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涂药技术专题宣讲_第1页
中药涂药技术专题宣讲_第2页
中药涂药技术专题宣讲_第3页
中药涂药技术专题宣讲_第4页
中药涂药技术专题宣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血液科吴奕芬中药涂药技术中药涂药技术专题宣讲第1页目录||||||||||||||||||||||||||||||||||||||||||||||中药外治历史变革中药涂药定义及种类中药涂药操作步骤中药涂药注意事项1234中药涂药技术专题宣讲第2页一、萌芽阶段:(远古——春秋战国)1、早在1300年前甲骨文中,就有大量关于中医外治体会文字记载。2、《五十二病方》中,记载以酒剂外涂止痛和消毒资料为酒剂外用最早记载。3、春秋战国时期,在《黄帝内经》,还有用白酒和桂心涂治风中血脉等记载,被后世誉为膏药之始,开创当代膏药之先河。

中药涂药技术专题宣讲第3页二、发展阶段(汉代——明代)1、东汉时期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记述了涂、熨、外敷、药浴等各种外治方法。2、晋朝葛洪《肘后备急方》中首次记载用软膏剂外涂疗金疮,并收录了大量外用膏药,如续断膏、丹参膏、雄黄膏、五毒神膏等,并注明了详细制用方法。3、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述及外贴膏药治疗坏疽、风湿之症,收载了不少穴位贴敷疗法,并为人们所熟知和广泛采取。中药涂药技术专题宣讲第4页三、理论成熟阶段(清代)清代,能够说是中药外治方法较为成熟阶段。1、《抢救广生集》又名《得生堂外治秘方》,所载方药含有简、便、验、廉特点。书中所用外治疗法包含、涂、针、炙、砭、镰、浸洗、按摩等各种方法,几乎集外治之大全,其中许多方法延用至今,确有疗效。2、吴氏所著《理瀹骈文》总结了我国清末以前千余年外治方法,推广到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等科,从而奠定了外治法理论基础。中药涂药技术专题宣讲第5页1、民国时期,西医传入后不停发展与壮大,中医却得不到政府支持和重视。在这一时期,尽管受到政府种种限制,民间中医学术团体大量涌现,治疗伎俩丰富,外治法广泛渗透到内、外、妇、儿各科,扩大了外治应用范围。2、在当代,伴随科技日新月异,许多边缘学科及交叉学科出现,为中药外治方法注入新活力,其中利用声、光、电、磁等原理配合中药治疗方法也普遍应用。四、中西医结合阶段(民国——当代)中药涂药技术专题宣讲第6页中药涂药技术是将中药制成水剂、酊剂、油剂、膏剂等剂型,涂抹于患处,到达祛风除湿、解毒消肿、止痒镇痛一个操作方法。

中药涂药技术

中药涂药技术专题宣讲第7页水剂以水为药品溶剂,将药品与水按一定百分比调配成一个制剂。惯用水剂有:姜汁水、红花水等。使用方法:清洗、涂抹、湿敷中药涂药技术专题宣讲第8页用要求浓度乙醇将药品有效成份浸出或溶解而制成澄清体制剂。惯用酊剂有:碘酊、痛肿灵、消肿止痛酊等。使用方法:供内服或外用。酊剂中药涂药技术专题宣讲第9页是指用油脂浸出药中有效成份,制得含药油,或含有药性动植物油配制成药剂。惯用油剂有:谷糠油(祛风除湿)、紫草油(活血化瘀)。使用方法:外用治疗油剂中药涂药技术专题宣讲第10页膏药惯用于消肿、生肌、驱风寒、和气血、通经络等。是指将药品与适宜基质均匀混合制成含有一定稠度半固体外用制剂。惯用膏剂:红霉素软膏、金黄如意膏等。使用方法:涂抹

膏剂中药涂药技术专题宣讲第11页涂药(擦)三步法药量足:用药量多少与损伤部位,药品成份等相关,许多病人在使用外用膏剂时,如同挤牙膏普通,通常使用量不足,致使药品有效成份较少,有限药品未能很好渗透疾病部位,自然收不到应有效果。中药涂药技术专题宣讲第12页涂药三步法部位准:以损伤部位为中心(疼痛点及邻近穴位),以网球肘为例,可取曲池(手臂痹痛、上肢不遂等可取)、肘尖、疼痛点(前臂伸肌腱起始处,也是损伤及无菌性炎症症结所在处)。适当按摩:适当按摩,可加紧药品透皮吸收,并对损伤部位气血、筋肉起到一定疏通作用。按摩手法能够不拘形式,力度适宜。中药涂药技术专题宣讲第13页惯用按摩手法按是用指尖,拳尖,手掌在患处垂直用力,作用较深,以局部感觉胀痛为度。摩用手在局部盘旋移动,作用轻柔而浅,速率较快。按摩两种方法临床最为普遍,早在明代以前就作为了筋伤纲领.摩法含有益气合中,消淤退肿,并能缓解肌肉担心疼痛。中药涂药技术专题宣讲第14页惯用按摩手法揉法,用手指或手掌在皮肤上压着作轻轻盘旋揉动手法,操作手不离开皮肤,使该处皮下深部组织随揉动而滑动。掌揉含有理气,合胃,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作用。指揉法温筋理气,散瘀止痛。中药涂药技术专题宣讲第15页评定1.病室环境,温度适宜。2.主要症状、既往史、药品过敏史、是否妊娠。3.对疼痛耐受程度。4.涂药部位皮肤情况。

操作步骤中药涂药技术专题宣讲第16页通知1.涂药后如出现痛、痒、胀等不适,应及时通知护士,勿私自触碰或抓挠局部皮肤。2.涂药后若敷料脱落或包扎松紧不宜,应及时通知护士。3.涂药后可能出现药品颜色、油渍等污染衣物情况。4.中药可致皮肤着色,数日后可自行消退。中药涂药技术专题宣讲第17页物品准备治疗盘、中药制剂、治疗碗、弯盘、涂药板(棉签)、镊子、盐水棉球、纱布或棉纸、胶布或弹力绷带、治疗巾等,必要时备中单、屏风、大毛巾。中药涂药技术专题宣讲第18页基本操作1.查对医嘱,评定患者,做好解释,调整病室温度。2.备齐用物,携至床旁。依据涂药部位,取合理体位,暴露涂擦部位,必要时屏风遮挡。3.患处铺治疗巾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洁皮肤并观察局部皮肤情况。4.将中药制剂均匀涂抹于患处或涂抹于纱布外敷于患处,范围超出患处1~2cm为宜。中药涂药技术专题宣讲第19页5.各类剂型使用方法1、混悬液先摇匀后再用棉签涂抹。2、水、酊剂类药品用镊子夹棉球蘸取药品涂擦,干湿度适宜,以不滴水为度,涂药均匀。3、膏状类药品用棉签或涂药板取药涂擦,涂药厚薄均匀,以2~3mm为宜。4、霜剂应用手掌或手指重复擦抹,使之渗透肌肤。5、对初起有脓头或成脓阶段肿疡,脓头部位不宜涂药。6、乳痈涂药时,在敷料上剪一缺口,使乳头露出,利于乳汁排空。中药涂药技术专题宣讲第20页6.依据涂药位置、药品性质,必要时选择适当敷料覆盖并固定。7.涂药过程中随时问询患者有没有不适。8.操作完成,帮助患者着衣,安排舒适体位。中药涂药技术专题宣讲第21页1.婴幼儿颜面部、过敏体质者及妊娠患者慎用。2.涂药前需清洁局部皮肤。3.涂药不宜过厚以防毛孔闭塞。4.涂药后,观察局部及全身情况,如出现丘疹、瘙痒、水泡或局部肿胀等过敏现象,停顿用药,将药品擦洗洁净并汇报医生,配合处理。5.患处若有敷料,不可强行撕脱,可用生理盐水棉球沾湿敷料后再揭,并擦去药迹。注意事项中药涂药技术专题宣讲第22页适应症适合用于跌打损伤、烫伤、烧伤、疖痈、静脉炎等

婴幼儿颜面部,药品过敏者慎用中药涂药技术专题宣讲第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