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1(共269题)_第1页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1(共269题)_第2页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1(共269题)_第3页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1(共269题)_第4页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1(共269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1(共9套)(共269题)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第1套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1题,每题1.0分,共11分。)1、对下列各组词语划线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协(合)力同心英勇绝伦(同类)鼓足干劲(精神)置若罔(没有)闻B、引以为荣(荣誉)运筹(谋划)帷幄同仇敌忾(愤慨)通(通晓)权达变C、尾大不掉(摆动)电闪(避开)雷鸣步履蹒跚(从容)远见卓(高超)识D、屡见不鲜(极少)休戚(忧愁)与共于心不忍(残忍)惹(招引)人注目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其他选项的错误分别是:B项引以为荣(光彩);C项电闪(突然显现或时隐时现)雷鸣,步履蹒跚(走路一瘸一拐);D项屡见不鲜(新鲜),于心不忍(忍心)。2、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你乘坐在人生的列车上,窗外是_______的景致。初始,你是_______地浏览,然后却是心动地欣赏。你忽然很想把它定格成一幅画,装人人生的行囊,但在你有所准备的时候,它却,刷,从你耳边,飞驰而过。什么都没有留下。A、美不胜收漫不经心B、风光旖旎漫无目的C、风光旖旎漫不经心D、美不胜收漫无目的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风光旖旎:形容景色柔和美好。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来不及欣赏。由“想把它定格”、“飞驰而过”等词可知,“美不胜收”更契合“在列车上”快速浏览景致的场景,排除B、C。漫不经心: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漫无目的:没有目标,散漫。跟后面的“心动”相对应的是没放在心上,故应填“漫不经心”。因此本题答案为A。3、下列各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由于改编者没有很好地理解原作的精髓,任凭主观分析,加入了许多不恰当的情节,反而大大减弱了原作的思想性。B、晚会上,广播艺术团的演员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辛勤劳动的环卫工人,他们的节目无论从创作到演出,都受到观众的称赞。C、这个城市交通拥堵的状况日益严重,许多人认为,采取货车在规定时间内不准进入城区的措施,未尝不是一个缓解矛盾的办法。D、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对种种不爱惜人民币的错误做法,以及随意将人民币复制后销售的违法行为,尚未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反而”是副词,它表示以某种行为或状况为前提,通常应产生某种结果。但实际上产生了相反的结果。在A项中,改编者没能理解原作的精髓,而且凭主观想象添加了许多不恰当的情节。其结果必然是“大大地减弱了原作的思想性”,两者之间不存在“相反”的结果的问题,所以“反而”使用不恰当。“无论”是连词,在句子中起排除条件的作用,表示一件事在任何条件下都是如此。它后面可跟上“谁”、“什么”、“怎么”等疑问词或跟一个并列结构,后接疑问词表示“全部”的意思;后接并列结构则表选择关系。B项中“无论”后接“从……到”的介词结构,“创作”、“演出”两者也不是选择关系,所以这里的“无论”使用不正确。D项“对”字使得句子成分残缺,应删除。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我们目前的当务之急,就是加快全球环保统筹合作的进程。B、他们兄弟手足情深,他怎么能丢下生病的哥哥和弟弟去看马戏团的表演呢?C、为了防止游人不再践踏这片刚铺好的草皮,公园管理员在此立了一块警示牌。D、英国科学家最新的一项研究发现,茶叶是改善记忆力的良品之一,多喝茶能使人的大脑更健康。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A项重复累赘,“目前的当务之急”去掉“目前的”。B项“和”的词性不同造成歧义,“和”为介词,丢下的是哥哥一个人;“和”为连词,则丢下的是哥哥和弟弟两个人。C项否定失当,可去掉“不”。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5、下面一段文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画人画鬼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①这是郭沫若为蒲松龄纪念馆聊斋堂写的对联。“画人画鬼”,指《聊斋志异》的题材内容②它借狐鬼故事来达到“刺贪刺虐”的目的;“高人一等”,是评价蒲松龄在文学史上的贡献;“入骨三分”,则概括了他在创作上的成就。今天这节课要学习他的名篇③促织,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评价是否恰当④。A、

B、

C、

D、

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①处加逗号还是句号,一时不好把握,似乎各有道理,可选择另一个突破口。文段中间用一个完整的句子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对联的内涵,②处用分号明显错误,可排除B、C。③处是一篇名,应选书名号.进而排除D。另外,④处明显不表疑问,进一步证明A正确。从整个文段看,①处加逗号,跟后面的解释句衔接更紧密,共同构成一个起始句。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把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通过现代化的光电手段,舒展成一幅优美动人的精彩画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华民族以这些杰出的贡献,证明了自己是人类大家庭中的伟大一员。①造纸术使人类告别了羊皮和纸草,人类的知识有了更加便利的记录和传播的载体②茶叶不仅是一种芬芳馥郁的饮品,也是神秘东方淡定从容的生活方式的一种体现③印刷术使人类告别了绳泥木石,人类的创作有了更加迅捷的表达和交流的媒介④之后,火药炸开了中世纪领主的堡垒,指南针指明了全球化步伐的方向⑤而瓷器不仅是一件晶莹绚丽的容器,更是华贵中华沉静细腻的审美情趣的一种展现A、④①③②⑤B、①④②⑤③C、③①②④⑤D、①③④②⑤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①的造纸术、③的印刷术、④的火药和指南针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理应排在一起.且由造纸术的发明在印刷术之前,可确定这三句的顺序为①③④。②、⑤分别介绍了茶叶和瓷器,由⑤句的“而”可确定其顺序为②③。本题答案为D。7、与下面例句语法结构相同的一项是()。例:他的报告能使听讲的学生了解课本以外的新知识。A、他曾经密切地注意电学方面各种技术的发展情况。B、上级派小王去上海。C、海上升起了一轮明月。D、他的名字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例句是典型的兼语句,第一个动词“使”是使令类动词,“听讲的学生”既是第一动词“使”的宾语又是第二动词“了解”的主语。A项是偏正短语“电学方面各种技术的发展情况”做“注意”的宾语的主谓句。C项是存现句。D项是被动句。故本题答案选B。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莫里哀是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喜剧的创建者,喜剧《悭吝人》塑造了答尔丢夫这个著名的吝啬鬼形象。B、雨果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人物和代表作家,他的长篇历史小说《巴黎圣母院》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外形丑陋心灵高尚的人物形象加西莫多。C、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巴尔扎克,一生创作了九十多部小说,这些小说的合集《人间喜剧》的命名是受但丁的《神曲》的启发而确定的。D、欧仁.鲍狄埃是法国巴黎公社时期的杰出诗人,著名的《国际歌》是他在巴黎公社失败后创作的。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悭吝人》中塑造的吝啬鬼是阿巴贡,答尔丢夫是莫里哀的另一部喜剧《伪君子》中的人物形象。9、目前我国中小学语文课程主要由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三个部分组成。A、教学规律B、教材C、课程目标D、课程原则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0、根据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课程分为()。A、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B、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C、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D、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A是按照学科固有的属性来划分的,C是按照课程计划对课程实施的要求来划分的,D是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来划分的。11、语文新课程的基本追求是()。A、语文的规范掌握B、回归生活世界C、语法知识的正确应用D、能够准确、生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新课程提倡学生回归自然,回归生活世界。二、简答题(本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分。)12、语文教育的特点有哪些?标准答案:(1)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2)语文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3)儿童学习母语重在感性把握;(4)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语文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3、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有哪些?标准答案:(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5)倡导要有大视野,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三、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徽州婺源人。父松字乔年。熹幼颖悟,甫能言,父指天示之日:“天也。”熹问曰:“天之上何物?”松异之。就傅,授以《孝经》,一阅,题其上曰:“不若是,非人也。”尝从群儿戏沙上。独端坐以指画沙,视之,八卦也。年十八贡于乡,中绍兴十八年进士第。主泉州同安簿。选邑秀民充弟子员,日与讲说圣贤修己治人之道,禁女妇之为僧道者。淳熙五年,除知南康军。至郡,兴利除害,值岁不雨,讲求荒政,多所全活。讫事,奏乞依格推赏纳粟人。间诣郡学,引进士子与之讲论。访白鹿洞书院遗址,奏复其旧,为《学规》俾守之。会浙东大饥,宰相王淮秦改熹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即日单车就道。复以纳粟人未推赏,辞职名。纳粟赏行,遂受职名。即移书他郡,募米商,蠲其征,及至,则客舟之米已辐凑。熹日钩访民隐,按行境内,单车屏徒从,所至人不及知。郡县官吏惮其风采,至自引去,所部肃然。凡丁钱、和买、役法、榷酤之政,有不便于民者,悉厘而革之。于救荒之余,随事处画,必为经久之计。有短熹者,谓其疏于为政,上谓王淮曰:“朱熹政事却有可观。”庆元二年,沈继祖为监察御史,诬熹十罪,诏落职罢祠,门人蔡元定亦送道州编管。四年,熹以年近七十,申乞致仕,五年,依所请。明年卒,年七十一。14、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俾:使。15、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与:①介词,对,向;②介词,跟,同。A项“以”都是介词,用。C项“之”都是助词,取消主谓结构独立性。D项“所”都是助词,附在动词前,构成“所字”结构。16、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朱熹“善于处理政务”的一组是()。①值岁不雨,讲求荒政,多所全活②间诣郡学,引进士子与之讲论③宰相王淮奏改熹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④复以纳粟人未推赏,辞职名⑤移书他郡,募米商,蠲其征⑥随事处画,必为经久之计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②表朱熹重视教育,③为王淮奏请让朱熹改任他职,④表朱熹的耿直、倔强性格。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被免职的应是朱熹,蔡元定应是朱熹的学生。18、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间诣郡学,引进士子与之讲论。(2)会浙东大饥,宰相王淮奏改熹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即日单车就道。(3)郡县官吏惮其风采,至自引去,所部肃然。标准答案:(1)他每有时间便到州郡的学校里去,找一些学生来,和他们讲论学问。(2)适逢浙东地区发生大饥荒,宰相王淮上书请求改任朱熹为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并要他马上单人赴任。(3)州县的官吏们害怕他的严峻作风,一听说他到来,有些人甚至自动弃职逃走;于是,他所管辖的境内,风纪肃然。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四、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分。)灯火萧萧乌黑油污的煤油灯。一经火柴点燃,便有了亮晃晃的“生命”。“生命”的意义就是它会让你想起与它共处的那段时光。生命的最简单意义可以是一个字:“动”!那昏黄的煤油灯的火舌,就是那样闪动着,那样引逗着你的眼,那样闪着古老的昏黄。在朝兴村,这样的煤油灯不知与我们共处了多少年,小的时候们我们叫它“番仔油灯”。番仔油和番仔火(火柴)一样,都是由洋人传来的。番仔油的味道呛鼻难闻,打来的油通常都放在墙角不起眼的地方,煤油灯缺油的时候才提出来添加,小心翼翼的,一方面怕弄脏了衣物、桌子,一方面怕易燃的煤油引来祝融肆虐,回禄嚣张①。家用的煤油灯主体是大约十公分高的玻璃瓶,外围有铝片为套,瓶口是一个铅皮的盖子,中间钻一个小洞,棉纱捻成的灯芯就插在这个洞里,灯芯可以一直伸向瓶底,将煤油汲吸上来,油润的灯芯,火柴一点就燃着了,昏黄摇曳的光芒,就这样温暖着我们的童年。深夜的时候,面对这样一盏摇曳的灯火,仿佛可以根据古人促膝而谈,读一点诗词。雅兴随之而起,如果能翻阅几则“聊斋”,或许更增加一些古奥之趣,可惜,当时年纪小,只认识李白的铁杵、王冕的荷花!最温暖的当然不是这摇曳昏黄的灯光,而是灯光下两个相对的人影,一老一少,祖孙两人从“人初静”,守到夜更深,守着永夜,守着灯火,守着长长的一段祖孙相牵系的深情记忆,那是祖母无怨的爱,无尽的心,所有的怀念都从这样温馨的画面进入、泛起……当灯芯烧黑了,我们用个小竹片剔亮它,挑灯夜战原来就是这样的啊!那情景仿佛剪烛西窗一般,灯芯越烧越长,就要用小剪刀剪除碳化的那小小一截,光,就更亮了!煤油灯的火焰很容易将墙壁、屋梁熏黑,因此悬挂的地方一直是固定一处,不随便改换,以免房子到处留下乌黑的油烟。那样的煤油灯,我们家好像只有三盏,人在客厅的时候,灯随我们在客厅,夜读如果是在祖母的房间,灯就随着我们过去。有时,书读到一半,要到客厅拿东西,拿得提着灯过去,脚步不能太急,免得走路的风息将灯吹熄。不知你是否记得我们家是土垧厝?②风随时可以从破落的竹篾片之间随意进出,风大的时候,我们就得一手举灯,一手遮风护火,步步为营,仿佛临深履薄的人,战战兢兢。那情景仿佛护着累世的家产。在那样的灯火下,一切都荡漾着温馨。虽然,煤油灯有效的亮度不过是一两尺而已,那样的光晕却是不灭的永恒之火,一直亮在童年的心中。多少风与云吹送过去了,我们长大了,家里安装电灯了,刚开始,我们只要五烛光的灯泡,五烛光的亮度刚好模拟煤油灯的古意,却免除了油烟的熏染、风动的闪烁,那样笃定而拘谨的五烛光灯泡.是我们使用“电火”的第一步。此后。四十烛光、六十烛光的灯泡陪伴着我们的成长,日光灯一到,黄光从此成为白光,那又更向前跨过了一步。这时,伴读的祖母早已回到天上去了,惨白的日光灯下总觉得缺少了昔日那份盈满的温馨,总觉得身边嘘寒问暖的声音就这样沉寂了下去,我怅怅然在良好的灯光下写作。继之而来的美术灯,霓虹灯,将我们的家、我们的城装扮得更美,耀眼、闪烁的灯,增添了一些妖媚,每个家、每个众人进出的地方,都安装了无数的、千奇百怪的灯,入夜以后的都市和乡村。比白天更多了一些新奇和眩惑。有一次。我从华冈上望向台北,万家灯火里哪一盏是为我而开的?喃喃自语的我在无边的夜里迷失在灯与灯之间。四十年了,从摇曳昏黄的煤油灯下,我们来到一个全新的世界,坐在讲求爱眼照明的桌前,如果祖母还在,那会是什么样的一种情境?我常有一个奇怪的想法,在一个万灯闪亮的夜晚,陪祖母静静欣赏着一些光影缤纷!我说不出喜欢煤油灯的理由,但我知道灯火在我心中的意义。(有删节)【注】①祝融、回禄;传说中的火神,借指火灾。②土埆厝:台湾的一种民居。19、文章细致地描写了煤油灯的外形和使用方法,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标准答案:①寄托作者对童年时光、童年生活的深切留恋和怀念;②使童年的生活图景更真实、具体、生动,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③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0、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1)那情景仿佛护着累世的家产。(2)喃喃自语的我在无边的夜里迷失在灯与灯之间。标准答案:(1)①即使普通的煤油灯,在贫困的年代里也是很宝贵的;②灯下的温馨和苦读,是更值得珍惜的人生的宝贵财富。(2)①曾经拥有的灯下的温馨已经逝去,“我”有一种不知身在何处的怅惘;②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失去了一些美好的东西。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1、文章在人称的使用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标准答案:第一问:文章以第一人称作为全文的基本视角;②偶尔插入第二人称,构成两种不同人称的互相交叉。第二问:①不同人称的出现丰富了文章的叙事手段,有助于作者思想情感的表达;②营造了一种亲切的气氛,拉近作者和读者之间的距离。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2、文章最后一段说:“我说不出喜欢煤油灯的理由,但我知道灯火在我心中的意义。”综观全文,灯火在作者心中具有什么样的意义?标准答案:①灯火让作者不时想起与它共处的那段时光,它是作者人生中的“永恒之火”;②灯火下的祖孙相牵,使作者贫穷的童年生活变得温馨而富有诗意;③作者的成长离不开灯火下的夜读,这是作者人生的重要一步。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五、古诗词鉴赏(本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题目。岁暮①[唐]杜甫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23、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标准答案:边境发生战争,时局艰危,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岁末暮年,漂泊异乡,政治上被冷落,孤独寂寞;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感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愿望难以实现形成巨大反差。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4、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标准答案:借代,如“烟尘”代边境战争;与后文“鼓角”相应,从视角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用典,如,“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六、填空题(本题共6题,每题1.0分,共6分。)补出下列各句的上句或下句。25、________,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标准答案:天生我才必有用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6、嘈嘈切切错杂弹,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标准答案:大珠小珠落玉盘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7、君子坦荡荡,________。(孔子《论语·述而》)标准答案:小人常戚戚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8、智者千虑,必有一失;________。(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标准答案: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9、我国的第一部现实主义的诗歌总集是________,第一部浪漫主义的诗歌总集是________第一首长篇叙事诗是________,我国古代第一部文学评论专著是________,我国古代诗人中诗作数量第一的诗人是________。标准答案:《诗经》《楚辞》《孔雀东南飞》《文心雕龙》陆游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0、戏剧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按情节繁简和结构分________、________;按题材反映的时代分为________、________;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标准答案:话剧歌剧舞剧独幕剧多幕剧历史剧现代剧悲剧喜剧正剧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七、案例分析题(本题共1题,每题1.0分,共1分。)31、阅读下面的教学案例,回答问题。一次妙趣横生的作文教学师:同学们,端午节快到了,我非常想到你们各家去过端午节,不知哪位同学愿意请我?生:(面露喜色,大声喊)老师到我家!我愿意请您!师:大家都愿意请我,我很高兴。但这样争也不是办法。我看这样吧,谁会做菜,而且做的菜色香味俱全,我就到谁家去做客。生:(面露难色,不知如何回答)师:这个条件可能让大家为难了。不过,离端午节还有好几天呢,如果同学们肯学,一定能学好,能请到我的。学生:(兴高采烈)好,一言为定![两天后的作文课上]师:同学们学会做菜了吗?生:(大声齐)学会了!师:呀,这么快?跟谁学的?学生l:我跟爸爸学的。……师:感谢你们的一片诚心。那你们都学会做什么菜了呢?一定很好吧?生:(不等老师叫,就纷纷起立,七嘴八舌、争先恐后地说起来。老师请了几位上讲台说给大家听。)。师:刚才这几位同学都讲得不错。听他们一讲,我就知道菜一定做得不错,老师连口水都快流出来了。但全班这么多同学,不可能每个人都上来说,有什么办法能让老师知道每个同学学会了做什么菜,做菜的过程怎样呢?生:老师。让我们把做菜的过程和做的什么菜写出来,您不就知道了吗?师:这个主意真好。这样,老师不但要知道你们做的什么菜,而且还能比较一下,看谁的菜做的最好,我就到谁家去做客,好吗?生:好!师:好就快写吧。这则作文教学与传统的作文教学有什么不同?它对你有什么启示?标准答案:传统的作文教学,大多是命题或是半命题的作文,其内容老化、枯燥、脱离生活。所以作文一般拘泥于课本,从句式到文章结构,模仿的居多,雷同的居多。在传统课堂上.写作被限制在课堂里,100%属于课堂教学。学生在课堂上的写作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思维阶段。包括审题、立意、选材构思;二是书面表达阶段,包括起草和修改。教学中,又由于一些教师思维定势,致使学生作文千人一面。毫无新意可言。长时间的传统教学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以致“谈写色变”。案例讲述的作文教学体现了课改后的新作文教学观。从写作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看,新课标倡导“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倡导学生“自主写作”,“减少对学生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从写作教学的过程看,教学不在局限与课堂,而是为学生“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在写作前体验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案例中的教师抓住了写作教学的规律,选用了“学烧菜”为写作内容,素材直接来自生活。教学时,教师先以“老师要到菜烧得最好的同学过端午节”为由.不觉中给学生布置了学烧菜的任务。这是引导在写作前先对生活实践进行体验,在体验中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到了写作课上,教师先通过充满智慧的谈话引导学生说说做菜的过程,然后借口方便老师比较让学生书面写作。因为每个学生都想请老师做客,所以整堂课上,虽然教师只字未提“作文”二字,可学生们却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完成了写作。从教学片段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一直处于主动学习状态,个个都充满了表达的欲望。可以说这则作文教学真正做到了“让学生易于表达,乐于表达”,“说真话、实话、心里话”。这个案例,让语文教师明白了:写作来源于生活;写作描写生活;学生只有在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的基础上才能表现生活,只有在像生活一样的环境中才“易于表达,乐于表达”。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第2套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题,每题1.0分,共7分。)1、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磐石(pán)揆度(kuí)拗开(ǎo)削足适履(xuē)B、筵席(yán)强求(qiáng)投奔(bēn)自吹自擂(1éi)C、喋血(xuè)兴奋剂(xìng)答理(dá)荷枪实弹(hè)D、晕车(yùn)哂笑(shěn)折本(shé)一脸横肉(hèng)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B“强”qiǎng,“奔”bèn,C“兴”xīng,“答”dā,D“横”héng。2、填入下列划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在产业转型和新兴市场的开拓________的情况下,中国近期的经济发展将更多地________投资和内需。投资涉及政府行为,当然不单纯是个经济问题。如果权力监督不力,低水平、低效率的投资现象便不会是个例。中国有庞大的内需市场。但民间的财富和购买力并没有一些媒体所的那么大。低迷的股市使中产阶级的人数________,处于跌势中的房价在普通民众眼中仍显高昂。要提振中国的内需市场,关键是改变社会财富分配向政府和强势群体倾斜的局面,做到真正的________。A、尚需时日依赖渲染锐减藏富于民B、来日方长依靠宣传减少为民服务C、尚需时日依赖报道骤减执政为民D、来日方长依靠传说递减为民敛财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看最后一空,题干中说要“改变社会财富分配向政府和强势群体倾斜的局面”,言下之意是财富分配应该向普通民众倾斜,“为民服务”、“执政为民”均未体现财富分配问题,故排除B、C。D项“为民敛财”是贬义词,感情色彩与文意不符,也排除。3、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B、“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受教育。C、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D、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惊叹不已。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A项,汗牛充栋:指书运输时把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非常多。用在该句中形容刻苦学习的人不恰当,应排除。B项,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用在句中合适。C项,洗心革面:清除旧思想,改变旧面貌。比喻彻底悔改。在这里与刊物搭配不合适。如果换用“改头换面”则比较恰当。D项,左右逢源: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有时也用来讽刺为人圆滑,善于投机。用在句叶中不合适。故本题答案为B。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A、一项新的研究成果显示,动物不但具有独特的性格,而且性格相当复杂,它们性格的复杂性甚至能够与人类的相媲美。B、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集中到知识和人才方面。C、电视的普及.在给现代人带来丰富多彩的视听艺术的同时,也悄然改变着人们在印刷媒介时代所形成的审美趣味和欣赏习惯。D、生物入侵就是指那些本来不属于某一生态系统,但通过某种方式被引入到这一生态系统,然后定居、扩散、暴发危害的物种。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D项压缩后主谓宾为“生物入侵是物种”,犯了主宾搭配不当的语病。5、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汶川地震让半个亚洲震动.让整个世界震惊。中国经历的磨难太多,但从没在磨难中倒下;面临灾难,中国展现出坚韧与顽强;珍视生命,中国赢得了全世界的敬意和赞扬。B、随着“限塑令”的推行。业内人士交给大家一个鉴别的简单方法:空袋放入水中,下沉的是环保袋,浮在水面的是非环保袋。以此就能区分塑料袋是否符合环保要求。C、目前在上海举行的《2008陆家嘴论坛》上,中国股市能否走出过去半年深幅下调的阴影?成了与会嘉宾热议的焦点话题之一。D、沈从文好用自然界的动物喻人,他描绘翠翠的天真活泼、温柔驯良,“俨然如一只小兽物”,笔间充满喜爱。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A项第一个分号应为句号,B项最后一个逗号改为句号.C项书名号改为引号,问号改为逗号。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连接恰当的一组是()。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耻辱,________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以至于变化气质;________,譬如漫游“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眼花缭乱,空手而归。________,如暴发户炫耀家产,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第一个横线处:(1)多读如果彻底(2)少读如果彻底第二个横线处:(3)多读而不求甚解(4)少读而不求甚解第三个横线处:(5)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6)世间许多读书人只为装点门面A、(1)(3)(6)B、(1)(4)(6)C、(2)(3)(5)D、(2)(4)(5)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第一空,紧跟在“少读也不能算是耻辱”之后,且接着表述“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选(2)合适;“十里洋场”、“珍奇满目”、“眼花缭乱”强调的是一个“多”字,故第二空选填(3)。第三空,表达很多人读书的目的,而非读书人的目的,所以要选(5)。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达,有错误的一项是()。A、“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这首诗写了与楚汉相争时的项羽有关的事。B、“枫叶四弦秋,枨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勾留江山别离情”,这幅对联所写的内容与白居易的《琵琶行》相关。C、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家,他所创作的90多部小说,总名为《人间喜剧》,堪称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D、海明威是美国现代著名作家,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代表作有《老人与海》、《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等。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巴尔扎克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二、判断题(本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分。)8、“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是第三阶段的识字目标。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9、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0、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语法、修辞知识作为考试内容。11、高中学生要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2、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评价,着重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准确解读。以及对文本信息的筛选和处理能力。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评价,着重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准确解读,以及对文本信息的筛选和处理能力。三、论述题(本题共1题,每题1.0分,共1分。)13、你怎样指导学生就《我最敬佩的一个人》、《我最讨厌的一个人》这样的作文题目创立新意?标准答案:这两个司空见惯的题目要创立新意,可指导学生运用求异思维立意。如,《我最敬佩的一个人》通常写古今中外的名人、伟人或先进人物等,写学生也往往写三好学生或优秀干部。但有的同学却写班上有名的差生.写他学习上的韧劲和进取心,写他的诚实和见义勇为,给人一种新奇之感。有位同学写《我最讨厌的人》偏偏写自己最怀念的奶奶。写奶奶粗糙的手总爱在自己脸上抚摸,写奶奶照顾自己的生活、学习,总爱唠唠叨叨,那时候总认为奶奶最讨厌。现在理解了,那是奶奶对孙女深深的爱,因而现在更加怀念奶奶。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四、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壅塞亡国之主不可以直言。不可以直言,则过无道闻,而善无自至矣。无自至则壅。秦缪公时,戎强大。秦缪公遗之女乐二八与良宰焉。戎主大喜,以其故数饮食,日夜不休。左右有言秦寇之至者,因扦弓而射之。秦寇果至,戎主醉而卧於樽下,卒生缚而擒之。未擒则不可知,已擒则又不知。虽善说者,犹若此何哉?齐攻宋,宋王使人候齐寇之所至。使者还,曰:“齐寇近矣,国人恐矣。”左右皆谓宋王曰:“此所谓‘肉自生虫’者也。以宋之强,齐兵之弱,恶能如此?”宋王因怒而诎杀之。又使人往视齐寇,使者报如前,宋王又怒诎杀之。如此者三,其後又使人往视。齐寇近矣,国人恐矣。使者遇其兄,曰:“国危甚矣,若将安适?”其弟曰:“为王视齐寇。不意其近而国人恐如此也。今又私患,乡之先视齐寇者,皆以寇之近也报而死;今也报其情,死,不报其情,又恐死。将若何?”其兄曰:“如报其情,有且先夫死者死,先夫亡者亡。”於是报於王曰:“殊不知齐寇之所在,国人甚安。”王大喜。左右皆曰:“乡之死者宜矣。”王多赐之金。寇至,王自投车上,驰而走,此人得以富於他国。夫登山而视牛若羊,视羊若豚,牛之性不若羊,羊之性不若豚,所自视之势过也。而因怒於牛羊之小也,此狂夫之大者。狂而以行赏罚,此戴氏之所以绝也。齐王欲以淳于髡傅太子,髡辞曰:“臣不肖,不足以当此大任也,王不若择国之长者而使之。”齐王曰:“子无辞也。寡人岂责子之令太子必如寡人也哉?寡人固生而有之也。子为寡人令太子如尧乎?其如舜也?”凡说之行也,道不智听智,从自非受是也。今自以贤过於尧舜,彼且胡可以开说哉?说必不入,不闻存君。齐宣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其尝所用不过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试引之,中关而止。皆曰:“此不下九石,非王其孰能用是?”宣王之情,所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用九石,岂不悲哉!非直士其孰能不阿主?世之直士其寡不胜众数也故乱国之主患存乎用三石为九石也。(选自《吕氏春秋》)14、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B项中“宰”有很多义项,如县令,主宰,宰杀,宰相,官吏通称等,这里用本义,指奴隶。15、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B项中的两个“以”,都是连词,但前一个表原因,译为“因为”,后一个表目的,译为”来”。16、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D项第一句表现的是齐宣王的虚荣,喜欢别人的夸赞。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D项错误,犯了无中生有,杜撰事实的毛病。原文并没有谈及齐宣王的箭术有无无长进。18、翻译上文中划线的句子。(1)不可以直言,则过无道闻,而善无自至矣。(2)非直士其孰能不阿主?标准答案:(1)(君王)不能够接受臣子的直谏就没有办法听到真实的情况,而贤人就不会来归顺(他);(2)如果不是直言之士又有哪一个能不奉承他的君主?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五、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远去了,母亲放飞的手刘心武从1950年到1959年,我8岁到17岁。家里平时就我和母亲两人。回忆那10年的生活,母亲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对我的哺育,都是非同寻常的。物质上,母亲自己极不重视穿着。对我亦然,有得穿就行了;用的,如家具,也十分粗陋。但在吃上。那可就非同小可了,母亲做得一手极地道的四川菜,且不说她能独自做出一桌宴席,令父亲的那些见过大世面的朋友交口称誉,就是她平日不停歇地轮番制作的四川腊肠、腊肉等,也足以叫邻居们啧啧称奇。有人就对我发出警告:“你将来离开了家,看你怎么吃得惯啊!。”但是母亲几乎不给我买糖果之类的零食,偶尔看见我吃果丹皮、关东糖之类的零食,她总是要数落我一顿。母亲坚信,一个人只要吃好三顿正经饭,便可健康长寿,并且那话里话外,似乎还传递着这样的信念:人只有吃“正经饭”才行得正,吃零嘴意味着道德开始滑落——当然很多年后,我才能将所意会到的.整理为这样的文句。母亲在饮食上如此令邻居们吃惊,被一致地指认为对我的“娇惯”和“溺爱”。但跟着还有令邻居们吃惊的是。我家是大院中有名的邮件大户。如果那几十种报刊都是我父亲订的,当然也不稀奇。但我父亲其实只订了一份《人民日报》,其余的竟都是为我订的。就有邻居大妈不解地问我母亲:“你怎么那么舍得为儿子花钱啊!你看你,自己穿得这么破旧,家里连套沙发椅也不置!”母亲回答得很坦然:“他喜欢啊!这个爱好,尽着他吧!”1959年.我被师范专科学校录取,勉勉强强地报了到。我感到“不幸中的万幸”是,这所学校就在市内,因此我深得还可以大体上保持和上高中差不多的生活方式——晚上回家吃饭和睡觉。我满以为。母亲会纵容我“依然故我”地那样生活。但是她却给我准备了铺盖卷和箱子,显示出她丝毫没有犹豫过。母亲不仅把我“推”到了学校,而且,也不再为我负担那些报刊的订费,我只能充分地利用学校的阅览室和图书馆。1960年春天,有一个星期六我回到家中,进门就发出情况异常,仿佛在准备搬家似的……果不其然.父亲奉命调到张家口一所军事院校去任教,母亲也随他去。我呢?父亲和母亲都丝毫没有犹豫地认为.我应当留在北京。问题在于:北京的这个家,要不要给我留下?如果说几间屋都留下太多,那么,为什么不至少为我留下一间呢?但父亲却把房子退了,母亲呢,思想感情和父亲完全一致,就是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我应当开始完全独立地生活。父亲迁离北京后的那周的星期六下午,我忽然意识到我在北京除了集体宿舍里的那张上铺铺位,再没有可以称为家的地方了!我爬上去,躺到那铺位上,呆呆地望着天花板上的一块污渍,没有流泪,却有一种透彻肺腑的痛苦,难以言说,也无人可诉。1966年春天,我在北京一所中学任教。就在那个春天,我棉被的被套糟朽不堪了,那是母亲将我放飞时。亲手给我缝制的被子。它在为我忠实地服务了几年后,终于到了必须更换的极限。于是我给在张家口的母亲写信要一床被套。这对于我来说是自然到极点的事。母亲很快寄来了一床新被套,但同时我也就接到了母亲的信,她那信上有几句话我觉得极为刺心:“被套也还是问我要,好吧,这一回学雷锋,做好事,为你寄上一床……”睡在换上母亲所寄来的新被套里,我有一种悲凉感:母亲给儿子寄被套,怎么成了“学雷锋,做好事”,仿佛是“义务劳动”呢?现在我才醒悟,母亲那是很认真很严肃的话,就是告诉我,既已将我放飞,像换被套这类的事,就应自己设法解决。她是在提醒我,“自己的事要尽量自己独立解决”。母亲将我放飞以后,我离她那双给过我无数次爱抚的手是越来越远了。但她所给予我的种种人生启示,竟然直到今天,仍然能从细小处,挖掘出珍贵的宝藏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19、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标准答案:A,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0、作者认为母亲“所给予我的种种人生启示,竟然直到今天,仍然能从细小处,挖掘出珍贵的宝藏来”,请结合全文,谈谈母亲给予了“我”哪些人生启示。标准答案:(1)吃正经饭走正经路做正经人。(2)重精神轻物质(3)独立生活,独立解决困难。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1、(1)“他喜欢啊!这个爱好,尽着他吧!”这句话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2)母亲注重孩子的饮食,对衣着和家中摆设却毫不讲究,却给孩子订“几十种报刊”,你能从中悟出母亲的“育子”之道吗?标准答案:(1)尊重孩子的个人爱好。(2)把“身体好”放在首位,培养孩子不贪慕虚荣的纯朴天性。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2、(1)文章的结尾一段“母亲将我放飞以后……”其中“放飞”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2)文中共写了几次“放飞”,请作简明概括。标准答案:(1)“放飞”在文中是个比喻,意思是孩子一旦长大,就应让他“自己的事要尽量自己独立解决”。(2)共写了三次。第一次是儿子考上北京师专。本来可以在家住宿,她却把儿子“推”到学校去住。第二次是举家外迁,却不给儿子在北京留下一间可以作为“家”的房子。第三次是把替儿子做被套当做“义务劳动”。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六、古诗词鉴赏(本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闽中秋思杜荀鹤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注】杜荀鹤,晚唐诗人。此诗是作者客居福建所作。23、后人评说本诗工于炼字。试以“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一联为例,简析“炼字”这一技法。标准答案:上联当中“匀”“弄”两字,运用拟人的手法,使“雨”与“风”情态毕现,极富情趣;“丛丛”与“叶叶”二词用叠字,增添了音乐性,琅琅上口,余味无穷。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4、“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是诗文表情达意的最高境界。本诗在抒写内心情感方面即有此特点,试结合全诗加以分析。标准答案:本诗全篇的抒情方式(手法)是乐景哀情。前三句写景,极尽明丽欢愉与气象开阔之能事,全然无北国秋之萧瑟。末一句两个“堪”字,即构成心绪的对比。他乡虽美,但只堪图画,不能慰解思乡之苦,作者乡思愈浓。诗歌无一句明言思乡.但曲致委婉之情,让全诗清新自然,境界全出。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七、填空题(本题共7题,每题1.0分,共7分。)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25、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________?传不习乎?”(《论语》)标准答案: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6、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________,________!(自居易《琵琶行》)标准答案: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7、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标准答案: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8、________,________。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标准答案: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9、最能体现新文学实绩的小说集是________的________,诗集是________的________,长篇小说是________的________。标准答案:鲁迅《呐喊》郭沫若《女神》叶圣陶《倪焕之》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0、现代汉字的规范化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四个方面。标准答案:字量字形字音字序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1、编写语文教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________、________、教学过程、________和________等等。标准答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时数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八、案例分析题(本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分。)认真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课堂教学实录节选,回答下列问题。生:(读课文)“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与臣,皆以美于徐公”:“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师:这两组句子,相同的词语是:“私、畏、有求。”也就是说,妻、妾、客对邹忌的态度,与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民对王的态度是相似的。邹忌从比美的私事想到治国的故事,这种思维方式叫“类似联想”(板书)他的目的是启发齐王也由生活小事产生类似的联想。去考虑国家大事。邹忌把这两件看似无关的事联系起来思考,找到相似之处,并且得出了结论。请问邹忌的结论是哪一句话?生:“王之蔽甚矣”师:请译成现代汉语。生:你受到的蒙蔽很大。师:可以。还可以译成:你被蒙蔽得太厉害了。这样语气更接近原文。请想一想,邹忌的这个结论是不是太武断了?他的论据充足吗?他是怎样推导出这个结论的?生:(思考,沉默)师:我提示一下。逻辑推理的形式有三种。一是归纳。二是演绎,三是类比。请问邹忌以私事比国事,从逻辑角度讲运用的是哪一种推理。生:好象是类比。师:“好象是”,不太有把握。我们来分析一下,邹忌与徐公比美,省略了“美我”,妻是因为“私”,妾是因为“畏”。客是因为“有求”(指板书),而齐王呢,宫妇左右“私”王,臣“畏”王,民“有求”于王。(板书)邹忌(妻)私(妾)畏(客)有求蔽齐王(左右)私(臣)畏(民)有求蔽齐王蔽师:妻“私”、妾“畏”、客“有求”的结果是邹忌受到蒙蔽,那么,由此推知,齐王左右“私”、臣“畏”、民“有求”的结果,也必然是受到蒙蔽。这是一个由个别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典型实例。因为两事物的相似点很多。一一对应,论据是充足的,所以结论是能够成立的。再比较一下:“美”邹忌的只有一妻一妾一臣,而蒙蔽齐王的人就多了,宫妇左右“莫不”私王,臣“莫不”畏王,全国之民“莫不”有求于王,全国上下,人人如此,“王之蔽”还不甚吗?邹忌的结论不仅站得住脚,而且还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板书“类比推理”)邹忌的谏辞,运用类比推理,启发齐王产生类似的联想,从浅显的比喻中领悟深刻的道理,多么委婉动听,多么富于艺术性、启发性!32、这个教学片段体现了语文教学中发展智力的原则。请联系教学实际说明是如何贯彻执行这项教学原则的?标准答案:丰富语言,促进智力发展: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结合课文教学,组织必要的专门的智力训练;发展智力的各个组成因素;培养非智力因素。(联系实际说明略)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3、这个教学片段的教学除了讲授外,主要运用了哪一种教学技能?联系教学实际,谈谈运用这种教学技能的优点。标准答案:提问。这个教学片断提问的目的明确,意图清楚;以课文内容为依据,紧扣文章思路;难易程度适合学生水平,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各个问题的排列顺序合理,提问语言清楚明白。(联系教学实际略)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4、这个教学片段的板书是否符合要求?标准答案:符合要求。具有目的性和方向性,具有条理性和灵活性;具有集中性和简洁性。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综合运用题(本题共1题,每题1.0分,共1分。)35、把下面这个长句改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巴黎之行让我对法国作家和诗人维克多•雨果为建立法国文学创作者的著作权保护机构——法国文学家协会所做的工作,为促成制定保护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的国际公约——伯尔尼公约做出的杰出贡献有了更深的了解。标准答案:巴黎之行让我对法国作家和诗人维克多·雨果有了更深的了解。他在著作权保护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促成了法国文学创作者的著作权保护机构——法国文学家协会的建立,促成了保护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的国际公约——伯尔尼公约的制定。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第3套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题,每题1.0分,共7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划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沮(jǔ)丧含蓄隽(jùn)永冠名权心有灵犀一点通B、恪(gè)守乳臭(xiù)未干抠字眼治之死地而后生C、亵(xiè)渎信手拈(niān)来殊不知反其道而行之D、混淆(xiáo)稳操胜券(juàn)绿茵场天机不可泻露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A项“隽”渎“juàn”。B项“恪”读“kè”,“治”——“置”。D项“券”读“quàn”,“泻”——“泄”。2、填入下列句子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埋伏和照应需要惨淡经营。埋伏处要能轻轻一笔,若不经意;_______。要使读者看不出斧凿痕迹,只觉得_______,如一丛花,如一棵菜。虽由人力,却似天成。如果看出来这里是埋伏,那里是照应,_______。①照应处要顺理成章,水到渠成②照应处要水到渠成,顺理成章③清清爽爽,简简单单④自自然然,完完整整⑤便成死症⑥便太浅显A、①④⑤B、①③⑥C、②③⑤D、②④⑥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可从音韵和谐的角度来解析。“营”、“成”、“整”、“成”、“症”等字押韵。同时,“水到渠成”是“顺理成章”的结果,句③不能和“如一丛花,如一棵菜”相衔接。3、依次填入下列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英国是一个议会制的君主立宪国家,它的君主是世袭的,但议会并没给他过多的_______,国家的一切决定都要经过漫长的协商。②据了解,北京市目前拥有家庭装修监理上岗证的监理员只有100多人,即使这个数字再_______,也无法满足众多家庭用户的需求。③我去过江浙一带,几乎每到一个县,都发现那里的博物馆会有一张登有几个_______几十个中过状元的人的名单表。这真令我瞠目结舌A、权力翻一翻以及B、权力翻一番甚至C、权利翻一番以及D、权利翻一翻甚至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权利”指按照法律和章程应当享有的权力和利益,与义务相对应;“权力”表示的是一种政治上的强制力量。很明显,题干指的是议会没给君主更多的“权力”,排除C.D。“翻一翻”是翻动的意思;“翻一番”是成倍增长的意思。②句是说数字的增长,应填“翻一番”。“以及”表示并列关系;“甚至”表示递进关系。③句的“几个”到“几十个”为递进关系。B项当选。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对这部小说的人物塑造,作者没有很好地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凭主观想象加了一些不恰当的情节。反而大大减弱了作品的感染力。B、煨桑是一种既古老又普遍的藏俗,有着固定的仪式:先把柏树枝和香草堆在山头或河岸的空地上,中间放上糌粑或五谷,然后洒上几滴水,点燃以祭祀神灵。C、我们平时所用的调味品醋,含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被皮肤吸收后可以改善面部皮肤营养缺乏。D、高速磁悬浮列车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运行时与轨道不完全接触,列车的悬浮、驱动、导向和制动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A“反而”使用不当;C“改善”缺宾语,在“缺乏”后缺增加“情况”;D句式杂糅,“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改为“都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或“都是靠电磁力来实现的”。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据了解,2008年奥运会缺少大量专业体育节目主持人,因此最近中央电视台与维汉传播公司联手推出了《谁将解说北京奥运?——北京2008奥运主持人选拔计划》。B、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大,人口的猛增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垃圾不断增加.“城市垃圾处理”已成为环境保护的一大难题。C、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科技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D、对于《雅思(IELTS)考试》人们已经耳熟能详,如今一个全新的同样来自英国的职业外语水平测试——《博思(BULATS)考试》,也已由国家人事部考试中心推出。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A.D项的书名号运用错误,B项中的“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大,人口的猛增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之间是并列关系,应改用顿号。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文学史上的“风骚”,指的是《诗经》中“国风”与屈原的《离骚》,它们分别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与浪漫主义诗歌的创作源头。B、唐代的韩愈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他们倡导“古文运动”,主张写内容充实的文章,《师说》《捕蛇者说》分别是他们的代表作。C、普希金,被称为“俄罗斯文学之父”,《复活》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契诃夫是法国短篇小说大师,代表作有《装在套子里的人》等。D、词,诗歌的一种。又称曲子词、长短旬等。词有词牌,即曲调,如“永遇乐”。文人依照乐谱写新词。叫做“填词”,盛行于宋代。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复活》是托尔斯泰的作品。契诃夫是俄国短篇小说大师。7、高中语文课程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A、重点和难点B、目标和方式C、教学媒体和目标D、过程和方法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建设高中语文课程,应继续坚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的基本理念,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己亥六月重过扬州记[清]龚自珍居礼曹,客有过者日:“卿知今日之扬州乎?读鲍照《芜城赋》,则遇之矣。”余悲其言。明年,乞假南游。抵扬州,舍舟而馆。既宿,循馆之东墙步游,得小桥,俯溪,溪声欢;过桥,遇女墙啮可登者,登之,扬州三十里,首尾曲折高下见。晓雨沐屋,瓦鳞鳞然,无零甃断甓①,心已疑礼曹过客言不实矣。入市,求熟肉,市声欢,得肉,馆人以酒一瓶,虾一筐馈。醉而歌,歌宋元长短言乐府,俯窗呜呜,惊对岸女夜起,乃止。客有请吊蜀冈者,舟甚捷,帘幕皆文绣,审视,玻璃五色具。舟人时时指两岸日“某园故址也”,约八九处。其实独倚虹园圮无存。曩所信宿之西园,门在,题榜在,尚可识,其可登临者尚八、九处。阜有桂,水有芙渠菱芡。是居扬州城外西北隅,最高秀。南览江,北览淮,江淮数十州县治.无如此冶华也。忆京师言,知有极不然者。归馆,郡之士皆知余至,则大欢。有以经义请质难者,有发史事见问者,有就询京师近事者,有呈所业若文、若诗、若笔、若长短言、若杂著、若丛书乞为序、为题辞者,有状其先世事行乞为铭者,有求书册子、书扇者,填委塞户牖,居然嘉庆中故态。谁得日今非承平时耶?惟窗外船过,夜无笙琶声,即有之,声不能彻旦。然而女子有以栀子华发为贽求书者,爰以书画环填互通问,凡三人。凄馨哀艳之气,缭绕于桥亭舰舫间,虽澹定,是夕魂摇摇不自持。余既信信,拿流风,捕余韵,乌睹所谓“风号雨啸、鼯狖②悲、鬼神泣”者?嘉庆末,尝于此和友人宋翔凤侧艳诗。闻宋君病,存亡不可知;又问其所谓赋诗者,不可见,引为恨。卧而思之,余齿垂五十矣,今昔之慨,自然之运;古之美人名士?此岂关扬州之盛衰,而独置感慨于江介也哉?抑予赋侧艳则老矣;甄综人物,搜辑文献,仍以自任,固未老也。天地有四时,莫病于酷暑,而莫善于初秋。今扬州,其初秋也欤?予之身世,虽乞籴,自信不遽死,其尚犹丁初秋也欤?作《己亥六月重过扬州记》。(文章有删节)【注】①零甃(zhòu)断甓(pì):残墙碎砖。②鼯狄(wúyòu):鼯鼠(大飞鼠)、黑色长尾猴。8、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既:已经。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作者认为“客言不实”的一组是()。①卿知今日之扬州乎?读鲍照《芜城赋》,则遇之矣。②晓雨沐屋,瓦鳞鳞然,无零甃断甓。③归馆,郡之士皆知余至,则大欢。④江淮数十州县治,无如此冶华也。⑤填委塞户牖,居然嘉庆中故态。⑥予之身世,虽乞籴,自信不遽死,其尚犹丁初秋也欤?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①是客人所说的话;③是郡里的人知道我来到这里,非常喜悦;⑥是作者的身世状况。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文章开头并没有作者的所见。三、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相应问题。在海边斯妤我是一个生在海边长在海边的人。厦门岛四周的海水湛蓝澄碧,温婉妍丽,那近乎透明、终日涌动不息的蓝色衬着岛上西式建筑的红砖绿瓦,还有散立在海滨山坡的芭蕉、椰树、木棉,孕育、滋养了一个又一个诗人、音乐家,也使岛上的男子汉们日追一日地慷慨热情。这是南方的海。我故乡的海,终日奔涌喧哗着阳光的海。我曾是那片海域的女儿,它那湛蓝得近乎神奇的宽广怀抱,培育了我最初的温婉深情、明媚清丽。然而。丧失温馨情怀仿佛有一万年之久了。这丧失是否和背井离乡,长期漂游在凛冽的北方有关?现在,驱车来到这北方的海域,面对这恢宏、壮阔的大海,我的灵魂突然一阵战栗。大连的海域是如此广袤,如此苍茫,如此灰暗滞重、阴郁沉雄。当海浪雄狮怒吼般地朝岸边席卷而来时,我感觉到的不是人类的伟岸,生命的欢乐,而是宇宙的无限,自然的浩荡,造物主的神秘与威严。还有时间那亘古不变的循环、流转,人类命运的瞬息万变,无以把握,空间的浩荡连绵,无始无终.这一切,透过脚下这蓄积着原始伟力的海浪朝我呼啸而来时,我心里突然涌起了无尽的乡愁!我想要那温柔妩媚的湛蓝吗?我想要那奔涌喧哗的阳光吗?我想要那玲珑美丽的故乡来抚慰我。庇护我吗?是的,我想要用梦幻来对抗现实,我想要用善良的虚假来抵御严酷的真实。我愿意抛弃清醒,明敏,透彻,重新回到懵懂无知,混沌盲目。然而人类已无法回到童年。在名震中外,号称“神力雕塑公园”的金石滩,造物主又一次让我嗒然无语,惶惶不安。一堵由紫色、白色、灰色条纹相杂而成,浓缩了亿万年宇宙沧桑的叠层石灰岩耸然出现在我们面前。岩石是六亿年前海洋藻类生物化石而成。巨大而斑驳的断层上,一片莽莽苍苍,凹凸嶙峋。六亿年的时光熔铸了它的苍茫,无数海底生命造就了它的丰厚。时光使生命变成了石头,生命又使时光得以凝聚。然而生命毕竟变成了石头。面对这无言耸立着的宇宙沧桑史,我又一次强烈地感到浮沉在漫漫时空中的人类的悲哀。“流逝的不是时间,而是一代又一代的人。”一代又一代的人流逝了,沉积下来的便只有一代又一代灵魂对战胜时间、建立不朽的永恒渴望。希腊神话里有位坚定的西绪弗斯。诸神处罚他,让他不停地将一块巨石推上山顶,而石头由于自身的重量又滚下山去。明知无效无望,但西绪弗斯日复一日,迈着坚定的步伐下山,将巨石一次又一次推上山顶。汽车终于驶上风光旖旎的滨海路。海风刚烈而强劲地刮,仿佛把我们的面包车当成了待举的风帆,一定要把它吹灌得满满,张扬得高高的才肯住手。滔滔黄海在前,郁郁青山在后(被车抛到了身后),大海以永不止歇的热情呼啸着,奔腾着,凌厉强悍的北方气息灌满了整条公路,弥漫在每个人心头。汽车疾驶着,树木飞掠而过。涛声时远时近,一片坦荡无垠中,突然转出一弯苍翠。又一弯苍翠,然后“哗”地一转,一片坦坦荡荡的海滩拥着一片汹汹涌涌的海浪出现在眼前。远处近处,偶尔冒出几座红砖小楼,像是在倔强地显示人类的意志。而左侧的青山,则时坐时卧地逼视着这一切,仿佛它也不肯袖手旁观,只要稍有动静,它便会“嚯”地耸立起来,慷慨激昂地参与这个世界的事务……盘旋在逶迤的滨海路,我更多地感觉到了人类的气息。我们明知我们无论走过多么漫长的岁月.最终都指向消亡,明知生命有欢乐,更有无尽的劳作和苦难,我们也得迈着“沉重而均匀的脚步”走下去,并且尽可能地使这过程充实、辉煌,充满创造的荣耀。从海边回到住地。我五岁的儿子突然十分严肃地问我:“妈妈,谁能活得比‘时候’长?”我被他突兀而犀利的追问所震动,一时竞无言以对。如今想来,这个问题是谁也无法彻底解答的。只有当他长大成人,体味了百态人生,并且终于能够和大自然静静对视,在心里一再问自己“时光流逝,在这过程中一直保有新鲜生命的东西是什么”时,他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11、解释下列语句在文中的含义。(1)然而人类已无法回到童年。(2)时光使生命变成石头,生命又使时光得以凝聚。标准答案:(1)时光流逝不会倒转,我不能回到童年,人类也不能回到混沌的远古;要直面真实严酷的现实,思考如何在时光流逝中保有新鲜生命(2)六亿年的时光使海洋藻类生物成为化石,海洋藻类化石又成为了一部宇宙沧桑史。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2、文中故乡的海和北方的海各有什么特点?作者为什么要从故乡的海写起?标准答案:故乡的海湛蓝澄碧,温婉妍丽,怀抱宽广,给人温馨;北方的海恢宏壮阔(广袤苍茫),灰暗滞重,阴郁沉雄,使人战栗。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用故乡的海反衬北方的海,引发作者对宇宙时空的无限、自然的浩荡的感叹,以及想回到童年、故乡的梦幻(写乡愁也对),为下文写无法回到童年作铺垫,使文势跌宕(曲折)。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3、作者写海,为什么要引用希腊神话中西绪弗斯的故事?标准答案:生动形象地说明一代又一代灵魂对战胜时间、建立不朽的渴望,虽劳而无功却义无反顾;人类面对“人类的悲哀”还是要迈着“沉重而均匀的脚步”走下去,并使这一过程充实、辉煌,充满创造的荣耀。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4、文章倒数第3段写“海风”“面包车”“红砖小楼”“青山”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标准答案: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寓理于景,形象地表达出时空的无限、自然的浩荡,以及人类与命运抗争的意志,为下文揭示主旨作了铺垫。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四、古诗词鉴赏(本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文后问题。雨陈与义①潇潇十日雨,稳送祝融②归。燕子经年梦,梧桐昨暮非。一凉恩到骨,四壁③事多违。衮衮繁华地④,西风吹客衣。【注】①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人。这首诗作于政和八年(1118),当时作者正闲居京城等候授职。②祝融:火神,这里指夏季。③四壁:家徒四壁,指穷困。④衮衮:众多,这里指众多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吏。繁华地:指京城。15、第二联两句诗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标准答案:秋已来临,燕子将要南归,一年恍若~梦。梧桐经一场雨打,已与昨晚的不同了。作者借燕子、梧桐在雨中的感受,表达了自己怀旧、失落的感情。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6、前人认为这首诗写雨是妙在“若即若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述理由。标准答案:同意。虽然诗题是“雨”,但作者却不是正面描写雨势、雨景,而是通过写动植物和人在雨中的感受来写雨,这就给人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五、填空题(本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分。)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7、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________,________,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诸葛亮《出师表》)标准答案:庶竭弩钝攮除奸凶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8、衔远山,吞长江,________,横无际涯,________,气象万千。(范仲淹《岳阳楼记》)标准答案:浩浩汤汤朝晖夕阴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9、《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标准答案: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0、元杂剧《西厢记》故事源于唐代传奇小说《________》。标准答案:莺莺传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1、我国最早的字典是东汉时许慎的《________》,共收单字9353年,异体字1163个。标准答案:说文解字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六、案例分析题(本题共1题,每题1.0分,共1分。)22、一位教师在执教《落花生》一课,学到父亲的话“花生的好处很多……必须挖起来才知道”时,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题目为“你更喜欢谁”的辩论。课堂上学生参与积极,情绪高涨,“花生派”和“桃子石榴派”针锋相对,结果“不但对别人有用,而且讲体面”的观点占了上风,“花生派”的神情甚是尴尬。请谈谈你对以上教学片段的看法。标准答案:(1)辩论这种组织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习积极性:(2)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为学生提供了展示的平台:(3)在辩论的过程中能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倾听的能力:(4)缺乏有效的组织策略,偏离了文本的价值取向。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第4套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题,每题1.0分,共6分。)1、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仲(zhòng)裁呼(ē)谀入场券(quàn)捕(pǔ)风捉影B、袅挪(nuó)勒(1ēi)紧嚼(jué)舌头百孔千疮(chuāng)C、精辟(pì)躯壳(qiào)横剖(pōu)面一语中的(dì)D、柏(bǎi)树模(mó)具配给(jǐ)制否(pǐ)极泰来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A项中“捕风捉影”的“捕”应读“bǔ”;B项中“嚼舌头”的“嚼”应读“jiáo”;D项中“模具”的“模”应读“mú”。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纹身诡谲流金铄石食不厌精,脍不厌细B、桥礅碑帖原物璧还家有敝帚,享之千金C、简练宽宥犯而不较万壑争流,千崖竞秀D、更迭歆享濯污扬清明枪易躲,暗剑难防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B项“桥墩”;C项“犯而不校”;D项“暗箭难防”。3、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在有关科学实践中,没有使用________的仪器,经过________的调查,进行________的论证。往往很难得出正确的结论。A、周密严密细密B、精密周密细密C、细密严密周密D、精密周密严密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精密:精确细密,强调“精确”,多用于形容仪器、设备等;周密:周到而细密,强调“周全”,多用于形容计划、调查等;严密:周到,没有疏漏,强调“严谨”,多用于形容理论、论证;根据词语适用的对象.可知题干中的搭配关系只能是“精密的仪器”、“周密的调查”、“严密的论证”,故正确答案为D项。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A、对于袁野小朋友来说,人工鸟巢本身就像巨大的问号在吸引着她:小鸟会住进去吗?都有什么样的鸟,有多少鸟会住进去,住起来舒服吗?B、趁着在家无聊,我这个捣蛋鬼又有新点子咯!别以为我又要恶作剧,这次啊,我准备亲自下厨露一手——做一道家常小菜——炒土豆丝。C、室外环境污染,包括建筑物外墙(最典型的是玻璃幕墙)的反射光、夜间过亮的城市灯光(如广告牌、霓虹灯、景观灯的光)产生的光污染。D、“小美人鱼”是上海世博会丹麦馆的核心展品。“她很小,”哥本哈根旅游中心的彼得·勒默尔·汉森说,“但她想去看看外面世界的渴望却令人惊叹。”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后面几句是四个连续的问句,所以“都有什么样的鸟”和“有多少鸟会住进去”之后都应加问号。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A、当我在一个白夜从易卜生的故乡斯凯恩返回奥斯陆的时候,沿途那幽深的有野鹿出没的森林里,那起伏着绿色的松涛的山谷里,到处都响着娜拉出走时的关门声。B、文学经典是历史的回声,是审美体验的延伸,也是后代作家超越自我的精神刻度,作家只有在与经典大师的竞争中,才能拓展文学的想象空间,为未来提供崭新的审美体验。C、三峡围堰爆破使用的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数码雷管,每个雷管都有唯一的编号,就像我们的身份证有自己的号码一样,而且人们还能像给手机设定闹铃那样,给每个雷管单独设定起爆时间。D、中国史学家在世纪之交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辨析能力,越来越显示出相当高的学术含量,从对外国史学的一般性介绍走向研究和判断的层面,从而为中外史学家的真正对话提供了可能和前提。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中国史学家“显示”‘学术含量”搭配不当。应在“越来越显示相当高的学术含量”前加“其作品”。6、将以下6个句子重新排列组合,表达最连贯的是()。①任何心理活动,任何创作,也许都具有“一次性”。②揣度别人是很困难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③作者的回顾,事后的创作谈,能在多大程度上与实际创作情状符合,是值得怀疑的。④甚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