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福州市仓山区第十二中学2025届化学九上期中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福建福州市仓山区第十二中学2025届化学九上期中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福建福州市仓山区第十二中学2025届化学九上期中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福建福州市仓山区第十二中学2025届化学九上期中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福建福州市仓山区第十二中学2025届化学九上期中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福州市仓山区第十二中学2025届化学九上期中统考模拟试题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C.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D.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2.下列变化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品红溶解 B.滤纸折叠 C.粮食酿酒 D.冰雪融化3.符合以下四位同学所描述的化学式可能是A.H2O B.O2 C.NH3 D.HC1O4.关于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③属于金属元素 B.①②属于同种元素C.③④是阴离子 D.②④是相对稳定结构5.关于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磷在空气中燃烧,反应剧烈,产生大量白雾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D.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6.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研制出青蒿素(C15H22O5)和双氢青蒿素(C15H24O5)而荣获了诺贝尔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氢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4gB.青蒿素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C.青蒿素与水发生化合反应可生成双氢青蒿素D.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索分子的构成一定不同7.下列过程仅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白磷自燃 B.蜡烛燃烧 C.干冰升华 D.呼吸作用8.下面O2和CO2的自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 B.C. D.9.物质在空气里发生的燃烧、自燃、缓慢氧化,有人叙述有如下的共同点:(1)都产生热量;(2)都有发光;(3)都属于氧化反应;(4)反应都很缓慢;(5)都要与氧气接触;(6)都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下列正确的一组是()A.(1)(2)(3) B.(1)(3)(5)C.(4)(5)(6) D.(2)(4)10.宏观与微观相互联系是化学重要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氧化汞分解成汞和氧气﹣﹣分子可以再分B.物体的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发生变化C.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原子排列方式不同11.下列过程属于缓慢氧化的是①蜡烛燃烧②食物腐烂③呼吸作用④钢铁生锈⑤火药爆炸A.①②③④ B.①⑤ C.①③④ D.②③④12.共享单车为了方便我们绿色出行,夏季期间气温升高共享单车的充气轮胎最容易发生爆炸的主要原因是A.分子体积变大 B.分子质量变大C.分子数目变大 D.分子间的间隙变大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如图所示,将滴在酚酞溶液的滤纸放在试管中,试管口塞上一团脱脂棉。(提示:酚酞退氨水变红色)(1)用仪器A吸取浓氨水,滴在脱脂棉上。A仪器的名称是_____。(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某同学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口所塞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_____。14.请你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2)实验室用A装置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用装置________(填字母)可以收集氧气。A的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答:_____________。(3)氢气是一种用途较广泛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不与空气反应且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在实验室中是用锌粒与稀硫酸这种液体反应制取氢气。那么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可以是上图中的_______(填字母,下同);收集装置是______,原因是________。15.下列各图是教材中相关实验,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比较空气和人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可分别向两个集气瓶中加入_____;(2)图二,该过滤操作不足是少一种玻璃仪器:_____;(3)图三,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进水量小于集气瓶内气体体积的1/5,可能的原因是_____(写出一种即可)。16.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请回答。(1)A实验中能说明装置不漏气的现象是________。(2)B中红磷必须足量的原因是________。(3)C中反应后天平不平衡,该反应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________(填“是“或“否“)。(4)化学实验常在容器中放少量的水,但作用各不相同。图D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缺钙能导致儿童发育不良或佝偻病。小明同学从食物中摄入钙元素的量不足,每天需要服用2片某种钙片。该钙片标签的部分内容如图所示(假设钙片中只有碳酸钙含有钙元素),请计算:(1)碳酸钙中各元素的质量比_____;(2)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3)小明同学每天从钙片中摄入钙元素的质量_____;(4)若小明改用喝牛奶(每100ml牛奶中含钙≥0.10g)来补充钙,每天至少需要喝多少毫升牛奶_____?18.中国登山协会为纪念我国登山运动员首次攀登珠穆朗玛峰成功50周年,再次组织攀登珠峰活动。阿旺扎西等一行登山运动员于2019年5月21日13:40成功登顶。假如每位运动员冲顶时消耗自带的液氧4.8kg。求:(1)这些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__________L?(标准状况下氧气密度为1.43g/L,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若在实验室以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相同质量的氧气,需要多少kg的高锰酸钾?______________。(3)用(2)中的方法给登山运动员供氧,是否可行?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甲同学对厨房管道天然气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于是就将该问题带到了活动小组.过程中甲首先提出:天然气的燃烧产物是什么?乙同学立即发言:我认为其产物是二氧化碳、水蒸气.大家针对乙同学的说法设计了合理的实验方案,你帮他们完成验证上述两种气体的操作及现象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产物有水蒸气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产物有二氧化碳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解析】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错误;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正确;C、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错误;D、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若不点燃,不会剧烈燃烧,错误。故选B。点睛: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2、C【解析】

A、品红溶解,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B、滤纸折叠,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C、粮食酿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D、冰雪融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故选C。【点睛】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3、A【解析】

根据题意,该物质由两种元素组成,1个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详解】A、H2O由两种元素组成,且1个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故选项符合题意;B、O2由同种元素组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NH3由不同种元素组成,但1个分子由4个原子构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HClO由3种元素组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化学式的意义:①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②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③量的意义:a.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b.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等。4、B【解析】试题分析: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为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为该层上的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时,原子易失电子成为阳离子,这类原子为金属元素。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且电子数为2,或者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结构为稳定结构;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非稳定结构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样的化学性质相似。元素是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质子数决定原子的类别,同一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在阳离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在阴离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考点:微粒结构示意图,元素,离子5、A【解析】试题分析:磷在空气中燃烧,反应剧烈,产生大量白烟;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A.考点:物质的变化及其现象6、D【解析】

A、相对分子质量是“1”,不是“g”,故A错误;B、青蒿素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22)≠15:22,故B错误;C、青蒿素能从溶液中提取出来,说明不能与水反应,故C错误;D、由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化学式可知,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分子的构成一定不同,故D正确。故选D。7、C【解析】

A、白磷自燃过程中有新物质五氧化二磷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B、蜡烛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C、干冰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正确;D、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故选C。【点睛】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8、B【解析】试题分析:物理性质是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物质的颜色、气味、状态、密度、熔点、沸点、挥发性等;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物质的可燃性、还原性、酸碱性、毒性、助燃性等;A是氧气的助燃性是氧气的化学性质,故A不符合题意;B固态二氧化碳用作人工降雨是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故选B;C是氧气的氧化性是氧气的化学性质,故C不符合题意;D是利用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有机物和氧气,是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故D不符合题意。考点: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9、B【解析】

根据燃烧、自燃和缓慢氧化的定义进行分析:这三者都产生热量,都属于氧化反应,都要与氧接触;但缓慢氧化不发光,燃烧进行的很快,缓慢氧化不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故选B10、B【解析】

A、氧化汞分解成汞和氧气,是因为氧化汞分子分裂成了汞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氧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氧分子,大量的氧分子聚集成氧气,汞原子直接聚集成金属汞,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故选项解释正确;B、物体的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C、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金刚石和石墨中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B。【点睛】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11、D【解析】缓慢氧化发生的很慢,不易被察觉。燃烧、爆炸属于剧烈氧化。故选D。12、D【解析】

夏季气温升高,共享单车的充气轮胎最容易发生爆炸,主要原因是分子间的间隙变大,气体体积变大,压强增大。故选D。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胶头滴管滤纸上的酚酞自右向左依次变红(合理即可)酚酞与氨水的位置滴反了(合理即可)【解析】

(1)用仪器A吸取浓氨水,滴在脱脂棉上。A仪器的名称是胶头滴管。故填:胶头滴管。(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滤纸上的酚酞自右向左依次变红。某同学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口所塞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酚酞与氨水的位置滴反了。故填:酚酞与氨水的位置滴反了(合理即可)。14、酒精灯锥形瓶分液漏斗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D(或E)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BC(或E)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反应(或难溶于水又不与水反应)【解析】

(1)标号a仪器的名称是酒精灯;标号b仪器的名称是锥形瓶;标号c仪器的名称是分液漏斗;(2)实验室用A装置制氧气,根据装置可知,反应物的状态是固体,反应的条件是加热,且试管口有一团棉花,所以制氧气的试剂是高锰酸钾,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文字表达式是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用装置D(或E)可以收集氧气;A的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防止水倒流而炸裂试管;(3)实验室是用锌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制氢气的,反应物的状态是固体和液体,不需要加热,发生装置选用B;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难溶于水,因此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收集装置选用C或E;原因是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反应(或难溶于水又不与水反应)。【点睛】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15、澄清石灰水玻璃棒红磷的量不足(合理即可)【解析】

(1)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比较空气和人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可分别向两个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2过滤操作是将固体和液体进行分离的一种操作,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3)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进水量小于集气瓶内气体体积的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是红磷的量不足或装置漏气或未冷却就打开止水夹等(写出一种即可)。16、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将氧气全部消耗掉是防止产生的高温物质溅落瓶底,炸裂集气瓶【解析】

(1)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2)实验B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应将氧气全部消耗掉,所以,红磷必须足量的原因是:将集气瓶中的氧气全部消耗掉;(3)所有的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之所以天平不平衡,是因为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