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新版)2024小学语文部编版专题练习(知识梳理)完整试卷(含答案)_第1页
江西省上饶市(新版)2024小学语文部编版专题练习(知识梳理)完整试卷(含答案)_第2页
江西省上饶市(新版)2024小学语文部编版专题练习(知识梳理)完整试卷(含答案)_第3页
江西省上饶市(新版)2024小学语文部编版专题练习(知识梳理)完整试卷(含答案)_第4页
江西省上饶市(新版)2024小学语文部编版专题练习(知识梳理)完整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上饶市(新版)2024小学语文部编版专题练习(知识梳理)完整试卷(含答案)

姓名____班级____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1、书写(每题5分共1题)

1).读拼音写词语。

xiǎoniǎoyǔyībúshìhuílái

báiyúnnǐmenhéshuǐchūqù

2、填空题(每题2分共5题)

1).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乡村和城市生活有所不同,描写乡村生活的词语分别有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城市生活的词语分别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塞下曲》的作者是__________,是一首__________诗,诗中描写敌军溃逃的句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___的赞美之情。

(3)诗人王昌龄送别朋友时写道:“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___。李白看见敬亭山,写下了“__________,只有敬亭山”的诗句。你了解的古代文人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

(4)《海上日出》是按照__________的顺序来写的,文章结尾用反问句“__________”做总结,表达了作者对这一奇观的__________之情。

(5)《蜂》中的名句是:采得百花成蜜后,__________?

(6)天行健,__________。——《周易》

(7)__________,只要迈步总不迟。

(8)胜人者有力,__________。——《老子》2).写出加点字的反义词。

(1)他衣服多,我衣服_____。

(2)我在前面走,小狗跟在我的_____面。

(3)爸爸穿的黑衣服,妈妈穿的_____衣服。3).给下面的形近字组词。

木(

)早(

)刀(

)中(

)

本(

)果(

)力(

)虫(

)4).我会填音节。

n—(ü)→_______

q—üè→________

h—u—ā→________

j—ü—ān→_________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歌一(

)问候一(

)窗一(

)雪花

一(

)风一(

)眼睛一(

)云一(

)闪电

一(

)树一(

)飞机一(

)马一(

)明月3、选择题(每题2分共3题)

1).6.下面哪一项不属于读书积累的方法?()A.把描写的同类事物的语句分门别类地写下来。B.遇到写得生动的语句,在旁边写写感受。C.在合适的地方给摘抄的内容注明出处。D.阅读文章时,需要划分自然段序号。2).下列成语与“铁杵成针”意思不相似的是()A.百炼成钢B.水滴石穿C.愚公移山D.点石成金3).纳米是非常非常小的()单位。A.体积B.长度C.重量D.速度4、句子训练(每题10分共1题)

1).三只灰雀在树枝间来回跳动,鸣叫,非常惹人喜爱。(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5、连线题(每题4分共2题)

1).每一本名著都是独一无二的花朵。喜欢阅读的你,肯定读了好多名著。请按要求作答,展示自己的才华。

1.将下列作家、国籍及作品连线。

马克·吐温瑞典《凡卡》

笛福中国《骆驼祥子》

契诃夫丹麦《汤姆·索亚历险记》

安徒生俄国《骑鹅旅行记》

老舍英国《鲁滨逊漂流记》

赛尔玛美国《卖火柴的小女孩》

2.在上面的作品中,“我”最喜欢读;这部作品给“我”印象最深的人物是,与这个人物有关的章节(用简练的语言概括)2).连一连。

败坏民情

损害惩罚

接受门风

察访尊严6、排序题(每题5分共2题)

1).乱句重组。

()他正想坐下来时,管理员对他说:“先生,这是马克思先生的座位。”

()管理员笑着说:“是的,很多年来,他每天都到这儿来读书。”

()那个读者问:“他每天都来吗?你是说他今天一定会来?”

()话刚说完,马克思果然跨进门来。

()一天清早,伦敦博物馆里,有位读者,见有个座位空着,便走了过来。2).句子排序

(

)过了几天,花瓣儿顶破了外面的皮,外层的花瓣向外伸展,而里面的花瓣还紧紧地合拢在一起。

(

)看,白白的花瓣一层又一层,中间是黄色的花蕊,散发出带点的清香。

(

)春节前,我买了一棵水仙花,放在盛满水的花盆里。

(

)又过了几天,慢慢地,整朵花开了。

(

)它的叶子长长的,碧绿碧绿的,细看外面,还有一层“白霜”。

(

)一天,水仙花抽出一根茎,上面生出三个形状像扁豆一样的花朵,花朵外面包着一层透明的皮。

(

)碧绿的叶子,衬托着白色的花朵,多么秀丽淡雅。

(

)开始,牙根很小,不久,它长得高高的了。7、判断题(每题5分共1题)

1).请你判断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是否相同,相同的画“√”,不同的画“×”。

1.同舟共济缓不济急假公济私济世安民(

)

2.间不容发黑白相间红白间杂从未间断(

)

3.蔓延滋长顺蔓摸瓜蔓草难除蔓菁(

)

4.处境危险处世为人处心积虑泰然处之(

)8、诗词鉴赏(每题10分共1题)

1).古诗阅读稚子弄冰杨万里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1.稚子弄冰的情景。

“稚子”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2.稚子弄冰的过程是:(

)—(

)—(

)—(

)—(

)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____________________

4.弄冰结局。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运用的修辞手法是()A.夸张B.比喻C.拟人5.你小时候玩过冰吗?你是怎样玩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书面表达(每题10分共1题)

1).习作。

郑板桥回乡时只带了一条小黄狗和一盆兰花,可见他对小黄狗的喜爱非同一般。你有喜欢的动物吗?它长什么样?你和它之间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情?快向大家介绍介绍吧!10、文言文阅读(每题5分共1题)

1).课内阅读。守株待兔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1.写出下面加点字的读音。

耕(

)株(

)颈(

)

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冀复得兔(

)兔走触株(

)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并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

因释其耒而守株

4.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现代文阅读(每题5分共1题)

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美丽的丹顶鹤丹顶鹤全身大部分是雪白的,头顶有一点朱红色,这点朱红色是椭圆形的,正正地长在头顶中央。它的嘴长长的,上面有一条黑道。丹顶鹤的头小得可怜,几乎和那长脖子一般粗了。最有趣的是那双眼睛,像对小豆豆,边上还有一圈黑。它的尾巴也是黑的,这使丹顶鹤变得很美丽。它走起路来姿态很优雅,腿一下一下地迈着,脖子一伸一伸,东瞄瞄,西瞧瞧,样子十分警觉。有时还伴着一阵舞蹈。它休息时更是好看,它用个“金鸡独立”的架势,一条腿着地,另一条腿蜷起,亭亭玉立。不过长脖子不能歇,仍旧四处张望,窥探动静。丹顶鹤真有意思!1.短文用一句话概括了丹顶鹤的特点,请用“”画出来。

2.短文是从______、______和______三个方面来描写丹顶鹤的美丽的。

3.恰当的比喻能更准确地描写出动物的特点。请用“”画出短文中的比喻句。这个比喻句把比作,写出了的特点。

4.结合短文,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说丹顶鹤的头小得可怜,是在嘲笑丹顶鹤长得怪B.丹顶鹤走路十分警觉说明它的胆子很小C.作者描写丹顶鹤走路和休息时的姿态是为了表达自己对丹顶鹤的喜爱之情12、信息匹配(每题5分共2题)

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用“——”标出。

火炽(zhìchì)日晷(chǔguǐ)菱角(lénglíng)

挑剔(tītì)铁锹(qiāoxiān)簿册(bùbò)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