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铜管材行业现状、竞争格局及趋势分析_第1页
中国铜管材行业现状、竞争格局及趋势分析_第2页
中国铜管材行业现状、竞争格局及趋势分析_第3页
中国铜管材行业现状、竞争格局及趋势分析_第4页
中国铜管材行业现状、竞争格局及趋势分析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铜管材行业现状、竞争格局及趋势分析一、铜产业链及现状分析铜因其优良的金属特性,尤其是极佳的导电导热性,被广泛地应用于电力、电子、能源及石化、机械及冶金、交通、轻工、新兴产业及等领域,在我国有色金属材料的消费中仅次于铝。铜产业链上游主要涉及矿山的开采和选矿,得到主要冶炼原料铜精矿。下游主要是通过不同的加工工艺,将电解铜加工成各种铜材,如铜线材、铜棒、铜管、铜板带、铜箔等。铜材被进一步加工成产品进入消费终端,被广泛应用到电力、建筑、电子、交通运输等行业。铜产业链铜产业链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产业研究院整理电解铜因其优良的导电导热性,是重要的导电金属材料,电解铜是铜加工材的原材料。从电解铜行业产量来看,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精炼铜(电解铜)行业产量从2010年的479.3万吨,增长到2022年1106.3万吨,年均复合增长速度为7.22%。2010-2022年中国精炼铜(电解铜)行业产量及增速2010-2022年中国精炼铜(电解铜)行业产量及增速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产业研究院整理二、铜加工材产量及产量结构以纯铜或铜合金制成各种形状包括棒、线、板、带、条、管、箔等统称铜材。铜材的加工有轧制、挤制及拉制等方法,铜材中板、条材有热轧的和冷轧的;带材和箔材都是冷轧的;管材和棒材则分为挤制品和拉制品;线材都是拉制的。从铜加工材行业产量来看,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3-2021年我国铜加工材产量逐年增长,但增速呈下降态势,2022年我国铜加工材产量为2025万吨,同比增长1.8%。2013-2022年中国铜加工材行业综合产量及增速情况2013-2022年中国铜加工材行业综合产量及增速情况资料来源: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产业研究院整理产量结构方面,2022年我国铜加工材产量结构前三为:铜线材(1026万吨,占比50.67%)、铜带材(229万吨,占比11.31%)、铜管材(212万吨,占比10.47%)。2021-2022年中国铜加工行业产量结构情况2021-2022年中国铜加工行业产量结构情况资料来源: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产业研究院整理三、铜管材产业链简析1、上游-生产工艺铜管是用纯铜或铜合金压制的和拉制的无缝管。铜管具备导热性能优良、耐腐蚀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散热、制冷等场景,在要求较高的建筑安装中,也常被用于自来水供水管道。一般来看,空调、冰箱中使用的制冷用铜管是拉制的,建筑安装和工业用大口径铜管以及合金铜管是压制的;拉制铜管一般在高压、小口径情况下使用,挤制铜管一般用于低压、大口径产品。从工艺上来看,区别主要在于,挤制铜管材质一般是软状态,可以做轧制铜管的坯料、可以做扩孔接头管使用;而拉制铜管一般情况下材质为硬状态,尺寸规格比挤制铜管严格的多,可以制作精密仪器材料。铜管生产工艺对比铜管生产工艺对比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产业研究院整理2、下游-需求分布铜管按用途种类可分为制冷用铜管、热交换用铜管、建筑用铜管和铜管件等类型,主要用于制冷家电、建筑、汽车、船舶、海水淡化等行业。铜管需求的85%以上来源于制冷行业,空调需求为主力。据数据显示,以1.5匹空调为例,其内部连接管耗铜2.5kg、冷凝器耗铜2kg、蒸发器耗铜1kg;冰箱耗铜量约0.2kg;冰柜耗铜量约0.4kg。2021年中国铜管材下游应用领域需求占比情况2021年中国铜管材下游应用领域需求占比情况资料来源:安泰科,产业研究院整理相关报告: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9年中国铜管材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四、铜管材行业现状分析从国内铜管材行业产量来看,据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数据,2022年中国铜管材行业产量为212万吨,同比下降0.9%。2014-2022年中国铜管材行业产量及增速情况2014-2022年中国铜管材行业产量及增速情况资料来源: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产业研究院整理产量结构方面,二级科目细分,其中紫铜管是国内铜管材主要产品结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紫铜管产量为199.5万吨,同比下降0.25%。合金管2022年产量为12.5万吨,同比下降10.71%。2021-2022年中国铜管材产量结构(二级科目)2021-2022年中国铜管材产量结构(二级科目)资料来源: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产业研究院整理三级科目细分,紫铜管包括内旋纹铜管、光管及其他、外翅片管,合金管包括黄铜管、白铜管和其他。光管及其他2022年产量为122.2万吨,占比最大,其次为内螺纹铜管,产量为70.5万吨。2021-2022年中国铜管材产量结构(三级科目)2021-2022年中国铜管材产量结构(三级科目)资料来源: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产业研究院整理五、铜管材行业竞争格局从铜管行业企业产能利用情况来看,头尾分化加剧,大型企业产能利用率高出中小型企业过超过20pct。2020年铜管市场受到需求走弱的冲击。在此背景下,行业运行呈分化态势。大型铜管企业具备资金、渠道和订单优势,2022年上半年平均产能利用率78.8%,较中型企业高出22.5个百分点,较小型企业高出28.3个百分点。2020-2022年中国铜管企业产能利用率情况对比2020-2022年中国铜管企业产能利用率情况对比资料来源:安泰科,产业研究院整理从行业集中度来看,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产能向头部公司集聚。数据显示,2021年,统计的16家铜管行业样本企业合计产能为254.80万吨,占全国铜管产能比重超过73.8%,较2020年提高4.3个百分点;实现铜管产量196.7万吨,产量比重为84.8%,较2020年提升5.2个百分点,铜管行业样本企业实现了产能比重和产量比重的抬升,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2018-2021年中国铜管行业市场集中度情况2018-2021年中国铜管行业市场集中度情况资料来源:安泰科,产业研究院整理目前我国铜管行业呈现出双足鼎立的局面,海亮集团和金龙铜管的产能和产量远超其他企业。据各公司公报,海亮股份铜管产能79.8万吨/年,金龙铜管设计产能65万吨。与海亮股份相比,金龙铜管产品以紫铜管为主,但在国内华北地区的布局更为领先,但海亮股份计划2024年前新增铜管总产能至131万吨,而金龙铜管过去三年产能维持65万吨水平,远期也无明确扩张规划,同时随着海亮海外集中收购,推进全球化生产及销售能力,二者差距将逐渐拉大。2021年中国铜管行业头部企业产能及产量情况统计2021年中国铜管行业头部企业产能及产量情况统计资料来源:各公司公告,产业研究院整理六、铜管材行业发展趋势1、空调市场逐步回暖,新风空调带动需求从铜管行业下游最大应用领域空调市场来看,目前空调市场寒冬已过,需求复苏给厂商扩产信心。空调行业在2020年因疫情冲击、房地产政策调控、原材料涨价、海内外需求疲软等因素需求步入低谷,铜管生产商竞争加剧,铜管企业利润空间承压。但2021年以来,国内空调销售数据逐步回暖,空调厂商生产意愿增强。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空调产量21835.7万台,同比增长3.8%,2022年产量为22247.3万台,同比上涨1.88%,保持稳定增长。空调需求主要来自于存量市场更新置换,新风空调风头正盛。据奥维云网统计,2021年我国每百户空调拥有量为117.7台,市场已充分饱和,因此,空调零售销量中的大部分来自于存量市场的更新置换需求,尤其是2010年前后家电下乡时期购买的空调,正面临10年更新周期,这部分存量换新需求为市场带来了一定的发展空间。此外,疫情后,健康功能更加受到消费者的关注,新风空调受到客户青睐。2021年新风空调销售规模达到27.3亿元,同比增长102%。2012-2022年中国空调行业产量及增速情况2012-2022年中国空调行业产量及增速情况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产业研究院整理2、建筑领域铜制水管前景广阔相较于传统水管,铜制水管化学性质上表现出耐腐蚀、不易生锈结垢、杀菌抑菌的特性,同时具有优秀的物理性质,内壁光滑,耐压耐热,经久耐用。根据数据显示,铜材水管在美国水暖领域的占比为85%,在英国接近95%,在欧洲、东南亚、香港等地的占比为75%左右。由于铜管价格较贵,中国内地铜水管的渗透率较低,2019年3月,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标准中首次推荐民用建筑采用铜管。未来随着城市化进程深入以及人均消费支出水平的提高,建筑领域铜管需求量将得到提升。铜管材与其他管材性能对比铜管材与其他管材性能对比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产业研究院整理3、龙头加快海外扩产,提高公司抗风险能力中国铜管加工行业具备较强的全球比较优势,同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铜管生产国与消费国,中国铜管加工行业具备较强的全球比较优势。国内铜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