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学家的革命事迹材料范文科学家的革命事迹材料范文
闻名科学家,他们为人类的进步付出了巨大的功劳,而他们背后的励志故事也激励着我们。既然这样,那么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科学家的革命事迹材料范文,以供大家参考!
科学家的革命事迹材料篇1
邓稼先(1924—1986)是我国闻名的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邓稼先是安徽人,后来在北京高校当物理老师,1948年10月,邓稼先去美国读讨论生,1950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在他取得学位后的第9天,便登上了回国的轮船。回国后,邓稼先在中国从事原子核理论讨论工作。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进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元勋”。在原子弹、氢弹讨论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56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邓稼先曾荣获全国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级科学进步特等奖,并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邓稼先和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都是安徽人,在同一个中学上学,从小两人在一起弹玻璃球、打墙球、竞赛爬树,二人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邓稼先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讨论,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加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原子弹试验胜利后,邓稼先又组织力气,探究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领导并亲自参加了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试验工作。
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邓稼先就是为此付出了毕生的精力,也为此献出了生命。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中国的“两弹一星”,是20世纪下半叶中华民族创建的辉煌伟业。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胜利,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胜利,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放射胜利。
这是中国人民在攀登现代科学高峰征途中制造的“两弹一星”的人间奇迹。“两弹一星”的伟业,是新中国建设成就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的荣耀与傲慢,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勇攀科技高峰的空前壮举。
科学家的革命事迹材料篇2
李林塔尔为德国工程师和滑翔飞行家,世界航空先驱者之一。他最早设计和制造出有用的滑翔机,人称“滑翔机之父”。
李林塔尔1848年5月23日诞生于安克拉姆,1896年8月10日死于柏林。他酷爱飞行,青少年时曾搞过“飞人”试验,成年之后,他以业余时间系统观看飞鸟。1889年,李林塔尔写成了闻名的《鸟类飞行──航空的基础》一书,论述了鸟类飞行的特点。
李林塔尔擅长创制仪器,进行航空试验来验证观看的结果,他的测试片状物体的升力和阻力的仪器和试验扑翼机升力的仪器都是十九世纪末有代表性的航空讨论仪器。
李林塔尔留意积累数据,总结阅历,订正了前人“多层叠置窄条翼”的片面做法,第一次提出了“曲面机翼比平面机翼升力大”的观点,为后来飞机的创造胜利作出了打算性的贡献。
李林塔尔的最主要贡献还是胜利的滑行飞行。1891年,他制成一架蝙蝠状的弓形翼滑翔机,胜利地进行了滑翔飞行,从而确定了曲面翼的合理性。在1893到1896年的三年内,李林塔尔进行了两千次以上的滑翔飞行试验,三次改进总体布局,滑翔中又拍了很多照片,积累了大量数据,并以此编制了《空气压力数据表》,给美、英、法等国的飞机制造者们供应了珍贵的资料。
1894年,李林塔尔从柏林四周的悬崖上起飞,胜利地滑翔了350米(1150英尺)远,这在当时是一个惊人的成果。他认真地将自己的成就记录下来,使之成为航空史上最早的飞机性能记录之一。
但是李林塔尔过于重视升力,而忽视了对飞机的操纵。他认为转变身体重心的位置是保持飞机稳定的唯一方法,这一失误对他来说是致命的。1896年,李林塔尔在飞行中突然遇到迎面突风,在他还将来得及将重心前移以使滑翔机低头之前,便和飞机一同坠落到了地面。
李林塔尔于失事的当天去世。德国人为了纪念他的功绩,为李林塔尔树立了一座纪念碑,上面写着“最宏大的老师”。
科学家的革命事迹材料篇3
英国闻名科学家焦耳从小就很宠爱物理学,他经常自己动手做一些关于电、热之类的试验。
有一年放假,焦耳和哥哥一起到郊外旅游。聪慧好学的焦耳就是在玩耍的时候,也没有遗忘做他的物理试验。
他找了一匹瘸腿的马,由他哥哥牵着,自己静静躲在后面,用伏达电池将电流通到马身上,想试一试动物在受到电流刺激后的反应。结果,他想看到的反应消失了,马收到电击后狂跳起来,差一点把哥哥踢伤。
尽管已经消失了危急,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爱做试验的小焦耳的心情。他和咯咯又划着船来到群山环绕的湖上,焦耳想在这里试一试回声有多大。他们在火枪里塞满了火药,然后扣动扳机。谁知“砰”的一声,从枪口里喷出一条长长的火苗,烧光了焦耳的眉毛,还险些把哥哥吓得掉进湖里。
这时,天空浓云密布,电闪雷鸣,刚想上岸躲雨的焦耳发觉,每次闪电过后好一会儿才能听见轰隆的雷声,这是怎么回事?
焦耳顾不得躲雨,拉着哥哥爬上一个山头,用怀表仔细记录下去每次闪电到雷鸣之间相隔的时间。
开学后焦耳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做的试验都告知了老师,并向老师请教。
老师望着勤学好问的焦耳笑了,急躁地为他讲解:“光和声的传播速度是不一样的,光速快而声速慢,所以人们总是想见闪电再听到雷声,而实际上闪电雷鸣是同时发生的。”
焦耳听了恍然大悟。从今,他对学习科学学问更加入迷。通过不断地学习和仔细地观看计算,他最终发觉了热功当量和能量守恒定律,成为一名精彩的科学家。
科学家的革命事迹材料篇4
在中国,有这样一位科学家,今年已经92岁,依旧担当上海高校校长。他叫钱伟长。他在板壳问题、广义变分原理、环壳解析解和汉字宏观字型编码等方面,有过举世瞩目的突出贡献。20世纪50年月,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那时叫学部委员)。
1935年,钱伟长毕业于清华高校物理系。当时,他选择物理专业,不是由于专长,而是出于一个年轻学子的爱国之情。考清华时,钱伟长的国文和历史特殊精彩,每门都是100分,而数学、物理、化学、外语极差,4门课加起来只有25分,其中,外语是0分,物理是5分。基于这种状况,他顺理成章地选择清华高校中文系。
挑好志愿的其次天,“九·一八”事变爆发了。钱伟长认为,只有科学才能救国,于是,他主动要求改学物理,找到理学院的院长叶企荪教授和物理系主任吴有训教授,结果,他们都建议钱伟长读中文系。
为此,钱伟长缠了吴有训一个星期。吴有训每天8时上课,他6时30分就等在他的办公室。由于不堪纠缠,吴有训只得答应了。不过,他与钱伟长签订了一个君子协定:假如在一年内,钱伟长的数学微积分和物理成果在70分以下,就将他退回中文系。
钱伟长是一个特别用功的人,除了吃饭、睡觉,将全部的时间都用到学业上。吴有训有心栽培,常常教他一些正确的学习方法,钱伟长的成果快速提高。第一学期结束时,他的物理及格了;学年结束,数学、物理、化学、外语都达到80多分。清华本科毕业后,他考取本校物理系讨论生。后来出国留学,1942年,获得加拿大多伦多高校博士学位。
扬长避短是一般的“通则”,可并不意味着从短处攻击,就肯定不会胜利。钱伟长就是一个明证。
科学家的革命事迹材料篇5
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1920-年诞生于上海,后来出国留学,1938开头对火箭进行讨论。1955年10月冲破种种阻力回到祖国后,用他所学的专业和学问为祖国服务。他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进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1999年我国建国50周年前夕,党中央、国务院、打算为他颁发“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我始终信任:我肯定能够回到祖国的,今日,我最终回来了!”这是钱学森从美国回来时,对接待他的人所说的一句话。
钱学森回国的道路是困难的,当他在美国得知祖国于1949年10月1日第一面五星红旗飘扬在天安门广场上空时,他的心中萌发起一个剧烈的愿望:早日回到祖国,用自己的专长为国家建设服务。
于是他向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说明,他预备马上动身回国。金布尔听后大为震动。他认为:“钱学森无论放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还大声喊道:“我宁可把他枪毙了,也不让这个家伙离开美国!”钱学森只不过是要回国,美国人怎么会发那么大的火那么焦急呢?由于他知道钱学森是个人才,他的学问和力量要是为中国服务,很可能对美国产生威逼。他有一个恶毒的想法就是:我们美国得不到的,也不能让其他国家得到。于是金布尔立刻通知了移民局,不准让钱学森全家离开美国。美国海关果真禁止钱学森回国并扣留了他的全部行李。但后来更可怕的事情发生了,钱学森突然遭到联邦调查局的非法拘留,被送到移民局看管所关押起来。假如不是钱学森的老师和校友大力关心,唯恐他是难以得到自由的。
但那以后,钱学森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自由,他不断受到移民局的迫害,行动到处受到移民局的限制和特务的监视,不许他离开洛杉矶,还定期查问他。钱学森就这样失去了5年的自由。为了回国钱学森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啊!然而,钱学森喜爱祖国的赤子之心反而更加剧烈了。他日夜思念着新中国,他坚持斗争,不断地向移民局提出回国的要求。1955年6月的一天,钱学森摆脱了特务的监视,在寄给在比利时亲威的信中,奇妙的在香烟纸上写了一封信,并顺当的转到了周的手里。1955年中美大使级会谈进行,中国大使根据周的要求,以钱学森要求回国的这封信为依据,迫使美国政府允许钱学森回国。
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与他的夫人和两个孩子最终乘坐美国“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船,离开了洛杉矶,最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众所周知,钱学森在导弹方面的讨论举世瞩目,但小伴侣你们知道吗,我们尊敬的钱爷爷更加关怀我国科学事业的进展,也关怀我们下一代的成长问题。比如说在普及科技学问方面,他就谈到了如何更好的办好科技展览。他说,展览是一种行业、一门科学、一门艺术,不是随任凭便就办得好的。如何办好展览?钱爷爷强调了展览的设计问题。他说,展览的设计很重要,展览好比是一场演出,演出需要导演,而我们的展览也需要总设计师,他的工作就是想让大家知道,这次的展览是做什么的,是关于什么样的展览。假如主题和目的不明确或者离开主题和目的去搞一些花样,参观后留不下什么印象,成了过眼烟云,那展览的效果就不好。我们现在设计展览,心中要有一个总的主题,总的目的,那就是宣扬四个现代化,鼓舞全国人民为此而奋斗。
还有一个故事,一次导弹放射的试验立刻就要开头了,可是当时的天气很坏,究竟能发不能发,试验基地的司令员、参谋长和钱学森的看法不同。根据当时的规定,每次放射报告上面必需有三个人同意的签字,然后再请示聂荣臻元帅的批准。可是当时司令员和参谋长都说不能发,而钱学森却特别有信念的说能放射,这样就形成了2:1的局面,于是就把只有钱学森一个人签字的报告送给了聂帅。没想到,聂帅很爽快地批准放射,并说要是只有那两位签字而没有钱院长的签字,我倒不敢批了。你猜这发导弹放射胜利没?结果是这一发导弹还真的打胜利了。
科学家的革命事迹材料篇6
诺伊曼
诺伊曼(1903-1957),美籍匈牙利数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
诺伊曼诞生在一个犹太银行家的家庭,是位罕见的神童。他8岁把握微积分,12岁读懂《函数论》。在他成长的道路上,曾有这样一段好玩的故事:1913年夏天,银行家马克斯先生登出一则启示,愿以10倍于一般老师的聘金,为11岁的长子诺伊曼聘请一位家庭老师。尽管这迷人的启示,曾使很多人怦然心动,但终没有人敢去教育这样倾城皆知的神童……他在21岁获得物理-数学博士之后,开头了多学科的讨论,先是数学、力学、物理学,又转到经济学、气象学,而后转向原子弹工程,最终,又致力于电子计算机的讨论。这一切,使他成为不折不扣的科学全才。他的主要成就是数学讨论。他在高等数学的很多分支中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其最卓越的工作是开拓了数学的一个新分支对策论。1944年出版了他的杰出着作《对策论与经济行为》。其次次世界大战期间,为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作出重要贡献。战后,运用他的数学才能指导制造大型电子计算机,被人们誉为电子计算机之父。
高斯(1777~1855),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高斯是一个农夫的儿子,幼年时,他在数学方面就显示出了非凡的才华。3岁能订正父亲计算中的错误;10岁便独立发觉了算术级数的求和公式;11岁发觉了二项式定理。少年高斯的聪颖早慧,得到了很出名望的布瑞克公爵的垂青与资助,使他得以不断深造。19岁的高斯在进高校不久,就创造了只用圆规和直尺作出正17边形的方法,解决了两千年来悬而未决的几何难题。1801年,他发表的《算术讨论》,阐述了数论和高等代数的某些问题。他对超几何级数、复变函数、统计数学、椭圆函数论都有重大贡献。作为一个物理学家,他与威廉.韦伯合作讨论电磁学,并创造了电极。为了进行试验,高斯还创造了双线磁力计,这是他对电磁学问题讨论的一个很有实际意义的成果。高斯30岁时担当了德国着名高等学府天文台台长,并始终在天文台工作到逝世。他平生还喜爱文学和语言学,懂得十几门外语。他一生共发表323篇(种)着作,提出了404项科学创见,完成了4项重要创造。
高斯去世后,人们在他诞生的城市竖起了他的雕像。为了纪念他发觉做出17边形的方法,雕像的底座修成17边形。世人公认他是一位和牛顿、阿基米德、欧拉齐名的数学家。
欧拉(1707~1783),瑞士数学家,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欧拉从小着迷数学,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数学天才。他13岁便成为着名的巴塞尔高校的同学,16岁获硕士学位,23岁就晋升为教授。1727年,他应邀去俄国圣彼得堡科学院工作。过度的劳累,致使他双目失明。但是,这并没有影响他的工作。欧拉具有惊人的记忆力。据说,1771年圣彼德堡的一场大火,把他的大量藏书和手稿化为灰烬。他就靠着惊人的记忆,口授发表了论文400多篇、论着多部。欧拉这个18世纪的数学巨星,在微积分、微分方程、几何、数论、变分学等领域都作出了巨大贡献,从而确定了他作为变分法奠基人、复变函数先驱者的地位。同时,他还是一位精彩的科普作家,他发表的科普读物,在长达90年内不断重印。欧拉是古往今来最多产的数学家,据说他留下的珍贵的文化遗产够当时的圣彼得堡全部的印刷机同时忙上好几年。
欧拉作为历史上对数学贡献最大的四位数学家之一(另外三位是阿基米德、牛顿、高斯),被誉为数学界的莎士比亚。
阿基米德(约公元前287-212年),希腊物理学家、数学家。
阿基米德的父亲是一位天文学家和数学家,他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特殊宠爱数学。有一次,国王请他去测定金匠刚刚为其做好的王冠是纯金的还是掺有银子的混合物,并且告诫他不得毁坏王冠。起初,阿基米德茫然不知所措。直到有一天,当自己泡一大满盆洗澡水里时,溢出水量的体积等于他身体浸入水中的那部分体积。那么,假如把王冠浸入水中,依据水面上升的状况算出王冠的体积与等重量金子的体积相等,就说明王冠是纯金的;假如掺有银子的话,王冠的体积就会大一些。他兴奋地从浴盆中跃出,全身赤条条地奔向皇宫,大喊着:我找到了!找到了!他为此而创造了浮力原理。除此之外,他还发觉了着名的杠杆原理。伴随着这一创造,还产生了一句众所周知的名言:只要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
在阿基米德的老年岁月里,他的祖国与罗马发生战斗,当他住的城市遭劫掠时,阿基米德还用心地讨论他在沙地上画的几何图形,凶残的罗马士兵刺倒了这位75岁的老人,宏大的科学家扑倒在鲜血染红了的几何图形上……
阿基米德死后,人们整理出版了《阿基米德遗着全集》,以永久缅怀这位科学巨匠的宏大业绩。
科学家的革命事迹材料篇7
多普勒
多普勒生于1803年,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