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_第1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_第2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_第3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_第4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任教班级:_____________

教师姓名:_____________

20202年春季学期

第一单元

一、单元目标

1.会写35个字,正确读写28个词语。

2.了解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热闹、喜庆的氛

围;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

3.抓住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八儿一

家的其乐融融。

4.学会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品

味诗句,感受古诗表达的情感;指导背诵、积累古诗。

(个性化修改)

5.了解藏戏的形成过程,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二、单元重难点

1.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分清内容的详略,体会这样写

的好处。

2.分清时间的主次,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三、知识框架

1.北京的春节

2腊.八粥

3.古诗三首

4.藏戏

习作

语文园地

四、教具学具准备

五、教学时数

1.北京的春节.................2课时

2.腊八粥.....................2课时

3.古诗三首...................2课时

4*藏戏.....................1课时

习作:家乡的风俗...........3课时

语文园地...................2课时

1北乐的春节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蒜、醋、饺”等15个字,正确读写“饺子、鞭

炮”等18个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

气氛,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传统文化。

3.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分清课文详写、略写的内容,(个性化修改)

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品味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学习课文生字词语,理清课文脉络。

教具学具准备

搜集关于春节及春节习俗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了解单元目标

二、导入

1.课件出示《北京的春节》绘本动画(画的哪里?人们

在干什么?引出课题)

2.板书课题并指导读题。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听录音读课文。

2.出示课文生字词,学生练习读。

饺子榛子风筝规矩掺和骆驼小贩们

货摊子(轻声)杂拌儿零七八碎儿玩意儿

闲在间断正月分外白云观万象更新

3.第1自然段何最后一个自然段对比学习(找出开始与

结束:共一个多月)。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浏览课文,发现写作顺序。(每个自然段首句,找出

时间、板书)

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初一初六

元宵节正月十九(时间顺序、有详有略)

2.根据时间,找出相应习俗。

时间: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元宵节

五、总结。

六、布置作业。

七、板书

1北京的春节

开始:忙碌

高潮:热闹

结束:留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习按时间顺序记叙和详略得当的写作方

法,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2.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感受北京春节浓浓的年

味,领略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难点:品味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通过比较阅读,

学习按时间顺序记叙和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并体会这样写

的好处。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二、新授

1.学习课文中写“腊八节”部分。

(1)生自读。

(2)熬腊八粥。

与平时做的食材作对比。

这不是粥----比喻。

图片显示用了哪些食材,为什么要熬粥。

(3)泡腊八蒜。

①怎么泡(随文识字:蒜、醋)

②有什么特点?

色如翡翠(图片理解)

(4)回顾小结。板书:抓住重点,写出特点。

2.学习小年(腊月二十三)

祭灶王(详)吃糖(略)

①祭祀灶王爷。

②回顾小结。

3.学习除夕部分。

(1)这部分内容围绕哪句话写?(首句、中心句)

(2)作者是怎样写出除夕的热闹的?

嗅觉、视觉、听觉

4.学习正月初一部分。

(1)老师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截然不同二

(2)不同的人不同的活动。

男人、女人、小贩、小孩

5.元宵节部分(春节的第三个高潮)

(1)“又”字回顾前两个高潮。

(2)对比除夕、初一。

(3)元宵的灯。

(种类多)

“都要、一律、清一色、通通”(用词丰富)

出示课文插图,依照“有的……有的……有的……”写

一段话。

(1)读第13自然段。

(2)读与孩子有关的句子。

(3)课后链接:与课文对比学习。

(4)贵州的春节(图片展示)。

(5)试写贵州的春节。

一、总结。

二、布置作业。

三、板书

1北京的春节

开始:忙碌热闹喜庆

高潮:热闹团圆祥和

结束:留恋

2腊八粥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腊、粥”等13个字,正确读写“腊八粥、甜腻”

等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抓住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八儿一家

的其乐融融。

教具学具准备

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第一课中老舍对腊八粥的描写(图片、文字)。

2.引出课题并板书。

3.简介作者。

4.介绍腊八粥。

二、新授

1.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找出人物,随文识“腻”,并让

学生即刻书写“腻”字。

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哪两个部分,并分清详略(结

合课后第2题)。

等粥:2——17自然段。

喝粥:18---19自然段。

1.“等粥”如何详写?

(1)出示插图:看粥

(2)读2——13自然段,写了哪些场景?

盼粥---分粥----猜粥----看粥

1.学习“盼粥”部分(2——8自然段)。

(1)学生自读,师设疑:你看到了什么?(体会人物动

作、神态、语言)

(2)找出八儿和腊八粥的句子进行对比读。

2.学习写“分粥”部分。(补充描写妈妈神态、动作、语

言的句子,感受妈妈对八儿的爱)

三、总结。

四、布置作业。

五、板书设计

等粥(详)盼兴奋、急切

分贪心不足

猜妙极了

看惊异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了解本文的表达顺序,分清课文详写、略

写的内容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2.抓住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八儿一

家的其乐融融。

教学重难点

感受八儿的心理变化,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听写词语。

甜腻浓稠搅和肿胀叹气

(课件出示答案,学生自己订正)

2.谈话引入新课。

二、新授

1.出示“锅中的一切”、“抱了起来

2.设疑:在八儿的眼中,粥是怎样的?(猜想)

3.读课文“看粥”部分,与猜想进行对比,看是否一样。

4.再读“看粥”部分,品味八儿的童真童趣。

5.图表对比学习。(图表略)

6.指导读描写八儿的语气词“呃”,语气上扬,读出惊喜。

7.小结2——17自然段。

8.听课文朗读录音,想象“喝粥”画面。

(喝完粥后的景象)一一心满意足。

9.设疑:为什么不直接写喝粥,而是写喝粥后的场景?

(给读者更多想象空间)

10.再读本段,想象喝粥的画面。

三、回顾小结。

四、学习第1自然段。

1.学生自读。

2.印象感觉:材料、做法;看到、闻到、听到。

3,仿写第1自然段(2分钟)

4.分享交流。

5.读冰心《腊八粥》片段。

6.补充汪曾祺的《豆腐》、梁实秋的《雅舍谈吃》。

五、课堂总结。

六、板书设计

等粥(详)盼兴奋、急切

分贪心不足

猜妙极了

看惊异

3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

的意思。

2.边读边看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

景象和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学会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

品味诗句,感知古诗大意。

教具学具准备

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回顾前两课,引入第3课。

2.师板书课题,生读课题。

3.设疑:它们和什么节日有关?(寒食、中秋)

二、新授

1.视频介绍(寒食节)。

2.介绍诗人韩翔。

3.生读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给诗句划分节奏。

5.师范读,生再读。

6.借助注释了解诗意。

7.诗出不诗意。

8.再读古诗。

9.总结方法:①认识诗人;②读诗;③借助注释了解诗

意。

10.用以上方法学习《十五夜望月》。

(1)认识诗人。

(2)读诗:读音准确,语句通顺。

(3)划节奏读,师范读,生跟读。

(4)借助注释说诗意。

(5)师出示诗意。

11.将两首诗进行对比,想象画面,感悟感情。

12.生带着感情再读两首诗。

13.拓展。

三、板书

3古诗三首

寒食十五夜望月

借古讽今借景抒情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古诗十九首》相关常识。

2.品味诗歌语言之美、形象塑造之巧;体会诗中蕴含的

相思之情。

教学重难点

1.指导背诵,积累古诗。

2.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诗人所运用的表达

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前两首诗

1.生读诗。

2.引入新课并板书课题、读题。

二、新授

1.了解古诗十九首。

2.回忆古诗学习方法。

3.了解诗人。

4.试读古诗:读通、读流利。

细读:理解诗意。

品读:想象画面,体会感情。

1.多种形式读古诗:试读、节奏朗读、感情朗读。

2.“牛郎织女”的传说。

3.借助注释了解诗意。

4.师出示诗意。

10.生再读古诗,理解诗中重点字词。

(1)牵牛星、织女星

(2)终日不成章

11.小结板书:借事抒情。

12.指导朗读,认识“盈二

13.生再齐读古诗。

14.填空(叠词)。

15.指导书写生字:侯、盈等7个生字。

三、总结、拓展

四、板书

迢迢牵牛星

借事抒情

藏戏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默读课文,能说出藏戏的主要特色,了解作者是从哪几

个方面介绍藏戏的。

教学重难点

能说出藏戏的主要特色,了解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

藏戏的。

教具学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各种戏曲视频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观看视频,感受丰富的戏曲种类。听一听,看一看,

你能说出这些戏曲的名称吗?(安徽黄梅戏《女附马》、河南

豫剧(河南梆子)《花木兰》、浙江越剧《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2.你还知道这些地方的戏曲吗?

河北——评剧广东——粤剧

上海沪剧四川------川剧

西藏----藏戏

3.简介藏戏,引入课题并板书:4*藏戏

藏戏,是在藏族地区普遍流行,在祖国百花艺苑中一个

独具特色的剧种。藏戏艺术有600多年的历史,比誉为国粹

的京剧还早400多年,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

二、整体阅读,初步感知

1.阅读课前导语,明确自读要求。

2.快速默读课文,并思考:

(1)藏戏有什么特点?

(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藏戏的?出文中不懂的

词语,利用工具书或者联系上下文理解其意思。

三、朗读品味,了解藏戏的特点

L读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初步了解藏戏的特点。

课件出示: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

的呢?

(1)自由读上面三个句子,说说你读出了什么。

预设一:连续三个排比式的反问句,更加突出了藏戏的

特点,其中还洋溢着民族自豪感。

预设二:藏戏有三个突出特点一一戴着面具演出、没有

舞台、演出三五天不结束。

(2)生汇报师相机板书:(特点:戴着面具演出、没有

舞台、不受时间限制)

(3)师小结:作者开篇就运用了三个连续的排比反问句,

不仅突出了藏戏的特点,还洋溢着满满的民族自豪感,其实,

在我们的课文中,作者还对这些藏戏的特点作了详细的介绍,

现在就请同学们(师出示学习要求并读出来)。

2.再次默读课文,看看文中哪些段落还具体介绍了藏戏

的这些特点?认为重要的语句,可以多读几遍。

(1)生按要求自读课文

(2)汇报交流

①8〜17自然段,为我们具体介绍了藏戏的特点。其中

8〜16具体介绍了面具的特点

②结合具体的面具,说一说每种颜色分别象征着什么。

(师出示面具图,生回答给什么人戴?代表什么?)

善者(白色---纯洁)国王(红色----威严)

王妃(绿色一一柔顺)活佛(黄色一一吉祥)

巫女(半黑半白一一两面三刀)

妖魔(青面狭牙一一压抑,恐怖)

村民(白布或黄布缝制一一朴实敦厚)

③藏戏演出没有舞台

自由读第15、16自然段,结合“不要……不要……不

要……只要……”来体会藏戏的一个重要特征一一以广阔的

大自然为背景,道具更是简陋到了极点。

④一部戏要演三五天。

默读第17自然段,想想藏戏的主要特点

a.戴着特色面具演出;b.演出时没有舞台;

c.演出三五天没结束;d.情节可以任意拖延;

e.唱腔、动作可随意发挥。

师小结:藏戏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是什么呢?

四、自主研读,了解藏戏的形成过程

1.介绍唐东杰布

唐东杰布:明代著名建筑师,藏戏创始人。藏民历来把

他看做是创造藏戏的戏神和修建桥梁铁木工匠的“祖师”被

称为“铁桥活佛“,是藏族人民心目中创造、智慧、力量的

化身。

2.自由读第4〜7自然段,了解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思

考藏戏是怎样形成的。

3.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有哪些神奇色彩?

4.学生交流,相互分享:

(1)以弱抗强的传奇:年轻的僧人一凶险的自然。

结合“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

许多涉水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一句,从“脱缰、

咆哮、吞噬”等词语来体会雅鲁藏布江的凶险。一个年轻的

僧人想为百姓造福,要与天抗争,这是无比勇敢的举动。(板

书:为民造福)

(2)创造奇迹的传奇:一无所有一58座铁索桥。

七兄妹组成的藏戏班子,以艺术和善良感召人们,大家

由哄笑到献出人力、物力、财力,在江上建了58座铁索桥,

从中可以体会到齐心协力、人定胜天的不屈精神。

(3)艺术的传奇:僧人一藏戏的开山鼻祖。

这个仅由7人组成的藏戏班子,开创了一个新的艺术流

派,创造了一个深受人们喜爱的剧种。(板书:开创藏戏)

5.小结:这个传奇的故事深深扎根在藏民的心中,唐东

杰布不愧为藏戏的开山鼻祖。时至今日,每一个藏戏剧团都

会供奉他的画像。他接受着一代又一代艺人的膜拜,也让我

们顿生敬意。

五拓展提升,课堂小结

1.师小结:有着千年悠久历史的藏戏,在经历了一次又

一次的风雨洗礼之后,时至今日,犹如一朵盛开在青藏高原

上的雪莲花,深深扎根在西藏人民心灵深处。藏族人民通过

它歌颂生活中的真、善、美,鞭挞现实生活中的假、丑、恶。

可以说,它是藏族群众的精神寄托,是高原儿女创造的一个

艺术珍品。同学们想不想看看这具有传奇色彩的藏戏呢?

2.视频播放《白面藏戏》

3.比较阅读。比较本文和《北京的春节》在写作角度上

有什么异同?(表格比较)

北京的春节藏戏

写作内容地方民俗活动地方艺术

写作方法时间为序,有详有略事物的不同方面

语言自然平实,准确精描写丰富多彩,生动

写作风格

炼,京味浓郁传神

共同点:同一主题,抓住重点,突出特点

4.推荐阅读

《传统节日》、《中国民俗故事》、《全球民俗趣谈》

5.推荐了解(安顺地戏)

六、作业布置

搜集了解安顺地戏,并写成一篇小练笔介绍安顺地戏

板书设计

4*藏戏

传奇来历为民造福开创藏戏

L戴着面具演出

特点,没有舞台

I不受时间限制

习作:家乡的风俗

第一、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家乡的风俗,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

表达流利。

2.能够恰当审题,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习作。

3.学习抓住主要特点介绍风俗的写作方法,做到详略得

当。

4.用恰当的表达方式写出自己对家乡风俗的独特感受。

教学重难点

L借鉴本单元描写风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主要特点

介绍风俗的方法。

2.能通过习作表达自己对家乡的自豪、赞美之情,感受

家乡这些独具魅力的风俗中蕴含的民族文化和传统美德。

教具学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者问问长辈,深入了解自己感兴

趣的家乡风俗习惯。

教学过程

一、图片欣赏,导入新课

1.了解单元习作目标(抓住重点,写出特点)

2.师:俗话说得好,“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课件

出示此句话),那么,到底什么才是风俗呢?老师把它归纳为

三个词语:同地同时同为(课件出示这三个词语),意思

就是相同的地方,相同的时间,做着相同的事情,并且已经

长期形成了传统,我们叫他风俗。

3.课件出示风俗:过年包饺子、拜年,元宵节闹花灯,

中秋赏月,端午节赛龙舟(图文)

4.想一想,你的家乡还有哪些风俗呢?

3.引言导入:同学们,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我们了

解到了各种各样的风俗习惯。有的让我们感到新奇,有的让

我们感到有趣,还有的让我们赞叹不已。这节课,我们就来

写一写自己想要介绍的家乡的风俗。可以是查阅资料时知道

的,也可以是询问长辈时了解的,还可以是在别的地方亲眼

看到、亲身感受到的。(板书:家乡的风俗)

二、确定思路,回顾写法

1.准确审题,明确要求

(1)介绍一种风俗(以介绍特点为主

(2)写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以记叙参与经历为主)

2.介绍一种风俗(板书介绍一种风俗)

(1)学生自读书上的要求

(2)具体该怎么写呢?以课文《北京的春节为例》

①体会按时间顺序来写

《北京的春节》一文以时间为顺序展开叙述,从腊月一

开始一直写到正月十九,可以看出风俗一定是与时间相匹配

的。所以我们学到的第一个写作方法就是:按时间顺序来创

②回顾课文,体会抓住重点,详略得当的写法

③具体怎么写呢?(以闹花灯为例)

a.内容:闹花灯的时间、地点、花灯的种类、样子、颜

色,人们的表现……

b.方法:看看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元宵闹花灯的习俗

的?(具体描写灯的种类和样子,表现元宵闹花灯的热闹景

象)

C.仿写花灯的种类(课件出示)

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美

丽。一进大门最显眼处就挂着一盏威风)禀凛的龙灯,—,

最可爱的还要数提在小孩儿手里的兔灯了。

今年元宵灯会上多了不少与众不同的花灯_______________O

d.交流学生仿写的句子

(3)写作方法归纳

①按时间顺序写

②抓住重点详略得当地写

③具体写出风俗的特点

3.学习如何写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板书:参加一

次风俗活动的经历)

(1)学生自读书上关于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的提示

(2)怎样才能够突出特点,写好经历呢?(以拜年为例)

a.突出写自己的经历

拜年(我的经历):穿什么新衣服,拜年时做什么,拜年

时说了什么,拜年时的心情

b.以小见大

拜年(别人的经历、周围的环境):别人拜年时做了什么,

拜年途中看到的景象,到了长辈家看到的情景

(3)写作方法归纳

①要突出写我的经历(所做所想)

②别忘了写写别人和周围的环境

4.传说故事

(1)藏戏中的传说

(2)其他习俗的传说

拜年的习俗与传说,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的传说,闹

花灯的传说

(3)怎样才能把故事写进习作里呢?

①我查资料得知,元宵象征着……

②据说……

③听爸爸说,这个习俗大有来历呢……

④我特别奇怪,为什么元宵夜一定要闹花灯呢?妈妈告

诉我……

三、梳理思路,自拟提纲

1.课件出示习作思路

介绍一种风俗写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

1.介绍的风俗是什么。L参加的风俗活动是什么。

2.按时间顺序从哪几方面介绍。2.重点写参与活动的过程。

3.抓重点介绍其中一两个方面。3.加入别人的经历和环境。

4.合理地插入一个相关故事。4.合理插入一个相关故事。

2.学生根据习作思路自拟提纲

3.其他习作方法指导

(1)可以以歌谣或者是诗词作为习作开头

(2)描写时恰当加入修辞手法

(3)可以有效使用对比的写法(比如包饺子南方和北方

对比)

四、学生自由习作

五、作业布置:独立完成作文草稿

板书设计

习作家乡的风俗

介绍一种风俗

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欣赏他人作文的长处,修改自己的作文。

2.感受家乡这些独具魅力的风俗中蕴含的民族文化和传

统美德。

教学重难点

学会欣赏他人作文的长处,修改自己的作文

教具学具准备

优秀习作

教学过程

一、范文赏析

1.范文赏析。

家乡的春节

照家乡的规矩,从腊月初一就开始新年的预热了。腊八

一般是最冷的一天,大家都在这天熬腊八粥,里面的食材丰

富极了,让人闻到就觉得心里暖和。

在过年前,孩子们都喜欢提前准备自己过年时要用的东

西。第一种是大家都喜欢买的花炮或鞭炮,尤其是男孩子,

一买一大包。第二种便是又硬又甜的糖或又甜又红的枣,只

要大人一买到,小孩就一抓一大把。

终于到了小年腊月二十三,在这一天,鞭炮声接连不断,

年味浓浓。街上卖东西的也多了,尤其是糖和瓜子,孩子们

也开心多了,到处是欢声笑语。

虽然别的地方一般是除夕当天才贴春联,但在我的家乡,

腊月二十八便开始了。人们喜气洋洋地一边贴着春联,一边

哈哈大笑,显示出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期待已久的除夕之夜终于到来了。这天晚上,鞭炮声比

以前多了许多,每分每秒都在响,人们穿着新衣,做着一道

又一道的美味佳肴。外出打工的人,除了万不得已,必定会

回家吃个团圆板。这天晚上吃完饭,人们便忙了起来,烧香、

磕头、拜天、拜地,一刻也不停。一切活动结束后,除了很

小的孩子,一家人都要守岁,听说这么做可以延年益寿。

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人们都要去拜年,互

相表达新年的美好祝愿。

正月初六,多数商店都已经开张。这天也是我最不愿过

的一天,因为家里每一个干活的人都要出去干活。

元宵节是春节期间又一个重要的日子。这天晚上,人们

去城里看灯会,有“二龙戏珠"'‘龙凤呈祥”……各形各色,

各不相同。人们看完灯会便匆匆赶回来,因为大家都要点蜡

烛、闹花灯,整个村子火红一片,真是一片灯的海洋。

就这样,过完元宵节,春节也就结束了。人们各忙各的,

又开始了新的生活,孩子去上学,大人去上班,一切就又恢

复了平静。

2.教师点评:小作者以时间为序,将春节从“腊八”开

始写起,一直写到了元宵节,将家乡春节的热闹和喜庆淋漓

尽致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二、欣赏习作,学会修改

1.学生自主修改习作。(根据下表进行修改和自评)

2.学生交换欣赏习作。

3.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完善习作。

4.全班展示优秀习作。

6.收集优秀习作,创编班级民俗作品集。

三、师总结

语文园地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交流,弄清文章的表达顺序,理清课文详

写、略写的内容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2.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中的特定习俗及其寓意。

3.体会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4.熟读并背诵《长歌行》,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交流收集到的风俗资料和学到的详略得当的写作

方法。

难点:熟读并背诵《长歌行》,理解古诗的意思。

教具学具准备

1.查阅、收集风俗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学习“交流平台”

1.回顾本单元四篇课文,引入课题并板书:交流平台

2.自由读“交流平台”,想一想:找出共同点?

3.同桌讨论交流,全班展示:把你阅读的成果与大家分

享,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4.学生交流后,教师进行归纳。

(1)共同点:写得有详有略

(2)表格比较梳理,总结方法(课件出示下表)

比较梳理总结方法

讯-<详写的内容略写的内容表达的主题

《北京的春腊八、腊月二十过年前那时候北京地区

节》三、除夕、正月初到正月十九过春节的独特习俗

一、正月十五其他的日子

《腊八粥》八儿等粥喝粥腊八的风俗

《藏戏》藏戏的起源、面藏戏的藏戏蕴含的独特

具、舞台和演出方主要特点、文化

式传承与发展

(3)师小结:文章主要写什么,次要写什么,是根据作

者想要重点表达的意思决定的。读文章的时候,分清文章内

容的主次,就能领会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习作的时候,

先想好要表达哪些主要内容,写得具体详细一点,次要内容

则简略一点。详略安排得当,中心突出,表达才清楚。

(4)全班齐读以上文字。

二、学习”词句段运用”

1.学习同义词

课件出示:

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二便是玻璃的,

有的溃二年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

全校运动会上,大山在短跑比赛中我夺第二,志杰在跳

高比赛中半茬拿那思雨在跳远比赛中演得巷可,宁宁在游

泳比赛中谈号去筹。

(1)学生自读句子,想想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讨论,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评价。

(4)教师相机归纳:这些句子都是排比句,一律,清一

色,都,都表达了全部的意思,勇夺第一,喜获金牌,摘得

桂冠,拔得头筹都表达了在比赛中获得第一的意思,也就是

说在相同语境的语句里,相同的意思,我们尽量用不同的词

语来表达,可以避免语言的重复,使语言表达更加丰富。

(5)通过例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课件出示

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事是玻璃的,有

的都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

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厂便是玻璃的,

有的洋二自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

(6)通过句子训练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根据句子的意思,在括号中填入与划线词语意思相同但

说法不同的词语:

①节日期间,北京各个景点迎来了大批国内外游客。故

宫博物院人头攒动,八达岭长城(人潮汹涌),南锣鼓巷人们

(摩肩接踵),什刹海人群(熙熙攘攘)

②花园里,各色的月季花欣然怒放,艳丽的桃花(吐露芬

芳),热情的杜鹃花(绽放笑容),美丽的海棠花(傲然盛开),

到处花香醉人。

2.习俗寓意

课件出示:

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过年的时候吃鱼:

建筑上雕刻蝙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由读题,思考这些习俗都有什么寓意。

(4)小组讨论,相互交流。

过年的时候吃鱼:寓意有头有尾,年年有余。

建筑上雕刻蝙蝠:寓意福气盈门。

(5)除了这些寓意吉祥的习俗,你还了解其他有吉祥寓

意的习俗吗?(查阅资料搜集)

建筑、器物上雕刻云纹:寓意吉祥如意

过年的时候守岁:寓意辞旧岁迎新年

中秋节吃月饼:寓意幸福团圆

(6)视频了解中秋节吃月饼的来历

(7)了解贵州的少数民族习俗

伍佬族喂树习俗,寓意来年风调雨顺,庄稼能有好收成

三、学习“日积月累”

课件出示: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学生自读诗,注意读准字音

(2)师领读,强调朝及焜的读音(朝zhdo,焜kUn)

(3)生借助注释及词典了解诗意

(4)全班交流了解诗意

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

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

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5)视频欣赏歌曲《长歌行》

(6)拓展延伸珍惜时间的名言

课件出示珍惜时间的名言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

首方悔读书迟。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跄。

(7)教师小结

《长歌行》这首诗先写眼前之实景,再写想象之虚景,

最后抒发感慨,劝诫我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奋努力,不要

等到老了再后悔。希望同学们能牢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

伤悲!“,时时提醒自己珍惜时间,努力奋斗。

四、作业布置:背诵《长歌行》

板书设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