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篇初中语文课外现代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试题及答案散文小说七八九年级合集汇编_第1页
20篇初中语文课外现代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试题及答案散文小说七八九年级合集汇编_第2页
20篇初中语文课外现代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试题及答案散文小说七八九年级合集汇编_第3页
20篇初中语文课外现代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试题及答案散文小说七八九年级合集汇编_第4页
20篇初中语文课外现代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试题及答案散文小说七八九年级合集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特蕾莎修女

①她只是一位满面皱纹、瘦弱文静的修女。

②一九九七年九月,当她去世时,印度政府为她举行国葬,

全国哀悼两天。成千上万的人冒着倾盆大雨走上街头,为她的离

去流下哀伤的眼泪。她就是被誉为“活圣人”的特蕾莎修女。

③十八岁的时候,特蕾莎修女从她的家乡一一马其顿一个

偏僻的乡村来到遥远的印度,来到被称为“噩梦之城”的加尔各

答。在这里,她看到有病的人无人照看,孤独的男人和女人躺在

街头等死,成百上千失去父母的儿童四处游逛……她感到了工作

的召唤,于是脱下修女服,开始了护理和救助穷人的工作,并一

直延续了半个世纪。

④特蕾莎修女清醒的认识到,居高临下的给予,接受者会

有被施舍的屈辱感觉,这对于一个人的尊严是极有害的,它可能

导出苦涩和敌意,而不是和谐与和平。在街头,这个瘦小的修女

亲手握住快要横死的穷人的手,给他们临终前最后一丝温暖;在

医院,这个受着病痛折磨的修女亲吻艾滋病患者的脸庞,为他们

筹集医疗资金;她给柬埔寨内战中被炸掉双腿的难民送去轮椅,

也送去生活的希望;她细心的从难民溃烂的伤口中捡出蛆虫,

帮助他们减轻痛苦……

⑤在特蕾莎修女的感召下,数以万计的人参与了她的“慈

善传教士”活动,数以千万计的人从这个修道会的社会福利和救

援工作中受益。

⑥一九七九年,特蕾莎修女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颁奖辞

说:“她的事业的一个特征就是对单个人的尊重……最孤独的人、

最悲惨的人、濒临死亡的人,都从她的手中接受到了不含施舍意

味的同情,接受到了建立在对人的尊敬之上的同情。”面对巨大

的荣誉,特蕾莎修女的答辞是:“今天,我来接受这项奖金,是

代表世界上的穷人、病人和孤独的人。这个奖是对贫穷世界的承

认。”她把奖金全部用于救助那些穷人和受苦难的人,并向诺贝

尔委员会提出了一个小小的要求一一取消例行的授奖宴会,因为

那太浪费了。几句朴实的话语,一身寻常的打扮,但特蕾莎修女

身上的光芒却照耀着整个颁奖礼堂。委员会接受了这一请求,并

且将省下来的七千一百美元赠与她领导的仁爱修会。

⑦特蕾莎修女自己也是一个穷人,她的生活朴实无华;但

同时她又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因为她拥有爱、给予爱、收获爱。

她曾动情的说:“我们所做的不过是汪洋中的一滴水,但若欠缺

了那一滴水,这汪洋总是少了一滴水。”特蕾莎修女说这些话的

时候,就好像母亲给孩子讲故事,没有花招、没有卖弄,有的只

是一颗直白坦率的心灵。她微笑着说:“让我们记住一点:没有

人不需要关爱,我们要总是以微笑相见,尤其是在微笑起来很困

难的时候,更需要微笑。”

⑧是的,我们的生活中太缺少这样的微笑了。那些脸上肌

肉只会作机械运动的美女模特们,当她们面对特蕾莎修女的微笑

的时候,才会发现什么是真正的美。美与爱联系在一起,美是爱

的一部分。不懂得爱的人,永远跟美无缘。

(注)修女:天主教或东正教中出家修道的女子。

20阅读文章,要把握人物特点。用自己的话说说特蕾莎

修女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21阅读文章,要分析典型材料。从文章第②、⑥两段中

选取一个典型事例,具体说说它对表现人物所起的作用。(4分)

22阅读文章,要品味关键语句。联系课文《麦琪的礼物》

或课外阅读,谈谈你对结尾画线句的理解。(4分

23诺贝尔委员会授予特蕾莎修女的颁奖辞语言精练、饱

含情感,极具感染力。2004年2月20日,十大感动中国2003

年年度人物评选揭晓,入选人物是杨利伟、钟南山、陈忠和、尾

山宏、梁雨润、巴金、高耀洁、达吾提•阿西木、成龙和衡阳武

警消防官兵。请你选择其中之一(尾山宏除外),运用个性化的语

言为他设计一段精彩的颁奖辞,100字左右。(6分)

人物:

颁奖辞:

【帮帮你】若设计有困难,可参照评选委员会授予尾山宏

的颁奖辞:“一位70岁的日本老人,承受着巨

大的压力,用自己大半生的时间对日本政府侵华战争的罪

行进行着不懈的追问。在他身上,人们看到了

跨越国家和民族的正义力量,这力量启示着人们,在捍卫

正义的道路上,人们可以超越一切界限,而惟

一不能失去的就是正义响在心中的声音。”

参考答案

20示例:特蕾莎修女是一位把毕生精力投入到慈善事业中的

人。

(点明投身慈善事业或救助穷苦人1分,其它能体现人物精

神风貌的信息1分,语言表述1分,共3分)

21示例1:第②段的事例描写了特蕾莎修女去世时人们

悼念她的隆重场面,借雨和泪突出了人们对她的真挚情感,从侧

面烘托出了她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示例2:第⑥段中特蕾莎修女面对诺贝尔奖巨大的荣誉,

她只是用朴实的语言提醒大家关注贫穷世界。这个典型事例突出

了她对穷人的关心,表现了她善良美好的心灵。

(点明作用1分,结合具体内容阐述2分,语言表述1分,

共4分)

22示例:美不仅是外在的容貌、漂亮的衣着,美更应该

是爱的代名词。简爱容貌普通,却赢得了最美好的爱情;德拉剪

掉了美丽的金发,在杰姆的眼中却更加动人,这都是因为她们心

中有爱。美,只有与爱结合,才能散发永恒的魅力。

(点明美与爱的关系1分,结合具体内容阐述2分,语言表

述1分,共4分)

23示例:人物一一杨利伟。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军人,但

他却是实现中华民族数千年飞天梦想的第一人。当成功的花环将

他簇拥的时候,我们没有忘记他为这一天流下的汗水,做出的牺

牲;没有忘记他超乎常人的坚毅、执著和镇定。不管过去了多少

年,我们都能回忆起他自信的目光和灿烂的笑容。

(事迹概括2分,人物评价2分,个性化的语言2分,共6

分)

痛苦的游戏

一次朋友聚会,有一位正在某个心理咨询培训班学习的朋友提出

要和大家玩一个游戏。他发给每人一张纸片,请大家在上面写下

五件自己认为最珍贵的东西,比如生命、爱情、朋友等。最后他

再三强调:大家一定要以认真的态度对待它。

我认真地考虑了一下,在自己的纸片上写下了:丈夫、女

儿、快乐、满足感和父母。这时,这位朋友请大家考虑

放弃其中的一个。我轻轻地划去了“满足感”。我的“满

足感”,其实是“事业有成”的代名词。从小所受的教育告诉我:

碌碌无为是悲哀的。所以,尽管只是一个中学教员,我还是希望

能从小事做起,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一番成绩来。然而,工作上

的“满足感”,并不是我生活的全部,就算工作上表现平平,我

至少还拥有我的家人和快乐,他们于我何等重要……尽管这样宽

慰自己,我心里隐隐约约地还是有些郁闷一一毕竟我不是一个甘

于平庸的人。我开始觉得这是一个不大好玩的游戏。

接下来,朋友请大家在剩下的四件中再放弃两件。我一下

子懵了,放弃哪一个好像都是不可能的。我请求说:游戏可不可

以就此结束了?朋友说:那哪行?哪有半途而废的道理?忍痛割爱

吧。真的,我的心里好痛苦、好矛盾。划去“快乐”后,我以歉

疚、负罪的心情划去了“父母”。亲爱的爸爸妈妈,如果你们看

到这篇文章,请千万千万要原谅女儿,毕竟你们不可避免地要先

我们而去。

然而这游戏还没有结束!朋友请大家在仅剩的两件中还要

划去一件,保留最后一件。这真是太残忍了!我的丈夫和女儿,

我怎么可能舍弃他们中的任何一个!我的丈夫,我生命中最亲密

的伴侣,在我迷惘时为我指点迷津,在我失意时为我排忧解难,

我的生命中不能没有他!而我的九个月大的小女儿,集聚了我所

有希望的小精灵,她傻乎乎的笑脸,她无所顾忌的大哭,都是那

样深切地牵扯着我的心,我的生命中也不能没有她!如果要选择

舍弃他们中的哪一个就让我先舍弃自己吧。

游戏结束了。朋友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述着这个游戏的现实

意义,而我的头脑里一片空白。原来,生命中的种种至爱,在我

心中的分量远远超过了我的想像,我的家人,我的事业,我的快

乐心情,对我来说都是那么的重要!以至于尽管只是一个个假想

的“放弃”,仍然让我感到痛苦和沉重。:

一个游戏参加者喃喃自语:什么呀,真是个无聊的游戏!

我看了他一眼,不,朋友!这是我所参加的最有意义的游戏。让

我们更诚挚地去爱、去珍惜吧,在我们还拥有着的时候!

5.用文中的短语填空。(6分)・

(1)作者在纸片上写下的五件最珍贵的东西,可以分为“”、

“"、“我的快乐心情”三类。

(2)文中所述只是一次游戏,尽管只是假想的放弃,而作者

却感到痛苦和沉重,这是因为她是“”对待的。

6.作者划去“父母”时为什么感到歉疚、负罪?(5分)

7.文中画线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8.游戏是痛苦的,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我所参加的最有

意义的游戏”?(5分)

参考答案

5.(6分)(1)我的家人我的事业(顺序颠倒不扣分)(2)

以认真的态度(每空2分)

6.(5分)因为她在选择中保留了丈夫和女儿,却舍弃了父

母,这让她不安和难过,深深自责。

(答出“剩下的三者中放弃了父母”的意思,即可得分)

7.(4分)她对丈夫和女儿的爱超过了对自己生命的爱。<

意思对即可得分)

8.(5分)因为这个游戏使作者明白:生命中的种种至爱在

她心中的分量远远超过了她的想像,对她来说是那么重要,是无

法放弃、必须好好珍惜的。(意思对即可得分)

土地的颜色(14分)

①有一句歌词“我家住在黄土高坡”,民间亦有“脸朝黄

土背朝天”的说法。人的生命融入土地后,最后的结局是剩下“一

杯黄土”。由此可见,土地的主色调是黄色,在一般人的眼里,

这种色彩带有单调和悲凉的味道。

②其实,土地的颜色并不单调。土地是神奇多彩的,她是

所有陆地生命的家园。古人说的“大块文章”,不是今天所指的

作家或学者写出的长篇巨著,而是指大地上的斑斓景观。这可以

从李白的“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中得到权威性

的证明。“大块”就是大地,“文章”是指错综复杂的色彩花纹。

我们有“五色土”的叫法,还有黄土地、红土地、黑土地的分类,

说明土地五彩缤纷,迷幻多姿,娇娇动人。

③面对地图,就是面对五色焕然的土地。而实实在在的土

地,其颜色要比地图上的色彩丰富得多,复杂得多。在喜马拉雅

山上,土地是银色的,呈现白皑皑的景观;在西部广阔的沙漠里,

土地是苍黄的,留下无穷的关于生命的思索;在东北广袤的原野

中,土地是黑色的,把丰收和喜悦送给人间;在南方的丛山丘陵

中,土地是绿色的,孕育着无限生机和希望;在坦荡无垠的平原

里,土地是金色的,现代神话正在天天演绎;在革命老区,土地

是红色的,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种。

④春天的土地是的,金黄的菜花、殷红的杜鹃花及各色的

野花铺天盖地。夏天的土地是的,浓绿的草木、深蓝的河水、

火热的阳光写满山川。秋天的土地是的,金色的稻浪、橙黄的

水果、红红的高粱透着喜气。冬天的土地是的,晶莹的霜花、

洁白的山川,银色的世界玲珑剔透。

⑤土地不仅表面上璀璨耀眼,而且其内心也藏着一个缤纷

的世界。黄灿灿的金子、清亮亮的石油、灰色的铅和铁、乌黑的

煤、翠绿的翡翠、血红的玛瑙、亮晶晶的宝石等等都是土地本身

的颜色。

⑥如今,银色的冰川在消融,大地上的绿色在减少,黑土

地正在流失,黄土地上流走的泥沙危及千里沃野,白花花的盐碱

地挤走了良田肥地,苍黄的沙尘暴席卷城市村庄,地下宝藏乱采

滥挖,……这样的举止,如果任其发展,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就

会真的变得色彩单调,不再神奇。人类将会面临严重的环境危机。

⑦我们只要对土地带有一份感情,就会觉得它是一个斑斓

的世界。陆地生命的多姿多彩,源于神奇的土地。保护土地的颜

色,就是保卫地球的蔚蓝色!

⑧丰富多彩的土地,孕育一个美丽的主题...!

23.给加点字注音。(2分)

白皑皑()广袤()演绎()剔透()

24.选择恰当的一项词语填在第④段的横线上。(2分)()

a洁净b.激情c灿烂d.厚重

A.abedB.dabcC.cbdaD.bacd

25.作者认为土地的颜色是什么?文章从哪些方面来描写

土地的颜色?(3分)

26.请从文中任选一个角度简析选文的艺术特色。(3分)

27.面对人类对土地资源的破坏性开发,你认为该怎样做

才能使土地依然神奇多彩?发挥想象,描述一下你理想中的那个

“美丽的主题”。(后一问作答不超过60字)(4分)

答案:

23aimaoyiti24C

25五彩缤纷(或五彩斑调、五色焕然等)(1分);从土地的

形态(或从山脉、沙漠、原野等方面(1分);从春夏秋冬四季

(0.5分);从土地的内心(0.5分)。

26示例1:欲扬先抑的写法。先写土地色彩的单调悲凉,然后写

土的神奇色彩,并以李白的诗加以佐证,突出土地的五彩缤纷。

示例2:排比的运用。土地不同形态的不同颜色,不同季节

的不同颜色,土遭受的破坏,都用排比来铺陈,使句子整齐,内

容丰富,感染力强。

(此外,还可以从用词的准确,其它修辞手法的运用,构

思匠心独运等方面进行分析,切合文章特点,表述清楚,即可酌

情给分直至满分)

27.(1)全民行动,从我做起,严禁不合理开发;植树造林,

控制污染源,变废为宝合理开发优质资源。(2分)(2)畅想土地

美好的未来,眼前将出现一幅幅“阳和次第发,桃李更芳菲”、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的生动画面;蓝天白云,牛羊成群;

山色如黛,碧波似锦;小桥流水,花香鸟语;高楼林立,龙腾虎

跃;风调雨顺,明珠璀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创造着美丽和殷

实,人们生活在孕育生命,包容一切,万世永续,神奇多彩的土

地上。(2分)

为你自己高兴

①朋友小凌自幼双腿瘫痪,在一家印刷包装纸的福利厂工作,

业余爱读文学书,常到我家来借,我有一天就对他说:“你怎么

不立个大志向,发奋写作,也成个作家?”当时他没说什么,过

些天来还书,他告诉我:“我没有写作的天分,我就这样当个读

者挺好。”临告别时更笑着说:“我活得挺自在。我为自己高兴。”

②上个星期天我在大街上看见了他,他骑着电动三轮车,

后座上是也有残疾的妻子,搂着他们完全健康的小女儿,三个人

脸颊都红喷喷的,说是刚从北京游乐园玩完回来。真的,他们全

家都为自己高兴,那是人生中最扎实最醇厚的快乐!

③为自己高兴吧!我为什么不完美?一一别钻那牛角尖。要

是别人问你为什么不如何如何,那么,让我们都像小凌那样,坦

然无愧地看待自己,珍爱、享受平凡而实在的人生!

④一个作家朋友得了个奖,却很不高兴。为什么?因为有人

问:为什么只是个地区奖,而不是全国奖?如果他得了个全国奖,

那么又可以问:为什么不是最高奖?如果是最高奖,那么又可以

问:为什么国际上没有得奖?如果国际上得了奖,那么还可以问:

为什么不是诺贝尔文学奖呢?……这样一路问下去,会有什么样

的结果呢?也许会有正面的例子,但我举不出来,我只知道美国

海明威和日本川端康成都是在得诺贝尔文学奖不久后自杀身亡

的:也许那自杀的心理因素非常复杂,但一些评论家讥讽海明威

的“江郎才尽”,社会舆论对川端康成达到至美至丰境界的高于

富士山的期盼压力,很可能是那诸多因素中相当重要的一种。

⑤不要为自己立下高不可及的标杆,更不要被别人往往确

实是出于好意的刺激而陷入自卑自怨自责自苦的泥潭!

⑥争取不凡()可敬可佩,()甘于结结实实的平凡,则更

可爱可羡……这个世界很大,机会确实很多,然而这个世界也很

小,机遇又极为难得,我们应在奋力进取与适可而止之间取得一

种平衡。我们要懂得这个世界不单是为不平凡的人而存在,更是

为平凡的人而存在。

⑦为你自己高兴,因为你的努力奋进已取得了一些成果;

为你自己高兴,因为你能够如现在这样也真是挺不错;为你自己

高兴,因为你不为自己设置徒添烦恼的标杆,更不受他人出于好

意而设置的缥缈标杆的蛊惑;为你自己高兴,为你那平凡而充实

的、问心无愧的存在而高兴!

13、删掉第②段似乎也可以保持文章的完整。为什么作者

要写这一段?请简要分析。(3分)

答:

14、第①至⑤段运用了举例论证和的方法。举小凌的例子

是证明要“坦然无愧地看待自己,珍爱、享受平凡而实在的人生”

的观点;举作家朋友和海明威、端康成的例子是证明的观点。

(4分)

15、下面这句话摘自第6段。请在句中括号内填上恰当的

关联词语。(2分)

争取不凡()可敬可佩,()甘于结结实实的平凡,则更可

爱可羡……

16、有人认为“为自己高兴”就是满足现状,不思进取。

对此观点,作为一个中学生的你是如何看的?(3分)

答:

答案:13、作为事实论据(1分),论证小凌所说的“我活

得挺自在,我为自己高兴”,使文章更有说服力(2分)。

14、对比论证(2分)、不要为自己立下高不可及的标杆,

更不要被别人往往确实是出于好意的刺激而陷入自卑自怨自责

自苦的泥潭!(2分)

15、虽然、固然、诚然,然而、但是。

16、①、“为你自己高兴”并不是满足现状、不思进取,

而是要为自己平凡充实的存在而高兴,而不要总是为那些高不可

攀、不切实际的目标而徒生烦恼。

②、人还是要有一个远大目标,并要为此作出最大努力,

完全满足现状,不思进取不应该是我们中学生具有的人生观。(言

之成理即可)

为生活设定目标

①相传唐太宗贞观年间,长安城西的一家磨坊里,有一匹

马和一头驴子。它们是好朋友,马在外面拉东西,驴子在屋里推

磨。那一年,马被玄奘大师选中,出发经西域前往印度取经。

②十七年后,这匹马驮着佛经回到长安。它重到磨坊会见

驴子朋友。老马谈起这次旅途的经历:浩瀚无边的沙漠,高入云

霄的山岭,凌峰的冰雪,热海的波澜……那些神话般的境界,使

驴子听了大为惊异。驴子惊叹道:“你有多么丰富的见闻呀!那

么遥远的道路,我连想都不敢想”。“其实”,老马说,“我们

跨过的距离是大体相等的,当我向西域前进的时候,你一步也没

停止。不同的是,我同玄奘大师有一个遥远的目标,按照始终如

一的方向前进,所以我们打开了一个广阔的世界。而你被蒙住了

眼睛,一生就围着磨盘打转,所以永远也走不出这个狭隘的天

地。”

③这是一个简洁的寓言故事,但我们从中却能看到一些生

活的本质。研究表明,芸芸众生中,真正的天才与白痴都是极少

数,绝大多数人的智力都相差不多。然而,这些人在走过漫长的

人生之路后,有的功盖天下,有的却碌碌无为。

④这本是智力相近的一群人,为何他们的成就却有天壤之

别呢?卡耐基的一份调查或许能够说明问题。

⑤卡耐基曾对世界上一万个不同种族、年龄与性别的人进

行过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他发现,只有3%的人能够明确

目标,并知道怎样把目标落实;而另外97%的人,要么根本没

有目标,要么目标不明确,要么不知道怎样去实现目标10

年后,他对上述对象再一次进行调查。虽然调查样本总量的5%

找不到了,但95%的人还在。调查结果令他吃惊:属于原来的

97%的范围内的人,除了年龄增长10岁以外,在生活、工作、

个人成就上几乎没有太大的起色,还是那么普通与平庸;而原来

与众不同3%,却在各自的领域里取得了相当的成功,他们10

年前提出的目标,都不同程度地得以实现,并正在按原定的人生

目标走下去。

⑥卡耐基的结论同样令我们震惊。原来,杰出人士与平庸

之辈最根本的差别,并不在于天赋,也不在于机遇,而在于有无

人生的目标!就像那匹老马与驴子,当老马始终如一地向西天前

进的时候,驴子只是围着磨盘打转。尽管驴子一生所跨出的步子

与老马相差无几,可因为缺乏目标,它的一生始终走不出那个狭

隘的天地。生活的道理同样如此。对于没有目标的人来说,岁月

的流逝只意味着年龄的增长,平庸的他们只能日复一日地重复自

己。

⑦也许我们曾不满于自己的平庸;也许我们曾抱怨过生活

的无聊;然而当我们在心中为自己设下目标并持之以恒地向前迈

进时,我们的生活也就掀开了新的一页。

13.文章开头引用寓言故事有什么作用?

14.用文章中的原句填空。卡耐基的调查表明,3%的人在

各自的领域里取得相当的成功,是因为;97%的人在生活、工

作、个人成就上几乎没有太大的起色,是因为。

15.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线句”生活的道理同样如此”

中“此”指代什么?

16.从结构上分析,第④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17.文中引用卡耐基的调查就是为了证明目标理想在事业

中的重要性,但作者为什么要说“卡耐基的一份调查或许能够说

明这个问题”?.

18.本文充分论述了确立远大目标并朝着目标努力的重要

性。请结合学习实际,谈谈读了本文后,你得到了哪些启示?(不

超过80字)

参考答案

13.用形象的寓言故事说理,既生动地说明了作者所要阐

述的道理,又明白易懂,且有吸引读者的效果。

14.能够明确目标,并知道怎样把目标落实;要么根本没

有目标,要么目标不正确,要么小知道怎样去实现目标。

15.人们应该为自己设下奋斗目标并持之以恒地朝着目标

努力,这样才能取得突出成就。

16.“承上启下”或“过渡”。

17.①他考虑到可能有人并不赞同他的看法,使用了表推

测的“或许”一词,使语言严谨、准确。②语气委婉,让人容易

接受。

18.(3分,能够紧扣文章,结合确立目标的重要性,联

系学习实际谈出自已的切身体会即可,否则酌情扣分。

文具盒

厉劲的北风篦子似地梳刮着裸露的皮肤,英的手背上就有了一道

道血口子...

娘说,女孩子家能识几个字就行了,遭那个罪咋?

英听了,眼泪就扑塌扑塌掉下来。常沾泪的那地方便有了

印痕,似两片干柳叶。

过年了,乡里分给村里一些市里人捐的衣、物,村里再分

到户。听到吆喝声,娘带着英

去领。

村长的家就是村里办公的地方,只比英的家多一张床和两

把一坐就吱吱作响的白茬椅子子。

捐物只剩下一双皮鞋、一件半旧的红毛衣和一个塑料文具

盒。村长脸上透出难色,说,

大妹子,拣一样吧,还有两家哩……

娘就毫不犹豫地抓起那件红毛衣,抖了几料就往英身上套。

英直往后翘起,眼光却扎在那个文具盒上。娘说,那物件

不挡寒,要它咋?

村长讪讪地笑了,说,这闺女有出息……

娘叹了口气,将毛衣在手里窝来窝去,说,你真憨……

英的眼泪又下来了。娘说,甭哭,依着你还不行吗?

得到这个文具盒,莫把它当作宝贝,用布包好,放在枕边,

从不往书包里装。没人的时候,她就打开它一一就像打开了一个

天地:文具盒里有花花绿绿的贴画、课程表,还有一杆

漂亮的自动铅笔……拿起自动铅笔,她就觉得自己也会在

市里某个明亮、温暖的教室里……

几年以后,英考上了中专,去市里上学。临上路时,她没

忘了将文具盒随身带上。

开学头一天,英拿出文具盒摆在桌上一一,惟一能和同学一

样的,就是这一件了。

同桌的叫丽,家就在市里。看到那个文具盒,丽不屑地一

笑。待英掀开它,丽的眼睛就

睁大了,那个课程表是她设计的……

丽说,你真爱惜...

英笑了,说,有了这个文具盒,我就不爱哭了。你小时好

哭不?

丽不答,脸却红了。她没敢说这个文具盒是为了让妈再买

一个更好的而捐出的。当时妈

说这还能用,她就闹,还哭鼻子……

英和丽成了好朋友。临近寒假的一个周末,丽邀英去家里

玩。英不去,说,我娘说了,不让我到别人家去。

丽说,我妈妈主要是想见见你……

英就去了。

从丽的家回来,奖给家里写了一封信。信里说,娘,我想

要一件红毛衣……

17.小说开头一段描写说明了什么?(3分)

答:

18.面对三件捐物,娘为什么选择红毛衣?英为什么选择文

具盒?(4分)

答:

19.“英直往后翅超,眼光却扎在那个文具盒上。”请解释

“扎”在文中的意思,并说说“扎”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4

分)

答:

20.英说“有了这个文具盒,我就不爱哭了”,为什么?(3

分)

答:

21.英原先执意选择文具盒,最后她又“想要一件红毛衣”,

你对此有何看法?(6分)

答:

参考答案

17.(3分)

说明英缺少御寒的衣服,生活十分贫困。(大意对即可)

18.(4分)

娘选择红毛衣,因为它可以御寒,实用。英选择文具盒,

是因为英要读书,向往现代文明。(每点2分。第一问能答“御

寒”即可;第二问能答“要读书”即可。)

19.(4分)

“扎”在文中的意思是“紧紧地盯住”(或“专注地看”)。

“扎”字生动地表现了英对文具盒的喜爱,对读书的渴望。(解

释2分,只解释为“盯”“看”等给1分;作用2分。意思相近

或大意对即可。)

20.(3分)

因为文具盒为英打开了一个她所向往的现代文明的学习天

地,给了她无尽的慰藉。(大意对即可)

21.(6分)

略。(开放性试题。回答此问题,首先要理解英“想要一

件红毛衣”表现了姑娘爱美的天性,然后就此提出看法。对美的

看法,不论是理解、赞赏,还是批评,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我的名字,我的心痛

我一直觉得,“遭遇”离婚,最痛苦的不是父母,而是孩

子。

父母离婚那年,我12岁。也许是觉得我还小,他们一直没

有告诉我,要不是母亲突然带我搬回了姥姥家,要不是那天无意

中在母亲衣柜里发现了那本离婚征,我还真不知道他们会瞒我到

什么时候。当时,真的很伤心,因为他们完全忽略了我。然而,

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几个月后的一天晚上,我刚要睡着,迷迷糊糊中听到母亲

说要跟我聊聊。我拉亮了台灯,看到母亲蓬乱的头发,红肿着双

眼,顿时吓了一跳,以为发生了什么事。谁知母亲却开始滔滔不

绝的抱怨父亲,说他没出息,不会关心人,懒惰,吝啬……好像

父亲成了天下恶人的典型。母亲憔悴的脸庞由于愤怒而变得扭

曲,我不敢相信眼前这个刻薄的女人竟是我昔日美丽善良的母

亲,也不敢相信那个被母亲说得坏透顶的男人竟是我慈爱有加的

父亲。我哽咽着打断母亲求她不要再讲下去。她顿了顿,说只是

想让我知道离婚是出于无奈,而且他要我改掉名字随她姓,理由

是我被判给了她,那一夜,我躺在床上辗转难眠,回想起从前全

家其乐()(r6ngr6ng)的情景,泪水打湿了枕头。那时,

我才知道,原来离婚是如此可怕。

第二天,母亲真的拿给我一本字典让我选字改名,我怯怯

地说用不着字典,其实要改,光改姓就行了。母亲发起了火,怒

气冲冲地说要我和父亲彻底划清界限,连名代姓一个字不留。看

着母亲不容()(zhi)疑的表情,我别无他法。

那天,我在书桌前坐了一整天,被泪水浸湿的稿纸写满了

我最熟悉的两个字一一吴娟,揉成了团的废纸丢了一地,摊开的

字典也被我画得一塌糊涂。不是我找不到合适的字,而是我觉得,

多年来这两个字已成为了我身体的一部分;小时候,父亲总是咬

着这两个字叫贪玩的我回家,母亲总是哼着这两个字哄我入睡。

这一切让我如何割舍得下?

母命难违,最终还是在这两个字上画上了一个巨大的“义”,

“血淋淋”的像是刻在我的胸口。交到母亲手中的纸,名字已经

改成了“田靖”母亲宽慰地笑了,也许她永远发现不了新名字里

的秘密。“靖”字里,“女”旁"月”底仍取自于“娟”因为我

永远无法忘记为我取名的父亲,而那个“青”头,上面一横是我,

下面两横是父亲和母亲,中间那一竖就是一个家,能把我们拴在

一起,虽然我知道,那已经永远成了过去。

阅读记叙文回答问题:

29.注音并解释(2分)

刻薄吝啬

30、为文中()填汉字(2分)

31、文中加点的“如此”指代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

32、第三段中的省略号与文中哪个词相照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

33、第三段对母亲的外貌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

34、发挥你的想象,为第二段“也许是觉得我还小”后面

在加两个句子。(2分)

(1)也许;(2)也许。

35、如何理解“最痛苦的不是父母,而是孩子。”?(2

分)

36.插叙部分有什么作用?(1分)

37.你认为母亲做得对吗?为什么?(2分)

38.用第二段加点的“要不是……,要不是……,还真不

知道……。”造句。(1分)

参考答案

29.bo尖酸、小气;lins。小气、不大方

30.融融;置

31.父母的离婚对于家庭造成重大的伤害。

32.滔滔不绝

33.表明母亲受离婚的打击之大。

34.(1)他们觉得我不懂事。

(2)他们怕伤害我。

35.父母的痛苦只是暂时的,离婚给孩子带来的痛苦是无

穷的。

36.说明“我”的家庭也曾经是一个无比幸福的家庭。

37.略38.略

我的母亲

中国文化馆要我写一篇《我的母亲》,并寄我母亲的照片一张。

照片我有一张四寸的肖像。一向挂在我的书桌的对面。已有放大

的挂在堂上,这一张小的不妨送人。但是《我的母亲》一文从何

处说起呢?看看母亲的肖像,想起了母亲的坐姿。母亲生前没有

摄取坐像的照片,但这姿态清楚地摄入在我脑海中的底片上,不

过没有晒出。现在就用笔墨代替显影液和定影液,把我母亲的坐

像晒出来吧:

我的母亲坐在我家老屋的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上,眼睛里

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

老屋的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是母亲的老位子。从我小时候直到

她逝世前数月,母亲空下来总是坐在这把椅子上,这是很不舒服

的一个座位:我家的老屋是一所三开间的楼厅,右边是我的堂兄

家,左边一间是我的堂叔家,中央一间是我家。但是没有板壁隔

开,只拿在左右的两排八仙椅子当作三份人家的界限。所以母亲

坐的椅子,背后凌空。若是沙发椅子,三面是柔软的厚壁,凌空

原无妨碍。但我家的八仙椅子是木造的,坐板和靠背成九十度角,

靠背只是疏疏的几根木条,其高只及人的肩膀。母亲坐着没处搁

头,很不安稳。母亲又防椅子的脚摆在泥土上要霉烂,用二三寸

高的木座子衬在椅子脚下,因此这只八仙椅子特别高,母亲坐上

去两脚须得挂空,很不便利。所谓西北角,就是左边最里面的一

只椅子。这椅子的里面就是通过退堂的门。退堂里就是灶间。母

亲坐在椅子上向里面顾,可以看见灶头。风从里面吹出的时候,

烟灰和油气都吹在母亲身上,很不卫生。堂前隔着三四尺阔的一

条天井便是墙门。墙外面便是我们的染坊店。母亲坐在椅子里向

外面望,可以看见杂沓往来的顾客,听到沸翻盈天的市井声,很

不清静。但我的母亲一向坐在我家老屋西北角里的这样不安稳、

不便利、不卫生、不清静的一只八仙椅子上,眼睛发出严肃的光

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母亲为什么老是坐在这样不舒服的

椅子里呢?因为这位子在我家中最为重要。母亲坐在这位子里可

以顾到灶上,又可以顾到店里。母亲为兼顾内外,便顾不到座位

的安稳不安稳,便利不便利,卫生不卫生,和清静不清静了。

我四岁时,父亲中了举人,同年祖母逝世,父亲丁艰在家,

郁郁不乐,以诗酒自娱,不管家事,丁艰终而科举废,父亲就从

此隐遁。这期间家事店事,内外都归母亲一人兼理。我从书堂出

来,照例走向坐在西北角里的椅子上的母亲的身边,向她讨点东

西吃吃。母亲口角上表出亲爱的笑容,伸手除下挂在椅子头顶的

“饿杀猫篮”,拿起饼饵给我吃;同时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

给我几句勉励。

我九岁的时候,父亲遗下了母亲和我们姐弟六人,薄田数

亩和染坊店一间而逝世。我家内外一切责任全部归母亲负担。此

后她坐在那椅子上的时间愈加多了。工人们常来坐在里面的凳子

上,同母亲谈家事;店伙们常来坐在外面的椅子上,同母亲谈店

事;父亲的朋友和亲戚邻人常来坐在对面的椅子上,同母亲交涉

或应酬。我从学堂里放假回家,又照例走向西北角里的椅子边,

同母亲讨个铜板。有时这四班人同时来到,使得母亲招架不住,

于是她用了眼睛的严肃的光辉来命令,警戒,或交涉;同时又用

了口角上的慈爱的笑容来劝勉,抚爱,或应酬。当时的我看惯了

这种光景,以为母亲是天生成坐在这只椅子上的,而且天生成有

四班人向她缠绕不清的。

我十七岁离开母亲,到远方求学。临行的时候,母亲眼睛

里发出严肃的光辉,诫告我待人接物求学立身的大道;口角上表

出慈爱的笑容,关照我起居饮食一切的细事。她给我准备学费,

她给我置备行李,她给我制一罐猪油炒米粉,放在我的网篮里;

她给我做一个小线板,上面插两只引线放在我的箱子里,然后送

我出门。放假归来的时候,我一进店门,就望见母亲坐在西北角

里的八仙椅子上。她欢迎我归家,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她探

问我的学业,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晚上她亲自上灶,烧些我

所爱吃的菜蔬给我吃,灯下她详询我的学校生活,加以勉励,教

训,或责备。

我廿二岁毕业后,赴远方服务,不克依居母亲膝下,唯假

期归省。每次归家,依然看见母亲坐在西北角里的椅子上,眼睛

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她像贤主一般招待

我,又像良师一般教训我。

只是她的头发已由灰白渐渐转成银白了。

我三十岁时,弃职归家,读书著述奉母,母亲还是每天坐

在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上,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

慈爱的笑容。

我三十三岁时,母亲逝世。我家老屋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

上,从此不再有我母亲坐着了。然而我每逢看见这只椅子的时候,

脑际一定浮出母亲的坐像一一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

出慈爱的笑容。她是我的母亲,同时又是我的父亲。她以一身任

严父兼慈母之职而训诲我抚养我,我从呱呱坠地的时候直到三十

三岁,不,直到现在。陶渊明诗云:“昔闻长者言,掩耳每不喜。”

我也犯这个毛病;我曾经全部接受了母亲的慈爱,但不会全部接

受她的训诲。所以现在我每次在想象中瞻望母亲的坐像,对于她

口角上的慈爱的笑容觉得十分感谢,对于她眼睛里的严肃的光

辉,觉得十分恐惧。这光辉每次给我以深刻的警惕和有力的勉励。

17.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1)肖()像(2)

沸()翻盈天

(3)训诲()(4)

瞻()望

18.作者写作本文的缘起是什么?(2分)

19.第一段中母亲的照片“一向挂在我的书桌的对面”中的“一

向”表现了作者对母亲有什么样的感情?(2分)

20.第三段中作者从哪四方面写出了母亲座位的不舒服?(摘引

文中语句回答)(4分)

(1)

(2)

(3)

(4)

21.母亲座位既然如此不舒服,那她为什么老是坐在这样不舒服

的椅子里呢?(4分)

22.第四段开头写到“祖母逝世,父亲丁艰在家,郁郁不乐”,

其中“丁艰”一词是书面语,指遭到父母的丧事。我们在初中课

本里学过哪一篇文章也写到作者祖母去世,父亲奔丧回家这一情

节?(2分)

《》

23.第五段结尾“天生成有四班人向她缠绕不清的”中“四班人”

都指哪些人?(摘引文中语句回答)(4分)

(1)

(2)

(3)

(4)

24.第六段中两次描写了母亲,当作者临行时,先写母亲眼睛里

发出严肃的光辉,后写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为什么当作者放

假归来时,描写顺序却相反呢?(4分)

25.第七段中“唯假期归省”与鲁迅的《社戏》中“那时我

的祖母虽然还康健,但母亲也已分担了些家务,所以夏期便不能

多日的归省了",两句中的“归省”意思相同,写出这个词的意

思。(2分)

26.第九段引用的陶渊明诗句“昔闻长者言,掩耳每不喜”,

是说明人在年轻时容易犯什么毛病?(答案不得超过10个字)

(4分)

27.“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是深

深印在作者脑海中的母亲的形象,这句话贯串全文,重复十次,

可见其重要性。结合全文,分析概括出这句话所体现的母亲的性

格特点。(4分)

28.本文是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我们在初中课本中还学过

一篇这样的文章。写出这篇课文的作者和题目。(2分)

(1)作者

(2)题目《>

参考答案

17.(1)xiao(2)fei(3)hui(4)zh

an

18.中国文化馆的约稿或中国文化馆要我写一篇《我的母亲》(再

加上“怀念母亲”)。

19.深深的怀念之情。

20.(1)(很)不安稳(2)(很)不便利(3)(很)不

卫生(4)(很)不清静

21.因为这位子在我家中最为重要。(或母亲可以兼顾内外)

22.背影

23.(1)工人们(2)店伙们(3)父亲的朋友(4)亲

戚邻人

24.为突出母亲对儿子的慈爱。

25.回家看望父母或回家探亲。

26.不愿听从长辈的劝告(或不全部接受长辈的训诲)。

27.严肃慈爱

28.(1)朱德(2)回忆我的母亲[或(1)水上勉(2)母亲

架设的桥

我等过你

(1)这几年,我的心境与詹姆斯・拉斯特乐队的曲子很贴切。

这成了生活中可以称为幸福的事情之一。我听了他的几十张唱

片,聆听时怀着憧憬与犹疑,听过已在心里装下充实,像从森林

里归来的孩子兜里揣满松果一样。

(2)人与音乐的契合,委实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难事。作曲

家与演奏家从来都是独裁者,按他们自己的方式诠释生活与哲

理。听者只能用声音一一唯一的传导符号来体味它背后的无限丰

富。当然,伟大的音乐家一一让自己的作品引起大多数人共鸣的

音乐家一一也由此诞生。风烛残年的贝多芬,耳朵全聋了,仍执

意指挥《第九交响曲》。这是令乐人们为难的事,又得配合。贝

多芬眼盯着乐谱,手臂僵舞,他的耳朵里静悄悄的。乐人们小心

地瞟他的手势,他们明知贝氏听不见,但生怕拉错一个音符。乐

曲结束了,全场掌声潮起。穿着燕尾服的维也纳人起立鼓掌,眼

里漾着热泪。他们尤为结尾《欢乐颂》这一为人类祈祷的乐思所

感染。贝多芬却依旧木然。女高音卡洛琳•婉格只好以不大礼貌

的方式,抓住他的衣袖,指一指观众席。风湿蹒跚的老贝慢慢转

过身来,认真地睽视着观众少顷,尔后鞠躬致谢。

(3)还是回到詹姆斯•拉斯特。说到贝多芬,我会总有一种

冲动,像说到苏格拉底这样的圣徒一样。我只想说,他们作品的

伟大,像辘辘把的绳子一圈挨一圈致密绕在人格的圆木上。詹姆

斯•拉斯特没有贝多芬那么伟大,至少现在还没有人这样说。他

只是一个乐队的组织者和指挥家。他所做的是把所有好的音乐作

品加以改编,从古典乐曲片段到流行电影插曲。在编配与气质上,

使之具有独一无二的詹姆斯•拉斯特的风格。

(4)他是通俗乐队,但本质上却很古典,典雅悠然,富于沉

思。在詹姆斯•拉斯特那里,无论是对往昔的回顾,对世事的前

瞻,都与我的心性契合一一那是一种漫不经心的中庸之美,没有

令人眼湿的激情。譬如说描写爱情,其感人处如脚下激起的细碎

浪花,瞬间变幻而消隐,耳畔更多的是潮音与涛声,却没有兜头

的狂澜。

(5)在照片上,詹姆斯•拉斯特,这位德国不来梅的老头,

灰白的金发很长,唇髭整齐,下须的胡须剪得很好看,古铜色的

脸膛上永远带着宁静明朗的笑。这个我心中默默信赖的人,他使

我这个没有受过很好音乐教育的人,渐渐理解了许多西方古典乐

曲,得以同大师进行儿童与巨人式的沟通。我感谢他。

(6)听老詹。在他的曲子里,我悟出典雅、开阔与不避俗亦

为文章之道。在这些纷纷如落叶的乐声里,我寂寞地写着自己的

文章。许多时候,环顾左右,也只有老詹的乐声相伴。

(7)还能说什么呢?南非诗人乔科写道:“我只能说一一我

等过你。”

(选自《掌心化雪》,有改动)

1.文章开篇说“这几年,我的心境与詹姆斯•拉斯特乐队

的曲子很贴切”,从全文来看,这种“贴切”具体而言是针对什

么来说的?(3分)

2.文章用了为数不少的文字表现贝多芬,分析作者

这样写的用意。(6分)

3.文章的标题为“我等过你”,说说作者等来的东

西是什么。(5分)

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本文选取了贝多芬、詹姆斯•拉斯特、苏格拉底、乔

科等典型材料,表现了伟大音乐作品能够感染人、启迪人、给人

以无尽的美这一主题思想。

B聆听詹姆斯•拉斯特,憧憬,源于对音乐梦境的渴望;

犹疑,源于对音乐家“独裁”的敬畏,文章将普通爱乐者的微妙

心理表现得真实、细腻。

C贝多芬与詹姆斯•拉斯特相比,他们的音乐各具风采:

前者在典雅、恢宏方面更胜一筹;后者在通俗、感人方面更具优

势。文章运用对比如实地表现了它们的差异。

D伟大的作品源于同样伟大的人格,无论是贝多芬、詹

姆斯•拉斯特还是其他有成就的音乐家、艺术家,作者从它们的

作品感受到了人格的魅力。

E本文的语言朴素而有诗意,在描写方面也很出色,特

别是老贝的演出、老詹的肖像等几处,虽不是眼前实景,但生动、

形象,人物如在目前。[][]

[答案及评分标准]

1.这种“贴切”是针对詹姆斯•拉斯特乐队的曲子表现出

“一种漫不经心的中庸之美,没有令人眼湿的激情”而言的。(3

分)

2.文章有不少的文字写贝多芬,意在说明“人与音乐的契

合,委实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难事”(2分),进而用来表现作者与

詹姆斯•拉斯特形成的默契、产生的共鸣(2分)是令人欣喜、弥

足珍贵的(2分)。

3.作者“等来的东西”即詹姆斯•拉斯特乐队带给他的两

点收获(1分):①他使我这个没有受过很好音乐教育的人,渐渐

理解了许多西方古典乐曲,得以同大师进行儿童与巨人式的沟通

(2分);②在他的曲子里,我悟出典雅、开阔与不避俗亦为文章

之道(2分)。[本题如果认为作者“等来的东西”是“与我的心

性契合的东西种漫不经心的中庸之美,没有令人眼湿的激

情”,可酌情给2分。]

4.[A][C](4分,每项2分)

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

①小男孩走出大门,返身向四楼阳台上的我招手,说:

②“再见!”

③那是好多年前的事了,那个早晨是他开始上小学的第二

天。

④我其实仍然可以像昨天一样,再陪他一次,但我却狠下

心来,看他自己单独去了。他有属于他的一生,是我不能相陪的,

母子一场,只能看作一把借来的琴弦,能弹多久,但借来的岁月

毕竟是有其归还期限的。

⑤他欣然地走出长卷,很听话地既不跑也不跳,一副循规

蹈矩的模样。我一个人怔怔地望着巷子下细细的朝阳而落泪。

⑥想大声地告诉全城市,今天早晨,我交给你们一个小男

孩,他还不知恐惧为何物,我却是知道的,我开始恐惧自己有没

有交错?

⑦我把他交给马路,我要他遵守规矩沿着人行道而行,但

是,匆匆的路人啊,你们能够小心一点吗?不要拉倒我的孩子,

我把我的至爱交给了纵横的道路,容许我看见他平平安安地回

来。

⑧我不曾搬迁户口,我们不要越区就读,我们让孩子读本

区内的国民小学而不是某些私立明星小学,我努力去信任自己的

教育当局;而且,是以自己的儿女为赌注来信任一一但是,学校

啊,当我把我的孩子交给你,你保证给他怎样的教育?今天清晨,

我交给你一个欢欣、诚实又颖悟的小男骇,多年以后,你将还我

一个怎样的青年?

⑨他开始识字,开始读书,当然,他也要读报纸、听音乐

或看电视、电影,古往今来的撰述者啊,各种方式的知识传递者

啊,我的孩子会因你们得到什么呢?你们将饮之以琼浆,灌之以

醍醐,还是哺之以糟粕?他会因而变得正直、忠信,还是学会奸

猾、诡诈?当我把我的孩子交出来,当他向这世界求知若渴,世

界啊,你给他的会是什么呢?

⑩世界啊,今天早晨,我,一个母亲,向你交出她可爱的

小男孩,而你们将还我一个怎样的呢?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本文选材以小见大,反映了父母和社会对孩子教育的责

任,令人回味无穷。

B.本文多用细腻的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C.本文开头与结尾前后呼应,这渲染了母亲对孩子成长的

焦虑之情。

D.本文在结构上突出的特点是倒叙法的运用,巧设悬念,

耐人寻味。

15.文章第⑤段中加点的“欣然”和“循规蹈矩”反映了

小男孩当时怎样的心理?(4分)

欣然:

循规蹈矩:

16.文章第⑧段加点的“你”指代什么?为什么要用第二人

称“你”?(3分)

17.“我”尽管将孩子交给社会,但仍有许多忧虑。第⑨

段主要写了“我”的哪些忧虑?(2分)

18.“你们将饮之以琼浆,灌之以醍醐,还是哺之以糟粕”

中“琼浆”“醍醐”在文中共同的意思是:(2分)

19.作者将母子关系看作“一把借来的琴弦”,你同意这一

说法吗?为什么?(3分)

答案:14.C

15.欣然:生动表现出孩子第一次独自上学时的新奇、喜

悦心情。循规蹈矩:体现出孩子听话及略显胆怯的心理。

16.学校。寄寓了一个母亲对学校对社会的殷切希望。

17.对获得什么样的知识的忧虑。

18.精华(智慧)

19.两种说法均可。同意的理由:孩子最终是要独立生活

的,母亲不可能陪伴终身,因而将“母子关系”看做“借来的琴

弦”是有道理的,它能够让孩子更早地学会生活。

不同意的理由:不应简单地将“母子关系”看成是“借来

的琴弦”,要对孩子的一生负责,不能将孩子一推了之,母亲不

应包办,但应随时拨动孩子心灵的琴弦。

我们是一家人

(1)我进中学那年就开始盼望独立,甚至跟母亲提出要在

大房间中隔出一方天地,安个门,并在门上贴一张“闲人免进”

的纸条。不用说,母亲坚决不同意,她最有力的话就是:我们是

一家人。

(2)当时,我在学校的交际圈不小,有位姓毛的圈内女生

是个孤女,借居在婶婶家,但不在那儿搭伙,每月拿一笔救济金

自己安排。我看她的那种单身生活很洒脱,常在小吃店买吃的,

最主要是有一种自己做主的豪气,这正是我最向往的。

(3)也许我叙说这一切时的表情刺痛了母亲的心,她怪我

身在福中不知福,我说为何不让我试试呢?见母亲摇头,我很伤

心,干脆静坐示威,饿了一顿。母亲那时对我怀了种复杂的情感,

她认为我有叛逆倾向,所以也硬下心肠,准备让我碰壁,然后回

心转意当个好女儿。当晚,母亲改变初衷,答应让我分伙一个月。

我把母亲给我的钱分成30份,有了这个朴素的分配,我想就不

会沦为挨饿者。

(4)刚开始那几天,我感觉好极了,买些面包、红肠独自

吃着,进餐时还铺上餐巾,捧一本书,就像一个独立的女孩。家

人在饭桌上吃饭,不时地看我,有了好菜,母亲也邀我去尝尝,

但我一概婉拒。倒不是不领情,而是怕退一步,就会前功尽弃。

(5)我还和姓毛的孤女一起去小吃店,对面而坐。虽吃些

简单的面食,但周围都是大人,所以感觉到能和成年人平起平坐,

心里还是充满那种自由的快乐。

(6)这样当了半个来月单身贵族后,我忽然发现自己与家

人没什么关系了。过去大家总在饭桌上说笑,现在这些欢乐消失

了,我仿佛只是个寄宿者。有时,我踏进家门,发现家人在板桌

上面面相觑,心里就会愣一愣,仿佛被抛弃了。

(7)天气忽然冷下来,毛姓孤女患了重感冒,我也传染上

了,头昏脑胀,牙还疼个没完没了,出了校门就奔回家。

(8)家人正在灯下聚首,饭桌上是热气腾腾的排骨汤。母

亲并不知道我还饿着,只顾忙碌着。这时候,我的泪水掉下来,

深深地感觉到与亲人有隔阂、恨气,是何等的凄楚。我翻着书,

把书竖起来挡住家人的视线,咬着牙,悄悄地吞食书包里那块隔

夜的硬面包,心想:无论如何得挨过这一个月。

(9)可惜,事违人愿,因为一项特殊的事,离一个月还剩

三天,身无分文了。我想向那孤女朋友借,但她因为饥一顿,

饱一顿,胃出了毛病,都没来学校。我只能向母亲开口借三天伙

食费。可她对这一切保持沉默,只顾冷冷地看我。

(10)被母亲拒绝是个周末。早晨我就断了炊,喝了点开水,

中午时,感觉双膝发软。那时的周末,中午就放假了,我没有理

由不回家,因为在街上闻到食物的香味,更觉得饥肠辘辘。推开

房门,不由大吃一惊,母亲没去上班,正一碗一碗地往桌上端菜,

家里香气四溢,仿佛要宴请什么贵宾。

(11)母亲在我以往坐的位置上放了一副筷子,示意我可以

坐到桌边吃饭。我犹豫着感觉到这样一来就成了可笑的话柄。母

亲没有强拉,悄悄地递给我一只面包,说:“你不愿意破例,就

吃面包吧,只是别饿坏了。”

(12)我接过面包,手无力地颤抖着,心里涌动着一种酸楚

的感觉,不由想起母亲常说我们是一家人,那句话刻骨铭心,永

世难忘。

(13)事后我才知道,母亲那天没心思上班,请假在家,要

帮助她的孩子走出困境。

(14)当晚,一家人又在灯下共进晚餐,与亲人同心同德,

就如沐浴在阳光下,松弛而又温暖。

(15)如今,我早已真正另立门户,可我时常会走很远的路

回到母亲身边,一家人围坐在灯下吃一顿,饭菜虽朴素但心中充

满温情。就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是一家人。

(16)人长大后都是要独立的,可家和家人却是永远的大后

方,永远的爱和永远的归宿。

(选自《中国当代散文精华经典阅读》,作者秦文君,有

改动)

19.简要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2分)

20.“母亲那时对我怀了种复杂的感情,她认为我有叛逆

倾向”,请你在文中找出三个“我有叛逆倾向”的例子,简要地

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结合上下文简要描述一下(11)段画线句子中“犹豫”

一词表现的人物内心活动。(2分)

22.选文是以什么为线索组织材料的?(2分)

23.仔细阅读全文,简要回答第(10)段中“母亲没去上班”

的原因。(2分)

24.选文用“我”的经历,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25.你的身边或许就有与“我”一样有“叛逆倾向”的青

年,请你以朋友的身份给他(或她)写几句赠言,帮助他(或她)

走出误区。(3分)(不得少于30字。如果写得精彩,奖励1分,

本题最高可得4分)

参考答案

19.选文记录了“我”在母亲的帮助下,改变了“叛逆倾向”,

最后回到了温暖的家的经历。

20.(1)要在大房间中隔出一方天地。

(2)向往毛姓女生的单身生活。(或向往自己做主的豪气)

(3)受母亲责怪后,静坐示威,饿了一顿。

21.不吃吧,自己正饥饿难忍;吃吧,又怕给家人留下笑

柄。

22.“我”对“我们是一家人”这句话认识的变化。

23.母亲(那天没心思上班,请假在家)要帮助她的孩子走

出困境。

24.人长大后都是要独立的,可家和家人却是永远的大后

方,永远的爱和永远的归宿。

25.有帮助作用2分,语言通顺、流畅1分,写得精彩奖

励1分,此题最多可得4分。

我寻求挫败

①我一直在寻求挫败。

②有人出发去“征山”,我却从来不是,而且刚好相反,

我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