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对未成年学生的监护责任探究8800字(论文)】_第1页
【学校对未成年学生的监护责任探究8800字(论文)】_第2页
【学校对未成年学生的监护责任探究8800字(论文)】_第3页
【学校对未成年学生的监护责任探究8800字(论文)】_第4页
【学校对未成年学生的监护责任探究88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对未成年学生的监护责任研究摘要监护制度是我国目前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它保障着未成年学生和一些特殊群体的生命财产安全、合法权益等问题。随着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社会文明的快速进步,近年来学校事故越来越多,使得社会中法律界对未成年人的关注越来越重视,未成年人在学校的安全成为一大关注点。笔者依据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和当前学校的一些情况,在分析有关学校监护的理论观点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析、论证,试图从多方面阐述学校的监护人资格、监护职责及相应的一些法律责任等重要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关键词:“监护制度”,“未成年学生”,“学校监护”,“监护责任”目录TOC\o"1-1"\h\u6722一、监护制度及其相关规定 527101(一)监护制度概述 514182(二)监护的性质 61133(三)与监护的相关规定 731850二、关于学校监护的不同看法 714188(二)学校与未成年学生的父母之间是委托监护关系 87401(三)学校是委托监护方的价值和意义 927285三、学校监护责任及其归责原则的分析 10540(一)一般监护责任的概述 102328(二)学校承担监护责任的归责原则 1024029(三)学校在未成年学生在校受到人身伤害时具体承担的责任 1127407四、关于学校监护的几点建议 111768(三)家庭监护与学校、社会保护一体化 1130531五、结语 1228654主要参考文献: 12一、监护制度及其相关规定(一)监护制度概论1.监护概念分析监护制度它是我国从成立以来非常重要的一项制度,大家都比较熟悉和知道的民事法律制度。它之所以很重要,是因为这项制度保障着未成年人和某种特殊群体的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各种自身权利等等,也影响到家庭的稳定以及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故而理论界对其概念的探讨乐此不疲,然而理论界并未形成一致的观点,主要是持两种观点。第一种是我国法律领域专家杨立新教授他所持有的观点,他对目前监护制度观点是:我国监护制度是目前只要是针对未成年人,和在某种特殊状况下的成年人,这种自由意志不独立,不能正当维护自己权利的人,这几种对象,专门设置的法律制度从而保障其人身权利,财产安全等。同时社会中还流行着另一种观点,监护是指对保护社会中未成年人和某些特殊群体,如精神病人,残疾人等特殊对象的合法权益。然而我国的一项法律《民法通则》第二章第二节关于监护制度的定义也是采用的大部分学者的观点,认为监护人的范围首先就包括被监护人的父母。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在立法上并将监护权与亲权进行区分,而是将亲权大部分硬性规定于监护权之中。2.监护制度的内容首先笔者在这里要重点解释监护的分类及监护人的范围。目前我国现在社会中就行的《民法通则》关于监护的内容主要有委托监护、法定监护、遗嘱监护。法定监护,是由现行法律根据实际情况而产生的监护,这种监护人也称为法定监护人。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16、17条的规定,法定监护人分为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与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人。一般现行情况下,和中华民族的传统优良习惯一样,未成年人的亲生父母通常是未成年人的第一法定监护人,如果已经死亡、失踪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父母是残疾人,没有劳动能力),则按照相应顺序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员,根据自由意志和实际相关情况担任监护人:1.爷爷、奶奶、外公、外公、外婆;2.兄长、姐姐、弟弟、妹妹;3.关系亲密的其他亲属;4.相应朋友或者其他人员自愿愿意担任其监护人,照顾生活和其他权益的一类人。第一类,第二类监护人监护顺序,根据现行法律和实际情况可直接到监护人父母所在户籍地当地的村(社区)开据监护证明,履行相应的手续即可实施监护义务。第一类,第二类对象如果自身不愿意对被监护对象实施监护,可由被监护人父母所在户籍地当地的村(社区)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没有第一类,第二类监护对象的,可按照相应程序,由第三类,和第四类对象实施监护。如果没有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第四类对象的,可由其亲生父母户籍所在地的民政部门担任其生命财产安全,和其他正当权益,或请求社会中的公益人士寻求帮助。委托监护,一般是指监护人与他人通过协议将原本属于自己的监护职责全部或者一部分委托于该他人履行的监护制度。在这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并未发生变化仍然是委托人,只是监护职责履行的“外包”,这是当发生民事责任时承担监护责任的法理依据,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之间有协议的另行处理。最后是遗嘱监护,是指被监护人的父母以遗嘱方式选定监护人的监护。但这种遗嘱应符合下列条件:1、立遗嘱人须是被监护人后死的父母;2、立遗嘱人须享有亲权;3、遗嘱的内容和订立程序皆须合法。其次,是监护的职责。很好理解,基于监护关系而产生的监护职责。监护人应当履行相应的监护职责,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具体意见(试行)》第十条规定,监护人的法定监护职责是:1、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2、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3、管理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4、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诉讼;5、对被监护人进行管理和教育;6、在被监护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人发生争议时,代理其进行诉讼。3.监护的价值或者目的监护所涉及的主体主要包括被监护人、监护人,这里面主要其中因为被监护人一般是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者,他们的属于行为能力欠缺者的社会群体。然而由于作为社会中的一份子他们必不可少的要与其他人进行交往,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但是意识能力与行为能力的不完全使得他们享有真正的民事权利平等还有一定的困难,为了保障他们的权利能最大限度的得到尊重,这时候监护人的价值就凸显出来了,有他们来辅助被监护者行使权利从而成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者”。这不仅是对行为能力欠缺者的救济,另一方面还能对其健康成长、生活、教育和财产管理等方面有莫大的裨益。总之,在我国目前法律体系还不是很完善的情况下,监护制度的存在,可以很好地保障未成年人,精神病人,残疾病人等一类特殊群体的各种合法权利。(二)监护的性质监护制度一般由国家法律写入了相应地民法典中,以确保现在的社会对未成年人承担起一定关心照顾的义务,是对未成年子女的监督和保护制度,监护制度的设立完全是为了保护被监护人的合法民事权益。中国法律规定地监护,对监护人来看,中国社会还流行着对其是权利还是义务有一些不同的说法,主要有3点:监护权利说。持有该观点的学者认为,监护是一种权利,亲生父母是还在的第一监护人,这是一种权利,无可厚非,任何人也改变不了的事实。2.监护义务说。持有该观点的一类人认为监护制度它并没有赋予监护人的利益,而是对监护人施加了某种沉重的负担。因此,就整个社会的现实情况来说,监护是中国法律加给监护人的某种片面义务而已,是制度不成熟的一种体现,举个例子,未成年学生的亲生父母是他们的第一监护人,父母有义务对其监护,抚养其长大。3.监护权利义务说。持有该态度的一些人类认为,监护它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义务。因为一方面监护人有自己的想法,自愿选择是否接受监护任务的相对自由,如法定监护人以外担当监护人的朋友,另一方面,每个人生活在社会都有一定的义务,例如,中国是尊老爱幼的中华民族,尊老爱幼就是我们的义务,也是我们的义务,也是中华民族传承上下传承五千年的优良传统。在这里我认为,监护的主体如果只是单纯的权利或者义务的话,均无法更大限度的保障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所以监护是是一种义务,也是一种权利。权利与义务的相辅相成才能一方面调动监护人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加以一定的责任,这样做到了“宽严相济”。(三)与监护的相关规定1.亲权制度的解释由于国情和传统文化的不同,我国的监护制度与其他一些国家的监护制度内涵上有较大的不同。这种较大的不同主要体现在我国并未将亲权与监护权做出详细区分,而是将亲权硬性规定于监护权之中。亲权,是一个在大陆法系渐渐发展起来的概念。最开始,亲权主要是强调家长对子女的支配地位,后来逐渐发展为家长对子女的保护。但不管怎样从中都可以看出,亲权是父母基于其身份所有的权利义务,因此,亲权人,即行使亲权的权利义务主体,应为父母。至于是以父母一方或双方为亲权人,则因父母子女关系类型的不同、是否存在妨害亲权行使的事实或法律上的障碍而有不同。2.亲权与监护它们二者是最为接近的民事法律制度。但是,又有很大的区别,亲权主要是强调家长对子女的支配地位,后来逐渐发展为家长对子女的保护;而监护的范围更广泛,不仅是指子女,还有某些特群的弱势群体,不如精神病人,残疾病人,孤寡老人等等。在中国一些法律中分别规定了监护与亲权,由于监护制度的范围更宽广,保障的权益更多,因此监护制度是基于对亲权制度下作的补充和完善等,因此才会有许多学者将监护定义为“监护制度是指对于不在亲权照护之下的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为其健康、权利、财产权利等的照护而设置的相应民事法律制度”。笔者认为应当将二者分开立法。从二者的不同类型上来看,亲权的存在更方便未成年人与精神病人的各方面健康成长。毕竟亲权是最完整的身份权,它是由父母根据血缘关系自然取得的,是一项积极性的权利与义务,这些都更有利于被监护人。虽然监护权不是最完整的身份权,但是监护制度的存在也是不可或缺的,它在很多情况下对未成年人与精神病人的健康成长起着保障性的作用。因监护制度的适用面更广,在亲权缺失的情况下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二、关于学校监护的不同看法(一)对学校监护的不同观点社会各界对于学校监护有不同的观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1.学校应当是在校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此种观点的学者他们认为,在校未成年学生他们的监护人本应该是的监他们的亲生父母或者具有法律效应的其他近亲属等等,但是因为未成年人是学生,有的住读学生,经常24小时在学校,所以导致原来的监护人在这段时间内不能履行正常监护职责,从而出现了在校时间监护人的真空状态。故而,学者们认为既然学生处于学校的“势力”范围内并且学校有足够的能力,那么学校就应当来充当真空状态的填合剂——监护人。学校虽说不是名义上本校未成年学生的法定监护人,但是有的学生是住读生,一周甚至一月生活的医食住行全部都在学校,所以应承担一定的监护责任,因为未成年学生长期生活,学习在校园内,且思想未成熟。2.第二种观点认为,监护人的范围是由法律明确规定的,并且是基于身份权而产生的,学校并不在其中,所以学校不是学生在校期间的监护人。学生的监护人按照法律规定只能是学生家长的或者近亲属等等。3.持第三种观点的看法认为,学校是国家教育机构,是公益事业机构,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进行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成为国家栋梁之才。同时,由于属地管理原则,保护学生在校期间的人身安全也是是学校工作内容,即学校有保护学生安全和健康的义务与责任,如果发生学校事故,那么学校依过错原则划分责任,如果没发生,那就没有任何责任。所以这部分学者有理有据支持自己的观点:学校、在校未成年学生不存在监护人与被监护人的关系,也不存在委托监护或临时监护的职责。(二)学校与未成年学生的父母之间是委托监护关系在这里笔者认为,学校与监护人之间是存在委托关系的。中国相关法律表明“监护人由于某些特殊的原因可以将监护职责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他人”。根据中国现行法律,可以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将部分监护职责转移给他人。根据中国学校现在的教育情况,未成年学生尤其是9年义务阶段的中小学生,他们在学校期间,有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父母进出学校都需要开证明,学校对于本校的学生是有监护其人身安全,保障不被物体或者其他人伤害。很好理解,意思就是,家长把自己的小孩送到学校读书,学校有责任对小孩进行价值培养,科学知识学习,在校人身安全负责,但是家长仍是子女的监护人,学校也只是被委托人,这一种法律关系是没有改变的,而不是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很明显,所谓学校是学生的临时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的观点是一种错误的看法,所以学校和学生家长只是委托监护关系。1.学校监护人的资格我国民法通则中曾经明确规定了监护人的范围:1.爷爷、奶奶、外公、外公、外婆;2.兄长、姐姐、弟弟、妹妹;3.关系亲密的其他亲属;4.相应朋友或者其他人员自愿愿意担任其监护人,照顾生活和其他权益的一类人。没有前述监护人的,由未成年人亲生父母户籍地所在地相关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可以明确地说并未将学校列入其中,但在特定的条件下,学校也有可能依法以单位监护人的身份成为特定学生的监护人,如未成年学生父、母所在的单位是学校等等。从中可已看出法律的制定者是经过仔细考量的,学校成为监护人也是可能的,但它不具有普适性,没有必要列举“学校”仅用相关单位代替即可将其出现的特殊情形也包含了。对于认为学校是监护人的观点,笔者以为如果被监护人存在两个监护人表面看上去是“全方位”的保护,但实际上有可能导致被监护人最终根本得不到保护,例如学生受到学校的侵害时,学校几乎不可能以学生代理人的身份起诉自己,只会尽快平息事件,而对学生做出“相应的赔偿”,而父母作为在学校学生的监护人时则可尽量减少此类事件。或许父母等在作为监护人的时候也存在侵害被监护人的利益,但此时他们二者是基于特定的关系而形成的,相比之下会尽量避免侵权行为的发生。所以在这里,笔者认为学校并不是学生的监护人“之一”。2.学校的监护职责从监护职责上来看,监护人除了对学生进行科学文化知识培养、性格塑造、体格锻炼和生活管理、从而保证学生在校期间的人身安全健康、随身携带的个人财产安全,和人格尊严不被他人践踏和攻击,不乱收各种费用,不随意补课等等,还有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等其他职责。而学校的监护职责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价值观培养、科学文化知识培养,保证学生在校的人身安全健康、保证学生携带个人财物安全等,假如学校承担代理诉讼的职责大大的加重了学校的“任务”,不利于作为公益性社会事业单位的发展。而学生的监护人承担此部分职责的话不仅有利于保护学生的合法利益,也有利于学校的“减负”,从而更好地保障未成年人的发展。所以我认为学校只应承担部分监护责任。(三)学校是委托监护方的价值和意义1.对监护制度体系的补充虽然现行的法律并未将学校规定在监护人之例,但是并不能否定学校在监护体系中的重要作用。监护制度是由非常重要的两部分—监护人和监护职责—组成的。而在监护职责方面,学校监护与一般监护人的监护形成了一个紧密的“网络”,特别是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形成了在校与校外两个时间段。即使父母和其他近亲属会对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会尽到最大的注意义务,但是由于出于对未成年人的发展所考虑,未成年人会有很多的时间并不是处于其父母和其他近亲属的“控制之下”,这时就需要其他的“监护者”来行使监护职责,而这其中学校监护则是最重要的一种。2.对未成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尽管父母是未成年人的最好老师,但是父母的精力也是有限的,无论是在知识层面还是在方法上。学校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空缺。学校是一种专业型的育人机构,在培养未成年人上有着丰富的经验;同时学校又是一种公共事业机构跟一般的盈利机构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学校是代表着全体学生老师的权益。因此学校在保障在校学生健康成长,学习知识,保障人身健康和个人财产安全,个人人格被尊重,同时还承担着部分监护职责。这样社会就对未成年人形成了多层保护,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有着重大的益处。3.对社会的意义或者价值最后从整个社会层面来讲,学校监护体现出了对未成年人的关心与爱护。在很多民主发展较发达的国家,管理未成年人的责任并不单纯的属于其父母或者近亲属,而是一种社会责任。例如在一些国家政府十分的关注未成年人的发展与成长,在资金与制度方面均赋予其最大的保护。学校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责任正是一种慢慢潜移默化的培养,会对整个社会关注未成年人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三、学校监护责任及其归责原则的分析(一)一般监护责任的概述1.监护责任是什么?监护责任是指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有权利和义务实施监护制度,监护人有责任保障被监护人尤其是未成年学生的人身自由,财产安全,和其他相应权益;学校监护的责任顾名思义,就是保障本校未成年学生在校期间的能够正常学习,正常接收文化知识,健康成长,个人财产,人格自由不被侵犯;若监护人未履行相应的监护职责,导致被监护人的一切合法权益受损,得不到保障,责监护人根据现行法律受到应有的惩罚。2.我国监护责任的归责原则目前我国采用的是过错推定责任原则。如果监护人对被监护人管教不严,没有看紧或者管教好被监护人,导致被监护人开展违法行为造成他人损失的,根据现行法律,由监护人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同时,如果能提供充分的证据表明,监护人履行了监护职责,则根据现行法律可以适当的减轻其民事责任。(二)学校承担监护责任的归责原则在这里笔者认为,通过前面大量的论述和证明,这里很清楚的指导学校的监护责任,学校主要承担部分监护责任,主要是涉及到学生的学习、健康、财产等。从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八条、第四十条上可以看出,以未成年学生的有无民事行为能力为限,学校承担监护责任的归责原则大致可以分为两类:1.过错推定原则。即在学校承担责任方面,其中,若是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在校学生受到伤害的,即推定学校主观上有过错并要求其承担责任。但是学校可以举证证明自己确实尽到了监护和管理责任来推翻对自己的过错认定,从而不承担责任,这时采用举证责任倒置。2.过错原则。该种归责原则适用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在校学生受到伤害的,只有在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和管理责任时,才对未成年学生的人生伤害进行赔偿,此时实行的“谁主张,谁举证”。即使是在第三人造成学生伤害的,也要求举证证明学校在主观上存在过错。(三)学校在未成年学生在校受到人身伤害时具体承担的责任现在,对于未成年学生而言最大的危机就是他们的人身安全,他们是最容易受到侵害的,同时也是最容易被大家所忽略而受到保护的。综前所述,学校虽然说名义上不是在笑未成年学生的法定监护人,但是由于未成年学生长期在本校学习,因此学习应该有保护在校学生学习,人身安全,个人财产,人格独立等方面的权益。这里可以考虑一个问题,如果未成年学生的人身受到伤害时学校是否承担民事责任呢?这里需要考虑的是学校承担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前面提及学校在学生受到侵害时的归责有两类:过错原则与过错推定原则。二者分类的基础是未成年学生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者还是无民事行为能力者。所以若是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学生在校受到人身伤害的首先推定学校存在过错要求学校承担责任,而且学校负有举证证明自己并不存在过错不用承担民事责任的义务。这里的过错是指是否尽到教育、管理与注意的义务。如果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者的学生的话就采用过错原则来要求学校来承担责任,相比较对学校没有那么严格的要求,由学生方承担举证责任举证证明学校在教育、管理与注意义务等方面存在过错从而导致自己的人身受到了损害,而要求学校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四、关于学校监护的几点建议(一)加强和完善相关立法加强和完善相关立法从字面上理解一是现行的中,法律明确规定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监护职责,以及监护人学校各自承担的责任;而是全国的中小学校、幼儿园等公立和私立学校等,要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天明确告知当未成年学生发生各种事故时,应如何处理等,并形成法律文书;三是教育机构要设立相应的准备资金,以应对未成年学生在学校被侵权时及时处理。(二)学校应当建立和健全侵权损害赔偿制度应加强学校和保险公司的合作关系,教育和引导未成年学生,未成年学生的父母购买各种在校期间意外侵权保险,从而一旦发生事故,可由第三方来实施赔偿转移风险;同时,学校应设立未成年学生在校期间发生事故时,应急准备金,防范学校因侵权而承担的巨额赔偿责任。(三)家庭监护与学校、社会保护一体化少年强,则中国强,青少年是中国地未来。所以可以有政府主导,从家庭、学校以及社会三个方面,全方位为青少年学生提供良好的学生,生活,成长的环境,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