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高炉炼铁中焦炭的作用:B.铁罐不能装稀盐酸:C.用石灰石浆处理二氧化硫:D.铜丝插入硝酸银溶液中:2.分离和提纯是获得物质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将气体在氧气中点燃B除去碳粉中的氧化铜在空气中灼烧至质量不再发生变化C除去银粉中的锌粉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D除去KCl固体中的KClO3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并加热至质量不再发生变化A.A B.B C.C D.D3.我国“神舟五号”宇宙飞船飞行试验成功,运载“神舟五号”飞船的火箭所使用的燃料是偏二甲肼(化学式为C2H8N2)。下列关于偏二甲肼的说法正确的是()A.偏二甲肼是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的B.偏二甲肼中含有氮气C.偏二甲肼的相对分子质量是52D.偏二甲肼中碳、氢、氮的质量比为1:4:14.下列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与其性质不对应的是()A.医疗急救一氧气可供给呼吸 B.作导线一铜的导电性优良C.裁玻璃刀一金刚石硬度大 D.灭火器灭火一二氧化碳与水反应5.下列叙述属于铁的物理性质的是()A.铁在氧气中燃烧时火花四溅B.铁在1535℃时变为铁水C.铁投入盐酸中,有气泡冒出D.铁投入硫酸铜溶液有铜析出6.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铜用于制作电线B.金刚石用来切割大理石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盐酸用于清除铁锈7.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采用的燃料是丙烷(分子结构模型如图),下列关于丙烷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丙烷分子由碳分子和氢分子组成B.一个丙烷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3:8C.丙烷由碳和氢气直接构成D.丙烷相对相对分子质量为44g8.铁锁不易打开时,往往需要加入少量的铅笔芯粉末来解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铅笔芯能够导电B.用铅笔芯开锁是因为其有滑腻感C.铅笔芯粉末的主要成分是铅D.铅笔芯在氧气中燃烧会有CO2生成9.银杏果中含有银杏酸(银杏酸化学式为C22H34O3),下列有关银杏酸说法正确的是A.从宏观上看:银杏酸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从微观上看:银杏酸由22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C.从类别上看:银杏酸属于有机化合物D.从质量上看:银杏酸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1:1710.下图是用CO模拟炼铁的实验装置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开始时应先点燃酒精喷灯,后通CO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C.实验中,石灰水变浑浊可以证明有CO2生成D.点燃尾气,以免污染空气1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动物呼吸 B.光合作用 C.铜丝拉直 D.钢铁生锈12.中国高铁的核心技术走在了世界前列,高铁动车的运行是依靠顶部的石墨电刷与电线接触获取电力。石墨制成的电刷与下列石墨的性质无关的是A.滑腻感 B.还原性C.稳定性 D.导电性13.对比分析不同物质的共性与差异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下列关于CO2和CO的各项对比,有错误的是()选项

共性

差异性

A

均由分子构成

分子的种类不同

B

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元素的质量比不同

C

均能与水化合

化合时现象不同

D

常温下均是无色气体

相同条件下气体的密度不同

A.A B.B C.C D.D1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量如图所示(图中正数表示物质质量的增加量,负数表示物质质量的减少是,0表示物质质量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一定属于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B.戊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参加反应的乙、丙的质量比一定为48:23D.该反应中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为44:2715.化学使生活更美好,下列物质的应用不正确的是A.石墨用来做干电池 B.氧气填充食品包装袋 C.稀有气体用于闪光灯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来探究炼铁的原理,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开始时,要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再加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A装置中玻璃管内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B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避免将CO排放到空气中,并回收利用CO,方框中连接的是C和D装置,导管接口的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4)除CO外,还有氢气等物质也可以还原Fe2O3。某同学设计了用金属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的实验装置,如图F所示:①氢气的收集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使用E或F装置制取氢气,F装置与E装置比较,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为测定久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样品的变质程度,某化学活动小组称取该固体样品6.5g放入锥形瓶中,加水溶解,配成50g溶液,再向锥形瓶中滴加稀硫酸,反应过程中产生气体质量的部分实验数据和锥形瓶中溶液质量变化的图象如图表所示: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406575产生气体的质量/g1.12.22.2(1)6.5g样品与稀硫酸完全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是__________g。(2)6.5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结果精确至0.1%)18.(8分)超市购物小票上含有BPA(双酚A),网上流传消费者接触小票会致癌。我国规定:超市购物小票上双酚A的含量应不超过0.6mg/Kg.按照这个标准,收银员即使每天接触小票10个小时,双酚A通过接触进入人体的量也不会比安全剂量低几十倍。因此,普通消费者一天接触几张购物小票,致癌概率是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的。(1)双酚A的化学式为C15H16O2,其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2)若每张超市购物小票的质量为5g,则其中含有双酚A的质量应不能超过_____mg才能符合国家标准。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下面是小华同学和小组同学的学习过程:(1)小华同学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图的知识整理,则性质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2)小组同学用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氧气、氢气、水、铁这六种物质,以CO2为起点进行了击鼓传花游戏,条件是:相互之间能实现一步转化时花束就可以进行传递,使花束能从起点CO2传到E。已知位置A的物质具有毒性,请把上述除CO2以外的其余物质分别安排在A~E的位置上,并回答下列问题:①写出位置A和D的化学式A_____D_____。②写出上图转化中属于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3)小组同学查阅资料知道:科学家正在研究如下图所示的二氧化碳新的循环体系(部分生成物已略去)。上述关系图能反映的化学观点或化学思想有(填序号):_____。①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变②燃烧时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和光能③光能或电能可以转化为化学能④二氧化碳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⑤上述循环体系中包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⑥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⑥该研究成果将有助于缓解困扰人类的什么难题?_____(写出1个即可)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C【分析】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遵守两处原则:一、要以科学实验的事实为依据;二、是以质量守恒定律为根据。【详解】A、高炉中焦炭的作用:燃烧提供热量;制取还原剂一氧化碳。所给化学方程式正确,但是不能表示焦炭的作用。A不正确;B、铁罐不能装稀盐酸:,该反应不符合实验事实,生成物应该为氯化亚铁,而不是氯化铁,正确为,B不正确;C、用石灰石浆处理二氧化硫:,C正确;D、铜丝插入硝酸银溶液中:,该反应不符合实验事实,生成物应该为硝酸铜,而不是硝酸亚铜,正确为,D不正确。故选C。【点睛】检查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首先检查反应物生成物是否书写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实验事实,方程式是否配平,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是否正确标注条件和生成物状态。2、C【详解】A、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少量的一氧化碳气体不能点燃,应该将混合物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网,将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B、碳粉在空气中灼烧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有效成分被清除,方案不可行;故选项错误;C、锌粉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锌溶液和氢气,但银粉不能与稀盐酸反应,过滤后,滤渣只有银,方案可行;故选项正确;D、除去KCl固体中的KClO3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并加热至质量不再发生变化,剩余固体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方案不可行;故选项错误;故选:C。3、A【解析】A、由偏二甲肼的化学式为C2H8N2,则该物质是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故A正确;B、由偏二甲肼的化学式为C2H8N2,该物质是由偏二甲肼分子构成,该分子中含有氮原子,故B错误;C、由偏二甲肼的化学式为C2H8N2,则相对分子质量为12×2+1×8+14×2=60,故C错误;D、由偏二甲肼的化学式为C2H8N2,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8:14×2=6:2:7,故D错误;故选A.4、D【详解】氧气可供给呼吸,所以可用于医疗急救,选项正确;B.铜的导电性优良,所以铜可制成导线,选项正确;C.金刚石硬度大,所以可制成裁玻璃刀,选项正确;D.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可用来灭火,选项错误,故选D。【点睛】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5、B【解析】A、铁在氧气中燃烧时火花四溅,有新物质四氧化三铁生成,必须经过化学变化才能体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错误;B、铁在1535℃时变为铁水,描述的是熔点,属于铁的物理性质,正确;C、铁投入盐酸中,有气泡冒出,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必须经过化学变化才能体现出来,属于铁的化学性质,错误;D、铁投入硫酸铜溶液有铜析出,必须经过化学变化才能体现出来,属于铁的化学性质,错误。故选B。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看铁的性质是否需要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铁的物理性质。6、D【解析】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详解】A、铜用于制作电线,利用了铜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B、金刚石用来切割大理石,利用了金刚石的硬度大,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利用了干冰能升华吸热,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D、盐酸用于清除铁锈,利用了盐酸的酸性,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故选D。7、B【解析】试题分析:丙烷分子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所以AC错误,一个丙烷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3:8,所以B正确,丙烷相对相对分子质量为44,所以D错误。故选B.考点:分子的构成及其相关的计算8、C【详解】A.铅笔芯能够导电,因为石墨有导电性;正确,不符合题意;B.用铅笔芯开锁是因为其有具有滑腻性,正确,不符合题意;C.铅笔芯粉末的主要成分石墨,说法错误,符合题意;D.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单质,在氧气中燃烧会有CO2生成,不符合题意。故选:C。9、C【解析】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不是由元素组成的,错误;B、银杏酸由分子构成的,1个银杏酸分子是由22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错误;C、银杏酸是含碳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正确;D、银杏酸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12×22:1×34=132:17≠11:17,错误。故选C。点睛: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10、A【详解】A、反应前,先通一段时间一氧化碳,然后再加热,目的是为了尽可能的排净玻璃管内的空气,防止一氧化碳与其中的空气混合后,被点燃发生爆炸,符合题意;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则硬质玻璃管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3CO+Fe2O32Fe+3CO2,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中,石灰水变浑浊可以证明有CO2生成,不符合题意;D、尾气处理:由于一氧化碳有毒,如果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污染;所以在有关一氧化碳的实验时,可以点燃尾气,以免污染空气,也可是收集,不符合题意。故选A。11、C【详解】A、动物呼吸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B、光合作用能生成葡萄糖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C、铜丝拉直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正确;D、钢铁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故选C。【点睛】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12、B【分析】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据此分析。【详解】A、石墨具有滑腻感,因此用石墨制成的电刷能够减小与电线的摩擦,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还原性属于化学反应,高铁动车的运行是依靠顶部的石墨电刷与电线接触获取电力,该过程中不涉及还原反应,因此石墨制成的电刷与还原性无关,故该选项符合题意;C、电刷应该具有经久耐用的特点,石墨的化学性质稳定,用石墨制成的电刷符合这一要求,因此石墨制成的电刷与石墨的稳定性有关,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电刷的主要用途是用于输电,因此石墨制成的电刷与石墨的导电性有关,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以石墨制成的电刷为背景,考查了石墨的性质以及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应该从电刷的用途入手,即先分析电刷能够实现什么功能,然后分析实现该功能利用了石墨的哪种特点,依据这种思路即可解决该题。13、C【详解】A、二氧化碳、一氧化碳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二者的分子分别是CO2、CO,不相同,正确;B、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两种物质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元素的质量比前者是12:32=3:8,后者是12:16=3:4,二者不同,正确;C、二氧化碳是酸性氧化物,可以与水反应产生碳酸,而一氧化碳不能与水发生反应,错误;D、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在常温下均是无色气体,由于他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所以相同条件下气体的密度不同,正确。故选C。14、C【解析】A、反应后,甲和丁质量增大,属于生成物,乙和丙质量减小,属于反应物;反应物和生成各有两种物质,则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B、化学反应前后戊的质量没有改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加反应的物质;故选项错误;C、参加反应的乙、丙的质量比48:23;故选项正确;D、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甲、丁的质量之比一定为44:27,该反应中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不一定为44:27,即甲、丁化学计量数之比是1:1时,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44:27,甲、丁化学计量数之比不是1:1时,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不是44:27,故选项错误;故选:C。15、B【详解】A、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用作干电池的电极,故正确;

B、氧气化学性质活泼,不能用于食品包装,故错误;

C、稀有气体通电后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以用于闪光灯,故正确;

D、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故正确。

故选:B。【点睛】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爆炸固体由红色变为黑色吸收CO2d→b→c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能够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详解】(1)一氧化碳是易燃气体,所以实验开始时,要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爆炸;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氧化铁被还原为铁,所以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固体由红色变为黑色;(2)B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3)因为一氧化碳不溶于水,密度和空气接近,所以用排水法收集,故导管接口的连接顺序为a→d→b→c;(4)①氢气不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所以可以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②F装置中有多孔隔板,当打开止水夹,固液接触,反应进行,当关闭止水夹时,随着试管内压强增大,部分液体被压入长颈漏斗中,使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所以F装置相对于E装置的优点就是能够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2.2g81.5%【分析】题目是测定久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样品的变质程度,根据表格数据,求出生成气体的质量,再用气体的质量求出碳酸钠的质量以及质量分数。【详解】(1)根据表格数据,6.5g样品与稀硫酸完全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是2.2g。(2)解: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6.5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答:6.5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81.5%.【点睛】本题难度不算大,是常规的求混合物中某物质的质量分数,本题给出的已知条件较明显,容易求出未知量。18、(1)双酚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5+1×16+16×2=228。故填:228(2)超市购物小票上双酚A的含量应不超过0.6mg/Kg,若每张超市购物小票的质量为5g,则其中含有双酚A的质量应不能超过。故填:0.003【详解】见答案。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CO2+Ca(OH)2=CaCO3↓+H2OCOH2OFe+H2SO4=FeSO4+H2↑(或铁和HCl,或氢气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D减缓温室效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