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宁德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_第1页
福建省宁德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_第2页
福建省宁德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_第3页
福建省宁德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_第4页
福建省宁德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性限时训练七年级生物学科(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1.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选择题的答题区域内填涂答案。2.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各题指定的答题区域内作答。3.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一、选择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1.春日里,万物复苏,下列各项中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春雷阵阵 B.大雨倾盆 C.溪水涔涔 D.桃花盛开2.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珊瑚 B.木马病毒 C.蘑菇 D.钟乳石3.观察如图,其中阴影部分是两种生物的共同特征,下列特征可以写在阴影部分的是A.具有细胞结构 B.具有遗传和变异特性C.能进行光合作用 D.不需要营养4“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描写了鸟儿因受到惊吓而起飞,此情境说明生物()A.能进行呼吸 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能生长和繁殖 D.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5.2021.5.11,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对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进行了发布。人口普查采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A.实验法 B.调查法 C.观察法 D.测量法6.下列具有降解污染、蓄洪防洪等功能,被称为“地球之肾”的生态系统是A.草原生态系统 B.湿地生态系统 C.淡水生态系统 D.城市生态系统7.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草原上的羊 B.池塘中的鱼 C.溪里的水 D.福鼎市8.下列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弱的是()A.亚马孙热带雨林 B.雷泽湖湿地 C.撒哈拉沙漠 D.呼伦贝尔大草原9.俗话说“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其中所包含的食物链是A.水→水草→蚌→鹬→渔翁 B.渔翁→鹬→蚌→水草C阳光→水草→蚌→鹬→渔翁 D.水草→蚌→鹬→渔翁10.在一片草原上生活着羊和狼。如果由于天敌的引入,导致狼的数量骤减,不考虑其他因素。则羊的数量变化可以用下列哪条曲线表示()A. B.C. D.11.下列有关生物圈的范围及其定义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圈是一个厚度约为10千米的圈层 B.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C.地球上所有生物以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的总和 D.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12.微塑料是指直径小于5mm的塑料颗粒,很多微塑料的大小只有微米级别。目前,在海洋、湖泊、河流等水源中都检测到了不同浓度的微塑料。以下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海洋、湖泊和河流属于不同生态系统类型B.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相互联系的C.微塑料不会进入人体对人体造成危害D.微塑料分布说明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13.小青利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发现视野中有污点,要判断污点的位置,下列操作无效的是()A.调节反光镜 B.更换目镜C.移动玻片标本 D.转动转换器14.在载玻片上写一个“正”,用低倍镜观察,在视野内所看见的物像是()A.B.C.D.15.当我们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时,下列哪种目镜和物镜的组合,在视野中能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A.目镜5×、物镜10× B.目镜25×、物镜40× C.目镜5×、物镜40× D.目镜10×、物镜10×16.人体的肌肉细胞与洋葱的叶肉细胞中,都含有的“能量转换器”是()A.细胞膜 B.细胞质 C.线粒体 D.叶绿体17.下面是关于显微镜的使用,其中操作与其结果不匹配的是()A.调节粗准焦螺旋——镜筒较大幅度地上升或下降B.向左下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向右上方移动C.将平面镜换成凹面镜,且小光圈换成大光圈——视野变暗D.目镜选用“10×”,物镜选用“40×”——观察到的物像被放大400倍18.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光线经过反光镜的反射后,在显微镜中经过的路线是①光圈②通光孔③标本④目镜⑤镜筒⑥物镜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③→⑥→⑤→④C.①→②→③→⑥→⑤→④ D.①→③→②→⑥→⑤→④19.袁隆平院士研发出的海水稻。海水稻根部细胞中控制无机盐进出的结构是()A.细胞核 B.细胞质 C.细胞膜 D.细胞壁20.小明将一片榕树叶直接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却看不到清晰的细胞图像,主要原因是()A.没有对榕树的叶子染色 B.榕树的叶子太大C.榕树的叶子形状不规则 D.榕树的叶子太厚21.在练习画细胞结构简图时,图中较暗的部位表示方法应该是()A.用铅笔涂抹 B.用铅笔点上细点C.用横线阴影表示 D.用斜线阴影表示22.小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自己制作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发现,有一个很重要的结构不易看清,你知道是什么结构吗?()A.细胞膜 B.细胞壁 C.细胞质 D.细胞核23.我们食用的牛肉所获得的能量最终来自()A.牛 B.草 C.太阳 D.水24.克隆羊多莉,是将白面绵羊的乳腺细胞核移植到黑面绵羊的去核卵细胞中,形成重组细胞,后经一系列培育而成。试根据遗传原理分析多莉的面部毛色应是()A.黑 B.白 C.黑白相间 D.以上都是25.在如图所示的显微镜使用步骤中,符合要求的是()A. B.C. D.二、非选择题(本题8小题,每空1分,共50分)26.根据图中“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判断对(√)错(×)。(1)①是生产者,②③④是消费者。()(2)①固定太阳能的多少将影响②③的数量。()(3)图中包含的食物链是①→②→③→④。()(4)图中所有的生物共同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5)将图中①进行焚烧,烧掉的物质是无机物,剩下的是有机物。()27.我们的校园种植了许多花草树木,校工伯伯定期给树苗木浇水、施肥、除草。到了冬天,有些苗木还要搬到暖棚里,而对松、杉、柏之类的树,则不需要进行这方面的工作。(1)除草能帮助草苗木更好的生长,杂草与苗木之间存在着_______关系。苗木上的小毛毛虫常会成为喜鹊等鸟类的食物,它们之间是生物间最常见的_______关系。(2)一些苗木冬天需要搬入暖棚,这说明植物的生存受到_______(非生物因素)的影响。(3)松树在缺水少肥的土壤里也生长茂盛,可见生物在一定程度上能_______环境,天气炎热的时候,大树附近更凉爽,这体现出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4)综上所述,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称为_____________。28.请仔细理解概念图并回答相关问题。图中的①是_______;图中的②是_______;图中的③是_______;图中的④是_______;图中的⑤是_______。29.图一为显微镜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二为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示意图;图三为观察该装片时看到的甲、乙两个视野。请回答问题:(1)切洋葱时,有刺激性的液体喷出,这些液体主要是来自细胞结构中的_________。(2)图二中,制作临时装片的正确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3)要将图三中的甲视野换成乙视野,应转动图一中显微镜的[__],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进行观察。用高倍镜观察物体时,若发现物像不清晰,可以调节[]_________。如果小莉观察到物像在右上角,若将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应将装片向_________移动。(4)在制作该临时装片时,需要用碘液处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细胞内着色较深的结构是_________。如果是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则图二③步骤中的“滴清水”应该改成滴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5)如下图所示制作临时装片时最不容易出现气泡的是_________。(6)通过观察发现,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没有_______,不能进行光合作用。30.如图表示动物细胞分裂的过程,请分析回答:(1)其正确变化顺序为_________。(填字母表示)(2)细胞分裂过程中,变化最为明显的是_________,细胞分裂时它会进行_________。若c细胞有20条染色体,分裂形成新细胞染色体数目是________条。(3)染色体由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其中_________是遗传物质。31.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A、B、C是乙中的三种生物,①②③④表示生理过程。据图回答:(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来看,甲属于________者。(2)从物质循环角度看,甲能通过②_________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成有机物;丙通过④能将甲、乙体内的有机物分解为_________;丙是________。(3)若图中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请写出该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4)当A数量减少后,B数量先___后_____,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能力。32.修正液是同学们常用的一种文具,打开盖后,有刺激性的气味。我们不禁要问:修正液对人体有危害吗?下面是一个同学设计的探究实验,请你按照探究实验的思路进行分析作答。(1)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做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设计方案:①取相同量两份米饭,其中一份拌有修正液的米饭(为A组),另一份________的米饭(为B组),分别放入两个相同大小的笼子中,把笼子放在同一环境中;②将6只小白鼠(体型大小和活动能力相同)分成两组,每组3只,分别放入以上两个笼子中;目的是设置_______实验,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除变量外,其他条件都一样,体现了实验设计的________原则。③观察6只老鼠进食的情况;如果不吃,可以强行将食物喂给小白鼠;观察实验现象:过了一段时间,A组的小白鼠出现类似中毒的症状,而B组的小白鼠正常。(4)表达和交流:该同学还将此实验重复做了多次,其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上述实验给你什么启示:_____________。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性限时训练七年级生物学科(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1.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选择题的答题区域内填涂答案。2.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各题指定的答题区域内作答。3.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一、选择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1.春日里,万物复苏,下列各项中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春雷阵阵 B.大雨倾盆 C.溪水涔涔 D.桃花盛开【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都能遗传和变异。8.生物能适应并能影响环境。【详解】ABC.春雷阵阵、大雨倾盆、溪水涔涔都属于自然现象,不属于生命现象,ABC不符合题意。D.桃花盛开说明生物能够繁殖后代,属于生命现象,D符合题意。故选D。2.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珊瑚 B.木马病毒 C.蘑菇 D.钟乳石【答案】C【解析】【分析】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都需要营养、生物能排出废物、生物都能进行遗传和变异等。【详解】A.珊瑚是珊瑚虫产生的分泌物,属于非生物,A错误。B.木马病毒是计算机病毒,破坏软件程序的一套编码,B错误。C.蘑菇是属于真菌,C正确。D.钟乳石是指碳酸盐岩地区洞穴内在漫长地质历史中和特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碳酸钙沉淀物的总称,D错误。故选C。【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牢记生物的基本特征。3.观察如图,其中阴影部分是两种生物的共同特征,下列特征可以写在阴影部分的是A.具有细胞结构 B.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C.能进行光合作用 D.不需要营养【答案】B【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的特征,解答时结合题意从生物的特征切入。【详解】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新冠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所特有生理作用;新冠病毒和水稻的生活都需要营养;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因此,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4.“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描写了鸟儿因受到惊吓而起飞,此情境说明生物()A.能进行呼吸 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能生长和繁殖 D.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答案】B【解析】【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详解】鸟儿因受到惊吓而起飞,这种现象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B符合题意。故选B。5.2021.5.11,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对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进行了发布。人口普查采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A.实验法 B.调查法 C.观察法 D.测量法【答案】B【解析】【分析】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了解生物种类、生存环境和外部形态等常用的研究方法。调查者以正确的理论与思想作指导,通过访谈、问卷、测验等手段。有计划地,广泛了解。掌握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得出结论。【详解】人口普查工作包括对人口普查资料的搜集、数据汇总、资料评价、分析研究、编辑出版等全部过程,它是当今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搜集人口资料的一种最基本的科学方法,因此人口普查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调查法。故选B。6.下列具有降解污染、蓄洪防洪等功能,被称为“地球之肾”的生态系统是A草原生态系统 B.湿地生态系统 C.淡水生态系统 D.城市生态系统【答案】B【解析】【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详解】A.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半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很少,缺乏高大的植物,动植物种类虽然比森林生态系统少,但依然是非常丰富的。草原在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A不符合题意。B.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因此被称为“地球之肾”,B符合题意。C.淡水生态系统是指在由淡水生物群落及淡水水域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分为静水的和流动水的两种类型。前者指淡水湖泊、池塘和水库等;后者指河流、溪流和水渠等,具有易被破坏、难以恢复的特征,C不符合题意。D.城市生态系统也有生产者(花、草、树木)、消费者(主要是人和少量的动物组成)、分解者以及非生物部分等组成。但是,生产者的数量较少,制造的有机物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因此需要从城市外购进大量的农副产品,才能保持平衡,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各自的特点。7.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草原上的羊 B.池塘中的鱼 C.溪里的水 D.福鼎市【答案】D【解析】【分析】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只有生物不叫生态系统,只有环境也不叫生态系统。【详解】A.草原上的羊,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部分动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A不符合题意。B.池塘中的鱼,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部分动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B不符合题意。C.溪里的水,只包括了非生物部分的水,没有生物部分,没有其他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C不符合题意。D.福鼎市,既包括了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D符合题意。故选D。8.下列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弱的是()A.亚马孙热带雨林 B.雷泽湖湿地 C.撒哈拉沙漠 D.呼伦贝尔大草原【答案】C【解析】【分析】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生态系统越稳定,自动调节能力越强,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少,自动调节能力越差,据此答题。【详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状态,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有大有小,这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结构特点。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大。反之,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小。在所有的生态系统中,撒哈拉沙漠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稀少,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就最弱。故选C。【点睛】关键是掌握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强弱的原因,并认真分析选项中各生态系统的特点,即可总结出答案。9.俗话说“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其中所包含的食物链是A.水→水草→蚌→鹬→渔翁 B.渔翁→鹬→蚌→水草C.阳光→水草→蚌→鹬→渔翁 D.水草→蚌→鹬→渔翁【答案】D【解析】【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详解】A.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起始点是生产者,水属于非生物部分,A错误。B.箭头指向捕食者,把箭头的方向弄反了,B错误。C.食物链的起点必须是生产者,阳光属于非生物部分,C错误。D.该食物链正确的表示了生产者水草与消费者蚌、鹬、渔翁它们之间的关系,D正确。故选D。10.在一片草原上生活着羊和狼。如果由于天敌的引入,导致狼的数量骤减,不考虑其他因素。则羊的数量变化可以用下列哪条曲线表示()A. B.C. D.【答案】B【解析】【分析】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食物链中某一种生物数量发生变化,将影响其它生物的数量。【详解】若由于天敌的引人,导致狼的数量骤减,羊由于天敌减少、食物充足会大量繁殖,进而数量上升;后来羊增多,会使植物减少,植物减少导致羊食物不足而大量饿死,羊因死亡而数量减下降,故羊的数目先增加后减少,B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熟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1.下列有关生物圈的范围及其定义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圈是一个厚度约为10千米的圈层 B.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C.地球上所有生物以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的总和 D.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答案】C【解析】【分析】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处,厚度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详解】A.以海平面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达到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度。故生物圈是一个厚度约为20千米的圈层,A错误。B.由分析可知: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B错误。C.地球上所有生物以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C正确。D.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只是生物圈的生物部分,不是生物圈本身,D错误。故选C。12.微塑料是指直径小于5mm的塑料颗粒,很多微塑料的大小只有微米级别。目前,在海洋、湖泊、河流等水源中都检测到了不同浓度的微塑料。以下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海洋、湖泊和河流属于不同的生态系统类型B.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相互联系的C.微塑料不会进入人体对人体造成危害D.微塑料分布说明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答案】C【解析】【分析】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内容),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和岩石圈的上部(范围)。它是地球的理化环境与生物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的家。包括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详解】A.海洋属于海洋生态系统,湖泊和河流都属于淡水生态系统,A正确B.地球上的各生态系统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着密切联系的,B正确。C.人类摄入的微塑料尽管大部分随粪便排出,但仍有少量的存留在体内,长期的蓄积就可能造成危害,C错误。D.微塑料能够广泛分布说明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D正确。故选C。13.小青利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发现视野中有污点,要判断污点的位置,下列操作无效的是()A.调节反光镜 B.更换目镜C.移动玻片标本 D.转动转换器【答案】A【解析】【分析】(1)观察临时装片时,视野里出现了污点,污点可能在出现在物镜、目镜和玻片标本(装片)上,不可能出现在反光镜上,因为如果反光镜被污染,只会影响视野的明亮程度,不会出现污点。(2)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污点移动就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如果不在目镜和载玻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详解】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污点移动就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如果不在目镜和载玻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因此,小青在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发现视野中有污点,调节反光镜不能判断污点位置。可见A符合题意。故选A。14.在载玻片上写一个“正”,用低倍镜观察,在视野内所看见的物像是()A.B.C.D.【答案】B【解析】【分析】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实物的倒像,简便方法写纸上倒过来看。【详解】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正”旋转180度后得到的是“”。故选B。【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显微镜成倒立的像,要理解“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15.当我们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时,下列哪种目镜和物镜的组合,在视野中能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A.目镜5×、物镜10× B.目镜25×、物镜40× C.目镜5×、物镜40× D.目镜10×、物镜10×【答案】A【解析】【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物像体积越大,视野越窄,看到的物像数目越少。【详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看到的数目越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就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看到的数目越多;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计算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在四个选项中A选项放大倍数:5×10=50(倍),B选项放大倍数:25×40=1000(倍),C选项放大倍数:5×40=200(倍),D选项放大倍数:10×10=100(倍),只有A选项的放大倍数最小,所以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A正确。故选A。16.人体的肌肉细胞与洋葱的叶肉细胞中,都含有的“能量转换器”是()A.细胞膜 B.细胞质 C.线粒体 D.叶绿体【答案】C【解析】【分析】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含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特有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详解】线粒体是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共有的能量转换器,所以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肌肉内的细胞中都有线粒体。故选C。【点睛】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洋葱表皮细胞和人肌肉细胞的结构和能量转换器的类型。17.下面是关于显微镜的使用,其中操作与其结果不匹配的是()A.调节粗准焦螺旋——镜筒较大幅度地上升或下降B.向左下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向右上方移动C.将平面镜换成凹面镜,且小光圈换成大光圈——视野变暗D.目镜选用“10×”,物镜选用“40×”——观察到的物像被放大400倍【答案】C【解析】【分析】显微镜的结构:【详解】A.准焦螺旋用于升降镜筒,其中粗准焦螺旋升降镜筒的范围较大,能使镜筒较大幅度地上升或下降;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更重要的作用是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A正确。B.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物像在视野的偏左下方,向左下方移动装片,物像会向右上方移动到视野的中央,B正确。C.显微镜的结构中,遮光器上有大小光圈,大光圈能使更多的光线进入,故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用小光圈,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用大光圈;反光镜有两个面,平面镜和凹面镜,凹面镜能够聚光,可以使视野变亮,故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用平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用凹面镜。所以,将平面镜换成凹面镜,且小光圈换成大光圈——视野变亮,C错误。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10×40=400倍,D正确。故选C。18.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光线经过反光镜的反射后,在显微镜中经过的路线是①光圈②通光孔③标本④目镜⑤镜筒⑥物镜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③→⑥→⑤→④C.①→②→③→⑥→⑤→④ D.①→③→②→⑥→⑤→④【答案】C【解析】【分析】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整理存放,解答即可。【详解】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显微镜的目镜、镜筒、物镜、通光孔必须在同一条直线上。反光镜反射的光线才能依次通过通光孔、物镜、镜筒、目镜到达眼睛;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光线经过反光镜的反射后,在显微镜中经过的路线是,通过①光圈、②通光孔、③标本、⑥物镜、⑤镜筒、④目镜。故选C。【点睛】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显微镜的使用过程。19.袁隆平院士研发出的海水稻。海水稻根部细胞中控制无机盐进出的结构是()A.细胞核 B.细胞质 C.细胞膜 D.细胞壁【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膜具有保护,控制细胞物质的进出作用,解答即可。【详解】细胞膜保护细胞内部结构,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对物质具有选择透过性,对细胞有用的物质可以进入,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则不能进入,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所以海水稻根部细胞中控制无机盐进出的结构是细胞膜。故选C。20.小明将一片榕树叶直接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却看不到清晰的细胞图像,主要原因是()A.没有对榕树的叶子染色 B.榕树的叶子太大C.榕树的叶子形状不规则 D.榕树的叶子太厚【答案】D【解析】【分析】光学显微镜是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利用通过可见光来放大标本。如果标本太厚光线无法透过标本到达目镜,观察不到。【详解】显微镜成像是利用光学原理,必须使可见光线穿过被观察的物体,如果不透光就不能成像,因此显微镜观察的材料一定是薄而透明的。所以小明将一片榕树叶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按照显微镜使用方法规范操作后,却没有观察到清晰的细胞,原因是光线不能透过榕树叶。解决的方法就是把叶片做成薄而透明的切片进行观察。故选D。21.在练习画细胞结构简图时,图中较暗的部位表示方法应该是()A.用铅笔涂抹 B.用铅笔点上细点C.用横线阴影表示 D.用斜线阴影表示【答案】B【解析】【分析】生物图的画法和要注意的事项有:①图的大小要适当,一般在稍偏左上方,以便在右侧和下方留出注字和写图名称的地方;②一般用3H的削尖的铅笔;③图中比较暗的地方用铅笔点细点来表示,不能涂阴影表示暗处;④字尽量标注在右侧,用尺子引出水平的指示线,然后注字;⑤在图的下方写上所画图形的名称。【详解】画生物图时要注意:①图形的大小和位置要适当;②用3H削尖的铅笔;③较暗的部分用细点来表示,越暗的地方细点越密,但不是打斜纹或涂阴影或留下空白;④标注的名称一般要在图的右边,指示线要水平的;⑤图的下面写上所画结构的名称。故选B。22.小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自己制作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发现,有一个很重要的结构不易看清,你知道是什么结构吗?()A.细胞膜 B.细胞壁 C.细胞质 D.细胞核【答案】A【解析】【分析】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如图:。【详解】洋葱表皮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由于细胞膜是紧贴着细胞壁的一层透明薄膜,因此在显微镜下不易观察到。故选A。23.我们食用的牛肉所获得的能量最终来自()A.牛 B.草 C.太阳 D.水【答案】C【解析】【分析】在生态系统中,一般情况下,有机物的化学能是来自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详解】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将光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能量流动起点是从植物固定太阳能开始的,所以,该生态系统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光能。因此,我们食用的牛肉所获得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故选C。24.克隆羊多莉,是将白面绵羊的乳腺细胞核移植到黑面绵羊的去核卵细胞中,形成重组细胞,后经一系列培育而成。试根据遗传原理分析多莉的面部毛色应是()A.黑 B.白 C.黑白相间 D.以上都是【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生物体内每一个细胞中所含有的具有指导身体发育的全部信息,叫做遗传信息,这遗传信息在细胞核中。【详解】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克隆的过程中,谁提供了细胞核,克隆出来的生物就像谁。因为多利的细胞核是白面绵羊提供的乳腺细胞核,并且遗传信息在细胞核中。所以多利的细胞核内具有白面绵羊全部的遗传信息,故应该几乎跟白面绵羊一模一样。因此,“多莉”的面部毛色是白色。故选B。25.在如图所示的显微镜使用步骤中,符合要求的是()A. B.C. D.【答案】D【解析】【分析】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是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和回放。【详解】A.使用显微镜时,虽然是左眼观察,但是右眼闭着,应该右眼睁开,故A错误。B.使用显微镜时,用的右眼观察,并且用手将左眼蒙着,不符合要求,故B错误。C.使用显微镜时,用的是右眼观察,左眼闭着,不符合要求,故C错误。D.使用显微镜时,观察者的双眼都要睁开,目的是左眼看目镜,右眼记录,故D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本题8小题,每空1分,共50分)26.根据图中“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判断对(√)错(×)。(1)①是生产者,②③④是消费者。()(2)①固定太阳能的多少将影响②③的数量。()(3)图中包含的食物链是①→②→③→④。()(4)图中所有的生物共同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5)将图中①进行焚烧,烧掉的物质是无机物,剩下的是有机物。()【答案】(1)错误(2)正确(3)错误(4)错误(5)错误【解析】【分析】(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2)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3)图中①绿色植物、②昆虫、③食虫鸟、④是细菌、真菌。【小问1详解】是绿色植物属于生产者,②昆虫、③食虫鸟都是动物属于消费者,④是细菌、真菌属于分解者,故错误。【小问2详解】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固定太阳能,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因此①固定太阳能的多少将影响②③的数量,故正确。【小问3详解】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因此图中包含的食物链是①→②→③,不包括④分解者,故错误。【小问4详解】图中所有的生物只能构成生物部分,不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因为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故错误。【小问5详解】有机物一般能燃烧,无机物不能燃烧。将绿色植物进行焚烧,烧掉的是有机物,剩下的灰烬是无机物,故错误。27.我们的校园种植了许多花草树木,校工伯伯定期给树苗木浇水、施肥、除草。到了冬天,有些苗木还要搬到暖棚里,而对松、杉、柏之类的树,则不需要进行这方面的工作。(1)除草能帮助草苗木更好的生长,杂草与苗木之间存在着_______关系。苗木上的小毛毛虫常会成为喜鹊等鸟类的食物,它们之间是生物间最常见的_______关系。(2)一些苗木冬天需要搬入暖棚,这说明植物的生存受到_______(非生物因素)的影响。(3)松树在缺水少肥的土壤里也生长茂盛,可见生物在一定程度上能_______环境,天气炎热的时候,大树附近更凉爽,这体现出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4)综上所述,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称为_____________。【答案】(1)①.竞争②.捕食(2)温度(3)①.适应②.生物影响环境(4)生态因素【解析】【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据此解答。【小问1详解】生物圈中大多数的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除草能帮助草苗木更好的生长,杂草与苗木之间相互争夺阳光、水分等,二者存在着竞争关系。苗木上的小毛毛虫常会成为喜鹊等鸟类的食物,它们之间是生物间最常见的捕食关系。【小问2详解】一些苗木冬天需要搬入暖棚,这说明植物的生存受到温度的影响。从文中可以看出,影响校园植物生活的生态因素还有水、毛毛虫、喜鹊、其他苗木、阳光等。上述事例都能体现出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生物适应环境。【小问3详解】松树在缺水少肥的土壤里也生长茂盛,说明生物在一定程度上能适应环境。“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对环境的影响,体现出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生物影响环境。【小问4详解】综上所述,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都称为生态因素,它可以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两类。28.请仔细理解概念图并回答相关问题。图中的①是_______;图中的②是_______;图中的③是_______;图中的④是_______;图中的⑤是_______。【答案】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核④.叶绿体⑤.线粒体【解析】【分析】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线粒体。【详解】细胞壁位于植物细胞的最外层,起保护和支持作用。细胞膜能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让细胞内有用的物质不能外出,有害的物质不能进入,具有选择透过性。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内含遗传物质,是遗传信息库。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能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是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是提供细胞能量的“动力车间”。因此图中①是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核,④叶绿体,⑤线粒体。29.图一为显微镜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二为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示意图;图三为观察该装片时看到的甲、乙两个视野。请回答问题:(1)切洋葱时,有刺激性的液体喷出,这些液体主要是来自细胞结构中的_________。(2)图二中,制作临时装片的正确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3)要将图三中的甲视野换成乙视野,应转动图一中显微镜的[__],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进行观察。用高倍镜观察物体时,若发现物像不清晰,可以调节[]_________。如果小莉观察到物像在右上角,若将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应将装片向_________移动。(4)在制作该临时装片时,需要用碘液处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细胞内着色较深结构是_________。如果是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则图二③步骤中的“滴清水”应该改成滴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5)如下图所示制作临时装片时最不容易出现气泡的是_________。(6)通过观察发现,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没有_______,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答案】(1)液泡(2)③④②①(3)①.①②.④细准焦螺旋③.右上角(4)①.细胞核②.生理盐水③.保持细胞正常形态(5)B(6)叶绿体【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显微镜的结构及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正确地的步骤概括为擦、滴、撕、展、盖、染、吸。(2)由图一可知:①转换器、②反光镜、③粗准焦螺旋、④细准焦螺旋、⑤物镜。【小问1详解】植物细胞的液泡内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有多种味道:酸、甜、苦、辣。切洋葱鳞片叶时,有刺激性的液体喷出,这些液体主要是来自细胞结构中的液泡。【小问2详解】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正确地的步骤概括为擦、滴、撕、展、盖、染、吸。所以题中制作临时装片的正确操作顺序为③④②①。【小问3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乙中的物像比图甲大,应选用放大倍数较大的物镜或目镜。具体操作应为:我们在使用显微镜时要先用低倍镜观察后用高倍镜观察,低倍镜换高倍镜是通过转动转换器来完成的。用高倍镜观察物体时,若发现物像不清晰,可以调节④细准焦螺旋。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装片的移动方向相反。因此,“如果观察到的物像在视野右上方,要使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则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物像才能移动到视野正中央。【小问4详解】细胞核里有染色体,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因此实验中需要用碘液处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染色较深的结构是细胞核。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由于人的细胞液的浓度与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的浓度一致,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不至于因吸水而膨胀,或失水而皱缩,应向载玻片上滴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小问5详解】盖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皮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这样才能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因此选项B的盖盖玻片的方法,最不容易出现气泡。【小问6详解】洋葱鳞片内表皮细胞内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30.如图表示动物细胞分裂的过程,请分析回答:(1)其正确变化顺序为_________。(填字母表示)(2)细胞分裂过程中,变化最为明显的是_________,细胞分裂时它会进行_________。若c细胞有20条染色体,分裂形成新细胞染色体数目是________条。(3)染色体由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其中_________是遗传物质。【答案】(1)cadb(2)①.染色体②.复制③.20(3)①.DNA##蛋白质②.蛋白质##DNA③.DNA【解析】【分析】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动物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细胞的中央,细胞膜内陷将原细胞缢裂为两个。【小问1详解】图中c→a表示细胞核先一分为二,d表示在原来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b表示一个细胞最终分裂成两个细胞,因此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正确变化顺序为:c→a→d→b。【小问2详解】在细胞的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在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先复制加倍后再平均分配,保证了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因此,c细胞有20条染色体,分裂形成新细胞染色体数目仍然是20条。【小问3详解】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包括DNA和蛋白质,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31.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A、B、C是乙中的三种生物,①②③④表示生理过程。据图回答:(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来看,甲属于________者。(2)从物质循环角度看,甲能通过②_________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成有机物;丙通过④能将甲、乙体内的有机物分解为_________;丙是________。(3)若图中生物构成一条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