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硕士研究应用生培养专项方案_第1页
东北大学硕士研究应用生培养专项方案_第2页
东北大学硕士研究应用生培养专项方案_第3页
东北大学硕士研究应用生培养专项方案_第4页
东北大学硕士研究应用生培养专项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硕士硕士培养方案(工学硕士)东北大学硕士院二O一二年六月

目录TOC\o"1-1"\h\z\u东北大学硕士硕士培养方案实施纲要 I信息科学和工程学院 4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学科 4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 7电力电子和电力传动学科 10电工理论和新技术学科 13电路和系统学科 16通信和信息系统学科 19信号和信息处理学科 22控制理论和控制工程学科 25检测技术和自动化装置学科 29系统工程学科 32模式识别和智能系统学科 35导航、制导和控制学科 38计算机系统结构学科 41计算机软件和理论学科 45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 50硕士课程一览表 54硕士公共课程一览表 54信息科学和工程学院课程一览表 56东北大学硕士硕士培养方案实施纲要依据教育部教研办《相关修订硕士培养方案指导意见》精神、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育部颁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硕士学科、专业目录》及《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硕士学科、专业介绍》,为了使硕士硕士学分要求、课程设置、论文研究工作适应新情况,结合本学科优势,并大胆吸收、借鉴中国外优异硕士培养经验和管理模式,制订适合我校发展,并有本学科(专业)办学优势和特色硕士培养方案。培养目标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遵纪遵法,含有良好道德品质,主动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2、掌握坚实学科领域内基础理论和系统专门知识。3、含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二、学习年限为了便于硕士硕士课程学习时间和论文工作时间安排和落实,硕士教学管理实施小学期制度,十二个月分4个小学期,每十二个月9月份开始1—10周为第1小学期,11—20周为第2小学期;每十二个月3月份开始1—10周为第3小学期,11—20周为第4小学期。以下所说小学期按此定义。硕士硕士课程学习时间为3个小学期,论文工作时间从第4小学期开始,为5个小学期。三、学分及课程设置1、总学分最低要求为30学分,学分计算方法为1学分/16课时。具体学分要求以各学科培养方案要求为准。2、硕士课程由学位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组成,学位课程学分不能少于20学分。学位课程包含自然辩证法概论(非哲学门类学科)、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外语、数学基础或基础理论类课程(数学基础或基础理论类课程累计课时要大于64课时,而且硕士入学考试考高等数学学科学位课程中必需包含2门数学基础类课程)、文件综述和学术活动、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3、硕士修课实施网上选课制度,网上选课追加和撤消须在每次开学三周内完成,网上未选课程不能参与考试,网上已选且未撤消课程必需参与考试,旷考按0分计。硕士全部课程考试成绩(包含不及格成绩)均记入本人档案。选修了培养方案中所列学位课程必需考试及格,不然不准答辩。课程考试不及格,须重修,下学期(或年)开本门课程时重新网上选课,并参与该课程考试。4、公共外语课程为96课时、6学分。公共外语课程由3个小学期完成,每个小学期32课时。第1、2小学期连续上课,在第2小学期末进行一次结业考试,在第3小学期末进行一次结业考试。硕士英语分为A、B、C三类班。单独考试、强军计划硕士参与A类班课程学习,全国统考硕士或推荐免试硕士能够参与A类班或C类班课程学习,且只能选A类班或C类班之一,但参与C类班课程学习是有条件,具体选拔措施另行通知。以相同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参与B类班学习。A、B类班分别为96课时,6学分,3个小学期完成教学工作,第1、2小学期64课时,第3小学期32课时;C类班为32课时,总计6学分,课程分为公共英语演讲、英语论文写作、英美概况及笔译四门课程,第1、2小学期完成教学任务。符合C类班条件硕士自己确定修A类班英语课程或修C类班英语课程,参与C类班硕士只能选C类班四门英语课程中一门,成绩经过者,视为完成英语课程学习,能够不修A类班英语课程。C类班英语课程记分措施:基础英语85分(自动给成绩),第二个成绩为C类班考试成绩。C类班英语四门课程共10个教学班,每班仅限30人。A、B两类班外语课程考试分两次,第1、2小学期进行一次考试,第3小学期进行一次考试,两次课程考试成绩分别及格而且平时成绩也及格可取得学分。A类班硕士第一次考试成绩优异者能够在第3小学期注册C类班课程,或继续注册A类班课程并参与A类班第二阶段学习,C类班考试成绩经过视为完成英语课程学习。5、专业外语为16课时、1学分,是否设置由学院决定。6、专业课程要根据课程类型进行课时和学分调整,专业基础课程为32课时、2学分;通常专业选修课程为16课时、1学分;专业描述性、工艺性课程为8课时、0.5学分。7、“文件综述和学术活动”,学分为2学分。“文件综述和学术活动”包含研究方向现实状况和前沿、参与学术汇报和讲座、做学术汇报等内容,其中本人最少做一次学术汇报。具体由学院安排,并给成绩。8、理科、工科要设试验技能培养步骤,学分为2学分,由学院安排并实施。9、外语为非英语硕士硕士须加修二外英语,二外英语课时为64课时,4学分。10、硕士专业和本科毕业专业一级学科不相同硕士是否补修本科主干课程由学院决定,补修课程不计学分。11、各学科须将硕士硕士课程设置同本科生、博士硕士课程设置作为一个整体统一考虑。硕士硕士阶段应深入加强相关基础知识课程学习,同时更要加深和拓宽专业知识。要避免硕士硕士课程和本科生课程在内容上反复和层次上模糊。同时一个学院各个学科间内容相同或相近课程应归为同一门课程进行设置。12、要避免因人开课现象发生。专业必修课程要含有学科基础性和共性,选修课要含有一定前沿性。四、学位论文工作1、论文选题、开题和中期检验时间安排1--3学期进行课程学习,第4学期进行开题、做开题汇报,第6学期结束前进行中期检验。2、确保学位论文质量方法(1)安排学生尽早进入课题,立即确定研究方向,确保学位论文工作计划性,提升技术含量和理论水平。(2)学位论文开题时,在导师负责同时,应辅以导师集体把关,提升课题安全性、可行性和前沿性。五、其它(一)培养方案是制订培养计划及进行培养工作、制订招生计划和学位授予工作关键依据。培养方案由学科责任人组织制订,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同意,报硕士院立案后实施。培养方案一经同意,必需严格实施,不得随意改动。特殊情况需要修订,必需经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同意,报硕士院审查立案。(二)本培养方案不包含MPA、MBA、EMBA,自秋季入学硕士硕士开始实施。

东北大学硕士院3月9日信息科学和工程学院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学科一、学科介绍该学科是现代检测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光学工程和机械过程等学科相互交叉和融合综合性学科,其研究内容为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传输和利用。该学科已在红外辐射测温理论和技术、多相流检测技术和控制、工业生产过程层析成像理论和技术、智能检测技术和控制、复杂生产过程参数检测、系统建模和优化控制等方面形成了比较稳定研究方向。其特点为将光、声、机、电等新技术和计算机、自动化技术相结合,处理生产过程中难测参数动态检测和控制难题。该学科多年来负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关键科技攻关项目和中国几十家企业科技项目。在钢水温度连续测量和高炉煤粉喷吹质量流量测量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结果。该学科包含到各个领域,所以重视和激励相关专业,如自动化、计算机、钢铁冶金、材料、应用数学、物理、机械等方面人才和本学科交叉融合,以利于技术创新。二、培养目标含有坚实理论基础及系统专业知识,含有交叉学科基础相关知识,含有专业方面创新思维能力,能够进行本学科领域内研究和设计开发。含有较强从事本专业及相邻专业教学、科研独立工作能力。三、学习年限和学分要求全日制攻读硕士:2年,最低30学分;四、研究方向1.红外辐射测温理论及技术该研究方向包含红外辐射测温理论研究,特殊条件下辐射测温技术研究,表面温度场测量及辐射测温仪表研究和开发等。2.图像处理技术研究及应用关键研究图像处理技术在工业应用,其中包含图像信息检测和分析、图像信息挖掘和识别、图像处理、模式识别或图像识别、景物分析、图像了解等。3.现代传感器技术和智能仪表包含多种新型传感器设计和应用,以超声、微波、激光及光纤传感器等现代检测技术为手段,以计算机为工具多种智能仪表设计和开发研制。4.计算机自动测试技术关键从事虚拟仪器检测技术和现代高性能仪表功效整合研究,以处理测试仪表响应速度、稳定性等一系列急需处理问题。5.多相流体检测技术和控制该研究方向关键从事多相流流型识别和流动参数如,分相浓度、速度、流量等参数实时、在线检测原理、方法和技术研究,和多相流流动参数控制方法研究。6.工业生产过程层析成像技术研究该研究方向关键从事复杂生产过程中关键参数二维/三维分布实时、在线检测/监测原理和方法研究,并以可视化形式对参数二维/三维分布进行图像显示。研究内容包含,传感器阵列优化研究和设计,高速数据采集及预处理硬件、软件研究和设计,图象重建算法研究,成像系统设计和以二维/三维参数检测为基础,建立复杂过程控制模型及算法。五、课程设置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课时学分备注学位课09670001自然辩证法概论542面授32课时09670002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361面授16课时0968000X硕士英语A/B/C班9660965矩阵分析3220964数学物理方程48309601001文件综述和学术活动209601002试验技能培养步骤209601103仪表智能化技术32209601102现代检测技术基础32209601101现代过程控制基础322选修课0962数值分析32209601514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原理32209601114过程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32209601115红外辐射测温技术32209601116生产过程参数检测32209601603计算机控制理论和设计48309601113光纤传感器技术32209601111专业写作(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学科)322六、论文工作1.学位论文工作通常程序为:文件阅读和调研、开题汇报、科学研究、论文撰写、论文送审和论文答辩。2.发表论文 在关键期刊最少发表论文1篇。硕士应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硕士为第二作者。3.学位论文(1)论文对所研究课题,应在理论分析、计算方法、试验技术、新型装置、新型工艺等方面中12个方面上,提出一定新见解。(2)采取基础原理及试验路线正确,试验数据正确、完整,论证充足,结论正确。(3)论文写作条理清楚、语句通顺、格式规范。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一、学科介绍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是伴随电力工业和自动化技术发展而发展起来应用型基础学科。本学科研究方向关键有电力系统运行和控制理论、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直流输电技术、电力系统在线监视和控制技术、微型计算机继电保护等。专业范围包含电力系统运行分析和控制、电力市场分析、电网调度自动化、继电保护、信息管理、电力企业管理现代化、厂站自动化和智能化仪器仪表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等方面。本学科培养含有坚实电气工程学科基础理论知识,能在电力工程、电气自动化工程及其它行业从事电力系统自动化研究、设计、运行和管理等方面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该专业毕业生可在电力系统及电气信息相关部门机关、企业、企业、设计院、研究所和高校从事技术开发、科学研究及管理等工作。本学科硕士点关键特点是强弱电结合、电力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相结合。本学科学术梯队结构合理,研究方向优异,研究项目较多,并有国际合作课题。为适应国家电力工业发展需要,本学科科研工作一直坚持面向电力生产实际、服务于电力生产实际,努力负担国家重大工程技术研究课题和各企业横向委托项目,科研经费总额每十二个月大幅度增加,并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科研结果。现在有教授3人(博士导师1人),副教授11人(归国留学博士3人)。仅近5年,负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十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获专利5项;项中国外期刊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国际三大检索收录近100多篇。建点以来正式出版教材和专著20多部,培养硕士、博士学位硕士100余名。电气自动化研究所多年来关键承接和开发了V/F控制PWM变频器,微型燃气轮机控制及电力变换系统,电力配电系统自动化,开关磁阻电机控制煤粉仓料位探测系统,发电厂计算机集散控制,沈空于洪场站飞机加油自动控制系统,残疾人自助机器人和电梯高精度控制系统等项目。所培养众多硕士和博士毕业生受到深圳华为、中兴通讯、东方电子、IBM等高科技企业和大学院校等用人单位广泛好评。二、培养目标培养含有坚实电气信息学科基础理论知识,能在电力工程、电气自动化工程及其它行业从事电力系统自动化研究、设计、运行和管理等方面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具体包含:在电气工程学科领域内掌握坚实基础理论和系统专门知识;熟悉所从事研究方向科学发展动向;在电气工程学科领域内含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及教学工作能力;含有实事求是、科学严谨治学态度和工作作风;能比较熟练地利用一个外国语阅读电气工程学科外文资料,并能撰写论文,含有初步听说能力。该专业毕业生可在电力系统及电气信息相关部门机关、企业、企业、设计院、研究所和高校从事技术开发、科学研究及管理等工作。三、学习年限和学分要求全日制攻读硕士:2年,最低30学分;四、研究方向1.电力系统负荷估计和经济调度2.电力系统自动化3.电力地理信息系统(GIS)4.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中应用5.计算机控制和仿真6.电力系统在线监视和控制7.电子测量技术及智能仪表8.电力电子在电力系统中应用五、课程设置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课时学分备注学位课09670001自然辩证法概论542面授32课时09670002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361面授16课时0968000X硕士英语A/B/C班96609601001文件综述和学术活动209601002试验技能培养步骤20965矩阵分析322三选二0961应用数理统计4830962数值分析48309601603计算机控制理论和设计483三选二09601602线性系统理论和设计(双语)48309601201电力系统自动化322选修课09601218模糊辨识和模糊自适应控制(双语)32209601215电力系统分析32209601214电力企业经济管理32209601203现代电力电子学和交流传动32209601216电力系统运行及调度自动化32209601219电力系统无功赔偿和优化控制32209601222虚拟仪器技术32209601211专业写作(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322六、论文工作1.学位论文工作是培养硕士硕士必不可少步骤。硕士生在完成学位论文过程中,利用所学过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处理科研中问题,既巩固和深化了理论知识,扩大了知识面,又培养了独立进行科研和处理工程实际问题能力,受到了较为全方面基础训练。其次,科研项目和学位论文完成也是硕士生为电工科学技术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所作贡献。2.硕士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本人完成。论文应有一定系统性和完整性,有自己新见解,表明作者含有从事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论文应努力争取在理论上或实际上对电工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有一定意义。为确保论文质量,论文工作必需有一定工作量,用于论文工作实际时间应不少于十二个月。3.硕士论文选题应是针对本学科某一研究方向提出对电工科学技术发展或国民经济含有一定实用价值或理论意义课题。选题应尽可能为实际课题,即纵向课题或横向课题。如无适宜实际课题,也可选择有理论或实际意义自选课题。硕士生学位论文工作应和研究所负担科研任务、科研方向和导师专长相结合,并充足考虑可能物质条件。理论研究型硕士生:硕士生应大量阅读文件,包含部分外文文件;应用计算机进行科学计算和试验。学位论文中要有必需综述,明确研究内容,正确推理或试验验证,并含有某种创新性研究结果。能够撰写出1-2篇在中国外学术刊物或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应用研究型硕士生:论文工作要结合具体项目进行,并应在项目中处理一些关键工程技术问题。项目完成好坏是检验论文工作质量关键标志之一,按工程技术要求做好设计汇报或研制汇报等技术文档应是论文工作关键内容。如因客观原因项目延期,应立即调整论文工作内容和要求。在应用项目标选择上,一定要充足考虑项目标技术内容、技术含量、硕士工作量、外部条件和项目期限,认真兼顾应用项目和硕士培养,确保培养目标实现。4.学位论文工作通常包含文件阅读、科研调查、选题汇报、理论分析、软件设计、试验工作、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等步骤。选题准备工作在第二学期课程学习同时就应着手进行。最迟在第三学期应正式做选题汇报并提交论文工作计划。硕士生所在研究所必需组织选题汇报会并对选题进行审查和把关,硕士论文基础完成后,由教研室(研究所)组织预答辩,对论文进行质量监督并提出修改意见。预答辩经过后,修改并正式提交论文,方可报学院同意进行论文评阅和学位论文答辩。电力电子和电力传动学科一、学科介绍电力电子和电力传动学科包含电力传动,电力配电系统自动化,大型工业过程自动化,现代控制理论,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等相关学科,是一个综合性极强学科,也是实现工业现代化支柱性学科之一。本学科和信息、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电子科学和技术、控制科学和工程紧密联络并相互支持。本学科硕士点在中国建点最早,学术上处于中国领先地位,在国际上也有一定著名度,是全国自动化学会电力传动专委会理事长单位。本学科学术梯队结构合理,研究方向优异,研究项目较多,并有国际合作课题。现在有教授5人(博士导师3人),副教授12人(归国留学博士5人)。仅近5年,负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十余项;获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励12项;获专利5项;中国外期刊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国际三大检索收录近100多篇。建点以来正式出版教材和专著20多部,培养硕士、博士学位硕士100余名。伴随“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和发展,研究条件改善提升,本学科在现代变频调速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智能仪器、自动测试系统、计算机测控技术、集成电路测试、电力传动系统故障诊疗等领域研究上含有较大优势。该学科多年来关键承接和开发了V/F控制PWM变频器,微型燃气轮机控制及电力变换系统,电力配电系统自动化,开关磁阻电机控制煤粉仓料位探测系统,发电厂计算机集散控制,沈空于洪场站飞机加油自动控制系统,输油管道泄漏检测和定位系统,残疾人自助机器人,电梯高精度控制系统等很多项目。所培养众多硕士和博士毕业生受到中科院电工所、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电南自、AB等高科技企业和大学院校、科研院所等用人单位广泛好评。二、培养目标培养思想政治品质好,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开拓意识浓,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电力电子和电力传动方面专门人才。毕业生应达成以下要求:在本学科所从事研究方向及其相关技术领域有深入研究。较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含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力、严谨求实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能胜任对学科发展或国民经济建设有意义研究工作。三、学习年限和学分要求全日制攻读硕士:2年,最低30学分;四、研究方向1.近代交流调速系统2.电力配电系统自动化(SCADA)3.电力地理信息系统(GIS)4.智能控制理论及其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应用5.计算机控制和仿真6.步进拖动控制系统7.机器人传动和控制8.电力电子和电力变换技术五、课程设置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课时学分备注学位课09670001自然辩证法概论542面授32课时09670002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361面授16课时0968000X硕士英语A/B/C班96609601001文件综述和学术活动209601002试验技能培养步骤20965矩阵分析322三选二0962数值分析4830961应用数理统计48309601603计算机控制理论和设计48309601203现代电力电子学和交流传动322选修课09601218模糊辨识和模糊自适应控制(双语)32209601201电力系统自动化32209601215电力系统分析32209601221现代全局优化方法在电气工程中应用32209601219电力系统无功赔偿和优化控制32209601222虚拟仪器技术32209601223直流电源软开关技术32209601220网络化控制及在电力系统中应用(双语)32209601212专业写作(电力电子和电力传动学科)322六、论文工作1.学位论文工作是培养硕士硕士必不可少步骤。硕士生在完成学位论文过程中,利用所学过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处理科研中问题,既巩固和深化了理论知识,扩大了知识面,又培养了独立进行科研和处理工程实际问题能力,受到了较为全方面基础训练。其次,科研项目和学位论文完成也是硕士生为电气工程学科领域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所作贡献。2.硕士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本人完成。论文应有一定系统性和完整性,有自己新见解,表明作者含有从事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论文应努力争取在理论上或实际上对电气工程学科领域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有一定意义。为确保论文质量,论文工作必需有一定工作量,用于论文工作实际时间应不少于十二个月。3.硕士论文选题应是针对本学科某一研究方向提出对电气工程领域科学技术发展或国民经济含有一定实用价值或理论意义课题。选题应尽可能为实际课题,即纵向课题或横向课题。如无适宜实际课题,也可选择有理论或实际意义自选课题。硕士生学位论文工作应和研究所负担科研任务、科研方向和导师专长相结合,并充足考虑可能物质条件。理论研究型硕士生:硕士生应大量阅读文件,包含部分外文文件;应用计算机进行科学计算和仿真试验。学位论文中要有必需综述,明确研究内容,正确推理或试验验证,并含有某种创新性研究结果。能够撰写出1-2篇在中国外学术刊物或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应用研究型硕士生:论文工作要结合具体项目进行,并应在项目中处理一些关键工程技术问题。项目完成好坏是检验论文工作质量关键标志之一,按工程技术要求做好设计汇报或研制汇报等技术文档应是论文工作关键内容。如因客观原因项目延期,应立即调整论文工作内容和要求。在应用项目标选择上,一定要充足考虑项目标技术内容、技术含量、硕士工作量、外部条件和项目期限,认真兼顾应用项目和硕士培养,确保培养目标实现。4.学位论文工作通常包含文件阅读、科研调查、选题汇报、理论分析、软件设计、试验工作、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等步骤。选题准备工作在第二学期课程学习同时就应着手进行。最迟在第三学期应正式做选题汇报并提交论文工作计划。硕士生所在研究所必需组织选题汇报会并对选题进行审查和把关,硕士论文基础完成后,由教研室(研究所)组织预答辩,对论文进行质量监督并提出修改意见。预答辩经过后,修改并正式提交论文,方可报学院同意进行论文评阅和学位论文答辩。电工理论和新技术学科一、学科介绍电工理论和新技术学科是一级学科电气工程五个二级学科之一。本学科现在有教授6人,博士导师3人,副教授8人。已负担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985,211项目等研究项目,建有施奈德试验室,三菱试验室等关键试验室,科研经费超出800万元人民币。本学科以电磁能量和电磁信息处理,控制和利用为目标基础,衍生各类高新技术,如强磁场和磁悬浮技术、脉冲功率技术、电磁兼容技术、无损检测和探伤技术、新型电源技术、大系统近代网络理论和智能算法应用技术等,而且和其它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形成多个新技术,如电磁环境保护技术、生物电磁学技术等,并成为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生长点。本学科对电气工程学科发展和社会进步,对高级科技人才培养含相关键学术和技术支撑作用。二、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方面发展,高素质科学研究型和工程技术型专门人才,(1)含有坚实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专门知识。(2)含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从事专门技术工作能力。三、学习年限和学分要求全日制攻读硕士:2年,30学分;在职攻读硕士:最长4年,30学分。四、研究方向1.电磁场理论和电磁兼容技术电磁场和其它学科之间相互渗透多年来发展快速,其中检测技术、选矿、冶金、加工、污水处理、故障诊疗等全部和磁场问题相关。伴随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对电磁场和电磁信号分析计算也出现了很多新方法,如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共轭梯度和快速傅立叶变换法等。计算范围由静态场向时变场、由稳态场向暂态场发展,由理论研究向实际应用发展。2.电阻抗和电磁成像技术电磁成像和电阻抗成像技术是生物电磁学研究关键内容,是电磁场理论、电工理论在生物医学领域应用,是电工理论和新技术学科新增加点。生物电磁成像有很多技术难点,如反演计算中伪逆问题、病态问题等,成为生物电磁成像理论及应用中瓶颈。电阻抗和电磁成像技术研究内容包含电阻抗多频扫描成像系统阻抗提取方法、场域内部电位分布、电导率分布分析计算方法、生物电磁成像中生物体和电磁场之间复杂非线性过程、成像反演新算法等。3.大型复杂电气设备故障诊疗技术研究大型复杂电气设备故障诊疗技术研究内容包含大型电气设备运行数据采集、处理技术研究,数学模型建立,监控和智能诊疗技术研究。用现代电子和计算机技术替换常规检测仪器,对大型复杂电气设备进行诊疗,检测全方面、正确、可靠、效率高,不仅能够对设备进行全方面监控、在出现故障时对电气设备进行控制和保护,还能够对故障进行提前预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对提升设备利用率、提升生产效率乃至国民经济建设含有重大意义。4.脉冲功率技术脉冲功率技术已逐步形成综合电机电器、高电压工程、变流技术、电力电子学、精密电气测量、自动控制、继电保护、接地技术和电磁兼容多专业交叉一个新兴技术领域。脉冲功率技术在核爆炸模拟、受控核聚变试验、强流粒子束加速器、高功率脉冲激光器、材料表面处理及半导体离子注入等近代科学、国防科研和高技术领域有着关键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同时正在大力开辟新应用领域,在诸如污水、废气和多种有害物质处理等环境保护方面,在电力、电气系统赔偿控制方面,在谐波抑制和无功赔偿方面,和无损节能技术等方面全部有着宽广应用前景。5.电网络理论和应用研究电网络综合和电路故障诊疗是电网络理论体系中两个关键分支,电网络理论和应用研究内容包含现代电网络分析和数值迭代方法、电网络综合理论和优化设计、电路故障智能监测和诊疗方法及技术、故障特征提取新方法、大规模电路分解诊疗技术。6.虚拟仪器虚拟仪器(VirtualInstruments)是在以通用计算机为关键硬件平台上,设计含有虚拟面板,并用软件实现测量功效一个计算机仪器系统。它把传统仪表关键部件由硬件转移到了软件,软件成为虚拟仪器关键。使用者用鼠标或键盘操作虚拟面板,就如同使用一台专用测量仪器。虚拟仪器出现使测量仪器和个人计算机界限模糊了。虚拟仪器实质是利用计算机显示器显示功效来模拟传统仪器控制面板,以多个形式表示输出检测结果,利用计算机强大软件功效实现信号数据运算、分析和处理,利用I/O接口设备完成信号采集、测量和调理,从而完成多种测量功效一个计算机仪器系统。五、课程设置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课时学分备注学位课09670001自然辩证法概论54209670002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3610968000X硕士英语A/B/C班9660965矩阵分析3220969随机过程48309601001文件综述和学术活动209601002试验技能培养步骤209601204工程电磁学32209601205电网络分析和综合32209601603计算机控制理论和设计483选修课09601316人工神经网络原理32209601201电力系统自动化32209601203现代电力电子学和交流传动32209601501VLSI数字信号处理系统设计32209601215电力系统分析32209601319专用集成电路(ASIC)设计32209601819MATLAB语言和科学运算32209601217系统辨识32209601618非线性系统控制理论基础(双语)48309601213专业写作(电工理论和新技术)322六、论文工作学位论文:选题应含有一定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在理论和技术上,应有一定优异性和工作量。在充足调研及查阅文件基础上,掌握和研究方向相关中国外研究动态,并对前人研究工作有切实评价和概括。研究方向选定以后,应制订正确研究路线和试验方法。在研究和试验中注意培养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能力和试验研究动手能力,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研究中要提出自己见解,并进行验证。着重处理技术难点。撰写学位论文,要求论据充足,论证清楚,结论正确,符合科技规范,达成硕士学位学术水平。硕士硕士应定时向导师和学科组汇报自己论文工作。取得研究结果要经过学科组验收。验收经过后,方可进行硕士学位论文预答辩。

电路和系统学科一、学科介绍东北大学电路和系统学科含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电路和系统学科是电子科学和技术一级学科下二级学科。本学科关键研究电路和系统理论、分析、测试、设计和物理实现。本学科研究内容广泛,应用领域众多,包含语、声和图像处理技术及数字信号处理专用电路设计,网络和滤波器理论及技术,VLSI电路和系统设计,信息和通讯系统和网路设计,电路和系统CAD及设计自动化,功率电子学,非线性电路和系统,自动测试系统和故障诊疗,优化理论及人工神经元网络应用,智能信息处理和识别。伴随多年来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本学科发展快速,而且日渐和其它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形成多个新技术。本学科对信息和通信工程学科发展,对电子通信系统高级技术人才培养含有重大学术和技术支撑作用。二、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方面发展,高素质、高质量科学研究型和高级工程技术型专门人才。在本学科掌握坚实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专门知识。含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负担专门技术工作能力。三、学习年限及学分要求全日制攻读硕士:2年,最低30学分;四、研究方向1.图像处理和成像技术关键进行隧道显微镜、光隧道显微镜、图像信息处理等方面研究,本专业研究水平处于中国领先地位。以后研究关键是:图像识别和压缩、视频技术、新型微观非接触型探针研究等。2.计算机应用基础研究关键进行Linux系统及嵌入式系统应用软件研究和开发,自动程序控制,无线遥测、遥控,微控制模块,PLC应用,变频调速技术应用等研究。本方向已经有较成熟技术设备,可进行工业机电一体化技改工程。3.生物电子学及其应用关键进行生物电信号检测、处理,生物电机理模型仿真,信息压缩、传输等研究。本方向研究整体水平在高校中处于中国领先,以后目标是:拓宽生物电信号研究范围,从高频心电图向多导联心电图,心向量图研究,建立完整心电诊疗数据库,开拓研究人体热象信息研究和远程异地诊疗系统开发。4.数字信号检测和处理关键进行微弱信号放大、噪声抑制、微弱信号相干检测,雷达信号检测等研究。以后目标是:开展FPGA应用于自适应滤波,实现相干检测技术虚拟化多功效化智能化。5.现代电子设计关键以计算机为关键工作平台,以ASIC、SOC芯片为目标器件,利用EDA软件工具,采取硬件描述语言,经过可编程器件FPGA加以实现。关键包含DSP技术和信息处理算法硬件化、电路功效实现和系统集成等。6.VLSI电路和系统设计关键研究电路系统设计理论、方法及其电路实现技术。关键包含VLSI基础工艺、版图设计、器件模型、电路仿真、器件封装和测试等。五、课程设置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课时学分备注学位课09670001自然辩证法概论542面授32课时09670002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361面授16课时0968000X硕士英语A/B/C班9660965矩阵分析322三选二0961应用数理统计4830962数值分析48309601001文件综述和学术活动209601002试验技能培养步骤209601502现代信号处理理论和方法32209601302数字图像处理32209601301专用集成电路(ASIC)设计322选修课09601316人工神经网络原理3220960131332位嵌入式系统应用32209601314模式识别32209601317数字信号处理器原理及应用32209601319LINUX操作系统和32位微处理器32209601311专业写作(电路和系统学科)322六、论文工作学位论文:选题应含有一定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应有一定理论上或技术上难度、优异性和工作量。在充足调研和文件查阅基础上,掌握和研究方向相关中国外研究动态,对前人研究工作有切实评价和概括。研究方向选定以后,应制订正确研究路线和试验方法。在研究和试验中注意培养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能力和试验研究动手能力,做到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研究中要提出并验证自己新见解,应处理工程实际中技术难点。学位论文要求论据充足,论证条理性强,结论正确,符合科技规范,并达成一定学术水平。硕士硕士应根据硕士院要求论文工作进度要求,按时完成调研和查阅文件,开题汇报,试验研究,论文撰写,还应定时向导师和学科组汇报自己论文工作。研究所取得结果要经过学科组验收。验收经过后,可进行论文预答辩。1.开题汇报硕士硕士在导师指导下明确研究方向,确定论文题目,经过查阅中国外文件资料,调研论证后,提出开题汇报。开题汇报包含:选题意义、中国外发展动向,研究目标和具体实施方案等。开题汇报经学科组讨论经过后方可进行论文下步工作;开题汇报应在第四学期末完成。2.中期检验第六学期1—2周内进行论文工作中期检验。

通信和信息系统学科一、学科介绍通信和信息系统学科于一九八六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同意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同意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该学科已形成较为合理学术梯队,该学科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5人,讲师5人,至今已培养硕士300余人。该学科方向明确,近几年前后负担并完成国家“863”,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委课题等20余项,获部、省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在中国外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数300余篇。二、培养目标通信和信息系统学科关键培养在德、智、体全方面发展、高素质、高质量科学研究型和工程技术型专门人才。在本学科上掌握坚实基础理论和系统专门知识。含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三、学习年限和学分要求全日制攻读硕士:2年,最低30学分;四、研究方向1.新一代网络结构及关键技术研究。在网络可扩展性、可管理性、实时性、安全性等方面进行研究,包含:流量控制、服务质量(QoS)控制、调度算法和实现机制、IP交换及高效组播路由算法及协议研究等。2.自组(AdHoc)网络及关键技术。研究自组网络通信系统结构,并对其中关键技术,如,自组网络路由算法、介质访问控制等进行深入研究,使系统达成良好均衡性和橹棒性,且降低网络开销。3.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研究研究传感器网络协议,包含路由协议、MAC协议等,同时对网络拓扑优化进行研究。4.无线通信系统及关键技术进行无线网络体系结构、无线通信系统和协议研究;基于802.11无线局域网研究和开发,新型高效调制解调技术,通信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研究。5.计算机通信网络及载波通信和家庭信息网络关键研究网络通信协议,网络互连,通信介质特征,路由选择,网络计划设计和开发,网络性能测试和分析,网络管理和信息安全技术。6.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关键研究音频、视频数字信号处理和识别,数字语音及图像信号压缩、编码算法,盲信号分离,信号检测和估量和基于DSP实现技术及其现场应用。7.软件无线电研究软件无线电发射机、接收机数学模型;高速实时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调制/解调算法;信号调制样式自动识别技术;智能天线技术等。8.智能光网络关键技术研究光网络生存性机制、路由和波长分配、资源优化、网络设计等问题;研究IPoverWDM多层多域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关键技术;研究RoF光接入网关键技术。9.嵌入式技术关键研究微控制器、ARM系列嵌入式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器和FPGA集成电路软硬件应用技术,和应用上述技术测试设备、检测仪表、控制器及控制系统研制和开发。五、课程设置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课时学分备注学位课09670001自然辩证法概论542面授32课时09670002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361面授16课时0968000X硕士英语A/B/C班9660961应用数理统计483三选二0969随机过程4830963最优化方法和理论48309601001文件综述和学术活动209601002试验技能培养步骤209601902网络互联及Internet技术322三选二09601402数字通信理论基础32209601401现代信号处理导论322选修课09601414MPLS宽带网络互联技术32209601412CDMA移动通信系统32209601417无线局域网技术32209601413光传送网32209601418信号检测和估量理论32209601415数字卫星通信网32209601416无线资源管理32209601411专业写作(通信和信息系统学科)322六、论文工作学位论文工作是使硕士在学科研究方面受到较全方面基础训练,培养硕士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学位论文工作包含:阅读中国外文件,科研调研,开题汇报,试验研究,中期汇报,结果验收,书写论文及申请答辩。1.开题汇报硕士生入学五周后在导师指导下明确研究方向,确定论文题目,经过查阅中国外文件资料,调研试验论证后,在第二学期中期后进行开题,提出开题汇报。开题汇报包含:选题意义、中国外发展动向,研究目标及具体实施方案等。开题汇报经学科组讨论经过者方可进行论文下步工作。开题汇报应在第四学期末完成。2.试验研究及中期汇报其研究标准要按开题汇报中设计方案进行。相关部门和导师定时进行论文跟踪考评,以确保论文质量。第六期初提交中期汇报。3.结果验收试验研究所取得结果要经过学科组验收。验收经过后,可进入论文预答辩。4.论文撰写和申请答辩。答辩前两个月提交学位论文。其基础要求:(1)论文基础论点、结论和提议应在学术上或对国民经济建设有一定理论意义或使用价值。(2)论文内容应表明作者在本学科上掌握了坚实理论基础和系统专门知识。(3)论文工作应表明作者掌握了从事科学研究基础方法和技能,含有从事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4)对所研究课题应有新见解,并取得了一定研究结果和经过结果验收。由学科领导小组组织学位论文工作结果验收、预答辩,经过者填写学位材料,申请论文答辩。

信号和信息处理学科一、学科介绍东北大学信号和信息处理学科含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本学科以信息论为基础,研究现代信号和信息处理理论、方法、技术及其应用。本学科研究内容广泛,应用领域众多,包含滤波和变换、通信(编解码、调制和解调、数字公用交换、移动电话、数据或数字信号加密、破译、软件无线电)、语音和语言处理(语音压缩、语音识别、语音合成、语音增强、语音邮件、文本语音变换)、图像和图形处理(图像压缩、图像增强、图像复原、图像重建、图像变换、图像分割、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消费电子(数字音频、数字视频、CD/VCD/DVD)、医疗(超声、CT、核磁共振)、军事(雷达、声纳、导航、GPS、侦察卫星、阵列天线信号处理)、嵌入式和实时信号处理、仪器(频谱分析仪、逻辑分析仪)、工业控制和自动化(机器人控制)等等。伴随多年来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本学科发展快速,而且日渐和其它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形成多个新技术。本学科对信息和通信工程学科发展,对电子通信系统高级技术人才培养含有重大学术和技术支撑作用。二、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方面发展、高素质、高质量科学研究型和工程技术型专门人才。在本学科掌握坚实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专门知识。含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三、学习年限及学分要求全日制攻读硕士:2.0年,30学分以上;四、研究方向1.现代数字信号处理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关键研究随机信号处理、自适应信号处理、数字和多速率信号处理、非线性信号处理、多维信号处理等。2.通信系统信号和信息处理关键研究信号编码和压缩、空时编码、扩频和CDMA系统、无线和传感器网络等。3.嵌入式实时信号处理关键研究面向实时系统信号处理算法移植、算法——体系结构映射、实时信号处理系统设计方法和工具等。4.信号处理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关键研究可编程和可重构信号处理体系结构、面向信号处理片上系统(SoC)架构、算法和体系结构协调优化、DSP算法VLSI硬件实现、低功耗信号处理技术。5.医学影像处理关键研究面向CT、MRI、PET和SPECT分析和统计重建、3D图像重建、动态4D层析心脏图像重建、断层几何图形和采样策略优化、可视化技术、伪彩色处理、图像配准和融合等。五、课程设置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课时学分备注学位课09670001自然辩证法概论542面授32课时09670002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361面授16课时0968000X硕士英语A/B/C/班9660965矩阵分析3220969随机过程48309601001文件综述和学术活动209601002试验技能培养步骤209601502现代信号处理理论和方法32209601501VLSI数字信号处理系统设计32209601402数字通信理论基础322选修课09601512随机信号分析和处理32209601514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原理32209601902网络互联及Internet技术32209601801图像处理分析和识别32209601819MATLAB语言和科学运算32209601924信息检索理论和方法32209601931软件工程学专题32209601316人工神经网络原理32209601513信号处理统计分析方法32209601511专业写作(信号和信息处理学科)322六、论文工作学位论文:选题应含有一定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应有一定理论上或技术上难度、优异性和工作量。在充足调研查阅文件基础上,掌握和研究方向相关中国外研究动态,对前人研究工作有切实评价和概括。研究方向选定以后,应制订正确研究路线和试验方法。在研究和试验中注意培养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能力和试验研究动手能力,做到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研究中要提出并验证自己新见解,应处理工程实际中技术难点。学位论文要求论据充足,论证条理性强,结论正确,符合科技规范,并达成一定学术水平。硕士硕士应根据硕士院要求论文工作进度要求,按时完成调研和查阅文件,开题汇报,试验研究,论文撰写,还应定时向导师和学科组汇报自己论文工作。研究所取得结果要经过学科组验收。验收经过后,可进行论文预答辩。1.开题汇报硕士硕士在导师指导下明确研究方向,确定论文题目,经过查阅中国外文件资料,调研论证后,提出开题汇报。开题汇报包含:选题意义、中国外发展动向、研究目标和具体实施方案等。开题汇报经学科组讨论经过后方可进行论文下步工作;开题汇报应在第四学期末完成。2.中期检验第六学期1—2周内进行论文工作中期检验。

控制理论和控制工程学科一、学科介绍该学科以工程系统为关键对象,以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为关键工具,研究多种控制策略及控制系统理论、方法和技术。控制理论是学科关键基础和关键内容;控制工程是学科背景动力和发展目标。东北大学控制理论和控制工程学科是经国家教委同意建立全国首批博士点及自动控制博士后流动站;是国家和省级关键学科,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关键建设学科;拥有国家冶金自动化工程技术中心,教育部步骤工业综合自动化试验室,“985”步骤工业综合自动化科技创新平台。以控制理论和控制工程学科为龙头控制科学和工程学科在国家一级学科评选中排名第一。学科现有博士生导师15人,学术梯队年纪结构合理,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2个,教育部创新团体1个,其中包含学科带头人中科院院士张嗣瀛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柴天佑教授,“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刘晓平教授、张化光教授、杨光红教授。学科现在负担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自然科学基金关键项目、973项目、863项目、国家、教育部、省、市各级纵向科研项目多项;和美、英、加、澳等众多国家和地域著名大学建立长久学术合作关系;在中国外关键学术杂志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数量在中国同学科名列前茅;若干理论研究结果已达成国际领先水平。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国家教育部科学进步一等奖、省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奖励。学科还主办《控制和决议》和《控制工程》等学术杂志,并举行“中国控制和决议学术年会”,在中国含相关键影响。现在,该学科已成为东北大学教学、科研和硕士培养一个关键基地,含有独立培养高质量高层次人才能力。二、培养目标本学科培养含有良好道德品质,愿意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从事自动控制理论研究、工程技术领域内多种控制方法和技术研究、控制系统开发和设计等方面高级专门人才。为了适应社会对不一样人才需求,将硕士分为三种类型(硕博连读、理论型、应用型)进行培养:硕博连读对于优异硕士硕士,加大讲课力度和要求,为博士硕士输送合格人才。理论型指从事某一领域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研究,侧重于理论研究能力培养,要求在本学科内掌握坚实基础理论和系统专门知识,含有对应试验技能培养步骤,了解本学科发展前沿,能熟练阅读外文资料,含有利用外语进行学术交流能力,还可参与必需教学实践,论文工作强调理论研究结果。应用型指参与工程项目、产品设计和开发及引进项目标消化和再创新等课题,侧重于本学科工程技术和能力培养。要求掌握本学科必需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相关技术发展情况,含有较强独立担负工程技术工作和处理工程问题能力,能阅读外文资料并利用外语进行技术交流,论文工作强调参与和完成实际项目及应用研究结果。三、学习年限和学分要求全日制攻读硕士:2年,最低30学分;四、研究方向1.非线性系统建模和控制研究复杂系统(如机器人控制系统、发电厂及电力网系统、机群护航系统等)对称、相同及组合结构和控制规律间内在联络。利用连续系统和离散系统混合控制方法,对复杂系统实施控制,优化其性能。该理论方法关键应用于机器人控制、飞行器控制、工业管理、航空航天控制等方面。2.自适应控制关键研究被控对象参数未知或时变时建模和控制。现在研究关键是非线性自适应控制,并结合神经元网络、估计控制、鲁棒控制等方面开展深入理论研究及工业应用。3.智能控制智能控制包含模糊控制、教授系统、神经元网络、智能优化算法等方面研究,尤其强调是上述方法交叉及其在工业过程控制方面应用。4.鲁棒控制关键研究被控对象参数改变后,控制系统仍能稳定可靠工作,并在某种意义下确保系统最优性。5.容错控制关键研究控制系统一旦发生故障时,仍能确保闭环系统稳定,且满足要求性能指标。6.过程监测、诊疗、和优化控制利用取得实时数据对生产过程进行在线监测及故障诊疗,依据系统运行状态制订对应控制策略,使系统工作在最好状态。7.复杂工业过程综合自动化针对复杂工业过程研究集决议、管理、优化及控制于一体综合自动化技术。8.现代通信网络系统中控制问题研究现代通信网络系统控制理论模型建模方法,利用控制理论方法描述非合作网络、多优先级网络、子层并行网络等网络系统结构特征和动态行为,设计通信网络系统管理和控制策略。五、课程设置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课时学分备注学位课09670001自然辩证法概论542面授32课时09670002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361面授16课时0968000X硕士英语A/B/C班9660961应用数理统计483四选二0962数值分析4830963最优化方法和理论4830965矩阵分析32209601001文件综述和学术活动209601002试验技能培养步骤209601602线性系统理论和设计(双语)483三选二09601603计算机控制理论和设计48309601601最优控制理论及应用基础(双语)483选修课09601704智能优化方法32209601615系统建模方法32209601617自适应控制理论及应用48309601616智能控制理论及应用48309601614优异控制技术48309601618非线性系统控制理论基础(双语)48309601613步骤工业生产过程运行优化方法和控制32209601611专业写作(控制理论和控制工程学科)322六、论文工作1.硕博连读者在完成课程学分同时,要主动参与导师科研学术活动,着重培养活跃学术思想和良好科研作风,显示含有攻读博士学位实力,一旦导师考评同意,不需撰写硕士学位论文,即可转入博士阶段学习。2.理论型硕士应大量阅读文件,包含部分外文文件;应用计算机进行科学计算和试验。学位论文中要有必需综述,明确研究内容,正确推证或试验论证,并含有某种创新性研究结果。能够撰写出1-2篇在中国学术刊物或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3.应用型硕士论文工作要结合具体项目进行,并应在项目中处理一些关键工程技术问题。项目完成好坏是检验论文工作质量关键标志之一,按工程技术要求做好设计汇报或研制汇报等技术文档应是论文工作关键内容。如因客观原因项目拖期,应立即调整论文工作内容和要求。在应用项目标选择上,一定要充足考虑项目标技术内容、技术含量、硕士工作量、外部条件和项目期限,兼顾应用项目和硕士培养,确保培养目标实现。

检测技术和自动化装置学科一、学科介绍该学科是现代检测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光学工程和机械过程等学科相互交叉和融合综合性学科,其研究内容为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传输和利用。检测技术和自动化装置学科原名自动化仪表和装置,于1984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同意为硕士学位授权点,于1990年被首批同意为博士学位授权点,现在为国家一级关键学科控制科学和工程下设二级学科。该学科已在红外辐射测温理论和技术、生产过程参数检测、系统建模和优化控制、图像处理技术研究及应用、多相流检测技术和控制、工业生产过程层析成像理论和技术、智能检测技术和控制、复杂工业过程优化控制等方面形成了稳定研究方向。其特点为将光、声、机、电等新技术和计算机、自动化技术相结合,处理生产过程中难测参数动态检测和控制难题。现在,在钢水温度连续测量和高炉煤粉喷吹质量流量测量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结果。该学科多年来负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国家关键科技攻关项目4项,和多项省、市和中国几十家企业科技项目,经费总额达3000余万元。取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首届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技术奖1项、省部科技进步二等奖9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国际专利2项;出版学术专著8部;发表论文356余篇,其中被SCI、EI、ISTP等三大国际检索机构收录140余篇。“国际粉体检测和控制联合会”是中国成立3个国际学术组织之一,由美、英、日、德等18个国家著名教授组成,挂靠在本学科。该学科包含到各个领域,所以重视和激励相关专业,如自动化、计算机、钢铁冶金、材料、应用数学、物理、机械等方面人才和本学科交叉融合,以利于技术创新。二、培养目标含有坚实理论基础及系统专业知识,含有交叉学科基础相关知识,含有专业方面创新思维能力,能够进行本学科领域内研究和设计开发。含有较强从事本专业研究及相邻专业教学、科研独立工作能力。激励硕博连读,对于优异硕士硕士,激励提前开展博士生课题。三、学习年限和学分要求全日制攻读硕士:2年,最低30学分;四、研究方向l.红外辐射测温理论及技术该研究方向包含红外辐射测温理论研究,特殊条件下辐射测温技术研究,表面温度场测量及辐射测温仪表研究和开发等。2.图像处理技术研究及应用关键研究图像处理技术在工业应用,其中包含图像信息检测和分析、图像信息挖掘和识别、图像处理、模式识别或图像识别、景物分析、图像了解等。3.生产过程参数检测、系统建模和优化控制该研究方向关键包含复杂工业过程参数检测技术,动态数学模型建立,综合优化控制研究,智能决议系统研究,模型和控制系统正确性和可靠性研究和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分析和控制等。4.多相流体检测技术和控制该研究方向关键从事多相流流型识别和流动参数如,分相浓度、速度、流量等参数实时、在线检测原理、方法和技术研究,和多相流流动参数控制方法研究。5.工业生产过程层析成像技术和相关过程控制算法研究该研究方向关键从事复杂生产过程中关键参数二维/三维分布实时、在线检测/监测原理和方法研究,并以可视化形式对参数二维/三维分布进行图像显示。研究内容包含,传感器阵列优化研究和设计,高速数据采集及预处理硬件、软件研究和设计,图象重建算法研究,成像系统设计和以二维/三维参数检测为基础,建立复杂过程控制模型及算法。6.现代检测技术研究和应用以超声、微波、激光等现代检测技术为手段,将光、声、机、电等新技术和计算机、自动化技术相结合,硕士产过程中难测参数自动检测和智能仪表开发研制。7.光纤传感技术及其应用研究关键从事光纤传感技术原理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包含温度、压力、浓度、成份含量分析、尺寸、位移、振动等传感器技术;关键面向石油、化工、军事、零件加工、过程监控、食品药品、煤矿、铁路等应用领域。五、课程设置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课时学分备注学位课09670001自然辩证法概论542面授32课时09670002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361面授16课时0968000X硕士英语A/B/C班9660965矩阵分析3220964数学物理方程48309601001文件综述和学术活动209601002试验技能培养步骤209601103仪表智能化技术32209601102现代检测技术基础32209601101现代过程控制基础322选修课0962数值分析48309601514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原理32209601114过程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32209601115红外辐射测温技术32209601116生产过程参数检测32209601117生产过程系统优化控制32209601603计算机控制理论和设计48309601113光纤传感器技术32209601112专业写作(检测技术和自动化装置学科)322六、论文工作1.学位论文工作通常程序为:文件阅读和调研、开题汇报、科学研究、论文撰写、论文送审和论文答辩。2.发表论文在关键期刊最少发表论文1篇。硕士应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硕士为第二作者。3.学位论文(1)论文对所研究课题,应在理论分析、计算方法、试验技术、新型装置、新型工艺等方面中12个方面上,提出一定新见解。(2)采取基础原理及试验路线正确,试验数据正确、完整,论证充足,结论正确。(3)论文写作条理清楚、语句通顺、格式规范。系统工程学科一、学科介绍东北大学系统工程学科取得国家关键学科。系统工程学科覆盖系统工程研究所、物流优化和控制研究所,现有老师48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0人、教授14人、副教授16人、讲师18人,其中40人含有博士学位。在老师队伍中,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取得者3人,中国青年科技奖取得者1人,国家教育部高校青年老师奖取得者2人,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异人才培养计划5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学科评审组组员2人。-,本学科负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关键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68项,总经费达1100.6万元,发表学术论文358篇,其中在等关键国际杂志上发表72篇,被SCI收录66篇,EI收录183篇,获省部级二等以上科技进步奖6项。基础理论研究获教育部提名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辽宁省自然科学二等奖等。应用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青年科技奖、冶金科技进步二等奖、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以国家、地方科技需求为导向,结合系统工程学科发展趋势和多年研究结果,本学科现已形成以生产计划和调度理论、技术和应用为关键四个研究方向:步骤工业生产和物流调度、混合智能优化方法及在复杂工业和服务系统中应用、生产运作管理非确定性建模方法及应用、装备制造业设计和生产系统优化。这四个方向相互促进、相互渗透,形成了有特色、高水平系统工程学科。二、培养目标1.思想政治品质高,作风优良,标准性强,执着敬业精神。2.能够独立从从事理论研究和工程项目开发能力。3.含有组织工作能力和协调关系能力。按我校硕士院增加培养类型要求,分别培养理论研究型,应用研究型硕士硕士。三、学习年限和学分要求全日制攻读硕士:2年,最低30学分;四、研究方向系统工程专业以后研究方向关键集中在以下多个方面:1.步骤工业生产和物流调度2.物流企业作业优化管理3.复杂系统(社会、经济、生产系统)建模和优化软计算方法4.电子商务、制造系统生产和物流运作管理、商业和服务系统运作优化和决议5.风险管理理论和技术6.质量系统工程7.项目管理理论、方法及应用8.企业信息化管理和集成技术(AO/MIS/CIMS、JIT/MRP//MRP-II/MES/ERP)五、课程设置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课时学分备注学位课09670001自然辩证法概论542面授32课时09670002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361面授16课时0968000X硕士英语A/B/C班9660961应用数理统计483四选二0967模糊数学3220965矩阵分析3220963最优化方法和理论48309601001文件综述和学术活动209601002试验技能培养步骤209601704智能优化方法322四选三09601702生产计划和调度理论方法32209601703系统工程和决议分析32209601701经典优化问题模型和算法322选修课09601715生产存放理论32209601712多指标决议理论和方法32209601716项目管理32209601717优化软件及应用32209601713仿真和数据分析软件及应用32209601714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原理及应用32209601711专业写作(系统工程学科)322六、论文工作理论研究型硕士生:要求在系统工程某研究领域里研究有所创新,在中国杂志或国际会议上发表了1篇及以上学术论文。应用研究型硕士生:要求在科研中处理了一定理论或技术难题,在系统分析、设计及开发、管理咨询中完成一定工作量,取得很好效益或结果,并撰写了2篇以上技术汇报。

模式识别和智能系统学科一、学科介绍本学科创建于20世纪90年代末,含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现为国家二级关键学科,辽宁省关键学科,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资助学科。现有硕士生导师11人,博士生导师2名,含有博士学位中青年老师15名。本学科是学校关键建设和发展学科之一。东北大学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研究所是本学科关键依靠单位,教育部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吴成东教授是本学科学术带头人。十年来,本学科负担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国际合作关键项目、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省部基金和重大横向科研项目50余项,在模式识别、智能机器人系统、系统仿真和应用、图像处理和机器视觉、建筑智能化技术、无线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应用、工业过程建模和控制等领域进行了广泛深入研究,取得了一批含有国际优异水平学术研究结果,取得了一批含有良好产业化前景高技术结果,形成了鲜明学科特色和优势。取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结果奖20余项;编写出版学术著作、教材30余部;在中国外关键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有影响学术论文400余篇。老师指导学生参与多种国际、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荣获奖项40余项。本学科关键研究方向有:机器视觉和图像处理、智能交通系统、智能机器人系统、建筑智能化系统、系统仿真和应用、无线网络技术、系统建模和控制、模式识别技术等。二、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方面发展,含有坚实和系统模式识别和智能系统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了解模式识别和智能系统学科发展前沿和动态,能够适应中国经济、科技、教育发展需要,面向二十一世纪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和高等教育高层次人才。含有从事模式识别、机器人、图象处理、人工智能、智能控制、智能传感系统、智能信息系统等方面独立工作能力。注意理论联络实际,能够分析和处理现代经济建设和交叉学科中涌现出新课题。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够在本学科及相关学科领域独立开发研究工作。三、学习年限及学分要求全日制攻读硕士:2年,最低30学分;四、研究方向1.智能机器人关键进行智能机器人控制和决议系统研究和开发,包含自主移动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等内容。机器人自主定位、导航、避障和多机器人协调控制为关键研究方向。2.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研究图像信息获取、处理、分析、了解和识别分类等理论和技术,研究图像处理技术在医学影像处理、动态目标识别和跟踪、智能交通系统、军事等领域工程应用问题。3.建筑智能化技术本方向以建筑智能化技术为背景,关键研究智能建筑系统集成理论和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建筑节能控制、建筑安全报警系统、电梯智能控制、分布式传感器系统、建筑灾难救援技术等内容。4.虚拟现实技术和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优异图像图形技术,为系统仿真过程提供交互式方法,丰富参与者沉醉感和想象力,本研究方向关键是交互式虚拟现实技术、虚拟漫游及工程应用研究等内容。5.系统仿真技术和应用关键研究方向为控制系统仿真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半实物仿真和实时控制、分数阶和网络控制系统仿真、系统建模校验和验证及仿真算法和高层体系结构等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6.工业过程建模和智能控制本方向关键以复杂工业过程为背景,采取教授系统、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等智能方法,研究工业过程建模和仿真方法,研究常规控制和教授系统、人工神经网络、模糊逻辑、学习优化、进化算法等技术结合可能性,研究提升控制效果和系统性能方法。五、课程设置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课时学分备注学位课09670001自然辩证法概论542面授32课时09670002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361面授16课时0968000X硕士英语A/B/C班96609601001文件综述和学术活动209601002试验技能培养步骤20965矩阵分析322三选二0961应用数理统计4830966数学模型32209601802机器人原理和应用32209601801图像处理分析和识别32209601803计算机视觉322选修课09601814控制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32209601813建筑智能化系统32209601819MATLAB语言和科学运算32209601812机器人机构设计CAD32209601923知识发觉和数据挖掘32209601816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和算法32209601930高级人工智能32209601815模式识别技术和应用32209601817系统仿真技术32209601818智能计算方法及应用32209601811专业写作(模式识别和智能系统学科)322六、论文工作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应含有一定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在充足调研和查阅文件基础上,掌握和自己研究方向相关中国外研究动态,对前人研究工作有切实评价和概括。研究方向选定以后,应制订正确研究路线和试验方法。在研究和试验中注意培养分析处理问题能力和试验研究动手能力,做到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研究中应该提出并验证自己新见解,或处理工程实际中技术难点。最终完成学位论文,论据要充足,结果要确凿,论证条理性强,符合科技规范,充足反应硕士学位应有理论基础和专门知识。硕士硕士应根据硕士院要求论文工作进度要求,按时完成调研和查阅文件、开题汇报、试验研究、论文撰写和答辩等必不可少论文工作程序。还应按要求,定时地向导师和学科组汇报自己论文工作。

导航、制导和控制学科一、学科介绍导航、制导和控制学科是20世纪后期发展起来尖端科学技术学科,它是航海、航空和航天技术不停进步,军事对抗及武器系统飞速发展而造就控制学科领域关键分支。包含到数学、现代控制理论、现代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方面知识及最新研究结果,研究多种导航制导控制策略及飞行器控制系统理论、方法和技术,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现代前沿学科之一。东北大学导航、制导和控制学科是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同意建立二级学科,在一级学科控制科学和工程之下,同龙头二级学科“控制理论和控制工程”学科有着紧密联络,负责培养本学科硕士和博士硕士,含有良好基础开展教学和研究工作。学科现有博士生导师4人,教授8人、副教授15人,学术梯队年纪结构合理,其中包含学科带头人“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刘晓平教授、杨光红教授、汪晋宽教授等。学科在该领域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多年,积累了很多科研结果。现在负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73项目、863项目、国家、教委、省、市各级纵向科研项目近20项。和美、英、加、澳等国家和地域著名大学建立长久学术合作关系。在中国外关键学术杂志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500余篇。含有独立培养高质量高层次人才能力。二、培养目标本学科培养含有一定思想觉悟、良好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