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滕南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地理试题(二)【带答案】_第1页
滕州市滕南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地理试题(二)【带答案】_第2页
滕州市滕南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地理试题(二)【带答案】_第3页
滕州市滕南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地理试题(二)【带答案】_第4页
滕州市滕南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地理试题(二)【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地理期末模拟试卷二一、选择题(共60分)2022年10月18日第20号台风“纳沙”(强台风级)生成,其台风中心位于北纬18.1度、东经113.4度,预计“纳沙”将以每小时15-20公里的速度向偏西转西偏南方向移动,强度还将有所增强,最强可达强台风级(14级,42-45米/秒)。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正确表示“纳沙”台风中心的经纬度位置的是()A. B.C. D.2.“纳沙”台风中心位置位于()A.北半球、东半球 B.南半球、东半球 C.北半球、西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答案】1.C2.A【解析】【1题详解】经线有东经和西经,东经用:“E”表示,西经用“W”表示,纬线有南纬和北纬,南纬用“S”表示,北纬用“N”表示。台风中心位于北纬18.1度、东经113.4度,读图可知,C能正确表示台风中心的位置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2题详解】东西半球的界线是西经20°和东经160°组成的经线圈,东经113.4度地处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南北半球的家界线是赤道,北纬在北半球,南纬在南半球,北纬18.1度在北半球。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在地球仪上,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的网,叫做经纬网,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也可以确定方向。3.读图完成,将下图地球仪按地球自转方向转动,最早从视线中消失的是()A.A点 B.B点 C.C点 D.D点【答案】C【解析】【详解】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因此东边的地点最早从我们视线中消失。根据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读图可以知道,图中四点中C点位于最东边,因此C点最早从我们视线中消失。ABD错误,C正确。故选C。4.微信启动页背景地理卫星照片()A.显示地球是一个规则的球体 B.首次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C.是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最初阶段 D.是地球形状最直观确凿的证据【答案】D【解析】【详解】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地球卫星照片“蓝色弹珠”是地球形状的最直观确凿的证据。今天,人们通过从宇宙空间发回的地球卫星照片,就能看清地球的真实形状。但是,在此之前,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看到地球的全貌。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故BC错误,D正确。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A错误。故选D。5.在中学生科普交流会上,小贝同学对这颗“蓝色弹珠”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A.它的平均半径大约4万千米B.它的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C.它上面有很多实在存在的经纬线D.它的最大周长约8万千米【答案】B【解析】【详解】地球的大小,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极半径为6357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故AD错误,B正确。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的弧线是经线。地球仪表面,与赤道平行的圆圈是纬线。并不是实际存在于地球上的经纬线。故C错误。故选B。6.在卫星云图中,白色代表的是()A.平原 B.晴天 C.云区 D.陆地【答案】C【解析】【详解】在卫星云图上,白色表示云区、白色越浓表示云层越厚,降水的可能性越大;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在分层设色图中、绿色表示平原,故ABD错误、C正确,根据题意,故选C。7.读下图,能正确表示世界海陆分布状况的是()A.A B.B C.C D.D【答案】C【解析】【详解】地球表面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占29%。结合题干阴影区域代表海洋,占比71%,非阴影代表陆地应为29%,符合地球海陆分布状况的是C项。故选C。读地球公转演示图(支架顶部的十字架代表“太阳光线”),完成下面小题。8.移动地球仪公转一周,可以观察到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是()A.始终直射赤道 B.23.5°S~23.5°N C.66.5°S~66.5°N D.90°S~90°N9.为了保证演示成功,移动过程中需注意事项不正确的一项是()A.使“太阳光线”正好对准地球仪的球心 B.保持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C.按照顺时针方向移动 D.按照逆时针方向移动【答案】8.B9.C【解析】【8题详解】由于地球绕着太阳公转,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倾斜的角度为23.5°,所以导致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最北到23.5°N,最南到23.5°S,移动范围是23.5°S~23.5°N,故排除ACD,故选B。【9题详解】为了保证演示成功,移动过程中,使“太阳光线”正好对准地球仪的球心,垂直于地球仪表面,故A正确;地轴是倾斜的,角度为23.5°,要保持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故B对;应按按照逆时针方向移动,故C错D对;故选C。【点睛】每年夏至日,太阳直射在23.5°N,这是太阳光线能够垂直照射的最北位置。此后太阳直射位置南移。每年冬至日,太阳直射在23.5°S,这是太阳光线能够垂直照射的最南位置。此后太阳直射位置北移。太阳直射位置在23.5°N和23.5°S之间来回移动,因此我们把23.5°N和23.5°S这两条纬线称为回归线,23.5°N称为北回归线,23.5°S称为南回归线。10.甲乙两图图幅相等,读甲乙两图,图幅相同的甲乙两图相比()A.两幅地图比例尺一样大 B.甲图范围小,但比例尺大C.乙图范围大,比例尺也大 D.甲图比例尺比乙图小【答案】B【解析】【详解】比较比例尺大小时,把文字式统一化成数字式,分子是1,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读图可知,甲的比例尺为1:5000,乙的比例尺为1:10000,故甲的比例尺大于乙的比例尺,排除AD;甲图范围小,但比例尺大,B正确;乙图范围大,比例尺小,排除C;故选:B。2020年12月8日,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结果正式公布,珠穆朗玛峰最新高程为8848.86米。读“珠穆朗玛峰测量攀登部分线路示意图(单位:米)”,完成下面小题。11.下列关于登山路线的描述,不可信的是()A.图中前进营地位于珠穆朗玛峰的东北方向B.前进营地位于山谷中C.二号营地和峰顶的相对高度可能为1800米D.三号营地至峰顶登山线路大体沿山脊方向12.马军想要了解珠穆朗玛峰在我国的具体位置,应查阅()A.中国交通旅游图 B.中国地形图 C.中国气候分布图 D.中国政区图【答案】11.C12.B【解析】【11题详解】带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来判断方向,箭头指的方向为北方,图中前进营地位于珠穆朗玛峰的东北方向,故A正确;前进营地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位于山谷中,故B正确;二号营地的海拔位于7600—8000米之间,峰顶的海拔为8848.86米,两地的相对高度在848.86—1248.86米之间,故C错误;三号营地至峰顶登山线路大体大致向高处凸出,沿山脊方向,故D正确。依据题意,故选C。【12题详解】珠穆朗玛峰是位于我国西南的喜马拉雅山脉的最高峰,可以通过查阅中国地形图了解其具体位置,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等高线出现闭合的曲线,中间数值高的部位为山顶,中间数值低的部位为盆地;等高线重叠在一起的部位为陡崖;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起的部位为山谷;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起的部位为山脊;两个山顶之间的部位为鞍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3.中国北京举办了2022年第24届冬季奥运会,成为第一个既举办夏季奥运会又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城市。中国位于图中哪个大洲()A.①大洲 B.②大洲 C.③大洲 D.④大洲14.与四幅轮廓图所表示的大洲面积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C.④①②③ D.②④①③15.②和③共同濒临的大洋是()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16.①④大洲的分界线是()A.苏伊士运河 B.白令海峡 C.乌拉尔山 D.巴拿马运河【答案】13.D14.C15.B16.B【解析】【13题详解】读图可得,①是北美洲,②是南美洲,③是欧洲,④是亚洲,中国位于图中的④大洲即亚洲。故选D。14题详解】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读图分析可知,①为北美洲,②为南美洲,③为欧洲,④亚洲。由此可判定,四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为④①②③,C正确,ABD错。故选C。【15题详解】读图可知,①是北美洲,②是南美洲,③是欧洲,④是亚洲。②南美洲东临大西洋,西邻太平洋,③欧洲西邻大西洋,北邻北冰洋,共同濒临的大洋是大西洋,B正确,ACD错。故选B。【16题详解】大洲之间往往以山脉、河流、湖泊、运河、海峡等地理事物为分界线。①北美洲和④亚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沟通了北冰洋和太平洋,B正确;苏伊士运河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乌拉尔山是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之一;巴拿马运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ACD与题意不符。故选B。【点睛】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众多小块,以大陆和岛屿的形式散布在海洋中,其中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世界共有七个大洲,它们是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读下图,完成问题。17.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上图是不同时期海陆分布示意图,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④①② D.③④②①18.北冰洋位于北极地区,环绕北冰洋的大洲有()A.北美洲、欧洲、非洲 B.北美洲、欧洲、南美洲C.亚洲、欧洲、大洋洲 D.亚洲、欧洲、北美洲【答案】17.D18.D【解析】【17题详解】大陆漂移说认为,地球上所有大陆在2亿年以前曾经是统一的巨大陆块,称之为泛大陆或联合古陆,6500万年前开始分裂并漂移,逐渐达到现在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图示四副图表示海陆分布的变化情况,他们按时间先后顺序依次是③④②①,D正确。故选D。【18题详解】由图和所学知识可知,北极地区位于北纬66.5º(北极圈)以北的广大地区,包括北冰洋的大部分,以及沿岸的亚、欧、北美三洲的陆地和岛屿,北冰洋是世界是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故排除ABC,选D。【点睛】岩石圈的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世人吗目的成就。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于2020年7月23日在海南文吕成功发射: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表面。2021年4月29日,我自主研发的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海南文昌成功发射。读地球公转示意的和我四局部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19.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时和着陆火星表面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分别接近图中所示的()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0.从天和核心舱上观测地球,能看到的地理现象是()A.地球是一个球体 B.地球上四季变化C.地球上的五带分布 D.地球表面的经纬网21.天和核心舱发射当日(4月29日),文昌的天气状况是()A.多云转晴,西南风四级 B.阴转晴,东北风四级C.阴转晴,最高气温22℃ D.多云转晴,东北风四级【答案】19.B20.A21.D【解析】【19题详解】读题可知,发射时为7月23日,位于夏至日后、秋分日前,因此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①处;着陆时为5月15日,位于春分日后、夏至日前,因此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④处。B正确,ACD错误,故选B。【20题详解】天和核心舱上观测地球能够看出地球是一个球体。A正确。从太空中无法看出地球的四季变化。B错误。从太空中无法看出地球的五带分布,C错误。地球表面并没有经纬网。D错误。故选A。【21题详解】读图可知,4月29日文昌天气为多云转晴,有东北风四级。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人造卫星上拍摄的地球照片、站得高,看得远、月食(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部分时,在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地区会因为太阳光被地球所遮蔽,就看到月球缺了一块)、远方驶来的船只先看到船杆后看到船身等现象都能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读“华迪中学气象小组某天的气温观测图”,回答问题。22.华迪中学该日的最高气温最有可能是()A.25℃ B.17℃ C.15℃ D.10℃23.该日的平均气温是()A.10℃ B.20℃ C.36℃ D.8℃【答案】22.C23.A【解析】【22题详解】看图所知,8时为7℃,14时为15℃,20时为13℃,2时为5℃,气温最高的是14时,气温为15℃,C正确,排除ABD;故选C。【23题详解】读图可得,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2时、8时、14时、20时,这4次气温的平均值即为日平均气温。根据图中信息计算可知,该地日平均气温约为10°C,A正确,排除BCD;故选A。【点睛】天气预报中所说的气温,指在野外空气流通、不受太阳直射下测得的空气温度(一般在百叶箱内测定)。最高气温是一日内气温的最高值,一般出现在14—15时;最低气温是一日内气温的最低值,一般出现日出前。气象学上把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称为空气温度,简称气温。国际上标准气温度量单位是摄氏度(℃)。24.下列诗句中描恐天气的是()①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以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③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④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⑥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②⑤ D.③④⑥【答案】C【解析】【详解】天气是指某地区短时间内的大气运动状况,以上六句诗中,①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和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表示的是天气,③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④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⑥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表示的是气候特征。C符合题意,故选:C。25.甲、乙、丙、丁四地气候具有“夏季炎热干燥”特点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A【解析】【详解】读图可知,甲地为地中海气候,7月份夏季时,气温高,降水少,所以具有夏季炎热干燥特点,故A对;乙地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气温高,但降水多,不符合,故B错;丙地为温带海洋气候,夏季最高温大约15℃,较温和,降水也较多,不符合,故C错;丁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不符合,故D错,故选A。读亚洲和欧洲地区传统民居的培体厚度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6.与图示墙壁厚度递变规律密切相关的气候要素是()A.降水 B.气温 C.光照 D.地形27.造成上述墙壁厚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地势 B.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 D.人类活动【答案】26.B27.B【解析】【26题详解】受海陆因素的影响,亚欧大陆自大西洋沿岸向东距离海洋越来越远,冬季气温越来越低,房屋墙壁逐渐变厚。与图示墙壁厚度递变规律密切相关的气候要素是气温。故选:B。【27题详解】从图中看出,欧洲各国民居自西向东墙壁越来越厚,这是由于离海越来越远,气温越来越低,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越来越大,大陆性气候越来越强,是海陆位置对气候影响的体现。故选:B。【点睛】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等。读某年六大洲人口总数及其人口自然增长率散点图,结合所学完成下面小题28.人口数量最多的大洲是()A.欧洲 B.北美洲 C.非洲 D.亚洲29.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是()A.亚洲 B.大洋洲 C.非洲 D.欧洲【答案】28.D29.D【解析】【分析】【28题详解】读图可知,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大洋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少的大洲。根据题意。故选D。【29题详解】读图可知,世界各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非洲,最低的是欧洲。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读图可得,图中横坐标表示大洲的人口总数,纵坐标表示不同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决定人口增长速度的主要因素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率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30.造成乡村和城市的景观差异主要是()A.劳动生产方式 B.人口数量 C.经济发展 D.人们思想观念【答案】A【解析】【详解】乡村景观和城市景观的主要差异是劳动生产方式,乡村人们主要从事农业生产,而城市人们主要从事工业、商业等生产活动。故排除BCD,选择A。二、综合题(40份)31.读“七大洲、四大洋”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大洲名称:A____,B____,F____。(2)D、E两大洲的分界是____运河,它沟通了①大洋和____洋(3)A、C两大洲的分界是____运河;其沟通的红海在不断____(扩张/缩小)。(4)⑤是世界上最长的____(山脉),形成原因____。(5)⑥处附近多地震,位于____火山地震带上。(6)____大洲没有定居人口,原因是____。(7)C大洲北部地区人种多属于____,信仰____。下列图片为三大宗教的建筑,则图____是该区域信仰的宗教建筑。【答案】(1)①.亚洲②.大洋洲③.欧洲(2)①.巴拿马②.大西洋(3)①.苏伊士②.扩张(4)①.安第斯山脉②.板块碰撞挤压形成(5)地中海—喜马拉雅(6)①.G②.气候酷寒(7)①.白色人种②.伊斯兰教③.乙【解析】【分析】本大题以“七大洲、四大洋”分布图为材料,设置七道小题,涉及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大洲的分界线、板块运动的影响、世界的居民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读图分析能力。【小问1详解】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大洲名称:A亚洲,是世界最大的大洲;B大洋洲,是世界最小的大洲,F欧洲。【小问2详解】D南美洲与E北美洲的分界是巴拿马运河,它沟通了①太平洋和大西洋。【小问3详解】A亚洲与C非洲的分界是苏伊士运河,该运河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缩短了印度洋与大西洋之间的航程。红海处在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拉伸地带,面积在不断扩大。【小问4详解】⑤是世界上最长的安第斯山脉,纵贯南美大陆,全长近9000千米,是由于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小问5详解】⑥处附近多地震,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上。【小问6详解】G南极洲没有定居人口,原因是位于气候酷寒,该大洲属于冰原气候。【小问7详解】C非洲北部地区居民主要分布着阿拉伯人,多属于白色人种,信仰伊斯兰教。下列图片为三大宗教建筑,则图乙清真寺是该区域信仰的宗教建筑;基督教的代表建筑是教堂,佛教的代表建筑是佛塔。32.某地中学生开展了一次登山旅行活动,图中三条虚线代表旅游线路,读图“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1)线路①中,同学们计划登山,山顶的海拔为____米之间,沿途经过①处河流大致向____方向流。(2)线路②适合爱好攀岩的同学进行攀登,因为沿途经过____。(3)线路③的同学经过勘探,发现如想缩短A、B两地间距离,适合____(架桥/修隧道),原因是____。如果测得A和B之间的图上直线距离为1.5厘米,其实地距离为是____。(4)三条线路中,最适合体力较弱同学的是____(填序号),原因是____。(5)三条线路均从王村出发,对比王村与李村发展聚落的条件,____可能成为城市。原因是____。(6)该图中李村打算修建引水渠,甲、乙两个线路____更合适,说明理由____。【答案】(1)①.550-600②.东南(2)陡崖(3)①.修隧道②.此处是山脊③.750米(4)①.③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5)①.王村②.地形平坦开阔,有公路经过,交通便利(6)①.甲②.甲处海拔高于李村,可自流输水。【解析】【分析】本大题以“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为材料,设置六道小题,涉及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比例尺的计算、方向的判定、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有利条件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读图分析能力。【小问1详解】图中等高距是50米,线路①中山顶的海拔高度范围是550-600米,据图中指向标可得,沿途经过①处河流的流向大致自西北向东南流。【小问2详解】线路②适合爱好攀岩的同学进行攀登,因为沿途经过陡崖,陡崖是指等高线重合的部位。【小问3详解】如想缩短A、B两地间距离,适合修隧道,原因是AB之间是山脊。如果测得A和B之间的图上直线距离为1.5厘米,其实地距离为是1.5厘米×50000=75000厘米=750米。【小问4详解】三条线路中,最适合体力较弱同学的是③,该路线等高线稀疏,坡度缓。【小问5详解】三条线路均从王村出发,王村与李村相比发展聚落的有利条件是地形平坦开阔,靠近公路和铁路,交通便利(有公路经过,交通便利等),附近有河流,水源充足,王村可能成为城市。【小问6详解】该图中李村打算修建引水渠,甲、乙两个线路甲更合适,原因是甲处的海拔高于李村,可以自流输水。33.如图示意北半球五地气候资料及自然景观,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A、B、C、D、E五地中,终年高温多雨的是____地;B地气候类型是____。(2)E地气候特征是____,分布在____。(3)B、C两地气候的共同特征是____,主要差异____(写一点即可)。(4)与D地相比,C地降水量较____,形成这种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5)小明的模拟旅行:沿北回归线做一次从西向东横穿上图所示大洲的旅行,依次穿过的气候类型为:____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洲的____和____)等。(6)D所在大洲面积最大,但缺失了____气候。(写一个即可)(7)老舍先生觉得“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请你从地理学科的知识解释一下原因。【答案】(1)①.A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