入学一年后,不再直呼林弧的名字,改口叫了“爷爷”。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说开篇描写自然环境言简意赅,交代了人物生活环境的特点,为后文描写林弧的生活作了铺垫。B.林弧给小孩起名“泥娃”,既符合他的脸“老洗不清爽”,也符合他“心野性傲、不好教养”的特点。C.林弧虽然爱泥娃,但也会对他发火,甚至拿鞋子追赶着打他,是因为担心他有闪失或者引起林火。D.小说结尾“泥娃”成为“林娃”,并改口叫林弧“爷爷”,看似轻描淡写,实则意味深长,令人感动。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句子①既写出了林弧独居时的孤独,也表现了泥娃让他感受到自身的价值。B.句子②运用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表现出林弧对泥娃发自内心的喜爱之情。C.句子③中“放出了光彩”表现了林弧对泥娃能够上学的惊喜,与前文照应。D.句子④运用插叙手法,交代泥娃的来历,使小说情节完整,结构浑然一体。8.请简要分析小说中狗和猫的作用。(4分)9.作家非鱼评价这篇小说“传奇故事中蕴含着大义”,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6分)6.B解析:“也符合他‘心野性傲、不好教养’的特点”错。7.D解析:“插叙手法”错,应为“补叙手法”。8.①狗和猫与林弧的和谐相处以及随意的生活,体现了林弧的善良与随和。②狗和猫被泥娃绝对领导甚至欺负,体现了泥娃的淘气和野性。③狗和猫丰富了人物生活,也丰富了小说内容,让读者感到一种灵性。(本题共4分,答对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即可得4分。意思对即可)9.①山林中,一老一少,一狗一猫,老的孤苦一生,少的没爹没娘,他们的经历和生活本身就是传奇。②林弧救活、收养泥娃,并对他疼爱有加,体现了一个老人面对一个弃儿时的“大义”。③精准扶贫工作队队员对泥娃的关爱,体现了国家对贫困群体的关爱,是一种社会“大义”。(本题共6分,答对一点得2分。意思对即可)山东省东营市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监测高一语文试题(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小题。离婚(节选)鲁迅庄木三和女儿爱姑刚从桥头跨下航船去,船里面就有许多声音一齐嗡的叫了起来,有几个人捏着拳头打拱,庄木三一面招呼,一面就坐。“木公公上城去?”一个蟹壳脸的问。“不上城,”庄木三有些颓唐,“就是到庞庄去走一遭。”“也还是为了爱姑的事么?”好一会,八三问。“还是为她。……已经闹了整三年,打过多少回架,说过多少回和,总是不落局……”“这回还是到慰老爷家里去?……”“嗯。他给说和也不止一两回了,我都不依。这回是他家新年会亲,连城里的七大人也在……”“七大人?”八三的眼睛睁大了,“他老人家也出来说话了么?……那是……其实呢,去年我们将他们的灶都拆掉①,总算出了一口恶气。况且爱姑回到那边去,其实呢,也没有什么味儿……”他顺下眼睛去。“我倒并不贪图回到那边去,八三哥!”爱姑愤愤地昂起头,说,“我是赌气。小畜生拼上了小寡妇,就不要我,事情有这么容易?老畜生只知道帮儿子,也不要我,好容易呀!七大人怎样?难道和知县大老爷换帖②,就不说人话了么?我倒要对他说说我这几年的艰难,且看七大人说谁不错!”入三被说服了,再开不得口。庄木三的烟早已吸到底,还吸着。他还记得女儿哭回来,说他的亲家和女婿的可恶。一到惩治他亲家这一局,他向来是要冷冷地微笑的,但这回却不,不知怎的忽而横梗着一个胖胖的七大人,将他脑里的局面挤得摆不整齐了。……跨进黑油大门,爱姑不由得局促不安起来,连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她想:“知书识理的人是讲公道话的。我要细细地对七大人说一说,从十五岁嫁过去的时候起……”在这些中间第一眼就看见一个人,这一定是七大人了。虽然也是团头团脑,却比慰老爷魁梧得多;大的圆脸上长着两条细眼和漆黑的细胡须;头顶是秃的,可那脑壳和脸都很红润,油光光地发亮。“这是‘屁塞’,就是古人大殓时塞在屁股眼里的。”七大人正拿着一条烂石似的东西,说着,又在自己的鼻子旁擦了两擦…爱姑偷空向四处一望,只见她后面,紧挨着门的墙壁,正站着“老畜生”和“小畜生”。慰老爷和七大人说完,转脸向庄木三说话:“……我想,你们也闹够了。冤仇是宜解不宜结的。爱姑既然丈夫不对,公婆不喜欢……也还是照先前说过那样:走散的好。我没有这么大面子,说不通。七大人是最爱讲公道话的,现在七大人的意思也这样,可是七大人说,两面都认点晦气罢,叫施家再添十块钱:九十元!”“……”爱姑觉得事情有些危急了,他很怪平时很被沿海居民惧怕的父亲,为什么在这里竟说不出话。“七大人是知书识理、顶明白的,”她勇敢起来了,“不像我们乡下人。我是有冤无处诉,倒正要找七大人讲讲。自从我嫁过去,真是低头进,低头出,一礼不缺……”“我是三茶六礼定来的,花轿抬来的呵!那么容易吗?……我一定要给他们一个颜色看,就是打官司也不要紧。县里不行,还有府里呢……”“那些事七大人都知道。”慰老爷说,“爱姑,你要不转头,没有什么便宜的。打官司打到府里,难道官府就不会问问七大人么?那时候,‘公事公办’,那是……你简直……”“那我就拼出一条命,大家家败人亡。”“那倒并不是拼命的事,”七大人这才慢慢地说了,“年纪青青,总要和气些,我一添就是十块,那简直已经是‘天外道理’了。要不然,公婆说‘走!’就得走。莫说府里,就是上海北京,就是外洋,都这样。”爱姑觉得自己是完全孤立了;爹不说话,弟兄不敢来,慰老爷原本就帮他们,七大人又不可靠。但她在胡里胡涂中,还仿佛决定要作最后一回奋斗。“怎么连七大人……”她满眼发了惊疑和失望的光,“是的……我们粗人,什么也不知道,就专凭他们‘老畜生’‘小畜生’摆布。他们会报丧似的急急忙忙钻狗洞,巴结人……”她打了一个寒噤,连忙住口,因为地看见七大人忽然两眼向上一翻,圆脸一仰,细长胡子围着的嘴里同时发出一种高大摇曳的声音来了。“来——兮!”七大人说。她觉得心脏一停,接着便突突地乱跳。立刻进来一个蓝袍子黑背心的男人对上大人站定,垂手挺腰,像一根木棍。全客厅里“鸦雀无声”。七大人将嘴一动,谁也听不清说什么。然而那男人,却已经听到了,而且这命令的力量仿佛已钻进了他的骨髓,他将身子牵了两牵,答应道:“是。”倒退了几步,才翻身走出去。爱姑知道意外的事情就要到来,她这时才知道七大人实在威严,先前都是自己的误解,所以太放肆太粗卤了。她非常后悔,不由地说:“我本来是专听七大人吩咐……”全客厅里“鸦雀无声”,她的话微细如丝,慰老爷却像听到霹雳似的,他跳了起来。“对呀!七大人也真公平,爱姑也真明白!”他夸赞着。……庄木三点清了洋钱,两方面各将红绿帖子收起,大家的腰骨都似乎直得多,原先收紧着的脸相也宽懈下来,全客厅顿然见得一团和气了。(有删改)注:①旧时绍兴风俗,认为拆掉对方锅灶是给对方很大的侮辱。②换帖:旧时将姓名、生辰、籍贯、家世等项写在帖子上,交换保存,结为异姓兄弟。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知书识理的人是讲公道话的。我要细细地对七大人说一说……”表明爱姑把维护“公道”的希望寄托在七大人代表的封建统治阶级身上。B.“我是三茶六礼定来的,花轿抬来的”“低头进,低头出,一礼不缺”是爱姑对夫权制下自己的肯定,这说明爱姑还是希望得到夫权制的支持。C.七大人用“公婆说‘走!’就得走!”来维护“公道”,体现了封建宗法制中夫权至高无上,与《祝福》中婆婆发卖祥林嫂的行为如出一辙。D.“一定要给他们一个颜色看”,“县里不行,还有府里”,为了维护公道,敢于“拼出一条命”,都说明爱姑已经具有彻底独立的自我觉醒意识。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善用人物心理堆动情节。爱姑由“局促不安”,到感到“危急”“孤立”,再到“非常后悔”,心层层厚波澜,推动了情节发展。B.本文次要人物的安排颇具匠心。“蓝袍子黑背心”的男人的出现是爱姑态度转变的直接原因,与《祝福》由柳妈对祥林嫂的作用相同。C.本文在叙述中十要运用了有限视角。例如,庄木三面对七大人时,失去往日威严变得唯唯诺诺,就是通过爱姑的视角来观察的。D.鲁迅的作品以语言犀利幽默见长。例如《祝福》的标题“祝福”具有强烈的反讽意味,但本文标题“离婚”并无反讽的效果。8.鲁迅自评《离婚》一文“技巧稍微圆熟,刻画也相加深切”。请以“七大人”为例简要分析其人物刻画“圆熟”的技巧。(4分)9.吴组缃曾评价爱姑是“辛亥的女儿”,既“敢于斗争”,又“斗争得软弱”。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对以上观点的认识。(6分)6.D“已经具有了彻底独立的自我觉醒意识”不对7.AB.“直接原因”错。七大人“来……兮”表现的威严是人物转变的直接原因。C.“有限视角”错,主要运用的是全知视角,有时换用有限视角。D.名为“离婚”,却由乡绅仲裁,实为“休妻”,同样具有反讽效果。8.①肖像描写。七大人魁梧、偏胖,红润泛着油光,整个人气派而油腻。②语言描写。“简直是天外道理”“来——兮”七大人对爱姑话很少,说起来慢条斯理,装腔作势,不容置疑,满是威胁。③动作神态描写。将屁塞在鼻子旁“擦了两擦”,两眼“向上一翻”,“圆脸一仰”写出了七大人的附庸风雅和故弄玄虚的威势。(“屁塞”按“细节描写”、“颇具讽刺意味的道具设定”回答也行。但若内涵一致,不重复计分)④侧面描写(衬托)。众人都对七大人又敬又怕,侧面衬托出七大人的权威,在乡里具有判明事理、维护秩序的权力。(术语2分,分析2分)9.①爱姑大胆泼辣,敢于反抗夫家的压迫,公然辱骂丈夫和公公,敢于到七大人面前讨说法,展现了她敢于抗争的一面。(2分)②爱姑的斗争并非自我意识的觉醒。“三茶六礼”“低头进,低头出,一礼不缺”说明她的抗争更多是意气之争,是按照封建礼法争得坐稳儿媳和妻子的资格,并无自由、爱情等新思想。(2分)③爱姑希望父兄撑腰,本质上是借助宗族势力来和对方对抗。爱姑把抗争希望寄托在七大人为代表的封建权威,更体现了其幼稚和愚弱。(2分)④爱姑的悲剧暴露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辛亥革命并未完成对民众思想的启蒙,社会仍是封建礼教的天下。山东省日照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回味甘草祁云枝芳菲四月,一个人在园子里给花拍照。一丛灰绿的对生叶本草,拽住了我的裤角。我认识它,它有个能唤起我味觉和记忆的名字——甘草。甘草生得粗枝大叶。对生叶、托叶、直立茎乃至叶柄上,都覆盖有一层亮闪闪的绒毛,一副桀骜不驯的样子。想它原来的生存环境——草原砾石地、半荒漠沙地以及黄土丘陵盐碱地等,就不难理解,坚强如它,正是用满身的绒毛,反射强烈的紫外线,锁水,对抗食草动物饥饿干渴的嘴巴。干旱贫瘠、危机四伏的生活,让甘草的生命时刻处于自卫状态,它比其他本草更清醒,也更坚忍。我知道,在我眼睛看不到的地下,甘草用横七竖八的根,构建了一个超级网国——根之网,网络周围的水土,也让甘草根具备了性平味甘的骨性。甘草的根系,一旦拥有了水和土,根尖就呈几何倍数分蘖,像烟花炸裂。只是,坚韧如甘草,对付得了恶劣环境,却对付不了人的欲望。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甘草,突然间被许多人觊觎,最终演变成惨烈的杀戮。宁夏盛产甘草,盐池最多。开春,草原尚未解冻,来自周边县的数千农人便开着拖拉机、蹦蹦车,载着锅灶、帐篷和工具,浩浩荡荡地前来挖宝,他们要在盐池打持久战。人们挥舞着铁锹抡起镐头地毯式挖掘后,留下一个又一个大坑,直径一两米,深亦一两米。蝗虫般的扫荡,让草原几乎退掉了一层绿皮。草原呜咽,甘草悲泣。有人也不掩饰:甘草每公斤能卖四五块钱,一天挖20公斤甘草,就能赚百八十块。每每翻开当年的社会实践报告,我的心就感受到阵阵刺痛——盐池县马儿庄乡有65万亩草地,甘草生长区域50万亩,80%的草地,被人多次翻挖过,5万亩土地已寸草不生;黎明村40户牧民的住房,几乎被黄沙掩埋。屋里扬沙,饭里进沙,眼里揉沙,不得已,许多牧民背井离乡……读到这里,眼前,旋起一阵阵黄沙。甘草善于用根记录心思。在黑暗的地下,甘草对于水源和营养的探寻,顽强且执着。挖掘实验数据记录,一株甘草,根可深达10米,横向覆盖可达6平方米!如此庞大的根系,在人类无度膨胀的欲望面前,也不过是小菜一碟。疯狂采挖的后果,让野生甘草快速走到了灭绝的边缘,也引发了蝴蝶效应:草地沙化,生物多样性丧失,沙尘暴频袭……可无论生态警钟如何鸣响,都唤不醒那些用甘草换钱的人。作为一种中药,甘草却没有大多数人印象中中药的那股苦味。如果说“草”标记了它的科属,那么“甘”则恰如其分地标记了它独特的味道。小时候一直酷爱甜食,唯独不喜欢妈妈让我口含甘草片时感受到的那种甜。那个我们叫做甜草的木质小圆片,刚入口时,又苦又涩,很快,一丝甜味从中弥散。唇齿间便有了一种奇怪的味道,不是口含水果糖带来的那种欢愉。好在,甜草片可以清热解毒,消肿止咳,还可以回甘。有点像成长的滋味,苦涩中,有甘甜。母亲说,甘草熟食补气,生食泻火。记得那些年,我家老屋的墙壁上,总有一个装有甜草片的白布袋在晃悠,里面的甘草,随时等待渡人渡己。唐代医家甄权说:“诸药中甘草为君,治七十二种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般草木毒。调和众药有功,故有国老之号。”依我看,叫它“和事佬”更合适,甘草有本事让所有的药,合舟共济,扬长避短,一起为祛病除邪合力。甘草这样的脾性,与儒家倡导的中庸之道,倒是非常吻合。作为我国位列第一的大宗出口药材,甘草的甜根,早已伸入食品、化工、酿造、国防等领域:甘草提取液,是制作巧克力的乳化剂,是石油钻井液的稳定剂,是灭火器泡沫稳定剂的辅料;甘草酸钾添加到化妆品里,可消炎镇静……甘草就像出色的居委会大妈,三言两语,就解决了各行各业存在的问题。这么看甘草时,我甚至觉得甘草是奉了什么旨意,专门拿自己的命根,来修复人类的伤痛,平息生活的哮喘,给日子添彩加香的。资料上说,我国甘草的年需求量在5万吨左右。这个数字,读来让人心里难过。而如果没有了甘草,将会使人更难过吧。“我国甘草资源处于枯竭状态。”这是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的研究员王瑛2018年12月接受科学报采访时说的。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几十年过去了,甘草到底没能缓过劲儿来。人类以治病之名对自然的伤害,一直都没有消停过。好在,这些年,明目张胆的甘草采挖已被叫停,好多地方包括盐池,也已在甘草的原产地开始了人工种植。“我们培育出的甘草新品种,栽培两年后,甘草酸的含量就远超药典2%的要求,达到现有栽培甘草4年生苗的含量。”这是王瑛科研团队的最新成绩。虽然只是刚刚起步,虽然也只提高了甘草有效成分的含量,但总算有人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去改变甘草的现状了。前几日,一位好友发朋友圈,说他们自驾游刚刚抵达乌鲁木齐葛家沟草原,便被罚款千元,理由是“车辆碾压草原”,有图有真相。看到这个吐槽,我有点不厚道地笑了,愉快地为草原人的环保意识点赞。甘草,向我讲述了对生命、生存、生态的思考。写到这里,我从电脑屏幕上抬起头来,一片甘草放大为亮晶晶的玉盘,悬挂于窗外,洒下丝丝银辉,有苦也有甜。(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甘草能够唤起“我”的味觉和记忆,是因为它名字特殊,粗枝大叶,满身绒毛,一副桀骜不驯的样子。B.盐池周边人们地毯式挖掘甘草的场景,画面感极强,直观显现人们在利益面前对甘草无度膨胀的欲望。C.“我有点不厚道地笑了”,“笑”是对草原人环保意识的赞赏,“不厚道”则体现“我”的幸灾乐祸。D.文章结尾处运用比喻手法,将甘草比作“玉盘”,写出了作者独特新奇的感受,以景结情,含蓄蕴藉。7.文中有关甘草的童年回忆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借童年回忆点明甘草苦涩中有甘甜的味道,像成长的滋味,表达作者对甘草的喜爱之情。B.母亲对甘草药用价值的陈述引出甄权对甘草功效的说明,生活经验与权威阐述相互印证。C.老屋墙壁上总有一个装有甘草片的白布袋在晃悠,形象地表明甘草对我家来说不可或缺。D.文章插叙有关甘草的童年回忆,写出“我”与甘草的渊源,丰富了文章内容和叙述层次。8.本文语言严谨而生动,请简要说明。(4分)9.文章说,“甘草,向我讲述了对生命、生存、生态的思考”。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6.B[解析]A项,因果关系不成立。C项,“幸灾乐祸”错,原文无此意。D项,“将甘草比作‘玉盘’”错,本体为“玉盘(月亮)”,喻体为“甘草”。7.A[解析]“表达作者对甘草的喜爱之情”错。8.①引用相关数据及专家观点,说明了甘草的植物属性和药用价值、商业价值等,语言严谨。②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如“桀骜不驯”“像烟花炸裂”“和事佬”等,语言生动。[评分标准]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9.①生命要如甘草般时刻处于自卫状态,清醒,坚忍,有骨性。②人应向甘草学习,中庸平和,无私奉献。③人的生存不应该以牺牲生态为代价,要保护环境,与植物和谐共生。[评分标准]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山东省泰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菜市场里的老人与猫残雪麻爹在菜市场里经营这个小小摊位已经有十多年了。他卖葱、姜、蒜、香菜,总是这四样,他有固定的进货渠道。因为价钱公道,麻爹的生意一直不错。麻爹有一只六岁的虎纹猫,他给他的猫取名叫小麻。麻爹守摊位的时候,小麻就在摊位周围走来走去——它认得麻爹的摊位,它也在认真地工作。没人知道麻爹的真实年龄,他自己也记不确实。不过他一定是很老了吧,也许八十多,也许快八十岁了。①但他对小麻的生日是记得很清楚的,每年都要为它庆生。庆生的内容有香喷喷的烤鱼,还有绒线球。好多年以前麻爹是纺织厂的一名机修工,后来纺织厂倒闭了,于是他成了自食其力的做小买卖的。到菜市场来卖菜是麻爹一生中的转折点,虽然已经有点晚了,但麻爹兴高采烈地接受了这个工作,而且越干越有劲头。同在纺织厂做机修工相比,他更喜欢他现在的工作,因为这个工作是直接同人接触的。来买他的菜的顾客大多是熟人了。他叫得出很多顾客的姓:王姨啦,邱嫂啦,古妹啦,曾老弟啦,谢同学啦等等。时常,当麻爹熄了灯躺在床上时,这些顾客的身影就会在他脑海中轮番出现,他也会同他们打招呼:“你来了,今天来点姜和蒜?”“来点香菜包馄饨?”“拿把葱去做葱油饼?”等等。②顾客们的表情也各不相同,有的笑口常开,有的不苟言笑,有的神情松懈,有的一双贼眼滴溜溜乱转……麻爹喜欢这些人神情各异的表情,总在细细琢磨每个人的性情,这给他的生活带来莫大的乐趣。在黑暗中,麻爹就会同这些人对话,设想出一些有意思的场景,一些微妙的沟通。有的时候,他竟会发出由衷的大笑。他的笑声把正在休息的小麻吓一跳,使得小麻发出抗议的叫声,还围着小套间转了三圈,仔细视察一番,这才回自己窝里去继续睡觉。但麻爹笑过之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做菜做面食都少不了配料,老顾客们几乎每天要同麻爹见面唠叨几句家常。“今天太阳好啊,麻爹。好晒被子。”“是啊,我早上出门前已经将被子晒上了。”“麻爹,小麻今天吃小干鱼了吗?”“还没呢。早上吃的鱼汤泡饭。”“我明天带小干鱼来。”“多谢。你破费了啊。”这一类的家常话一年四季重复着。在麻爹听来,这是最美妙的话语。如果不是十年如一日地在市场守摊位,他不可能每天听到。他热爱这个菜市场,待在市场里心里就很稳妥。由于麻爹每天夜里都要同他的顾客们长时间地对话,他对这些顾客中的每一位的熟悉度远超顾客们对他的熟悉度。就因为他的这种爱好,近期他不由自主地卷入了一桩事件。对方是那位来莱摊时眼珠贼溜溜转的年轻人,大家都知道他是一名老贼,来了便要偷菜,时常被人殴打。他姓翟,麻爹称他为小翟。每次他转悠到麻爹的摊位时,麻爹就故意装作打瞌睡,让他偷走一些葱蒜之类。虽然在白天里,麻爹同小翟的沟通不算多,可是到了夜里,小翟算是麻爹与之谈话最多的一位顾客了。大概因为他多次见证了小翟被打得头破血流的场面吧。

小翟,香菜也拿些去吧,你爹爹爱吃。”“麻爹,您心肠真好。我也爱吃大蒜球。”“那就再拿些蒜球。”这就是麻爹构想的对话的场景。小翟拿了蒜球之后就大摇大摆地离开。麻爹想象中的大摇大摆的背影正是现实中常发生的,因为小翟喜欢向其他菜贩炫耀他在麻爹这里的待遇。事情是这样发生的:有一位新来的中年菜贩目睹小翟拿走了麻爹的一大把香菜,于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将小翟揍得在地上打滚,直到被麻爹制止。小翟是个多疑的人,他认为这事一定是麻爹在暗害他,因为中年菜贩与他无冤无仇。小翟回到家中,一边痛哭一边向老父控诉麻爹。③这位老翟,从来不知道儿子的偷盗行为,他认定小翟是被人欺侮了。父子俩越想越咽不下这口气,于是决定一块去菜市场报仇雪恨。他们是中午到达菜市场的,一人手握一根木棒。当时麻爹正闭着眼坐在摊位旁休息,小麻则正在各个摊位视察。这一老一少冲上去,用木棒对着麻爹一顿乱打,而且主要攻击他的头部……麻爹在医院里第二天才完全清醒过来。他首先惦记的是小麻,他想出院,因为没人给小麻做饭吃。医院却不准麻爹出院,说要观察。于是麻爹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又待了一天。在那一天里,麻爹一直在闭着眼同小翟对话。“小翟,我的伤不重,已经快好了。我马上回市场,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你这个老家伙,倒挺能自宽自解嘛。”“小瞿,我不是自宽自解,我是真心希望你继续来我的摊位拿菜。”“……”他一想到小翟也许从此不会再光顾他的摊位,心中就会感到痛苦不堪。他回到他的宿舍套房时,远远地就看见了躺在房门外的小麻的尸体。它的脑袋被砸烂了,眼珠鼓了出来。麻爹哭不出。在房里坐了好久好久,他才有了力气去埋葬小麻。麻爹用了一下午时间,在后院挖了一个深洞,将小麻用一块红缎子包住放进洞底。他在心里计划着要在坟上栽一棵杏树。两天后,麻爹回到菜市场,老顾客们发现,他的模样比以前憔悴、虚弱了很多。他们不约而同地在麻爹的摊位前比以前逗留得更久一些,没有人问起关于小麻的事。④“麻爹,我帮你报警吧?”有好几个人试探着向他提议,但麻爹一律摆手拒绝了。像他预料的那样,菜市场里再也见不到小翟的踪影了。麻爹的心里有点空空落落。从前小翟来这里时,到处鸡飞狗跳,到处是咒骂声,整个菜市场沸腾着活力……而现在,麻爹感到他的日常生活变得有些暗淡了。麻爹渐渐恢复了他的乐观的常态,他感觉到他的这些顾客都希望他长寿。他在后院种下的良种杏树长势很好,不久就会结杏子了。麻爹坐在杏树下对着树干说:“小麻,你回来了啊,回来好,所有的事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呢。”杏树叶子在风中簌簌地响,麻爹擦去眼角的一滴泪。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头介绍麻爹的职业与工作环境,并由麻爹引出虎纹猫小麻,照应小说标题。B.小麻的惨死,文中并没有明确指出施暴者是谁,给读者留下了想象和推测的空间。C.麻爹再次回到摊位,老顾客们没有人问起小麻的事,可以看出他们对小麻的冷漠。D.文章结尾,麻爹擦去眼角泪滴的这一行为,饱含了麻爹对小麻的思念与愧疚之情。7.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①句这一转折,表现出了麻爹对小麻的疼爱,与下文小麻惨遭毒手后“麻爹哭不出”相呼应。B.第②句运用排比,实写麻爹摊位前顾客们神态各异的表情,烘托出了麻爹对他们的熟悉程度。C.第③句中“从来不知道”,可推测出老翟对小翟疏于管教,这也是造成小翟为人不端的原因。D.第④句单独成段,写他人对麻爹的关心以及对小翟的愤怒,加强了语气,强化了情感的表达。8.麻爹两次构想与小翟对话的场景,分别表现了麻爹怎样的心理?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4分)9.小说中菜市场、老人、猫浑然一体,这样写有什么效果?请简要赏析。(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6.C(“对小麻的冷漠”错误)7.B(“实写”错误,应该是虚写)8.(1)第一次构想:让小翟多拿菜,表现了麻爹对小翟的同情与关爱;(2)第二次构想:真心希望小翟继续来摊位拿菜,表现了麻爹的孤独感。(每点2分,共4分)9.(1)菜市场是老人、猫的生存环境,为讲述麻爹的故事提供生活场景。(2)讲述菜市场、老人、猫三者之间的故事,还原生活的真实状态,具有生活气息,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3)菜市场里的老顾客、老人、猫,彼此之间相互依存,共同凸显小人物之间的温情。(每点2分,共6分)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传彩笔陈春成叶书华是我们县的作家。他是我爸的老友,我叫他老叶叔叔。我和他儿子是初中同学。老叶叔叔喜欢写那种老式的散文,譬如花上两三千字来描绘清晨散步时的遐想、当知青时吃过的野菜等等。这种文字在文学圈的人看来,当然不够有深度。但他的文笔尤其好,我一度很喜欢看。得知他有个博客后,我常追着看。他的博客点击量很少,除了我好像没什么人看。后来他突然不写了。我身在异乡,自然不知原因。今年九月的一天,我午睡起来打开电脑,瞥见躺在收藏夹里的老叶叔叔的博客地址,就顺手点进去瞧瞧,发现有一篇没看过的博文。我看了一下,竟然是篇小说。我把原文贴在这里:我不记得谈话如何开始。我不记得我怎么来到了这座公园,坐在这亭子下,听着石桌对面的老人娓娓而谈。他在谈论文学,声音很遥远,仿佛来自晋朝的某个清晨。在我生活的小城中,平日没什么人和我聊这个,此时和他一聊,真是痛快极了。不知话题如何盘绕,他忽然说起韩愈的“小惭小好,大惭大好”,他说,无论一部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如何,如果作者自己不满意,那么对他来说,这作品就是失败的。我点头同意。他说,反倒是作者越用心得意处,越不容易被人留意,所谓“诗到无人爱处工”。我说,那就够了,“清香未减,风流不在人知”嘛。他说,我觉得像你写的“兴到闲拈笔,诗成懒示人”,这个状态就很好。这时一缕奇异感让我寒毛直竖,我意识到自己身在梦中,因为这是我中学时随手写在笔记本背面的诗句,如今那本子早就遗失了,不可能有人知道。意识到是梦后,周围的一切都暗下来,行将瓦解冰消。“如果你可以……”老人的声音响起,又把我牵扯回来。公园亭子,石桌石凳,重又明朗。他没来由地问:“如果你可以写出伟大的作品,我是说宇宙意义上的绝对伟大,不管是谁看到你的作品都会倾倒迷醉。但这伟大只能你自己领受,不能让任何人知晓——你愿意过这样的一生吗?”我写作三十余年,自认为天分并无多少,但对文学的虔诚却少有人及。何况,这是个假设。我故作旷达地说:“当然了。为什么不愿意?”他点点头,从怀中掏出一物,缓缓地说:“这支笔是你的。拿好了。”我伸出手时,发觉我的右手散发着莹润的光,像灯下的玉器。疑惑间,他已把一支奇怪的笔向我递来,这笔材质不明,却像有虹霓在里边流转不停,光色莫定,绚烂极了。我把笔插进衬衫口袋,抬头看时,老人已无踪影。亭子溶解在雾中,我醒来。起床后,觉得神清气爽,精神饱满。我走到书桌前,拿出昨夜未完成的文稿,才看了几行便羞愧难当。我把它揉成一团,在另一张稿纸上疾书起来。昨夜我觉得满纸字句像铁栅栏一样困住我,左冲右突而不得出;此刻却仿佛在星辰间遨游,探手即是光芒。早饭后我把文章输入电脑,发邮件给当地报刊的编辑。一小时后他回了邮件。他说叶老师你是不是选错附件了,是空白的。不祥的预感在上空盘旋。我拿着稿纸去厨房找妻子,在递给她的一瞬间,我看到纸上的文字尽数消失了。我失魂落魄地走开,才走了几步,字迹又布满了稿纸。我猛然领悟了昨夜的梦境。我不知这状态能持续多久,于是立即开始写新的作品。最初我继续写散文。我能工笔写照,也能一语传神;能镂刻尘埃,也能勾勒星河;即便是少年最微妙的情绪,在我笔下也会像摩崖石刻般展露无遗。后来我开始创作诗歌。我拿起笔,文字马上纷纷扬扬从天而降,我像在雪中舞剑,总能在万千雪花中击中最恰当的一朵。所有意象都蹲伏在肘边,听我号令。斟酌音韵就像编织花环一样容易。我熔铸月光,裁剪浮云,掣长鲸于碧海,我统治天上的星星……这种通灵般的写作状态给我带来最澎湃的快乐,但这快乐无人可以分享,这伟大无人可以见证。时间久了,那种胜事空自知的感觉,最终拖垮成一种疲倦。有时我甚至想,要是当初没有这支笔,凭着仅有的一点天分努力下去,我也能收获一些细碎的快乐,细碎而真切。动了这念头之后,我开始做关于那支笔的怪梦。梦中我怀揣着彩笔,飘荡在夜空中,俯瞰人间的房屋。后来我遇到一个手指间有光的少女,她戴着圆形眼镜,五官看起来很温驯,但眉眼间有一点执拗。我飘落下去,穿进她的梦里。“如果你可以写出伟大的作品,但只有你自己能领受,不会有人知道你的伟大——你愿意过这样的一生吗?”我熟练地问道。“嗯,我愿意。”她有点怯怯地说。像齿轮合上了齿轮,我似乎听到黑暗中咔哒一响,有什么开始运转起来。我把笔给了她,不舍又释然。醒来后,我打算继续前一天尚未写完的诗歌。打开笔记本,我目瞪口呆,纸上一字也无。我无法形容自己的懊恼。我强行挤出了一些文字,却无法卒读。我把它们展示给朋友看,他们都表示赞赏,说比我当年写的还要好,但我并无喜悦。饕餮过诸神的盛宴,从此人间脍炙都索然无味。我忍耐着把这个故事记录下来。我不再写作。我知道真正伟大的文字都存放在我们目光无法触及的地方,古往今来都如此。而那支笔无处不在,它正在某个人的梦里发光,从一个人的梦里传到另一个人的梦里。我并非一无所获,我还有这些年用过的笔记本,尽管如今全为空白。我把本子放在枕下,每晚临睡前摩挲一番,然后枕着我几乎就要拥有的整个宇宙,坠入日常的、琐碎的梦中。老叶叔叔的这篇博文发表于他去世前两年左右。我看完后很吃惊。过年回家,我约老叶叔叔的儿子吃饭。我说起老叶叔叔写的小说。他突然叹口气,说:“你知道吗?其实我爸去世前好几年,脑子就不太清楚了。他老是说在写一个厉害的东西。一次我偷偷翻了他的本子,你知道写的什么吗?什么都没有,全是空白的!”我问那些本子呢?“放在家里看着不舒服,清明节都烧掉了。怎么了?”他有点奇怪地看着我。(有删改)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兴到闲拈笔,诗成懒示人”是老叶叔叔在中学时写在笔记本上的诗句,老人提及这句诗有提醒试探他的意味。B.当老人向老叶叔叔提出能让他写出伟大作品的条件时,老叶叔叔故作旷达地答应,是因为他想要得到那支彩笔。C.文中对彩笔绚烂光色的描绘具有匪夷所思的神秘色彩,预示着它对写作者的创作能力有非同寻常的助推作用。D.老叶叔叔的儿子说父亲“脑子不太清楚了”,本子“清明节烧掉了”,这一结尾设计强化了伟大作品的孤独感。7.关于文中遇到少女的怪梦这个段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老叶叔叔再次做关于彩笔的怪梦,缘于他通灵般的写作状态所带来的极度快乐无法跟人分享的落寞。B.“手指间有光”“圆形眼镜”“执拗”等用语,刻画了一个有写作禀赋、心怀执着文学梦想的少女形象。C.“熟练地问”,原因之一是“我”回答过类似问题;“怯怯地说”,说明少女并非真心愿意而是迫于疑惧心理。D.这个怪梦与遇见老人的怪梦遥相呼应,共同勾勒出“传彩笔”的故事脉络,凸显了传承文学真爱的主题。8.围绕着“彩笔”,老叶叔叔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简要梳理。(4分)9.这篇小说的叙事引人入胜,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二)

现代文阅读Ⅱ

(本题共

4

小题

,

16

分)

6

.

B

(

因为他想要得到那支笔

”错)7

.

C

(

少女并非真心愿意而是迫于疑惧心理

”错)8

.

①梦中得到彩笔,享受通灵般的写作状态带来的最澎湃的快乐。②因为写作成就不能跟人分享而感到疲倦,产生把彩笔送人的念头。③在梦中把彩笔传给少女,感到不舍又释然。④为把彩笔送人而懊恼,

明白了通灵般的写作状态才是自己的至爱。

(4分。每点

1分)9

.

①叙述视角新颖独特

。小说有两个“

我”,

一个是整体故事的讲述者

,

一个是主

体故事“

传彩笔

的讲述者

,

这种故事套故事的新颖构思使小说免于平淡。②故事情节起伏曲折

。从梦中得笔到领悟梦境

,

从享受用彩笔写作到心生厌倦再到

送出彩笔

,

小说情节一波三折

,

扣人心弦。③虚构梦境与真实生活交替穿插

。小说穿插奇幻的梦境

,

以魔幻情境反映现实主题

,

想象奇妙而引人入胜。④叙述语言生动传神且情感意蕴丰富

。如描绘用彩笔写作的状态时,语言空灵优美且情感充沛,富有浪漫气息,格外能引起读者的心灵震撼。(6分。每点

2分,答对

3点满分)山东省济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二)现代文阅读II(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小中医黄昶我第一次见小中医是在他爷爷的铺子里。我辞了工作,搭车回到老家的小镇子上。还未把凳子坐热,母亲就遣我去老中医的铺头捡药。药是我爸惯喝的那一例,他咳嗽已有段时间,除了他自己,全家人都知道是癌。一进门就看到小中医了,他站在朝街心开放的柜台前,吃力地舂打着擂钵,使的是一把拳头大的铜臼杵。身后挂一扇垒到天花板的柜墙,其中填满写有药材名字的抽屉,有几个拉开了忘记推回,迎上窗棂折下的一束光,可洞见尘粉整团整团地往下落。他见客来也不抬头,仍是捣药。我走至离柜台两步远处,问他老中医的去向。他抬头看我一眼,说几日前过了,现在是他来当掌柜。我又问知不知道老中医仍在时给我爸开些什么药,想了想又补上一句,我爸是万福路上卖水泡豆腐的,豆腐李。小中医听罢,先不点头,弯下腰去从账桌下拾出一大把单子,扶正眼镜来一张张地看,翻找了十来张后才“唔”地应了一声,问我爸得的是不是鼻咽炎。我想了一会儿,告诉他,是也不是。他没有理会我的哑谜,转身到后面柜墙中抓出几把药材来,嘴里不住念叨:生地四钱、牡丹皮三钱、旱莲草、石斛、蝉蜕、薄荷、桑叶、绿萼梅、甘草……抓到一半,似乎忘记后面是哪一味,又将药方从头到尾背过,背到一半时,竟连药方也忘了:旱莲草、石斛、蝉蜕、薄荷……薄荷……后面是桑叶。我瞟了一眼桌上的单子。是……是,桑叶、绿萼梅、甘草……他嘴里将药方续上,两手在数个抽屉柜中间腾挪推拉了好一会儿,总归是捡齐了。我伸手接过,询完价钱之后取出手机来想要付款,四处都不见收款的二维码。他向我指明柜台上用透明胶布贴好的字条:只收现金。这让我犯难,浑身上下翻找,死活掏不出一张纸币来。他见我难堪,开口说,老头的规矩,没办法……药你先拿回去吧,之后过路顺便给上就行。回到家里,煎上药,我妈陪着我在厨房里看火。我想到药店里发生的事,打听了一些小中医的事。她说,这小孩懂事是懂事,可惜没有灵气,想来是出生那天冻坏了。小中医读书卖力,但就是读不好,老中医想要他学医,他就报了个医科大学,读西医,读了两年实在读不下去了,就回家跟老中医温习他祖上的老本行,据说也一直没学明白,中间换过两次工作,都是半桶水。回忆起他抓药时的窘态,似乎和我妈说的不差,只是看他舂药,又有着几分认真的热诚在里面,这二者一交错,就勾勒出小中医的痛来了。我替他可惜,再想到自己,恐怕还更要不如的:他好歹正在继承家业,我爸的豆腐摊只怕他自己要带到地下去了。印象里我爸跟我提过两次豆腐的事,听来和说来都像是玩笑。他说,等我这代完了,咱家这手艺肯定就要失传了,附近起码三个镇里里外外再吃不到用石膏点卤的老豆腐了。有一次又说,儿子,我辛辛苦苦一辈子供你读大学,就别想着我这豆腐摊了,没劲,既然去了外面,总得给我混出个像样点的名堂来才好。这件事越想就越是头痛,正好火芽连着抖了三下,我妈掀开盖子,说药已经煎好了。自我爸得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