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工艺品有限公司国际贸易会计版模板_第1页
国际工艺品有限公司国际贸易会计版模板_第2页
国际工艺品有限公司国际贸易会计版模板_第3页
国际工艺品有限公司国际贸易会计版模板_第4页
国际工艺品有限公司国际贸易会计版模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英博鸿泰(北京)国际工艺品国际贸易(会计版完整版)第一章国际贸易----商品(货物)或服务国流动。国际贸易同微观经济学关系微观经济学基础原理是研究国贸易相关问题理论基础。国际贸易同国际经济学关系国际贸易理论是国际经济学微观理论部分,国际金融理论是国际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一节国际贸易关键性一、开展国际贸易必需性1.各国生产要素禀赋情况存在很大差异中国依据要素禀赋情况应贸易那种产品?2.国家和国家之间生产要素缺乏流动性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使得各国需要进口本国稀缺要素生产产品3.对世界经济发展及人类社会进步起着关键作用不一样开放程度下对外贸易和经济增加(1973-1989单位:%,联合国1992《贸易和发展汇报》4.经济发展阶段差异世界各国所处阶段不一样,所生产产品种类、等级就不一样,从而分工不一样,基于各国对各产品供求差异,需要进行贸易。5.经济全球化国际贸易是全球化基础和产物。6.价格差异和需求偏好尤其注意:劳动力和资本国际流动是因为工资率和投资利润率差异。二、对外贸易特点(一)对外贸易比中国贸易困难1.语言不一样。2.法律、风俗习惯、宗教不一样。3.贸易壁垒多于中国贸易。4.市场调查困难。5.交易接洽困难多。(二)对外贸易比中国贸易复杂1.各国货币和度量衡差异很大。2.商业习惯复杂。3.海关制度及其它贸易法规不一样。4.国际汇兑复杂。5.货物运输和保险。(三)对外贸易风险大1.信用风险。2.商业风险。3.汇兑风险。4.运输风险。5.价格风险。6.政治风险三、国际贸易课程研究对象和内容国际贸易学是一门研究国际间商品和劳务交换经济规律、基础政策经济学科。1.各个历史时期国际贸易发展特征及其通常规律性2.国际贸易理论和学说重商主义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赫-俄3.对外贸易政策4.不一样类型国家对外贸易发展关键特点第二节国际贸易发展简史国际贸易产生两个基条本件:1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有可供交换剩下产品;2社会分工扩大和国家产生。二、世界贸易发展进程1.古代世界贸易早在公元前3500年前后,人类文明就开始在中东产生。到公元100年左右,古典时代进入鼎盛时期,地中海罗马帝国、中东帕提亚帝国、印度贵霜帝国和中国汉王朝分别发展成为各地域强大政治经济实体。对国际贸易第一次大推进是中世纪后期西欧势力扩张。从公元11世纪到13世纪,十字军数次东征从穆斯林手中夺得了地中海,从而使地中海象古代一样再一次成为欧亚大陆贸易海上通道。十字军东征对世界贸易推进不仅仅是打通了地中海通道,更关键是将西欧融入了世界。到了14世纪,整个欧洲已形成了多个关键贸易区,包含地中海贸易区,北海和波罗地海贸易区,东欧罗斯贸易区,不列颠贸易区。和此同时,亚洲也形成了多个比较关键贸易区,包含以中国、朝鲜和日本为主东亚贸易区,占婆(今越南南部)和扶南(今柬埔寨)等国东南亚贸易区,和以印度为主南亚贸易区。在13-14世纪,东西方之间经过陆路和海路也进步发展了贸易。陆上通道关键是原来“丝绸之路”。欧洲从东方进口商品关键有中国丝绸、瓷器、茶叶,印度珠宝、蓝靛、药材、地毯,和东南亚香料。这些商品在欧洲人消费中占据了越来越关键地位。但欧洲能向东方出口产品却不多,除了出口羊毛、呢绒和金属制品外,不得不支付大量黄金和白银。在15世纪前,整个国际贸易是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上,按自愿交换标准进行。贸易在自然经济中地位并不关键,只是大家经济生活中一个补充。所以,当初各国之间各洲之间贸易还处于不连续不稳定状态。2.地理大发觉对世界贸易影响15世纪前贸易关键局限于各洲之内和欧亚大陆之间,15世纪“地理大发觉”及由此产生欧洲各国殖民扩张大大发展了各洲之间贸易,从而开始了真正意义上“世界贸易”。地理大发觉对欧洲经济从而对世界贸易发展影响关键表现在:(1)使欧洲经济发生了巨大改变,出现了商业革命。所谓商业革命表现为商业性质、经商技术和商业组织方面巨大改变。(2)地理大发觉引发了长达两个世纪殖民扩张和殖民贸易,推进了洲和洲之间贸易。此时世界贸易关键方法是暴力控制下殖民贸易。3.工业革命后世界贸易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欧美国家逐步形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法并前后发生了工业革命。这使得贸易不再只是自然经济互通有没有,而是作为关键牟利手段,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人类经济活动中必需组成部分。工业革命对世界贸易影响:(1)大大提升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生产;(2)促进了交通、通讯发展;(3)使世界从单一农业社会转向以工业生产为主现代经济。经过工业革命,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经济整体,形成了一个以西欧、北美国家生产和出口制成品,其它国家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国际分工和世界贸易格局。贸易成为关键牟利手段。世界贸易基础不仅是各国天然资源,………..。4.二战后世界贸易发展战后国际贸易飞速发展关键原因:(1)战后较长和平时期;(2)第三次产业革命和90年代信息产业革命(3)经济发展带来收入增加促进了消费结构改变;(4)战后经济秩序改善。二战后国际贸易关键改变:(1)国际贸易中工业制成品比重大大增加;(2)服务贸易快速发展,成为国际贸易中关键组成部分;(3)发达国家之间贸易成为关键贸易流向,“北北贸易”替换“南北贸易”成为关键贸易模式;(4)区域性自由贸易快速发展。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当今世界上最大三个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三、中国对外贸易发展1.中国古代对外贸易辉煌篇章早在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英国人漂洋过海进入殖民开拓之前一千多年西汉,中国就已经有了和中东、欧洲贸易往来著名“丝绸之路”。所以,汉代开始对外贸易不仅是中国贸易史开端,也是世界贸易史中辉煌篇章。中国第二个外贸辉煌时期是唐朝。唐代陆路贸易基础上沿原有“丝绸之路”进行,长安一度成为世界上最大商业中心。海路贸易在唐朝也得到大力发展。唐代中国关键出口产品仍是丝绸锦缎。从公元8世纪开始,唐代瓷器开始大量出口。唐代开始激励对外贸易政策在宋朝得以继续推行,其中有两点发展值得尤其提出。第一是主动主动地吸收外商招徕贸易;第二是勇于聘用外籍人员任职管理海外贸易。宋代贸易结构和汉唐相比没有什么大改变,中国仍是以丝绸、瓷器为关键出口产品,同时进口香料、象牙和新植物品种。宋代贸易关键改变是,贸易通道从以陆路为主变成了海路为主。和历代王朝相比,元朝政府更重视商业,元朝统治者并不受制于中国历史上“重农抑商”理念,不仅改变了宋代禁官下海政策,许可权贵官吏从事海路贸易,还组织大规模官方贸易。元代不仅在经济技术上而且在理念上大大推进了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元朝政府建立了以大全部为中心陆路驿站交通网络,远至中亚、西亚、甚至欧洲,和此同时,元朝政府疏通整修从元大全部到杭州大运河,确保了南北水运通畅。所以,各国商人经过元大全部进行大量贸易活动,元大全部成为各国货物集散地。2.中国近代史上闭关自守直至明朝之前,中国在维持自力更生自给自足小农经济同时,各朝全部实施激励对外贸易开放政策。和当初世界各国相比,中国是一个较为发达和开放经济。不过,这一情况到了明清两朝时发生了改变。首先是明朝早期实施了“海禁”和“朝贡贸易”。明朝最著名海外开拓是“郑和七下西洋”。明朝闭关锁国政策到了清朝又不时得到沿袭。3.1949年后中国对外贸易到了1978年,占世界人口快要四分之一中国,出口总额只有97.5亿美元,在世界出口总额中比重深入跌到0.74%!从20世纪60年代初一直到70年代末,中国基础上处于一个和世隔绝状态,这一段时间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封闭时期。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开始了一个快速增加阶段。从1978年到年这短短24年中,中国年对外贸易总额从206.4亿美元,增加到5097.7亿美元,年平均增加率超出15%。其中出口总额从97.5亿美元增加到2661.5亿美元,相当于改革开放前28年28倍。四、现代国际贸易发展趋势1.以发达国家为主体2.国际分工向纵深发展参与国际分工国家遍布全球、水平型分工成关键形式、产业内分工发展、国际服务业分工发展3.国际贸易结构向高科技、服务业发展4.对外贸易依存度不停提升5.跨国企业成为国际贸易关键角色6.科学技术在国际贸易中作用加强7.世界贸易体制加强,贸易自由化为主流8.世界市场竞争向综合化、集团化和有序化发展综合化:把服务、投资和知识产权结合起来;把贸易自由化和许可正当保护结合起来;把关税方法和非关税方法综合使用;把跨国企业发展和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结合起来;中国市场竞争和国外市场竞争结合起来;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结合起来9.出现国际物流“革命”配送方法上:按时、正确、准量网络运行: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统一;电子技术:依靠信息化技术,建立一体化、网络化服务;综合服务:物流范围全方位扩展;流通业态:以跨国企业生产系统和营销网络为中心,形成全球性物流基地和运行中心。10.中国贸易地位崛起第三节国际贸易基础概念一、国际贸易基础分类按从事贸易角度不一样分类:对外贸易(ForeignTrade)对外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域同其它国家或地域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换活动,部分岛国如英国、日本等也常见“海外贸易”(OverseaTrade)这一概念。包含货物和服务对外贸易称其为广义对外贸易,不包含服务在内则称其为狭义对外贸易。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Trade)国际贸易是指国家之间商品和劳务(GoodsandServices)交换活动,是世界各国之间国际分工表现形式,它反应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相互联络。国际贸易是从国际(世界)范围内来看这种商品交换活动,是由各国对外贸易组成,它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总和。按商品形态不一样分类:有形贸易(VisibleTrade)实物商品进出口称为“有形贸易”或称“有形商品贸易”(TangibleGoodsTrade)或简称货物贸易(GoodsTrade)。无形贸易(InvisibleTrade)服务贸易无形贸易指一切不含有物质自然属性商品或称无形商品国际交换活动,包含运输、保险、金融、旅游、技术转让等劳务提供和接收和其它非实物形态进出口。有形商品进出口须经过海关手续,从而表现在海关贸易统计上,是国际收支关键组成部分;无形贸易即使也组成国际收支一部分,但因不经过海关手续,通常不显示在海关贸易统计上,而显示在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上。服务贸易四种方法:过境交付(cross-bordersupply),这里过境是服务,通常不包含资金和人员过境移动。如电信服务、信息咨询、卫星影视服务。境外消费(ConsumptionAbroad),通常是指经过服务消费者过境移动来实现。如旅游、教育培训、健康服务等。商业存在(Commercialpresence),关键包含市场准入和直接投资,即在一缔约方境内设置机构。如,在境外设置金融服务分支机构、会计事务所、维修服务站等。和第二类不一样是它强调经过生产要素流动到消费者所在地提供服务。自然人流动(MovementofPersonnel)关键是缔约方自然人(服务提供者)过境移动,在其它缔约方境内提供服务而形成贸易。如建筑设计和工程承包。国际服务贸易(总称为商业性服务),具体包含以下几类:(1)运输服务;(2)旅游服务;(3)其它商业服务(通信、建筑、保险、金融、计算机和信息、文化和娱乐、特许和许可服务等)按统计标准不一样分类:总贸易体系(GeneralTrade)总贸易体系又称通常贸易体系,是以货物经过国境作为统计对外贸易标准。通常进入本国国境货物一律记为进口,称为“总进口”(GeneralImport);通常离开本国国境货物一律计为出口,称为“总出口”(GeneralExport),二者之和为总贸易额。专门贸易体系(SpecialTrade)专门贸易体系又称特殊贸易体系,以关境作为统计对外贸易标准。凡经过海关结关货物计入进出口。补充概念:国境:一国行使主权领土范围。结关:进口商或出口商向海关申报进口或出口,接收监督和检验,结清应付税款或费用,经海关同意后,货物放行。关境:一国海关法规全部生效领域。1在总贸易体系中,全部进入国境货物全部计为进口,全部离开国境货物全部计为出口。这种说法对不对?2为中国消费和使用而从海关保税仓库中提出货物和从自由贸易区进口货物,在总贸易体系中,是否计为进口?在专门贸易体系中,是否计为进口?3只要货物进入或离开一国领土,该国海关就要征收关税。这种说法对不对?4在专门贸易体系中,全部进入关境货物全部计为进口,全部离开关境货物全部计为出口。这种说法对不对?5国境和关境在地理范围上总相同?6从海关保税仓库和自由贸易区出口货物,在总贸易体系中,是否计为出口?在专门贸易体系中,是否计为出口?答案:1.T2.在总贸易体系中,计为进口。因为已进入国境。在专门贸易体系中,计为进口。因为从海关保税仓库或自由贸易区进口货物,需要缴纳关税,也就是说,这些货物进入了海关征收关税领域,必需推行结关手续,而专门贸易体系是以货物是否结关作为统计进出口标准,所以,该种情况为进口。3.F4.T5.F6.在总贸易体系中,计为出口。在专门贸易体系中,不计为出口。按贸易形式不一样分类:通常贸易:通常贸易是指国境内企业单边进口或单边出口货物交易形式,但投资设备、捐赠等除外。加工贸易:加工贸易是指中国企业从境外进口全部或部分原辅材料、零部件、元器件、配套件、包装物料等,经加工或装配后,将成品或半成品复出口交易形式。该项业务关键包含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两种贸易方法。按商品流向不一样分类:出口贸易(ExportTrade)出口贸易又称输出贸易,是指本国生产或加工商品输往国外市场销售。从国外输入商品,未在本国消费,又未经本国加工而再次输出国外,称为复出口或再输出(Re-ExportTrade)。进口贸易(ImportTrade)进口贸易又称输入贸易是指将外国商品输入本国市场销售。输往国外商品未经消费和加工又输入本国,称为复进口或再输入(Re-ImportTrade)。过境贸易(TransitTrade)过境贸易又称经过贸易,某种商品从甲国经乙国输往丙国销售,该商品输入和输出对乙国而言即为过境贸易。这种贸易对乙国来说,既不是进口,也不是出口,仅仅是商品过境而已。过境贸易两种类型:直接过境贸易,即外国货物抵达本国口岸后,在海关直接监管下,经过中国运输线从其它口岸离境,有时直接过境甚至不需卸货和转换运输工具,承接过境国家通常要收取一定费用。间接过境贸易,即指外国货物抵达本国口岸后先存入海关保税仓库,未经加工改制,又从海关保税仓库提出,运出国境活动。按贸易有没有第三国参与:直接贸易(DirectTrade)是指货物生产国将货物直接出口到消费国,消费国直接进口生产国货物时两国之间发生贸易,即由进出口两国直接完成贸易。间接贸易是指商品生产国不直接向消费国出口,商品消费国也不直接从生产国进口,而经由第三国商人来完成贸易,这种形式国际贸易称为间接贸易(IndirectTrade)。转口贸易商品生产国和消费国经过第三国进行贸易,对第三国而言就是转口贸易(EntrepotTrade)。转口贸易又可分为两种:直接转口贸易,商品还是从生产国直接运往消费国,但转口商人参与商品交易过程,分别和生产国出口商和消费国进口商签订买、卖协议间接转口贸易,商品由生产国输入转口国,再由转口国商人负责向消费国输出。转口贸易和间接贸易区分?二者看问题角度不一样,商品生产国和消费国经过第三国进行贸易对于生产国和消费国来说是间接贸易,对第三国来说是转口贸易,转口贸易属于复出口。转口贸易和过境贸易区分?前者有第三国商人参与商品交易过程,而不管货物是否经由第三国运输,后者则无第三国(地域)商人参与;转口贸易以盈利为目标,而过境贸易只收取少许手续费。按清偿工具分类:自由结汇贸易自由结汇贸易是指以货币作为清偿工具国际贸易,又称现汇贸易(Cash-LiquidationTrade),但作为清偿工具货币必需是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自由兑换国际货币。易货贸易(bartertrade)易货贸易是指不以货币为媒介,直接以货物相交换国际贸易。易货贸易优点:缓解进口支付能力不足易货贸易局限:(1)必需建立在双方含有共同相互需求基础上,能够交换商品种类有限;(2)双方进出口要保持直接平衡,贸易规模受到限制;(3)货物计价使经过政府之间谈判确定而不是经过市场竞争决定按经济发展水平分类:水平贸易(HorizontalTrade)水平贸易是指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靠近国家之间开展贸易活动。比如,发达国家之间展开贸易和发展中国家之间所展开贸易活动。垂直贸易(VerticalTrade)垂直贸易是指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国家之间开展贸易活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进行贸易大多属于这种类型。按货物运输方法不一样分类:陆路贸易(TradebyRoadway)陆地毗邻国家之间贸易多采取陆路贸易,关键运输工具是火车和卡车。海路贸易(TradebySeaway)货物经过海上运输国际贸易称为海路贸易,运输工具关键是各类船舶,这是国际贸易最关键运输方法。空运贸易(TradebyAirway)单位价值较高或数量较少货物,为争取时效,往往以航空货运方法装运,称为空运贸易。邮购贸易(TradebyMailOrder)数量极少交易,通常也有采取邮政包裹方法寄送,称为邮购贸易。多式联运贸易(~MultimodalTransport)是海陆空多种运输方法结合运输货物行为。国际物流迅猛发展促进了这种方法贸易。按交易手段不一样单证贸易(tradewithdocument)单证贸易是指以纸面单证为基础交易手段贸易。无纸贸易(tradewithoutdocument)无纸贸易是指以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nicdatainterchange,EDI)为交易手段贸易。国际贸易相关统计指标对外贸易额(ValueofForeignTrade)对外贸易额是以金额表示一国对外贸易,又称“对外贸易值”,用以说明一国对外贸易总规模。国际贸易额=世界各国出口总额之和对外贸易量对外贸易量(QuantumofForeignTrade)原意是指用数量、重量、长度、面积、容积等计量单位表示反应一定时期内贸易规模指标。是以不变价格计算反应贸易规模指标。计算公式为:出口贸易量=出口额/出口价格指数进口贸易量=进口额/进口价格指数价格指数=(汇报期价格/基期价格)X100对外贸易依存度(RatioofDependenceonForeignTrade)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对外贸易系数,是指一国对外贸易额占其国民生产总值(GNP)或中国生产总值(GDP)比重,它是反应外贸在一国国民经济中所处地位关键指标。其计算公式为:对外贸易依存度=对外贸易额/GNP(或GDP)贸易条件贸易条件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通常为十二个月)内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和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之比,其公式为:贸易条件指数=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100用来衡量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出口相对于进口盈利能力和贸易利益指标。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和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对外贸易地理方向(DirectionofForeignTrade)又称对外贸易地域分布或国别组成,是指从一国对外贸易角度而言对外贸易额地域分布和国别分布情况,即指一国出口商品去向和进口商品起源,从而反应出一国和世界其它国家之间经济贸易关联程度。国际贸易地理方向(DirectionofInternationalTrade)又称国际贸易地域分布(InternationalTradebyRegions),是指从国际贸易角度而言一定时期内(通常为十二个月)各个国家或地域,各个国家集团,世界各大洲在世界贸易中所占地位,即世界贸易国别分布和洲别分布情况。计算方法既能够算各国(地域)进、出口额在世界进、出口额中比重,也能够计算各国进出口总额在世界进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对外贸易和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CompositionofForeignTrade)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十二个月)各类商品进出口贸易在一国进出口贸易中组成,经过计算各类商品进出口贸易额在一国对外贸易额中所占比重来表示。国际贸易商品结构(CompositionofInternationalTrade)是指一定时期内各类商品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组成,用各类商品贸易额在整个世界出口贸易额中所占比重来表示。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商品结构能够反应出一国或世界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情况和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第四节国际贸易利益国家贸易利益企业贸易利益国民贸易利益一、国家贸易利益(一)社会成本利益社会成本利益(SocialCostInterest),是指经过国际间贸易,带动和促进中国生产成本降低和生产效益增加;(二)社会价值利益社会价值利益(SocialValueInterest)各国政府开展贸易活动,目标是最大程度地满足国民物质和文化需要。延续社会再生产、社会总产品实现(三)贸易环境利益贸易环境利益(EconomicEnvironmentInterest),是指经过国际贸易活动维护和改善国际环境,促进世界各国对外政治活动、和对外贸易政策向好方向发展。(四)经济增加利益经济增加利益(EconomicalGrowthInterest),是指国际贸易含有促进一国经济增加、增加就业和提升收入水平益处,这是贸易发展利益或动态利益。国际贸易经济增加利益关键表现在:1.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2.促进国民经济技术改造和产业结构优化3.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扩大劳动就业,提升居民生活水平。二、企业贸易利益生产效率提升从进出口方面看企业利润增加经过进口降低成本、经过资本输出变相贸易、经过出口取得超额利润产品周期调整顺应产品变动周期、发挥产品比较优势企业规模调整(达成规模经济)国民贸易利益满足国民需求偏好增加劳动就业,提升国民生活水平国民素质提升第二章国际分工第一节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国际分工(internationaldivisionoflabor)是指世界各国之间劳动分工,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结果,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基础。国际分工萌芽阶段15世纪末和16世纪初地理大发觉,开始了国际分工萌芽阶段。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带有显著地域分工性质,是宗主国同殖民国之间分工。国际分工形成阶段18世纪60年代-19世纪60年代产业革命形成了垂直型国际分工体系,一头是以英国为中心“世界城市”,另一头是沦为“世界农村”亚非拉国家和殖民地。这一时期国际分工特点:①大机器工业建立为国际分工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②国际分工基础上以英国为中心而形成。③伴随国际分工发展,世界市场上交换商品种类发生了改变,奢侈品日益以大宗商品所替换。④欧洲殖民国家推行国际专业化手段发生改变。1.3国际分工发展阶段(19世纪中叶到二次大战)第二次产业革命,促进了新国际分工体系发展。这一时期国际分工特征是形成门类比较齐全国际分工体系。首先,前一阶段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分工继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其次,关键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分工(关键是工业部门间分)也日益发展起来。该阶段国际分工特点:①亚非拉国家变为畸形片面单一经济。经济两种依靠性:经济生活依靠少数多个产品生产和出口;高度依靠世界市场。②分工中心从英国变为一组国家。③各国之间相互依靠性增强了。④贸易方法发生转变。样品展览、商品交易所发展逐步替换了传统国际定时集市、现场看货交易方法。1.4国际分工深化阶段(二战后)促进该阶段国际分工格局改变关键原因:①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出现,产业多元化,产业分工细化。②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夕阳工业转移,促进了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之间部门分工;③跨国企业兴起和发展推进了国际分工改变;④非殖民化过程开始;⑤多边贸易谈判、区域性经济集团建立等全部不一样程度促进了国际分工发展。该阶段国际分工特点:①国际分工格局发生了很大改变。战后,国际分工在经济结构相同、技术水平靠近工业国之间得到快速发展,使工业国之间分工在国际分工格局中居于主导地位。②国际分工形式有了很大改变国家间工业部门内部分工增强。由产业间分工向产业内分工转变。包含不一样型号不一样规格产品专业化分工、零部件生产专业化分工和工艺过程专业化分工。③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工业分工在发展,而工业国和农业国、矿业国分工在减弱;④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组员国之间内部分工快速发展;⑤从国家经济全部制上,不仅有资本主义国家、而且还有一批社会主义国家参与国际分工;⑥从商品形式上,国际分工从有形商品领域向服务业领域扩展。⑦从分工类型上,从垂直型分工日益向水平型分工过渡分工类型:垂直型。是指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国家之间分工。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和大多数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之间分工就属此种形式分工,前者向后者出口制成品,从后者进口原材料,在这种形式分工中,前者是主动,后者是被动,前者得益多于后者。水平型。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基础相同国家之间分工。其中现有产业部门之间分工,也有产业部门内部分工(生产专业化和协作)。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之间分工多是水平型形式。混合型。是指垂直型和水平型混合起来国际分工。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和少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多属此种形式。第二节影响国际分工发展原因一、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决定性原因(一)国际分工是生产力发展肯定结果(二)各国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其在国际分工中地位(三)生产力发展对国际分工形式、广度和深度起着决定性作用(四)生产力发展决定了国际分工产品内容二、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基础伴随生产力发展,自然条件对国际分工作用正在逐步减弱。所以,自然条件只提供国际分工可能性,不提供现实性,要把可能性变为现实性,需要一定生产力条件。三、人口、劳动规模和市场制约着国际分工发展(一)人口分布不均衡,会使分工和贸易成为一个需要(二)劳动规模或生产规模,也制约和影响国际分工(三)国际分工实现还要受制于国际商品市场规模国际商品交换市场规模取决于:投入交换商品数量;有支付能力人口密度;交换距离四、资本国际化是国际分工深入发展关键条件1.二战后国际资本流动以FDI为主体,促进了发达国家之间分工和贸易。2.FDI促进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工业分工发展。3.二战后,FDI促进了产业内分工。五、国际生产关系决定了国际分工发展国际生产关系包含:生产资料全部制形式、各国在国际分工中地位、和她们在国际分配、国际交换和消费中多种关系。六、政府行为能够推进和延缓国际分工发展(1)政府能够调整和改变一国参与国际分工方法和在国际分工中地位。尤其是产业政策制订。(2)政府能够经过和其它国家协商、缔约方法,共同推进区域性分工和贸易发展。(3)政府经过参与国际组织、缔结国际协定能够改善其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第三节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影响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发展速度国际分工是现代国际贸易发展主动力。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同时发展。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因为形成了以英国为中心国际分工体系,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其对外贸易出现高涨,其在资本主义世界国际贸易中比重从1820年18%,提升到1870年22%,而且贸易增加还超出了生产增加。相反,在1913―1938年间,世界生产发展缓慢,国际分工处于停滞状态,国际贸易量在这个时期年平均增加率极低,只有0.7%。二次战后,国际分工又有了飞速发展,国际贸易量发展速度也加紧了,并快于以前各个时期。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地理方向19世纪国际分工关键形式是宗主国同殖民地等落后国家之间分工。这种分工形式决定了当初国际贸易关键在殖民地同宗主国这两类国家间进行。二次大战后,国际分工发生了改变,从出口制成品、进口原料为主变为工业部门生产专业化协作为主了,即从垂直型分工变为水平型分工。国际贸易地理方向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变为以发达国家间贸易居主导地位,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间贸易变为次要。三、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分工发展和深化,带来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以下改变:1.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比重超出初级产品2.发展中国家出口中工业制成品增加3.跨国企业发展,使中间性机械产品比重提升4.服务贸易快速发展四、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利益分配整体利益:世界范围内资源合理配置,充足享受分工利益,福利增加,提升国际社会生产力。目前国际贸易利益分配殖民主义国家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间分工造成不平等利益分配;二战后有所改观五、国际分工和对外贸易依存度对外贸易依存度:国际分工发展,使各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不停提升①整个世界贸易依存度提升②国际分工成为各个国家经济运行必需条件,国际贸易关键性有了显著增加。第四节国际贸易对国际分工影响1.国际贸易是联结国际分工纽带各国参与国际分工意味着只生产或更多地生产部分商品,它所放弃那部分商品需要经过国际商品交换来取得,而它所进行专业化生产所超出本国需求那部分商品也需要经过国际交换来实现。2.国际贸易规模和发展速度制约着国际分工发展国际贸易联结着中国生产和世界市场,假如一国国际贸易渠道通畅,商品适销对路,则能够扩大一国国际分工规模;反之,假如商品流通受阻,市场狭窄,则有可能缩小国际分工规模。3.国际贸易引导着国际分工发展方向在国际分工条件下,一国出口企业必需面对世界市场来组织生产。国际贸易会带来商品流动、资金流入及人员流动,从而使生产要素资源达成愈加优化配置,更有利于国际分工展开。4.国际贸易是实现国际分工利益关键路径国际贸易能够使各国充足发挥自己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生产出比原来更多产品,从而取得比较利益。第三章世界市场一、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定义---是由世界范围内经过对外贸易联络起来各国商品流通领域总和。(一)世界市场萌芽时期包含16、17、18世纪大部分年份。15世纪末和16世纪初地理大发觉使世界市场进入萌芽期。一、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二)世界市场快速发展时期1.大机器工业不仅需要一个不停扩大世界销售市场,也需要日益扩大原料供给起源。2.资本主义大机器工业发展使工业和人口不停地向城市集中,形成很多大机器工业中心和大食品销售市场。3.~发展推进了世界人口移动,扩大了世界劳动市场,加强了对人口稀少地域资源开发。4.~发展大大促进了铁路、海运、通讯事业发展,把各个市场真正有效联络在一起。5.黄金白银变成世界货币,是使商品世界价格形成成为可能。(三)世界市场形成始于19世纪80年代,第二次科技革命,资本输出加强,国际分工发展,形成了统一世界市场,标志以下:1.多边贸易体系和多边支付体系形成2.国际金本位制和世界货币形成3.形成了比较完备世界市场运作机制(1)世界市场价格形成机制世界市场价格统一性是世界市场形成关键标志。(2)固定商品市场、专业商业机构、完备运输设施4.商品种类多样化和大宗贸易增加二、现代世界市场组成1.多种类型国家或地域UNCTAD(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分类: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东南欧和独联体(经济转型国家);按关键出口商品类别,发展中国家可分为:关键石油出口国家,关键制成品出口国家和其它国家和地域。根据人均GDP,世界又分为高收入国家(4500美元以上)、中等收入国家(4500美元~1000美元)和低收入国家。2.交易对象货物:初级产品、制成品和其它产品;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分为10大类。服务:《GATS》要求,由12大类组成。资本要素: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3.订约人世界市场订约人依据活动目标和性质能够划分为以下四类:(1)企业和企业主联合组织(2)政府机构(3)国际机构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国等机构(4)其它机构国际商品协定下干预基金4.商品市场从世界商品市场组织形式上看,分为两种:(1)有固定组织形式国际商品市场商品交易所(商品期货交易市场)拍卖市场博览会、展览会商品交易所概念:在指定地点、根据要求程序和方法,由特定交易人,进行大宗商品交易场所。特点:产品同质、会员制、专业化程度高交易种类:实物交易、期货交易期货交易目标:套期保值投机国际商品拍卖概念由经营拍卖业务拍卖行接收货主委托在要求时间和场所,根据一定章程和规则,以公开叫价方法,把货物卖给出价最高买主一个贸易方法。国际博览会和展览会各自概念及特点:博览会是一个定时在同一地点、在要求期限内举行由众多国家、众多厂商参与产品展销国际市场展览会不定时、只展不销(2)无固定组织形式国际商品市场单纯商品购销形式(包含电子商务形式);和其它原因结合商品购销形式5.国际商品销售渠道销售渠道(DistributionChannel)又称为分销渠道,是指某种产品从生产者向消费者或用户转移过程中所经过一切取得全部权(或帮助全部权转移)商业组织和个人。(思索国际销售渠道类型)6.国际运输和信息网络(1)运输网络1.铁道运输2.公路运输3.水上运输4.航空运输5.管道运输6.集装箱运输(2)信息网络广播、电视、报刊、通讯卫星、互联网、国际电话等三、世界市场交易方法(一)单纯商品买卖交易单边进口、单边出口世界上最基础、最普遍国际商品、服务交易方法。(二)固定市场交易商品交易所、拍卖、博览会、展览会(三)包销又称独家经销:包销人在包销协议要求区域和时限内享受独家经营权。供货人和包销人关系和逐笔销售方法区分包销方法对于供货人和包销人好处包销方法优缺点优点1.有利于调动包销商经营主动性;2.有利于利用包销商销售渠道,达成巩固和扩大市场目标;3.可降低多头经营产生自相竞争弊病。缺点假如出口人不合适地利用包销方法,可能使出口商经营活动受到不利影响或出现包而不销情况。另外,包销商还可能利用其垄断地位,操纵价格和控制市场。(四)代理供货人在进口地指定代理人,在一定区域和一定时限内,主动推销供货人指定商品。二者关系:出口商(委托人)----代理人(被委托人)同包销区分对于双方好处依据授权不一样分为:总代理(GeneralAgency)是委托人在指定地域全权代表,她有权代表委托人从事通常商务活动和一些非商务性事务。2.独家代理(SoleAgencyorExclusiveAgency)是在指定地域和期限内单独代表委托人行事,从事代理协议中要求相关业务代理人。委托人在该地域内,不得委托其它代理人。在出口业务中采取独家代理方法,委托人须给代理人在特定地域和一定时限内代销指定商品独家专营权。3.通常代理(Agency),又称佣金代理(CommissionAgency)是指在同一地域和期限内委托人可同时委派多个代理人代表委托人行为,代理人不享受独家专营权。佣金代理完成授权范围内事务后按协议要求措施向委托人计收佣金。(五)寄售跨国委托代售做法。寄售人-----代销人(代销关系,非买卖关系)寄售协议包含:寄售商品价格(要求最低价格、随行就市、销售前取得寄售人同意)、佣金、货款收付等寄售业务特点1.寄售人和代销人是委托代售关系。2.寄售是凭实物进行现货交易。3.寄售方法下,代销人不负担任何风险和费用。4.货物全部权属于货主。5.先售后结寄售方法优缺点寄售方法优点:1.对寄售人来说,寄售有利于开拓市场和扩大销路。2.代销人在寄售方法中不需垫付资金,也不负担风险,有利于调动用户主动性。3.寄售是凭实物进行现货买卖,大大节省了交易时间,降低了风险和费用,为买主提供了便利。寄售缺点关键是针对寄售人而言,关键表现为:1.负担贸易风险大。2.资金周转期长,收汇不够安全。(六)招标和投标招标人-----投标人投标—供给商或工程承包企业依据招标条件在要求时间内向招标人递价行为。招标和通常贸易做法区分招标中双方当事人没有磋商过程,不存在讨价还价,而是由投标人同时报价。招投标通常程序招标前准备—公布招标公告—投标—开标—评标----定标---签署交易或承包协议(七)加工贸易两种基础形式:来料加工、进料加工(八)赔偿贸易~是商品贸易、技术贸易和信贷三位一体。特点:贸易和信贷结合、出口和进口结合、企业在信贷基础上进口,又源于进口举债而出口。思索:赔偿贸易和通常贸易有什么区分?赔偿贸易和易货贸易有什么区分?赔偿贸易和通常贸易有什么区分?通常贸易以货币为支付手段,赔偿贸易以商品支付;通常贸易通常不用信贷为条件,赔偿贸易离不开信贷;通常贸易一方为买方,另一方为卖方,交易手续简便;赔偿贸易双方既是买方又是卖方;赔偿贸易和易货贸易有什么区分?易货贸易往往是一次行为,买卖过程同时发生,大致同时结束。赔偿贸易交易时间长,有3至5年,有长达10年以上,一笔交易包含数次买卖活动。四、现代世界市场特征1.世界市场规模快速扩大2.世界市场垄断性不停加强3.世界市场竞争日益加剧4.世界市场国际协调和管理逐步发展5.世界市场投机日益加剧五、世界市场价格(一)国际价值形成1.商品国际价值形成基础---国别价值2.商品国别价值和国际价值质同一性和量差异性本质:通常人类劳动凝结物量上:中国生产该产品社会必需劳动时间国际价值量是由世界平均劳动力决定表现形式:不一样货币(本国货币、世界货币)(二)影响国际价值量改变多种原因1.国际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国际价值量随国际社会必需劳动时间改变而变动。国际社会必需劳动时间伴随世界各国社会必需劳动时间改变而改变。各国生产产品社会必需劳动时间是伴随劳动生产率改变而改变。劳动生产率影响原因:劳动者熟练程度生产资料,尤其是生产工具装备水平劳动组织和生产组织情况科技技术发展和应用程度自然条件等不一样部门和企业中,每一要素对劳动生产率影响程度不一样。劳动生产率对产品价值量影响: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商品越多,则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社会必需劳动时间越少,单位商品价值量越小。反之,亦反。劳动生产率同商品价值量成反比2.国际价值量和劳动强度劳动强度越大,国际价值量越大。3.国际价值量和贸易参与国贸易量假如绝大多数国际贸易商品是在大致相同正常各个国家社会必需劳动时间下生产出来,则国际社会必需劳动时间就是该商品各个国家社会必需劳动时间,商品国别价值和国际价值基础一致。假如世界市场上该商品总量不变,假如在较差条件下生产该商品数量比重较多,则国际价值就由在较坏条件下生产而出口大量商品来调整。假如世界市场上该商品总量不变,假如在很好条件下生产该商品数量比重较多,则国际价值就由在很好条件下生产而出口大量商品来调整。(三)世界市场价格1.国际价值是世界市场价格变动基础和中心(1)国际生产价格是国际价值转化形式W=c+v+m=k+m=k+p=k+p生产价格=k+p国际生产价格成为国际商品价格变动基础和中心。(2)国际市场价格围绕着国际生产价格上下波动商品市场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自发地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变为市场价格自发地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因为供求关系常常不平衡,国际市场价格常常和国际生产价格不一致。商品国际生产价格是商品价格基础世界市场价格和供求关系(1)世界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世界市场价格价格由买卖双方竞争即供求关系决定。竞销、竞购和买卖双方间竞争。竞争结果就是使国际市场价格靠近国际生产成本。(2)影响供求关系关键原因垄断p127经济周期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四个阶段,供求关系有规律改变,商品市场价格也对应改变。各国政府采取政策方法出口退税政策、出口补助政策、支持价格政策等全部影响世界市场价格。各国汇率改变影响生产者和消费者供给和需求原因商品质量和包装和商品销售相关多种原因付款条件难易、运输交货适时、品牌、广告效果、服务质量等自然灾难、政治动乱、战争等世界市场价格种类(1)世界“自由市场”价格~是指在不受垄断及国家力量干预情况下,由独立经营买卖双方经过公开自由竞争而形成基础客观地反应国际市场上商品供求关系情况价格。(2)世界“封闭市场”价格~是买卖双方在一定约束关系下形成价格,此时供求关系不起实质性作用。关键包含以下多个类型:转移价格(跨国企业内部适用价格)转移价格在形式上分为:有形产品转移价格和无形产品转移价格。具体来说跨国企业常见转移价格有以下多个表现形式:货物价格:包含了生产过程中原材料、零部件、中间产品、制成品和机器设备等。劳务价格特许权使用费贷款利息租赁费跨国企业制订内部转移价格动机:减轻和逃避赋税减轻和逃避所得税;减轻关税避免风险逃避外汇风险;逃避政治风险绕过东道国多种管制外汇管制、资金管制、价格管制取得竞争优势扶植新设子企业、争夺和控制市场跨国企业转移价格对中国影响商务部统计,截至年8月底,中国累计同意设置外商投资企业494025家,但全部外企中,有50%以上全部处于亏损状态。这些亏损有相当部分是为了避税而人为制造,转移定价是最关键方法。现在,跨国企业在华转移定价行为很严重。中国国家税务总局相关人士表示,跨国企业每十二个月避税给中国造成损失在300亿元以上,其中60%以上是利用转移价格转移所得利润逃避税收。某著名会计事务所估量,30%在华跨国企业从未缴纳过所得税,80%跨国企业逃漏税,40%亏损外资企业虚亏实盈。“跨国企业利用转让定价方法避税,造成了中国税收巨大损失。”部分跨国企业首先享受着中国对外资优惠政策,其次又在利用转移定价等方法逃避中国正常税收年,在华外资企业所得税增加率几乎为零宝洁转移价格和逃避所得税年上六个月,广州市国税局依法调增广州宝洁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共5.96亿元,补缴企业所得税8149万元,引发广泛关注。宝洁当初避税路径:年,P&G在华子企业广州宝洁从广东中国银行取得高达20亿元左右巨额贷款,然后从中拨出巨款以无息借贷方法借给关联企业使用。这么做,首先可将其所负担利息支出在税前扣除,少缴纳所得税;其次,提供巨额无息贷款给关联企业,也回避了正常借贷产生利息所得税税赋。三洋电机利用企业内贸易转移利润案例日本三洋电机企业在深圳市设置一家独资企业,其产品大部分销售给其设在香港关联企业。因为企业开业头两年是所得税免税期,所以企业稍有盈利,从1986年起出口产品连续发生亏损。据调查,该企业产品存在内外两个销售价格,对外售给非关联企业价格比对内售给关联企业价格高出20~46%。也就是该企业将产品售价压低了20~46%,以低转移价格发货给设在香港关联企业,从而把企业利润转到香港低税区。转移定价方法:i)市场基础价格(市价法)ii)立足于成本价格iii)协商价格iv)总企业要求价格垄断价格卖方垄断价格和买方垄断价格垄断价格上限取决于世界市场对国际垄断组织所销售商品需求量,下限取决于生产成本加上国际垄断组织所在国平均利润。跨国企业垄断价格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利用垄断地位要求一个市场价格。在世界市场上,国际垄断价格有两种,一个是垄断高价,另一个是垄断低价。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价格在世界市场上作用有所减弱,非价格竞争作用增强。非价格竞争是指经过改善商品品质性能和包装装璜,更新花色品种,确保立即交货和售后服务等措施来扩大商品销路。国家垄断价格或管理价格国家机构对商品市场单方面干预政府间贸易协定,其中最关键是管理特定商品国际商品协定国际商品协定通常利用缓冲库存、限额和多边长久协议来调整供求、影响价格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内部价格如欧盟共同农业政策中农产品统一价格国际商品协定下协定价格~是指某项商品关键出口国和进口国就该商品贸易、价格等问题,经过协商达成政府间多边贸易协定。世界市场价格作用(1)贸易利益比较尺度(2)调整国际分工(3)促进商品生产和营销(4)各国经贸决议依据

第四章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第一节重商主义对外贸易学说“就象守财奴一样,双手抱住她心爱钱袋,用嫉妒和猜疑眼光打量着自己邻居”——恩格斯一、重商主义产生背景恩格斯-《论封建制度解体及资产阶级兴起》“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及整个远东地域搜寻着黄金;黄金这两个字变成了驱使西班牙人远渡大西洋符咒;黄金也是白种人刚踏上新发觉海岸时所追求头一项关键东西”自然经济瓦解,商品货币经济关系急剧发展,社会经济生活对商业资本依靠加深。社会财富中心由土地转向了货币。金属货币被认为是财富代表和国家富强象征。对外贸易被认为是财富源泉。二、重商主义基础主张货币是一国财富根本、富强象征,是一国财富唯一形式;一切经济活动目标是积累财富,一国获取货币财富路径除了开采金矿外就是要发展对外贸易;增加财富国际贸易政策。经过干预经济活动来促进本国商品输出,限制外国商品输入,从而实现对外贸易顺差。重商主义财富观:

金银货币财富论获取金银货币路径国际贸易收支差额论三、重商主义两阶段早期重商主义(C.15—C.16中):货币差额论,代表人物:海尔斯(JohnHales)和斯坦福德(WilliamStafford);晚期重商主义(C.16下—C.17):贸易差额论,代表人物:托马斯·孟(ThomasMunn)1.早期重商主义见解早期重商主义中心思想是货币差额论,主张对外贸易应该依据多卖少买标准,国家应该严禁金银流出,限制商品进口或课以高额关税,同时激励商品出口以实现积累货币财富使国家致富目标。货币差额论带有早期重商主义色彩贸易政策:英国曾要求“使用”条款,要求入境商人必需将取得全部货款,全部或部分购置英国货物。在其“买卖差额”法中要求,出境商人应将其在国外所售货物一部分款项携回英国,国家严格管制一切贵金属交易。2.晚期重商主义见解晚期重商主义提倡贸易差额论。在对外贸易中主张国家应该许可货币输出国外,方便从国外获取大量货币,大进大出来扩展贸易。重视长远和总体贸易顺差。带有晚期重商主义色彩贸易政策:出口退税奖励出口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进口替换两个时期见解异同之处相同点:认为货币是财富唯一形式;财富积累必需依靠少买多卖标准;不一样点:早期严格控制本国金属货币输出;晚期理论反对国家限制货币输出重商主义关键思想:认为国际贸易是一个“零和游戏”(zero-sumgame),一方赢利是建立在另一方损失之上,出口国从贸易中取得财富,进口国经过国际贸易则降低财富。根源:她们只把货币看成财富而没有把经过国际分工和贸易取得财富包含在财富之内。四、重商主义评价重商主义即使存在错误和不足,但她们提出思想对以后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是贸易差额概念提出,指明对外贸易使国家富裕。为了改善一国贸易平衡,增加一个国家财富,各个国家全部试图经过限制进口扩大出口来刺激中国就业和经济增加。古今重商主义比较---正视外汇追求代价一味追求黄金,即使在重金属货币时期,重商主义也含有危险。黄金过多,金价贬值。当今重商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成了以美元为目标重商主义,假如一国一味追求美元等外汇贮备增加,也会引发外汇贬值。第二节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创建Thetheoryofabsoluteadvantage一、斯密对重商主义批判首先,斯密批判了重商主义财富观;其次,批判了重商主义主张国家干预经济论点;最终,批判了重商主义相关一国能连续积累金银财宝见解。所以,它反对政府实施保护贸易政策,主张以自由贸易政策来扩大对外贸易。二、绝对优势理论假设前提(1)两个国家和两种可贸易产品。(2)两种产品生产全部只有一个要素投入:劳动。(3)两国在不一样产品上生产技术不一样,存在着劳动生产率上绝对差异。(4)给定生产要素(劳动)供给。要素能够在中国不一样部门流动但不能在国家之间流动。(5)规模酬劳不变。(6)完全竞争市场。各国生产产品价格全部等于产品平均生产成本,无经济利润。(7)无运输成本。(8)两国之间贸易是平衡。三、绝对优势理论关键论点1.分工能够提升劳动生产率分工促进劳动生产率提升三个路径:①

分工能够提升劳动熟练程度②

分工使每个人专门从事某项作业,能够节省和生产没有直接关系时间③

分工有利于发明发明和改善工具2.分工标准是绝对优势斯密认为每个人全部专门从事她最有优势产品生产,然后相互交换,则每个人全部能从中赢利。3.国际分工基础是有利自然禀赋或后天有利条件有利自然禀赋或后天有利条件能够使一个国家生产某种产品成本绝对低于别国,所以在该产品生产和交换上处于绝对有利地位。四、结论推导绝对优势衡量有两种措施:(1)用劳动生产率,即用单位要素投入产出率来衡量:(2)用生产成本,即用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素投入数量来衡量:

表4-1中国和美国生产情况

假定两国含有相同劳感人数100人

大米(吨)小麦(吨)中国10050美国80100表4-2中国和美国劳动生产率(Qj/L)

大米(人均产量)小麦(人均产量)中国

1.00.5美国0.81.0表4-3中国和美国生产成本(aLj)

大米(aLR)小麦(aLW)中国

1.0

2.0美国1.251.0现假定每个国家全部将劳动力平分到两种商品生产上,那么两国生产情况以下

表4-4:分工前大米(吨)小麦(吨)中国5025美国4050在两国实施专业化分工后,根据绝对优势原理,美国专门生产小麦,中国专门生产大米,两国生产以下表4-5::分工后大米(吨)小麦(吨)中国

100

0美国0

100假定分工后按1:1交换百分比,中国拿出45吨大米交换美国45吨小麦,则

表4-6:贸易后大米(吨)小麦(吨)中国5545美国4555分工前和贸易后贸易利得比较贸易利得:从上面交换中,中国比分工前多消费了5吨大米和20吨小麦,美国比分工前多消费了5吨大米和5吨小麦,两国全部比贸易前增加了消费,达成了双赢。交换百分比是怎样确定?取决于国际市场上供求情况。此例中交换百分比是有限制大米和小麦交换百分比必需在(1:0.5~1:1.25)之间;小麦和大米交换百分比必需在(1:0.8~1:2)之间;五、简单评价1.揭示了社会分工及国际分工能使资源得到更有效利用,从而提升劳动生产率规律。2.各国利用自己优势进行生产,然后进行国际贸易,全部可赢利,揭示了国际贸易产生部分原因、动机及目标。首次论证了国际贸易不是“零和游戏”而是一个“双赢博弈”。3.国际交换是建立在商品价值,即劳动价值基础上。思索:下面情况哪个更易用绝对优势理论解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贸易为何会发生?劳动生产率水平几乎相同国家间贸易为何会发生?假定两国含有相同劳感人数100人

表4-7

大米(吨)小麦(吨)中国10050美国150100习题:假设有A、B两个国家,生产X、Y两种产品,单位产品生产成本(劳动力一小时)如表所表示:国家X成本Y成本A2050B4020假定分工前后两国对产品投入劳动量不变,分工后各自集中生产优势产品,按1:1进行交换,其它条件符合绝对优势理论假设。请计算两国分工前后生产和贸易情况,并将计算结果用填入下表。国家分工前产量分工后产量XY总产量XY总产量A

B

两国贸易利益比较国家产品X产品Y比分工前多消费A

B

第三节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英国经济学家,是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完成者。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出现时代背景英国工业革命快速上升时期,工业资产阶级同地主阶级矛盾上升,在经济上关键表现在“谷物法”存废问题上。“谷物法”存废问题图示一、理论前提假定:①两种产品两个国家模型(2×2模型);②单一劳动要素论:坚持劳动价值论,假定全部劳动皆同质;③生产是在成本不变情况下进行;④没有运输费用;⑤中国生产要素充足自由流动,而国际间不能;⑥产品市场完全竞争;⑦收入分配不因分工、自由贸易而有改变;⑧物物交换;⑨不存在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国际经济静态。二、比较优势论关键内容比较优势论(TheoryofComparativeAdvantage):两国间劳动生产率差距并不是在任何商品上全部是相等。处于绝对优势国家应集中力量生产利益较大商品,处于绝对劣势国家应集中生产利益较小商品,然后经过国际贸易,相互交换,相互全部节省了劳动,全部得到了好处。“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标准三、产品比较优势衡量:1.相对劳动生产率: 2.相对成本: 单位产品A要素投入量(aLA)产品A相对成本=----------------------------------------(相对于产品B)单位产品B要素投入量(aLB)3.机会成本: 降低大米产量小麦机会成本=---------------------------------增加小麦产量表4-8 中美两国劳动生产率

大米(人均年产量)小麦(人均年产量)中国2.01.2美国0.81.0根据比较优势原理-两优取其最优,两劣取其次劣进行分工:比较优势衡量相对劳动生产率比较:美国大米相对于小麦相对劳动生产率0.8/1,中国大米相对于小麦相对劳动生产率2/1.2美国小麦相对于大米相对劳动生产率1/0.8中国小麦相对于大米相对劳动生产率1.2/2结论:中国在大米上拥有比较优势,美国在小麦上拥有比较优势相对成本比较(表4-9):

大米(人均年产量)小麦(人均年产量)中国2.01.2美国0.81.0

大米(人/年)小麦(人/年)中国0.50.83美国1.251.0中国大米相对小麦相对成本为0.5/0.83=0.60,美国大米相对小麦相对成本为1.25/1.0=1.25机会成本比较:中国大米机会成本=降低小麦产量/增加大米产量=1.2/2=0.6;美国大米机会成本=1/0.8=1.25每个国家全部会选择生产并出口机会成本小产品,进口机会成本较大产品。所以中国生产大米,美国生产小麦。怎样确定交换百分比?小麦:大米交换百分比需要在(1:0.8~1:1.67)之间大米:小麦交换百分比需要在(1:0.6~1:1.25)之间假设小麦和大米交换百分比为1:1进行交换,则

大米(人均年产量)小麦(人均年产量)中国2.01.2美国0.81.0a、资源配置效率、总产量增加

分工前分工后大米2

2.66小麦22.25b、消费水平提升(假设中国拿二分之一大米,按1.33:1.125和美国小麦交换)

分工前大米小麦贸易后大米小麦中国11中国1.331.125美国11美国1.331.125c、劳动节省(假设分工前后消费水平不变)

分工前1单位大米1单位小麦中国0.5人.年0.83人.年美国1.25人.年1人.年分工后,中国为保持消费水平不变,生产2单位大米,再拿其中1单位和美国交换1单位小麦。此时,中国生产2单位小麦只需要花费劳动1人年,所以比分工前节省了0.33劳动。同理,美国节省了0.25。五、比较优势例外情况表4-10 中美两国劳动生产率

大米(人均年产量)小麦(人均年产量)中国1.62.0美国0.81.0六、比较优势理论评价突出贡献在于:不管参与贸易双方国家各自处于什么发展阶段,不管经济技术力量强弱,全部能找到自己比较优势,并经过专业化分工和自由贸易分享到各自经济利益,从而大大扩展了国际贸易理论适用范围。不足:缺乏动态分析,以至于以后部分经济学家批评选较优势理论是为发达国家设计,发展中国家没有必需实现工业化,因为发展中国家生产工业化产品不符合比较优势说理论逻辑。绝对成本和相对成本差异只是发生国际贸易原因之一,国际贸易受很多原因制约,所以,比较优势理论只能解释部分国际贸易现象。比较优势战略成功:亚洲四小龙,“东亚奇迹”不一样解释:儒家文化政治地理,东西方冷战经济学角度:成功实施自由市场经济(世界银行经济学家);政府有意扭曲价格、限制市场作用、利用产业政策扶持一些关键产业(英国经济学家);实施外向型发展政策。四小龙成功在于基于比较优势赶超比较优势战略失败:印尼飞机战略——哈比比获英国航空工程博士学位。1997年任印尼副总统。她认为,印尼不应只出口低廉裤子,而应制造飞机,获取更多利润。她四处鼓吹要在印尼建立亚洲最优异航空工业,被人称为“高科技先生”。在她主持之下,印尼投资数百亿美元建立了庞大飞机生产基地。可是这违反了印尼比较优势:印尼缺乏配套产业基础和足够高级科研技术人才。结果:飞机工厂象黑洞一样,不停吸进资金,却吐不出飞机。亚洲金融风暴以后,苏哈托下台,哈比比接任总统。在严重金融危机面前,哈比比仍要求国际社会支持其航空工业。当哈比比下台以后,这些工厂接二连三倒闭。讨论1:怎样看待中国发挥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中国陷入了比较利益陷阱了吗?赞同中国发挥比较优势代表:林毅夫“发展中国家怎样才能提升整个国家要素禀赋结构,也就是每个劳动者所拥有资本量呢?怎样才能在每一期生产当中发明最多剩下,实现最高积累?关键在于每一期生产全部要充足利用这个经济比较优势。也就是当这个经济要素禀赋结构中劳动力相对多、资本相对稀缺时,必需进入到能够更多地利用廉价劳动力、少利用昂贵资本产业,并采取能够用廉价劳动力替换昂贵资本技术。处于中国现在这么发展阶段,资本相对稀缺、劳动力相对丰富,就应该进入到劳动力相对密集产业,或是进入到部分资本密集高新科技产业中劳动力使用比较多产业区段。作为一个资金相对稀缺发展中国家,我们能够进入到劳动力相对密集像传统纺织业、家电产业,或是进入到新产业里劳动力比较密集产业区段,这是我们比较优势。既然这些产业或区段合乎我们比较优势,我们企业生产出来产品在中国、国外市场中就有最大竞争力,能够占领最大市场份额,赚取最高利润,取得最大剩下。而且因为资本投入小,资本回报率会最高。首先剩下最大,其次资金回报率最高,这么愿意在剩下当中用来作为积累主动性会最高,要素禀赋结构提升也会最快。”否定派洪银兴老师:强调竞争优势资本技术对劳动替换中国日报网站07月12日:“单方面强调中国劳动力成本低比较优势,我反对。”全国人大常委、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认为,这种优势一定是临时。她逻辑:但凡产品竞争力强国家,劳动力成本一定是高。这些年,中国大量出口低附加值产品,比如玩具和服装等,“这些东西非洲人也能做出来。和她们相比,中国低成本优势还在吗”?中国比较优势正逐步丧失中国职员平均工资水平1990年2140元1995年5500元9371元10870元12422元中国已陷入比较优势陷阱:加工贸易占50%以上机电产品出口赢利1.1%缺乏自我研发能力国家竞争力下降——发展中国家片面崇敬比较优势理论,在国际分工中过于偏重劳动密集型产品,即使依旧能取得些许利益,但在长久中却见面临贸易结构不稳定,总是落后于人“比较优势陷阱”。比较优势陷阱所谓“比较优势陷阱”是指一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完全根据比较优势,生产并出口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则在和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经济发达国家国际贸易中,即使能取得利益,但贸易结构不稳定,总是处于不利地位,从而落入“比较利益陷阱”。比较优势陷阱能够分为两种类型:第一个是初级产品比较优势陷阱。它是指实施比较优势战略时,发展中国家完全根据机会成本大小来确定本国在国际分工中位置,利用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优势参与国际分工,从而只能取得相对较低附加值。而且比较优势战略实施还会强化这种国际分工形式,使发展中国家长久陷入低附加值步骤因为初级产品需求弹性小,加上初级产品国际价格下滑,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恶化,甚至是贫困化增加现象出现就不可避免了。第二种类型是制成品比较优势陷阱。因为初级产品出口形势恶化,发展中国家开始以制成品来替换初级产品出口,利用技术进步来促进产业升级。因为本身基础微弱,关键经过大量引进、模拟优异技术或接收技术外溢和改善型技术等作为手段来改善在国际分工中地位,并有可能进入高附加值步骤。但这种改良型比较优势战略因为过分依靠技术引进,使自主创新能力长久得不到提升,无法发挥后发优势,只能依靠发达国家技术进步。中国比较优势战略分析(一)传统比较优势正在减弱

经过了20多年发展,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已经摆脱了低收入国家常有特征,由以初级产品为主导产品出口商品结构完成了向工业制成品为主转变。从1985年开始,初级产品在出口商品中比重逐年下降,而工业制成品比重在逐年上升,而且在工业制成品中,机电产品已经替换了纺织品成为出口关键产品。中国大宗商品RCA指数(二)大国经济效应限制了比较优势发挥

中国对外贸易含有大国规模以后,出口扩张难度增加。因为对外贸易基数很大,假如保持现有速度将意味着每十二个月新增一个中等贸易国贸易额,显然这是不易达成。贸易规模扩大,和贸易伙伴国贸易摩擦不停出现。中国出口产品屡遭反倾销调查就是经典事例。另外中国进口能力也快速扩大,因为进口量庞大,常常引发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价格上扬,使得中国进口价格上涨。同时劳动密集型产品价格下降,使得中国贸易条件恶化中国贸易条件指数改变情况(三)引进外资方向和产业结构升级之间有偏差

因为实施比较优势战略,各地全部比较重视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表现在利用外资方面就是大量外资投入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外资企业大量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占用中国配额,压缩了中国企业出口。另外,外资企业还和中国中国企业争夺中国市场。这和中国想利用外资提升产业结构本意有偏差。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习题假设美国、泰国生产计算机和大米两种产品,美国和泰国总劳动为600小时和800小时,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以下:国家计算机(1单位)大米(1单位)泰国100小时4小时美国60小时3小时(1)各国优势产品是什么?(2)若国际市场上1单位计算机交换24单位大米,问美国从和泰国贸易中能够从每单位进口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泰国从没单位进口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3)自由贸易下,各国应生产什么产品?多少数量?第四节相互需求理论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建立在生产(供给)条件基础之上,其贸易模式特征是依据生产能力来决定贸易模式,即仅仅考虑供给条件,不考虑需求条件。在引进需求原因基础上对李嘉图模型进行扩展,由此形成了一个新贸易分析模式,即相互需求模式,或称相互需求论。(一)比较成本确定互惠贸易范围假定美国和英国投入等量劳动生产小麦和玉米,以下表

小麦(吨/年人)玉米(吨/年人)中国交换百分比美国6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