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 系列专题29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_第1页
-高考历史 系列专题29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_第2页
-高考历史 系列专题29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_第3页
-高考历史 系列专题29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_第4页
-高考历史 系列专题29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年三年高考两年模拟系列专题29.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考点定位】1.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主要考查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的政绩及历史作用。2.东西方的先哲→→着重考查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生平事迹及思想主张。3.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重点考查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的主要政治活动。4.“亚洲觉醒”的先驱→→突出考查孙中山、甘地、凯末尔的主要活动及历史贡献。5.无产阶级革命家→→主要考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的革命活动及理论贡献。6.杰出的科学家→→着重考查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牛顿、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及科学精神。【三年高考】一.高考试题及其解析(精选)1.(高考文综浙江卷16)康熙南巡时亲赴曲阜,在隆重盛大的祭孔典礼后,听孔子后裔孔尚任讲儒家经典,嗣后又破格授予其国子监博士。这些举动表明康熙①崇尚儒家文化②着力提升满族文化③延揽汉族文士④努力缓和民族矛盾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B2.(高考文综四川卷15)康熙帝晚年曾说:“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恐受其累。”这表明康熙帝A.对西方文化的力量已有警觉B.认为中国迫切需要学习西方文化C.对西方文化具有深入的了解D.已经感受到西方文化的巨大压力【答案】:A【解析】:注意康熙帝在位时间是1661年—1722年,其晚年应是18世纪早期,这时荷兰、英国已经在政治上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西方世界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科技、思想得到极大发展,中国已经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正是出于对西方文化力量的警觉,康熙帝才有“中国恐受其累”的担心。B项是在鸦片战争后新思想萌发以来的情况;C项“深入了解”对康熙来说不准确(他只是有所了解和学习);D项“巨大压力”在当时也不存在,当时仍然是中国传统文化占主流。3.(高考文综重庆卷14)史载:“今海宇承平已久,户口日繁……人丁虽增,地亩并末加广。应令直省督、抚,将见(现)今钱粮册内有名丁数,勿增勿减,永为定额。”最早实施这一政策的皇帝也曾A.册封五世达赖 B.平定三藩之乱C.首次征收地丁银 D.接见过渥巴锡【答案】:B【解析】:题干是指康熙帝时期开始实行的“摊丁入为”,B项也是康熙帝时期的行为。A项是顺治帝时期;C项是雍正帝时期;D项是乾隆帝时期。4.(高考历史海南卷8)康熙因西洋历与中国传统历法之争,命钦天监官员与西洋历代表、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辩论。经验证,证明西洋历法更为准确,遂“复用西洋历法”,并任命南怀仁为钦天监副监。这一事件表明,康熙A.全面接受外来文化B.审慎地接受外来事物C.改变闭关锁国政策D.承认西方文化超越中国【答案】:B【解析】:透过现象看本质。经验证西洋历法更准确后,康熙帝才决定再次使用西洋历法并重用传教士南怀仁,这是审慎地接受外来事物的反映。A项“全面”、C项“改变”、D项“承认超越”表述错误。5.(高考文综全国新课标卷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鸦片烟流行内地,大为风俗人心之害。节经降旨严饬稽查,而此风未经革除。总由海口守巡员弁(官兵)卖放偷漏,以致蔓延滋甚……且止查禁海口洋船,而于民间私熬烟斤,未经议及。嗣后如有洋船夹带鸦片进口,并奸民私种罂粟,煎熬烟膏,开设烟馆,文职地方官员及巡查委员,如能自行拿获究办,免其议处。其有得规故纵者,仍照旧例革职。——《上谕档(道光朝)》(1829年)同心合力,不分畛域,上紧查拿,毋得稍形松劲……即文武官员、军民人等吸食,不知悛改者,亦著一体查拿,分别处理。——《上谕档(道光朝)》(1838年)(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道光皇帝对鸦片问题的认识及措施。(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道光皇帝的禁烟政策。(6分)【答案】:(1)认识:严重败坏社会风气,腐蚀官吏,白银外流危及财政。措施:禁止民间制作、贩卖鸦片;严禁走私进口;不许以银易货;惩办吸食者。(2)简评:措施较全面,取得一定成效;虎门销烟具有正义性;鸦片战争后具有妥协性。【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归纳、认识能力。从鸦片走私的“蔓延滋甚”及其危害谈认识。材料中对洋船夹带、奸民私种熬膏开烟馆及军民人等吸食的规定,可归纳出答案中三点措施,隐含禁止用白银买鸦片的规定。(2)从整体角度、不同时期(发展变化地)辩证地看待道光帝的禁烟措施。6.(高考文综北京卷39)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目标与责任。(1)20世纪上半叶,孙中山和甘地分别提出了改善民生的经济主张。请比较两者经济思想的异同。(8分)【答案】:7.(高考文综福建卷41C)【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雍正五年(1727年)知府沈起元条陈台湾事宜称:“漳泉内地无籍之民,无田可耕,无工可佣,无食可觅。一到台地,上之可以致富,下之可以温饱。”……据统计,台湾归统时约有人口20万左右,到嘉庆中期,总人口已达200万之众。——陈锋等《中国经济通史》材料二1684年,清政府设立台湾府,下辖台湾、凤山、诸罗三县。……从康熙到嘉庆年间,先后担任府儒学教授的36人、训导23人,台湾县儒学教谕36人、训导25人,凤山县儒学教谕34人、训导11人,全部都是福建人。——陈孔立《台湾历史纲要》(1)材料一中“台湾归统”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指出材料二所述康熙帝在台湾设一府三县的政治意图。(7分)(2)据上述材料,评述康熙帝统一台湾对加强闽台经济、文化联系的积极作用。(8分)【答案】:(1)背景:镇压地方分裂割据势力,统一已成历史趋势;殖民入侵,威胁清王朝的统治。意图:加强对台湾的管辖。(2)作用:经济上,大量移民进入台湾,缓解了福建沿海人口和生活压力,促进了台湾经济开发;文化上,输送福建教育人才,促进台湾文化教育发展。【解析】:大陆和台湾的关系,福建来考更有亲切感,这个题目考查对教材知识的把握,还有历史事件的归纳,分析能力。(1)联系1727年(18世纪前期)的中国国内和国际背景。设置地方管理机构,意图必然是加强中央对台湾的管辖。(2)主要从缓解福建的经济压力及促进台湾开发与发展的角度简答作用。8.(高考历史江苏卷24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孔子和柏拉图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可分别称为“仁——礼社会”和“理想国”;关于理想社会的秩序及其个体品德,他们的观点惊人相似。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古代圣贤孔子和著名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观点中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不免叫人惊讶。……两者都不支持民主自治政府,但却都相信绝对的道德真理的存在,并且相信人们居住在和平与和谐中的可能性。……两人都相信只有那些已经具有美德的人才能创建一个井井有条、和睦的政治社会。——(美)肯•沃尔夫《大历史视野》材料二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马克思《哲学的贫困》请回答:(1)据材料一,揭示两位先哲的观念中关于社会秩序和个体品德方面的共同性;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的“礼”和“仁”在构建“仁一礼社会”秩序中的不同作用,并列举柏拉图理想国中各等级的品德。(7分)(2)按照材料二的思路,概括两位先哲观念相似的原因,并以具体社会背景加以说明。(3分)【答案】:(1)共同性:社会的和谐;个体的美德。礼的作用:明晰等级;仁的作用:缓和矛盾。品德:智慧;勇敢;自制(节制)。(2)原因:社会关系冲突:春秋时期,礼崩乐坏;雅典民主政治弊病显现。【解析】:中西方思想的对比是近几年高考题中的重点,本题选择了中西方各具代表性的人物孔子和柏拉图作为载体进行考察学生的识记、分析、概括、归纳等能力。9.(高考历史海南卷32)(12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公元1161年,金帝完颜亮撕毁与南宋之间的和议,击溃宋淮河一线守军,直赴长江北岸的西采石。中书舍人虞允文奉宋高宗之命前往东采石犒劳长江南岸的宋军。“时敌兵实四十万,马倍之,宋军才一万八千”。宋军溃散之余,新的指挥系统尚未成立,军无斗志,部队“三五星散,解鞍束甲坐道旁”。虞允文“立招诸将,勉以忠义”,部署防御。有人说“公受命犒师,不受命督战”,可能招致杀身之祸。虞允文表示:“危及社稷,吾将安避!”在其感召下,“士殊死战”,最终连败金军,挫败其渡江南下的企图,虞允文随后拜访养病的两淮宋军统帅刘铸,刘铸说:“朝廷养兵三十年,一技不施,而大功乃出于一儒生,我辈愧死矣。”诸路宋军继续出击,宋金重新走向和谈。——据《宋史•虞允文传》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采石之战的历史意义。(6分)(2)根据材料,简评虞允文在采石之战中的作为。(6分)【答案】:(1)历史意义:扭转了战场上的被动局面,激发了南宋军民抗金斗志;阻止了金军的南下,有助于江南社会经济的继续发展。(6分)(2)简评:面对危局,指挥得当,以少胜多;勇于担当,敢于突破体制束缚,不计较个人得失。(6分)【解析】:(1)把直接意义和间接意义结合,据本题材料总结采石之战对宋金战争形势的扭转意义,据所学知识点明它对南宋政治经济等的影响。(2)阅读材料后,总体上感知虞允文的作为,突出其军事才能(才)和公而忘私的精神(德)。二.高考试题及其解析(精选)(二)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年新课标卷文综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一九O六年秋天,我到日本去留学……我以为保存国粹的目的,不但要光复旧物;光复之功告成以后,当将满清的政制仪文一一推翻而复于古。不仅复于明,且将复于汉唐;不仅复于汉唐,且将复于三代。总而言之,一切文物制度,凡非汉族的都是要不得的,凡是汉族的都是好的,非与政权同时恢复不可;而同是汉族的之中,则愈古愈好。——钱玄同:《三十年来我对于满清的态度的变迁》材料二我将此文看了一遍,更恍然于共和与孔经是绝对不能并存的东西,如其要保全中华民国,惟有将自来的什么三纲五伦、礼乐、政刑、历史、文字,“弃如土苴”。如果要保全自来的什么,三纲五伦、礼乐、政刑、历史、文字,惟有请爱新觉罗•溥仪复辟或请袁世凯……称帝。——钱玄同:《姚叔节之孔经谈》(1919年2月12日)(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钱玄同对待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8分)(2)钱玄同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变化在清末民初颇具代表性,简要说明这种变化的历史背景。(7分)【答案】:【解析】:(1)根据材料,明确归纳钱玄同在辛亥革命前对传统文化的全面肯定、在新文化运动中对传统文化的全面否定,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辩证评价。(2)结合辛亥革命后中国形势的变化及新的思想启蒙运动的兴起,简要归纳其历史背景。2.(年天津卷文综历史14)(16分)秦始皇和康熙帝都是中国古代有座位的君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右图为秦始皇二十六年诏版(拓本)文字如下:廿六年,皇帝尽并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1)指出图片中文字的字体,并根据图片写出材料中空缺的文字。(2分)(2)秦始皇在这一诏书中颁布了什么经济措施?有何意义?(4分)材料二1673~1681年,年轻的康熙帝指挥了一场平叛战争,他后来多次谈起战争前后自己的变化,说:“前者凡事视之以为易;自逆贼变乱之后,觉事多难处,每遇事必慎重图维,详细商榷而后定。”——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3)依据材料,说明“平叛战争”所指事件及对康熙帝的影响。(4分)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2分)材料三政事不论大小,全由皇帝一人裁决,秦始皇规定一天看章奏(竹简)一百二十斤(秦一斤合今半市斤),不看完不休息。——范文澜《中国通史》材料四朕自临御以来,一切机务必皆躬亲,从不敢稍自暇逸。……尽天下大小事务,皆皆朕一身清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钜细,朕必躬自断制。——《清圣祖实录》康熙五十八年(4)依据材料三、四,概括秦皇和康熙帝处理政务的共同点。(4分)【答案】:政风格。(4)抓住关键句“政事不论大小,全由皇帝一人裁决”、“一切机务必皆躬亲,从不敢稍自暇逸”等,简明扼要地归纳两个皇帝处理政务的共同点。3.(年福建卷文综41C)C.【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拿破仑是《拿破仑法典》的热忱宣传者;这部法典是一只船,它把法国革命的行政和社会的原则输送出去,远达伊利里亚(亚得里亚海东岸地区)和波兰……拿破仑并没有预见到:扫除旧制度的垃圾只会促使潜伏着的民族主义的种子勃然萌发。——C.W.克劳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材料二《拿破仑法典》在有些国家里被接受为母法,并通过其子法现今正在那里发生效力。——汉译世界名著《拿破仑法典》(1)材料一中“法国革命的行政和社会的原则”主要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主义的种子勃然萌发”的原因。(8分)(2)如何理解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综述之。(7分)【答案】:4.(年江苏省单科历史24B)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早在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就对未来社会提出构想。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则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替。……只有按照一个统一的大的计划协调地配置自己的生产力的社会,才能使工业在全国分布的最适合于他自身的发展和其他生产要素的保持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材料二经济发展是当时的时代要求。没有人会说当时的毛泽东是一个乌托邦的幻想主义者。因为当时毛泽东……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向社会过渡的根本前提的这一基本观点。——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材料三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权利过分集中,应该有计划地大胆下放。……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离开了国际的合作是不可能的。……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两者都是手段。——《邓小平文选》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构造的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3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付诸实践?(2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邓小平是如何发展与完善社会主义道路的?(3分)(4)综合上述材料,请就经典理论与科学实践之间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2分)【答案】:基本特征。(3)从材料三的关键句“离开了国际的合作是不可能的”、“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两者都是手段”归纳说明。(4)简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作用。5.(年海南省单科历史32)(8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马丁•路德•金生平活动大事年表1929年,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1954年,就任南部阿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牧师。1955年,为反对黑人必须给白人让座的规定,领导蒙哥马利市黑人抵制乘坐公共汽车长达一年,美国最高法院宣布该市在交通工具上的种族隔离非法。1957年,当选为南方基督教领袖会议主席,成为南方反对种族歧视运动的领导人。1960年,在多地领导以“入坐”等方式反对餐馆、图书馆、电影院实行种族隔离的抗议活动,被捕入狱。1963年,在种族歧视最严重的伯明翰进行抗议活动。1963年,领导来自全国各地的20余万人参加的“为工作和自由向华盛顿进军”的大游行。不久,国会通过有利于黑人的民权法案,其中包括“保证一切人平等地进入公共设施”等内容。1965年,在赛尔马领导争取黑人公平选举权的和平游行。1966年,领导反对芝加哥学校种族隔离的活动。1968年,遇刺身亡。——摘编自C.S.金《自由之梦》(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马丁•路德•金领导的黑人民权运动的发展变化。(3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马丁•路德•金在黑人民权运动中的作用。(5分)【答案】:方式采用和斗争效果三方面简评其作用。三.高考试题及其解析(精选)1.(年江苏卷历史25题选作题B题)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材料一东南膏腴田园及所产渔盐,最为财赋之薮(聚集),可资中国之润。……数年以来,沿边江、浙、闽、粤,多设水陆官兵,布置钱粮,动费倍增,皆为残孽未靖之故。如台湾一平,……地方益广,岁赋可增,民生得宁,边疆永安,诚一时之劳,万世之逸也。——[清]施琅《靖海纪事》材料二自古帝王政治,得一土则守一土,安可以既得之封疆而复割弃。……况台湾地方,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东南之藩篱。此地若弃,沿海诸省,断难晏然无虑。……若归天朝,使海外诸国,既慑天威,益慕圣德。——《明清史料丁编》材料三兹地方初定,蠲(免除)三年徭税差役。……分兵驻守,……至数年后,闽粤之人倍至,荒林田畴复垦。樵苏采捕,载运米谷蔬菜,出入港澳,均听民便。各宜乐业,人民安生。——[清]施琅《靖海纪事》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从政治、经济、军事角度分析康熙收复台湾的战略意图。(4分)(2)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康熙收复台湾后的治理措施及其作用。(6分)【答案】:(1)政治:维护国家统一;威慑海外诸国。经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军事:保证沿海诸省安全。(2)措施:设置地方行政机构;驻军;免除税役。作用:人口、耕地增加;贸易繁荣;社会安定。【解析】:(1)此题考查的是对清朝康熙收复台湾的目的的理解。政治上维护国家统一;经济上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军事上保护沿海安全,稳定社会秩序。(2)此题考查的是对康熙收复台湾后的措施和作用的理解。措施: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作答;作用:从政治上——社会秩序,经济上——贸易繁荣,人口、耕地增加。2.(年海南卷历史32)(8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次与太平军交战后。左宗棠在家书中道:“毙贼三千有余。阵斩贼多名,极为痛快。”筹办福州船政局之始,左宗棠在给清廷的奏折中指出:“自海上用兵以来,泰西各国火轮兵船直达天津,藩篱竟成虚设。”因此“非师远人之长还以治之不可”。1874年,正当新疆局势危急时,清廷出现海防、塞防之争。李鸿章认为“新疆不复,与肢体之元气无伤”;左宗棠主张“若此时而拟停兵节饷,自撤藩篱,则我退寸而寇进尺。不独陇右堪虞,即北路科布多、乌里雅苏台等处恐亦未能晏然”,“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摘编自《左宗棠全集》等(1)根据材料,指出左宗棠在国防问题上的主要观点。(4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左宗棠的主要历史功过。(4分)【答案】:概括。3.(年福建卷文综41题选作题C题)【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事实上,工业文明是疾病,因为它处处有弊端。土布经济完全不同于一般的经济。后者不注意人的因素,前者充分关心人。你不可能把非暴力建立在工业文明的基础上,但可以建立在自足的乡村基础上……我设想的农村经济,完全没有剥削,剥削是暴力的本质。建立在非暴力基础上的社会,只能由以村庄为单位的群体组成,在这样的村庄里,尊严而和平地生存的条件是自愿合作。——摘自甘地《圣雄箴言录》材料二1928年,(印度国大党领导人之一)尼赫鲁在给甘地的信中写道:“我认为你对西方文明作了极其不公正的评价,将它不足之处过于夸大了。”——摘自马克垚《西方文明史》材料三虽然生为一名印度人,并坚守着一些印度传统,但甘地的遗产却仍然可以为全世界的人所享用。……最近,对甘地的重新发现已经与大规模的和平主义运动,以及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的自然、环境……等问题联系了起来。——摘自[意】詹尼•索弗里《甘地与印度》(1)据材料一,概括甘地的经济思想。(6分)(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甘地的经济思想。(9分)【答案】:【解析】:(1)从材料一中的“工业文明是疾病”、“土布经济……充分关心人”、“建立在自足的乡村基础上”、“剥削是暴力的本质”、“尊严而和平地生存的条件是自愿合作”关键句进行简要概括。(2)从有利于印度的解放与发展角度看进步性;从对工业文明认识的片面性(材料二)和时代潮流角度看局限性。【两年模拟】1.(北京市丰台区届高三上期期末练习历史)唐太宗与康熙帝都是中国历史上有作为的君主,二人在位期间的共同贡献是 A.奠定今天中国版图的基础 B.实行均田制促进经济发展C.妥善地处理了民族关系 D.抗击西方殖民者的侵略【答案】:C【解析】:AD只适合康熙帝;B项在本题只适合唐太宗。2.(四川省乐山市届高三上期期末质检历史)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在1821年创作了一首抒情诗,纪念一位刚刚去世的历史人物。普希金在诗中公正地谴责了这位给人民“流下了血腥的记忆”的“被判罪的君王”,又称赞说“伟大的人物明星陨灭”、“赫赫英明”的“不朽之光却在闪烁”,称“他为俄罗斯人民指出了崇高的使命,给世界以永恒的自由”。该历史人物的突出贡献是 A.实施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B.颁布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立法规范C.通过革命战争,推翻了法国的封建统治D.颁布法令,解放了欧洲的农民【答案】:B【解析】:从本题所述时间和普希金的描述,可判断这位历史人物是拿破仑,即可选B项。3.(吉林省长春十一中届高三下期期初文综)(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甘地在结束最后一次绝食时向信徒们发表演说):你们不要把你们居住的城市与全国其他地区分隔开来。你们必须在整个印度和巴基斯坦恢复和平……如果我们记得,生命只有一次,那么我们没任何理由相互视为仇敌……愿神使我们大家更加明智……以便印度和整个宇宙幸福繁荣。——(法)米尼克•拉皮埃尔、(美)拉里•柯林斯《圣雄甘地》材料二印度为怀念圣雄建造了一座纪念碑,上面用英文和印文铭刻着甘地的教诲:“我希望印度自由强盛,敢于牺牲自己,勇于创造—个美好的世界。每个人应当为自己的家庭牺牲,……每个国家应当为全人类牺牲。我期望‘天国’降临尘世。”材料三(甘地)崇尚以纺车为代表的农村经济,它不仅将纺车看成一种物质武器,而且看成对抗西方文明的精神武器……只有用以手纺车为标志的农村工业代替……城市大工业,才能避免竞争和剥削,消灭失业和贫富差别,过简朴宁静的生活。——《尼赫鲁与甘地在未来社会设想方面的分歧》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甘地追求的目标,体现出他怎样的精神品质?(6分)(2)据材料三概括甘地的经济思想。(3分)结合材料一、二对其作简要评价。(6分)【答案】::分)【解析】:(1)依据甘地一生谋求印度的和平解放这一史实,即可回答目的和精神。(2)点明“手纺车运动”目的。(3)从抵制侵略、违背潮流两方面辩证评价。4.(湖南省郴州一中届高三六次质检文综)(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孝友为家庭之祥瑞,凡所称因果报应,他事或不尽验,独孝友则立获吉庆,反是则立获殃祸,无不验者”。“吾家子侄半耕半读,以守先人之旧,慎无存半点官气。不许坐轿,不许唤人取水添柴等事。其拾柴收粪等事,必须一一为之;插田莳禾等事,亦时时学习之。”“一家能勤能敬,虽乱世亦有兴旺气象;一身能勤敬,虽愚人亦有贤知风味。”“吾家现虽鼎盛,不可忘寒士家风味,子弟力戒傲惰。戒傲以不大声骂仆以为首,戒惰以不晏起为首。”——摘自《曾国藩家书》材料二民国学者郭斌和教授认为:“曾文正,即我国旧有教育理想与制度下所产生的最良之果之一。故能才德兼备,文武兼资。求一平均发展道德文章事功三才之成就,可与文正相比者,实不数数觏。”辛亥革命后,一些革命党人说他“开就地正法之先河”,是遗臭万年的汉奸。——摘自《曾文正与中国文化》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曾国藩的主要教育思想。(8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郭斌和与革命党人评价曾国藩的角度。我们应依据何种标准评价曾国藩。并指出影响评价人物的主要因素。(7分)【答案】:法等是主要影响因素。二.年全国各地高考模拟(精选)1.(届新课标全国卷文综模拟三)(15分)【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进步的共和主义者赖德洛指出:“国家本来可能在一个短时期达到人类所向往的幸福境界的,然而却由于他一个人的野心而使所有善良的人的希望破灭了。”材料二1962年出版的纳萨尔克•克鲁奇的《克伦威尔的历史》一书指出:“在我们的时代,有许多人怀着巨大的敬意回忆起克伦威尔,他是一个虔诚的为了国家的自由而奋斗的战士。”材料三丘吉尔在《英国民族的历史》一书中认为:“如果说在危急的关头,克伦威尔的宝剑曾拯救了议会事业的话,那么毕竟他在历史面前是一个以独裁和军事统治者的面貌出现的。”阅后回答:(1)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怎样分别评价克伦威尔的?(10分)(2)材料在对克伦威尔的评价问题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1分)评价克伦威尔的分歧反映了什么问题?(4分)【答案】:念不同。2.(湖南省雅礼中学届高三八次月考文综)(15分)【历史—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胸怀智勇者,无所畏恐,轻捷地步向通往王座之路,明知险阻重重偏向上攀登;皇冠千斤重,他不予惦量,坚定又镇静,兴冲冲向头部压去,怡然自得,视之如桂冠……——歌德《论拿破仑》材料二欧洲则普遍认为,由人民自己治理国家,最终只会导致无政府主义和天下大乱。但不管怎样,华盛顿并没有顺应当时的潮流,为世上多添一顶王冠。然而世界却将因此多了一位总统,而使王冠从此暗淡无光甚至难以戴稳。——陈森《华盛顿—美国的开国元勋》请回答:(1)你认为拿破仑称帝就意味着法国恢复了大革命前的封建专制了吗?为什么?(6分)(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的“世界将因此多了一位总统,而使王冠从此暗淡无光甚至难以戴稳”?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特定历史时期影响政治体制选择的因素。(9分)【答案】:(1)判断:没有(2分)。原因:拿破仑政权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权,它的经济、政治、军事等政策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特别是《拿破仑法典》的颁布,以法律形式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4分)。(2)理解:美国建立了资本主义共和政体(民主制度),冲击了欧洲乃至世界的封建君主制度(4分)。因素:个人品质、具体国情、时代形势、历史传统等(5分)。【解析】:(1)结合拿破仑建立的法兰西第一帝国的政权性质及政策作用进行判断说理。(2)总统代指共和制(资产阶级民主制),王冠代指封建君主制。从个人、国情、形势、传统等多角度简要列举相关因素。【一年原创】1.柏拉图说“人是一种文明的动物,然而他需要适当的教育,或教育的不好,他就是最野蛮的动物”;“每个人必须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据此你认为柏拉图①肯定、重视人的价值②赞同雅典直接民主制度③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④重视教育,以挽救颓废的城邦制度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C【解析】:题中材料主张提高雅典公民的素质并按素质选择职务,看到了雅典直接民主的弊端,排除②。2.右图是屹立在中华世纪坛上的李四光铜像。李四光被称为“中国科技界的一面旗帜”永远受世人敬仰。这是因为他①敢于挑战权威②注重实践,勇于创新③是地质力学的奠基人④“努力学习,蔚为国用”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从李四光的简要生平事迹,即可判断四个选项全是他受世人敬仰的原因。3.【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我确信,如果有任何情况促使我的服务具有特别价值,那种情况也只是暂时的;所以我相信,按照我的选择并经慎重考虑,我应当退出政坛,而且,爱国心也容许我这样做,这是我引以为慰的。——华盛顿《告别辞》材料二许多评论家指责他(克伦威尔)是伪君子,指出他虽然总是在口头上赞成议会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反对独断专行的统治,但是在事实上却建立了一种军事独裁统治。——迈克尔•H•哈特《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材料三在我们的时代,有许多人怀着巨大的敬意回忆起克伦威尔,他是一个虔诚的为了国家的自由而奋斗的战士。——纳萨尔奇.克鲁奇《克伦威尔的历史》请回答:(1)应如何理解材料一中“如果有任何情况促使我的服务具有特别价值,那种情况也只是暂时的”这句话的含义?华盛顿提出退休要求的主要着眼点是什么?这为美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作出了什么贡献?(6分)(2)根据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二、三的观点。(6分)(3)华盛顿、克伦威尔人生轨迹的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3分)【答案】:【解析】:(1)从华盛顿不当终身执政者出发,可点明其含义、贡献;分析其着眼点。(2)材料二主要是批判克伦威尔;材料三主要是颂扬克伦威尔。联系所学找出相应史实即可。(3)从社会环境等角度分析个人政治选择的重要因素;以是否顺应历史潮流(或是否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为主要标准评价历史人物的贡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现在拥有的破坏性武器使地球上不存在任何一块可以免于突然性的总毁灭的地方。逃脱这一命运的惟一希望在于通过超国家的方式来确保和平。必须创建一个能够通过司法仲裁解决国家间冲突的世界政府。这个政府必须建立在所有政府与国家都一致同意的含义明确的宪章基础上,并由该宪章赋予其对进攻性武器的惟一处置权。——《迈向一个世界政府》节选自爱因斯坦致希伯莱大学的信(1946.3)材料二参加第二届联合国大会的五十五国政府的代表无疑会意识到这样一个事实:最近两年之中——从取得对轴心国势力的胜利开始——在阻止战争方面,或是在就控制原子能以及在为重建遭受毁坏地区进行经济合作达成协议的方面,都没有取得明显的进展。联合国不应因这些而受到谴责。任何一个国际组织所具有的力量都不会比宪章赋予它的势力更强大,也不会比它的成员国对它所希望的更强大。事实上,只要世界各国人民和政府意识到联合国仅仅是达到最终目标——确立为保持和平而被赋予充分的立法权和行政权的超国家的权威——的过渡组织,联合国就是一个极其重要和有用的机构了。——节选自爱因斯坦《致联合国大会的公开信》(1947)请回答:(1)依据材料,概括爱因斯坦的对当时世界形势的认识及解决办法。(9分)(2)结合材料谈谈你对爱因斯坦的认识。(6分)【答案】:【考点预测】纵观—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这一选修专题,以第二次世界大战、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三个考点为主要考查内容,主要考查形式为非选择题。在年的高考复习中,除上述主要考查内容外,还应注重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等知识点的复习与练习。纵观—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这一选修专题,以古代中国的政治家、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亚洲觉醒”的先驱、杰出的科学家四个考点为主要考查内容,主要考查形式为非选择题。在年的高考复习中,除上述主要考查内容外,还应注重对东西方的先哲、无产阶级革命家等知识点的复习与练习。【高考母题】(二)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史学家评价某一人物时说:“一方面,他保留象征自由、平等、博爱的三色旗,是新秩序的严历保卫者;另一方面,他忽略主权在民而行绝对君权”。该人物是 A.詹姆士一世 B.克伦威尔 C.拿破仑 D.俾斯麦【答案】:C【解析】:题中“新秩序”即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绝对君权”即称法兰西第一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