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目标检测卷一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
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饕餮纹最早出现在良渚、龙山等文化的玉器、陶器上,也称兽面纹,融合虫、鱼、鸟、兽等多种动物元素,有“驱鬼辟邪”之义。青铜器上的兽面则出现在夏代,商代和西周早期纹饰神态愈加生动,形态困难多变,应用更普遍。饕餮纹的流变说明()A.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基本奠定B.良渚文化是中华文明的起源C.中华文明具有继承性和连续性D.中华文明根源于游牧文明2.(2024山西运城调研)《史记·五帝本纪》中将部落首领黄帝、颛顼、喾、尧、舜合列为五帝。颛顼为黄帝之孙,喾为黄帝之曾孙,尧为黄帝之玄孙,而舜也与黄帝有血缘关系。司马迁意在()A.强调中华文化同源共祖B.为宗法制度供应理论依据C.反映血缘政治源远流长D.适应集权政治的现实须要3.《礼记·礼运》把禹作为“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的开端,以区分于禹以前“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其主要依据是()A.禹死后其子启继位B.建立武装C.设置官职D.制定刑法4.西周通过“分土建邦”的方式加强对地方的统治。秦朝建立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其进步性主要体现在()A.行政区域划分的变更B.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C.官员任用原则的变更D.保证了专制皇权的强化5.西周时期,周王授予诸侯管治封域内土著邦族的权力,包括组织城防、分派劳役、划定田亩、贡献土产等详细内容;各邦族大多照旧保有其宗族组织,同时在确定程度上践行周礼。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儒家礼乐文明推动文化认同B.中心政府实现对地方的干脆管理C.分封制的推行促进部族交融D.土著邦族作为新兴政治力气崛起6.“夷夏之辨”在春秋时期曾经是诸侯争霸的舆论利器,而在战国晚期秦国与六国的殊死较量中,“夷夏之辨”已经完全被遗弃。这主要反映了先秦时期()A.华夏文化的认同加强B.农耕文明的扩展C.中心集权制度的形成D.三公九卿制的施行7.春秋时期,土地耕作制度从休耕制起先向连种制过渡,出现两者并存的局面。战国时期,连种制占据主导地位。导致这一变更的主要缘由是()A.井田制的瓦解B.耕种技术的进步C.劳动人口的增加D.小农经济的形成8.春秋以前,地方民众多聚族而居,由族进步行管理。春秋战国时期,乡里民众渐渐打破了血缘聚居的形式,其管理者也由政府任命的乡长、里长及伍长所代替。据此可知,当时()A.郡县制度普遍推行B.宗法观念日益消亡C.行政管理日趋严密D.统一进程不断加快9.(2024广东深圳调研)秦朝建立后,折服南越,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建立从中心到地方的官僚体系,修驰道、直道等巩固统治。同时,秦始皇还建立宫殿、陵墓,求长生不老而花巨资求仙访药,巡游、封禅。对此,下列说明中合理的是()A.古代维护统一的必定举措B.建立在人民负担的基础之上C.促进了封建经济旺盛发展D.秦暴政而亡的教训为后世所吸取10.秦国不断完善官吏的选拔、俸禄、考绩、奖惩等规定,以官吏是否明习法律作为区分“良吏”“恶吏”的标准,留意把统治阶级中的优秀人物吸取进各级官僚机构。这表明当时秦国()A.阻断了贵族的入仕之路B.践行了墨家“兼爱”“尚贤”的主见C.依法而治提升统治效能D.建立了完善的官吏选拔制度11.西汉初年,仿照先秦古制分封同姓诸侯王,这些诸侯王和先秦时的诸侯王一样自用纪年,比如楚元王刘交“即位二十三年卒,子夷王郢立。夷王四年卒,子王戊立”,楚元王二十三年就是文帝元年,夷王四年是文帝五年。由此可知,当时()A.中心与地方的冲突激化B.主流思想变迁影响政局C.西汉集权制度有待加强D.西汉留意借鉴历史传统12.西汉学者刘向曾说:“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这一局面的出现说明()A.民族交融不断深化B.奴隶主退出历史舞台C.社会转型趋势初显D.争霸斗争进一步激烈13.(2024广东广州调研)湖北江陵张家山247号汉墓出土的汉简《二年律令·金布律》载:“诸私为鹵(卤)盐、煮济、汉,及有私盐井煮者,税之,县官取一,主取五。”据此可知,当时()A.实行养精蓄锐的政策B.盐铁专卖政策已有所松动C.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D.诸侯王国的势力日益膨胀14.汉初,陆贾因常常称引儒家典籍被刘邦指责。陆贾以历史兴亡为例大力劝告,促使刘邦转而支持其著书,遂成主见仁义的《新语》十二篇。这反映了当时()A.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B.儒学地位得以提升C.外儒内法成为君臣共识D.“焚书坑儒”余波未了15.司马迁著《史记》时,文献中关于黄帝的记述不一甚至荒诞,有人据以否定黄帝的真实性。司马迁游历各地,常常遇到人们传颂黄帝的事迹。他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这一撰述过程表明()A.《史记》关于黄帝的记录精确可信B.传闻在确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C.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闻相印证D.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16.(2024海南高三二模)读下表信息。据此可知,西汉时期()墓葬概况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大量帛书和木简,其中有许多古医书,依据内容分别被定名为《脉法》《导引图》《胎产书》《十问》《合阴阳》《杂禁方》《天下至道谈》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墓发觉了“医工”专用的铜盆、铜药匙等医疗专用器械,而且有多根金针、银针,且保存完好湖北江陵张家山汉墓出土了一批汉简,其中有两部医学著作《脉书》和《引书》,内容与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脉法》和《导引图》相对应,字迹清楚,内容齐全A.封建贵族生活奢侈B.人民生活水平渐渐提高C.医疗体系趋于完善D.中医药事业得到了发展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7题12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4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周朝、汉朝、明清曲阜故城与“三孔”布局图——姜腾依据曲阜鲁故城各时期平面复原图自绘材料二孔庙是奉祀孔子的庙宇,现拥有各种建筑460余间;孔林又称“至圣林”,是孔子及其后裔的家族墓地,共计有孔氏子孙墓十余万座,林内保存有自汉朝以来的墓碑和谒陵题记石刻等共5000余块;孔府又称“衍圣公府”,有各类楼房厅堂共400余间,府内藏有大量珍贵的历史档案、传世文物、历代服饰和用具等。“三孔”的建筑布局、规划和装饰等方面反映出儒家思想的精髓,其内生长的17000余株古树名木是探讨古代物候、气候和生态问题的珍贵素材。——摘编自《世界遗产名录》等(1)提取材料一中三幅图片的信息,指出“三孔”与曲阜城市发展的演化特点。(5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三孔”对古代历史的探讨价值。(7分)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司马迁在《史记·平准书》中记载:“汉兴……于是为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钱……而不轨逐利之民,蓄积余业以稽市物,物踊腾粜,米至石万钱,马一匹则百金。”……是时吴王濞既即章郡铜山铸钱,文帝又赐邓通以蜀严道铜山,得自铸。《汉书·食货志》言吴、邓钱布天下。此亦开兼并之端。贾山谏除铸钱令,谓富贵者人主之操柄,令民为之,是与人主共操柄,不行长,盖为此发也。文帝之政,亦可谓敝矣。至景帝中六年(前144年),乃定铸钱、伪黄金弃市律。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行三铢钱。五年(前136年),罢三铢钱,行半两钱。元狩五年(前118年),罢半两钱,行五铢钱。其后白金、赤侧皆废,专令上林三官铸,币制乃稍定,而五铢遂为最得民信之钱。——摘编自吕思勉《秦汉史》(1)依据材料,归纳西汉前期存在的问题,结合所学学问指出汉武帝时期的解决之策。(8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补充一条西汉前期的社会问题,并概括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意义。(6分)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表是汉朝中心政府为经略边疆而设立的不同机构。机构管理范围职能郡县北疆、东北疆、西南地区以及南部边疆地区管理边疆地区的民政和防务属国脱离本民族主体而迁徙到内地的边疆民族置属国都尉,其内部事务照旧由该内徙民族的酋长负责都护府、校尉、中郎将、将军等不具备设置郡县条件的边疆地区既理民政,管理边疆民族的有关事务,也理军政,管理戍守的军队、屯田的士卒,负责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材料二汉王朝在广袤的边疆地区以长城为主干,设置完善的由塞、障、亭、燧组成的远眺、预警和防卫为一体的边防体系,不仅可以刚好驾驭边疆地区的状况,而且也可以防卫来犯之敌,维护边疆地区的安定。针对边疆地区分布的众多民族,汉王朝实行了不同的政策。对强大的匈奴先后实行了和亲、武力进攻、纳降、内徙、分化瓦解等政策;对西域诸国则是先后实行了频繁遣使者往来以亲密关系、武力折服、和亲、屯田、册封官爵等政策和措施;对南方诸族则实行的是郡县制和羁縻统治并行、“毋赋税”的政策。从边疆稳定、民族关系和谐的角度看,汉王朝的边疆政策是较为胜利的。——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汉朝经略边疆的特点。(8分)(2)依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汉朝经略边疆的意义。(4分)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春秋决狱,又称经义决狱、引经决狱,即案件在审判中,遇到有关伦常而无明确法律规定,或有法律规定却与伦常有悖时,依据儒家经典《春秋》所载有关事例及其体现的道德原则作为断案的依据。《春秋》是孔子修订的一部鲁国编年史,由于其经义既体现和维护了“三纲”的要求,又符合国家认可的法律意识,因而得到了当时统治者的确定和提倡,并渐渐成为司法实践中的审判依据,春秋决狱在当时渐渐盛行开来。虽然汉朝的法律承袭秦制,而其法律指导思想却与法家的重刑主义色调南辕北辙。“亲亲得相首匿”又称“亲亲相隐、亲属相容隐”,是春秋决狱中的基本原则,这一司法原则入律是汉律的首创,从汉朝到民国时期的法律中都有体现。——摘编自郭宏《论汉代春秋决狱及其影响》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对汉朝的“春秋决狱”进行评述。(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楚)(14分)单元目标检测卷一1.C依据题干材料,可知在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龙山文化中最早出现了兽面纹,在夏朝的青铜器上也出现了兽面纹,商代和西周早期纹饰上也有兽面纹,其“神态愈加生动”“形态困难多变”,并且应用更加“普遍”,据此可知,中华文明具有继承性和连续性,故选C项;多元一体是中华文明的特征之一,其内涵是中华文明有多个起源,但是它们又统一于中华文明这一整体之中,而题干材料仅是依据时间先后叙述了“兽面纹”的发展,这与“多元一体”没有关系,解除A项;题干材料仅述及在良渚、龙山等文化的玉器、陶器上最早出现了饕餮纹,并不能由此推断出良渚文化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并且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元的,解除B项;依据所学学问,可知中华文明植根于农耕文明,而不是游牧文明,解除D项。2.A依据题干材料“颛顼为黄帝之孙,喾为黄帝之曾孙,尧为黄帝之玄孙,而舜也与黄帝有血缘关系”,可知司马迁认为五帝中的颛顼、喾、尧、舜都是黄帝的后代,其意在强调中华文化同源共祖,故选A项;西周时期确立宗法制,而司马迁生活于汉武帝时期,解除B项;血缘政治强调血缘亲疏关系在政治中的影响力,而题干材料强调的是部落首领同源共祖,解除C项;五帝时期并非实行集权政治,解除D项。3.A依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禹死后其子启继承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这是对“天下为公”的破坏,故选A项。4.C郡县制和分封制的主要区分在于管理体制的不同,与行政区域划分关系不大,故A项错误;郡县制的主要作用在于加强了中心对地方干脆有效的限制,而不是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故B项错误;分封制下地方官员由世袭产生,郡县的主要官员由皇帝干脆任免,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故C项正确;郡县制的主要作用在于加强中心集权,而不是保证专制皇权的强化,故D项错误。5.C依据题干材料“各邦族大多照旧保有其宗族组织”,可知分封制有利于地方秩序的稳定;依据题干材料“在确定程度上践行周礼”,可知该做法有利于社会生活的规范和统一,据此可知分封制的推行促进部族交融,故选C项;儒家文化产生于春秋时期,解除A项;周王对地方的管理是通过分封诸侯的方式来实现的,不是干脆管理,解除B项;依据题干材料,可知土著邦族要听从诸侯的管制,不能说明其作为新兴政治力气崛起,解除D项。6.A依据题干材料“而在战国晚期秦国与六国的殊死较量中,‘夷夏之辨’已经完全被遗弃”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在战国时期诸侯兼并斗争中,华夏文化认同加强,A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农耕文明,解除B项;秦朝确立了中心集权制度和三公九卿制,解除C、D两项。7.B依据题干材料“春秋时期……从休耕制起先向连种制过渡……战国时期,连种制占据主导地位”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起先运用,牛耕得到推广,耕种技术进步,故选B项。8.C依据材料中从“聚族而居”到“打破了血缘聚居的形式”,从“由族进步行管理”到“由政府任命的乡长、里长及伍长所代替”的变更,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国家对地方的管理由依靠血缘到依靠政府,行政管理日趋严密,故选C项;郡县制普遍推行是在秦朝,解除A项;材料体现了宗法制度受到冲击,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上宗法观念的日益消亡,且宗法观念始终没有消亡,解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地方管理的变更,无法推出统一进程的加快,解除D项。9.B依据题干材料,可知秦朝建立后,发动军事折服,修长城、宫殿、陵墓,求仙药、巡游等,都耗费巨额钱财,建立在人民负担的基础之上,导致社会阶级冲突日益激化,故选B项;“必定”说法过于确定,求仙访药等不属于维护统一的措施,解除A项;“建立宫殿……巡游、封禅”耗费大量资金,不利于封建经济的旺盛发展,解除C项;“北击匈奴”“建立……官僚体系”等不属于暴政,且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对后世的影响,解除D项。10.C依据题干材料“以官吏是否明习法律作为区分‘良吏’‘恶吏’的标准,留意把统治阶级中的优秀人物吸取进各级官僚机构”,可知这有利于选拔优秀官吏,提升统治效能,故选C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当时秦国贵族的入仕之路被阻断,解除A项;题干材料“以官吏是否明习法律作为区分‘良吏’‘恶吏’的标准,留意把统治阶级中的优秀人物吸取进各级官僚机构”体现的是法家思想,解除B项;隋唐时期确立了科举制,建立了完善的官吏选拔制度,解除D项。11.C西汉初年的诸侯王和先秦时期的诸侯王一样自用纪年,这说明在西汉中心集权制度之下,存在着类似于先秦时期的地方割据隐患,据此推知当时西汉的集权制度有待加强,故选C项;题干材料只提到了西汉初年分封的诸侯王自用纪年,并没有提到其与中心的冲突问题,解除A项;题干材料没有提到政局变更,所以不能得出主流思想变迁影响政局的结论,解除B项;题干材料强调的不是西汉留意借鉴之前分封的传统,而是西汉初年为维护统治而实行的分封制与先秦的分封制有一样之处,解除D项。12.C题干材料“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描述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的社会现象,说明旧的礼乐秩序逐步瓦解,新的社会秩序正逐步形成,故选C项;题干材料未涉及民族交融,解除A项;春秋战国时期奴隶主贵族还存在,解除B项;战国时期兼并斗争不断,解除D项。13.A依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西汉初年,盐铁并没有收归官营,西汉中心政府为了刺激经济的发展,将盐铁这一重要的税收来源下放到民间,使百姓也有权力经营盐铁生意,对西汉的经济复原起到主动作用,故选A项;盐铁专卖政策在汉武帝时期起先实施,与题干材料时间不符,解除B项;汉武帝尊崇儒术后,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与题干材料时间不符,解除C项;题干材料没有明确地方诸侯王国的详细措施及权力,解除D项。14.B依据题干材料“陆贾以历史兴亡为例大力劝告,促使刘邦转而支持其著书,遂成主见仁义的《新语》十二篇”,可知儒学地位有所上升,故B项正确。15.B依据题干材料,司马迁依据游历各地时听到的人们传颂的黄帝的事迹,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即选择牢靠的内容,编成黄帝的事迹,这反映了司马迁严谨的治史看法,同时也说明传闻在确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故选B项。16.D由题干材料“出土了大量帛书和木简,其中有许多古医书”“医疗专用器械”“其中有两部医学著作《脉书》和《引书》”,可知大量医书和医疗工具出土于汉代墓葬,反映出中医药事业在汉代得到显著发展,故选D项;封建贵族的墓中出土医书不能说明封建贵族生活奢侈,解除A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不代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解除B项;C项说法过于夸大,尽管出土的医书较多,但这不能说明医疗体系趋于完善,解除。17.参考答案(1)演化特点:“三孔”的兴建与曲阜城市的营建与发展几乎同时进行,历史悠久;鲁故城城市规模不断缩小,“三孔”建筑群规模不断扩大。(2)探讨价值:孔庙是奉祀孔子的庙宇,对古代典章制度、社会生活具有探讨价值。孔府中的历史档案、传世文物、历代服饰和用具等对儒家文化的演化、社会生活的变迁、古代服饰的发展历程、家具的演化供应重要史料。孔林中的墓碑和谒陵题记石刻、古树名木等,为探讨社会历史、书法艺术、古代物候、气候和生态问题等供应珍贵素材。“三孔”是儒家思想发展的见证,作为实物史料,价值极高。“三孔”有利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加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是爱国主义的教化基地。18.参考答案(1)问题:民间和诸侯铸钱现象严峻,物价高涨;土地兼并问题突出;王国和豪强影响中心权威。(任答两点即可)解决之策: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心;任用酷吏,严厉打击豪强势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店面租房合同(2篇)
- 爆破工程合同范本示例
- 绿色水稻购销协议
- 云计算配件销售协议
- 二零二四年度软件开发合同标的及服务内容
- 核桃果实采购协议格式
- 可靠活动服务合同
- 会议服务合同协议书的争议解决
- 招标货物运输合作项目招标
- 挖掘机采购合同文本
- 分布式能源站工程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初步设计原则总平面布置方案
- 材料封样清单_土建_安装
- 工程机械租赁服务方案及保障措施 (1)
- 国家开放大学《C语言程序设计》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 医疗污水处理登记表
- WordA4信纸(A4横条直接打印版)
- 曲炜面授打分法断旺衰(四柱)资料讲解
- 低压无功功率补偿装置标准介绍.ppt
- 电梯安全评估方法
- IlyaEfimovAcousticGuitar中文使用手册
- 野外垂直水平位移观测墩施工技术措施-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