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附属中学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附属中学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附属中学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附属中学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附属中学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附属中学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正确的是()A.原子结构模型B.地壳元素含量模型C.物质分类模型D.空气组成模型2.“建设美丽中国”是新时代的目标。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A.实时监测工厂排放的废气B.施用大量农药以减少植物病虫害C.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回收D.绿色出行,积极践行低碳生活3.下列化学仪器对应的名称书写正确的是()A.药勺 B.长劲漏斗C.铁架台 D.坩锅钳4.染发时常用到的着色剂——对苯二胺,化学式为C6H8N2,是一种有毒化学药品,有致癌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苯二胺中含有N2分子B.对苯二胺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6:8:2C.对苯二胺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氮原子组成D.对苯二胺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5.下列物质的用途正确的是()A.盐酸用于汽车的铅蓄电池B.焦炭炼铁C.碳酸钙做华表D.用碳酸钠和有机酸做发酵粉6.活性炭可用于除去冰箱中的异味,是因为它具有()A.导电性 B.稳定性 C.吸附性 D.可燃性7.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为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A.红磷B.木炭C.铁丝D.石蜡8.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说法正确的是A.油锅着火后向锅中放入菜叶目的是降低油的着火点B.家用煤加工成蜂窝煤是力了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C.高层建筑物起火立即乘电梯撤离D.不慎碰倒了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水来灭火9.对化学方程式2H2+O22H2O的含义叙述正确的是A.氢气加氧气点燃等于水B.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C.两个氢分子加一个氧分子等于两个水分子D.2克氢气和1克氧气生成2克水10.近期微博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是一系列苯的衍生物配以相应的文字形成的,如图所示的六氯苯,其化学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六氯苯属于有机化合物B.六氯苯是由碳和氯气组成的C.六氯苯是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氯原子构成的D.六氯苯中碳元素与氯元素的质量比为6:1711.某同学想用实验证明FeCl3溶液显黄色是因为溶液中存在铁离子造成的,而不是氯离子造成的,下列实验无意义的是()A.观察KCl溶液没有颜色B.加水稀释后FeCl3溶液黄色变浅C.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无色硝酸银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未消失D.向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消失12.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A克,加热完全反应后得到B克氧气和C克氯化钾,则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A.(A+B-C)克 B.(A-B-C)克 C.(A+B+C)克 D.(A+C)克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A中相应字母的仪器名称:a________b________(2)实验室中可用加热重铬酸铵粉末来制取氮气,已知氮气的密度为1.25g/L,空气的密度为1.293g/L,氮气与空气密度很接近且难溶于水,则用该方法来制取氮气应选用的最佳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3)某同学查阅资料得知加热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可以获得二氧化碳,同时还了解到二氧化碳是一种能溶于水并且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用该方法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4)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两种固体的混合物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氨气,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氨气对空气有污染,所以最好对它进行尾气的吸收处理,收集氨气的装置如图F。由图中实验装置F推测氨气相关的物理性质________(填序号)A密度比空气大B密度比空气小C难溶于水D易溶于水E有毒(5)机动车排放的尾气是空气的重要污染源,其成分之一是NO,NO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查阅资料后得知:①NO常温下是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略大;②NO常温下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③实验室常用铜与稀硝酸反应制取NO:。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问题:①若从A-E中选择合适的装置来收集NO气体,你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②某化工厂准备生产Cu(NO3)2,以铜和稀硝酸为主要原料设计了两种方案:方案一:方案二:。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你认为较合理的方案是__________。(填序号):A方案一B方案二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选择此方案的另一条理由是_________14.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2)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备氧气可选用的装置是___(填字母)。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3)用过氧化氢制备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选用的装置是____。(填字母)(4)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氮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实验室中制取一氧化氮所采取的收集方法是___。15.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进行氧气性质实验(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2)高锰酸钾分解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其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的目的_______。(3)C图为木炭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对比实验,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木炭燃烧越剧烈(4)下图是收集氧气的过程,依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16.某气体中可能含有CO2、O2中的一种或两种,为验证该气体的成分,王同学做了如下探究:(实验方案)实验编号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该气体中看带火星的木条是否复燃(1)请完成上述实验方案。(得出结论)(2)若实验①中________,则该气体中肯定含有CO2。(3)若实验②中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则能否确定该气体中不含O2?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某些网吧给通宵上网的学生提供磷酸可待因糖浆,使学生短时兴奋,但长期服用会导致学生食欲减退、情绪易激动且吸食成瘾的后果.已知磷酸可待因的化学式为:C18H21NO3•H3PO4•H2O.试回答下列问题:(提示:CuSO4•5H2O的相对分子质量计算式为:64×1+32×1+16×4+5×(1×2+16×1)=250)(1)磷酸可待因由_____种元素组成;(2)其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3)磷酸可待因分子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4)磷酸可待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18.如图为某牙膏的部分标签,活性成分单氟磷酸钠的化学式为Na2PO3F,请回答下列问题:(1)Na2PO3F中金属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_。(2)Na2PO3F中氟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3)若牙膏中其它成分不含氟,则每支这种牙膏中,含Na2PO3F的质量是多少克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小明用蜡烛进行了下列活动.(1)活动1:点燃蜡烛后,电子秤示数逐渐减小。蜡烛减小的质量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燃烧后生成物的总质量。(2)活动2:加入泡腾片(主要成分含柠檬酸、碳酸氢钠等),观察到水中产生大量气泡、蜡烛逐渐熄灭。请推测所产生的上述气体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3)活动3:用玻璃杯迅速扣住燃烧的蜡烛,并使杯口始终浸没在水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A.可观察到蜡烛熄灭B.最终杯中液面高于碗中液面C.该方法能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D【解析】

A、原子是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该模型错误,不符合题意;B、地壳中含量最多的是氧元素,其次是硅、铝、铁、钙等,该模型错误,不符合题意;C、由两种及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的,属于混合物,由同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混合物和纯净物,属于并列关系,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化合物和纯净物属于包含关系,该模型错误,不符合题意;D、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是氮气,约占空气体积分数的78%,其次是氧气,约占空气体积分数的21%,然后是其他气体,该模型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叫做混合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是纯净物;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2、B【解析】

A、实时监测工厂排放的废气,防止空气污染,符合这一理念,故A错误;B、施用大量农药以减少植物病虫害,施用大量农药会污染环境,不符合这一理念,故B正确;C、推广垃圾定时定点分类回收,可减少污染,回收资源,符合这一理念,故C错误;D、绿色出行,积极践行低碳生活,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这一理念,故D错误。故选B。3、C【解析】

A.该仪器表示的是药匙,故选项A错误;B.该仪器表示的长颈漏斗,故选项B错误;C.该仪器表示的是铁架台,故选项C正确;D.该仪器表示的是坩埚钳,故选项D错误;故选C。4、D【解析】

A、根据苯二胺的化学式C6H8N2,可知苯二胺是由苯二胺分子构成的化合物,该分子由碳氢氮三种原子构成,不可能含有氮气的分子,A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B、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可知该物质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2×6):8:(14×2)=18:2:7,不是该分子中原子的个数比6:8:2,B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C、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可得苯二胺分子中碳、氢、氮的原子个数比为6:8:2,从宏观上看该物质是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C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D、对苯二胺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D选项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5、B【解析】

A、蓄电池的电解液一般是稀硫酸的溶液,不是盐酸,故错误;B、炼铁的原料有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焦炭再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用一氧化碳还原铁的化合物生成铁,故正确;C、做建材的是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不是纯净的碳酸钙,故错误;D、碳酸氢钠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故错误。故选B。6、C【解析】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除去冰箱中的异味。故选C。7、C【解析】此题考查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现象,A选项红磷燃烧产生白烟;B选项木炭燃烧产生红色火焰;C选项铁丝燃烧的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的燃烧现象;D选项酒精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答案选择C8、B【解析】

A、物质的着火点是可燃物本身的属性,故加入菜叶是将温度降低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A选项错误;B、蜂窝煤的多孔可以增加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得煤燃烧的更充分,减少资源的浪费及环境的污染,B选项正确;C、高层建筑起火,千万不能乘电梯,因为建筑起火很可能造成断电,而且电梯间的通道往往是浓烟和火焰的集中的地方,C选项错误;D、酒精能和水任意比例混合,用水只会增大火的燃烧面积,反而更危险,正确做法是用湿抹布或者细沙盖灭,D选项错误。选B。9、B【解析】A、在反应中“+”读作“和”,不能读作“加”,该选项读法错误;B、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该选项读法正确;C、从微观上,点燃条件下,每2个氢气分子和1个氧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该选项读法错误;D、该反应可读作:每2mol氢气和每1mol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2mol水,该选项读法错误。故选B。点睛:化学方程式可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反应的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粒子个数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等.但要注意读化学方程式时,“+”应读作“和”,“═”应读作“生成”。10、A【解析】

试题分析:从图示看:六氯苯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化合物;六氯苯是由碳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一个六氯苯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氯原子构成的;六氯苯中碳元素与氯元素的质量比为。故选A.考点:化学式的意义11、B【解析】

A、FeCl3溶液中含有水分子、铁离子和氯离子三种粒子,观察KCl溶液没有颜色,证明水分子、氯离子都不会对影响颜色产生影响,故只进行该实验有意义,但不符合题意;B、加水稀释对溶液中的氯离子和铜离子都没有影响,只是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变小造成溶液黄色变浅,不能证明FeCl3溶液显黄色与Cl−离子无关,故只进行该实验无意义,符合题意;C、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无色硝酸银溶液,把氯离子转化为氯化银沉淀而除去,但铁离子不变,而溶液黄色未消失,证明氯化铁溶液显黄色与氯离子无关,故只进行该实验有意义,但不符合题意;D、向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把铁离子转化为沉淀而除去,但氯离子不变,而溶液黄色消失,证明氯化铁溶液显黄色与氯离子无关,故只进行该实验有意义,但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FeCl3溶液中含有水分子、铁离子和氯离子三种粒子,要证明FeCl3溶液显黄色与Cl-无关,可采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排除两种离子中的一种而保留另一种。12、B【解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所以由完全反应后,得到B克氧气和C克氯化钾,可知反应前氯酸钾的质量为(B+C)克,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A克,则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A-B-C)克,选B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酒精灯试管ACADCa(OH)2+2NH4ClCaCl2+2NH3↑+2H2OBDECB产生相同质量的硝酸铜所消耗的稀硝酸少【解析】

(1)图A中相应字母的仪器名称分别为:a是酒精灯,b是试管;(2)根据“实验室中可用加热重铬酸铵粉末来制取氮气”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发生装置选用A,根据“已知氮气的密度为1.25g/L,空气的密度为1.293g/L,氮气与空气密度很接近且难溶于水”可知,氮气只能用排水法收集,收集装置选用C。则用该方法来制取氮气应选用的最佳装置是AC;(3)根据“某同学查阅资料得知加热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可以获得二氧化碳”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发生装置选用A,根据“二氧化碳是一种能溶于水并且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可知,二氧化碳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选用D。用该方法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装置是AD;(4)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两种固体的混合物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氨气,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NH4ClCaCl2+2NH3↑+2H2O;A收集氨气从短管通入,说明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故A错误;B收集氨气从短管通入,说明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故B正确;C能用水处理尾气,并用漏斗作缓冲,说明氨气易溶于水,故C错误;D能用水处理尾气,并用漏斗作缓冲,说明氨气易溶于水,故D正确;E氨气对空气有污染,氨气有毒,故E正确。故选BDE。(5)①根据“①NO常温下是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略大;②NO常温下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可知,NO只能用排水法收集。若从A-E中选择合适的装置来收集NO气体,选择的收集装置是C;②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方案一有NO生成,会产生空气的污染物,方案二没有空气的污染生成,较合理的方案是方案二。故选B;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选择此方案的另一条理由是产生相同质量的硝酸铜,所消耗的稀硝酸少。【点睛】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14、试管B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过氧化氢水+氧气A或C排水法收集【解析】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试管;(2)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备氧气选装置固体加热装置B,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3)用过氧化氢制备氧气的文字表达式:过氧化氢水+氧气;选用固液发生装置:A或C(4)一氧化氮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实验室中制取一氧化氮所采取的收集方法是:排水法收集一氧化氮气体。15、试管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分解反应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堵塞导管氧气浓度越高bac【解析】

(1)仪器①的名称是试管;(2)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在三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是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堵塞导管;(3)反应物的浓度影响反应的剧烈程度,所以C图为木炭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对比实验。实验结论:氧气浓度越高,木炭燃烧越剧烈;(4)收集氧气的过程,依次观察到的现象是bac。16、向集气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能当氧气含量比较低时,带火星木条也无法复燃【解析】

(1)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可知,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向集气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