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传统文化》课后练习题及答案汇 第1-10_第1页
《中华优传统文化》课后练习题及答案汇 第1-10_第2页
《中华优传统文化》课后练习题及答案汇 第1-10_第3页
《中华优传统文化》课后练习题及答案汇 第1-10_第4页
《中华优传统文化》课后练习题及答案汇 第1-1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测试一、选择题(35分,每题1分。)1.秦汉以后,()图书代表了中华文化的主干。A.经部B.史部C.子部D.集部2.《论六家要旨》的作者是()。A.左丘明B.班昭C.司马迁D.司马谈3.以下著作中,不属于经部的是()。A.《六祖坛经》B.《大学》C.《周易》D.《尚书》4.在《尚书.洪范》一文中,“金曰从革”中的“革”意为()。A.皮革B.变革C.甲胄D.免除5.在古代,用龟甲占吉凶叫“卜”,用蓍草占吉凶叫()。A.兆B.算C.祀D.筮6.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不包括()。A.王夫之B.戴震C.顾炎武D.黄宗羲7.被誉为“政书之祖”的是()。A.《周易》B.《大学》C.《论语》D.《尚书》8.关于《周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周易》中最具有哲学意味的是《传》的部分B.《易经》包括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及卦辞、爻辞C.《周易》为老子及其弟子所著D.《易经》被认为是群经之首9.以下爻辞中,体现了《周易》哲学忧患意识的是()。A.潜龙勿用B.飞龙在天,利见大人C.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D.见龙在田,利见大人10.关于乾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乾卦的卦象是天B.乾卦第一爻的爻辞是“潜龙勿用”C.乾卦是易经六十四卦的第一卦D.《易经》六十四卦中,只有乾卦有“用九”11.“韦编三绝”是()勤读《易》书的一则典故。A.老子B.孔子C.孟子D.庄子12.在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时”意思是()。A.按时B.时间C.时代D.长期13.“道法自然”思想中的“自然”指的是()。A.自然界B.人的本性C.社会规律D.自然而然14.关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意思是君子要懂得顺应天道,使自己强健而生生不息B.出自《周易.象传》C.是《易经》坤卦的卦辞的解释D.出自乾卦的“大象”15.关于《周易》,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为孔子所作B.又名“十翼”C.分为经部和传部D.是一部记载古代自然现象变化的科学著作16.以下不属于《老子》别称的是()。A.《道德真经》B.《老子五千文》C.《五千言》D.《公羊传》17.“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殆”意思是()。A.消弭B.怠慢C.疲倦D.死亡18.关于《老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又称《道德经》B.分上下两篇,《德经》和《道经》C.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D.主要论述“阴”与“阳”的变化与调和19.对“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句中的“法”,理解正确的是一项()。A.法则B.规定C.效法D.管理20.“三玄”是魏晋时期人们对先秦典籍《老子》、()和《周易》三部书的总称。A.《尚书》B.《春秋》C.《山海经》D.《庄子》21.庄子为文擅用“三言”:寓言、重言、()。A.危言B.警言C.文言D.卮言22.下列词语中,与《齐物论》里“若有真宰,而不得其眹”的“真宰”意思相近的是()。A.造物主B.君王C.宰相D.真实23.“朝三暮四”这一典故,源于庄子的哪篇文章?()A.《养生主》B.《大宗师》C.《齐物论》D.《逍遥游》24.“庄周梦蝶”的典故出自庄子的哪篇文章?()A.《养生主》B.《大宗师》C.《逍遥游》D.《齐物论》25.我们常说“易有三易”,这里的“三易”不包括()。A.《连山》B.《归藏》C.《齐物论》D.《周易》26.庄子认为,在《诗》《书》《礼》《乐》《易》《春秋》中,用以“正名分”的史书是()。A.《易》B.《诗》C.《礼》D.《春秋》27.庄子在《天下篇》里提到的“生不歌,死无服”指的是古代哪个学派的主张?()A.墨家B.法家C.道家D.儒家28.“离坚白”战国名家()著名的诡辩论点。A.庄子B.公孙龙C.慎到D.惠子29.“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这一哲学命题的提出者是()。A.惠子B.慎到C.公孙龙D.老子30.关于庄子,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B.最早提出“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C.主张“制天命而用之”D.“寓真于诞,寓实于玄”是庄子写作的主要特征31.“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为恶是格物”这一观念的提出者是()。A.王阳明B.顾炎武C.王夫之D.朱熹32.以下著作中,属于北宋思想家张载所著的是()。A.《传习录》B.《正蒙》C.《大学问》D.《思问录》33.“良知”“良能”是由战国时期思想家()提出的人性论概念。A.荀子B.墨子C.孔子D.孟子34.《孟子字义疏证》中提到的“宋儒出入于老、释”里的“老”“释”分别指代的是()。A.程朱理学B.老子、庄子C.道教、佛教D.道家、阴阳家35.王弼哲学的核心思想来源于以下哪部著作?()A.《大学》B.《中庸》C.《道德经》D.《周易》二、判断(15分,每空1分。)1.孔子认为,要做到孝顺父母,最难的事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2.“人之有能有为,使羞其行,而邦其昌”中的“羞”意为进益。()3.《周易》内容包括《经》《传》两部分。()4.《易经》六十四卦中,除乾卦有“用九”,坤卦有“用六”外,其他卦都没有“用九”或“用六”。()5.《老子》以“道”为核心范畴,探讨了宇宙天地和人类社会的一系列重大问题。()6.“道,可道,非常道”中,三个“道”的意思相同。()7.“白马非马”这一著名的逻辑问题是由庄子提出的。()8.“内圣外王”一词最早出自《论语》。()9.庄子反对墨家克己伤身,使得肉体无法安宁的行为。()10.“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是庄子对儒家学说的嘲讽之辞。()11.庄子思想的根本属性是不确定性和无所不包的特质。()12.《庄子》一书大多以“三言”说理,三种形式融为一体。()13.戴震哲学思想是对程朱理学的继承和发展。()14.戴震反对程朱学派把“天理”、“人欲”绝对对立起来的观点,认为理学家是在“以理杀人”。()15.王弼哲学将《道德经》中的“道”转换为“无”,提出了“以无为本”的哲学理念。()三、简答题(10分)简述八卦思维的哲学意义。论述题(40分)1.墨子的非命论与天志思想是否矛盾?2.谈谈荀子的“制名之枢要”。单元测试参考答案一、选择(35分,每题1分。)1-5ADCBD6-10BDCAC11-15BADCC16-20DCDCD21-25DACDC26-30DABDC31-35ABDCC二、判断题(15分,每题1分)1-5√√×√√6-10×××√×11-15√√×√√三、简答题(10分,每题10分,共1题;每题按参考答案中列出之要点给分;答案要求简明扼要,表达通顺,不合要求者酌情扣分。)八卦思维的哲学意义,不止于构建了宇宙生成系统模式并蕴涵着本体论观念的萌芽,而且还包含着极其丰富的辩证方法。从整体方面看,八卦的各卦并非互不关涉的独立系统,而是具有非常复杂的相互关系,例如:乾与坤、震与巽、坎与离、艮与兑构成相对关系;乾、巽、艮、坤、震、兑构成递变关系。所有这些关系,体现了我们的祖先对于宇宙万物既矛盾又统一的初步认识。四、论述题(40分,每题20分;按参考答案中列出之要点给分;答案要求简明扼要,表达通顺,不合要求者酌情扣分。)1.不矛盾。首先,墨子“非命”“尚力”的人生观中,力指个人主体创造性,命指人生境遇的固定性,反对宿命论,主张命运由人自为。历史经验证明“命”是不存在的,人们的直接经验也证明“命”是不存在的,在经验中不能看到或听见命的具体表现,就不能肯定命的存在。实践上,命定论是十分有害的。人们如果认为命定论,那么就会认为智愚富贱都是生来如此,由命决定的,就没有后天的努力,而人就不能进步,不能改善“恶”的本性。其次,“天志”“明鬼”的天人关系是,天能对人赏善惩恶,人也能以其行为感应天,鬼也能与人交通,墨子所提出的兼爱学说,必从外在寻一个保证,就是天志。墨子根据历史传说和众人“耳目之实”,证明有鬼,他之所以重鬼,是因为鬼能赏善惩恶。墨子坚决否认命运的存在,他认为人在乎个人努力或不努力,不在于命运。2.是指名实统一。(1)约定俗成,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2)同则同之,异则异之。不同的名词或概念反映不同类的事物。(3)单足以喻则单,单不足以喻则兼。单与兼无所相避则共,虽共不为害矣。(4)对名相分类,荀子把概念的基本种属关系分为两级,高级的称为共名,低一级的称为别名。(5)稽实定数,也就是说要考查客观事物,然后来证实确定概念名的含义。(6)三类谬误(一是惑于用名以乱名,二是惑于用实而乱名,三是惑于用名以乱实)。单元测试选择题(24分,单选题每题2分,多选题每题3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哪本典籍?《论语》B.《周易》C.《孟子》D.《礼记》传统中国人基本的思维方式是()。A.天人感应B.形象思维C.辩证思维D.天人合一“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中“省”的意思是()。A.节俭B.国家行政单位C.省察D.守信“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是谁说的话?A.孔子B.老子C.孟子D.墨子“勿因恶小而为之,勿因善小而不为”是三国时()劝告子女不要因为不好的事情小就去做,也不要因为良善的事情小就不去做。张飞B.关羽C.诸葛亮D.刘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是()连自己都不想得到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连自己都不想得到的,却非要强加给别人。自己想得到的,也要给别人。D.自己想要的,别人也想要。社会主义道德要坚持以()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A.爱国主义B.为人民服务C.以人为本D.执政为本古代先贤主张的“仁者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礼之用,和为贵”,可以概括为()A.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B.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C.乐群贵和,强调人际和谐D.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根据《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我国正加紧完善涉及信用征集、奖惩、黑名单等一系列制度,全方位提高失信成本,增强威慑力。据此青少年应该做到()。①依法惩处失信行为②对人守信,对事负责③大事诚信,不拘小节④树立“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观念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以下为多选题)礼教的核心是()。A.朋友有信B.长幼有序C.君臣有义D.夫妇有别E.父子有亲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德重义思想包括()。A.伦理精神B.礼教传统C.法治精神D.道德准则二、填空(36分,每空2分)1.中华传统美德,是指中国五千年历史流传下来的中华民族优秀的、优良的、崇高的、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习惯的优秀道德遗产的总和。2.“仁”的内涵是,最早由提出。3.中华传统美德的核心内涵,历代历朝基本形成共识的内容主要是“仁、义、礼、智、信”五个要素,最早出现在《》(典籍名称)中。4.“立木为信”“一诺千金”体现了“”的传统美德。5.“黄香温席”“卧冰求鲤”体现了“”的传统美德。6.民国时期的“四维八德”是指(四维)和、(八德)。7.党的十八大报告分别从、、层面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内容是、、。8.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三、简答题(20分)1.中华传统美德的形成经历了几个阶段?2.简述雷锋精神传承了中华传统美德的哪些方面。论述题(20分)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怎样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单元测试参考答案一、选择(24分,单选每题2分,多选每题3分,多选题多选或漏选不给分)单选:BDCADAACB多选:ABCDEABD二、填空(36分,每空2分,凡错字酌情扣分。)1.道德品质民族精神民族气节2.仁者爱人孔子3.白虎通义4.诚信5.孝顺6.礼、义、廉、耻忠、孝、仁、爱信、义、和、平7.国家社会个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8.精神支撑三、简答题(20分,每题10分;每题按参考答案中列出之要点给分,答案要求简明扼要,表达通顺,不合要求者酌情扣分。)1.中华传统美德的形成共经历了四个阶段。(1)为了维护\t"/item/%E4%B8%AD%E5%8D%8E%E6%B0%91%E6%97%8F%E4%BC%A0%E7%BB%9F%E7%BE%8E%E5%BE%B7/_blank"宗法等级制度的存在和国家的长治久安,\t"/item/%E4%B8%AD%E5%8D%8E%E6%B0%91%E6%97%8F%E4%BC%A0%E7%BB%9F%E7%BE%8E%E5%BE%B7/_blank"周公制礼作乐,创造了敬天尊祖、天人合一的\t"/item/%E4%B8%AD%E5%8D%8E%E6%B0%91%E6%97%8F%E4%BC%A0%E7%BB%9F%E7%BE%8E%E5%BE%B7/_blank"礼乐文化,由此成为中华民族人文精神与道德文明的肇端。(2)春秋时期,儒家的创始人孔子通过对殷周时期文化典籍的学习和整理,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体系,一般认为其核心是“仁”与“礼”。(3)孔子之后,则是孟子的“四端”和“四德”的德目体系表述影响比较大。“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认为从人先天本有的善性中产生了四种道德:仁、义、礼、智。春秋初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管仲也提出了“礼、义、廉、耻”四个道德要素。(4)西汉时期,著名儒学大师董仲舒继承了孔孟重视道德教化的传统,把“仁、义、礼、智、信”五大道德要素整合在一起加以全面阐述和规范,将其明确为整个国家要提倡和遵循的道德纲领。“五常”加上“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合称“三纲五常”。2.雷锋精神从至少四个方面体现和传承了中华传统美德。(1)雷锋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品德体现了自古以来我们中华民族的“忠”德。“忠”最初不是后世忠君的概念。《左传》中,季梁主张“上思利民,忠也”,曹刿论战认为鲁庄公的“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忠之属也”,晋人荀息认为“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楚人子襄认为“将死不忘卫社稷,忠也”,忠强调的主要是国君忠于人民,官员忠于国家。孔子将忠从政治伦理扩展到人际关系的准则,主张“主忠信”,“与人忠”,“言忠信”。忠的观念造就了中华民族的优秀爱国传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国破家亡的危急时刻,多少英雄志士毁家纾难,甚至献出自己的生命。(2)“仁者爱人”,雷锋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华民族己立立人、己达达人传统美德的升华。孔子主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想立身也要帮助他人立身,自己想发达也要帮助他人发达,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就不要让别人去做。(3)爱岗敬业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孔子就主张“事思敬”,“执事敬”,“修己以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做任何事情都要严肃认真,要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先做好事情然后才去考虑报酬。(4)严于律己,自省修身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儒学本来就是内圣外王之学,重视自身道德的修养。孔子主张“正其身”,“其身正,不令而行”,要“修己以安百姓”,要“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赞扬颜回“退而省其私”,曾参说自己“吾日三省吾身”,都非常重视自己品德的修养。修身是根本,身修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五、论述题(20分;略)单元测试一、填空题(30分,每空1分。)1.中国最早的学校是,最早出现在时期。2.“六艺”包括、、、、、。3.西周时期,设在王都的小学、大学,总称为,设在王都郊外六乡行政区的地方学校,总称。4.汉代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是,他是汉代最负盛名的儒家学者之一,有“汉代孔子”之称。5.在文化教育上,西周时代的历史特征是。6.私学始于而盛于。7.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育问题的著作。8.孟子教育理论的基础是,荀子教育理论的基础是。9.“兼爱非攻”是的主张。10.宋元私塾中最流行的识字教材有、、。11.“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指的是、、、。12.清政府于年宣布废除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13.在教育对象上,孔子主张。14.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才选拔制度是。15.“六学二馆”中的“二馆”指和。二、选择题(30分,每题2分。)1.“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把()相隔离。A.教育与生活B.教育与经济C.教育与生产劳动D.教育与政治2.在中国古代社会中,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依据的是()。A.六艺B.四书五经C.论语D.八股文3.记述孔子教育思想的著作是()A.《论语》B.《墨子》C.《学记》D.《春秋》4.在明朝众多书院中,名声大、影响广的是()A.象山书院B.东林书院C.养正书院D.昌溪书院5.王守仁的教育思想是从()的哲学观点出发的。A.唯物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主观唯心主义6.《学记》中提出的“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的施教原则,这里指()A.因材施教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启发诱导原则D.及时施教原则7.被誉为“天下书院之首”的是()A.白鹿洞书院B.岳麓书院C.嵩阳书院D.东林书院8.我国奴隶社会“学在官府”的现象,体现教育具有()的特点。A.社会性B.阶级性C.历史性D.永恒性9.《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要求教学中要贯彻()A.因材施教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启发诱导原则D.及时施教原则10.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理论著作是()A.《论语》B.《学记》C.《孟子》D《大学》11.引起并决定教育发展变化最根本、最内在的因素是()A.社会生产力B.政治制度C.科技水平D文化制度12.在中国教育史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育原则的是()A.孔子B.孟子C.墨子D朱熹13.作为我国古代教育机构的“书院”最早出现在()A.宋朝B.唐朝C.明朝D隋朝14.由周敦颐提出,经二程发展,最后由朱熹完成的儒学理论史称()A.经学B.心学C.玄学D理学15.改国子寺为国子监是在()时期A.隋文帝B.隋炀帝C.唐高祖D唐太宗三、简答题(20分)1.简要说明我国古代教育的基本特点。2.简要谈一谈孔子的教育主张。四、论述题(20分)论述科举制度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单元测试参考答案一、填空题(30分,每空1分,凡错字酌情扣分。)1.庠夏朝2.礼乐射御书数3.国学乡学4.董仲舒5.学在官府6.春秋战国7.《学记》8.性善论性恶论9.墨家10.《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11.《论语》《孟子》《大学》《中庸》12.190513.有教无类14.九品中正制15.崇文馆弘文馆二、选择题(30分,每题2分)1.C;2.B;3.A;4.B;5.D;6.B;7.A;8.B;9.C;10.B;11.A;12.A;13.B;14.D;15.B三、简答题(20分,每题10分,共2题;每题按参考答案中列出之要点给分;答案要求简明扼要,表达通顺,不合要求者酌情扣分。)1.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教育具有严格的阶级性和等级性;以儒家文化为核心,融合佛、道文化;注重伦理道德教育,忽视科学文化知识;官学和私学并行。2.有教无类;注重启蒙教育;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学思行并重;善于向他人学习。四、论述题(20分;按参考答案中列出之要点给分;答案要求简明扼要,表达通顺,不合要求者酌情扣分。)积极影响:科举制彻底否定了以门第和出身作为选拔标准的特权制度,为封建国家选官用人搭建了一个相对公开、公平、公正的平台,为社会精英的流动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使成百上千的中小地主阶级、甚至平民阶层的子弟有机会进入治国行列,这就为国家的发展增添了活力。消极影响:以儒家经典为基本科目明显地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发展,应举的士子们志为了功名利禄,穷毕生精力读经,研经,而非儒学的自然科学理论、制造技术和工艺,却被视为“旁门左道”和“雕虫小技”,从而造成中国社会长期因循守旧、思想停滞不前的局面。同时,落后刻板的考试内容和考试模式也束缚了人们的头脑,特别是明清以来以“八股文”取士,使中国的教育陷入了一种病态的畸形发展之中,士子们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状况愈演愈烈。单元测试一、填空(20分,每空1分。)1.司马迁的现存作品,除《史记》外,还有《》、《》这两个单篇。《史记》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司马迁语)的伟大著作,所以历来为人们所推重。2.建安“七子”的名称来源于《》,被称为“七子之冠冕”的是。3.在南北朝诗人中,大量创作山水诗的是,推动七言诗体发展的是,集六朝之大成的是。4.南北朝时期的散文代表作,有北魏的《水经注》和北齐杨衒之的《》。5.东汉政论散文以的《》为代表,该书的主导思想是“”。6.“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出自编的《乐府诗集》中的《》一诗。7.“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作者为;提出“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是。8.“江郎才尽”中的“江郎”指;《别赋》的首句为“,。”二、解释加点的字词(10分,每题1分。)1.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坐:2.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顾:3.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会:4.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单于益骄。置:5.陵恶自赐武,使其妻赐武牛羊数十头。恶:6.武子男元与安有谋,坐死。坐:7.惟日月之逾迈兮,俟河清其未极。惟:8.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寡仇:9.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薄:怍:10.余睹李将军,恂恂如鄙人,口不能道辞。恂恂:鄙人:三、默写(10分)1.谢脁的《晚登三山还望京邑》。2.曹操的《短歌行》。四、简答题(20分)1.简述汉赋的发展阶段及代表作家、作品。2.简述《史记》的语言成就。五、论述题(40分)1.《苏武传》中刻画苏武形象的方法有哪些?2.比较《陌上桑》和《羽林郎》思想艺术上的异同。附:辛延年的《羽林郎》昔有霍家奴,姓冯名子都。依倚将军势,调笑酒家胡。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长裙连理带,广袖合欢襦。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两鬟何窈窕,一世良所无。一鬟五百万,两鬟千万余。不意金吾子,娉婷过我庐。银鞍何煜爚,翠盖空踟蹰。就我求清酒,丝绳提玉壶。就我求珍肴,金盘脍鲤鱼。贻我青铜镜,结我红罗裙。不惜红罗裂,何论轻贱躯!男儿爱后妇,女子重前夫。人生有新故,贵贱不相逾。多谢金吾子,私爱徒区区。单元测试参考答案一、填空(20分,每空1分,凡错字酌情扣分。)1.悲士不遇赋报任安书成一家之言2.典论·论文王粲3.谢灵运鲍照庾信4.郦道元洛阳伽蓝记5.王充论衡疾虚妄6.郭茂倩西洲曲7.曹操曹丕8.江淹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二、解释加点的字词(10分,每词1分,凡错字酌情扣分,表达不清者酌情扣分。)1.因为2.念3.适逢4.赠送5.羞愧之意6.以罪而受处罚7.念;过往8.很少可以匹敌9.迫近;惭愧10.诚朴的样子;乡下人三、默写(10分,每题5分;凡错字每2字扣1分,扣完为止。)略四、简答题(20分,每题10分,共2题;每题按参考答案中列出之要点给分;答案要求简明扼要,表达通顺,不合要求者酌情扣分。)1.三个阶段:⑴形成阶段,骚体赋盛行,代表作家、作品为:贾谊《鵩鸟赋》、《吊屈原赋》,枚乘《七发》是汉大赋形成的标志;⑵兴盛阶段,散体大赋盛行,代表作家、作品有“汉赋四家”: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扬雄《甘泉赋》、《羽猎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⑶衰微阶段,抒情小赋兴起,张衡《归田赋》、赵壹《刺世嫉邪赋》是其代表。(概说)2.⑴运用个性化语言表现人物性格,如项羽、刘邦、周吕等;⑵叙述语言准确生动,如《李将军列传》;⑶大量引用民谣、谚语,通俗易懂,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五、论述题(40分,每题20分;按参考答案中列出之要点给分;答案要求简明扼要,表达通顺,不合要求者酌情扣分。)1.苏武:忠于祖国,具有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⑴典型环境、语言、行动:通过艰苦考验的描写,表现苏武饥寒不能摧的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历久不磨的爱国意志;通过以死报国的行动,刻画苏武威武不能屈的坚强个性;通过两次劝降的描写,突出苏武利禄不能诱、私情不能移的民族气节。⑵对比手法:与张胜、卫律、李陵对比。⑶细节描写:“汉节”不离手,是苏武战胜各种困难的精神支柱。(班固与《汉书》)2.《羽》的故事情节与《陌》颇为相似,可看出学习《陌》的痕迹:情节上,皆为豪强调戏妇女;人物上,都是下层劳动妇女;结构上,都是正义战胜邪恶;描写方法上,都是采用铺陈方法,侧面烘托女主人的外形美。《羽》又有创新:《陌》是喜剧,气氛轻松诙谐;《羽》中霍家豪奴与胡姬为短兵相接,胡姬孤身一人,只能勇斗,进而以死相拼,显示出比《陌》更具现实意义。(汉乐府)单元测试一、填空(70分,每空2分。)1.传统艺术生发于中华民族古老的之中,是其生命活动的彰显。2.的书法艺术,诸体兼备,但行草书法艺术最为出色。他具有代表性的书法艺术作品有《草书学古帖卷》、《草书杜甫诗卷》等。3.傅山的书法艺术的作品有、、《行书七言诗轴》等。4.书法艺术的字体,古代主要有篆、隶、草、、五种。5.唐代的、、和元代的、赵孟历来被认为是四大楷书名家。6.“六朝三杰”是指中国绘画史上六朝时期杰出的三位画家,这三位是、、。7.晚清时期,伴随着政治的衰败,士大夫画逐渐衰微,同时在新开辟的通商口岸上海,广州等地,越来越多的画家聚集于此,形成了“”和“”两大画派,涌现出一大批画家和作品,影响了近现代绘画创作。8.五代四家指的是五代时期四大山水画家,即、、董源、巨然。唐朝以来,四家画风形成了比较明显的变化,并成为“”至“”的一大桥梁。9.之后,中国绘画艺术进一步成熟完备。10.张择端的名作是一幅被誉为描绘北宋市民生活的风俗画。11.中国画包括、、。12.周朝,政府设立了由“”总管的音乐机构。13.公元前221年,嬴政一统六国,为适应政治上的大一统和文化管理上的一体化需要,曾设有专门管理音乐的官署——;14.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和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15.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越剧、、评剧、豫剧”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16.、虚拟性、程式性,是中国戏曲的主要艺术特征。17.我国的戏曲之祖指的是,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18.周代设立了由“”总管的音乐机构,教授乐德、乐语、乐舞,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宫廷雅乐体系。19.汉代主要的歌曲形式是相和歌,这一形式从最初的“一人唱,人和”的清唱,渐次发展为有丝、竹乐器伴奏的“”。20.宋、金、元时期音乐文化的发展以的勃兴为重要标志,较隋唐音乐有了更为深入的发展。二、选择题(30分,每题3分)1.以下()属于中国艺术。A.山水画B.京剧C.书法、山水画、京剧都是D.书法2.中国书法以()为美。A.刚正B.力量C.中和D.柔和3.()是我们现今能看到的最早成体系的文字。A.英文B.甲骨文C.金文D.纸草文字4.秦统一六国之后用于书写诏书等匹配皇帝的专用字体是()。A.金文B.隶书C.小篆D.大篆5.()是秦朝末年民间从“草篆”发展而来的一种字体。A.大篆B.小篆C.草书隶书6.以下()绘画作品用连环画方式真实地描绘了当时贵族饮宴、乐舞的浮华生活,将中国绘画的现实主义传统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A.仿唐乐舞B.韩熙载夜宴C.游春图D.照夜白7.《马王堆汉墓帛画》是中国()绘画作品。A.西汉B.东汉C.先秦D.西周8.根据音乐的不同,“风”是《诗经》中具有地方色彩的音乐,下列不属于“风”的是()A.《生民》B.《东山》C.《七月》D.《硕鼠》9.元曲在元代被称作()。A.新诗B.新词C.新曲D.新乐府10.随着元代戏曲艺术的发展,出现的最早的总结戏曲演唱理论的专著是()A.燕南之庵的《唱论》

B.周德清的《中原音韵》

C.

郭楚望的

《潇湘水云》D.李渔的《闲情偶寄》单元测试参考答案一、填空(70分,每空2分,凡错字酌情扣分。)1.生存劳作2.王铎3.《丹枫阁记》《草书孟浩然诗卷》4.楷行5.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6.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7.海派岭南画派8.荆浩关仝唐风宋格9.五代两宋10.清明上河图11.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12.大司乐13.乐府14.歌舞说唱滑稽戏15.京剧黄梅戏16.综合性17.昆曲18.大司乐19.相和大曲20.市民音乐二、选择题(30分,每题3分)1.C2.C3.B4.C5.D6.B7.A8.A9.D10.A单元测试一、判断题(32分,每题2分。)1.“青衿”代指商朝国子生,作为贤士的代称。古指读书人。(

)2.白丁,古代平民着白衣,所以常以“白丁”称呼平民百姓。(

)3.袍泽,袍指古代外衣,泽指古代内衣。袍泽指同事。(

)4.布衣,麻布衣服,借指平民。古代平民不能衣锦绣,多穿布衣。布衣之交,即指贫贱之交。(

)5.纨绔,是古代一种用细绢做成的裤子。古代富家子弟都穿细绢做的裤子,这很能反映出他们奢侈的特点,因此,人们常用纨绔来形容富家子弟。(

)6.汉代规定,皇帝冕冠为八旒(即八排),为玉制。冕冠的颜色,以黑为主。冕冠两侧,各有一孔,用以穿插玉笄,以与发髻拴结。并在笄的两侧系上丝带,在颌下系结。

)7.曲裾,即为战国时期流行的深衣。汉代仍然沿用,但多见于西汉早期。到东汉,男子穿深衣者已经少见,一般多为直裾之衣,但并不能作为正式礼服。(

)8.簪缨,古代达官贵人的冠饰。后遂借以指高官显宦。簪为文饰,缨为武饰。也指古代女子发上所佩戴的簪子。(

)9.商周时代的服饰,主要是上身穿衣,衣领开向左边;下身穿裳,裳就是裙;在腰部束着一条宽边的腰带,肚围前再加一条像裙一样的韍,用来遮蔽膝盖,所以又叫做蔽膝。(

)10.宋朝时侯的服饰宋朝的男装大体上沿袭唐代样式,一般百姓多穿交领或圆领的长袍,做事的时候就把衣服往上塞在腰带上,衣服有多种颜色。(

)11.朝服的纹样主要为龙纹及十二章纹样。一般在正前、背后及两臂绣正龙各两条;腰帷绣行龙五条襞积(折裥处)前后各绣团龙八条;裳绣正龙两条、行龙四条;披肩绣行龙两条;袖端绣正龙各一条。十二章纹样为日、月、星辰、山、龙、华虫、黼、黻八章在衣上;其余四种藻、火、宗彝、米粉在裳上,并配用四色云纹。(

)12.汉服基本由曲裾、直裾、襦裙、褙子这些款式组成。()

13.元·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解下了这金花八宝凤冠儿,解下了这云霞五彩帔肩儿,都送与张家小姐妆台次,我甘心倒做了梅香听使。”“凤冠霞帔”,原指旧时富家女子出嫁时的华美的装束。后也指官员夫人的礼服。()14.汉服运动是一场来自民间的文化运动,其口号之一是“华夏复兴,衣冠先行”。“同袍“一词出自《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在汉服复兴者间运用广泛。()15.古代汉族女子满15周岁为及笄,这里的“笄”指的是簪子。男子20岁行冠礼,故称20岁为“弱冠”,此处的“冠”是指帽子。()16.旗袍在中华民国20世纪20年代之后成为最普遍的女子服装,由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二、选择题(20分,每题2分。)1.古罗马帝国把中国称作塞里斯国,意思是()A.瓷国B.丝国C.茶叶之国D.东方国家2.唐代诗人白居易《琵琶行》中诗句“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里面的“青衫”代表的官阶是()A.五品B.七品C.九品D.六品3.宋代,官员腰间佩戴的“鱼袋”的作用是()A.区别官品

B.通行凭信C.公文印鉴

D.领取俸禄4.丢了乌纱帽形容丢了官位,那么明代官员的乌纱帽是搭配什么衣服的()A.常服B.朝服C.AB都不是D.AB都可以5.礼仪是汉文化中的重要部分,男子站立时,正衣冠,身体肃立,同时手的放法是()A.两手相扣B.左手盖于右手上C.右手盖于左手上D.ABC都可以6.汉服交领形制中,衣领一般为“右衽”,请问“右衽”的意思是()A.左前襟掩向右腋系带,将右襟掩覆于内B.右前襟掩向左腋系带,将左襟掩覆于内7.清·钱彩《说岳全传》:“自从陈桥兵变,黄袍加体,即位以来,称为真龙天子。”此处“黄袍加身”的人是()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宋太祖8.宋代五品官员()穿紫色的官服。A.可以B.不可以9.“肩挑日月,背负星辰”作为\o"中国皇帝列表"皇帝冕服的既定款式,是从()开始的。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10.2011年5月23日,()成为国务院批准公布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A.旗袍B.旗袍手工制作工艺C.汉服D.汉服手工制造工艺三、填空题(48分,每空3分。)1.唐装是由清代的传统服装改良而来的。2.五胡乱华之时,原先在中原地区的知识份子及各阶层人民纷纷逃亡到南方,保留了中原文明的火种,而逐渐把江南开发成繁华富庶之地。这一事件史称。3.金国熙宗实行“循汉俗,服汉衣冠,尽忘本国言语”,后满清以此为鉴,实行,汉服遂亡。4.一套完整的汉服通常有三层:、、。5.汉服运动兴起于年,被称作汉服上街第一人的是。6.汉服的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7.在元代大宴活动中,天子百官要穿统一颜色的服装,称为“质孙服”,汉人称其为,意思为“单色衣”,其形为袍袄状,与汉族深衣相近。8.汉服的特点包括、、、等。单元测试参考答案一、判断题(32分,每题2分。)1×。

“青衿”代指周朝国子生,作为贤士的代称。古指读书人。2√。3×。

袍泽,袍指古代外衣,泽指古代内衣。袍泽指军中同事。4√。5√。6×。汉代规定,皇帝冕冠为十二旒(即十二排),为玉制。7√。8×。簪缨,古代达官贵人的冠饰。后遂借以指高官显宦。簪为文饰,缨为武饰。也指古代女子发上所佩戴的簪子上的吊坠。9√。10×。宋朝时侯的服饰宋朝的男装大体上沿袭唐代样式,一般百姓多穿交领或圆领的长袍,做事的时候就把衣服往上塞在腰带上,衣服基本上是黑白两种颜色。11×。朝服的纹样主要为龙纹及十二章纹样。一般在正前、背后及两臂绣正龙各一条;腰帷绣行龙五条襞积(折裥处)前后各绣团龙九条;裳绣正龙两条、行龙四条;披肩绣行龙两条;袖端绣正龙各一条。十二章纹样为日、月、星辰、山、龙、华虫、黼、黻八章在衣上;其余四种藻、火、宗彝、米粉在裳上,并配用五色云纹。12√。13√。14√。15√。16√。二、选择题(20分,每题2分。)1B2C3A4B5C6A7D8B9B10B三、填空(48分,每空3分,凡错字酌情扣分。)1.马褂2.永嘉之乱衣冠南渡3.剃发易服4.小衣(内衣)中衣大衣5.2003年王乐天6.汉衣冠汉装华服7.一色服8.交领右衽褒衣广袖子系带隐扣纹饰配件单元测试一、填空(20分,每空2分。)1.时期开始学会了钻木取火,从此吃熟食,进入石烹时代。2.中国历史上的时代到达饮食文化的第一个高峰。3.中国传统"八大菜系"包括。4.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利用茶叶和栽培茶树的国家。5.唐代被誉为“茶圣”,其所著《》在历史上吹响了中华茶文化的号角,其系统地总结了唐代以及唐以前茶叶生产,饮用的经验,提出了精行俭德的茶道精神。6.发酵而成的是中国最古老的酒之一,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多种糖类、有机酸、维生素等,发热量较高,自古至今一直被视为养生健身的"仙酒"、"珍浆"。7.四川风味由风味和风味组成。8.绿茶的三绿品质特征指的是。二、判断题(10分,每题2分。)1.中国传统上有不同节日饮用不同酒的习俗,自古以来重阳节有饮菊花酒的风俗,对吗?()2.蜜汁叉烧这道菜属于川菜,对吗?()3.六味是指酸、甜、苦、辣、咸、鲜,对吗?()4.全羊席是土家族的上等宴席,对吗?()5.傣族不吃鱼类,对吗?()三、单选题(10分,每题2分。)1.按照制作工艺,可以将茶叶分为()大类。A.四B.五C.六D.七2.构成中国菜主要部分是()。A.素菜B.地方风味菜C.宫廷菜D.少数民族菜3.()菜以清香、鲜嫩、味佳而著称。A.鲁菜B.川菜C.淮扬菜D.粤菜4.我国最早阐述“医食同源”理论的书籍是()。A.《黄帝内经》B.《千金要方》C.《饮膳正要》D.《本草纲目》5.宫廷菜北味以长安、洛阳、开封、北京和()为代表。A.天津B.大同C.沈阳D.杭州四、多选题(20分,每题4分。)1.面食可分为()三大流派。A.京式B.广式C.苏式D.川式2.()一起被天津人称为“风味三宝”。A.艾窝窝B.耳朵眼炸糕C.狗不理包子D.十八街麻花3.上海菜的特点是()。A.汤卤醇厚B.咸淡适口C.保持原味D.制作精细4.鄂菜由()地方菜组成。A.武汉B.宜昌C.荆州D.黄州5.()被称为山西“四大拉面”A.刀削面B.刀拨面C.拉面D.拨鱼儿五、简答题(40分)1.简述传统茶文化饮茶方法的演变。2.简述倒酒的基本礼仪。单元测试参考答案一、填空(20分,每空2分,凡错字酌情扣分。)1.燧人氏2.唐宋3.鲁菜、川菜、粤菜、闽菜、苏菜、浙菜、湘菜、徽菜4.中国5.陆羽;茶经6.黄酒7.成都;重庆8.干茶绿;茶汤绿;茶底绿二、判断题(10分,每题2分。)1.对2.错3.对4.错5.错三、单选题(10分,每题2分。)1.C2.B3.A4.A5.C四、多选题(20分,每题4分。)1.ABC2.BCD3.ABC4.ACD5.ABCD五、简答题(40分,每题20分,共2题;每题按参考答案中列出之要点给分;答案要求简明扼要,表达通顺,不合要求者酌情扣分。)1.(1)煎饮法(2)羹饮法(3)研碎冲饮法(4)全叶泡饮法2.礼仪一,倒酒是有讲究的,一般在一桌吃饭的要给长辈倒酒,其在你左边用右手倒酒,反之则用左手;朋友在一起则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倒酒,左边的用右手,右边的用左手倒酒,这是非常重要的。原则就是环抱姿势为主,不反手拒外。礼仪二,酒不可倒得太满,基本上七、八分杯为宜,便于端起不致洒酒。礼仪三,最不适宜拿对方杯子,这仅出于卫生考虑;如果是长辈,也可拿起对方杯子倒酒,但要轻拿轻放。礼仪四,给别人倒酒时,出于礼貌应该是走到他身边去倒,而不是在你的对面拿着他的杯子去倒。倒酒时,杯子可以端起来,也可以不端起来,按礼仪上说为了不撒酒,不端杯子,但倒酒时候必须事先征求客人的意见,一般红酒是杯子的3分之1,并且倒完后酒杯朝客人,白酒一般倒七分、八分满即可。注意倒酒时要让酒杯朝向客人,为了避免倒完酒时酒瓶口的酒滴到别处,在酒瓶口抬起来时,要把酒瓶旋转一个角度,让瓶口上的酒滴沿瓶口自然流淌。礼仪五,不可强行劝酒,喝酒要奉行自愿原则,对于特殊人群严格执行禁酒令,不可违规劝酒;对于身体条件不适宜饮酒的,不可强行劝酒;对于有酒后驾驶行为的,应极力阻止,妥善安排好代驾或者休息。不冒生命危险喝酒,是对彼此最基本的尊重。单元测试一、选择题(20分,每题2分。)1.一个建筑物背后承载了很多思想文化内涵,以下哪项文化要素无法在建筑物中呈现出来?()A.哲学B.政治C.民俗D.饮食习惯2.建筑是石头的史书,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A.建筑是用实物来保持人类历史的方式B.建筑就好像是写在石头上的文字,有没有都不会影响后人对历史的解读C.建筑的历史是人眼睛能够真真切切看见的历史D.建筑以其生动的形象记录了人类历史3.以下哪栋古建筑至今尚未被拆除?()A.梁思成林徽因在北京的故居B.蒋介石在重庆的行营C.岳麓书院D.北京古城墙4.以下哪个中国历史上的古都至今还保留完好?()A.北京B.长安C.开封D.南京5.以下哪种材料不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常用材料?()A.木头B.土C.石头D.钢筋混凝土6.“墙倒屋不塌”这句古语形容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哪个特点?()A.建筑高度高B.建筑结构精巧C.抗震性好D.建筑强度高7.以下哪个文明不属于世界六大古文明?()A.古埃及文明B.非洲文明C.古希腊文明D.古中美洲文明8.以下哪项不是中国古建筑常用屋顶式样?()A.庑殿顶B.盔顶C.圆形屋顶D.叠顶9.中国古代建筑中“进”的概念,是以什么为计算单位的?()A.庭院数B.门数C.建筑数D.长度10.请问,中国园林艺术发展的第一个高潮出现在什么时候?()A.明清时期B.秦汉时期C.魏晋南北朝时期D.宋元时期二、判断题(20分,每题2分。)1.紫禁城的正门是西直门。()2.坛一般用来祭祀自然的神灵,庙一般用来祭祀人物。()天坛祈年殿的屋顶最初拥有三种颜色,不包含蓝色()4.中国古代园林艺术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向往自然之美,讲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5.设计建造古建筑时,使用材料是受到限制的。()6.据研究,世界上只有中国是严格按照人的等级来划分建筑的等级。()7.南方最早的人类是穴居野处。()8.中国古建筑极少有以单体的形式出现的。()9.一般来说,中国古建筑的开间数大多数为奇数,很少有偶数。()10.古代的私家园林多属于文人园林。()三、简答题(20分)1.举例简述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2.简述地域气候条件所造成的自然特征对中国古代北方建筑和南方建筑的影响。五、论述题(40分)1.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中国不少古代园林杰作不幸毁于自然和人为的破坏。但是至今仍有大量的遗物保存了下来,请问按这些古园的地位和功能及造园艺术的特点可分为几类。2.说明封建等级制度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体现。单元测试参考答案一、选择题(20分,每题2分。)1-5DBCAD6-10CBCCC二、判断题(20分,每题2分。)1-5×√×√√6-10√×√√√三、简答题(20分,每题10分,共2题;每题按参考答案中列出之要点给分;答案要求简明扼要,表达通顺,不合要求者酌情扣分。)1.(1)采用木结构的弹性体系。中国古代的建筑结构,形成了以木结构体系为中国古代建筑结构的主流。这个体系的特点是用木料做成房屋的构架,各构件之间的结点用榫卯相结合,构成了富有弹性的框架,具有抗震性能强的特点。(2)优美的艺术造型。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造型外观一般可以分为台基、屋身和屋顶三个部分。屋顶在艺术造型上有着非常显著的特色,装饰着人物、飞禽、走兽和各种形式的图案花纹。它们的造型不仅庄严雄伟,而且优美柔和。(3)整齐而又灵活的平面布局。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基本上有两种平面布局的方式,一种是庄严雄伟,整齐对称;一种是曲折变化,灵活多样。(4)绚丽而又淡雅的色彩。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非常丰富,工匠根据不同需要和风俗习尚而选择施用。宫殿、坛庙、寺观等建筑物多使用对比强烈、色调鲜明的色彩;江南的民居和一些园林、寺观,以洁白的粉墙、青灰瓦顶掩映在丛林翠竹、青山绿水之间,显得清新秀丽。北方山区民居的土墙、青瓦或石板瓦也都使人有恬静安适之感。(5)丰富的雕塑装饰。古建筑的雕塑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建筑物身上的,或雕刻在柱子、梁枋之上,或塑制在屋顶、梁头、柱子之上。另一类是在建筑物里面或两旁或前后的雕塑,它们大多是脱离建筑物而存在的,是建筑的保藏物或附属物。(6)建筑与环境的配合与协调。建筑与建筑之间的配合协调、建筑组群与另一建筑组群之间的配合协调,是中国古建筑艺术中十分重要的特征之一,也是中国古建筑艺术的巨大成就之一。中北方地理气候寒冷而干燥,在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的原始时代,住洞穴是最好的选择,我们的祖先们从模仿制造“山洞”到用土堆筑一个“围墙”,然后用撑起的木架做顶,变成了我们今天所说的“房子”。洞穴周围厚厚的土石,把洞内和洞外的空气隔开,起到天然的保温隔热作用,住在洞内冬暖夏凉。南方的地理气候是炎热、潮湿,多山多水。人们居住首先需要解决的是通风、防潮、防雨、防虫蛇等问题。人们从“巢居”到住进“干栏式建筑”,既可以满足了南方地区炎热潮湿气候下的需要,又可以适应山区地形的情况。五、论述题(40分,每题20分;每题按参考答案中列出之要点给分;答案要求简明扼要,表达通顺,不合要求者酌情扣分。)1.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宫苑宫苑即皇家园林。它们大多与帝王的宫殿相结合,如北京的北海、中南海、颐和园,承德的避暑山庄及故宫中的御花园等,是古代园林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第二类,宅园宅园分布于全国各地,数量很多,其中有不少艺术价值很高的作品,如北京明代米万钟所营漫园、勺园、湛园,清代李渔的半亩园等。如苏州拙政园、留园、何园等。第三类,寺观园林寺观园林在中国古代园林中也占有不少的数量。寺观不仅本身有园林,而且它的楼台殿阁、宝塔也成为大型园林风景中的重要部分,如北京碧云寺、杭州灵隐寺等。2.建筑等级制度是把建筑划分成若干等级,处在社会不同等级秩序中的阶层只能按定式享用相应的建筑。(1)屋顶的等级差别上最为明显,在宫室、庙堂的建造中,又以建筑群的规模和房屋之高低为贵贱的标准。如都城每座城门可以开3个门洞,大州的城正门开2个门洞,而县城的门只能开1个门洞。(2)建筑的数量关系也的使用也有很严格的规定。从宫室、器皿的大小,到死后坟头的高低、棺椁的厚薄都有等级的区别,越大越高贵。(3)装饰方面也充分体现了等级秩序。纹饰中龙纹大于动物纹,动物纹大于其他纹;皇家建筑可以用琉璃瓦,民居只能用青瓦等;色彩方面,黄色被规定为皇室特用的色彩,其次是红色,再次是绿色,最后是蓝色。建筑的等级制度作为礼仪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就是要在人们心里树立起等级观念,维护封建统治的秩序。单元测试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1.中医养生文化产生于,它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2.周王朝时,随着社会发展和医药知识的积累,以及巫队伍本身的分化,巫、医开始分道扬镳,其显著标志是出现了和,并设立了。3.医史上称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为“”。4.明代,李时珍著的是我国药学史上最为辉煌的一部巨著,后来被译成日、朝、拉丁、英、法、德等多国文字,广泛传播于世界各地。5.现代将衰老分为衰老及衰老两类。6.和是人体生命的两大基础。人的身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协同关系。7.辨证论治是辨证和论治的合称,是中医学术特点的集中表现。它既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防治疾病的,又是诊断和防治疾病的,也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之一。8.在整体观指导下,医家运用四诊方法,全面了解、把握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根据“”的原则,判断其发病的病因,找出疾病的本质,得出辨证的结论,确定治疗法则和方法,选方遣药进行治疗,这是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基本过程。9.朱丹溪曾写过一篇药名文,文中巧借20多味中草药名,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美好的爱情故事。明代汤显祖受其启发,以此诗为线索,构思出了名剧。10.在表现中医文化观念上是迄今为止的中国文学史上的空前绝后的作品。11.中医药的起源与人类的饮食有密切的关系,故有“”、“食医同源”之说。12.我国最早的诗歌集在反映劳动人民生产、生活、采集食物过程的同时,记载了不少的动植物药,其中约有100余种为后世本草收录。约成书于战国至秦汉之间的,主要记载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保存了不少古代神话传说和史地材料,内容多怪异。但其中载药120种以上,大多明确记载了药物的名称、产地、形态、功效以及使用方法,为后世本草著作提供了基础依据。13.“治未病”是早在中医经典著作中就已提出的防治疾病的原则。养生是中医“治未病”的基础工作和,“治未病”是养生的核心内容之一。二、选择题(20分,每题1分。)1.我国人民的养生思想有萌芽在哪里体现?A.文字甲骨文B.《黄帝内经》C.诸子百家学说D.《周礼》2.中医养生文化在什么时期形成、发展?A.上古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C.汉唐时期D.宋元时期3.载有“食医”,并对饮食的寒热温凉(指服食)及四季的五味所宜作了明确的规定。A.《问养生》B.《养生说》C.《周礼》D.《千金翼方》4.从医学的角度系统总结了先秦诸子的养生思想与实践。A.《泰定养生主论》B.《黄帝内经》C.《本草纲目》D.《养生说》5.时期,中医学流派涌现,推动了养生文化的发展。A.先秦B.汉唐C.宋元D.明清6.被称为“医圣”。A.张仲景B.李时珍C.张景岳D.曹慈山7.到了战国时代,著名阴阳家把金、木、水、火、土这五种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依照天上星象的五行运动,建立了五行学说。A.孙思邈B.邹衍C.董仲舒D.张衡8.中医养生文化的基础是什么?A.中医B.阴阳学说C.辨证论治D.整体观9.从中医角度说,早衰是人未到老年之时,由于疾病等原因导致的提前衰老的现象。下列哪一项不是早衰的原因。A.社会环境因素B.饮食因素C.自然环境因素D.劳逸因素10.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下列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人体结构的整体性B.人体生命基本物质的同一性C.人体功能活动的联系性D.人体功能活动的自主性11.从中医基本理论的角度考察,在中医学博大精深、超凡卓越的理论体系中,独具特点而又一以贯之的核心理念是。A.和谐观B.整体观C.辨证论治D.恒动观12.哪部著作塑造了具有鲜明个性的御医、儒医、庸医、铃医和僧医的形象?从这些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医术高低亦不同的医家们,反映了当时社会行医饮药生活的一个侧面。为我们今天了解清代盛世时的医学活动、学术流派和医家的临证水平,提供了难得的史料。A.《红楼梦》B.《山海经》C.《聊斋志异》D.《钱本草》13.的出现,是药物学产生的标志。A.《山海经》B.《黄帝内经》C.《神农本草经》D.《齐民要术》14.成书于东汉末年的的第一方桂枝汤,被后世家誉为“群方之冠”(《名医方论》)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药崇书》D.《齐民要术》15.我国现已发现的最古医方是。A.《本草纲目》B.《伤寒杂病论》C.《五十二病方》D.《千金要方》16.最能体现中医养生文化的辨证施养观。A.因时养生B.因地养生C.因人养生D.因气养生17.是传统养生保健理论中最重要的原则。A.辨证施养B.顺应自然C.适应社会D.动静互涵18.最主要的休息方式是什么?A.放松B.睡眠C.音乐D.娱乐19.什么与儿童生长发育密切相关?A.睡眠B.运动C.基因D.饮食20.下列哪一项不是娱乐养生过程需要注意的?A.因人而异B.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C.和谐适度D.因时而异三、简答题(20分)1.为什么中医药文化能够延续发展?2.中医养生文化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四、论述题(40分)中医养生文化的预防理念。中医养生文化有什么功能和作用?单元测试参考答案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凡错字酌情扣分。)1.我国劳动人民的养生实践2.专职医生医疗分科医事考评制度3.金元四大家4.《本草纲目》5.生理性病理性6.机体功能情志活动7.基本原则基本方法8.辨证求因9.《牡丹亭》10.《红楼梦》11.食药同源12.《诗经》《山海经》13.《黄帝内经》根本出发点二、选择题(20分,每题1分。)1.A2.B3.C4.B5.C6.A7.B8.A9.B10.D11.A12.A13.C14.B15.C16.C17.B18.B19.A20.D三、简答题(20分,每题10分,共2题;每题按参考答案中列出之要点给分;答案要求简明扼要,表达通顺,不合要求者酌情扣分。)1.(1)华夏大地具有一定的封闭性,这就避免了文化的中断和文明的破坏;(2)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这种经济模式有利于形成相对和谐的家国环境;(3)长期的大一统的局面,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4)文化因素,先秦诸子百家思想,尤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老子的道家思想等,对国家的效忠,长期的思想封闭,忠君爱国思想深入人心;(5)中华民族的家国思想根深蒂固等等。2.气的理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天人合一”观点等哲学思想,既是中医养生理论的哲学基础,又是中医养生的方法论纲要和基本概念。养生活动与中国哲学结合后,就开始具有了哲理化,走上了理性的轨道。特别是“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它以阴阳五行作为生命和自然界的基本属性,用取类比象的方法来认识养生保健的基本规律。这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中医养生文化是一种崇尚自然的和谐生命文化。四、论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