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适用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4单元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梯度作业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_第1页
新教材适用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4单元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梯度作业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_第2页
新教材适用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4单元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梯度作业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_第3页
新教材适用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4单元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梯度作业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_第4页
新教材适用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4单元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梯度作业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第11课一、素养达标1.据学者探讨,英国早期城市化的基本状况如表所示,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城市化(A)英国总人口与城市总人口(万人)年头全国总人口城市总人口城市人口所占比例1520年24012.55.25%1600年41133.5(伦敦22万人)8.25%(伦敦占5%)A.未摆脱政治中心优先发展的藩篱B.受制于城市人口的缓慢增长C.政治中心严峻制约其他地区发展D.催生了自由主义的经济思想解析:依据材料数据可知,表格中1600年英国城市总人口33.5万人中伦敦占22万,城市人口所占比例8.25%中伦敦占5%,伦敦作为英国政治中心,无论在城市总人口还是城市人口所占比例中,都体现了其作为政治中心的优势,即这一时期的城市化未摆脱政治中心优先发展的藩篱,A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伦敦作为政治中心,城市化速度明显要快些,无法得出受制于城市人口的缓慢增长,B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了这一时期伦敦作为英国政治中心未摆脱其优先发展的藩篱,没有体现政治中心严峻制约其他地区发展的信息,C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了英国早期城市化的基本状况,没有催生自由主义经济思想,D项错误。2.如下图所示,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从B阶段到D阶段只用了不到50年。其缘由是(C)A.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B.处于动荡担心时期C.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D.以轻工业为主的产业比重上升解析: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于20世纪四五十年头,这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也促进了西方国家的城市化进程,C项正确;西方国家的城市化与世界政治格局无关,解除A项;西方国家在二战后处于稳定发展时期,解除B项;材料未涉及产业结构,解除D项。3.洋务运动时期,中国人口的非农化主要集中在工业领域。洋务企业的兴办造成了肯定的人口非农化转移,一部分农夫变成了工厂工人。由此可知,洋务运动(B)A.保证了社会人员的有序流淌B.利于推动中国城市化进程C.促使小农经济起先走向解体D.打破了城乡人口结构均衡解析:依据“洋务企业的兴办造成了肯定的人口非农化转移,一部分农夫变成了工厂工人”可得出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促使部分农业人口转向工业,推动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B项正确;A项太肯定,解除;C项是鸦片斗争的影响,解除;打破均衡的说法太夸大了,解除D项。4.(2024·重庆沙坪坝)如表所示为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上海流行新的城市用语。城市流行用语的变更反映出(A)时间新的城市用语1872年租界、洋房、礼拜、女王、啤酒、香水、电表1893年电气灯、电报、东洋车、公路、外国戏院1906年领事、公司、洋务局、制造局、招商局、师范学堂、银行A.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B.近代生活理念深化人心C.物质生活取得巨大进步D.中西方文明对抗与融合解析:依据材料“1872年租界、洋房、礼拜、女王、啤酒、香水、电表”“1893年电气灯、电报、东洋车、公路、外国戏院”等信息,结合肯定时期的文化是肯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城市流行用语反映出西方文明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影响,A项正确;“深化人心”表述肯定,解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影响,不能得出物质生活状况,解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西方文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未涉及对抗,解除D项。5.1964—1980年,中国中西部地区城镇规模持续扩大,新建城市4个,扩建了70余个新兴工业城市,重工业成为这些城市的特色。这一时期中国的城市化(D)A.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B.制约了城市体系的均衡发展C.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D.肯定程度受外交环境的影响解析:1964年美国轰炸越南北方,中国周边形势惊慌,加上中苏关系恶化,中国外交环境恶劣,出于国防的考虑,政府开展以备战为中心的经济建设,选择在中西部地区新建工业基地,故D项正确;“一五”安排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故解除A项;中西部地区城镇化规模扩大有利于缩小与东部地区城市化水平差距,推动了城市体系的均衡发展,故解除B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在1984年之后,故解除C项。6.下表为1978—2010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这反映了(B)年份19781980199020002010城市化率(%)17.919.426.436.247.5A.城乡二元结构差别已基本消逝B.改革开放促使城市化进程加快C.我国初步变更了工业落后局面D.中国城市化发展具有不均衡性解析:表格反映了1978年以来我国城市化率在不断提高,说明1978年起先的改革开放促使了城市化进程加快,故选B项;材料并未提及乡村发展,无法看出城乡二元结构差别,解除A项;我国初步变更工业落后局面,是“一五”安排的结果,解除C项;材料并未提及中国城市的地区差别以及产业差别,无法看出是否具有不平衡性,解除D项。7.1790年,美国拥有8000人以上的城市只有5个,其人口不到13万。1820年,城市人口比重为7.2%。到1870年,城市数量增加到663个,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到25%。这反映了(B)A.美国城市化水平领先欧美B.工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进程C.工业化提高了人口增长率D.其次次工业革命的显著成效解析:据材料可知,19世纪中期美国城市化快速发展,表现在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快速,城市数量快速增长,究其缘由是工业革命的发展,加速了城市化进程,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美国城市化与他国的比较,解除A项;材料的主旨是强调工业革命的发展促进了城市化,未涉及人口增长率,解除C项;材料的主旨是强调工业革命的发展促进了城市化,未涉及其次次工业革命的其他成果,解除D项。8.1935年,英国政府组建田园城市审核评估委员会,提出开发“卫星新城”的政策建议;1940年,英国政府一特地委员会出台报告指出,应疏散伦敦中心区的工业和人口;1943年编制的《伦敦郡规划》,从交通、住房及市郊化等方面为伦敦的重建提出了解决方案。这些政策建议,意在(B)A.应对日益严峻的斗争危机B.解决工业时代的大城市病C.扩大基建规模以刺激内需D.变更自由放任政策的积弊解析:从开发“卫星新城”、疏散中心区的工业和人口、市郊化发展等信息,可知这些政策建议针对的是伴随工业化、城市化而出现的“城市病”:产业聚集带来人口拥挤、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B项正确;A项与史实不符,此时没有斗争危机,解除;C项并非材料主旨,解除;D项是提出建议的缘由之一,但不是主要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城市人口、环境等问题,解除。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6—17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年头1520160016701700175018011851比例5.258.2513.5017.0021.0027.5052.00材料二英国早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体现为以牺牲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为代价,农业增长率低,反过来阻碍了城市化的发展。英国的城市化是在一种没有打算、没有先例的状况下进行的,对于诸多社会变革,无论是中心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都是被动的参加者。而企业家们聚精会神于生产、追逐利润,却忽视了人们生存与生活最基本的要求。这种放任虽然在肯定程度上推动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但是也造成了严峻的“城市病”。——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刘嘉汉《统筹城乡背景下的新型城市化发展探讨——以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为例》(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英国城市化在18世纪后期实现“起飞”的因素。(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英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答案:(1)圈地运动导致大批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工业革命是城市化的深刻根源;民主制度建立,政府推动城市化进程。(2)以牺牲农业为代价;城市化进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污染严峻;各种疾病流行。解析:(1)因素:结合所学学问,从圈地运动、工业革命和政府政策等角度分析。(2)问题:依据材料二“英国早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体现为以牺牲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为代价”“而企业家们聚精会神于生产、追逐利润,却忽视了人们生存与生活最基本的要求”并结合所学学问归纳概括。二、实力提升10.1660年头至1760年头,英国东部地区发生了农业技术革命。其中一项新技术叫作“四区轮作制”,即分别在农场的四块土地上种植芜菁、小麦、萝卜、大麦,四年里轮番更换,不让任何地块休闲,同时又能保持地力。这一革命(C)A.导致英国东西部经济差距扩大B.促成英国实现粮食自给C.推动英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D.揭开英国圈地运动序幕解析:英国工业革命前的农业技术的革命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为资本主义发展供应大量劳动力和技术积累,为工业革命的开展供应了必要的条件,从而推动了英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故答案为C项;A、B两项材料没有涉及,解除;圈地运动在15世纪晚期就起先了,解除D项。11.1902年,清朝海关规定,国内各通商口岸或铁路沿线城市“无论东西南北,凡兵船、商船、海关、铁路”,皆以上海所在时区的时间为准。其他地区仍运用各自的地方时。这表明当时(B)A.市民时间观念普遍加强B.近代化进程存在时空差异C.民族资产阶级力气壮大D.清政府日益重视海关主权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清代“国内各通商口岸或铁路沿线城市……皆以上海所在时区的时间为准。其他地区仍运用各自的地方时”,中国各地时区有差异,B项正确;材料与时间观念无关,解除A项;材料与民族资产阶级无关,解除C项;通过材料看不出清政府重视海关主权,解除D项。12.下表呈现了中国近代后期城市化发展的状况。对此解读正确的是,中国(D)统计时间城市化率文献依据民国初年21%卜凯《中国土地利用》1941年20世纪30年头28%孙本文《现代中国社会问题》1946年1949年17.4%罗时凡《中国国情大事典》1993年A.城市化未引起社会关注B.缺乏城市化的物质基础C.民国时期探讨结论失实D.城市化受阻于政治环境解析:据表格信息可知,民国初年至20世纪30年头城市化率在提高,而1949年呈现下降的趋势,这是因为1949年是解放斗争关键的一年,斗争影响了城市化进程,D项正确;表格中民国初年至20世纪30年头城市化率在提高,表明城市化已经引起相应关注,故A项错误;我国近代民族工商业的产生与发展,为城市化奠定物质基础,故B项错误;据所学可知,民国前期,民族工商业发展较快,城市化率确有肯定提高,故C项说法错误。13.曼彻斯特是世界上最早的工业化城市之一,也是英国的其次大城市。下表两则材料反映了曼彻斯特城市发展进程,对此解读精确的是(C)材料一“曼彻斯特在17世纪时人口不超过1万人,1801年已发展到9.5万人,1841年有35万人,成为当时英国其次大城市”材料二“曼彻斯特在1794年至1811年,19岁以下的财产类犯罪人数占总犯罪人数的26%,到了1820年至1822年,这一数字则上升为48%”A.工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进程B.经济发展导致财产类犯罪猛增C.城市化进程与社会问题并行D.曼彻斯特城市管理严峻滞后解析: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信息可知,随着曼彻斯特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财产类犯罪猛增,出现严峻的社会问题。说明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与社会问题并行,故C项正确;A、B、D三项不符合题意。14.英国内城问题,即所谓英国内城逆境,出现于20世纪50年头,表现为大量制造业工厂关闭,大批住宅房屋被遗弃,城市中心人口大量迁移到城镇或城市边缘地带的小城镇,城市环境质量严峻下降等。据此可知,当时英国(B)A.内城遭到彻底废弃B.工业结构发生转变C.人才外流非常严峻D.城市交通根本变更解析:依据材料“大批住宅房屋被遗弃,城市中心人口大量迁移到城镇或城市边缘地带的小城镇”,结合所学学问可知,这是由于20世纪50年头英国制造业衰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由制造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变,这是工业结构发生转变的结果,B项正确;“彻底”表述肯定,解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人才的外流,解除C项;材料未涉及城市交通的变更,解除D项。15.某学习小组以“英国公共卫生体系的建立”为课题绽开探讨性学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31—1839年英国农村地区的死亡率约为18.2‰,而城市则高达26.2‰,尤其是新兴的工业城镇死亡率更高。1831—1841年间,伯明翰每千人的死亡率从14.6上升到27.2,曼彻斯特从30.2上升为33.8。——摘编自赵秀荣《19世纪英国公共卫生发展与国家权力》材料二1832年,曼彻斯特棉纺织家詹姆斯·菲利普·凯出版了《曼彻斯特棉纺织厂工人阶级的道德和身体状况》一书,认为劳工阶层集中居住的这些贫民窟则成为疾病流行的中心。很多工厂的空间里充溢灰尘、湿热与有毒气体。——摘编自李宏图《19世纪英国公共卫生体系建立》材料三英国查德威克被认为是“公共卫生观念之父”和英国现代公共卫生体系的创立者,1843年发表了《英国劳动人口环境卫生状况调查报告》,认为环境卫生不再是个人的事情,而是事关全社会每一个人。从1844年起先,一批有识之士起先向社会宣扬提倡公共卫生的观念,并且成立了一些机构,如促进清洁协会、城市卫生健康协会等群众卫生组织。1848年,议会通过了《公共卫生法案》,同时政府建立了第一个卫朝气构——中心卫生署。1875年,英国议会通过《公共卫生法》,标记着英国公共卫生体系起先建立。政府在各城市建立自来水和地下排污系统,并拆除贫民窟建筑,改善工人住房。政府对公共卫生的管理渐渐放弃自由放任的看法,越来越主动干预,这对20世纪以后英国实施福利政策产生深远影响。——摘编自李宏图《19世纪英国公共卫生体系建立》(1)围绕课题,探讨材料一,可得出什么结论?并指出其运用的探讨方法。(2)材料二是从什么视角进行课题探讨的?(3)依据材料三,归纳推动英国公共卫生体系建立的因素。(4)通过本课题探讨,谈谈你的收获。答案:(1)结论:工业革命后,城市死亡率高于农村,工业城镇死亡率更高,建立公共卫生体系是社会的迫切须要。方法:案例法、对比法。(2)视角:从劳工阶层生存环境的角度探讨英国公共卫生体系建立的必要性。(3)因素:有识之士的呼吁;政府主导(立法);卫生观念提高;城市管理的完善等。(4)收获:发展经济的同时关注民生健康(经济发展与民生协调发展);公共卫生发展的重要性;课题探讨须选择恰当的方法和视角。(随意两点即可)解析:(1)结论:由材料“1831—1839年英国农村地区的死亡率约为18.2‰,而城市则高达26.2‰,尤其是新兴的工业城镇死亡率更高”得出,工业革命后,城市死亡率高于农村,工业城镇死亡率更高,建立公共卫生体系是社会的迫切须要。方法:由材料“1831—1839年英国农村地区的死亡率约为18.2‰,而城市则高达26.2‰,尤其是新兴的工业城镇死亡率更高”“1831—1841年间,伯明翰每千人的死亡率从14.6上升到27.2,曼彻斯特从30.2上升为33.8”得出,探讨材料一所用的方法有案例法、对比法。(2)视角:由材料“1832年,曼彻斯特棉纺织家詹姆斯·菲利普·凯出版了《曼彻斯特棉纺织厂工人阶级的道德和身体状况》一书,认为劳工阶层集中居住的这些贫民窟则成为疾病流行的中心。很多工厂的空间里充溢灰尘、湿热与有毒气体”可以看出,材料二是从劳工阶层生存环境的角度探讨英国公共卫生体系建立的必要性。(3)因素:由材料“从1844年起先,一批有识之士起先向社会宣扬提倡公共卫生的观念,并且成立了一些机构,如促进清洁协会、城市卫生健康协会等群众卫生组织”得出,有识之士呼吁建立公共卫生体系;由材料“1848年,议会通过了《公共卫生法案》,同时政府建立了第一个卫朝气构——中心卫生署。1875年,英国议会通过《公共卫生法》,标记着英国公共卫生体系起先建立”得出,政府主导(立法);由材料“政府在各城市建立自来水和地下排污系统,并拆除贫民窟建筑,改善工人住房。政府对公共卫生的管理渐渐放弃自由放任的看法,越来越主动干预,这对20世纪以后英国实施福利政策产生深远影响”得出,城市管理的完善,卫生观念提高等。(4)收获:本题是开放型题目,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发展经济的同时关注民生健康(经济发展与民生协调发展);公共卫生发展的重要性;课题探讨须选择恰当的方法和视角。一、素养达标1.在社会发展大潮中,近现代英国乡村经验了兴盛发展、持续衰落、渐渐复原的历史过程。其“持续衰落”主要是由于(B)A.新航路的开拓 B.工业革命的推动C.殖民扩张 D.政府强有力的政策解析:新航路开拓与殖民扩张是对外开拓殖民地,与英国乡村发展无关,故A、C两项错误;工业革命的推动带来了工业城市的发展,农村人口和比例下降,符合乡村“持续衰落”的过程,故B项正确;政府政策是影响乡村兴衰的因素,但不是导致乡村“持续衰落”的主要缘由,故D项错误。2.下表是对美国城市数目、人口等在不同时段的统计。由此推知,美国(C)年头2500人以上的城市数目(单位:个)总人口(单位:百万人)城市人口比例(%)169040.218.31790243.95.11820619.67.2186039231.419.8188093950.228.2A.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更B.已经完成了工业化进程C.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进程D.工业发展已位居世界首位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790—1880年美国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以及城市人口比例快速增加,这主要由于工业革命的进行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故选C项;材料未体现经济结构的变更,故解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城市化而非工业化,故解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其他国家的信息,无法说明美国工业发展已位居世界首位,故解除D项。3.吴蔼宸在《华北国际五大问题》中提到:“(20世纪20年头)盖天津市发展之趋势,其初围绕旧城,继则沿河流,复次则沿铁道线,自有电气事业,则沿电车道而发展。”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A.交通进步推动城市化进程B.近代天津最早出现城市公交C.华北的交通事业发展迅猛D.交通发展促进民族工业成长解析:据题意可知,天津城市的发展从围绕旧城到沿河流、沿铁路和围绕电车道,都是随着交通的发展而发展,说明交通进步推动城市化进程,故选A项;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不能体现“最早”,解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天津市的城市化进程,华北的交通事业发展和民族工业成长都与这一主旨不符,解除C、D两项。4.1961年5、6月间,中共中心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陈云在发言中强调:“……面前摆着两条路要我们选择:一个是接着挖农夫的口粮;一个是城市人口下乡。两条路必需选一条,没有什么别的路可走。我认为只能走压缩城市人口这条路。”“走压缩城市人口这条路”的主要目的是(C)A.扩大人民公社化运动B.改善城市居民生活C.缓解国家的经济困难D.推动经济体制改革解析:1961年5、6月间,我国正处于1959—1961年三年严峻困难时期,为了解决经济困难,只有想方法压缩非农业生产者的人数,因此陈云提出“走压缩城市人口这条路”,故选C项;A项是方式而不是目的,解除;B项改善城市居民生活与题意相反,解除;D项错误,经济体制改革是在1978年后起先的,与题干时间不符,解除。5.下图所示为我国进行的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城市化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状况。上图反映出(D)A.我国已经形成合理的城市体系B.社会主义建设以城市化为中心C.我国已初步变更工业落后局面D.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加快解析:分析图片可知,1953年至1982年我国城市化率较低,增长幅度不大,说明城市化发展较慢;1990年至2010年城市化率大幅提高,说明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故选D项;A项“已经”说法错误,且从材料中不能得出;材料只是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状况,无法得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以城市化为中心,解除B项;1957年“一五”安排的超额完成,已经初步变更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故C项错误。6.1832年,纽约铺设了第一条在铁轨上运行的公共马车;1863年,第一条由蒸汽机拉动的地铁在伦敦投入运营;1870年,第一条运用蒸汽驱动的城市高架铁路在纽约诞生。这说明当时的英美(C)A.新型交通方式引领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竞争加剧C.城市生活促进铁路交通创新D.城市交通问题得到基本解决解析:依据题意可知,铁路交通的创新和发展都出现在城市中,说明城市生活促进了铁路交通创新,故C项符合题意;新型交通方式是工业革命的成果,而非缘由,解除A项;材料内容无法体现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竞争加剧,解除B项;“得到基本解决”的说法无从体现,解除D项。7.1900年闸北绅商领先组织闸北工程总局。1905年,11月,上海工程总局成立,承办公路、电灯、警察等各项事宜。1909年清政府正式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后,总工程局随即改为“城厢内外自治公所”。这反映了上海(A)A.近代城市治理进程的不断深化B.市政建设受到西方影响C.已形成较完善的地方治理体系D.新政加剧地方独立倾向解析:1900年闸北绅商组织闸北工程总局,1905年,上海工程总局成立,后改为“城厢内外自治公所”,工程总局由承办公路、电灯、警察等事宜到内外自治,说明上海近代城市治理进程不断推动,故选A项;材料反映上海市政管理的发展状况,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解除;仅从材料信息不足以证明上海已形成较完善的地方治理体系,解除C项;地方自治肯定程度上简单形成地方独立倾向,但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解除。8.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出现了环境恶劣、住房奇缺、公共空间匮乏等“城市病”。19世纪30年头的霍乱疫情最终使英国政府渐渐放弃自由放任的城市治理政策,以1848年《公共卫生法》的颁布为标记,英国起先干预城市发展,进入以公共卫生为中心的城市规划阶段。这说明当时英国(B)A.疫病流行阻碍了工业化进程B.“城市病”催生城市治理新模式C.以干预主义应对城市化问题D.起先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可知,英国干预城市发展、对城市发展进行规划是源于城市化过程中一系列问题即“城市病”的出现,B项正确;结合所学学问,工业化导致了疫病流行,疫病流行无法遏制工业化,解除A项;干预城市发展并不等于全面干预经济,也不等于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解除C、D两项。9.(2024·福州)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纽约城市历史大事记年头事务前殖民时期纽约一带的原住民是德拉瓦族印第安人1626年荷兰人获得曼哈顿岛,辟作贸易岛,称“新阿姆斯特丹”,居民约300人1664年英国人占据了新阿姆斯特丹,并改名为纽约17世纪下半叶纽约因农产品的出口和工业制品的进口成为商业中心,同时还是黑奴市场的大本营1789年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在华尔街联邦厅宣誓就职,在同一地点还召集了美国第一届国会和最高法院1825年伊利运输河开通,将纽约港与北美内陆市场通过哈德逊河和五大湖连接起来1860年大批爱尔兰、德国移民因爱尔兰大饥荒、德意志革命而迁入1904年纽约地铁系统起先运作1920年头大批来自美国南部的非裔美国人迁入;黑人文学运动兴起;摩天大楼起先出现1929年10月华尔街股市暴跌,引发全球性的经济大危机1950年头后成为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拥有哥伦比亚高校等高等教化机构、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纽约现代公共图书馆等世界著名文化艺术机构;工商业进入转型期,都市向郊区扩张2001年发生9·11恐怖攻击事务,恐怖分子劫持两架民航飞机撞上了世贸大厦,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事务,震惊全球从表中提取至少两项相关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学问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充分,论据精确,逻辑清楚。)答案:示例提取信息:1626年、1664年及事务论题:早期殖民扩张对纽约城市发展的影响。阐述:新航路开拓前,纽约早期是原住民印第安人的一支德拉瓦族生产生活的不起眼的小地方。新航路开拓以来,欧洲人发觉美洲,荷兰船队驶入,殖民者占有并定居在曼哈顿岛,开展商业贸易,新阿姆斯特丹诞生。英国殖民者争夺占据了新阿姆斯特丹,改名为纽约。英国早期对外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促使纽约也成为大西洋贸易圈的重要商业中心,其中罪恶的黑奴三角贸易也使得纽约成为黑奴市场的中心。早期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和争夺斗争,促使纽约逐步成为商业城市乃至世界贸易的中心城市之一。解析:此题是开放式试题。论题:依据材料“从表中提取至少两项相关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可知,从材料中选取至少两项相关信息来拟定论题。例如:依据材料“前殖民时期”“1626年”“1664年”及其事务可得,早期殖民扩张对纽约城市发展的影响。阐述:依据材料“前殖民时期前殖民时期纽约一带的原住民是德拉瓦族印第安人”可知,新航路开拓前,纽约早期是原住民印第安人的一支德拉瓦族生产生活的不起眼的小地方。依据材料“1626年荷兰人获得曼哈顿岛,辟作贸易岛,称‘新阿姆斯特丹’,居民约300人”及所学可知,新航路开拓以来,欧洲人发觉美洲,荷兰船队驶入,殖民者占有并定居在曼哈顿岛,开展商业贸易,新阿姆斯特丹诞生。依据材料“1664年英国人占据了新阿姆斯特丹,并改名为纽约”及所学可知,英国殖民者争夺占据了新阿姆斯特丹,改名为纽约。英国早期对外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促使纽约也成为大西洋贸易圈的重要商业中心,其中罪恶的黑奴三角贸易也使得纽约成为黑奴市场的中心。依据以上分析可知,早期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和争夺斗争,促使纽约逐步成为商业城市乃至世界贸易的中心城市之一。二、实力提升10.据统计,1651—1751年英国人口从522万人增加到577万人,1780—1790年增长速度为11%,19世纪20年头增长速度达到16%。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人口增长率的变更取决于(D)A.居住环境的改善B.殖民掠夺劳动力的积累C.工业革命的完成D.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解析:材料反映了近代英国人口不断增加的信息。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人口增加显著,与当时工业革命的开展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相符合,故D项符合题意;英国工业革命期间,牺牲环境发展经济,居住环境整体恶化,故解除A项;英国工业革命期间,殖民地渐渐成为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英国不再须要掠夺殖民地人口,故解除B项;英国工业革命完成于19世纪中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故解除C项。11.从洋务运动到国民政府在南京十年的建设,中国渐渐发展了现代的工商业……现代工商业集中的地区,包括铁路、轮船航线,所及诸处,文化与社会,均呈现“都会化”现象,而且居民也趋向于接受西方的生活方式。对材料理解最精确的是(B)A.工商业均集中于政治中心B.现代工商业发展推动城市化C.工商业分布区域极不平衡D.政治因素是工商业发展的根本解析:从题干中“现代工商业集中的地区……均呈现‘都会化’现象”可知,随着近代工商业的发展,近代城市蓬勃发展,故选B项;A、C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解除;题干主旨是工商业发展的影响,D项错误。12.19世纪中叶,隐私成为英国中产阶级的重要家居观念。随着住房空间的增大,家庭中的个人独立领域与不同功能的空间起先出现,并强调“仆人必需与主子分开”。这说明当时英国(B)A.民众的居住条件得到改善B.经济发展影响思想观念C.资产阶级等级观念的加强D.阶级结构发生显著变更解析:“隐私成为英国中产阶级的重要家居观念”是在强调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经济快速发展,中产阶级有了剧烈的隐私观念,材料的主旨也是如此,是典型的经济发展影响生活观念的社会现象,综上所述,本题选B项;A、C、D三项,题干无法体现,均解除。13.(2024·牡丹江)工业革命后,英国城市取代农村成为国家的重心,城市的饮食起居、交通出行、卫生习惯等领域出现的问题日益严峻。这一状况倒逼政府职能部门(C)A.反思城市化进程的利与弊B.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淌C.以行政手段改善居住环境D.提倡居民树立文明新风尚解析:依据材料“工业革命后,英国城市取代农村成为国家的重心,城市的饮食起居、交通出行、卫生习惯等领域出现的问题日益严峻”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受工业革命的影响,导致英国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出现各类城市居住问题,这须要英国政府实行行政手段,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来改善城市居民居住环境,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对“城市化进程”的反思,解除A项;工业革命后英国政府激励农村人口向城市流淌,解除B项;“提倡居民树立文明新风尚”与材料主旨无关,解除D项。14.(2024·汕尾)垃圾治理好像是任何一个现代国家发展过程中绕不过去的话题。面对这一问题,20世纪初的美国开展了城市政治改革运动,如削减州政府的干预,健全民主制约机制和追求效率和节约。这种变更反映出(C)A.分权制衡的政治原则B.城市服务属性的增加C.城市管理专业化趋势D.反对政府过度的干预解析:题干的意思是“为了解决垃圾问题效率低下而进行的尝试”,核心是提高城市垃圾处理效率,有利于城市管理专业化,C项正确;“分权制衡”是国家政治体制和管理活动中的原则,即行政、司法、立法地位同等,相互制约,材料中只体现了政府这一个行政机构,解除A项;垃圾处理属于城市管理领域,与“服务”无关,解除B项;D项以偏概全,只涉及“削减干预”,解除。15.(2024·武汉)【武汉街道地名】材料明清时期,司门口为湖广承宣布政使司衙门所在地,布政司主管钱粮户籍,相当于当地的户部。户部巷东为藩库,是布政司存放钱粮的金库和粮库,户部巷西为武昌府的粮库所在地,户部巷正好位于两个库房中间,因而得名。粮道街是因为这个地方有个粮道署。武汉有一批以数字命名的道路,如一元路、二曜路、三阳路、四唯路、五福路、六合路、七里庙、八大家等。一元路是从“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语句中摘取得来的,“日月光曜”二曜路,“三阳开泰”三阳路,“国之四维”四唯路,“寿、富、康、德、命称五福”为五福路,“六合(天地四方)同春”为六合路。武汉还有一批以人名命名的道路如兰陵路,如彭刘杨路,彭指的是彭楚藩,刘指的是刘复基,杨指的是杨洪胜,三人在辛亥革命中献身的。如中山大道,是纪念孙中山对武汉的贡献,黄兴路是以黄兴的名字命名,黎黄陂路是以黎元洪的名字命名。1938年和1946年,武汉两次将原日租界内的街道全部改为与抗日相关的名字。如山海关路、卢沟桥路、陈怀民路、郝梦龄路、刘家麒路、张自忠路等。在日本司令官签订倒戈书的那一刻,武汉诞生了一条成功街。这条街是将原来是6条曾属英、俄、法、德、日五国租界的街道合为一体。三层楼这个地名是近代才产生的,这一带原是一片水塘荒地。1912年,从事营造业的资本家喻兴隆在今和平大道445号处修建了一栋砖木结构的三层楼房,开杂货店、茶馆、说书场和皮影戏场等,生意兴隆,远近著名,成为这一带的显著标记,人们遂以三层楼泛指这一地区。——摘编自《长江日报》等结合所学学问,选取相关材料,提炼相关主题(随意一点或整体),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楚。)答案:示例一:主题:地名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阐述:地名的形成受到所在区域功能的影响,反映了旧时武汉的政治、民生的遗迹和地理旧貌等,如粮道街、户部巷、司门口等。地名的形成演化也受到了政治因素的影响,如辛亥革命后出现的彭刘杨路;抗战成功后,为纪念英烈在原日租界内命名了张自忠路等。地名的形成演化也受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为了表达人们对某些传统文化的继承,地名中常常会运用一些表示传统文化含义的词,如一元路、三阳路、五福路等。总之,城市地名承载着城市的历史文化,其形成和演化受到政治、经济、思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示例二:主题:武汉地名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一面镜子,有着丰富的经济、政治、文化、民族等内涵。阐述:地名是历史演化的产物,往往蕴含着历史文化内涵。有的地名打上武汉社会发展的烙印,如三层楼。有的地名是历史事务的浓缩,如成功街。有的地名包含着传统文化中的美妙寓意,如三阳路、六合路。有的地名寄予着对伟人的牢记,如中山大道、黄兴路。有的地名表现出明清政府机关的持续,如粮道街。总之,地名是建构历史的重要因素,是历史的活化石,它凝固着历史变迁的脉络。示例三:主题:辛亥革命首义影响武汉城市命名。阐述:1911年10月9日,革命党人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在执行武昌起义任务时,先后被清军逮捕,他们受审时坚贞不屈,大义凛然,慷慨就义。彭、刘、杨三人牺牲,非但没有使得起义中断,反倒激起革命党人百倍志气,武昌首先爆发起义,敲响了清王朝覆灭的丧钟。彭刘杨路因此得名。1911年10月10日,革命军经过一夜苦战限制了武昌,快速组建军政府以应付清军反扑成为当务之急。彼时,同盟会领袖黄兴、宋教仁远在港、沪,共进会首领孙武被炸伤,文学社蒋翊武逃往外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