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创新型国家建设与创新型人才培养_第1页
第七章创新型国家建设与创新型人才培养_第2页
第七章创新型国家建设与创新型人才培养_第3页
第七章创新型国家建设与创新型人才培养_第4页
第七章创新型国家建设与创新型人才培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七章创新型国家建设与创新型人才培养2本章内容第一节创新型国家建设1、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依据2、创新型国家的内涵3、中国特色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途径第二节创新型人才培养1、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质2、创新型人才的知识结构3、创新型人才的能力培养3第一节创新型国家建设1、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依据2、创新型国家的内涵3、中国特色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途径41、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依据(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在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情况下,需要通过创新型国家的建立,使国家通过政权和意识形态的力量,打造和维护使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社会环境,实现生产关系调整。(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原理在科学技术社会一体化的新情况下,创新活动和现代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的结合日益密切,科学技术活动日益成为需要受到国家关注和体现国家意志的活动,需要充分发挥国家对创新活动的调控职能,对创新型国家的建立提出了强大需求。52、创新型国家的内涵(一)、创新型国家的内涵

创新型国家的内涵是指通过国家社会职能的转变和发挥,实现对创新资源的有效整合,使国家成为创新的人格化代表,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使依靠科技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得以实现。6(二)、创新型国家的特征1.创新精神。包括探索精神、服务精神、参与精神、学习精神、协调精神、合作精神等。2.创新投入。主要内包括人力投入和经费投入。3.创新人才4.自主创新能力。包括致力于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原始创新能力;对各种技术进行融合的集成创新能力;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5、创新产出。包括获得的专利数量,论文被引用次数和科技进步贡献率等73、中国特色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途径(一)通过不断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二)通过不断完善创新经济基础建设创新型国家(三)通过国家职能转变建设创新型国家

8(一)通过不断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实质是依靠国家的社会管理功能,对国内外创新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不断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首要和有效路径,其作法是通过加大创新投入、增加创新产出、加强自主创新等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1.加大创新投入,从人力和财力上保证创新的进行。2.增加创新产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3.加强自主创新,使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并通过产学研联合推动创新。9(二)通过不断完善创新经济基础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实质是依靠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保护,不断调整和完善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因此要通过不断完善创新经济基础建设创新型国家。其做法通过采取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引进,优化加强创新合作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1.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引进2.优化创新合作环境,实现地区和国际间广泛的科技交流。3.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全社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10(三)通过国家职能转变建设创新型国家1.充分发挥政府在创新中的作用。政府要制定相应的创新施行和保护政策及措施,建立相应的创新制度。2.加大创新精神培育。在全社会形成一种推崇创新、尊重创新的氛围。

3.打造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国家和政府要致力于建设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体系;稳定支持从基础研究到开发研究的各级科研机构;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11思考题1.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要依据是什么?2.试述创新型国家的内涵和特征。3.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路径有那些。12延伸阅读1.黄顺基:《自然辩证法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2.刘大椿:《自然辩证法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3.李正风主编:《走向科学技术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4.许为民主编:《走近科学技术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5.《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若干问题学习读本》,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年6.路甬祥,郑必坚:《和平崛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钟坚:《世界硅谷模式的制度分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8.黄顺基:《走向知识经济时代》,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8年13第二节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

是指能够孕育出新观念,并能将其付诸实施,取得新成果的人。也就是指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通常表现出灵活、开放、好奇的个性,具有精力充沛、坚持不懈、注意力集中、想象力丰富以及富于冒险精神等特征。一、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质二、创新型人才的知识结构三、创新型人才的能力培养14一、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质(一)创新型人才的基本要素(二)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15(一)创新型人才的基本要素知识性要素实践性要素创新能力要素创新人格要素16(二)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

1、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开拓进取的精神);

2、有很强的自我学习与探索的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冒险精神);

3、在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拥有广博而扎实的知识,有较高的专业水平;

4、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能够与他人合作或共处;

5、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承担艰苦的工作。因此,创新型人才培养主要靠“知识学习体系”和“人格培养体系”实施。

17以上特征实际上体现了创新型人才的三个主要方面,即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人格。创新能力主要表现在:创造性思维、敏锐的问题意识、创造性想象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几方面;创新意识主要表现在: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创新的兴趣、动机等方面;创新人格主要表现在:强烈的成就动机、良好的合作精神、优秀的调控能力、冷静的态度等方面。18二、创新型人才的知识结构(一)什么是知识结构(二)创新型人才知识结构的特点(三)创新型人才知识结构的模型19(一)什么是知识结构是指一个人经过专门学习培训后所拥有的知识体系的构成情况与结合方式。所谓合理的知识结构,就是既有精深的专门知识,又有广博的知识面,具有事业发展实际需要的最合理、最优化的知识体系。建立起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自己的实用技能,以适应将来在社会上从事职业岗位的要求。20(二)创新型人才知识结构的特点1、具有高度准确、着眼于联系的概念。

创造离不开概念组合,概念越明确,相互联系越紧密,新观念越容易形成,创造性思维越容易展开。2、具有双重知识结构

包括按照逻辑关系建立的微观结构和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以主题为中心的从一般到特殊的宏观结构,因联系加强而便于再创造。3、具有大容量的知识功能单位

知识功能单位指一组在内容上有必然逻辑联系的信息。知识功能单位容量越大,思维的跨度越大,跳跃性越强,创造的可能性也就越大。4、具有大量程序性而不是陈述性知识

知识结构越合理,知识的质量越高,创新越容易,创造力也就越高。21(三)创新型人才知识结构的模型1、蛛网式结构2、宝塔式结构3、帷幕式结构221、蛛网式结构:以自己的专业知识为网络的中心,把与专业相近并直接作用于专业的应用理论知识作为网络扭结;将与专业较远并间接影响专业的基础知识理论作为网络的外围;构成从中心向周围放射的形如蛛网的形状。主要特点:侧重于专业知识的核心地位,强调发挥专业知识的决定作用,使人才在较大范围内吸取多需要的营养,充分发挥潜在的才能。232、宝塔式结构:它是在目标确定前提下,有四类不同知识构成,即一般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主要专业知识四个层次构成由下往上的宝塔形状。主要特点:侧重于基础知识的宽厚性,专业知识的精深性,主攻目标的明确性。243、帷幕式结构:强调个体知识结构与群体知识结构的有机结合,体现了人才群体结构中各层次人员的知识分布情况。主要特点:体现了个体知识结构与群体知识结构的有机统一性,体现了不同人才知识结构的相互区别性。

三种模型的共同特点:具有宽厚坚实的基础理论科学知识,稳固精深的专业知识,宽泛多样的知识面。25三、创新型人才的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核心要素有两个:一是创新精神,即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品质。二是创新能力,主要是指发现新问题、提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发明新技术的能力。26创新型人才能力的培养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性思维、敏锐的问题意识、创造性想象和合理的知识结构(二)创新意识能力的培养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创新的兴趣、动机等方面(三)创新人格能力的培养强烈的成就动机、良好的合作精神、优秀的调控能力、冷静的态度等方面27(一)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性思维、敏锐的问题意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开创性的探索未知事物的高级复杂的思维,是一种有自己的特点、具有创见性的思维,是扩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辩证统一,是创造想象和现实定向的有机结合,是抽象思维和灵感思维的对立统一。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训练更显得重要,其途径在于丰富的知识结构、培养联想思维的能力、克服习惯思维对新构思的抗拒性,培养思维的变通性,加强讨论,经常进行思想碰撞。敏锐的问题意识:提出问题是取得知识的先导,只有提出问题,才能解决问题,从而认识才能前进。一是勇于提问。就是要勇于向权威挑战,不要屈服于外来的压力。二是善于提问。就是要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不能钻牛角尖,不能犯幼稚病。三是乐于提问,锐意进取。

合理的知识结构: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形式逻辑、辩证逻辑、情感逻辑和数学逻辑)、较深厚的专业知识、广泛的邻近学科知识、相关方面的科技发展状况的前沿知识和学习策略知识。28(二)创新意识能力的培养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创新的兴趣、动机等方面第一,培养求知欲

学而创,创而学这是创新的根本途径。要具备勤奋求知精神,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才能在自主创新中发挥生力军作用。第二,培养好奇欲

要对自己接触到的现象保持旺盛的好奇心,要敢于在新奇的现象面前提出问题,不要怕问题简单,不要怕被人耻笑。第三,培养创造欲不满足于现成的思想、观点、方法及物体的质量、功用,要经常思考如何在原有基础上创新发明、推陈出新。第四,培养质疑欲“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问才能促使人去思考,去探索,去创新。29(三)创新人格能力的培养培养创新型人才,不能只注重知识、能力,同时还要注重创新人格的养成,就要表现为强烈的成就动机、良好的合作精神、优秀的调控能力、冷静的态度等方面。1、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追求科学、追求真理的激情。崇尚科学、热爱真理、追求进步的品质是创新的根本动力,是创新人格的核心要素,是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动力、目标与价值导向。2、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前沿的学术品格。需要我们努力培养有问题意识和综合素质的学生。有问题意识就是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有综合素质是指既有科学精神,又有人文素养,能够从科学与人文两个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304、培养学生“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科学怀疑、理性批判的精神。要创新,就必须不唯上,不唯书,不唯权威,不唯潮流。大学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鼓励学生对现有知识进行科学的怀疑和理性的批判,并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5、培养学生开放的心态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善于学习,积极吸纳今人、前人、国人、洋人以及不同学派、流派的知识成果,在实践中善于同他人团结协作,才能避免因个人知识和能力的不足所造成的局限性。兼收并蓄,集思广益,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3、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创新是一种探索,面临失败的可能性很大,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具备不怕挫折、不惧失败的心理承受能力,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能够坚持探索。生活中的辛苦阻挠不了我对生活的热爱。7月-247月-24Sunday,July14,2024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15:02:1415:02:1415:027/14/20243:02:14PM做一枚螺丝钉,那里需要那里上。7月-2415:02:1415:02Jul-2414-Jul-24日复一日的努力只为成就美好的明天。15:02:1415:02:1415:02Sunday,July14,2024安全放在第一位,防微杜渐。7月-247月-2415:02:1415:02:14July14,2024加强自身建设,增强个人的休养。2024年7月14日3:02下午7月-247月-24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因为相信而伟大。14七月20243:02:14下午15:02:147月-24让自己更加强大,更加专业,这才能让自己更好。七月243:02下午7月-2415:02July14,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