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盐都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1页
盐城市盐都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2页
盐城市盐都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3页
盐城市盐都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4页
盐城市盐都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七年级综合Ⅲ试卷历史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题共20题,每题1分,计20分。1.隋朝于公元6世纪末高调登场,却又匆忙谢幕,在历史的长河中书写了一段宛若昙花绽放般短暂的辉煌。《昙花王朝——隋帝国的短暂与辉煌》一书详细介绍了这一段历史。书中不应出现的内容是()A.隋炀帝的暴政 B.科举制的创设 C.编订户籍 D.殿试制度的创立【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武则天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不拘一格选拔人才(骆宾王),扩大了统治基础。因此,殿试制度不可能出现在隋朝,D项符合题意,选择D项;隋炀帝的暴政、科举制的创设、编订户籍都与隋朝有关,AB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2.《中国大运河申遗文本》对中国大运河的价值是这样表述的:“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一个确保粮食运输安全,以达到稳定政权、维持帝国统一的目的,由国家投资开凿、国家管理的巨大运河工程体系。”根据材料可知()A.隋朝大运河有利于加强我国南北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B.开凿中国大运河的目的是为了稳定政权、巩固统治C.漕运是解决中国南北社会和自然资源不平衡的重要措施D.中国大运河最初开凿的目的是为了粮食运输的安全【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一个确保粮食运输安全,以达到稳定政权、维持帝国统一的目的,由国家投资开凿、国家管理的巨大运河工程体系。”可知,大运河的开凿促进了南北交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B项正确;材料主旨是强调“稳定政权、维持帝国统一”,而不是南北政治文化交流,排除A项;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大运河开凿的最初目的,排除D项。故选B项。3.杜佑《通典》记载:“至(贞观)八年、九年,频至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辄数月不闭。至(贞观)十五年,米每斗值二钱。”此社会状况的出现得益于()A.唐太宗的励精图治 B.武则天的承前启后C.唐玄宗的开元盛世 D.宋太祖的重文轻武【答案】A【解析】【详解】分析材料可知,反映了唐朝粮食丰收,社会安定的社会状况。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唐太宗统治时期,社会经济出现繁荣景象,政治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A项正确;“贞观”是唐太宗的年号,与武则天、唐玄宗和宋太祖无关,排除BCD项。故选A项。4.武则天立“无字碑”且留有遗言:“己之功过,留待后人评说。”当代史学家肯定武则天居多,主要是因为()A.她创立科举制度,重视人才 B.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C.她重用贤相姚崇和宋璟 D.她执政时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大力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她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她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这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D项正确;AB选项不是主要原因,是其中的一方面,排除AB选项;唐玄宗重用贤相姚崇和宋璟,排除C项。故选D项。5.“以姚崇宋瑞为相,廓清武后则天以来之积弊,励精图治,至民夜不闭户,道不抬遗,遂达臻全胜。“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A.开皇之治 B.大业盛世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唐玄宗即位以后,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在贤相姚崇和宋璟的辅佐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年号为“开元”,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因此材料中体现的这段时期为开元盛世,D项正确;开皇之治,是指隋朝建立后,隋文帝杨坚在北周的基础上开创的政治稳固、社会安定、民生富庶、文化繁荣的盛世局面,排除A项;隋炀帝统治时期,使隋朝国力达到鼎盛,史称“大业盛世”,与“以姚崇宋瑞为相”不符,排除B项;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排除C项。故选D项。6.大单元教学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结构性理解,某同学以大单元“隋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为主题进行整理分析,下列事件可作为史实依据的是()①文成公主入藏②鉴真东渡③日本大化改新④玄奘西行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文成公主入藏是唐蕃之间交流,不属于中外交流,不符合题意;②鉴真东渡日本,反映的是中日交流,符合题意;③日本大化改新学习中国隋唐制度,反映的是中日文化交流,符合题意;④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经,反映的是中印交流,符合题意。所以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7.唐代前期,各地负责监察的刺史其日常工作要向尚书省汇报,但到了唐代中后期则变成刺史要向当道节度使请示汇报。这一变化反映了()A.皇权强化导致尚书省的地位下降 B.刺史权力膨胀引起中央政府警惕C.藩镇势力的发展削弱了中央集权 D.中央利用分权策略加强地方控制【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唐代前期,各地负责监察的刺史其日常工作要向尚书省汇报,但到了唐代中后期则变成刺史要向当道节度使请示汇报。”分析可知,材料体现的是唐朝时期刺史汇报对象由尚书省转为地方节度使,这说明藩镇势力膨胀,威胁了中央集权,C项正确;尚书省的地位下降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A项;材料末涉及刺史权力的膨胀,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地方权力的膨胀,与“加强地方控制”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8.“及范阳节度使反,犯京师,天子之兵弱不能抗,遂陷两京。肃宗起灵武,而诸镇之兵共起诛贼。”材料所述历史事件导致了A.东汉末年社会动荡 B.隋朝灭亡C.唐朝由盛转衰 D.金与南宋对峙【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唐朝节度使安禄山与部将史思明发动叛变,史称安史之乱。叛军逼近长安,唐玄宗仓皇出逃,唐肃宗继位并反击叛军。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C正确;ABD与题干信息年代不符,故错误。综上故选C。9.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隋唐时期历史发展基本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A.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文化发达,对外交往频繁,是繁荣与开放的时代,A项正确;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时期,排除B项;秦汉时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时期,排除C项;明清时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时期,排除D项。故选A项。10.国学大师钱移在《国史大纲》中提到“宋初宰相,与枢密对称两府,而宰相遂不获预闻兵事……又财务归之三司,亦非宰相所得预。”钱穆旨在说明()A.相权受到削弱 B.武将地位崇高 C.军队战斗力强 D.财政权归地方【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宋初宰相,与枢密对称两府,而宰相遂不获预闻兵事……又财务归之三司,亦非宰相所得预。”可知,宋代设置枢密院、三司使分割宰相的军事权和财政权,即相权削弱,A项正确;武将地位崇高,题干未体现,排除B项;军队战斗力强,题干未体现,排除C项;财政权归地方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11.由于官僚机构和军队的不断膨胀,到北宋中期,政府官俸和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为摆脱统治危机,宋神宗任用他进行变法,采取一系列措施,收到一定的成效。“他”和增强国家军事力量的措施分别是()A.司马光、募役法 B.王安石、募役法C.司马光、保甲法 D.王安石、保甲法【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和所学可知,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其中保甲法既可以使各地壮丁接受军训,与正规军相参为用,以节省国家的大量军费,又可以建立严密的治安网,把各地人民按照保甲编制起来,以便稳定封建秩序,D项正确;综上所述,ABC项均不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12.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打到黄河岸边澶州城下,后来北宋皇帝亲征,宋打退辽,双方签了盟约。对这段历史认识有误的是()A.促进了民族交融 B.加重北宋人民负担C.是北宋与西夏签订的和平协议 D.客观上促进了边境的相对稳定【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打到黄河岸边澶州城”可知,随后,宋辽签订澶渊之盟,C项符合题意;宋辽签订澶渊之盟,促进了宋辽的交往,这促进了民族交融,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宋辽签订澶渊之盟,宋给辽岁币,加重北宋人民负担,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宋辽签订澶渊之盟,客观上促进了边境的相对稳定,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13.下列对两宋时期的宋辽盟约、宋夏合约、宋金议和的表述正确的是()①都给少数民族岁币,加重国家财政负担②双方和谈签订合约,利于边境贸易兴旺③都向少数民族称臣,说明两宋积贫积弱④反映民族政权并立,促使民族交融加强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宋辽盟约、宋夏合约、宋金议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辽盟约、宋夏合约、宋金议和的共同之处有:都是宋朝给少数民族岁币,加重国家财政负担;双方和谈签订合约后,保持了较长时期的和平,有利于边境贸易兴旺;都反映民族政权并立,促使民族交融加强;①②④正确,A项正确;宋辽盟约是宋辽结成兄弟之盟,宋夏合约是夏向宋称臣,③错误,排除BCD项。故选A项。14.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示意图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是()A. B.C. D.【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906年辽建立,在北面,960年北宋建立,在南面,1038年西夏建立,在西面,这样,就形成三个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C项正确;北宋在南面,辽在北面,排除A项;西夏在西面,排除BD二项。故选C项。15.小华同学是位“岳飞迷”,他告诉同学们,判断一个人是否内行,一个字就够了:岳飞后背刺的字是“尽忠报国”还是“精忠报国”?知道是“尽”字的,是内行。今天我们研究岳飞、弘扬岳飞精神,是为了激励亿万华夏子孙()A.为追求真理勇于探索 B.为追求正义愈挫愈勇C.国和为民尽忠效力 D.为追求科学敢于创新【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岳飞是南宋抗金名将,“尽忠报国”体现了岳飞为国和为民尽忠效力,维护了南宋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所以,今天我们研究岳飞、弘扬岳飞精神,是为了激励亿万华夏子孙学习的为国和为民尽忠效力的精神品质,C项正确;“尽忠报国”体现的是竭尽全力为国为民,与追求真理勇于探索、追求正义愈挫愈勇、追求科学敢于创新无关,排除ABD项。故选C项。

16.下面是南宋地方官就江南农业发展情况向朝廷做的汇报,查明属实的是()①开始引进优良品种占城稻,并加以推广②粮食产量提高,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粮仓③棉花的种植已经扩展到黄河流域④茶树的栽培有很大发展,产茶的州县增加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中的“南宋”“江南”,结合所学可知,南宋时期,粮食产量提高,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茶树的栽培有很大发展,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产茶的州县增加,②④符合题意,D项正确;占城稻的引进发生在北宋时期,与题干中的“南宋”时间不符,①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区向北推进到了江淮和川蜀一带,没有扩展到黄河流域,③表述错误,排除BC两项。故选D项。17.费正清、赖肖尔在《中国的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认为,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下面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是()A.开辟丝绸之路 B.筒车 C.交子 D.景德镇【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初年,四川用铁钱,体重值大,1000个大钱重25斤,买1匹绢需要90斤到上百斤的铁钱。流通很不方便,于是,商人发行一种纸币,命名为交子,代替铜钱流通。兑换时每贯必须要扣除30枚铁钱。成都16户富商为了印造发行并经营铁钱与交子的兑换业务而开设。交子铺。开创民间金融的先声,这都体现了宋代商业方面的发展,C项正确;开辟丝绸之路是在西汉,排除A项;筒车是唐朝人民智慧的体现,排除B项;景德镇以制瓷业而闻名,排除D项。故选C项。18.宋朝时的泉州、广州等地都设有“蕃坊”,专供外国商人居住。蕃坊的管理者由外商中有德望的人充任,由朝廷任命。此外还为外商子弟设立学校“蕃学”。材料表明()A.纸币的出现方便了货币流通 B.宋朝重视海外贸易发展C.两宋时期民族政权的并立 D.闭关锁国政策逐步推行【答案】B【解析】【详解】宋朝设立专供外国商人居住的蕃坊,并设专人管理,还为外商子弟设立学校,说明宋朝重视海外贸易发展,B项正确;材料信息与纸币方便了货币流通、两宋时期民族政权的并立无关,排除AC项;材料无法体现闭关锁国政策逐步推行,材料反映宋朝重视海外贸易,排除D项。故选B项。19.“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此史料记载是()A.蒙古族的兴起和完成统一的过程 B.满洲的兴起和清兵入关C.女真族的兴起和宋金对峙 D.党项族的兴起和宋夏和约【答案】A【解析】【详解】蒙古民族兴起于漠北草原,“并西域”指成吉思汗和窝阔台的西征,“平西夏”指蒙古破灭西夏,“灭女真”指蒙古破蔡州,灭金之战,“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指元1279年灭南宋,完成国家统一,A项正确;1227年西夏灭亡,1234年金朝灭亡,1279年南宋灭亡,1636年建立清,排除B项;C项不符合“灭女真”,排除C项;党项族建立西夏,不符合“平西夏”,排除D项。故选A项。20.藏文史籍《萨加世系史》载:“元帝辖十一省,西藏之地面虽不足一省,但因为它是八思巴的住地和教法所在,故作为一省委付与八思巴。”管理这一省的中央机构是()A.中书省 B.西藏行省 C.枢密院 D.宣政院【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元帝辖十一省,西藏之地面虽不足一省,但因为它是八思巴的住地和教法所在,故作为一省委付与八思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设置宣政院管理西藏地区的事务,D项正确;中书省管辖河北、山东、山西三地,排除A项;西藏行省,说法错误,排除B项;枢密院是中央机构,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题,第21题10分,第22题10分,第23题10分,计30分。21.对边疆的有效治理和民族交融的加强有利于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六上材料二:中国古代某朝代行政机构示意图材料三: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置院使二员,同知二员,掌释教僧徒及吐蕃之境而支治之。——《元史》(1)据材料一中的图片指出,唐太宗时期实行的民族政策。材料中的“和同为一家”是形容唐朝时期中央政府与哪个民族的关系?试列举两例两者友好交往的表现。(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判断,该示意图反映是哪一朝代?其在地方实行什么制度?示意图中的哪一机构负责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3)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三所反映历史事件的意义。并指出该朝在台湾地区设置了哪一机构来加强管辖?(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统治者对边疆治理的有效方式。【答案】(1)民族政策:开明民族:吐蕃表现:唐太宗时期,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藏);唐中宗时期,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唐穆宗时期,唐蕃订立友好盟约,立“唐蕃会盟碑”。(任意两点即可)(2)朝代:元朝;制度:行省制度;机构:中书省。(3)意义:标志着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机构:澎湖巡检司。(4)和亲/联姻/通婚;设置管理机构。【解析】【小问1详解】民族政策:材料一图片与文成公主入藏有关,反映了唐太宗时期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和同为一家”是形容唐朝时期中央政府与吐蕃的关系;表现:唐太宗时期,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藏);唐中宗时期,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唐穆宗时期,唐蕃订立友好盟约,立“唐蕃会盟碑”。【小问2详解】朝代:元朝时期逐步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由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下设六部,分管各项政务;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制度: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机构;在中央,由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小问3详解】意义:由材料“置院使二员,同知二员,掌释教僧徒及吐蕃之境而支治之”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朝对西藏的管辖。元朝建立后,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在这一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标志着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机构:元朝在澎湖的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小问4详解】方式:根据材料一可知其反映的是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这一和亲事件,故材料一反映的方式是和亲;根据材料三“置院使二员,同知二员,掌释教僧徒及吐蕃之境而支治之”可知,材料三反映的是设置管理机构的方式。22.国家经济的强盛是每个国家不同时期都在追求的共同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隋之疏淇、汴…在隋之民不胜其害也,在唐之民不胜其利也。——《唐)皮日休《皮子文数·汴河铭》材料二:材料三:贸易交通线主要有:从广州起航,通往今越南、印尼等地,再由此至阿拉伯、东非。……(高宗末年贸易)收入达200万贯,占当时全国全年商业税的1/5……南宋凭半壁江山,……克然也能维持一个半世纪之久,其原因之一,可能就是有如此巨额的外贸收入在支撑着它。——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材料四:(临安)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杭城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宋·吴自牧《梦梁录》卷十三(1)材料一中的“其害”和“其利”中的“其”是指什么?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的影响。(2)据材料二两幅图,可以推论唐朝时发明并推广的农业生产工具有哪些?(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贸易”的管理机构名称和导致南宋“有如此巨额外贸收入”的原因。(4)据材料四列举宋朝商业繁荣的表现有哪些?【答案】(1)“其”:大运河。影响: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但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巨大的灾难,引发了农民起义,加速了隋朝的灭亡。(2)曲辕犁、筒车。(3)管理机构:市舶司。原因: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宋朝海外贸易发达;南宋社会相对安定,生产技术先进;南宋经济重心南移,江南经济发展。(答任意两点即可)(4)宋朝城市布局打破了坊、市界限,商业活动不再限制在特定的区域;经商的时间不再受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解析】【小问1详解】其:由材料“隋之疏淇、汴……在隋之民不胜其害也,在唐之民不胜其利也”并结合所学可知,“其”是指隋朝大运河;影响: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但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巨大的灾难,引发了农民起义,加速了隋朝的灭亡。【小问2详解】工具:观察材料二可知,唐朝时发明并推广的农业生产工具分别是曲辕犁、筒车。【小问3详解】管理机构:宋朝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原因:结合所学可知,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宋朝海外贸易发达;南宋社会相对安定,生产技术先进;南宋经济重心南移,江南经济发展。【小问4详解】表现:由材料“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杭城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可知,宋朝城市布局打破了坊、市界限,商业活动不再限制在特定的区域;经商的时间不再受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23.古代选官制度备受封建统治者的重视。研究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总结历史上选官用人的得与失,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于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薛明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