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广西来宾市九级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广西来宾市九级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广西来宾市九级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广西来宾市九级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广西来宾市九级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广西来宾市九级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关于资源、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其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占21%B.陆地淡水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海水淡化目前可以作为应对淡水短缺的重要途径C.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其他能源有乙醇、可燃冰和太阳能等D.人类每年从自然界提取量最大的金属是铁,防止铁腐蚀是保护它的有效途径之一2.碳酸二甲酯(C3H6O3)常用作汽油添加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碳酸二甲酯是一种氧化物B.碳酸二甲酯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C.碳酸二甲酯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D.碳酸二甲酯分子中含有三个碳原子和三个水分子3.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严重雾霾时不建议做的是A.在户外剧烈运动B.戴口罩出行C.乘坐公交车上学D.及时清洗口鼻4.若用“”表示氢原子,下列方框中,符合2H意义的示意图是A. B. C. D.5.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所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氢元素B.金属单质能导电,所以能导电的单质只能是金属C.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D.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6.

A.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B.生成的氧气质量C.固体中的二氧化锰质量 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7.规范的操作是化学实验成功的保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测定溶液的pH时,将pH试纸直接放入待测液中B.使用胶头滴管时为防止液体洒出将滴管伸入试管中C.配制稀硫酸时,将浓硫酸沿量筒壁慢慢加入量筒中,并不断搅拌D.点燃氢气等可燃性气体之前先检验气体的纯度8.下列关于“碳及碳的化合物”说法中,正确的是()A.金刚石转化为石墨是物理变化B.燃煤时,在房间里放一盆水可防止CO中毒C.石墨可制铅笔芯,金刚石可用于裁玻璃D.二氧化碳有毒,因此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必须先做灯火试验9.下列化学用语表示不正确的是A.两个水分子:2H2OB.2个镁离子:2Mg2+C.硫酸根离子:SO42-D.氧化铁:FeO10.鉴别氮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设计的实验方法正确的是A.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B.向三瓶气体中分别加入石蕊试液C.先用带火星的木条再利用澄清石灰水D.分别闻三瓶气体的气味11.空气中能与点燃的线香发生化学反应的气体约为多少?()A.20.9% B.21.8% C.78.1% D.99.0%12.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B.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C.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就是氧化物D.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CO2,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13.描述物质变化的成语有:①滴水成冰;②死灰复燃;③花香四溢;④百炼成钢;⑤沙里淘金;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②③④B.④⑤C.①③④D.②④14.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过滤 B.点燃酒精灯C.检查气密性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15.经调查染发剂中常含有对苯二胺(化学式为C6H8N2),它有致癌作用,建议不要轻易染发。下列有关对苯二胺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由三种元素组成B.氢元素所占质量分数最小C.属于化合物D.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4:1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图为某小组探究金属化学性质的两组实验。实验I实验Ⅱ(1)实验Ⅰ中以“金属表面产生气泡的快慢”为标准来判断锌、铁的活动性强弱,有同学认为不够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请你写出A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2)写出实验Ⅱ中C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D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3)实验Ⅱ中要验证Cu、Fe、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至少要做的实验是________(填序号),由此判断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某校兴趣小组取氯酸钾制取氧气,请按下面要求计算。(1)取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放入大试管中加热,加热至不再有气体产生为止,共收集到氧气4.8g,求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2)若将(1)中氯酸钾平均分成两份,一份加入1g二氧化锰(曲线用a表示),另一份不加二氧化锰(曲线用b表示),分别放入试管中,同时、同温度加热至充分反应,请在上图画出产生O2的曲线。(3)若将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加热,有关物质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变化如表所示:时间/mint1t2t3t4t5O2质量/g2.44.87.29.69.6剩余固体质量/g22.119.7m14.914.9其中m=____________;t3时剩余固体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18.(8分)蔗糖的化学式为C12H22O11,是食品中常用的甜味剂。请回答下列问题:(1)蔗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2)蔗糖中C、H、O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填最简整数比)。(3)蔗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水是生命之源,(1)某兴趣小姐在实验室模拟水厂将浑浊的东江水净化,其实验流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①加入明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操作1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②操作2是活性炭吸附,此操作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③取少量的液体D于试管中,滴入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的浮渣产生,说明此液体为_____________(填“软水”或“硬水”),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软化硬水。(2)水分解可获得氢气和氧气。①下图中,试管1产生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该实验证明水是由_____________组成的。②我国开发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实现了在光照下分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D【详解】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占21%;故选项错误。B、陆地淡水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目前可以作为应对淡水短缺的重要途径是防止水体污染,节约水资源;故选项错误,C、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其他能源有乙醇、太阳能等,利用可燃冰还在实验阶段;故选项错误。D、人类每年从自然界提取量最大的金属是铁,防止铁腐蚀是保护它的有效途径之一;故选项正确。故选:D。2、C【详解】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而碳酸二甲酯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选项A错误;B.碳酸二甲酯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6)∶(16×3)=6∶1∶8,可见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选项B错误;C.由化学式可知,碳酸二甲酯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选项C正确;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碳酸二甲酯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其中不含水分子,选项D错误。故选C。3、A【详解】A、严重雾霾时在户外剧烈运动会吸入大量雾霾,符合题意;B、严重雾霾时戴口罩出行有利于减少雾霾的吸入,不符合题意;C、严重雾霾时乘坐公交车上学有利于减少雾霾的吸入,不符合题意;D、严重雾霾时及时清洗口鼻,有利于减少雾霾的吸入,不符合题意。故选A。4、A【分析】2H表示的意义是两个氢原子。【详解】A、该图可以表示2个氢原子,符合题意;B、该图表示4个氢原子,不符合题意;C、该图表示1个氢分子,不符合题意;D、该图表示2个氢分子,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5、A【详解】A、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所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故选项正确;B、金属单质能导电,所以能导电的单质不一定是金属,例如石墨属于非金属,但也能导电;故选项错误;C、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例如电子带负电荷;故选项错误;D、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同;故选项错误;故选:A。6、A【详解】A.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氯化钾、氧气,完全反应后固体物质是氯化钾、二氧化锰,二氧化锰中含有氧元素。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逐渐减少,当氯酸钾完全反应后,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不再减少,此选项正确;B.反应生成氧气,氧气的质量由0开始逐渐增多,当氯酸钾完全反应后,氧气质量不再增多,此选项错误;C.二氧化锰在反应中作催化剂,质量不变,此选项错误;D.反应中钾元素的质量不变,但固体质量逐渐减少直至不变,所以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多至不变,此选项错误。故选A。【点睛】图像问题主要是结合化学反应分析图的起点位置、变化趋势、转折点、终点位置是否正确。7、D【详解】A、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故选项说法错误。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不能在量筒内稀释浓硫酸,故选项说法错误。

D、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为防止发生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8、C【详解】A、金刚石与石墨不是同一种物质,所以金刚石转化为石墨是化学变化,故错误;B、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所以燃煤时,在房间里放一盆水不能防止CO中毒,故错误;C、石墨质软,能在纸上留下灰黑色痕迹,所以可制铅笔芯,金刚石的硬度大,可用于裁玻璃,故正确;D、二氧化碳没有毒性,但是由于二氧化碳不能够供给呼吸,所以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必须先做灯火试验,故错误。故选C。9、D【详解】A.两个水分子:2H2O,正确;B.2个镁离子:2Mg2+,正确;C.硫酸根离子:SO42-,正确;D.氧化铁中铁元素为+3价,化学式为:Fe2O3,说法错误。故选:D。10、C【详解】A、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氮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的更旺,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不符合题意;B、向三瓶气体中分别加入石蕊试液,氮气、氧气均不能使石蕊试液变色,二氧化碳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符合题意;C、先用带火星的木条,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氧气,再用澄清石灰水,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剩下的是氮气,符合题意;D、氮气、氧气、二氧化碳都是无色无味的,用闻气味的方法不能鉴别,不符合题意。故选C。11、A【详解】空气的成分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占空气体积的21%,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能与点燃的线香发生化学反应的气体约为20.9%。故选A。12、D【详解】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物质不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例如铁是由铁原子构成,故A错误;B、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带电荷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例如电子带负电,故B错误;C、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例如氧气含有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是单质,故C错误;D、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CO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故D正确。故选D。【点睛】氧化物的概念可简记为:两元素、氧元素、化合物。13、D【解析】①滴水成冰,是水由液态变为固态,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②死灰复燃:死灰复燃是指可燃物的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了反应,属于化学变化;③花香四溢:花香四溢的过程中,花香分子不断地向四周运动,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④百炼成钢:炼钢过程中,生铁中的碳不断地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当生铁中的含碳量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就形成钢,百炼成钢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⑤沙里淘金:沙中含有金,沙里淘金只是把金从沙子中分离出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D。14、C【详解】A.过滤时应用玻璃棒引流,A错,不符合题意;B.酒精是易燃物,禁止用一盏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避免引起火灾,B错,不符合题意;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将带有导气管的单孔塞在试管口上塞紧,并将导气管出口浸没在水中,用双手握住试管外壁片刻,水中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手移开后,导气管内有水柱上升,且较长时间不回落,说明气体发生装置气密性良好,C对,符合题意;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若反应有气体生成,则要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本实验有气体生成,在敞口状态下反应不符合实验要求,另外,使用天平称量时应左物右码,D错,不符合题意;故选C。15、D【详解】A、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氢、氮三种元素质量比为(12×6):(1×8):(14×2)=18:2:7,氢元素所占质量最小,质量分数最小;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该物质是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8):(14×2)=18:2:7;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故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酸的种类不同铁丝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CDFe、Cu、Ag【解析】(1)实验Ⅰ中以“金属表面产生气泡的快慢”为标准来判断锌、铁的活动性强弱,有同学认为不够合理,理由是:使用酸的种类不同,A试管中稀硫酸与锌发生反应产生硫酸锌和氢气的化学方程式:;(2)实验Ⅱ中C试管内铜丝与硝酸银发生反应产生硝酸铜和银的化学方程式:,D实验中铁丝与蓝色硫酸铜溶液反应产生硫酸亚铁浅绿色溶液和红色固体铜,观察到的现象是:铁丝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3)实验Ⅱ中要验证Cu、Fe、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至少要做的实验是C和D,实验C中铜能将应置换出来,则说明金属活动顺序:铜>银,实验D中铁能将铜置换出来,则说明金属活动顺序:铁>铜,由此判断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Fe>C>Ag。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1)12.25g;(2);(3)17.3;KClO3、KCl【详解】(1)设氯酸钾的质量x解得:x=12.25g故填:12.25g(2)若将(1)中氯酸钾平均分成两份,一份加入1g二氧化锰(曲线用a表示),另一份不加二氧化锰(曲线用b表示),分别放入试管中,同时、同温度加热,加入二氧化锰的a反应完需要的时间短,没有加二氧化锰的b反应完需要的时间长,不管加不加二氧化锰,最终生成氧气的质量都是2.4g,图像是;故填:。(3)加热时间是t1时,生成氧气的质量是2.4g,剩余固体的质量是22.1g,反应前固体的质量是24.5g;加热时间是t2时,生成氧气的质量是4.8g,剩余固体的质量是19.7g,反应前固体的质量是24.5g;加热时间是t3时,生成氧气的质量是7.2g,剩余固体的质量是mg,反应前固体的质量是24.5g,m=24.5g-7.2g=17.3g;加热时间是t4时,生成氧气的质量是9.6g,剩余固体的质量是14.9g,反应前固体的质量是24.5g;加热时间是t5时,生成氧气的质量是9.6g,剩余固体的质量是14.9g,反应前固体的质量是24.5g;加热时间是t4和t5时,生成氧气的质量都是9.6g,剩余固体的质量都是14.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