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五年级科学下册船的研究2.1船的历史教学设计教科版_第1页
2024五年级科学下册船的研究2.1船的历史教学设计教科版_第2页
2024五年级科学下册船的研究2.1船的历史教学设计教科版_第3页
2024五年级科学下册船的研究2.1船的历史教学设计教科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42.1《船的历史》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课是五年级下册《船的探讨》单元的第1课。本单元的教学内容隶属于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技术与工程领域,指向以下3个主要概念:人们为了使生产和生活更加便利、快捷、舒适,创建了丰富多彩的人工世界;技术的核心是独创,是人们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工程技术的关键是设计,工程是运用科学和技术进行设计、解决实际问题和制造产品的活动。本单元共七课,前五课围绕船的材料、结构、动力等内容,引导学生在比较船的不同中,相识船只在体积、材料、构造、动力等方面的科学技术演化特点。最终两课让学生选择材料,设计和制作一艘符合肯定性能标准的小船。作为单元的起始课,本课聚焦部分明确了探讨对象是“船”,开宗明义地抛出问题“关于船,你知道什么?还想探讨什么?”,充分调动学生的新奇心和探究欲。探究部分由三个活动组成。第一个活动是沟通关于船的学问,并将“我们已经知道的”和“我们还想探讨的”内容记录在班级记录表上;其次个活动通过视察不同时期的典型的船,思索“船的哪些方面发展了”,教材还进一步选取摇橹木船和轮船两类典型船,从体积、船体材料、动力等方面比较不同;第三个活动探讨独木舟如何稳定地负载物体,还通过对比试验验证了尖形船首有利于减小船在水中受到的阻力。研讨部分,“从船的发展历史中,你发觉了哪些变更?”,这个问题引发学生体会到技术变革在船的演化上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怎样让独木舟保持稳定而不侧翻?”“怎样减小船在行驶中的阻力?”,这两个问题能让学生相识到船的外型、结构和性能之间存在关联,为学生后续制作小船,开启探讨船的历程进行了铺垫。这三个问题可以作为核心问题穿插在探究活动中,也可以在课堂最终用于梳理和总结提升。【学情分析】对于船这种交通工具,五年级学生特别熟识,他们能说出很多种船的名称,知道一些常见船的用途。然而,他们缺乏对船的历史的深化了解,不清晰船在发展过程中哪些方面发生了变更,对船在行驶中如何保持稳定、削减阻力的方法相识模糊。【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船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2.造船的技术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程。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视察比较,相识不同时期船的特点。2.通过制作独木舟模型的活动,感受“最初的小船”的样子和船的载重、稳定和水阻特性。3.通过“独木舟负载物体”“船型与阻力关系”的试验相识到船的外形、结构和稳定性、阻力之间的关系。科学看法目标感受船的发展历程,感受劳动人民的聪慧才智。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船的独创和技术革新对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和变更。【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不同时期、不同类型船的特点和发展趋势。难点:通过“独木舟负载物体”“船型与阻力关系”的试验相识到船的外型、结构和稳定性、阻力之间的关系。【教学打算】为学生打算:独木舟模型、船型模型(相同大小形态)、细线、垫圈、钩码、水槽、记录单等。老师打算:学生试验材料一套、教学课件等。【教学过程】一、聚焦老师用课件出示船的图片:船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运输工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提出聚焦问题:关于船你知道什么?还想探讨什么?引出船的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形象直观的图片,唤醒学生对船的原有认知,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二、探究(一)探究活动1沟通关于船的学问1.老师出示“关于船的学问”班级记录表,小组内探讨,整理“已经知道的”和“还想探讨的内容”。要求简洁明白,用关键词表述即可。2.小组汇报,老师引导学生从船体形态、材料、构造、动力系统、功能等角度描述船,再梳理还想探讨的问题,并用关键词将信息整理到班级记录表上。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前概念,学生集体沟通,相互补充关于船的学问,填补部分学生学问上的漏洞,提高学习效率,为将要进行的学习活动做好铺垫。(二)探究活动2探究船的历史1.请学生观看在船的发展过程中的代表性船只的图片或视频。谈话:船在发展过程中经验了天翻地覆的变更,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了解船的历史。2.船在发展过程中,哪些方面发生了显著变更?学生在充分发表观点的基础上,再来完成学生活动手册中关于“船的比较”记录表。3.学生汇报。设计意图:让学生观看图片或视频,思索“船在哪些方面发展了”,了解船在技术上的变更和发展过程,这些发展特征是推动单元后续学习的主线。(三)探究活动3探究独木舟1.谈话:船行驶在水中,首先要保证稳定、不侧翻。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让我们动手操作,接着探讨船的稳定性。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材料,1只独木舟,1盒钩码和1个水槽。提示:关于独木舟的制作,我们可选择直径约5cm、长度约20cm的小杉木,用直径3.5cm的钻头开槽,这样制作出的独木舟可承载两至三个钩码。但木制独木舟成本高、制作过程繁琐,还有吸水性太强、简洁开裂等缺点,建议采纳注塑独木舟来完成本课的探究。在动手操作前,请同学们先思索:可以怎样开展探究?试验时要留意什么?2.整理并总结试验方法,出示试验留意事项:放钩码时要轻轻放,放置要匀整;做试验三次,取最大值。3.学生分组试验。4.学生汇报试验发觉:我的独木舟最多能放置几个钩码;依据试验操作反思:在船中放置重物时,怎样才能做到保持稳定、不侧翻?独木舟在装重物时,有哪些不足?设计意图:通过试验,不难发觉,世界上最早的船——独木舟,存在装载量小、不稳定、简洁倾覆等缺点,让学生感知不断改进和完善独木舟的必要性。5.设问:我们的独木舟船首是什么形态的?什么样形态的船首受到水的阻力比较小?为什么?6.出示两块形态大小相同的木船模型,比较不同,设计对比试验。7.依据学生回答,整理总结试验方法,用演示试验验证预料或者播放视频《船首形态与阻力大小的关系》。8.沟通什么形态的船受到的阻力更小,探讨减小船在行驶中受到阻力的方法。设计意图:通过简洁验证探究发觉尖形船首更有利于减小船在水中受的阻力,有利于实现科学的“实践—总结—理论”探究过程。三、研讨1.从船的发展历史中,你发觉了哪些变更?2.怎样让独木舟保持稳定而不侧翻?3.怎样减小船在行驶中的阻力?设计意图:以问题的形式帮助学生回顾学过的内容,这些问题也可以穿插在探究环节中。让学生围绕这些思索来确定探讨任务,制订探讨方案,最终得出探究结果。四、拓展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我国航空母舰的相关信息,并简洁介绍中国的船舶发展历史和现状。设计意图:通过了解我国的航空母舰,简洁了解我国船舶的发展状况,以点带面,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和接着学习探究的爱好。【板书设计】船的历史尖形船首阻力小尖形船首阻力小受力匀整,不易侧翻船的发展:体积、材料、动力……【活动手册运用说明】活动名称:比较两种船的特点。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