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沅江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1页
益阳市沅江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2页
益阳市沅江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3页
益阳市沅江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4页
益阳市沅江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益阳市沅江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共二道大题,28道小题。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考试形式是闭卷。考试结束后,考生将试题卷和答题卡全部交回。试题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用2B铅笔将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的英文字母代号在答题卡中相关答题栏对应题号下的空格涂黑)1.考古研究表明,北京人脑容量大约相当于现代人脑容量的76%。这一研究成果直接得益于()A.十多万件石器的发现 B.数处用火灰烬的发现C.数个头骨化石的发现 D.多枚牙齿化石的发现2.文物反映一定时期人类的社会活动。下图文物表明河姆渡居民已经()A.掌握制陶技术 B.从事农业生产C.过着群居生活 D.具有爱美意识3.“三月三,拜轩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一年一度的拜祖大典已成为大家溯源、寻根、凝心的共同精神家园。“轩辕“是指A.黄帝 B.炎帝 C.尧 D.舜4.2022年是中国传统的壬寅年。以下是不同形式的“虎”字,你认为最早的“虎”字是()A B. C. D.5.西周时期封邦建国,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社会等级制度。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A.讨伐商纣,建立政权 B.割据称雄,争夺霸主C.稳定统治,巩固疆土 D.奖励军功,授爵赐土6.历史地图是历史事件在空间分布上的具体反映,是学生学习历史事件、培养时空观念的重要工具。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西周分封 B.七雄兼并 C.春秋争霸 D.秦灭六国7.“江水初荡濡(yu),蜀人几为鱼……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李太守”的主要贡献是()A.开凿灵渠 B.改进造纸术 C.汉并天下 D.修建都江堰8.《过秦论》记载:“(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材料中“务耕织”者能得到的奖励是()A.分封诸侯 B.免除徭役 C.授予官职 D.赏赐土地9.阅读以下表格,可以说明诸子百家代表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部分)儒家:仁义礼智信墨家:兼爱、非攻法家:注重法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法治、爱国A.百家争鸣流派众多 B.诸子思想影响深远C.百家争鸣禁锢思想 D.古今思想认知一致10.秦朝为维护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力,在君权之下形成了“辅助决策、执行、监督”模式的权力结构。下列官职中起“监督”作用的是()A.西域都护 B.丞相 C.御史大夫 D.太尉11.作为语言精华存在的成语,其蕴含的历史信息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对历史教学也有特殊的价值。下列成语与巨鹿之战史实有关的是()A.围魏救赵 B.投鞭断流 C.四面楚歌 D.破釜沉舟12.西汉初年的六七十年间,统治者均采取宽刑薄赋的政策。究其原因在于()A.儒家治国理念的影响 B.社会生产力的进步C.秦朝灭亡的历史教训 D.统治者是仁慈之君13.“孔子的学说在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公元前2世纪:孔子的学说被宣布为国家的官方教义或官方信仰”。这一改变始于()A.秦始皇 B.汉文帝 C.光武帝 D.汉武帝14.下列图示反映的是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王朝而采取的经济措施。这一举措()经济:加强中央控制收回铸币权实行盐铁官营专卖调配物资,平抑物价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 B.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C.提升了商人的经济地位 D.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条件15.漫画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它凝聚着人类文明的精华。下幅漫画形象地反映了东汉后期的政治特点,其特点是()A.朝中大将篡夺皇位 B.地方豪强地主独霸一方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D.宦官依靠外戚控制皇帝16.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西汉两次遣使西域,《汉书》称此为“凿空”之举。此举()A.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往来 B.推动了北方民族的大交融C.解除了匈奴对西域的威胁 D.建立了对新疆的有效管辖17.近年,新冠肺炎疫情频发,对突发疫病的防治也就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中国古代的一位名医也曾提倡防范疾病,并强调“治未病”。这位名医()A.结合临床编成了《伤寒杂病论》 B.编写成了医学《黄帝内经》C.擅长针灸,能实施外科手术治病 D.编出强身健体的“五禽戏”18.面对曹操挥师南下,诸葛亮认为:如果刘备与孙权联合抗曾,定能收胜,曹操败后势必北撤,三分天下的局面自然形成。下列能佐证诸葛亮观点的战役是()A.长平之战 B.官渡之战 C.淝水之战 D.赤壁之战19.下列三幅图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社会动荡与短暂统一C.政权分裂与民族交融 D.人口南迁与江南开发20.西晋结束了三国分裂局面,统一了全国,但它却是一短命的王朝,致使西晋短期而亡的根本原因是()A.统治腐朽 B.游牧民族内迁 C.八王之乱 D.匈奴起兵灭晋21.“西晋末年以来,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材料反映的是江南地区开发的A.重要原因 B.主要表现 C.基本特点 D.积极影响22.420-589年,中国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历史上统称为“南朝”。这些王朝定都均在()A.洛阳 B.开封 C.咸阳 D.建康23.我市某校为美化校园,设计了一个古代文化名人长廊,现尚缺一座农学方面的人物塑像,下列人物中,其原型比较合适的是()A.祖冲之 B.贾思勰 C.顾恺之 D.袁隆平24.我国有众多优秀文化成就被列入世界级文化遗产。下列文化遗产中,体现出中外文明交汇融合特征的是()A.殷墟 B.秦兵马俑 C.长城 D.云冈石窟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一________疆域图图二________疆域图(1)完善材料一中_________处的内容,请从地方管理角度说明完善的理由。材料二(2)写出管理材料二中A处机构名称,并指出这一机构设置的意义,这一机构的设置说明了什么?(3)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期出使该地区的历史人物。26.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人们常常把秦始皇和汉武帝相提并论,对二者的评价也众说纷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始皇千秋功过历代都有评说。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朝时有人称赞说:“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晋朝有人指责他“无道”“视杀人如狗彘”。(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秦朝人和晋朝人对秦始皇的评价。材料二史书上关于“汉武帝”有如下记载:如武帝……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汉书》(汉武帝)穷奢极欲,……内侈(chi)宫室,……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资治通鉴》(2)依据材料二,说明两部史书对“汉武帝”记载的不同之处。(3)如何正确看待历史人物,请谈谈你看法。27.中华文明所蕴含的智慧、理念、气度神韵,涵养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内心深处的自信与自豪。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代表“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的思想流派。并说明这一时期在同一问题上出现各种不同主张的原因?材料二丝绸之路最初是军事路、外交路,汉武帝派使臣联合西域的大宛、乌孙、大月氏等国,成立了一个松散的合作联盟,旨在孤立和削弱匈奴势力。之后是民生路、商业路、世贸路,再之后发展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物流大通道。由长安到西域,到中亚,到西亚,再绵延至欧洲。物质交流的同时,中国文化、印度佛文化、伊斯兰文化、基督文化也相互间交集共生。——穆涛《汉代的政治丰碑和国家隐痛》(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汉武帝遣使西域的根本目的。并说明丝绸之路功能的转变。材料三就文化代表人物而言,陈寅恪经过严密考证,指出李白、白居易、元稹、欧阳询等均有胡人血统,其先祖或为胡人,或为鲜卑。这就有力证明了中国传统文化从来不是单一的,也不是静止不变的,各少数民族文化均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应称为大中华文化,而这种文化的集大成与高峰,正是在中古时期。当然,传统的儒家文化也并非拒绝吸收外来因素,如屈原的《离骚》,陈寅恪就指出含有道教思想。—一刘克敌《陈寅恪与中国文化精神》(3)根据材料三,归纳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到中古时期所表现出的特点。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北魏迁都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指出北魏都城地点发生的变化。材料二5世纪末,中原地区农业经济已较发达,成为北魏主要产粮基地。而平城地区屡受灾荒,粮食供应常发生危机。随着北魏在中原的开拓,平城已不适合于控制整个北方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