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苏高考历史试题答案讲解及复习备考指导课件_第1页
2024年江苏高考历史试题答案讲解及复习备考指导课件_第2页
2024年江苏高考历史试题答案讲解及复习备考指导课件_第3页
2024年江苏高考历史试题答案讲解及复习备考指导课件_第4页
2024年江苏高考历史试题答案讲解及复习备考指导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完全解读(江苏卷)0401020503目录CONTENTS试卷总评命题变化考情分析真题解读备考指津一、试卷总评2024年江苏高考历史试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课程标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为命题依据,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学科素养导向,强化“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多维考查模式,优化试卷情景设计,增强试题开放性、灵活性,突出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考查,注重教考衔接,引导中学课堂提质增效,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2024年江苏高考历史卷在整体风格、题型结构上继承和借鉴了以往江苏卷的风格,是一份高质量的试卷,它不仅全面考查了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也为未来的历史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启示。1、试卷内容特点:

试卷内容涵盖了从古代到近现代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以及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试题设计注重考查学生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以及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历史探究能力等关键能力。2、试卷难度与区分度

试卷难度设置合理,既有基础知识的考查,也有对深层次理解和综合分析能力的挑战。通过不同难度的题目设置,试卷能够有效地区分不同水平的学生,既保证了基础知识的覆盖面,也体现了选拔性考试的特点。3、对学生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的考查

试卷通过具体的试题,如结合毛家坪遗址考古发现与《史记》文献记载的研究案例,考查了学生对史料运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体现了对历史解释和史料辨析核心素养的要求。4、对未来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启示

未来的历史教学应更加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特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创新教学方式,以适应高考评价体系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二、命题变化对2024年江苏高考历史试卷中试题出现的新变化,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单解读:1、题型与分值调整变化:2024年江苏高考历史试卷中的选择题数量从往年的16题减少到了15题。影响分析:这一变化直接导致了材料题(主观题)分值的增加,选择题减少的3分被加到了材料题中,使得材料题在整体试卷中的比重有所提升。这种调整意味着试卷更加注重对学生分析、理解和应用能力的考查,而非简单的知识点记忆。2.材料题增加分值与难度内容分析:材料题部分依然延续传统,但由于分值的增加,每道题目的考查深度和广度都有所提升。这要求学生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创新点:部分材料题涉及了更多的史料分析和历史比较,如将中外历史事件进行对比,或者对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方面进行深入剖析。这种考查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跨学科素养。3.考查重点的转移重点变化:试卷更加注重对学生历史思维品质、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的考查。这体现在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评价、比较和归纳等方面,而非简单的知识点记忆。影响:这种变化要求学生在备考过程中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同时,也需要关注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和交叉点。三、考情分析题号考点(选择题第1-10题为中国史部分)选择题1西周晚期延续到战国晚期的秦文化遗址,考古发现与文献史料选择题2魏晋儒学的发展选择题3北宋政府运用经济手段稳定秩序选择题4明朝重视对基层社会的治理选择题5清朝运河漕运影响城市发展选择题6近代上海外来经济因素选择题7国共第一次合作选择题8解放战争时期团结广大知识分子选择题9新中国巩固政权的措施选择题10科学家至诚报国题号考点(选择题第11-15为世界史部分)选择题11近代日本社会观念变化选择题12近代欧洲维也纳会议,大国主宰的国际协调机制形成选择题13近代非洲文学反殖民文化的作用选择题14苏联重视体育,增强国力选择题15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现状材料题16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德国扩军备战;抗日战争材料题17唐朝的民族关系,南诏古道修建的历史背景及影响材料题18清代考核地方官员材料题19世界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四、真题解读1.毛家坪遗址是自西周晚期延续到战国晚期的秦文化遗址,在该遗址中发现大量炭化的苜蓿属植物种子和马的骨骼。有学者依据《史记》中秦人先祖“好马及畜,善养息之”的记载,认为上述苜蓿属植物与秦人养马有关。该学者的研究可以说明(

)A.西周晚期出现原始农耕和畜牧

B.探究历史要重视史料间的联系C.秦人即将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

D.实物史料比文献史料更有价值【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晚期到战国晚期(中国)。题干中提及的秦人先祖“好马及畜,善养息之”的记载来源于《史记》,这是文献史料,而“遗址中发现大量炭化的苜蓿属植物种子和马的骨骼”是实物史料,这两种史料可以推断出秦人养马的史实,故研究历史时,应注意不同史料之间的联系,B项正确;西周晚期原始农耕和畜牧已经存在,但材料未涉及原始农耕的出现,排除A项;秦人是否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与材料中的苜蓿属植物和马骨无直接关联,排除C项;实物史料与文献史料具有不同的价值,且史料间要相互认证,排除D项。故选B项。B2.魏晋南北朝时期,传统儒学受到佛教、道教的挑战,但世家大族依然尊奉儒家思想,并以儒家经学为家学的核心内容,形成了以南朝会稽贺氏、北朝范阳卢氏为代表的经学世家。这一时期经学世家的形成(

)A.源于北方士族南迁 B.影响南北方政权频繁更替C.有利于儒学的复兴 D.导致“三教合归儒”的局面【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原因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中国)。儒学世家以儒家经学为家学核心,坚守并传承儒家文化,这有利于儒学复兴,C项正确;北方士族南迁只是南朝会稽贺氏形成的一个原因,并不是所有经学世家形成的原因,排除A项;经学世家的形成与南北政权的频繁更替无关,排除B项;“三教合归儒”的局面出现在隋唐以后,排除D项。故选C项。C【解析】根据材料中的表格信息可知,表格中支出显示了政府在不同情况下,多种经济干预措施,包括兴修水利、减价出售粮食和准备军需,这些都能够反映政府运用经济手段稳定秩序,B项正确;尽管表中有一项支出是用于兴修水利,这有助于农业发展,但仅凭这一项并不能完全反映表格中所有支出的目的,且无法得出是为了平抑物价,排除A项;表格中未涉及民间组织的参与,所有列出的支出都是政府行为,排除C项;尽管表格中有一项支出是“以备军需”,但并不足以证明整体支出的主要目的是增加军费缓解边防压力,排除D项。3.下表为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常平仓的部分支出情况。这些支出反映了北宋政府(

)A.力图发展农业平抑物价 B.运用经济手段稳定秩序C.鼓励民间组织救济灾民 D.增加军费缓解边防压力B4.据广东《博罗县志》记载,明嘉靖、隆庆年间,该县出现源自乡约的“约”字地名,如安山约、大连约等,一约辖一村或数村。知县往往“慎择乡约之长”,让其宣讲“高皇帝之六训”,负责当地保卫事宜。这一记载反映出该县(

)A.乡约与法律合流 B.注重对农民的军事训练C.保甲制形同虚设 D.重视对基层社会的治理【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博罗县下辖的村里面很注重乡约的作用,地方长官也很慎重选择“乡约之长”让其宣讲“高皇帝之六训”,负责当地保卫事宜,这说明该县很重视乡约在基层的教化和治理的作用,D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法律的内容,无法得出乡约与法律合流,排除A项;材料只提到“乡约之长”负责当地保卫事宜,不是对农民的军事训练,排除B项;保甲制形同虚设,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至清代(扬州)。根据材料的规划图可以看出从唐代至清代,扬州城的面积在减小,主城逐渐向大运河沿岸靠近,这说明运河漕运影响城市发展,B项正确;据材料可知,城市中心区域不断减小的,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城市功能分区,排除C项;内河河道交错密布全城只在明清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B5.如图为唐代至清代扬州城的变迁图。据此可知()A.城市中心区域不断扩大 B.运河漕运影响城市发展C.城市功能分区日趋明显 D.内河河道交错密布全城6.1850年,上海出现第一家专营进口棉布的商店,到1858年这类洋布店已有十五六家,以门市零售为主。1860年以后,内地商人纷纷到上海采购,上海洋布店转向以批发为主,实力大增。上海洋布店的发展反映出(

)A.政府鼓励兴办实业 B.外来经济因素逐渐渗入C.内地棉纺织业发达 D.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上海洋布店由1850年的1家发展到1858年的十几家,且由门市零售为主转变为批发为主,这体现了外来经济对中国的影响逐渐增强,即外来经济因素逐渐深入,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政府的态度,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上海棉布商店的情况,并未涉及内地棉纺织业的情况,排除C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排除D项。故选B项。B7.1924年2月,周恩来等人决定,将旅欧共产主义青年团在巴黎创办的机关刊物改名为《赤光》,并在改刊宣言中强调:“我们所认定的唯一目标便是:反军阀政府的联合,反帝国主义的国际联合。”他们这样做是为了(

)A.策应国内革命形势的发展 B.拓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途径C.促成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D.探索独立开展武装斗争的道路【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4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周恩来等人在1924年将机关刊物改名为《赤光》,并强调反军阀和反帝国主义的联合,这反映了他们积极响应国内的革命形势,此时国内正处于大革命时期,国共开始合作,北伐即将开始,故他们的行动是为了与国内革命形势相呼应,A项正确;该刊物改名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无直接关系,排除B项;革命统一战线此时已经确立,排除C项;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开始探索独立开展武装斗争的道路,排除D项。故选A项。A8.1948年12月,毛泽东在审阅《新区图书出版发行暂行办法》时作出批示:“书籍与报纸不同,暂时除没收国民党书店以外,可一概放任,遇有反动书籍可个别进行干涉,暂时不必普遍立条例。”这一批示(

)A.有利于保护解放区的文化设施 B.重在揭露国民党文化专制主义C.合乎团结广大知识分子的需要 D.为发动战略反攻做好舆论准备【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8年(中国)。据题干“书籍与报纸不同,暂时除没收国民党书店以外,可一概放任,遇有反动书籍可个别进行干涉,暂时不必普遍立条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的批示有利于团结广大知识分子,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基础,C项正确;A项表述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措施适应了当时革命的需要,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国民党的文化专制主义,排除B项;1947年刘邓大军挺近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排除D项。故选C项。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如图为陈奇峰1951年创作的漫画《不让盗窃分子破坏》”并结合所学可知,此时正处于新中国初建,面临着巩固政权的任务,需要警惕和打击国内外敌对势力的破坏,因此该漫画号召人民巩固新生的政权,A项正确;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才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继而开展社会主义建设,排除B项;“投机商人囤积居奇”与漫画主题不符,排除C项;“勤俭节约”与漫画主题不符,且与巩固新生的政权无直接关联,排除D项。故选A项。A9.如图为陈奇峰1951年创作的漫画《不让盗窃分子破坏》。该画意在()A.号召人民巩固新生政权 B.动员群众参加社会主义建设C.抨击投机商人囤积居奇 D.倡导勤俭节约的社会新风尚10.1980年,攀枝花当地报纸发表《关心群众生活,为子孙后代造福》一文,表达了人民迫切希望喝到优质水的心声。南京大学地质系肖楠森教授闻讯后多次到当地勘查,利用他的“新构造控水理论”成功找到了地下水。难能可贵的是,他一生不畏艰难,为全国许多地方解决了饮用水问题。这反映出(

)A.人民脱贫致富的愿望

B.科研成果助力三线建设C.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

D.科学家至诚报国的情怀【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80年(中国)。根据材料“南京大学地质系肖楠森教授闻讯后多次到当地勘查,利用他的‘新构造控水理论’成功找到了地下水。”并结合所学可知,肖楠森教授问询攀枝花的需求后,多次勘查并利用自己的理论成功找到了地下水,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一生为全国许多地方解决了饮用水问题,这凸显了他至诚报国的情怀,D项正确;材料未提及人民脱贫致富的愿望,排除A项;三线建设,指的是自1964年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中国中西部地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基本设施建设,材料未涉及三线建设,排除B项;材料所述与生态环境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D11.据统计,1774年至1852年,日本翻译的欧洲医学、天文学等书籍达470余种,从事西洋书籍翻译的学者有117人,出现了以杉田玄白为代表的新派学者。当时“执政者虽亦关心西欧科学,但西学的输入及研究却以民间为主”。这一现象表明日本(

)A.摒弃闭关锁国政策 B.全面吸纳西方近代文明C.社会观念出现变化 D.政府推行“文明开化”政策【解析】据材料可知,在1774年至1852年期间,日本翻译了大量欧洲的医学、天文学等书籍,且有众多学者参与其中,尽管当时执政者对西欧科学的关心有限,但民间对西学的输入和研究热情较高。这显示出日本社会中部分民众和学者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知识体系,开始主动接触和学习西方的科学知识,反映了社会观念的逐渐转变,C项正确;此时日本还未完全摒弃闭关锁国政策,排除A项;“全面吸纳西方近代文明”表述过于绝对,当时日本主要是在部分领域对西方知识进行研究和引进,排除B项;“文明开化”政策是明治维新时期推行的,与材料所述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C12.维也纳会议期间,奥地利首相梅特涅不惜糜费巨资,让两百多个参会代表终日沉溺于舞会、观剧、狩猎和游览中。时人讽刺“会议不是在进行而是在跳舞”,但少数几个强国的代表却经常缺席这些活动。这可以用来说明(

)A.奥地利尊崇近代外交礼仪 B.全体一致的集体安全体制建立C.梅特涅重视西方文化传统 D.大国主宰的国际协调机制形成【解析】据材料可知,维也纳会议期间,奥地利首相梅特涅通过安排各种娱乐活动来分散多数参会代表的注意力,而少数几个强国的代表却经常缺席这些活动,这显示出少数强国在会议中掌握着主导权。这种情况表明大国能够决定会议的重要决策和走向,小国的声音和诉求被忽视,反映了大国主宰的国际协调机制的形成,D项正确;梅特涅安排这些活动的目的并非是单纯尊崇近代外交礼仪,而是有其政治意图,排除A项;当时并未建立全体一致的集体安全体制,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梅特涅的主要目的不是重视西方文化传统,而是利用这些活动来达到政治上的操控,排除C项。故选D项。D13.近代非洲文学以使用欧洲语言创作为主流。19世纪末,埃塞俄比亚政府鼓励作家使用阿姆哈拉语写作。1908年出版的《心血凝成的历史》成为阿姆哈拉语文学的标志性成果。到20世纪60年代,埃塞俄比亚人以使用阿姆哈拉语为荣。据此可知,阿姆哈拉语的推广(

)A.传承了西非的本土文明 B.发挥了反殖民文化的作用C.促进了非洲大陆的统一 D.推动了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在近代,非洲受到欧洲殖民统治,文学创作以使用欧洲语言为主流,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殖民文化的影响。而埃塞俄比亚政府鼓励使用阿姆哈拉语写作,并在之后使阿姆哈拉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认可,这有助于增强埃塞俄比亚人民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抵制欧洲殖民文化的侵蚀。通过推广本国语言进行文学创作,可以传承和弘扬本国的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精神,从而在文化领域发挥反殖民的作用,B项正确;埃塞俄比亚位于东非,并非西非,排除A项;非洲大陆至今仍未统一,阿姆哈拉语的推广与非洲大陆的统一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阿姆哈拉语的推广主要是在文化领域对埃塞俄比亚自身产生影响,对于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的作用有限,排除D项。故选B项。B14.1930年,苏联《共青团真理报》以“每个工人都需要强壮的肌肉和敏锐的眼睛”为题刊发文章,号召青年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在政府鼓励下,成千上万的苏联人学会了射击、游泳、滑雪、跳伞等运动技能。此时,苏联重视体育旨在(

)A.弥补技术人才的不足 B.冲破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C.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 D.争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解析】据材料可知,20世纪30年代,苏联处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期。重视体育可以提高民众的身体素质,培养坚韧的意志品质,提升劳动者的工作效率和创造力。通过鼓励民众参与体育运动,能够增强整个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社会的团结和稳定。良好的国民体质和精神风貌有助于推动经济的发展和国防建设,从而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C项正确;重视体育主要不是为了弥补技术人才的不足,体育活动与技术人才的培养并非直接相关,排除A项;冲破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主要依靠的是经济政策和工业发展,体育在这方面的作用相对较小,排除B项;此时距离反法西斯战争还有较长时间,排除D项。故选C项。C15.寒山子是唐代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诗人,长年在山洞中隐居避世。他写的诗流露出一种超尘脱俗的空灵感。20世纪50年代,寒山子的诗被译成英文。至60年代,他的诗在美国受到一些蓄长发、光着脚的大学生欢迎,风靡一时,形成了“寒山热”。这反映出,当时美国(

)A.青年认同中国生活方式 B.经济出现“滞胀”现象C.政府调整对华外交政策 D.民众对社会现实的失望【解析】据材料可知,20世纪60年代,美国正处于社会变革和动荡的时期,如越南战争、民权运动、社会不平等、文化冲突等问题凸显。寒山子超尘脱俗、充满空灵的诗歌,为那些对现实感到迷茫和失望的美国年轻人提供了一种精神寄托和心灵慰藉,D项正确;寒山子的诗歌不能等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美国年轻人对寒山子诗歌的欢迎,更多的是对其诗歌所传达的精神内涵的共鸣,排除A项;美国经济“滞胀”现象主要出现在70年代,与60年代的“寒山热”时间不符,排除B项;当时美国政府的对华外交政策并未因“寒山热”而有明显的调整,排除C项。故选D项。D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毛瑟步枪是世界著名的枪械,由德国人威廉·毛瑟和保罗·毛瑟兄弟设计。1869年,他们建立公司生产枪支。两年后德国政府开始与毛瑟兄弟合作,用他们发明的直动式单发步枪装备军队。毛瑟兄弟后来对步枪进行了改进。1888年,保罗·毛瑟研制出发射无烟火药子弹的弹仓式步枪,并在枪管外加装套筒,弹头初速和射程都有增加。1898年,保罗·毛瑟研制了新的弹仓式步枪,各种性能都有较大提高。德国生产的毛瑟枪除满足国内扩军备战的需要外,还大量出口。——摘编自[美]罗伯特·L.奥康奈尔《兵器史》等(1)据材料一概括毛瑟枪在研制技术上的创新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毛瑟枪研制的背景。【答案】创新之处:改进枪械结构(发明直动式单发步枪、使用弹仓、使用套筒);发明无烟火药子弹。背景: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德国重视发明,德国对外侵略扩张,扩军备战。材料二

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抗日根据地遭到封锁,武器供应严重不足。为此,中共中央指示,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造武器,必须建立自己的兵工厂。随后,八路军军工局组织人员土法上马,制造出枪管钻床和防锈处理设备。没有造枪的钢材,就用沦陷区的铁路钢轨作材料。1939年4月,他们设计出无名氏马步枪,次年结合山地游击战特点,又加以改进设计出八一式马步枪。该型枪支重量轻、体积小、精准度高,且方便近身拼刺刀,成为抗日根据地生产的数量最多、使用最广、性能最好的制式步枪。——摘编自薛幸福主编《革命根据地军工史料丛书·陕甘宁边区》等(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毛瑟枪相比,八一式马步枪成功研制所面临的困难。(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八一式马步枪研制的意义。【答案】改善根据地武器装备、增强战斗力(作战能力);奠定抗战物资基础、打击日本侵略者;积累工业生活经验、培养人才;铸就艰苦创业革命精神或自力更生精神。【答案】战争处于相持阶段;原料(物资)匮乏或设备缺乏;人才不足、技术落后。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南诏古道是唐代云南地区的地方交通网。唐朝时西南各少数民族联合建立的南诏政权兴起,逐步统一了云南地区。开元二十六年(738),唐玄宗册封南诏首领皮逻阁为云南王。作为中央治下的地方政权,南诏推崇儒家文化,学习和接受中原的生产技术,派遣大臣子弟入唐学习,参照唐朝的制度文化推行改革。南诏仿效唐制,大力发展交通,建成了通达四方的道路网,既通往中原,也连接了通往缅甸、印度的“西南丝绸之路”。通过南诏古道,中原的丝绸、布匹、铁器等货物源源不断地运往西南,海外的琉璃、宝石、翡翠等异域方物也输入国内,促进了我国西南地区与中原以及东南亚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摘编自潘岳等《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等(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诏古道修建的历史背景。(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诏古道修建的影响。【答案】推动西南边疆(西南地区、云南地区)的开发(经济文化的发展);少数民族、南诏接受(学习)中原文化(唐文化、汉文化、认同中原文化;促进民族交融/交流/交往;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或中外交流)(或促进西南丝绸之路繁荣,或促进对外贸易、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答案】唐朝实行开明、开放、包容的民族政策;南诏仿效唐朝制度、或学习唐朝(中原)制度;南诏重视发展交通;南诏经济文化发展。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曾国藩于1868年出任直隶总督,半年后他对直隶官员进行考核,并向朝廷上奏。他认为对官员的考核,可以达到“奖劝所加,精神一振,观摩惕励,可渐跻循良之域”的效果。下表是根据他对部分官员的考核清单而编制。——据《曾国藩全集》(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代考核地方官员的作用。【答案】是否吃苦耐劳、体恤民情;是否处事合理、公平正义;是否贪赃枉法;是否慵懒怠政;科考荣誉。(1)据材料概括指出清代考核地方官员的依据。【答案】一定程度监督作用;提升官员的素养,推动吏治清明和行政效率的提高,社会秩序良性发展;有利于考核内容的标准化;对于当今社会建立更加科学、合理、公正、有效的官员考核制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我们这里所说的“文化”是一个大文化概念。“文化”这个词至少有三种理解,最基础的理解是“读书写字”;第二种理解是指文学、艺术、小说、戏剧,还有唱歌、跳舞等,粗略等同于“文学艺术活动”;第三种理解是指社会的整体存在方式,它包括社会的制度设计、生活状态、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物质创造、精神导向等。显然,前两种理解包含在第三种理解中,第三种理解是一个更宽、更高层次上的理解,大致可以与文明相等同。——摘编自钱乘旦《西方那一块土》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某一世界古代文明为例,就文化是“社会的整体存在方式”的观点进行阐述。(要求:选择中国以外的古代文明,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参考答案】论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