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我国翻译史介绍_第1页
1第一章-我国翻译史介绍_第2页
1第一章-我国翻译史介绍_第3页
1第一章-我国翻译史介绍_第4页
1第一章-我国翻译史介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英汉翻译教程

Stephanie

教材:《英汉翻译教程》张培基主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任教,系福建福州人,出生于1921年。中国当代著名翻译家。代表作: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Threepassions,simplebutoverwhelminglystrong,havegovernedmylife:thelongingforlove,thesearchforknowledge,andunbearablepityforthesufferingofmankind.

FromWhatIHaveLivedfor

试译下面句子:overwhelm:

1.覆盖,淹没;2.压倒,制服;打败;3.(感情或感觉)充溢,难以禁[jīn]受

Hewasoverwhelmedbythedeathofhisfather.他为父亲的去世而悲痛至极。overwhelming:势不可挡的,压倒一切的;巨大的,压倒性的;无法抗拒的unbearable:adj:不堪忍受的;无法容忍的;难以承受的

Threepassions,simplebutoverwhelminglystrong,havegovernedmylife:thelongingforlove,thesearchforknowledge,andunbearablepityforthesufferingofmankind.有三种朴素而异常强烈的情感支配着我的人生: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探求以及对人类苦难无法遏[è]制的同情。WhatIHaveLivedfor我为何而生

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疾苦之令人痛苦不堪的同情,这三种激情虽然质朴,却无比强烈,一直主宰着我的人生。吾生三愿,纯朴却激越:一曰渴望爱情,二曰求索知识,三曰悲悯吾类之无尽苦难。WhatIHaveLivedfor我为何而生作者简介:伯特兰·罗素BertrandRussell:(1872-1970)英国哲学家、数学家和逻辑学家。很多人将罗素视为这个时代的先知。1950年,罗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其“卓越的活力、勇气、智慧与感受性,代表了诺贝尔奖的原意和精神”。

《圣经》中的创世纪载有这样一则故事:洪水过去后,挪[nuó]亚(Noah['nəuə])又活了350岁。挪亚的三个儿子的后裔,形成了人类的三大支系,居住在世界各地。挪亚的后代繁衍得越来越多,遍布地面。那时候人们的语言、口音都没有分别,他们建造起繁华的巴比伦城(Babylon)['bæbilən]。

人们为自己的业绩感到骄傲,他们决定在巴比伦修一座通天的高塔(Babel['beɪb(ə)l]),来传颂自己的赫赫威名。因为大家语言相通,同心协力,阶梯式的通天塔修建得挺顺利,很快就高耸入云。翻译的存在:为何世人言语不通?上帝是不允许凡人达到自己的高度的。他看到人们这样统一强大,心想,他们语言都一样,如果真修成宏伟的通天塔,那以后还有什么事干不成呢?上帝就离开天国到人间,变乱了人们的语言。人们各自操起不同的语言,感情无法交流,思想很难统一,就难免出现互相猜疑,各执己见,争吵斗殴。这就是人类之间误解的开始。翻译的存在:为何世人言语不通?修造工程因语言纷争而停止了,通天塔终于半途而废。人们分裂了,按照不同的语言形成许多部族,又分散到世界各地。从此以后,世界上的语言五花八门。语言的隔阂阻碍着人类交往,阻碍着文化交流,也阻碍着文明的发展。但亘古以来,人类从未停止沟通语言和交流文化的活动,这活动便是翻译。这也注定世间要增加一种本属多余的职业—翻译。翻译的存在:为何世人言语不通?第一章我国翻译史简介我国的翻译事业有大约两千年的光辉灿烂历史。佛经(Buddhisttexts)翻译始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代表人物:安世高(波斯人):翻译了《安般守意经》等30多部佛经娄迦讖,月支国人(初居北亚,后迁徙至我国新疆、青海、甘肃):翻译了10多部佛经安世高波斯人,名清,字世高。系波斯(今伊朗)太子,博学多闻,信仰佛教,后让位给叔父,出家修道。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西元148年),行经西域诸国,而来到我国洛阳,从事译经的工作,至东汉灵帝建宁三年(西元170年)共二十余年。其翻译的经典,义理明晰,文字允正,可说是佛经汉译的创始人,也是将禅观带入我国的第一人。

娄迦谶支娄迦谶,简称支谶,中国东汉僧人,本是月氏国人。佛经译师。他通晓汉语,学问广博,东汉桓帝末年到洛阳,于汉灵帝时翻译《道行[háng]般若经》、《兜沙经》等,是最早将大乘佛教传入中国的西域高僧。

释道安释道安出生于公元312年,东晋时期,翻译梵文《鞞婆沙》,自己不懂梵文,惟恐翻译失真,主张严格直译。卫氏望族出身,是一个地道的炎黄子孙。其7岁上学,学习《诗》、《书》、《易》、《礼记》、《春秋》等儒家书籍。12岁出家为僧,学习印度佛理。释道安最突出的贡献,是用中国传统文化解释外来文化,做到“洋为中用”。

当初,魏晋的僧人都是依师父的姓为姓,所以姓名各不相同,道安认为就佛门弟子来说,尊莫过于释迦牟尼,就以释氏为姓。后来道安得到一本书,名叫《增一阿含》,书中说:“江河流入大海,就没有江河了;无论任何人,一入佛门,皆称释种。”与道安的看法完全相同,由此成为永远固定的方式。

为什么姓释?我国翻译史简介苻秦(前秦,公元351~394)时代鸠摩罗什(天竺(今印度)人):主张意译。翻译的佛经有:《金刚经》、《法华经》等300余卷。特点:主张意译,表达了原作神情,译文妙趣盎然,为我国翻译文学奠定了基础。真谛:我国古代三大佛经翻译家之一:鸠摩罗什、真谛、玄奘唐玄奘:古代翻译界的巨星唐代高僧。出生于河南洛阳洛州(今河南省偃师市)。于唐太宗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出发去印度求经,17年后才回国。唐玄奘玄奘回国后带回657部佛经,19年间翻译出75部,共1335卷。玄奘不但把佛经由梵文译成汉文,而且把老子著作的一部分译成梵文,成为把汉文著作向国外介绍的中国第一人。1、严谨治学,敢于探求真理;2、学习真经,弘扬佛法,是中国佛教史上继往开来的人物;3、在翻译方面的贡献,前无古人,后无来者;4、文化交流的使者,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我国翻译史简介——对玄奘的评价我国翻译史简介从宋代到明代佛经翻译不如之前兴盛。明代万历年间到清代“新学”时期,在佛经翻译呈现一片衰落现象的同时,却出现了以徐光启(明代)、林纾[shū]、严复等为代表的介绍西欧各国科学、文学、哲学的翻译家。徐光启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生于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法华汇,今上海市,为了纪念徐光启而改名为徐家汇官至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徐光启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者之一明徐光启和意大利人利玛窦合作,翻译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测量法义》等书。林纾林纾(1852~1924年),近代文学家、翻译家。清林纾和他的合作者以口述笔记的方式翻译了一百六十多部文学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有:《巴黎茶花女遗事》、《黑奴吁天录》、《块肉余生述》、《王子复仇记》记惠斯敏司德大寺--节选Ononeofthosesoberandrathermelancholydaysinthelatterpartofautumnwhentheshadowsofmorningandeveningalmostmingletogether,andthrowagloomoverthedeclineoftheyear,IpassedseveralhoursinramblingaboutWestminsterAbbey.--WashingtonIrving一日为萧晨,百卉俱靡,秋人寡欢之时,余在惠斯敏司德寺游憩可数句钟。--林纾译时方晚秋,气象肃穆,略带忧郁,早晨的阴影和黄昏的阴影,几乎连接在一起,不可分别,岁云将暮,终日昏暗,我就在这么一天,到西敏大寺去信步走了几个钟头。--夏济安严复:我国清末新兴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家毕业院校:英国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著名译作:赫胥黎的《天演论》亚当·斯密的《原富》孟德斯鸠的《法意》斯宾塞尔的《群学肄言》约翰·穆勒的《群己权界论》甄克思的《社会通诠》翻译标准:信、达、雅“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严复“信”指意义不背原文,即是译文要准确,不歪曲,不遗漏,也不要随意增减意思;“达”指不拘泥于原文形式,译文通顺明白;“雅”则指译文时选用的词语要得体,追求文章本身的古雅,简明优雅。Faithfulness,expressivenessandelegance“五四”运动:我国近代翻译史的分水岭

“五四”以前的代表人物是严复、林纾;“五四”以后我国翻译事业开创了新的历史时期,开始介绍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和无产阶级文学作品。《共产党宣言》的译文就发表在“五四”时期。白话文代替了文言文。东西方各国优秀文学作品,特别是俄国和苏联的作品,开始由我国近代翻译史上卓越的先驱者鲁迅、瞿秋白等前辈介绍进来。文学巨匠--鲁迅的翻译(P4)

在鲁迅留下的1000多万字中,有一半是翻译文字。不少学者指出,鲁迅首先是翻译家,其次才是作家。精通日语,德语。粗通英语,略知俄语。

鲁迅前后长达33年的翻译生涯中,共翻译了十五国一百一十人的两百四十四种作品。鲁迅翻译了很多俄国和苏联的优秀文学作品,例如:《毁灭》、《死魂灵》等。鲁迅的译作强调“直译”,以信为主,“宁信而不顺”,为的“不但在输入新的内容,也在输入新的表现法”。鲁迅所反对的,其实并不是“意译”,而是胡译或曲译。鲁迅的主张周作人1885年1月16日~1967年5月6日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文学理论家、评论家、诗人、翻译家、思想家,中国民俗学开拓人,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翻译:古希腊喜剧《财神》(阿里斯托芬作)、《希腊神话》、《伊索寓言》全译本、古希腊悲剧《欧里庇得斯悲剧集》(与罗念生合作翻译);日本现存最古的史书《古事记》我国翻译活动的四次高潮时期:1.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2.明清至“五四”前介绍西方科技、政治、思想和文学的翻译;3.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介绍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和无产阶级文学作品的翻译;4.建国以来,我国翻译事业的成就超过了任何历史时期。总结:我国翻译史简介中西方翻译史的共性:

●首先,中西方翻译(指笔译)的开端及大规模展开都与宗教文献翻译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西方是《圣经》的翻译,中国是佛经的翻译。

●其次,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翻译在传播知识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当我们把中西方翻译在传播知识方面的贡献放在一起进行考察时,这种作用也就得到了进一步的彰显。

中西方翻译史的共性:●再次,翻译对各国民族语言的确立和发展所起的作用,在西方和中国也都不乏明显的共同点。西方翻译史上,马丁·路德的圣经翻译对德语语言的统一和发展、对确立现代德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圣经》的英文翻译也同样对丰富英语的词汇、表现手段等,促进英语朝现代英语的发展,贡献卓著。中西方翻译史的共性:●对于中国,佛经翻译对丰富汉语词汇所起的作用、20世纪上半叶的文学翻译对我国现代白话文的确立和发展所起的作用等等,也是众所周知的。佛经词源:世界、唯心、实际、相对、绝对、意识、因果、悲观、此岸、彼岸、平等现在、过去、未来、刹那、瞬间、须臾、圆满、念书、缘分、姻缘、生老病死、不可思议、一丝不挂、回头是岸、恍然大悟阎王、超度、火化、供养、礼拜、烧香、还愿、行善、放生翻译家:傅雷傅雷(1908年4月7日-1966年9月3日)中国著名的翻译家、作家、教育家、美术评论家。早年留学法国巴黎大学。他翻译了大量的法文作品,其中包括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伏尔泰等名家著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