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环境有机化学_第1页
2013环境有机化学_第2页
2013环境有机化学_第3页
2013环境有机化学_第4页
2013环境有机化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部分气、液和固相间的平衡分配

EquilibriumPartitioningBetweenGaseous,LiquidandSolidPhases

为了评价有机化合物在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中的行为,我们必须了解化合物是如何在不同的环境介质中分配的。这些介质包括气、水、有机介质、固体矿物介质和有机生物体等。相间分配是由化合物性质决定的热力学代表一种方向动力学有时决定着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归宿2亲水性化合物Hydrophiliccompounds憎水性化合物Hydrophobiccompounds第3章分配:分子相互作用与热力学MolecularInteractionsandThermodynamics首先从总体上了解决定有机化合物在不同相之间分配的分子间力;通过热力学方程来讨论分子间作用特征,用一些方程来定量描述一个特定的分子分配行为,重点介绍一些热力学物理量:吉布斯自由能(G)、焓(H)、熵(S)、化学势(µ)、逸度(f)、活度(a)和活度系数(γ)。论述与其他环境介质平衡时的环境相中化合物分数的计算方法。43.1引言(Introduction)Gibbsfreeenergy吉布斯自由能Enthalpy焓Entropy熵Chemicalpotential化学势Activity活度Fugacity逸度53.2.1分配“反应”(Partitioning“Reactions”)有机化合物i在两相之间的分配可能类似于“键”的断裂和形成的化学反应。例如在分配过程中,如果化合物从相1(解吸)转移到另一个不同的相2(吸收),或者发生相反的过程,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反应:63.2有机化合物在不同相之间的分配及分子间相互作用

(MolecularInteractionsDeterminingthePartitioningofOrganicCompoundsBetween

DifferentPhases)

1:ί:1+2:21:1+2:ί:2这个吸收交换式与化合物在界面的分配不同,在界面的分配情况中,分配过程被看作化合物吸附到相2表面的过程:7为了了解这些分配过程的程度,我们必须评价化合物i的各部分是怎样与相1和相2的结构相互吸引的,所有这些“引力键”的断裂和形成表示两个竞争相与化合物i的相对亲和力(即分子间引力)。1:ί:1+1:21:1+1:ί:2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i.存在于任何分子之间的“非特殊”作用(Nonspecificinteractions),这种作用与化合物分子的化学结构无关,通常称为范德华作用,范德华作用又包括如下一些组成:伦敦色散作用、偶极-诱导偶极作用、偶极-偶极作用。

83.2.2分子间引力的起源

(OriginsofIntermolecularAttractions)

色散极化率polarizability色散伦敦色散作用Dipole-induceddipoleforce偶极矩Dipolemoment偶极-诱导偶极偶极-偶极9ii.由特定分子结构引起的特殊作用,这种作用能够引起化合物结构中永久缺电子部分(如与氧原子相连的氢原子)和另一个分子相应的永久富电子位点(如氧和氮原子中的未成键电子)之间形成的相对较强的局部引力。这些特殊作用也称为极性作用,只表现为结构互补的分子之间才可能发生,即一个分子中的某部分作为电子受体(通常也称为氢键供体),另一个分子则作为电子供体(氢键受体)。10Hydrogen-bondingHAD;EDA氢键作用(电子受体-电子供体)HAD;EDA[详注3.1]:根据有机物进行特殊分子相互作用能力进行分类11i.只进行范德华作用的化合物通常称为非极性化合物,例如烷烃、氯代苯和多氯联苯(PCBs)。apolarii.如果化合物表现出供体或受体性质,而不是两个性质都表现,我们称这个化合物为单极性化合物。monopolariii.化合物中含有既表现为受体性质,也表现供体性质,这类化合物为双极性化合物。bipolar为了研究色散作用的强度,我们将分子i离开气相进入液相1(即吸收进入)表示为:该过程的色散作用能∆dispg(焦/次相互作用)表示为如下:

123.2.3两相分配色散能的相对强度

(RelativeStrengthsofDispersiveEnergiesBetweenPartitioningPartners)

ί(g)+1:11:ί:113i.nDi值越大表示分子的极化率越大,分子与周围环境的色散作用越强。ii.极性化合物与可极化化合物是不同的概念。iii.极化率与化合物结构性质的关系:分子体积(同类化合物中越高级的同系物极化率越大);共轭电子体系的存在(苯比正己烷更易极化);带有离核较远的未成键电子的大原子的分子更易极化。化合物分子的I值在8-12

eV(即1.3×10-18-2×10-18J)之间,分子间I值与分子体积有关。分子极化率α表示10-15s的瞬间附加电场引起电子不均匀分布的能力,而可见光相当的频率大约为1015Hz的电磁辐射,因此一种物质的光感应能力通常可以用光折射率(nD)这样的性质表示,与这种物质的极化率有关,这个关系通常用Lorenz-Lorentz方程表示:又因为:因此,分子i与一种溶剂分子1之间的色散能表示为14分子间总作用可以表示为分子i与大量溶剂分子之间总的色散能可以表示为这个结果表明我们可以从气相研究各种化合物的分配,化合物进入不同介质的相对趋势决定于(或至少部分决定于)可预测的色散引力。15G(J·mol-1)

dispD我们将化合物i在相1和相2中的分配看作是“反应”,而且这一过程是可逆的,将相2看作是“反应物”,相1是“生成物”,则该过程可表示为:平衡状态时可以用平衡分配常数来描述,Ki12定义如下:

根据玻尔兹曼方程,Ki12与∆12Gi有关:163.2.4平衡分配常数(EquilibriumPartitionConstants)

相2中的ί

相1中的ί反应物生成物例3.1纯液体化合物的蒸汽压和分子相互作用

我们通过研究某化合物在它的纯液体状态下与气相的平衡分配,来评价它的纯液体状态下的分子间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化合物从纯液体到理想气相转移的自由能和相应的气-液体平衡分配常数是液体中分子间引力的直接度量。17ί(g)+ί

ί:ί:ί18例题3.1图3.4KiaL与范德华色散参数的关系19对非极性和单极性化合物,它们不能在纯液体状态下与同类分子进行电子供体-受体作用,在lnKiaL和△dispG之间存在很好的负线性关系。真正的双极性化合物可能在纯液态状态形成很强的氢键,它们的KiaL值要比只从它们的范德华作用预测的要小的多。最极端的例子是水,它的KiaL几乎比从相同大小的非极性化合物预测的值要小4个数量级。例3.2气-溶剂分配20图3.625℃时一系列有机化合物在气-正十六烷间分配常数与化合物范德华色散参数的关系对于正十六烷,所有化合物无论它们的极性有多大,只能与溶剂分子进行范德华作用。而且形成空穴时的自由能耗只能反映正十六烷分子之间范德华作用的破坏。这样,对于所有化合物(非极性、单极性和双极性),lnKiah和范德华色散参数之间是负相关关系。由左图可以看出,Kiaw随分子体积增大而增大,因为分子体积增大,形成空穴所需自由能消耗增加,分子向气相色散能力增强。从上到下随化合物形成氢键的能力增强,lnKiaw值减小比较两图中的Kiah和Kiaw可以看出相似相容21图3.625℃时一系列有机化合物在气-水分配常数与化合物范德华色散参数的关系例3.3气-固表面分配22图3.7有机化合物在聚四氟乙烯和石英表面的分配常数与化合物范德华色散参数的关系对任何吸附分子可能只有范德华作用存在的聚四氟乙烯表面,对于非极性和单极性化合物,lnKias对吸附物范德华色散参数作图得到一条直线(图3.7)。对于双极性石英表面,根据它们进行极性作用的能力,将非极性和单极性化合物分成几类。因为聚四氟乙烯表面是由不能进行EDA作用的原子组成,而石英表面(含有羟基)表现出很强的双极性(很象水表面),能形成氢键。由图3.7还可以看出,像烷烃和烷基苯这样的非极性和弱单极性易于吸附到极性的石英表面,而不是易于吸附到非极性的聚四氟乙烯表面。因为与空气-液体分配不同,与固体表面反应,溶剂中无空穴形成。而石英表面进行范德华作用的能力比聚四氟乙烯表面强。233.3.1化学势(ChemicalPotential)我们用总自由能G(J)来描述混合在周围环境物质中的化合物i的(平均)能量状态,它表示存在的所有不同组成的贡献和:

化学势µi表示在恒定温度、压力条件下,组分中每增加一个化合物i,体系所增加的吉布斯自由能:243.3用热力学函数量化分子能量

(UsingThermodynamicFunctionstoQuantifyMolecularEnergies)

G(p,T,n1,n2,,ni,,nN)LL=1i=Nåmini

25图3.8静水力学体系和简单化学体系中势函数的概念化3.3.2逸度(Fugacity)逸度是指分子逸出体系的趋势,用于定量描述化学势。i.对于理想气体,压力与气体化合物的物质量是严格成正比的,在恒定温度下,气体化合物i化学势的变化与压力变化是相关的:因为是理想气体积分得:26ii.对于真实气体,不能忽略气体分子间作用力,这些作用力会影响分子的分压,但不会影响气体化合物的总量,这个真实的压力称为逸度。与理想气体不同,真实气体的逸度不仅是温度和物质的量的函数,而且是气相体系组成和总压的函数,但是气体化合物的逸度与它的分压相关,我们用

来把这两项联系起来,我们可以根据化合物的逸度得到气体化合物的化学势的表达式:27在这里我们定义理想气体行为为标准状态,即fi0=pi0(通常为1bar,100kPa)。在典型的大气环境下,气体密度很低,我们设θi=1,也就是说,对于我们的讨论,我们假设所有的化合物均表现出理想气体行为,则在总压力为p的混和气体中,pi是化合物i的分压,可以表示为如下,因此混和气体中物质i的逸度可表示如下:28参照态是指当我们研究所感兴趣的化合物的“能量状态”的变化时,我们只关注分子变化的能量性质而不关心该能量状态的绝对值(事实上我们也很难得到其绝对值),被我们选作参照的物质的状态,就像我们研究运动中选取的参照物和一座山峰相对海面的高度中所选取的海平面一样。标准状态是指在我们选定了合适的参照态之后,我们必须详尽地说明参照态的情况,即压力和温度,这些条件与参照态一起就称为标准态。293.3.3.参照态和标准态(ReferenceStatesandStandardStates)环境有机化学中常用的参照态:i.我们讨论相转移时,采用纯液体状态;ii..我们处理有机化合物在溶液中反应时我们选用无限稀释状态;iii..我们对键断裂或者键形成感兴趣时我们采用自然状态下的物质。30与气体相似,固相和液相中的物质的蒸气压能反映它们从凝聚相中逃逸的趋势,因而,我们可以把它们的逸度表示为,

式中的γi为活度系数,表示由分子-分子相互作用引起的非理想行为。313.3.4液体和固体的逸度

(FugacitiesofLiquidsandSolids)32下面是关于逸度概念的一些模型:课本中改为33对于混和液中的化合物i,我们可以得到下面的关系式(纯液体作参照态):这个关系式液称为Raoult法则,通过着个式子我们可以把混和液的逸度与纯液体化合物的逸度相联系。343.3.5活度系数和化学势

(ActivityCoefficientandChemicalPotential)与气相类似,我们也可以用逸度的概念来表示液体溶液中化合物i的化学势(纯液体作参照态),我们还可以得到:35*通常,称为化合物的活度。即相对于标准状态(如相同温度和压力下的纯化合物),

i是某状态(如水溶液中)下化合物活度的度量。因为γi将

i、i的“表观浓度”,与真实浓度

i联系起来了,所以我们将γi称为活度系数是合理的。361)非极性溶剂、或非极性溶质

≈12)溶剂之间或溶质之间的强作用力

>13)溶剂溶质之间有额外的吸引力

<1373.3.6过剩自由能、过剩焓、过剩熵

(ExcessFreeEnergy,ExcessEnthalpy,andExcessEntropy)

特定环境下化合物的自由能的焓贡献和熵贡献:焓表示化合物分子与它周围环境的所有引力和结合力,因此焓贡献也被认为是将分子与其周围环境粘合在一起的“胶”。熵贡献涉及到分子的取向、结构和平移的自由度或范围,对于焓与熵对分子的过剩自由能可表示为38以纯液体为参照态,有增强了的作用力,则焓为负值,熵也为负值,这是因为分子间作用力增强,分子趋于有序。393.4.1平衡分配常数和迁移标准自由能(EquilibriumPartitionConstantsandStandardFreeEnergyofTransfer)

在某一温度和压力下相互接触的两个本体相1和相2的体系,假设这两相平衡,即存在于每一相中的所有的化合物的量相互平衡,我们可以写出两相中化合物i的化学势两个化学势之间的差值表示为如下403.4利用热力学函数评价平衡分配

(UsingThermodynamicFunctionstoQuantifyEquilibriumPartitioning)

重排后得到:

K’i12是以摩尔分数为基础的分配常数。转移过程的过剩自由能∆12Gi等于两相中化合物的偏摩尔过剩自由能之间的差值41用C·V代替xi时,可以得到用物质的量浓度表示的Ki12423.4.2温度对平衡分配的影响

(EffectofTemperatureonEquilibriumPartitioning)

分配常数通常是在特定温度下的数值,我们往往需要把这些值外推到其它的温度。下面将讨论温度对分配的影响,首先把lnKi12对温度微分,43应用著名的Gibbs-Helmholtz方程得到van‘tHoff方程44假设△12Hi在很小的范围内恒定,积分得到45可以通过测定各温度下的Ki12,并将lnKi12对(1/T)线性回归得到:

线性回归的斜率A(以K为单位)表示为A=∆12Hi/R,∆12Hi可由下式得到:如果其中一项是气相,且Ki12用摩尔浓度表示(包括气相),∆12Hi必需用∆12Hi+RTav取代463.4.3用线性自由能相关模型(LFER)预测和估算分配常数和分配系数(UsingLinearFreeEnergyRelationships(LFERs)toPredictand/ortoEvaluatePartitionConstantsand/orPartitionCoefficients)i.在LFER中,我们假设在两个不同的相体系中,一系列化合物的迁移自由能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在这里的两个相体系中通常其中的一相是相同的(如2=4)。根据分配常数/系数,上式可以被写成如下的形式47PartitionConstants/CoefficientsCorrelatedLFERDiscussedinChapterOctanol-waterpartitionconstantandaqueoussolubilityofthepureliquidcompound7Naturalorganiccarbon-waterpartitioncoefficientandoctanol-waterpartitionconstant9Lipid-waterpartitioncoefficientandoctanol-waterpartitionconstant10Air-solidsurfacepartitioncoefficientandvaporpressureofthepureliquidcompound11Air-particlepartitioncoefficientandair-octanolpartitionconstant11意义:预测工具检查试验数据是否正确反映各个体系分子间作用力的差异48ii. 另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