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英雄的活动事迹5篇_第1页
抗疫英雄的活动事迹5篇_第2页
抗疫英雄的活动事迹5篇_第3页
抗疫英雄的活动事迹5篇_第4页
抗疫英雄的活动事迹5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抗疫英雄的活动事迹5篇抗疫英雄的活动事迹5篇

英雄者,有凌云之壮志,气吞山河之势,腹纳九州之量,包藏四海之胸襟!肩扛正义,救黎民于水火,解百姓于倒悬。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抗疫英雄的活动事迹,仅供参考盼望能够关心到大家。

抗疫英雄的活动事迹1

充分的物资供应是打赢这场病毒狙击战的有力保障,作为担当物资保障工作的主力军,供应链管理办公室主任周复亮坚守后方、任劳任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仔细履职尽责,为医院医疗防护物资与药品的保供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疫情初见端倪时,他1月19日就准时行动,请示院领导提前选购物资事宜,并运用一切资源乐观调集专业防护物资、药品,全力满意国康集团及属地公司要求。在春节前的20日,依据国康集团部署,医院首批驰援武汉物资需紧急发送,而此时接近假期跨省物流已特别吃紧,限重限件,让千方百计调剂到的紧急物资无法顺当寄出。为此,他乐观与物流公司沟通,根据物流要求,组织科室员工和支部党员逐一拆箱重包,将整箱原封装的物资拆成10箱于21日分批分次寄送,最终胜利将物资于节前送抵武汉。

大年三十,本已回到老家预备过年的他发觉疫情日渐严峻,毅然扔下了才团聚的父母、妻子和年幼的女儿,从老家驱车赶回上海组织物资抢购与调拨。在物资选购压力最大的那几天,他时常熬到半夜,通过各类网购平台深夜“抢单”,为确保准时领到预订物资,他带着支部党员与相关科室团青志愿者驾车赶往工厂仓库现场提货、搬运。就这样,周复亮一干就是二十余天!好不简单在节后盼到夫妻团聚,却被告知从老家返沪的妻子需按最新规定居家隔离两周。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毅然选择了妻子隔离期间不回家,为避开接触后被一起隔离,还抢在妻子抵沪前赶回家中打包行李,直接睡到医院,连续奋战在物资保供战线,为一线抗疫医务工及属地电力企业复工人员的防疫物资保障坚持奉献着。

在供应链管理办公室和前来支援的健康管理中心等各科室员工们的通力协作下,疫情以来,不仅扎实确保了院内防控物资的正常使用,更为武汉一线及属地电力企业的疫情防控乐观贡献物资力气。截至2月19日,已先后紧急调拨口罩、手套、护目镜等各类防护物资、药品四批共计51440件驰援国网湖北、武汉电力;并向国网华东分部、国网上海、安徽、浙江电力、华能上海分公司、国电投上海电力股份等近40家所属地、周边电力企业及重要体检客户分批发放口罩、手套、测温仪器、消毒液、消毒设备及相关药品等各类防护物545048件。给电力保障一线员工以爱护,给员工家属以安心,获得了相关单位的高度确定。

周复亮不计得失,悄悄坚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力气,成为了战“疫”中的幕后英雄。

抗疫英雄的活动事迹2

不是从疫区回来,也没有离开上海,可烧伤科医师陈浩杰还是被爱护性隔离了。他的隔离,与一名新冠疫情疑似感染者有关。

作为国家电网全国电烧伤治疗中心、上海市卫生系统首批“重点特色专科”、长宁区首批“医学名专科”,1月29日,医院烧伤科接到上海市长宁区卫健委发来的会诊通知。在长宁区武汉返沪人员医学观看定点宾馆内,有一名烫伤病人需要医院烧伤科专家到场参与会诊。

救病治人高于一切。上海电力医院快速响应,刚下夜班的烧伤科党员医师陈浩杰主动请缨,赶赴现场诊治。经诊断,患者约有2.5%的胸腹部二度深烫伤,好在处理准时专业,患者伤情得到了有效掌握,痛苦得以缓解。

根据原定治疗方案,陈浩杰此后将定期为患者上门换药。但几天后,这名烫伤患者的配偶被确诊为新冠疫情感染病例,烫伤患者本人经医学检查也被列为疑似病例,并被就近送入同仁医院发热门诊进行医学隔离观看。为确保患者烫伤创面不进一步恶化,陈浩杰在了解状况后仍于2月3日前往同仁医院会诊,了解患者伤情,指导其在隔离区的换药留意事项,并表示将依据同仁医院及患者伤情需要,随时再来会诊。

虽然在前后的会诊过程中都严格做好防护措施,但医院慎重起见,还是要求陈浩杰居家医学观看两周,并于2月10日致电关怀其身体状况。可离岗位不离职任,居家隔离期间,他,仍多次通过电话联系同仁医院了解患者伤口恢复状况,充分彰显了医者仁心,呈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

抗疫英雄的活动事迹3

李强,滨州市公安局滨城分局政工室副主任。

疫情就是命令。作为滨城公安分局的一名老同志,李强主动请缨到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分局领导担忧防疫工作强度大,怕他身体吃不消。而李强坚决地表示:“疫情面前,没有年龄大小,我也是一名战士,必需冲在前线。”他被支配到市东派出所参加疫情排查随访工作。大年初一早8点,李强第一个赶到市东派出所,落实“四包一”措施,主动协作办事处、卫生防疫部门深化辖区住户,对涉疫区返滨人员进行走访,发放告知书。一开头,考虑到他年龄偏大,所里安排给他的工作任务相对较少。面对“照看”,李强对市东派出所所长张涛说:“现在是争分夺秒的时候,全局上下都盯靠在防控一线,我能多做一点是一点。”

连续8天每天开展随访工作11个小时上门为居家隔离对象测量体温,落实居家隔离措施5个小时跑了11个小区、22个居家隔离对象因劳累过度突发疾病,失去意识,2月4日抗“疫”钢铁战士李强被省公安厅记一等功。

抗疫英雄的活动事迹4

有这样一位院长,疫情发生以来,他带领全院医务人员奋战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即使在不幸感染新冠疫情之后,他依旧在病房内从早到晚不停地处理各种工作,直到生命的最终一刻。

2月18日上午10时58分,一个在新冠病毒疫情一线不懈抗争的白衣战士停止了心跳,他就是武汉市武昌医院院长、神经外科学科带头人刘智明。

走进刘智明生前的办公室,他的工作证和围巾还挂在墙上。很多同事直到现在依旧不愿信任他已经离去的事实。在这次应对新冠疫情中,刘智明所在的武昌医院是首批七家收治新冠疫情患者的定点医院之一。1月21日,刘智明去市里开会接到任务,要接收499名新冠疫情病人,人数仅次于金银潭医院。而武昌医院只有三天的时间来完成院区改造和病人的转运。

不眠不休的三天,刘智明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武昌医院是综合性医院,短时间内根据传染病医院要求改建,难度极大。增加床位、调配医务人员、解决物资,每一件事都需要刘智明协调。

而此时的刘智明已经住进了本院的ICU。1月24日,他的CT结果显示,肺部严峻感染,随后的核酸结果确诊为阳性。在ICU里,刘智明的身份变了,可救死扶伤的使命和担当却没有放下。在病房里他不停地接打电话、回复微信,一会儿问病人收进来了没有,一会儿问院内感染防控做到位了没有。同事提示他要好好休息,他却说:“我是院长啊,我丢不下!”并让大家不要过多关注自己的病情,等他康复出院,再与大家一起并肩作战。

刘智明的妻子蔡利萍,是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重症病区的护士长。丈夫感染后,她曾想过赶过去照看病重的丈夫,然而,刘智明每次的回答都是“不要”。他心里明白,妻子也在一线,把她留在岗位上,会给更多的人带来生的盼望。

2月14日,刘智明病情突然恶化,被转入华中科技高校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进行抢救,直到2月18日上午,抢救无效不幸离世。斯人已逝,在刘智明所带领的武昌医院收治的900多名新冠疫情患者中,截至目前,已有400多名重症患者治愈出院。

抗疫英雄的活动事迹5

20日,武汉市江夏区卫生健康局发布公告,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协和江南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彭银华,在抗击疫情一线不幸感染新冠疫情。因病情恶化,经抢救无效,于2月20日21时50分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去世。

“疫情不散,婚期延迟”从第一例新冠疫情患者确诊到隔离病区组建,作为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的一名呼吸内科医生,彭银华深知“有场硬仗要打”。

他推迟了原定正月初八的婚期,主动请缨上一线。彭银华做的每一个打算都得到了未过门妻子的理解和支持。坚守在隔离病区抗击疫情的日子里,“白班加夜班”轮班倒,工作强度很大。虽然间续有更多医生加入进来共同抗击疫情,压力得到缓解,但随着疫情的进展,彭银华再次选择坚守。大年三十,同事们心疼他,让他回家休息,多陪陪未过门的妻子。他却说:“让更多有家人的同事多休息,我年轻,我先顶上!”和未婚妻简短通话后,彭银华再次义无反顾穿上隔离衣,全身心投入到更需要他的战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