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作文复习备考:让经典照亮人生道路;心系天下的诗意栖居;网络“二创”;经典文学二度绽放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3/0F/3E/wKhkFmaRtTSAB-3mAANJDaM5ETQ556.jpg)
![2025届高考作文复习备考:让经典照亮人生道路;心系天下的诗意栖居;网络“二创”;经典文学二度绽放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3/0F/3E/wKhkFmaRtTSAB-3mAANJDaM5ETQ5562.jpg)
![2025届高考作文复习备考:让经典照亮人生道路;心系天下的诗意栖居;网络“二创”;经典文学二度绽放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3/0F/3E/wKhkFmaRtTSAB-3mAANJDaM5ETQ5563.jpg)
![2025届高考作文复习备考:让经典照亮人生道路;心系天下的诗意栖居;网络“二创”;经典文学二度绽放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3/0F/3E/wKhkFmaRtTSAB-3mAANJDaM5ETQ5564.jpg)
![2025届高考作文复习备考:让经典照亮人生道路;心系天下的诗意栖居;网络“二创”;经典文学二度绽放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3/0F/3E/wKhkFmaRtTSAB-3mAANJDaM5ETQ556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11.(2024·广西·三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近年来,夜校日趋红火。夜校以全新面貌走进年轻人视野,上夜校成为越来越多人的主动选择。上海市民艺术夜校推出的2023年秋季班开设了382门课程,1万个学习名额吸引了超过65万人在线抢课。广州青年文化夜校坚持公益性,青年无须支付学费,街舞和吉他进阶课程一经推出即爆满。重庆观音桥青年夜校开班3个月就已有超过200名学员,潮音乐、潮非遗、潮手工等形式多样的课程供不应求。有的夜校将授课内容从传统的文化课拓展到生活时尚领域,红酒品鉴、点心制作、Vlog拍摄等课程,让参与者在工作之余有了习得一技之长的机会。根据上述材料,请从下列三个任务中任选其一,完成写作。(1)写一篇时评,参加学校校刊开设的“夜校走红大家谈”主题专栏征稿活动。(2)你所在的当地将开设青年文化夜校,请代表年轻人就“怎样办好夜校”向该青年文化夜校写一封建议书。(3)某青年文化夜校拟推出中华传统文化经典阅读等课程,请任选你所熟悉的某部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向夜校学员写一篇课程学习推介词。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例文:夜校走红:时代变迁与青年自我提升的新选择近年来,夜校以其独特的魅力迅速走红,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主动选择的自我提升平台。从上海市民艺术夜校的火爆报名,到广州青年文化夜校的公益性质,再到重庆观音桥青年夜校的潮文化课程,夜校已然成为城市夜色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引发了一场“夜校走红大家谈”的热潮。首先,夜校走红是终身学习趋势的生动体现。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大力倡导终身学习理念,政策导向与市场需求共同推动了全民学习热潮。夜校的兴起,恰好契合了这一时代背景,为忙碌的年轻人提供了灵活、便捷的学习途径,使其能在工作之余持续充电,提升自我。据统计,我国已有超过六成的成年人参与过某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夜校作为其中重要一环,无疑成为终身学习社会的有力支撑。其次,夜校为年轻人提供了自我提升的广阔舞台。夜校课程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传统文化、生活时尚、职业技能等多个领域,满足了年轻人个性化、多元化的学习需求。无论是提升职场技能,还是培养兴趣爱好,亦或是探寻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夜校都能提供针对性的课程和专业的指导。比如,红酒品鉴课程让年轻人在品味美酒的同时,习得社交礼仪与生活美学;Vlog拍摄课程则助力他们掌握新媒体技能,展现个人风采。这些实例无不证明,夜校已经成为年轻人实现自我增值、拓宽人生边界的有效途径。然而,夜校走红的同时,也对社会教育体系提出了新的启示与挑战。一方面,夜校以其灵活、开放的特点,弥补了常规教育体系在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促进教育资源公平分配方面的不足,为构建更加包容、多元的教育生态提供了有益借鉴。另一方面,如何保障夜校课程质量,使之与正规教育体系有效衔接,避免成为“快餐式学习”的代名词,是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这需要教育部门、夜校机构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通过规范管理、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模式创新等方式,确保夜校教育的质量与实效。总的来说,夜校走红既是社会变迁的产物,也是青年自我提升的新选择。它顺应了终身学习的趋势,为年轻人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广阔的成长空间。面对未来的挑战,我们应积极引导和支持夜校健康发展,使其在推动社会进步、助力个人成长中发挥更大作用,真正成为点亮城市夜色、照亮人生道路的璀璨灯塔。【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给出了夜校红火的时闻。这段材料由六句话组成。一、二两句概述夜校红火,广受青年人关注的现象。三至六是举例解说夜校红火的表现。综观三至六句,它分别从课程数量、学员人数、公益性质、课程内容、学习效用等多个方面解说夜校红火、深受学员青睐的具体表现。夜校红火这一时潮的产生,其原因、影响、意义是什么?夜校走红与构建学习型社会,与公民的终身教育有怎样的关联?这些问题是考生写作此题应着重深入讨论、探究的重点内容。试题设置了三个基于不同情境的写作任务。第一个是时评(或说社会短评)写作。题干要求考生围绕“夜校走红大家谈”这一校刊征文主题来写作。考生可以从夜校走红的原因、性质、意义、改进和优化策略等不同角度任选一二来具体阐述,深入探究。如可以写青年夜校,点亮年轻人的夜生活;让夜校为心灵充电,助青年成才;让青年夜校,为构建学习型社会注入正能量;读懂夜校走红背后的文化需求;让夜校成为终身学习的“补给站”等等。第二个是建议书写作。题干要求考生代表年轻人向当地青年文化夜校写一封建议书。考生可以围绕“如何办好符合当代青年需求的青年文化夜校”这一话题,提出具体建议并阐述理由。考生可以从青年文化夜校的课程设置、授课内容、教学方式、学校管理、服务社会等多个角度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第三个是推介词写作。题干要求考生就拟开设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阅读等课程写作推介词。考生可从课程定位、课程目标、学习意义、学习方法等角度加以阐述。比如推介《论语》研读这门青年文化夜校课程。可以围绕当代青年为什么要读《论语》、怎么读《论语》等角度来推介。立意:1.夜校走红:时代变迁与青年自我提升的新选择。2.夜校走红:终身学习时代的青春旋律。3.夜校:点亮城市夜色,照亮人生道路。022.(2024·广西北海·三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叔孙豹提出“三不朽”,即“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三不朽”是儒家追求的理想,是文人士大夫做人的标准,或者说是成功人生三部曲。通俗地说,立德就是通过不断地修养,使自己成为品德高尚的人。立功就是为国建功立业,为民鞠躬尽瘁。立言就是著书立说,尤其是撰写出传世的经典名著,启迪后代,传承文明。叔孙豹提出的“三不朽”主张至今仍有其现实的意义。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例文:立功、立言需立德为先记得意大利诗人但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知识不健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健全的人却难于用知识去弥补。”我认为,一个人可以没有博古通今的知识,也可以没有能歌善舞的才能,但决不能没有道德。知识可以去积累,才能可以去学习,但惟有道德一旦失去,后果将不堪设想。因为古往今来,“德”是一个永远不变的品质,任何时代,只要具备了高尚的道德,才会为社会立功,才会有真知灼见!道德是一个人的立足之本,一丝一毫都关乎节操,它不能用钱来买,不能用金子来换。道德是一个人的自身修养,是反映一个人品质的镜子,照出一个人真实的面貌;道德是人类建立美好生活的基础,没有了道德,何谈立功、立言?想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是需要长期的日积月累的,必须时时留意身边的每一件小事,需要在实际生活中实践,需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做到情、意、行的统一。在公交车上,主动给老人、孕妇或小孩让座;随手拣起地上的果皮纸屑,放进垃圾箱内;为辛劳了一天的父母献上一杯茶,尽一份自己的孝心;帮助同学解答一道难题;用自己的好成绩来报答敬爱的老师;送迷路的小孩回家……其实这都是司空见惯的小事,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们只有从身边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持之以恒,才会成为有道德的好少年、好公民。儒家学派的代表孟子曾说:“吾日三省吾身。”这话讲的是古人良好的修养,也是古人重视道德的表现。我们应时时省察自己,改正自己的“恶”,修养自己的美好品德。邓稼先爱国,有大德,为国立功,名垂千古;秦桧陷害忠良,作恶多端,无德,遗臭万年。立功、立言以德为先。道德是石,敲出希望之火;道德是火,点燃希望之灯;道德是灯,照亮人生之路;道德是路,引导人们走向灿烂辉煌。从现在开始,从自己开始,让我们自觉地做道德建设的宣传者、实践者和捍卫者,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本题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材料介绍了古人的“三不朽”观念,主要从德行修为、家国贡献、学问造诣三个层面来进行论断,兼顾内外修为。“立德”指的是树立道德典范,“立功”,即为国为民建功立业,“立言”,即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思想。叔孙豹提出的“三不朽”主张,体现了封建士大夫的政治理想,距今虽然已有两千多年,仍然闪烁着思想的光辉,对于当今青年的成长,仍有指导意义。当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赋予其新的内涵。“太上有立德”,说明加强道德修养,是一个人立世的前提,一个人只有道德修养深厚,才能建功立业,承担大任。“立功”是人生的行为目标,只有为社会建功立业的人,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这与当下行政工作中提出的“立功为党,勤政为民”的宗旨有相近之处。至于“立言”,是古人追求的另一境界。在今天看来,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这种境界。如果我们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虽然算不上是立言,但至少是对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扬。这“三不朽”可以说是人生的极高境界,我们可理解为三个较高的人生目标,或者说是成功人生的“三部曲”,即:修养完美的道德品行,建立伟大的功勋业绩,确立独到的论说言辞。通俗来讲,就是做人、做事、做学问。“立德”“立功”“立言”三个方面都有所成就是对人生最高的要求,虽然难,但也不乏仁人志士能够做到,如袁隆平等学者拥有炽热的爱国情怀,拯救万民的济世宏愿;在学术上有卓越的建树,科研成果能济世安民;并留下了“禾下乘凉梦”等名言,真可谓“立德”“立功”“立言”均是时代的楷模。行文中,文章的开头应先阐述“三不朽”的内涵,明确表明自己的追求;然后分析新时代“三不朽”的意义,如“新时代的立德,就是以明德为旨归,涵养高尚的品德和情操,以正确的价值观陶冶身心、尊崇德行、提升人格”;新时代的立功,就是以深厚的家国情怀、自觉的担当意识和精湛的能力水平,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新时代的立言,就是以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价值坚守,为人民立言、为时代立言;最后论述青年应如何做到这“三立”,并阐明“立德”是青年之根,然后发出呼吁,呼应开头。立意:1.用高标准谱写无愧于新时代的青春篇章。2.用奋斗“立功”。3.矢志不渝地追求“三立”。4.“立德”是“立功”“立言”的基础。033.(2024·四川宜宾·三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据说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在求知的过程中发现,很多“聪明人”往往会因为自己某个方面的成就而误以为自己无所不通,无所不能,于是说了一句经典感悟:“我知道我不知道”——这样的苏格拉底反而被认为是最聪明的人。对此,你怎么看呢?请结合自己的阅读与成长体验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例文:知无止境:探索与自省的智慧之旅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言:“我知道我不知道。”此言非自谦,乃自省。诚然,人生在世,无知无所不在,而认识到自己的无知,则是对自我认知的深化。犹如孔子所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习的过程,就是我们不断认识到自己无知的过程,而这种认识则激发我们不断探索、求知的欲望。认识无知,是智慧的开始。人生在世,无知无所不在。然而,只有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无知时,智慧的大门才会开启。苏格拉底说:“我之所以比别人更聪明,是因为我知道自己的无知。”这正是对自我认知的深刻洞察。只有认识到自己的无知,我们才能以谦虚的态度去学习,去探索,去发现世界的奥秘。探索求知,是智慧的实践。古往今来,无数智者用他们的行动诠释了探索与求知的精神。曹雪芹著《红楼梦》,历经十年之久,增删五次,体现了他对知识的敬畏和对真理的追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详尽阐述了他的经济学理论,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奠定了基石。他们的求知之旅并非坦途,然而正是这种不断探索、不断求知的精神,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乘风破浪,最终抵达智慧的彼岸。自省成长,是智慧的升华。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自省、不断成长的过程。我们在认识无知、探索求知的过程中,需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进行深刻的自省。正如孔子所言:“吾日三省吾身。”只有通过不断的自省,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更好地理解世界。在自省中成长,我们才能逐步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实现智慧的升华。总之,知无止境,探索与自省是我们追求智慧的必由之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谦虚的态度,勇于承认自己的无知;我们需要勇敢地探索、求知,不畏艰难险阻;我们还需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进行深刻的自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知识的海洋中乘风破浪,最终抵达智慧的彼岸。让我们铭记先贤的教诲,以谦虚的态度、探索的精神和自省的习惯去追求智慧。因为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蕴藏着无尽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发掘。只要我们勇往直前,永不言弃,我们就能在探索与自省的智慧之旅中不断成长,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材料借助与苏格拉底有关的一个小故事,以及他的经典言论“我知道我不知道”,展开了对于有知与无知的辩证关系。苏格拉底的这句话,直击了人们自以为是、自大、自负,以及盲目自信的心态,这是一种强烈的人性自省。世界是未知的,而我清醒地知道自己还有许许多多不知道的东西。在这个充满了变幻和挑战的世界里,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也没有人能够全能无敌。所以,我们不能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无知,才能在挫折和困难中走得更加坚定。所以,苏格拉底被称为是雅典最聪明的人,不是因为他知道很多,而是因为他知道自己不知道很多。写作时,可以针对知识、无知与学习之间的关系展开讨论。首先说明我们应当思考如何正确对待无知,以及如何通过学习获取和积累知识。我们需要明白,“无知”并不意味着消极或负面,相反,它代表着无限的可能性。当我们认识到自己的无知时,就会产生一种求知欲,驱使自己去探索未知的领域,去学习新的知识,去理解这个世界。知识是浩瀚的,学无止境,我们求知也是有限的,接触的领域越广泛,知道得越多,便越懂得自身的渺小无知,进而在已知的世界中,调整自己的位置,不断探求知识。或者,也可以围绕求知或为人处世的态度去展开写作,说明为人要懂得谦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实事求是等等。立意:1.生也有涯,知也无涯。2.抛却无知,能够自知,拥抱智慧。3.储知识,去无知,爱智慧。044.(23-24高一上·四川成都·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海德格尔说:“人生充满劳绩,但仍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怎样才是诗意地栖居?这值得我们思考。有人认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是诗意地栖居,有人认为“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是诗意地栖居,有人认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诗意地栖居,有人认为“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是诗意地栖居……赏经典诗文,品诗意人生。你如何理解“诗意地栖居”?请就此写一篇议论文。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例文:心系天下的诗意栖居海德格尔说:“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那么什么样的栖居才算是真正的诗意地栖居呢?有人认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是诗意地栖居,有人认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诗意地栖居,有人认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诗意地栖居……而我认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心系天下的栖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诗意地栖居。心系天下的诗意栖居是一种为国为民的人生态度。古往今来,许多有作为的“官”,都以关心百姓的疾苦为己任。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郑板桥的“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从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到于谦的“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都充分说明心无百姓莫为官。为官一任定要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以“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态度,抓实做细事关人民切身利益的每项工作,为国为民谋福利,才能赢得青史留句,才能配得上诗意的栖居。心系天下的诗意栖居是一种推己及人的伟大人格。杜甫用他的一生诠释了儒家推举的理想人格——人饥己饥,人溺己溺。这种伟大的人格,因有了杜甫的诠释而洗去了“腐朽”的铅华,光彩照人,令人神往。杜甫也在诗歌之外显得愈加巍峨高大,辉耀青天。当代学者傅道彬、陈永宏在《歌者的悲欢》一书中言杜甫为后人建立了一座纪念碑,说:“在这座非人工建立的纪念碑面前,任何一个正直善良的人都会在它的面前低下自己仰慕感念的头颅;任何一个有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的炎黄子孙,都会自心底深处升腾起一种民族的自豪感,为我们悠久的民族文化能哺育出如此伟大高洁的人格而由衷地自豪。”每念于此,那推已及人的关爱,总是撩拨着人的心灵,让人渴望崇高、渴望博大、渴望热情,并因这种渴望而温暖了自己,这才是人类最需要的诗意地栖居。心系天下的诗意栖居是一种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从中国历史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担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到“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的戴叔伦。历史画卷中的这一个个鲜活的面容,都体现了中华儿女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勇于担当的精神。杜甫一生颠沛流离,半世困顿不堪,可他的认识早已超越了个人生死,站到了时代的高度,国难当头,民不聊生,为国咆哮,为民呐喊,苦苦求索,舍我其谁。像杜甫这样壮阔的胸襟难道不是诗意地栖居应该具备的思想境界吗?忘我担当,不负此生。历史的巨轮,正是因为有像杜甫一样心系天下的志士仁人为国为民的人生态度、推己及人的伟大人格和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才能劈波斩浪开辟一个又一个新天地,才能为我们诗意地栖居引领方向。心系天下,诗意栖居。【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先以海德格尔的一句名言“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引出“怎样才是诗意地栖居”的思考。然后提供了四种“诗意地栖居”的方式,省略号暗示还有很多种答案,给考生留下了开阔的思维空间。提示语问考生如何理解“诗意地栖居”,指明了写作方向。仔细分析材料,“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诗意地栖居,重点是人生必须有雄心壮志,奋斗不已;“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诗意地栖居,重点阐述人须有尊严,保持高尚品质,过富有个性的人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诗意地栖居,是胸怀天下,以己及人的人文关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意地栖居,是遵从本心,热爱自然,悠闲自得的人生。由此看来,诗意栖居的方式,反映的更多的应该是人的一种生存态度,一种生命质量,一种心灵世界等精神生活与审美取向,一种健康而有文化的心理。可以是宁静与淡泊的人生追求,可以是面对困境的豁达与从容,可以是老当益壮的雄心壮志,可以是不忘初心,抛却名利欲望的束缚等等。题目给考生提供了非常宽泛的写作空间,言之成理即可。文体是议论文。构思行文时,如写老当益壮的雄心壮志是一种“诗意地栖居”,可以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将文章分成三个分论点来写,一是“诗意地栖居”是一种处事的方式,而曹操的积极进取就属于在奋斗中成长;二是“诗意地栖居”也是一种生活态度,“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是一种积极乐观,不服老、不服输的勇于竞争的人生态度;三是“诗意地栖居”是一种生活情趣,在实现个人价值和个人抱负时,要怀揣着一颗永恒不变的进取心,以积极乐观和真诚态度打造我们的诗意人生。最后总结全文,重申论点,强调永远的积极进取是一种诗意的栖居。立意:1.悠然采菊,诗意栖居。2.有自信,诗意自在我心。3.积极进取,诗意栖居。4.心系天下是诗意的栖居。055.(23-24高三上·四川成都·期末)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我大抵是病了,知识在眼前,却被脑袋拒之门外”“呦,这会子连跪累了,方想起我来了,我就知道,要不是队友下线了,哪想到我这个薄命苦心人儿”……“鲁迅体”“林黛玉发疯文学”这些XX体、XX文学,依托文学母体,被作为聊天模仿的对象、模板和视频创作的素材,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网络狂欢。对此,“复兴中学”辩论社将举行一次校园辩论赛。辩题为:网络“二创”是否有助于经典文学作品焕发新生命。请你在正反、反方中任选一方,综合材料内容与含义,写一篇辩词。要求:文体明确、立场鲜明;不得套作、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例文:经典文学的二度绽放:网络“二创”的新机遇尊敬的评委,亲爱的同学们:我站在这里,代表的是正方,我坚信网络“二创”有助于经典文学作品焕发新生命。这并不是说我们要否认原著的价值,相反,我认为这种创新的方式恰恰是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通过新的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经典文学作品。首先,网络“二创”为经典文学作品提供了更广泛的传播渠道。在数字化时代,网络成为了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网络“二创”作品,如“鲁迅体”“林黛玉发疯文学”等,通过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网络渠道,让更多的人接触到了这些经典文学作品。这种形式的传播,不仅降低了接触门槛,让更多的人有机会了解和欣赏这些作品,而且也让经典文学作品在年轻人中产生了新的影响力。其次,网络“二创”为经典文学作品注入了新的生命力。网络“二创”作品往往以新颖、有趣的方式重新解读和呈现原著,这种创新的方式不仅能够吸引年轻人的关注,也能够激发他们对原著的兴趣。比如,一些“鲁迅体”的作品,通过模仿鲁迅的文笔和风格,以现代的视角和话题重新诠释了鲁迅的作品,让年轻人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这种新的生命力,不仅有助于经典文学作品的传承,也能够推动文学的发展和创新。最后,网络“二创”为经典文学作品提供了更多的解读方式。经典文学作品往往具有多重解读的可能性,而网络“二创”作品正是通过不同的视角和方式,为原著提供了更多的解读方式。这种多元化的解读,不仅能够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原著,也能够推动文学批评和研究的发展。当然,网络“二创”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有些作品可能过于夸张或离谱,甚至误导了人们对原著的理解。但是,这并不能否定网络“二创”对于经典文学作品的价值和意义。相反,我们应该看到,网络“二创”作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它的出现和发展,正是反映了我们对于经典文学作品的热爱和追求。综上所述,我坚信网络“二创”有助于经典文学作品焕发新生命。它通过网络渠道广泛传播,为经典文学作品注入新的生命力,提供更多的解读方式。当然,我们也需要对网络“二创”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规范,以确保其健康、有序地发展。让我们一起期待,网络“二创”能够为经典文学作品带来更多的惊喜和可能!我的陈述完毕,谢谢大家!【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首先列举了两句最典型的“鲁迅体”“林黛玉发疯文学”之类的话,然后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Unit 2 Shopping Lesson2(说课稿)-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三起)英语四年级上册
- 2024年三年级品社下册《马路不是游戏场》说课稿 山东版
-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 第4章 旅游与区域的发展 第1节 旅游业的发展及其对区域的影响说课稿 中图版选修3
- Unit 1 Growing up 单元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 下城区汽车租赁合同范本
- 保安奖罚合同范例
- 医用耗材寄售合同范例
- 加贸合同范本
- 专利注册合同范本
- 人工智能购销合同范例
- JCT796-2013 回弹仪评定烧结普通砖强度等级的方法
- 物业客服培训课件PPT模板
- 火力发电厂节能管理制度实施细则
- 2003年版劳动合同范本
- 全名校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 新员工入职通识考试(中软国际)
- 四星级酒店工程样板房装修施工汇报
- 华为携手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创建世界一流展馆
- 2023版思想道德与法治专题2 领悟人生真谛 把握人生方向 第3讲 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 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技术方案
- GB/T 41509-2022绿色制造干式切削工艺性能评价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