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的策略探析_第1页
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的策略探析_第2页
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的策略探析_第3页
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的策略探析_第4页
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的策略探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随着文化自信与文化强国战略的提出,受到高度重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并在诵读过程中让学生受到文化的熏陶,从而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培养高尚的品德。一、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的重要价值(一)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在中国数千年的发展实践中,古代先民留下了大量的国学经典著作,远有先秦时期的四书五经,近有清代的《古文观止》《唐宋八大家类选》等经典著作,这些都是珍贵的文化宝藏,通过对这些国学著作的学习,可以帮助小学生一窥古代先人的智慧,在诵读国学经典的过程中丰富小学生的精神世界,为小学生提供精神食粮。同时,在接触这些国学经典的过程中,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古人深厚的文学功底,了解到我国古代的杰出人物或者经典故事,这些历史典故和杰出人物的故事都有突出的育人价值。因此,诵读国学经典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发展。(二)促进学生道德品质发展国学经典之中也包含着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忧国忧民等可贵品质,通过对这些精神品质的解读和学习,可以让学生对作者或故事中的人物产生情感共鸣,在优秀品质的熏陶下促进自身道德品质的发展,主动向这些优秀人物、杰出人物靠拢。例如,在《论语》之中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描述,告诉学生要虚心求学,敢于向他人请教问题,这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养成好学品质,也可以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让学生意识到虚心求学并不可耻,反而能够促进自身文化品质的发展。(三)树立文化自信,形成正确文化观念通过国学经典的诵读活动,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文化的伟大,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深深的民族自豪感。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对学生讲解国学经典,可以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能够在建立文化自信的基础上,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并积极吸收外来文化之中的精华部分,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与此同时,通过诵读国学经典,也可以吸引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自觉承担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成为国学经典的“小小诵读者”和传统文化的“小小传承人”。(四)丰富课堂教学资源,推动语文教学活动有序开展相较于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设置诵读国学经典这一环节可以使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更加丰富有趣,而且在课堂教学期间引入国学经典还可以丰富课堂教学资源,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更为高效。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国学经典诵读原则(一)目标性原则诵读国学经典,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否则诵读活动便会出现毫无头绪、杂乱无章的情况,也无法推动诵读活动的有序开展。因此,教师需要明确国学经典的诵读目标,进而根据诵读目标选择合适的国学经典内容。例如,在诵读国学经典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学素养,就要选择一些富有教育性、文学性的优秀作品,而如果要培养学生的优秀道德品质,就要选择一些蕴含经典道德故事的内容。因此,在诵读国学经典的过程中,必须突出其目标性原则,使得诵读活动具有明确的目标,方便教师选择相应的国学经典作品,并选择相应的诵读方式[1]。(二)适应性原则在诵读国学经典著作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遵循适应性原则,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在小学阶段,一、二年级的小学生跟五、六年级的小学生在心智发展方面存在明显差距,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选择适应学生身心特点的国学经典著作,并为学生找到合适的国学经典内容。例如,在低年级的小学语文教学之中,教师要尽量选择一些朗朗上口、节奏明快且浅显易懂的国学经典文章,而在高年级的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则可以选择一些具备一定难度的国学经典文章,以此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并传授给学生一些学习古文知识的技巧。因此,在诵读国学经典之前,教师要坚持适应性原则,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国学经典内容。(三)常态化原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不是一项短期运动,而是一项长期工程,不能一阵风、一阵雨,也不能水过地皮湿,而应当深入到学生的学习和在校生活之中,尤其注意国学经典诵读和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融合,实现常态化诵读,做到常读常新、常读常悟、常读常想,才能够在持续的诵读过程中实现学生的全方位发展。与此同时,为了实现常态化开展国学经典诵读,也需要教师做好教学内容和国学经典的结合,尤其是在讲解古诗词、古文的过程中,联系相应的国学经典内容。(四)时代性原则时代性原则指的是诵读国学经典,以及国学经典作品的选择应当与时代要求相一致,在我国的古代国学经典之中,许多作品由于历史背景和时代观念的影响,包含了一定的封建元素,这些元素是需要剔除的。例如,部分国学经典作品内部存在三纲五常、男尊女卑等封建等级元素,这与现代文明社会的发展以及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明显不符,这就需要教师对其进行辩证性剔除。再例如,部分国学作品之中存在无条件服从父母命令的内容,这也与现代教育所倡导的亲子平等所违背。因此,在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的过程中,需要坚持时代性原则,使诵读活动与时代发展相一致。从本质上来看,时代性是辩证性的体现,要求教师能够辩证看待国学经典作品之中的内容,避免一些落后于时代发展的元素、内容对学生产生误导[2]。三、小学语文国学经典诵读存在的问题分析诵读国学经典,可以对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从现阶段的国学经典诵读情况来看,诵读情况并不是十分理想,还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对其进行准确把握,从而真正发挥国学经典的重要价值。(一)国学经典作品选择不当部分教师在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的过程中,忽视了国学经典作品的选择工作,没有为学生精选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并方便学生理解的国学经典作品。教师选择的作品内容缺乏足够的代表性,且难度上缺乏明显的层次性,并未实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导致最终的诵读效果和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同时,在选择国学经典作品的过程中,教师也并未实现国学经典与课文内容的深度结合,导致国学经典诵读和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尴尬、生硬。(二)国学经典诵读不够深入诵读国学经典的根本,在于服务于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并在诵读的过程中实现文化传承,这就要求教师需要对国学经典作品进行深入解读。但是,从国学经典作品诵读的教学实践来看,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存在形式主义的倾向,过度关注诵读活动本身,导致教师并未帮助学生透彻理解国学经典的内涵,导致出现“学而不思”“读而不思”的情况,学生表示在阅读的过程中出现迷茫的情况。此外,在诵读国学经典的过程中,部分教师还存在过度主导诵读活动的情况,弱化了学生的参与感,这对于学生的诵读行为也是相当不利的。(三)国学经典类型单一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之中,不同学生对于国学经典的兴趣是存在一定差异的,有些学生偏向历史故事类的国学经典作品,有些偏好诗词类的国学经典作品,有些还偏好哲理类国学经典作品。因此,单一的国学经典作品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差异化需求。此外,教师并未充分借助互联网来拓展国学经典资源,并未推动“互联网+诵读国学经典”的实现。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四、诵读国学经典教学案例——《诫子书》教学设计(一)国学经典作品分析《诫子书》是蜀汉名相诸葛亮临终前留给其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劝诫诸葛瞻应修身立志。《诫子书》言简意赅,直击主题,劝诫诸葛瞻做到淡泊宁静,切忌骄躁荒唐。诵读本文应当帮助学生理解《诫子书》的具体内容,深刻体会其中的情感价值并准确把握主旨大意,从而使学生受到精神上的熏陶,能够理解“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并以此规范言行举止。(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诫子书》学习期间掌握读音、字词并理解文章内容,能够准确诵读。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师生互动,体会诸葛亮在《诫子书》中的情感,准确把握文章主旨大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诸葛亮的人生信念,感受诸葛亮对其子诸葛瞻的殷殷期盼,联想自己与父亲之间的感情并深入体会。(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背诵《诫子书》,理解文本主旨大意,修身养性、勤学励志,积累名言警句。教学难点:体会诸葛亮感情并赏析文中精妙之处。(四)教学方法设想《诫子书》一文短小精悍、言简意赅、字字珠玑,通过谆谆告诫之词句,展现殷殷期盼之浓情。在教学期间,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重难点,通过诵读的方式引导学生慢慢体会情感,通过引导学生合作交流,使其了解作者情感,积极把握文章主旨,并谈一谈《诫子书》的文学价值和精神价值。在教学期间,教师可以穿插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空城计等小说情节,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并感受诸葛亮身上的人格魅力。为了使本次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能够顺利进行,教师与其他科目的任课教师进行调课,从而使两节语文课连在一起。(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蜀汉名相诸葛亮是杜甫、陆游眼中的人生典范,更是入选武庙十哲,成为后人眼中忠诚、智慧、仁义的化身,为实现汉室复兴而“鞠躬尽瘁”,临终之际更是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劝诫儿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相信同学们也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受益匪浅。2.朗读课文①解题:《诫子书》,蜀汉名相诸葛亮劝诫儿子的家书。②点名某位学生起立朗读课文,教师点拨问题。③教师进行范读并明确停顿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④教师指示学生自由朗读并再次让一位学生起立朗读。⑤学生齐声朗读。3.疏通文义鼓励学生通过文后注释和工具书了解文章内容,并在尝试译读期间画出重难点问题,而后在小组探究和教师的帮助下解决重难点问题。教师让学生以小组形式互相分析、翻译课文并阐述学生观点。4.研读并赏析《诫子书》①诸葛亮写《诫子书》的用意是什么?②诸葛亮抓住一个“静”字,是想要表达什么?诸葛亮告诫儿子成才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请谈谈自己的感受。③针对文章进行分层,并找出其中的论点句和其他名言警句。④按照课堂上对《诫子书》的分析,理清《诫子书》行文思路并尝试背诵原文。⑤全班同学放声朗读课文,找到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将其当作名言警句。⑥背诵全文并积累名言警句,鼓励学生找出历朝历代的优秀人物及其所说的名言警句,并让学生在课堂的互动分享环节上台展示。(六)教学反思与总结从《诫子书》的诵读案例来看,本次国学经典诵读教学实践有效改善了上述提及的四类问题。《诫子书》一文行文简短、言简意赅且朗朗上口,学习难度较低,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诵读国学经典的信心。同时,教师选择《诫子书》作为素材,这一文章在古时代表了士人、儒生的处世追求,即便是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也仍然具有极为突出的教育意义,而且小学语文课本之内也有关于诸葛亮的文章和诗词,可以与课本实现紧密结合。在诵读期间,教师引导学生多次体会《诫子书》的感情,并尝试把握《诫子书》的主旨大意,实现了国学经典的深入诵读。在阅读期间,教师插入相应的故事,包括历史事实和小说故事情节,也有一些描述诸葛亮、颂扬诸葛亮的诗词,使国学经典诵读课堂上的教学资源丰富多样。通过多样化的诵读资源,勾起了学生的诵读兴趣,满足了学生在诵读期间的差异化需求。此外,教师对诵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