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必修4 《1.2探究世界的本质》2021年同步练习卷_第1页
人教部编版必修4 《1.2探究世界的本质》2021年同步练习卷_第2页
人教部编版必修4 《1.2探究世界的本质》2021年同步练习卷_第3页
人教部编版必修4 《1.2探究世界的本质》2021年同步练习卷_第4页
人教部编版必修4 《1.2探究世界的本质》2021年同步练习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部编版必修4《1.2探究世界的本质》2021年同步练

习卷(1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0分)

1.有人说:“纸箱是物质,被火烧后变成灰;树木是物质,人们可以把它加工成家具、

纸张。这说明物质是可以改变的。”这句话的片面性在于()

A.看到了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可以改变的

B.承认了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的联系

C.把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混为一谈

D.否认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2.诺贝尔奖得主、美籍华人物理学家丁肇中主持的阿尔法磁谱仪项目取得了研究成果:

宇宙射线中过量的正电子可能来自暗物质,暗物质的6个特征已有5个得到确认。

这一研究结果从哲学上表明()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③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④物质与暗物质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一切产生出来的东西,都注定要灭亡。也许经

过多少亿年,多少万代生了又死……而地球,一个像月球一样死寂的冰冻的球体,

将在深深的黑暗里沿着越来越狭小的轨道围绕着同样死寂的太阳旋转,最后就落到

太阳上面。”下列观点与其一致的是()

A.面对自然力量,我们是无能为力的

B.天有常道,地有常数,规律是不变的

C.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和变化中

D.辩证法认为每一种既成的物质形式都是永恒的

4.今年以来,全球多国开启降息模式。对此,央行行长易纲表示:综合分析中国国内

的形势和国际背景,中国的货币政策还是应当保持定力,坚持稳健的取向,要稳

当前,同时发力逆周期调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其观点的唯物论依据有()

①运动是物质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

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③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

④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5.2020年5月6日,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修法

专题研讨会。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表明将应对突发事件纳入法治轨道是时代大势

所趋、事业发展所需、党心民心所向。此次法律修订所蕴含的哲理有()

①坚持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坚持在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中把握事物

③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④人们可以根据主观需要对法律进行修订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2008年,汶川发生了里氏&0级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自2009年起,国务院将每年5月12日设为全

国防灾减灾日。科学防震减灾对经济社会发展极其重要,2020年5月12B,距离

汶川地震已过了整整12年,12年间,我国的防震减灾事业得到长足发展。材料蕴

含的哲理有()

①地理环境是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

②发挥意识能动作用就可以防灾减灾

③顺从自然,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是防灾减灾出路

④地震灾害原因复杂但一定有内在规律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7.2020年3月30日,习近平前往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村考察调研。2005

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该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

山银山”。15年来,余村坚定践行这一理念,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

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所以我们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

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其中蕴含的哲

学道理有()

①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固有存在方式

②生态环境的变化发展有它固有的规律

③认识自然规律是改造自然规律的前提

④按规律办事才能实现人类的价值追求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第2页,共15页

8.盐城市盐都区素有“水乡湿地”“鱼米之乡”之称,依托优良的生态环境和浓郁的

水乡风情,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做特做靓生态旅游,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

护之间的平衡,被生态环境部评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对上

述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氏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可以相互转化

C.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D.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规律

9.位于日本鹿儿岛县的樱岛火山于当地时间2020年5月9日发生大规模喷发,喷出

约4200米高的灰柱。火山灰向北扩散,飘落至附近的雾岛市内。受此影响,市内

的鹿儿岛机场取消了6架次起落该机场的航班。气象部门称“樱岛火山今后可能会

继续发生喷发,还有可能发生小规模的火山碎屑流”。人们惧怕火山喷发,但火山

喷发总是不约而至,这说明()

A.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是没有规律的

B.人类在自然界面前往往是无能为力的

C.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不受人的意识影响

10.由于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增加,金融市场情绪亦受到影响,货币政策就需要有更大

的确定性来应对各种不确定性。当前我国稳健货币政策的取向不变;保持灵活适度

的操作要求不变,既不让市场缺钱,也不让市场的钱溢出来;坚持正常货币政策的

决心不变。下列能为我国货币政策提供哲学支撑的是()

①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②运动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状态

③把握矛盾的普遍性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④物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1.如今,由数十颗人造卫星组成的新的北斗“星座”璀璨星空。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

航系统的正式开通标志着由我国自主研发、开放兼容的卫星导航系统,从此走向了

服务全球、造福人类的时代舞台•“新北斗”的开通使用说明()

①实践的需要推动了认识的发展

②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③人们能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2.由多国科学家参加的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国际合作小组,利用重离子对撞机

使两个接近光速的金原子核对撞,成功探测到迄今为止最重的反物质反氢-4.该发

现有助于更好地研究宇宙最初形成的详细过程,解开一些不解之迷。这说明()

①反物质的属性和运动规律不完全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②探测反物质的实验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和社会历史性

③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过程是曲折的

④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二、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0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高投入、高污

染、低产出的粗放发展模式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矛盾,生态环境成为国家发展的短板。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倡导“绿水青山就

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强调“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坚持节约资源和

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

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

发展道路。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共

生双赢”理念的更高认知和现代提升,对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结合材料并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说明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第4页,共15页

14.一株小草改变世界,一枚银针联通中西,一缕药香穿越古今……中医药学包含着中

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

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阴阳平衡、调和致中、辨证论治等

中医基本理论,蕴含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近百年来,随着西风东渐,西医成为主流医学,中医药呈边缘化趋势。事实证明,

中医药一旦背离了自身发展规律,中医西化,特色弱化,必将丧失自我。因此,无

论看待中医、研究中医,还是运用中医、推广中医,必须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

保持中医药的本色。同时,改革中医药管理体制,突出中医药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把中医药特色优势用制度、标准、规范固定下来,把中医药的根脉保存好,更要借

助现代科技手段,推动中医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医药根深叶茂。

结合材料,运用规律的知识,说明如何让中医药根深叶茂。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物质是不可改变的,可以改变的是物质的具体形态,认为物质是可以改变的,

其实是把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混为一谈,ABD不合题意。

故选:Co

本题考查:哲学的物质概念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哲学中的物质概念概况了宇宙间存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

本质。

本题考查哲学的物质概念的相关知识,需要考生在把握相关知识点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分

析材料内容,方可准确答题。

2.【答案】A

【解析】①②符合题意,宇宙射线中过量的正电子可能来自暗物质,暗物质的6个特征

已有5个得到确认。这一研究结果从哲学上表明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世界的真正统

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③不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并没有体现改造世界;

④说法错误,物质与暗物质是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

系。

故选:Ao

本题考查: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世界物质性原理

1.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思维能够正确的反映客观事物,说明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2.世界物质性原理

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因此,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本题为理解型选择题,可以采用释理法解题,就是依据材料提供的事例,对接教材中的

相关知识点,题干与题肢之间体现的事理相一致的就选。要特别注意挖掘材料中隐含的

意思,对材料进行完整、准确的理解。本题难度适中。解答时注意排除错误选项和无关

第6页,共15页

选项。

3.【答案】C

【解析】A错误,面对自然力量,人类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类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改造自然为人类造福;

B错误,“规律是不变的”说法过于绝对;

C符合题意,”一切产生出来的东西,都注定要灭亡。也许经过多少亿年,多少万代生

了又死……而地球,一个像月球一样死寂的冰冻的球体,将在深深的黑暗里沿着越来越

狭小的轨道围绕着同样死寂的太阳旋转,最后就落到太阳上面”,强调了世界上一切事

物都处在运动和变化中;

D错误,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

去理解;辩证法并不认为每一种既成的物质形式都是永恒的。

故选:Co

本题考查: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1)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考生在分析题肢的时候,要结合材料进行思考,

注意排除错误选项。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的理解和把握,本题难度适中。

4.【答案】D

【解析】①错误,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

性;

②错误,规律具有客观性,不受主观能动性的制约;

③④正确,材料强调从国内形势和国际背景出发来调整货币政策,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

质性,“要稳当前,同时发力逆周期调控”是对稳中有变的经济形势的把握,体现了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故选:D。

本题考查: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1、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从产生来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从存在来看: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

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1)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3)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也不存在脱离物质的运动。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

而上学的观点,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考生在分析题肢的时候,要结合材料进行思考,

注意排除错误选项。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的理解和把握,本题难度适中。

5.【答案】C

【解析】①错误,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③正确,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表明将应对突发事件纳入法治轨道是时代大势所趋、

事业发展所需、党心民心所向。此次法律修订体现了坚持在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中把握事物,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④错误,人们可以根据客观实际对法律进行修订。

故选:Co

本题考查: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1、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1)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2)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而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3)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

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2、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1)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2)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3)要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

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

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

第8页,共15页

可。

6.【答案】D

【解析】①④正确,12年间,我国的防震减灾事业得到长足发展,说明人类社会在本

质上是客观的物质体系地理环境是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人可以认识和利

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②错误,选项忽视了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对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制约作用;

③错误,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和尊重规律相结合,顺从自然表述有误。

故选:D。

本题考查: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1、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从产生来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从存在来看: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

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1)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

不能被消灭。

(2)规律的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

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3)方法论要求

①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受到规

律的惩罚。

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

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本题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

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

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

7.【答案】D

【解析】①错误,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②④符合题意,“我们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

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有规律是客

观的、普遍的、生态环境的变化发展有它固有的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实现人类的价值

追求;

③错误,自然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类只能认识和利用自然

规律,不能改造自然规律。

故选:D。

本题考查: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1)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

不能被消灭。

(2)规律的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

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3)方法论要求

①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受到规

律的惩罚。

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

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

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

可。

8.【答案】D

【解析】A不合题意,材料不能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B错误,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不可以转化:

C错误,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D正确,盐城市盐都区素有“水乡湿地”“鱼米之乡”之称,依托优良的生态环境和浓

郁的水乡风情,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做特做靓生态旅游,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

护之间的平衡,被生态环境部评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这说明人

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规律。

故选:D。

第10页,共15页

本题考查: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

(1)规律是客观的。但人在客观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

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2)这就要求我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

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一方面要把握材

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不合题意和错误的

选项。

9.【答案】C

【解析】A错误,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

B错误,人类在自然界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

C符合题意,人们惧怕火山喷发,但火山喷发总是不约而至,这说明自然界的存在和发

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错误,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会受到人的意识影响。

故选:Co

本题考查:自然界的物质性

①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

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自然界存在发展是客观的;

②因此,我们要尊重自然,对自然物的利用要以自然物的属性为基础,学会与自然和谐

相处,破坏自然,会受到自然的报复。

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考生在分析题肢的时候,要结合材料进行思考,

注意排除错误选项。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的理解和把握,本题难度适中。

10.【答案】B

【解析】①符合题意,既不让市场缺钱,也不让市场的钱溢出来,其哲学支撑是矛盾双

方既对立又统一。

②说法错误,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③说法错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④符合题意,当前我国稳健货币政策的取向不变;保持灵活适度的操作要求不变,既不

让市场缺钱,也不让市场的钱溢出来;坚持正常货币政策的决心不变,其哲学支撑是物

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故选:B,

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1、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①联系的普遍性: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每一事物内部的

各个部分、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

是孤立存在的。

②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③联系的多样性: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

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①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而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②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反对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不变论。反对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

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

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

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时需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

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观点本身错误的选项。

11.【答案】D

【解析】①不合题意,材料未体现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的发展。

②不合题意,材料未体现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体现的是实践具有能动性。

③④符合题意,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正式开通标志着由我国自主研发、开放兼

容的卫星导航系统,从此走向了服务全球、造福人类的时代舞台。“新北斗”的开通使

用说明人们能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故选:D。

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第12页,共15页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不断进行研究;

实践的发展能够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1)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

不能被消灭。

(2)规律的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

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3)方法论要求

①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受到规

律的惩罚。

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

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

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要把握材料主旨,找出与主旨一致的表述。选项与材料

主旨的一致性是选择题的根本原则,并运用排除法去除不合题意的选项。

12.【答案】C

【解析】①错误,反物质的属性和运动规律是客观的,完全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②④符合题意,国际合作小组利用重离子对撞机使两个接近光速的金原子核对撞,成功

探测到迄今为止最重的反物质反氮-4.该发现有助于更好地研究宇宙最初形成的详细过

程,解开一些不解之迷。这说明探测反物质的实验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和社会历史性,

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

③不合题意,题意主旨讲述的是自然科学实验,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无关。

故选:C,

本题考查:实践的含义和特征

(1)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2)实践的特点:

①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这首先是由实践的构成要素的客观性决定的。实践的基本要素

有: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和实践的手段。实践的构成要素是客观的,实践活动的过

程是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个过程及其结果是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制约的,因而

也具有客观性。

②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

的发展着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

同的,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本题用“探测反物质的实验活动”为案例,考查实践的含义和特征,考查学生提取信息、

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阐释事理的能力,解答时要仔细审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从每句

话中总结出体现的哲学道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

13•【答案】①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

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②物质决定意识,坚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