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 位置与方向(二)》(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 位置与方向(二)》(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 位置与方向(二)》(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 位置与方向(二)》(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 位置与方向(二)》(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二)》(大单元教学设计)一、单元备课情况备课人XXX备课学科数学备课年级六年级备课时间2024年X月辅助备课2022版新课标、教材、PPT课件、练习题备课分类新教师后优教师优秀或老教师主要内容本单元的内容包括用方向和距离描述平面上两个点的相对位置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描述简单的路线图。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在现实情境中学习位置的内容,并以连续情境为载体,逐个提出问题,思路连贯,层层递进。练习丰富,典型有趣,有助于学生发展空间观念。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根据平面上一个点的位置说出它相对于观测点的方向和距离;会根据一个点相对于观测点的方向和距离确定这个点的具体位置;会描述简单的路线图。2.使学生通过生活实例学习位置与方向的知识,培养空间观念,初步感受坐标法的思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会在生活中应用数学。单元重点、难点重点:会根据平面上一个点的位置说出它相对于观测点的方向和距离;会根据一个点相对于观测点的方向和距离确定这个点的具体位置;会描述简单的路线图。难点:精确地描述位置与路线,以及两个点位置的相对性。教与学建议1.准备必要学具,如直尺、量角器、多媒体、练习纸。2.提倡方法多样化。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与直观演示法。单元课时分配课题课时数练习数辅导时间1.根据平面示意图,用方向和距离描述某个点的位置1课时1课时1课时2.根据方向和距离的描述,在图上确定某个点的位置1课时1课时1课时3.描述简单的路线图1课时1课时1课时单元教学策略本单元教学策略应注重实践应用,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通过互动游戏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个人备课情况备课人XX备课学科数学备课年级六年级备课时间2024年X月辅助备课2022版新课标、教材、PPT课件、练习题课题第1课时根据平面示意图,用方向和距离描述某个点的位置内容教科书第18页例1的内容教学目标1.能根据平面图上一个点的位置说出它相对于观测点的方向和距离。2.使学生通过用方向和距离来表示平面上的位置,初步感受坐标法的思想,理解不同描述法的联系和区别。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会在生活中应用数学。教学重点能用方向和距离来表示平面上的位置。教学难点理解不同描述法的联系和区别。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直尺(学生自备)、量角器(学生自备)。教学过程导入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你能说一说你家在学校的哪个方向上吗?(课件出示)指名学生进行回答。教师引导:同学们想一想,你怎么描述才能让大家知道你家的位置?(课件出示)课堂预设:我家在学校的西南方向上。(说法不唯一)教师:怎样才能准确描述物体的具体位置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怎样描述物体的位置。(板书:根据平面示意图,用方向和距离描述某个点的位置)过程(教与学)二、自主活动,探索新知1.学习例1。(1)课件出示例1。(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和要求。教师:理解“东偏南30º”的含义,明确确定物体位置所需要的条件。(3)独立思考,分组讨论。教师:说一说可以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东偏南30º是什么意思?如果只有这个条件,能够确定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吗?教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先自己思考一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你的想法,然后组内交流下各自的想法。学生分组探究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4)结果汇报教师:现在谁来说一说你得到的信息?(指名学生回答)课堂预设:学生1:台风中心位于A市东偏南30º方向上。学生2:台风中心距离A市600km。学生3:台风中心正以20千米/时的速度沿直线向A市移动。教师:同学们看这个只有四个方向的方位图,已标注A市的位置,那么台风中心大概在哪个大区域内?A市和台风中心的位置,谁作为观测点比较合适?为什么?(指名学生回答)课堂预设:学生1:台风中心大概在右下角的区域内。学生2:A市,便于观察,容易描述。教师:东偏南30º是什么意思?如果只有这个条件,能够确定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吗?(借助动态课件,老师引导)(指名学生回答)学生1:东偏南30°是指以正东方向为起始线,向南旋转30°。学生2:东偏南30°是指以正南方向为起始线,向东旋转30°。(错误回答)学生3:只有这个条件不能确定,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因为东偏南30°方向表示的是一条射线上的所有点。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谁能说一说,东偏南30°与南偏东60°表示的是同一个方向吗?(尝试让学生来说)

教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东偏南30°是指以正东方向为起始线,向南旋转30°。东偏南30°与南偏东60°含义相同。描述方向时,要看清哪一条边为起始边,向哪个方向旋转,旋转了多少度。只有方向不能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板书)(5)分组讨论、结果汇报教师:要确定物体的位置需要哪些条件?同学们以小组为单元讨论一下。学生分组探究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教师:现在谁能说一说,要确定物体的位置需要哪些条件?(指名学生回答)课堂预设:物体所在的方向和物体在这个方向上距离观测点的距离。教师引导:同学们想一想,如何用方向和距离描述平面图上物体的位置呢?(根据例题中描述归纳)课堂预设:找到参照点,描述另一个点在在参照点的什么方向上,距离参照点多远距离。教师:平面图上标有一条线段表示的实际长度,再乘段数,就是与参照点的实际距离。课堂小结:教师:方向和距离在确定位置时缺一不可。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位置的一般步骤:先找到参照点,再描述另一个点在在参照点的什么方向上,距离参照点多远距离。(板书)三、当堂训练课件出示教科书P19“做一做”题。(1)老师引导学生复习用量角器测量角度。(2)学生独立完成,分组交流,指名学生汇报。(3)全班小结,集体订正。四、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研究了,根据平面示意图,用方向和距离描述某个点的位置,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作业设计五、布置作业课本第22~23页练习五1题、2题、3题、4题。板书设计根据平面示意图,用方向和距离描述某个点的位置描述方向时,要看清哪一条边为起始边,向哪个方向旋转,旋转了多少度。方向和距离在确定位置时缺一不可。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位置的一般步骤:先找到参照点,再描述另一个点在在参照点的什么方向上,距离参照点多远距离。教后反思本节课从具有很强生活气息的电视播报台风预警作为情境引入,使学生充分感受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课堂教学中发现,“A市东偏南30º”是一个难点,可借助动态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它的含义。教学时。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的掌握描述位置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初步推理能力。

备课人XX备课学科数学备课年级六年级备课时间2024年X月辅助备课2022版新课标、教材、PPT课件、练习题课题第2课时根据方向和距离的描述,在图上确定某个点的位置内容教科书第19~20页例2的内容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2.使学生在绘图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问题情境中感受根据距离和方向确定位置的价值。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会在生活中应用数学。教学重点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直尺(学生自备)、量角器(学生自备)。教学过程导入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教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平面图上确定物体的位置必须具备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缺一不可。谁能说一说需要注意什么呢?指名学生进行回答。课堂预设:学生1:测量角度时要注意点对点、边对边,再量角度。学生2:在描述方向时,一般选择是夹角小的方位。(情况很多,不唯一)教师:这节课让我们一起继续学习怎样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板书:根据方向和距离的描述,在图上确定某个点的位置)过程(教与学)二、自主活动,探索新知1.学习例2。(1)课件出示例2。(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和要求。教师:今天的研究内容仍与台风有关。台风的动态有了新变化。在平面图上准确地标出B市、C市的位置。(3)小组合作,自行探索。教师:在平面图上准确地标出B市、C市的位置需要哪些信息?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先组内交流下各自的想法,再尝试在图中画一画。(出示课件,为学生提供半成品的方位图)教师引导:画图时,先想想以谁为参照点?以哪条边为起始边?向哪个方向旋转?旋转多少度?如何表示两点间的距离?学生分组探究和讨论,尝试动手画图,教师巡视指导。(4)结果汇报教师:大家完成的很好,现在谁来说一下你是怎么画的?并且展示一下自己的成果。(指名学生回答)课堂预设:以A市为参照点,先确定方向,再根据距离确定位置。学生1:B市位于A市北偏西30°方向,距离A市200km。学生2:C市在A市正北方向,距离A市300km。教师:能不能先确定距离,再确定方向呢?引导同学们动手尝试,发现先确定方向,再确定距离更合理。教师:为什么B市和A市之间画2cm的线段?为什么C市和A市之间画3cm的线段?(指名学生回答)课堂预设:教材图规定了长度标准,图上1cm表示100km,所以200÷100=2(cm),300÷100=3(cm)。教师:谁能说一说在平面图上标出物体的具体位置的一般方法。(让学生来说)课堂预设:先确定参照点,再确定相对于参照点的方向,然后确定与参照点的距离,最后确定位置,并标上名称。课堂小结:

教师: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在平面图上标出物体的具体位置的一般方法:(1)定点:确定参照点,建立方向标;(2)定方向:用量角器确定物体相对于参照点所在的方向;(3)定距离:用刻度尺确定物体与参照点之间的距离;(4)定位置:在平面图上找出物体的具体位置,并标上名称。(板书)三、当堂训练课件出示教科书P20“做一做”题。(1)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展示。(2)出示课件,教师讲解,明确绘图步骤。(3)全班小结,集体订正。四、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研究了,根据方向和距离的描述,在图上确定某个点的位置,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五、布置作业课本第23~24页练习五5题、6题、7题。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根据方向和距离的描述,在图上确定某个点的位置在平面图上标出物体的具体位置的一般方法:(1)定点:确定参照点,建立方向标;(2)定方向:用量角器确定物体相对于参照点所在的方向;(3)定距离:用刻度尺确定物体与参照点之间的距离;(4)定位置:在平面图上找出物体的具体位置,并标上名称。教后反思本节课教材给出了两类定位的情形,一类是非正东、正南、正北、正西的,一方面需要确定角度,另一方面需要确定距离;另一类是正东、正南、正北、正西的,只需要确定距离即可。在课堂上,让学生们以小组合作方式,自主探究并画图,发现画角度等还需要教师进行一定的操作指导。例题图中保留了例1中的轨迹,承上启下,为例3打下基础。教学中可以适当拓展,比如把两个点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对比,比较异同,看有什么联系。适度把握教学要求并给以一定引导。

备课人XX备课学科数学备课年级六年级备课时间2024年X月辅助备课2022版新课标、教材、PPT课件、练习题课题第3课时描述简单的路线图内容教科书第21页例3的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用数学的语言来描述简单的路线图的方法,知道描述物体的位置与观测点的确定有关,能根据观测点的变化重新确定物体的位置。2.能结合生活实例描述并绘制简单的路线图,提高画图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在生活中应用数学。教学重点掌握用数学的语言来描述简单的路线图的方法,会在位置变化情况下描述简单路线图。教学难点能根据描述画出简单的路线图,体会位置的相对性,培养空间观念。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直尺(学生自备)、量角器(学生自备)。教学过程导入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教师:王明要去刘辉家玩,请你描述一下他的行走路线?(出示课件)指名学生进行回答。课堂预设:正东200正北100正东300教师:这节课让我们一起继续学习描述简单的路线图和绘制简单的路线图。(板书:描述简单的路线图)过程(教与学)二、自主活动,探索新知1.学习例3。(1)课件出示例3。(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和要求。教师: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台风的移动路线。学习用数学语言描述简单的路线图。(3)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教师:此次台风的大致路径如下图。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台风的移动路线吗?请同学们开动脑筋,以小组为单位,先独立思考,再组内交流下各自的想法。(出示动态课件)教师引导:回想例1和例2,先找参照点,可以发现参照点是动态变化的,因此我们可以尝试先分段描述,再整体描述。学生分组探究和讨论,教师巡视指导。(4)结果汇报教师:现在谁先来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台风生成后先怎么移动?此时的参照点是什么?(指名学生回答)课堂预设:台风生成以后,先是沿正西方向移动了540km。参照点是台风生成地。课件展示这一段路线图。教师:台风改变方向之后,又是怎么移动的?参照点变为什么?(指名学生回答)课堂预设:然后改变方向,沿西偏北30º方向移动了600km,到达A市。参照点变为上一段路线的终点。课件展示这一段路线图。教师:接着台风又改变方向,怎么移动的?参照点是什么?(指名学生回答)课堂预设:接着,台风又改变方向,沿北偏西30°方向移动了200km,到达B市。参照点是A市。课件展示这一段路线图。教师:最后台风是怎样移动的?到达了哪里?参照点是什么?(指名学生回答)课堂预设:最后台风沿正西方向移动100km。参照点是B市。课件展示这一段路线图。教师:现在让我们尝试整体描述。(出示课件)课堂预设:台风生成以后,先是沿正西方向移动了540km,然后改变方向,沿西偏北30°方向移动了600km,到达A市。接着,台风又改变方向,沿北偏西30°方向移动了200km,到达B市……课堂小结:

教师:现在大家会描述简单的路线图了吗?同学们能说说描述的顺序和关键点吗?(让学生来说)教师: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描述路线图的方法:(1)根据方向标明确路线图的方向;(2)按顺序弄清楚路线图中所经过的场所及角度、方向;(3)明确每两个场所间的距离;(4)用“从”“沿……方向”“到达”“然后”“最后”等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