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教学大纲_第1页
《针灸学》教学大纲_第2页
《针灸学》教学大纲_第3页
《针灸学》教学大纲_第4页
《针灸学》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针灸学》教学大纲

——供中医学专业(五年制、七年制)使用

,AJL.—

刖S

《针灸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骨伤、五官等本科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程,其主要内容为经络腌穴、刺灸法与治疗三个方面。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

巩固本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有关针灸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达到能够运

用针灸防治常见疾病的目的。

本课程的教学范围以教材为主,加强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

主,并根据章节内容,分别以实物、模型、图表、实验操作,以及录像、幻灯等教具和多媒

体教学设备辅助进行,以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增强教学效果。由于本门课不仅是一门理

论课,也是一门涉及临床多学科的实践课,在学习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十分注重实践

操作和临床见习、实习,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熟练掌握针灸基本技能。

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

绪言

【目的要求】

1.掌握针灸学的定义,明确针灸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学科之一及掌握此学科的重要意义。

2.了解本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目的、要求和学习方法。

3.熟悉针灸发展简史,特别是当代国内外学习、应用和研究针灸的进展情况。

【教学内容】

1.针灸学的定义。

2.针灸学的主要内容,学习目的要求和方法。

3.针灸的起源、发展及历代重要针灸史实。

4.当代国内外针灸发展概况。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上篇针灸理论

第一章经络总论

【目的要求】

1.掌握经络与经络学说的定义。

2.了解经络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3.熟悉经络系统的组成,掌握十二经脉的循行、分布、衔接规律和十二经脉流注概况。

4.熟悉奇经八脉的分布、作用及特点,了解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的

分布特点、作用及意义。

5.熟悉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掌握经络学说在临床上的应用。

6.了解经络的标本、根结、气街和四海的部位及意义。

7.了解经络实质的研究进展。

【教学内容】

1.经络与经络学说的定义。

2.经络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3.经络系统的组成、分布特点、作用及意义。

4.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经络学说在祖国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

5.经络学说在临床上的应用,重点从诊断疾病和治疗疾病方面论述。

6.经络的标本、根结、气街和四海。

7.经络的现代研究概况。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辅以图表。

第二章脆i穴总论

【目的要求】

I.掌握腌穴的定义、发展概况及分类方法。

2.掌握月俞穴的定位方法。

3.熟悉腌穴的主要治疗作用和主治规律。

4,熟悉各类特定穴的意义和内容。

5.了解腌穴的现代研究概况。

【教学内容】

1.月俞穴的定义、月俞穴的发展,以及穴位标准化方案的特点。

2.腌穴的分类及分类的原则。

3.腌穴的命名及命名的原则。

4.腌穴的定位方法,重点介绍骨度分寸法和自然标志取穴法。

5.腌穴的治疗作用和主治规律。

6.特定穴的定义与内容。

7.月俞穴的现代研究概况。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辅以图表。

第三章经络腌穴各论

【目的要求】

I.掌握十四经脉的循行,及其脏腑属络关系和与组织器官的联系。

2.熟悉十四经脉的病候和主治概要。

3.全面了解十四经腌穴,并重点掌握其中150个左右常用的经穴、奇穴的定位方法、主治特

点和刺灸方法。

【教学内容】

1.十四经脉的循行。

2.十四经的主要病候和主治概要。

3.十四经穴和常用经外奇穴的定位、主治和刺灸方法。

手太阴肺经(11穴):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

际、少商。对其中要求掌握的7个穴位作重点阐述(中府、尺泽、孔最、列缺、太渊、鱼际、

少商)。

手阳明大肠经(20穴):商阳、二间、三间、合谷、阳溪、偏历、温溜、下廉、上廉、

手三里、曲池、肘修、手五里、臂膀、肩弱、巨骨、天鼎、扶突、口禾修、迎香。对其中要

求掌握的9个穴位作重点阐述(商阳、合谷、阳溪、偏历、手三里、曲池、臂席、肩耦、迎

香)。

足阳明胃经(45穴):承泣、四白、巨髅、地仓、大迎、颊车、下关、头维、人迎、水

突、气舍、缺盆、气户、库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

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气冲、髀关、伏兔、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

上巨虚、条口、下巨虚、丰隆、解溪、冲阳、陷谷、内庭、厉兑。对其中要求掌握的17个穴

位作重点阐述(承泣、四白、地仓、颊车、下关、头维、梁门、天枢、归来、伏兔、梁丘、

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丰隆、解溪、内庭)。

足太阴脾经(21穴)隐白、大都、太白、公孙、商丘、三阴交、漏谷、地机、阴陵泉、

血海、箕门、冲门、府舍、腹结、大横、腹哀、食窦、天溪、胸乡、周荣、大包。对其中要

求掌握的6个穴位作重点阐述(隐白、公孙、三阴交、阴陵泉、血海、大包)。

手少阴心经(9穴):极泉、青灵、少海、灵道、通里、阴那、神门、少府、少冲。对其

中要求掌握的5个穴位作重点阐述(极泉、少海、通里、阴郑、神门)。

手太阳小肠经(19穴):少泽、前谷、后溪、腕骨、阳谷、养老、支正、小海、肩贞、

膈俞、天宗、秉风、曲垣、肩外俞、肩中俞、天窗、天容、颤修、听宫。对其中要求掌握的

6个穴位作重点阐述。(少泽、后溪、养老、天宗、颊修、听宫)。

足太阳膀胱经(67穴):睛明、攒竹、眉冲、曲差、五处、承光、通天、络却、玉枕、

天柱、大杼、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隔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

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环俞、上修、次修、中醪、

下髅、会阳、承扶、殷门、浮郑、委阳、委中、附分、魄户、膏肓、神堂、隔关、魂

门、阳刚、意舍、胃仓、肓门、志室、胞肓、秩边、合阳、承筋、承山、飞扬、跑阳、昆仑、

仆参、申脉、金门、京骨、束骨、足通谷、至阴。对其中要求掌握的25个穴位作重点阐述(睛

明、攒竹、天柱、大杼、风门、肺俞、心俞、隔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肾俞、大肠

俞、次修、承扶、委中、膏肓、志室、秩边、承山、飞扬、昆仑、申脉、至阴)。

足少阴肾经(27穴):涌泉、然谷、太溪、大钟、水泉、照海、复溜、交信、筑宾、阴

谷、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腹通谷、幽门、步廊、神

封、灵墟、神藏、豉中、俞府。对其中要求掌握的4个穴位作重点阐述(涌泉、太溪、照海、

复溜)。

手厥阴心包经(9穴):天池、天泉、曲泽、那门、间使、内关、大陵、劳宫、中冲。对

其中要求掌握的7个穴位作重点阐述(曲泽、那门、间使、内关、大陵、劳宫、中冲)。

手少阳三焦经(23穴):关冲、液门、中渚、阳池、外关、支沟、会宗、三阳络、四渎、

天井、清冷渊、消砾、臊会、肩髅、天髅、天牖、翳风、瘦脉、颅息、角孙、耳门、和髅、

丝竹空。对其中要求掌握的9个穴位作重点阐述(关冲、中渚、阳池、外关、支沟、肩髅、

翳风、耳门、丝竹空).

足少阳胆经(44穴):瞳子修、听会、上关、颔厌、悬颅、悬厘、曲鬓、率谷、天冲、

浮白、头窍阴、完骨、本神、阳白、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风池、肩井、渊腋、

辄筋、日月、京门、带脉、五枢、维道、居髅、环跳、风市、中渎、膝阳关、阳陵泉、阳交、

外丘、光明、阳辅、悬钟、丘墟、足临泣、地五会、侠溪、足窍阴。对其中要求掌握的14

个穴位作重点阐述(瞳子髅、听会、率谷、阳白、风池、肩井、日月、带脉、环跳、风市、

阳陵泉、光明、悬钟、丘墟)。

足厥阴肝经(14穴):大敦、行间、太冲、中封、蠡沟、中都、膝关、曲泉、阴包、足

五里、阴廉、急脉、章门、期门。对其中要求掌握的5个穴位作重点阐述(大敦、行间、太

冲、章门、期门)。

督脉(28穴):长强、腰俞、腰阳关、命门、悬枢、脊中、中枢、筋缩、至阳、灵台、

神道、身柱、陶道、大椎、哑门、风府、脑户、强间、后顶、百会、前顶、卤会、上星、神

庭、素髅、水沟、兑端、龈交。对其中要求掌握的9个穴位作重点阐述(长强、腰阳关、命

门、大椎、哑门、风府、百会、上星、水沟)。

任脉经(24穴):会阴、曲骨、中极、关元、石门、气海、阴交、神阙、水分、下皖、

建里、中院、上脱、巨阙、鸠尾、中庭、膻中、玉堂、紫宫、华盖、璇矶、天突、廉泉、承

浆。对其中要求掌握的9个穴位作重点阐述。(中极、关元、气海、神阙、中脱、膻中、天突、

廉泉、承浆)。

常用经外奇穴(总36穴):四神聪、印堂、鱼腰、上明、太阳、球后、鼻通、金津、玉

液、夹承浆、牵正、翳明、安眠、三角灸、提托、子宫、定喘、夹脊、痞根、腰眼、十宣、

四缝、中魁、八邪、落枕穴、腰痛穴、中泉、二白、肘尖、环中、百虫窝、鹤顶、膝眼、胆

囊穴、阑尾穴、八风。对其中要求掌握的20个穴位作重点阐述(四神聪、印堂、太阳、球后、

鼻通、牵正、翳明、安眠、定喘、夹脊、腰眼、十宣、四缝、八邪、落枕穴、腰痛穴、膝眼、

胆囊穴、阑尾穴、八风)。

【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并充分利用图表、投影、幻灯等多媒体教学。

2.实验室示教,学生分小组反复划经点穴。

3.放映经穴的录像或电影。

中篇针灸技术

第四章刺灸法总论

【目的要求】

1.掌握刺法、灸法的定义。

2.熟悉针具与刺法的源流。

3.了解灸法的起源与发展。

4.了解刺法及灸法操作的量学要素。

【教学内容】

1.刺法、灸法的定义。

2.针具与刺法的源流

3.灸法的起源与发展。

4.刺法及灸法操作的量学要素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辅以图表。

第五章刺灸法各论

【目的要求】

1.了解毫针的基本知识,掌握毫针刺法的全部操作,并重点掌握捻转、提插、疾徐等补泻

手法。

2.了解得气的意义,掌握候气、催气、行针等操作方法。

3.掌握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4.掌握灸法的种类、操作、适应证和注意事项。

5.掌握拔罐的操作方法、适应范围和注意事项。

6.掌握耳穴的定位、主治及耳针的操作方法。

7.掌握标准头穴线的定位。操作方法、适应范围和注意事项。

8.熟悉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电针、穴位注射的操作方法,适应范围和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

1.毫针刺法的基本知识。

2.毫针的进针、留针、行针、出针等操作过程,针刺得气与行针手法、补泻手法。

3.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及处理。

4.灸法的意义、种类和作用;灸法的操作方法,适应范围和注意事项。

5.拔罐的操作方法,适应范围和注意事项。

6.耳穴的定位、主治配穴原则及耳针的临床应用与注意事项。

7.标准头穴线的定位和主治作用,头针的操作方法,适应范围和注意事项。

8.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电针、穴位注射的操作方法、适应范围和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充分利用图表、电视、电影。实验室示教,学生分小组练习。

下篇针灸应用

第六章治疗总论

【目的要求】

1.掌握针灸治疗原则、治疗作用和针灸配穴处方。

2.熟悉各类特定穴的临床应用。

【教学内容】

1.针灸的治疗原则和治疗作用。

2.针灸处方。

3.特定穴的应用。

【教学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通过临床见习以加深对该篇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第七章治疗各论

【目的要求】

1.熟悉重点病证的概念、病因病机,掌握其辨证分型、针灸治疗原则、处方、配穴、方义

及针灸其他疗法(注:粗体内容为重点内容)。

2.了解一般病证的概念,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熟悉其针灸治疗。

【教学内容】

各科病证的概念、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针灸治法、处方配穴、方义及其他疗法。

内科病证:中风、眩晕、面瘫、咳嗽、哮喘、痴呆、痫证、郁证、呕吐、胃痛、痿证、

遗精、阳萎、不寐、便秘。

头面躯干痛证:头痛、面痛、落枕、漏肩风、腰痛(附坐骨神经痛)、痹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