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初三化学自招测试题_第1页
上海初三化学自招测试题_第2页
上海初三化学自招测试题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三化学自招测试题2019.02.01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1.复旦附中高中生武亦姝勇夺2017年《中国诗词大会》冠军,她的精彩表现不仅展现了当代中学生的高雅才思,更带领我们领略了中华古典诗词的无限魅力。下列著名诗句中隐含化学变化且反应前后存在化合价变化的有()个①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②白玉为床,金作马;③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④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⑤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7\*GB3⑦千里冰封,万里雪飘;=8\*GB3⑧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9\*GB3⑨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A.1个B.2个C.3个D.4个E.5个答案:D第1、3、6、9个。2.含有相同原子个数的钠、镁、铁、铝四种金属分别跟足量稀硫酸反应,所生成的氢气的体积比是()已知:钠、镁、铁、铝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23、24、56、27。A.23:24:56:27 B.C.1:2:2:3D.2:3:3:6 E.6:3:3:2 答案:C3.日本科学家发明了一种“碳纳米管温度计”,这种温度计被认定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温度计。研究人员在长约1000nm,直径为100nm的碳纳米管中充入液态的金属镓。当温度升高时,管中镓就会膨胀,通过电子显微镜就能读取温度值。这种温度计测量的范围可从30℃到490℃,并且精确度较高,可用于检查电子线路是否异常、测量毛细血管的温度等许多方面。已知镓的元素符号为Ga,原子序数为31,质量数为70。根据以上信息,下列推测正确的是()A.碳纳米管的体积在30℃至490℃之间随温度变化很小,可忽略不计B.金属镓的熔点、沸点都很低C.金属镓的体积在30℃到490℃之间随温度变化很小,可忽略不计D.碳纳米管和金刚石是同位素E.镓原子的质子数为31,中子数为70答案:A4.以下物质的化学式及其名称分别是:BaO2—过氧化钡,KO2—超氧化钾,CaS3—多硫化钙,Na2S2O3—硫代硫酸钠。根据上述命名规律,K2CS3的名称应为()A.过硫碳酸钾B.多硫碳酸钾C.三硫代碳酸钾D.超硫碳酸钾E.硫化碳化钾答案:C5.已知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C3H8),它们的部分性质见下表:沸点(℃)熔点(℃)CH4-161.5-182.5C3H8-42.1-189.7已知CH4、C3H8燃烧时均生成CO2和H2O,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相同外压下,CH4更容易被液化B.质量相同时,CH4燃烧的耗氧量要比C3H8少C.含H元素质量相同时,CH4燃烧的耗氧量要比C3H8少D.含C元素质量相同时,CH4燃烧的耗氧量要比C3H8少E.若CH4和C3H8混合气的C、H元素的质量比为15:4,则CH4与C3H8的质量比为8:10答案:C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H4+2O2=CO2+2H2O;C3H8+5O2=3CO2+4H2O6.将某物质的溶液蒸发60g水后,温度降到20℃,析出无水晶体5g,再蒸发60g水,温度仍降到20℃,又析出无水晶体6g,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将原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额外补充溶质1gB.原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9.1%C.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D.20℃时,该溶质的溶解度为8.3g/100gH2OE.20℃时,该溶质的溶解度为11.1g/100gH2O答案:A7.实验中把烧杯A中的NaCl溶液转移到烧杯B中,烧杯A内仍会残留约1mL液体,之后用19mL蒸馏水清洗烧杯A的内壁,这部分液体也倾倒至烧杯B,烧杯A内仍残留约1mL液体……问至少需要()次这样的清洗,才能保证原烧杯中的NaCl溶液99.9%都被转移至新烧杯。A.1次B.2次C.3次D.4次E.5次答案:C8.由元素钾和氧组成的某混合物中,钾的质量分数为78/126,氧元素以O22-和O2-两种负离子形态存在。则此混合物中,O22-和O2-的个数比为()A.1∶1B.2∶1C.1∶2D.1∶3E.3∶1答案:C9.现有Fe2O3、FeO、Fe3O4组成的混合物,经实验测知其铁元素、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21:8,则此混合物中Fe2O3、FeO、Fe3O4三者的质量之比可能是()A.5:2:3B.20:10:33C.20:9:5D.6:5:3E.6:3:1答案:C10.有五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它们的溶质分别是:=1\*GB3①Ba(NO3)2,=2\*GB3②KCl,=3\*GB3③NaOH,=4\*GB3④CuSO4,=5\*GB3⑤Na2SO4。不用其他试剂,将它们鉴别出来的顺序是()A.=4\*GB3④=3\*GB3③=1\*GB3①=5\*GB3⑤=2\*GB3②B.=4\*GB3④=5\*GB3⑤=3\*GB3③=2\*GB3②=1\*GB3①C.=4\*GB3④=2\*GB3②=1\*GB3①=3\*GB3③=5\*GB3⑤D.=1\*GB3①=5\*GB3⑤=3\*GB3③=4\*GB3④=2\*GB3②E.=4\*GB3④=3\*GB3③=1\*GB3①=2\*GB3②=5\*GB3⑤答案:A11.某温度下有NaNO3溶液80g,若保持温度不变连续蒸发溶剂,有下列实验数据记录:第1次第2次第3次蒸发溶剂10g20g15g析出晶体4.2g17.6g13.2g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温度下NaNO3的溶解度为88g/100gH2OB.在原溶液中再加4.6gNaNO3即可成为饱和溶液C.第一次蒸发溶剂后,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6.81%D.第二次蒸发溶剂后,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88%E.第三次蒸发溶剂后,剩余溶液的密度比原溶液的密度大答案:C12.已知1.6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关于该物质的组成有下列论断:①一定含C、H,②一定不含O,③可能含O,④一定含O,⑤分子中C、H的原子个数比为1:2,⑥分子中C、H的原子个数比为1:4;其中正确的是()A.①③⑥B.①②⑥C.①②⑤D.①④⑥E.①④⑤答案:B

13.下列有机物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现将下列有机物两两混合,则在混合物的质量一定的情况下,无论混合物以何种比例混合,燃烧时消耗的氧气和生成二氧化碳的量均保持不变的是()①乙醇(C2H6O)②乙烷(C2H6)③乙酸(C2H4O2)④葡萄糖(C6H12O6)⑤蔗糖(C12H22O12)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E.②⑤答案:C14.众所周知,氦作为惰性气体元素之一,很难与其他原子发生化学作用。但近日,南开大学研究人员利用氦创造出了稳定的氦钠化合物(Na2He),撼动了现代化学的基本认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化学期刊《NatureChemistry》上。研究表明:在极高的压力(110万倍地球大气压)之下,Na的电子与He的电子轨道可以产生强烈的交叠作用,使He得到0.15个电子,He的电子密度和电子轨道的分布被迫发生变化,进而导致Na2He的形成,证实了高压下He会具有弱的化学活性。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个=1\*GB3①化合物Na2He中,Na的化合价为+1,He的化合价为-2,满足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规律;=2\*GB3②Na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和核外电子对Na的原子核的吸引力是一对平衡力;=3\*GB3③地球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加;=4\*GB3④单词chemistry的形容词形式为chemical;A.0个B.1个C.2个D.3个E.4个答案:B第4个正确,其他均错。注:He的化合价应为-0.15。15.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同父异母的兄长金正男在马来西亚遇刺身亡,引起国际社会普遍关注。金正男曾公开反对朝鲜领导世袭制,所以有传闻金正男此次遇害是朝鲜特工用剧毒物质氰化钾(KCN)所为,目前其具体死因仍在调查中。已知KCN有剧毒,接触皮肤的伤口或吸入微量粉末即可中毒死亡。KCN可在湿的空气中潮解,并释放出微量的氰化氢(HCN)气体,涉及的化学反应为:KCN+H2O→HCN+KOH,生成的HCN易挥发,有一定的弱酸性,也是剧毒物质。KCN的毒性可以用双氧水解除,相关反应为:KCN+H2O2→KOCN+H2O。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常用来形容兄弟相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诗句的作者是南魏的曹植B.该诗句作者的父亲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字子建,是曹魏政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