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 高二下学期_第1页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 高二下学期_第2页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 高二下学期_第3页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 高二下学期_第4页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 高二下学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omprehensivemanagementoflanddegradationinfarmingpastoralecotoneofnorthernChina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综合治理生物、工程、经济、社会等措施内蒙古东部的浑善达克沙地HunshandakeSandyLandineasternInnerMongolia我国内蒙古东部的浑善达克沙地距离北京西北部约180千米,历史上曾是水草丰美的地区20世纪后期,这里草场退化严重,沙尘暴频发,成为京津地区沙尘的主要来源地之一;如今,这里绿洲重现现在的浑善达克沙地是如何从沙源地变成了生态绿洲?01-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综合治理原则Comprehensivemanagementofecologicallyfragileareas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治理首先应树立生态脆弱区要以保护、恢复自然环境为第一要务的观念其次应综合运用生物、工程、经济、社会等措施解决问题,实现人地和谐发展02-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综合治理措施

AOptimizinglandusestructure.……优化土地利用结构Constructionofprotectionsystem.……B构筑防护体系LandforlandNaturalrecovery.……C以地养地自然恢复Adjustthestructureandquantityoflivestock.……D调整牲畜结构和数量Controllingtherapiddevelopmentofpopulationandimprovingthequalityofpopulation.……E控制人口过快发展提高人口素质陕西省定边县土层深厚,日照充足,适宜荞麦生长这里荞麦种植历史悠久,生产的荞麦具有粒大饱满、营养丰富、药用价值较大等优势;2011年,定边荞麦被确定为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OA-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乌兰察布土壤多为沙壤土,土质疏松、透气性好;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独特的自然条件使马铃薯具有块大、皮薄、整齐、干物质量高、表皮光滑、无污染、病虫害少、耐运耐藏、易于误烹油及适合加工、适口性极佳等优点。从土地适宜性出发,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集约化、高效、特色农牧业及农牧产品加工业OB-构筑防护体系在草地退化严重地区,利用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采用灌草相结合方式,适当人工补种植物,固沙防沙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利于固沙植被存活在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严重地区,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OC-以地养地,自然恢复选择部分自然条件较好的地方,人工种植高产牧草,解决牲畜食草问题,从而使退化的草场通过休牧得以自然恢复OD-调整牲畜结构和数量在北方农牧交错带的退化草场,使牲畜数量控制在草场承载力范围内调整牲畜结构,减少山羊等对草场破坏严重的畜种比重,增加肉牛等比重山羊食性杂,适应性强,繁殖率高,饲养周期短,饲养获得收入快。但是山羊觅食能力强。在较为干旱的草原和山坡,山羊会践踏表土,啃食草根,造成草场退化。OE-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生态脆弱区的人口容量有限,人口过快发展对环境压力增大;在北方农牧交错带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1)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判断常见的生态脆弱区环境问题可根据区域的自然环境基础判断,举例如下:在湿润的山地丘陵地区,植被破坏严重易引发水土流失;在干旱的灌溉农业区,不合理灌溉易导致土壤盐碱化;在草原牧区,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等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易造成草场退化,从而引起荒漠化。(2)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的分析自然原因:区域的自然条件决定了一个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在分析自然原因时,往往考虑气候、地形、植被类型及植被覆盖度、地表沉积物等。人为原因:包括当地农业生产方式、能源消费结构、生产技术水平、政策导向等。(3)区域生态环境问题防治措施的分析退:退耕还林、还草、还牧、还湖。建:建设自然保护区、生态走廊、森林公园、淤地坝等,采用草方格沙障等。改:改善经济结构,改坡为梯。法: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管理,加大执法力度。鄂尔多斯旅游发展委员会宣传片案例:乌兰察布市实施退耕还林(草)【思考题】阅读教材图2.20、图2.21.以及相关的文字材料,思考下列问题:1.乌兰察布市的地理位置有什么特点?2.20世纪60年代以后,乌兰察布市草原基本消失的原因是什么?3.乌兰察布市由种植早春作物小麦、莜麦等粮食作物转变为种植晚秋作物马铃薯和甜菜等经济作物的原因是什么?4.通过退耕还林(草),乌兰察布市农业土地利用结构、农业产业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5.乌兰察布市通过生态整治带来了哪些积极效益?1.乌兰察布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中部,远离海洋,深居内陆。2.20世纪60年代后,当地人口大量增加,人们大面积垦草种粮,导致草原基本消失。3.优化种植业结构,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增加农民的收入。4.土地利用结构中草地和林地的比重大,林地的比重上升,草地的比重略有下降,耕地的比重大幅度下降;农业产业结构中畜牧业比重上升,种植业比重大幅度下降。5.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促进乌兰察布市农村农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水平,实现了区域脱贫致富。同时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实现了了社会、经济和生态三大效益有机统一。乌兰察布市实施退耕还林(草)Implementationofreturningfarmlandtoforest(grass)inWulanchabuCity乌兰察布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中部这里历史上曾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20世纪60年代后,当地人口大量增加,人们大面积垦草种粮,导致草原基本消失至20世纪90年代初,全市耕地面积达160万公顷,但90%的耕地出现水土流失和风蚀沙化,有的农民被迫举家搬迁返回乌兰察布市实施退耕还林(草)Implementationofreturningfarmlandtoforest(grass)inWulanchabuCity从1994年起,乌兰察布市开始重建生态;至2008年,陆续有一半多的耕地实现退耕还林(草)与此同时,还采取多种措施调整农业土地利用结构和农业产业结构返回首先是调整种植业的结构,摒弃早春作物小麦和莜麦,而是以晚秋作物马铃薯和甜菜等经济作物为主,优化了种植业结构调整种植业结构-OA其次是把低产的农田退耕还草,建设人工草场,以提供优质饲草饲料,促进畜牧业的发展,使畜牧业在第一产业产值中所占的比重由退耕前的不到30%增加到2008年的50%以上退耕还草,建设人工草场-OB第三是调整畜牧业结构,由过去的粗放散养转为舍饲圈养,畜种结构由过去以土种畜为主的毛肉型转变为奶牛、肉羊为主的乳肉型,逐步改变传统靠天养畜的方式,加快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调整畜牧业结构-OC乌兰察布市实施退耕还林(草)Implementationofreturningfarmlandtoforest(grass)inWulanchabuCity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促进乌兰察布市农村农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变广种薄收的不合理生产方式,促使农业劳动力转移,使农民收入水平和结构发生了变化,实现脱贫致富同时,生态环境也发生巨大变化,全市森林覆盖率和天然草场草原植被覆盖度都得到大幅提高课时作业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塞罕坝地区地处自然环境的过渡地带,生态环境脆弱。历史上塞罕坝曾经水草丰美、森林茂密。自清末以来由于大规模开围放垦和战争、山火等原因,到20世纪50年代,这里的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成为风沙蔽日的茫茫荒原。1962年,塞罕坝设立林场。林场建设初期,造林成活率低,不足10%.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塞罕坝建成林地约7.5万公顷,并在大面积单一人工林的基础上,通过小面积抚育砍伐、“引阔入针”“林下植树”等措施,逐步形成了以人工纯林为顶层,灌木、草、花、次生林间种的复层异龄混交结构,环境优美,生态与经济效益显著。下图示意塞罕坝林场位置。1.从自然地理环境的过渡性分析塞罕坝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2.分析塞罕坝土地沙化的自然原因。3.从气候角度推测林场建设初期造林成活率低的原因。①塞罕坝地处华北平原向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②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向温带大陆性气候(或半干旱区向半湿润区,或季风区向非季风区)过渡地带;③地处温带森林向温带草原的过渡地带,生态环境脆弱。①生态环境脆弱,植被自然恢复能力弱;②处于半干旱、半湿润区的过渡地带,气候的大陆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