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第18-22章-其它原核细胞病原微生物_第1页
11-12第18-22章-其它原核细胞病原微生物_第2页
11-12第18-22章-其它原核细胞病原微生物_第3页
11-12第18-22章-其它原核细胞病原微生物_第4页
11-12第18-22章-其它原核细胞病原微生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要点

1.掌握放线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的基本概念及主要特征。

2.理解上述原核细胞型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免疫性及防治原则。

第18-22章其它原核细胞病原微生物

放线菌是一类丝状、呈分枝状生长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放线菌属(Actinomyces)正常寄居在人体外界相通的腔道。在机体抵抗力减弱、口腔卫生不良、拔牙或外伤时可引起内源性感染。放线菌为革兰阳性、非抗酸性丝状菌。放线菌培养比较困难,厌氧或微需氧。

第一节放线菌属

对人致病性较强的主要为衣氏放线菌。根据感染途径和涉及的器官临床分为面颈部、胸部、腹部、盆腔和中枢神经系统等感染。最常见的为面颈部感染,约占患者的60%。病原体可沿导管进入唾液腺和泪腺,或直接蔓延至眼眶和其他部位。

大多近期有口腔炎、拔牙史或下颌骨骨折史临床表现为后颈面部肿胀,不断产生新结节、多发性脓肿和瘘管形成.

放线菌病是一种软组织的化脓性炎症

多呈慢性肉芽肿,

常伴有多发性瘘管形成,

脓液中可见特征性的硫磺样颗粒

可引起不同器官和组织感染放线菌病的主要特征

在患者病灶组织和瘘管流出的脓样物质中,可找到肉眼可见的黄色硫磺状小颗粒,称为硫磺样颗粒,是放线菌在组织中形成的菌落。诊断最主要和简单的方法是从脓或痰中寻找硫磺样颗粒。

预防:

注意口腔卫生,及时治疗牙病和牙周炎

治疗:患部的及时外科清创处理使用足量的抗生素治疗防治原则概述

支原体(myooplasma)是一类没有细胞壁、呈高度多形性、能通过滤菌器、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最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缺乏细胞壁

高度多形性

能通过除菌滤器

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生长繁殖

最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能形成有分支的长丝

第二节支原体(一)生物学性状

支原体是最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大小一般在0.3~0.5μm。无细胞壁,呈高度多形性,革兰染色阴性,但不易着色,以姬姆萨染色较好,可被染成淡紫色。

在固体培养基上,2~7天长出直径约10~600

μm的典型的“荷包蛋样”菌落:低倍镜下见菌落呈圆形,心致密隆起,深入琼脂,外周由颗粒包绕。二、致病性与免疫性(一)致病机制

荚膜或微荚膜:抗吞噬作用。

毒性代谢产物:神经毒素、磷脂酶C、核酸酶、过氧化氢和超氧离子均能引起宿主黏膜上皮细胞或红细胞的病理损伤。

超抗原:免疫调节。

其它:如穿透粘附侵入CD4+

T细胞引起损伤。

粘附素:粘附呼吸道或泌尿生殖道上皮细胞。(二)所致疾病

1、肺炎支原体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炎占非细菌性肺炎的l/2左右。支原体肺炎以间质性肺炎为主,又称非典型肺炎。通过呼吸道传染,多发于儿童、青年,秋冬较多见。发病初期,一般临床症状不明显,隐性感染和轻型感染较多,也有导致严重肺炎,出现头痛、发热、顽固咳嗽、胸痛等。

(二)所致疾病

2、解脲脲原体解脲脲原体与女性生殖健康关系最为密切,被认为是非淋球菌性尿道炎中仅次于衣原体(占50%)的重要病原体。由于80%孕妇的生殖道内带有解脲脲原体,因此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而导致早产、死胎,或在分娩时感染新生儿,引起呼吸道感染。解脲脲原体感染主要通过性生活传播。

第三节立克次体

立克次体(rickettsia)是一类微小的杆状或球杆状、革兰阴性、严格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美国医生立克次(HowardTaylorRicketts)首先于1909年在斑点热病人血液及媒介蜱体内发现,后因他在研究斑点热时不幸牺牲,为纪念他而命名为立克次体。

共同特点:

1.多数引起自然疫源性疾病

2.以节肢动物作为传播媒介或储存宿主

3.大小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

4.有细胞壁,但形态多样

5.多数专性细胞内寄生,以二分裂方式繁殖

6.对多数抗生素敏感

一、生物学性状

立克次体形态结构似细菌,多为球杆状,但在不同发育阶段不同宿主体内可出现不同形态如杆状、丝状或哑铃状。革兰染色阴性,但不易着色,常用Giemsa染色,前者将立克次体染成紫色或蓝色。大多数立克次体只能在活的宿主细胞内生长。

一、生物学性状

立克次体与变形杆菌某些OX菌株具有共同抗原。故可用这些菌株的O抗原(OX19、OX2、OXK株)代替立克次体抗原,检测患者血清中的相应抗体。外斐反应(Weil-Felixreaction)

斑疹伤寒立克次体共同O抗原恙虫病立克次体普通变形杆菌X19、X2、XK菌株OX19、OX2、OXK+患者血清——交叉凝集试验可辅助诊断立克次体病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流行性斑疹伤寒由普氏立克次体引起。50岁以上人发病率高。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人虱为主要传播媒介。传播方式为虱-人-虱,故又称虱传斑疹伤寒。当受染虱叮咬人体时,排粪于皮肤上,粪中立克次体经微小的伤口进入机体,也可经飞沫侵入呼吸道或眼结膜使人感染。人受染后经10~12d的潜伏期骤然发病。出现高热、剧烈头痛、全身疼痛,4~7天出现皮疹等症状。可造成皮肤、心、肺和脑等器官血管周围组织的广泛性病变及神经系统损害。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地方性斑疹伤寒由莫氏立克次体引起。鼠是主要储存宿主,鼠蚤和鼠虱为主要传播媒介,故又称鼠型斑疹伤寒。该病的症状与体征较流行性斑疹伤寒轻、病程较短,病变很少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等。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3.恙虫病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恙虫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流行于啮齿动物。鼠类为主要传染源,恙螨是传播媒介,又是储存宿主。恙虫病东方体寄居于恙螨体内,经卵传给下一代。人类通过恙螨幼虫叮咬吸血而感染,其在血管内皮细胞和单核细胞中繁殖,经1~3周潜伏期,突然起病。叮咬处出现红色丘疹,成水疱后破裂,中央溃疡形成黑色焦痴。

三、微生物学检查

外斐反应斑疹伤寒患者血清中有凝集变形杆菌OX19、恙虫病患者血清中有凝集OXK的抗体,若抗体效价在1∶160以上,或双份血清效价增长四倍或四倍以上时有辅助诊断意义。主要立克次体与变形杆菌抗原交叉现象立克次体变形杆菌菌株

OX19OX2

OXK普氏立克次体++++-莫氏立克次体++++-恙虫病立克次体-

-+++四、防治原则一般预防灭鼠、杀灭传播媒介节肢动物,讲究个人卫生特异预防疫苗接种——灭活疫苗治疗氯霉素,四环素。勿用磺胺类药物!第四节衣原体概述

衣原体(chlamydiae)是一类能通过细菌滤器,严格细胞内寄生,有独特发育周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共同特性

有细胞壁,G-,呈圆形或椭圆形,具有独特的发育周期,类似细菌的二分裂方式繁殖。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含核糖体;具有严格的细胞内寄生性,对多种抗生素敏感。

(一)发育周期与形态染色

包括原体和网状体

原体(Elementarybody,EB):呈球形、椭圆形或梨形,直径0.2~0.4

µm,是发育成熟的衣原体。具有强感染性,在宿主细胞外较稳定,无繁殖能力。当进入宿主易感细胞后,宿主细胞膜围于原体外形成空泡,原体在空泡中逐渐发育,增殖成为网状体。Giemsa染色呈紫色。一、生物学性状

原体为圆形或椭圆形,Giemsa染色呈紫红色。原体能合成糖原,故被碘溶液染成棕褐色。网状体核质分散,Giemsa染色为深蓝或暗紫色。始体形态(Giemsa染色)碘染色(一)发育周期与形态染色

网状体,亦称始体(Initialbody):体积较大,直径0.5~1.0

µm,圆形或椭圆形,电子致密度较低,无胞壁,代谢活跃,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在空泡内增殖成许多子代原体。成熟的子代原体从被破坏的感染细胞中释放,再感染新的易感细胞,开始新的发育周期,每个发育周期约48~72

h。网状体是衣原体发育周期中的繁殖型,不具感染性,Macchivello染色呈蓝色。衣原体的发育周期(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沙眼衣原体

我国学者汤飞凡在1955年采用鸡胚卵黄囊接种法在世界上首次分离培养出沙眼衣原体,他是世界上发现重要病原体的第一个中国人,为沙眼衣原体的实验研究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现实验室培养沙眼衣原体一般采用多种传代细胞。

所致疾病

(1)沙眼

主要由沙眼生物变种的A、B、Ba和C血清型引起,通过眼-眼或眼-手-眼的途径进行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沙眼衣原体感染眼结膜上皮细胞后在其中增殖,并在细胞质内形成包涵体,引起局部炎症。沙眼的发病多为急性,早期症状是流泪、有粘液脓性分泌物、结膜充血及滤泡增生。后期出现结膜瘢痕、眼睑内翻、倒睫以及角膜血管翳引起的角膜损害,影响视力或致盲,是目前世界上致盲的首位病因。

(2)泌道生殖道感染

经性接触传播引起的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其症状为尿频、尿痛以及脓尿,但不少患者可无自觉症状。2、肺炎衣原体

肺炎衣原体是呼吸道疾病重要的病原体,主要引起青少年急性呼吸道感染,以肺炎、支气管炎多见,也可导致咽炎和鼻窦炎等。近年证实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灶中存在肺炎支原体。血清学研究发现,有50%~60%的急性心肌梗死或慢性冠心病病人血清抗肺炎衣原体抗体水平增高,提示肺炎衣原体的慢性感染可能与冠状动脉硬化和心脏病的发生有关。

防治原则

沙眼的预防重在注意个人卫生,不使用公共毛巾、浴巾和脸盆,避免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目前尚无特异的预防方法。泌尿生殖道衣原体感染的预防应广泛开展性病知识宣传,提倡健康的性行为,积极治愈病人和带菌者。治疗药物可选用磺胺类、红霉素、诺氟沙星等。

第五节螺旋体

螺旋体(spirochere)是一大类细长、柔软、弯曲呈螺旋状、运动活泼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对人和动物致病的主要有三个属:

1.钩端螺旋体属(Leptospira)螺旋非常细密、规则,一端或两端弯曲呈钩状。故名钩端螺旋体。其中有许多群和型能引起人类钩端螺旋体病。

2.密螺旋体属(Treponema)螺旋细密、规则,两端尖。对人致病的主要有梅毒螺旋体、雅司螺旋体等。

3.疏螺旋体属(Borrelia)螺旋稀疏、不规则呈波状。对人致病的主要有回归热螺旋体和伯氏疏螺旋体等。(一)生物学特性

螺旋细密、规则,形似细小珍珠排列的细链,一端或两端呈钩状;运动活泼,常使菌体呈C、S或8字型,G-,不易着染;Fontana镀银染色法染成棕褐色。一、钩端螺旋体属(Leptospira)(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致病物质

(1)溶血素:作用类似磷脂酶,可使红细胞溶解。注入小羊体内可致贫血、肝肿大、坏死、出血、黄疸与血尿等。

(2)细胞毒因子:在试管内对哺乳动物细胞有致细胞病变作用。注入小鼠脑内1~2小时,可引起肌肉痉挛、呼吸困难,直至死亡。

(3)内毒素样物质:化学成分为脂多糖,其作用与细菌内毒素相似,能引起组织炎症和坏死。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所致疾病钩体病为自然疫源性疾病,在野生动物和家畜中广泛流行。其中以鼠类和猪为主要传染源和储存宿主。钩体在感染动物的肾小管中生长繁殖,并不断随尿液排出,污染水源和土壤。钩体侵袭力很强,当人与疫水或疫土接触时,钩体可穿过皮肤或黏膜侵入机体而感染。

流行特点

季节性(夏秋):洪水型—猪,稻田型—鼠

地区性:三多-鼠、猪、水

职业性:农民、矿工、饲养员

先形成钩体血症,损伤全身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肝、肾、肺心及中枢神经,出现休克、DIC、黄疸、出血、心肾功能不全、脑膜炎等。临床特点

起病急,高热、乏力、全身酸痛、结膜充血、腓肠肌压痛、表浅淋巴结肿大;

三大症状:寒热、酸痛、一身乏

三大体征:眼红、腿疼、淋巴大免

体液免疫为主,病后获得对同型钩体的持久免疫力。(一)标本采集

发病10天内取血液;2周后取尿液;脑膜刺激者取脑脊液。(二)直接镜检(三)分离鉴定

接种至Korthof培养基,置28℃孵育阳性标本在2周内可见培养液呈轻度混浊;暗视野显微镜检查有动力,则用已知诊断血清鉴定其血清群和血清型。三、微生物学检查法防鼠、灭鼠,加强对带菌家畜的管理接种多价钩体疫苗:

在常年流行地区,对易感人群和与疫水接触者宜接种包含当地流行株在内的多价钩端螺旋体疫苗。治疗:

青霉素首选,注意赫氏反应。四、防治原则二、梅毒螺旋体

梅毒螺旋体(Treponemapallidum,TP)是引起人类梅毒的病原体。梅毒是性传播疾病中危害较严重的一种。

(一)生物学特性

8~14个致密而规则的螺旋,两端尖直。运动活泼,圆柱体表面绕有3~4根周鞭毛,与运动有关。

普通染色不易着色,常用Fontana镀银染色法,菌体染成棕褐色且变粗。致病因素

1.荚膜样物质

为酸性粘多糖,具有抗吞噬作用

2.主要外膜蛋白粘附作用,激活人皮肤微血管内皮上的血管粘附分子-1(VCAM-1)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表达,促进T细胞增殖,释放炎症因子(TNF-α和IL-1α)。

3.透明质酸酶

分解透明质酸有利于扩散并造成组织损伤。(二)致病性与免疫性所致疾病:据感染方式分

1.先天性梅毒

亦称胎传梅毒,易致流产、早产或死胎;也可致先天畸形,出生后被称为梅毒儿,常呈锯齿形牙、间质性角膜炎、神经性耳聋等症状。2.后天性梅毒:分三期

I期梅毒:

多见外生殖器,出现无痛性、直径约1

cm的硬性下疳,含有大量梅毒螺旋体,此时传染性极强。4~8周后,下疳自然愈合。经2~3个月无症状潜伏期后进入第二期。

II期梅毒:感染性强,破坏性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