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5天气与气候(讲义)(解析版)_第1页
2024中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5天气与气候(讲义)(解析版)_第2页
2024中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5天气与气候(讲义)(解析版)_第3页
2024中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5天气与气候(讲义)(解析版)_第4页
2024中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5天气与气候(讲义)(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5天气与气候TOC\o"1-2"\h\u目录TOC\o"1-3"\h\u课程标准·考情分析 3知识建构·思维脑图 4第一部分天气、气温与降水 5考点01天气【高频考点】 5考点02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12考点0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20重点难点·素养拓展 27重难点01古诗词中的天气和气候 27重难点02根据风的符号判定风向和风级 29重难点03等温线图的判读及应用 29重难点04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 31重难点05主要降水类型 32第二部分世界的气候 33考点0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分布【高频考点】 33考点0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41考点03气候与人类活动 45重点难点·素养拓展 48重难点01气候类型的判读 48重难点02热地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50重难点03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52

考点要求课标要求命题预测多变的天气①收看天气预报节目,识别常见的天气符号,模拟播报天气。①结合实例,考查天气、气候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②涉及的图表包括世界局部地区图、景观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以及气温和降水量数据表格。③热点背景主要有联合国气候峰会、碳达峰和碳中和、回南天等。气温的变化与分布②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描述和简要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降水的变化与分布③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描述和简要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④阅读某地区气温、降水数据资料,并据此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气温与降水量随时间变化的特点。世界的气候⑤阅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描述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结合实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⑥结合实例,说明天气和气候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第一部分天气、气温与降水考点01天气①天气与气候的区别项目天气气候概念一个地方短时间内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区别①短时间、②多变①长时间、②相对稳定举例阴晴、风雨、冷热四季分明、雨热同期联系两者都是指大气的状况,气候是对长时间内天气状况的综合和概括②卫星云图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黄色表示沙尘暴白色表示云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③天气预报天气预报主要通过一系列的天气符号来表现各地不同的天气情况。天气符号晴多云阴小雨中雨大雨暴雨雷阵雨雨夹雪小雪中雪大雪冰雹雾霜冻沙尘暴台风霾北风八级东北风六级东南风四级西南风五级复合天气符号阴转雷阵雨中雨转大雨晴转多云小雪转中雪常见天气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天气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阴雨天气不适宜晾晒衣物及户外运动,外出应携带雨具雾、霾不适宜户外运动,对交通影响较大,出门应注意交通安全并佩戴口罩雷阵雨不适宜接打手机,外出应携带雨具台风不适宜出行、出海、海上作业④空气质量空气质量的高低,可以用空气质量指数来表示。清新的空气,空气质量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浊的空气,空气质量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害。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指数空气质量状况一级0~50优二级51~100良三级101~150轻度污染四级151~200中度污染五级201~300重度污染六级>300严重污染表示方法空气质量指数,指数大,空气质量差,指数小,空气质量好影响因素自然因素气压的高低、风力的大小人为因素燃烧秸秆、汽车尾气的排放等治理措施绿色出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的使用;积极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工业废气打标后排放;植树造林;禁止燃烧秸秆、采用集中供暖等方式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等。考向01天气与人类活动【典例】1.(2023·西藏·统考中考真题)神州十六号载人飞船于北京时间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最适合飞船发射的天气所对应的天气符号是(

)A. B. C. D.【答案】B【解析】以上四个天气预报符号中,A所示的是暴雨、B所示的是晴天、C所示的是雷电天气,D所示的是大雪,只有B所示的晴天适合飞船发射,排除ACD,故选B。【变式1】2.(2023·山东滨州·统考中考真题)冬去春来,广东当地清晨经常雾海茫茫,这是由于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致使气温回升,空气湿度加大,这样的天气当地人称为“回南天”。该天气现象发生期间,天气预报中可能出现的天气符号是(

)A.

B.

C.

D.

【答案】2.C【解析】2.根据材料可知,"回南天”是天气返潮现象,即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致使气温回升,空气湿度加大的一种天气现象;A天气符号表示雨夹雪,B天气符号表示的是台风,D天气符号表示沙尘暴,ABD不符合“回南天”发生的天气条件,ABD不符合题意;C天气符号表示有雾,空气湿度加大,易出现返潮现象,C符合“回南天”发生的天气条件,C符合题意。故选C。【变式2】(2022·江苏宿迁·统考中考真题)目前,人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天气信息。读“宿迁市高考期间(6月7日一6月9日)的天气信息图”,完成下面小题。3.高考第一天(6月7日),宿迁天气状况为(

)A.晴 B.阴 C.多云 D.中雨4.关于高考期间天气的几点温馨提示合理的是(

)A.白天温度较高,建议多食冰镇食物B.白天气温较高,建议选择透气性和吸汗性好的棉、麻衣物C.高考期间昼夜温差太大,建议早上穿毛衣,中午穿短袖D.天气总体较利于考生发挥,雨天无需提前出门【答案】3.C4.B【解析】3.常见的天气的气象符号能形象地表现当天的天气状况,晴天的天气符号是“太阳”,阴天的天气符号是“云朵”,多云的天气符号为“云朵上露出半个太阳”,中雨的天气符号为云朵下两个(两道)雨滴,由天气信息图可知,6月7日宿迁的天气符号为“云朵上露出半个太阳”,故为多云。故选C。4.由天气信息图可知,高考期间白天气温较高,达到30℃左右,但食用冰镇食物易导致肠胃不舒服,影响考试,应该选择透气性和吸汗性好的棉、麻衣物,故A错误,B正确;高考期间日最低温在20℃左右,不需要穿毛衣,故C错误;6月9日有中雨,雨天会影响交通,为避免影响考试,应提前出门,故D错误。故选B。考向02天气预报【典例】(2023·江苏宿迁·中考真题)2023年5月1日,多云,某学校组织美术选修社团学生到北京颐和园写生。图1为颐和园示意图,图2为该社团一名同学的作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能反映5月1日天气状况的符号是(

)A.

B.

C.

D.

【答案】5.D【解析】5.读图分析,A是大雪,B是暴雨,C是雾,D是多云;由材料可知,当日多云,D正确;故选D。【变式】(2023·江苏泰州·统考中考真题)下表为“泰州市天气情况查询结果简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日期28日(周六)29日(周日)30日(周一)31日(周二)天气符号

气温23℃~32℃19℃~28℃17℃~25℃18℃~28℃风向和风力

6.气温日较差最大的是(

)A.28日 B.29日 C.30日 D.31日7.若周末有出行计划,需准备(

)A.羽绒服 B.雨衣雨伞 C.太阳镜 D.羊毛手套8.29日天气状况是(

)A.小雨转阴,19℃~28℃,东北风2级 B.阴转小雨,23℃~32℃,南风2级C.小雨转阴,19℃~28℃,西南风2级 D.阴转小雨,23℃~32℃,北风2级【答案】6.D7.B8.A【解析】6.气温日较差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读图可知,气温日较差最大的是31日,为10℃。D正确,ABC错误。故选D。7.周末气温高,且为阴雨天气,需准备雨衣雨伞,不需要羽绒服、太阳镜及羊毛手套。B正确,ACD错误。故选B。8.读图可知,29日小雨转阴,19℃~28℃,东北风2级,A正确,BCD错误。故选A。考向03空气质量【典例】(2022·海南·统考中考真题)读图“海口市某日天气预报图”,完成下面小题。9.海口市当日的天气状况是(

)A.最高气温为25℃ B.多云转小雨 C.气温日较差为9℃ D.空气湿度小10.利于优质空气质量保持的做法是(

)A.使用公共交通 B.焚烧稻草秸秆 C.柴火烟熏槟榔 D.燃放烟花爆竹【答案】9.C10.A【解析】9.由图可知,海口市当天的最高气温是34℃,故A错误。天气是多云转暴雨,故B错误。气温日较差为34-25=9℃,故C正确。多云转暴雨,空气湿度大,故D错误。故选C。10.空气质量的好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活动,以上四种做法中,使用公共交通有利于减少污染,提高空气质量,故A正确。焚烧稻草秸秆、柴火烟熏槟榔和燃放烟花爆竹都是污染空气、破坏空气质量的做法,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变式】(2023上·重庆忠县)生态环境部表示,2023年将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深化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读某日我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1.下列城市中,重庆空气污染指数为79,成都空气污染指数为89,北京空气污染指数100,石家庄空气污染指数为110,在四个城市中,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是(

)A.北京 B.成都 C.重庆 D.石家庄12.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大,对人体健康有害。当空气质量指数超过150时,合理的做法是(

)A.留在室内,减少户外活动 B.锻炼身体,坚持晨跑运动C.远离树木和广告牌 D.开展野外登山活动【答案】11.C12.A【解析】11.由材料可知,空气污染指数越高,空气污染越严重。重庆的空气污染指数最小,空气质量最好。C正确,故选C。12.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大,对人体健康有害。当空气质量指数超过150时,应留在室内,减少户外活动,A正确;不能外出晨跑、登山等,与远离树木和广告牌无关,BCD错误。故选A。考点02气温的变化与分布①气温的定义和观测定义气温指大气的冷暖程度单位摄氏度(℃)气温的观测一般在百叶箱中进行测量工具:温度计测量时间:通常每天四次,一般在北京时间2时、8时、14时、20时②气温的定义和观测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午后2时(14时)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日出前后气温日较差天中最高气温-一天中最低气温上图中的气温日较差=31℃-25℃=6℃比较项目北半球南半球大陆海洋大陆海洋月平均最高值7月8月1月2月月平均最低值1月2月7月8月气温年较差=一年最热月平均气温-一年最冷月平均气温上图中的气温年较差=23℃-(-12)℃=35℃③气温曲线图定义气温年变化曲线图是一年中各月月平均气温连成的曲线。功能①估算一年中月均最高气温和月均最低气温,计算气温的年较差。②判断气温的季节变化大小。③判别温度带和南北半球。④气温曲线弯曲程度的大小,反映了气温年变化的大小和气温年较差的大小。季节变化通过1月、4月、7月、10月四个月的气温值,得出季节变化的特点。半球看最高或最低平均气温出现的月份,判断南、北半球①一年中陆地上7月气温最高为:北半球②1月气温最高为:南半球④不同温度带的气温年变化温度带各月气温变化情况气温年较差热带各月平均气温都很高(大于15℃)最小亚热带最冷月均温大于0℃,小于15℃较大温带最冷月均温小于0℃,温带海洋性气候区除外寒带各月气温都很低,各月寒冷的程度不同,最冷月均温极低最大⑤气温的分布定义指在地图上将气温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平滑曲线。特点在等温线图中,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判读等温线图等温线的疏密程度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温差小;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温差大。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表示气温主要受纬度因素的影响等温线平直,表示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较少;等温线弯曲,表示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很多。当等温线闭合时,如果中心气温比周围气温低,表示这里是低温中心;反之,则是高温中心。⑥世界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影响因素分布规律纬度位置低纬度地区气温高,高纬度地区气温低。气温大致从低纬(赤道)向高纬(两极)递减。海陆位置同纬度地带,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夏季陆地气温比海洋高;冬季陆地气温比海洋低。考向01气温及其测定方法【典例】气温是地面气象观测中所要测定的常规要素之一。某地理兴趣小组某日开展了气温的测定和记录活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气温测定时(

)A.测量工具只需百叶箱 B.百叶箱距离地面3米C.温度计需被阳光直接照射 D.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2.该日,小组成员在6时,8时,14时,16时进行记录,从记录的数据可以分析出(

)A.序号②表示日出前后的气温状况 B.序号③表示正午12时的气温状况C.气温日较差是15℃ D.日平均气温为9℃【答案】1.D2.D【解析】1.测量气温的方法是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内进行测量,如果没有百叶箱,也可以将温度计放在离地面约1.5米,通风良好,不受阳光直射,不被其他物体遮挡的阴影处来测量,这样测出的温度可以减小外界因素的影响,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以保证测量数值的准确,D正确,ABC错误。故选D。2.序号①测量的气温最低,表示日出前后的气温状况,A错误;序号③测量的气温最高,表示午后2时(14时)的气温状况,B错误;最低气温为序号①测量的气温3℃,最高气温为序号③测量的气温15℃,气温日较差为15℃-3℃=12℃,C错误;由计算可得日平均气温(3℃+6℃+15℃+12℃)÷4=9℃,D正确。故选D。考向02气温及其测定方法【典例】(2023上·广东韶关)读某地气温日变化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3.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A.日出前后 B.14时左右 C.正午 D.日落4.这一天的日较差约为(

)A.5℃ B.7℃ C.9℃ D.10℃【答案】3.B4.D【解析】3.由图可知,该地一天中的最高气温约为22°C,出现在14时左右,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4.由图可知,该地一天中的最低温约为12°C,最高温约为22°C,这一天的气温日较差约为22-12=10°C,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考向03等温线与等温线图的判读【典例】读某地等温线图,完成下面小题。5.图中四地属于低温中心的是(

)A.A地 B.B地 C.C地 D.D地6.图中等温线特征的推断有误的是(

)A.该图最大温差在18℃~22℃之间 B.A处等温线密集,气温差异大C.该区域气温均低于0℃ D.等温线大致呈东西向延伸【答案】5.C6.C【解析】5.读图可知,该地最低气温在-18℃~-16℃之间,C地等值线闭合,属于低温中心,故C正确,ABD错,本题选C。6.读图可知,该地最高气温在2℃~4℃之间,最低气温在-18℃~-16℃之间,所以最大温差在18℃~22℃之间,A处等温线比较密集,气温差异大;该地等温线大致呈东西向延伸,气温南北差异大,故ABD不符合题意。该区域大部分地区气温低于0℃,南部小部分地区气温在0℃以上,故C符合题意,本题选C。考向04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典例】(2023·甘肃·统考中考真题)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7.据图可知,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

)A.从北半球向南半球递增 B.从内陆地区向沿海递减C.从低海拔向高海拔递增 D.从低纬向南北两极递减8.影响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地势高低 C.地形类型 D.植被状况【答案】7.D8.A【解析】7.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烈,获得的热量多,气温高;随着纬度的升高,太阳高度角逐渐减小,太阳的辐射逐渐减弱,获得的热量逐渐减少,气温逐渐降低。读图可知,因此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是由低纬度向高纬度气温逐渐降低,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8.由图可知,图中所示世界的平均气温是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影响其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纬度高的地区获得太阳光热少,气温低,相反纬度低的地区获得太阳光热多,气温高,A正确;地势高低、地形类型、植被状况都不是影响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排除BCD,故选A。【变式1】(2023上·辽宁铁岭)读“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9.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A.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B.同纬度,陆地气温高于海洋C.南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 D.中纬度,沿海气温高于内陆地区10.青藏高原比同纬度其他地区气温低,主要影响因素是(

)A.人类活动 B.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 D.地形地势【答案】9.A10.D【解析】9.读图可知,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A正确;同纬度,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B错误;南半球大部分是海洋,等温线比较平直,是等温线分布特征,不是气温分布特征,C错误;中纬度,沿海气温不一定高于内陆地区,D错误。故选A。10.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有“世界屋脊”之称,海拔高,气温低,因此青藏高原比同纬度其他地区气温低,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地势,跟人类活动、海陆位置、纬度位置无关,D正确,ABC错误,故选D。【变式2】(2023上·广东梅州)图为世界局部地区等温线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图中所示区域年平均气温分布的总趋势是(

)A.由南向北递增 B.由南向北递减C.由南向北先增后减 D.由南向北先减后增12.影响所示区域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因素 B.海陆分布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答案】11.B12.A【解析】11.图示地区为北半球部分地区,该地区等温线的数值由南向北逐渐递减,即图示地区气温分布的总趋势是由南向北递减,B正确,ACD错误;故选B。12.图示地区气温分布的总趋势是由南向北递减,即气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可知影响上述气温分布总趋势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纬度低,气温高,纬度高,气温低,A正确;与海陆位置、地形、人类活动无关,排除BCD;故选A。考点0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①降水的含义、形式及形成条件概念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形式主要形式为降雨,其他形式有雪、冰雹等雾、霾、霜不属于降水形成条件①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②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②降水的测量及计算测量雨量器和量杯单位毫米计算将一日中各次降水量相加,即得出该日降水量将一个月内各日降水量相加,即得出该月降水量测量降水量时,如果是降雪或者冰雹,则需将它们融化成水之后再测量。③降水量的等级级别小雨中雨大雨暴雨24小时降水量(mm)<10.010.0~24.925.0~49.950~99.9一天内的降雨量大于100毫米的称为大暴雨大于200毫米的称为特大暴雨④降水柱状图的判读①一般而言月降水量大于100mm为多雨50~100mm为湿润50mm以下为干旱②读出降水最多和最少的月份及其降水量,计算年降水量(年降水量是各月降水量的总和)③判断降水季节分配是否均匀。④判断降水量哪个季节多,哪个季节少。⑤世界降水类型按照世界各地降水量各月(或各季)的分配状况划分为全年多雨型、全年少雨型、常年湿润型、冬季多雨型、夏季多雨型。⑥世界降水的分布影响因素降水分布规律纬度位置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海陆位置在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大陆内部降水少地形在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世界、中国降水极值世界、中国降水极值世界雨极印度乞拉朋齐世界干极智利阿塔卡马沙漠中国雨极台湾火烧寮中国干极新疆托克逊考向01等降水量线图及其判读【典例】阳阳同学绘制了一幅等降水量线图,并做了相关笔记,但部分笔记内容被打翻的墨水覆盖,无法辨认。请阅读阳阳的地理笔记和手绘等降水量线图,完成下面小题。1.关于阳阳笔记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幅图等降水量线相交 B.等降水量线数值越大,降水越少C.等降水量线越稀疏,降水量差异越大 D.等降水量线数值越小,降水越少2.阳阳手绘的等降水量线图中(

)A.②附近降水量线呈东西走向 B.①③均为低值中心C.降水量东部多,西部少 D.④附近降水量多于⑤【答案】1.D2.C【解析】1.同一幅图等降水量线不相交,A错误;等降水量线数值越大,降水越多,B错误;等降水量线越密集,降水量差异越大,C错误;等降水量线数值越小,降水越少,D正确。所以选D。2.读图可知,②地附近等降水量线呈西北—东南走向,A错误;①地降水量中间低,四周高,且呈闭合曲线,为低值中心,③地附近降水量较大,且等降水量线并不闭合,不是低值中心,B错误;图中地区降水量大致为东部多,西部少,C正确;④地降水量为40毫米,⑤地降水量为40毫米到50毫米之间,⑤地降水量多于④地,D错误。所以选C。【变式】读等降水量线图(单位:mm),完成下列各题。3.关于图中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的降水量小于1020mm B.①地的降水量大于②地C.②地的降水量小于③地 D.③地的降水量与④地相同4.图中四地降水量最多的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答案】3.B4.A【解析】3.①地的降水量大于1020mm,排除A;①地的降水量大于1020mm,②的降水量在1010mm至1020mm之间,①地的降水量大于②地,B正确;③地的降水量为1000mm至1010mm,②地的降水量大于③地,排除C;②④的降水量在1010mm至1020mm之间,②地的降水量与④地相同,排除D;故选B。4.图中四地降水量最多的是①地,降水量大于1020mm,A正确;②地、③地、④地降水量均小于1020mm,排除BCD;故选A。考向02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典例】世界各地的降水分布很不均衡,降水多的地方,年降水量可超过10000毫米,降水少的地区,有时甚至多年滴雨不下。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5.世界降水量的分布规律为(

)A.赤道附降水少 B.两极地区降水多 C.回归线附近东岸降水多 D.沿海降水多低于200毫米6.亚洲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全球变暖【答案】5.C6.B【解析】5.赤道附近地区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降水丰沛,故A错误;两极地区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降水稀少,故B错误;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降水较多,故C正确;中纬度沿海地区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左右,降水较多,故D错误。故选C。6.亚洲东南地区临近太平洋,降水多,西北地区深处内陆,海洋水汽不易到达,降水较少,因此亚洲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主要是受海陆位置的影响。故选B。【变式】(2022上·北京大兴)图为“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下列地区年降水量在2000mm以上的是(

)A.南美洲北部 B.非洲北部 C.亚洲东部 D.欧洲西部8.图中四地与其年降水量对应正确的是(

)A.①小于200mm B.②在200mm~500mm之间C.③大于2000mm D.④在1000mm~2000mm之间【答案】7.A8.A【解析】7.根据图例信息可知,2000毫米以上的地区集中在南美洲亚马孙平原,印度尼西亚和非洲几内亚湾附近,主要集中在热带雨林气候区,A正确,BCD错误,故选A。8.结合图例可以看出,图中①小于200mm,②地年水量在500-1000mm之间,③在200mm~500mm之间,④大于2000mm,A正确,BCD错误,故选A。【变式】位于南美洲西部的安第斯山脉南段两侧景观差异明显。山脉西侧植被繁茂,河流众多,东侧却沙漠广布,植被稀疏。读安第斯山脉南段降水量分布图及东西两侧景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9.根据景观图,推测安第斯山脉南段(

)A.东侧降水量大,为背风坡 B.东侧降水量小,为迎风坡C.西侧降水量大,为迎风坡 D.西侧降水量小,为背风坡10.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年降水量分布呈南北狭长走向的影响因素是(

)A.地形因素 B.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 D.人类活动【答案】9.C10.A【解析】9.山脉对低层空气的阻挡作用,使迎风坡和背风坡的水分、温度状况也产生差异。受地形因素的影响,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南段“拦截”了来自太平洋的大量水汽,使西部迎风坡降水丰富,东部背风坡降水稀少,故C正确,ABD错,本题选C。10.结合上题分析,安第斯山脉呈南北走向,其南段西侧年降水量分布沿山脉呈南北狭长走向,故A正确,和海陆位置、纬度位置、人类活动关系不大,故BCD错,本题选A。【变式】(2023上·江苏镇江·七年级统考期末)图为“局部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关于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赤道附近降水少 B.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C.两极地区降水丰富 D.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多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比③降水少,主要受纬度位置的影响 B.由①到②,年降水量逐渐减少C.②比④降水多,主要受海陆位置的影响 D.乞拉朋齐成为世界“雨极”,是因为地处背风坡【答案】11.B12.B【解析】11.由图可知,赤道附近降水多,故A错误;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故B正确;两极地区降水少,故C错误;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故D错误。故选B。12.由图可知,①比③降水多,主要受海陆位置的影响,故A错误;由①到②,年降水量逐渐减少,故B正确;②比④降水少,主要受海陆位置的影响,故C错误;乞拉朋齐成为世界“雨极”,是因为地处迎风坡,故D错误。故选B。重难点01古诗词中的天气和气候①与天气有关的诗词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②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③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④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⑤雷声千嶂落,雨色万峰来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②与气候有关的诗词①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②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③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④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⑤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典例】1.古诗词是古人留下的宝贵文化财富,其中有不少古诗词包含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下列诗句中描述气候的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答案】1.C【解析】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和“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描述的都是短时间内的大气运动状况,是天气现象,排除AB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是多年形成的气候特征,也就是具有规律性,稳定性,应为气候,C正确。故选C。【变式】2.中国诗词描写物候的很多,下列诗词中描写气候的是(

)A.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B.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塞下曲》李白C.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望湖楼醉书》苏轼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答案】2.B【解析】2.天气是一个地区短时间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在变化的;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个地区的气候具有一定的特征,一般变化不大。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描述的是天气,A错误;“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描述的是气候,B正确;“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描述的是天气,C错误;“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描述的景观,不是天气也不是气候,D错误。故选B。重难点02根据风的符号判定风向和风级风向指风吹来的方向,有“东、南、西、北”以及“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八个基本方向。风极风强弱的级别,共分18级。级数越大,风力越强。“”表示风旗,一个风旗表示风力8级。“”符号中的每道小短线叫作“风尾”,每道风尾表示风力2级,1个风级用半道短线表示。【典例】3.下列风向标中,表示西北风四级的是(

)A.

B.

C.

D.

【答案】A【解析】读图可知,图中A表示西北风四级,B表示东南风四级,C表示西风八级,D表示西北风八级。故选:A。【变式】4.读“昆明市2022年9月某日天气预报图”,完成下题。下列描述当日天气状况正确的是(

)A.天气阴 B.西南风2级 C.最高气温27℃ D.气温日较差21℃【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当日天气晴朗,A错误。西南风4级,B错误。最高温度27℃,最低温度21℃,日较差6℃,C正确,D错误。故选C。重难点03根据风的符号判定风向和风级①根据等温线判断南北半球等温线数值自南向北不断减小为北半球(如图A),不断增大为南半球(如图B)②季节或月份的判断已知同纬度大陆和海洋等温线弯曲状况,陆地气温低于海洋(如图,A点气温大于20℃,B点气温小于20℃,A点气温高于B点),可判断下图表示的是北半球的冬季。③判断海陆位置已知某月份的等温线分布情况(如下图,是夏季气温曲线图,A点气温小于20℃,B点气温大于20℃),根据夏季陆地气温大于海洋气温则可判断A点位于海洋,B点位于陆地。【典例】读“等温线图",完成下面小题。5.图中①②③④四点温度比较,正确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6.若阴影部分为海洋,非阴影部分为陆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图表示北半球冬季 B.该图表示北半球夏季C.该图表示南半球冬季 D.该图表示南半球夏季【答案】5.C6.C【解析】5.由图可知,图中气温自北向南依次降低,①为15°C—20°C之间,②大于20°C,①<②,故A错误;②(大于20°C)>③(小于10°C),故B错误;③(小于10°C)<④(10°C—15°C),故C正确;①(15°C—20°C)>④(10°C—15°C),故D错误。故选C。6.由图可知,图中气温自北向南逐渐降低,为南半球,故AB错误;同一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图中陆地气温低于海洋气温,为南半球的冬季,故C正确,D错误。故选C。重难点04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①降水量柱状图的组成①纵轴表示降水量,单位是毫米②横轴表示月份,一般隔几个月标注一个月份③中间的柱就是表示降水量多少的柱状图②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看“总量”,说“多少”即观察、估算年降水总量,对该地年降水量进行定性描述为“多”“较多”“较少”“少”。看“差值”,说“变化”①看“极值”,对“月份”看降水量最大值、最小值及其出现的月份。②算“差值”,说“变化”计算降水量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描述该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大小。【典例】读“我国东部四地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面小题。7.我国东部地区降水最多的季节都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8.图中降水最多的城市是(

)A.哈尔滨 B.北京 C.武汉 D.广州【答案】7.B8.D【解析】7.读图可知,我国东部为季风气候区,夏季节降水多,冬春季节降水少,B正确,ACD错误,故选B。8.我国东部季风区由北到南,雨季由短到长,降水量由少到多,读图可知,广州是四城市中降水最多的城市,D正确,ABC错误,故选D。重难点05主要降水类型类型示意图成因对流雨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而成。赤道地区对流运动强烈,降雨多为对流雨地形雨湿润气流遇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降水锋面雨冷气团与暖气团相遇,暖气团上升遇冷凝结。我国东部地区多锋面雨【典例】读降水类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9.上图所示三种降水类型分别是(

)A.地形雨锋面雨对流雨 B.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C.锋面雨地形雨对流雨 D.地形雨对流雨锋面雨10.图中三种降水类型特点为(

)A.①暖空气被迫抬升形成 B.②形成于山地迎风坡C.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 D.均历时较短,强度小【答案】9.B10.B【解析】9.由图分析可知,图中①是对流雨,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产生降水;②是地形雨,气流经地形抬升冷凝而降水;③是锋面雨:冷暖气团相遇,暖气团爬升冷凝而降水。B正确,ACD错误,故选B。10.由上述分析可知,①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产生降水,A错误;②是地形雨,气流经地形抬升冷凝而降水,形成于山地迎风坡,B正确;③冷暖气团相遇,暖气团爬升冷凝而降水,C错误;对流雨,时间很短,范围很小,强度比较大,经常伴有风暴、雷电。地形雨: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往往在湿润气流的背风坡形成雨影区,降水少。锋面雨,往往具有范围大、持续时间长的特点,是中国主要的降水形式,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B。第二部分世界的气候考点0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分布热带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气候类型苔原气候冰原气候特殊气候类型高山高原气候①热带气候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分布规律地表植被典型地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南、北纬10°之间热带雨林亚马孙河流域、刚果河流域、马来群岛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热带稀树草原非洲中部、巴西中部,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南部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旱、雨两季分明北纬10°至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热带季节雨林印度半岛、中南半岛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热带荒漠撒哈拉地区、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中西部地区②亚热带气候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分布规律地表植被典型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岸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洲东部、北美洲东南部、南美洲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南部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地中海沿岸③温带气候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分布规律地表植被典型地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降水均匀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温带落叶阔叶林欧洲西部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南、北纬35°~55°之间的大陆东岸温带落叶阔叶林亚洲东部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干旱少雨,降水集中在夏季南、北纬30°~60°之间的内陆地区温带草原温带荒漠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中部、北部地区④寒带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分布规律地表植被典型地区寒带气候终年严寒降水稀少南、北极圈以内苔原、冰原南极洲和北冰洋沿岸高原山地气候终年低温,气温日较差大海拔较高的高山高原地区植被垂直变化明显青藏高原、落基山脉和安第斯山脉等⑤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规律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东岸、内部和西岸温带地区的气候类型对比大陆东岸以季风气候为主,在我国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地区是温带季风气候,南方地区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大陆内部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陆西岸主要分布有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气候类型只分布在北半球的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只分布在大陆东岸,西岸没有的气候类型有三种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只分布在大陆西岸,东岸没有的气候类型有三种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考向01气候的地区差异与气候类型的划分【典例】(2023下·山东济宁)读四地气温、降水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1.关于四地气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可能是伦敦,丁地位于亚欧大陆东岸 B.乙地气候特点是冬季温和少雨,夏季炎热多雨C.丙地是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D.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以上四种气候都有分布【答案】1.C【解析】1.读图可知,甲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欧洲西部,位于亚欧大陆西岸,丁为地中海气候,位于地中海沿岸,A错误;乙地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B错误;丙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C正确;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没有温带海洋性气候,D错误;故选C。【变式】(2023·山东淄博·统考二模)下图是四幅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关于下列四幅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的说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气候类型全年高温多雨,非洲、南美洲、欧洲都有分布B.乙气候类型雨热同期,亚欧大陆、北美洲大陆的东部都有分布C.丙气候类型位于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属于冬雨型气候D.丁气候类型温和湿润,在南美洲西部呈狭长分布3.亚洲没有的气候类型是(

)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2.D3.D【解析】2.甲图气候特点为全年高温多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亚洲和非洲,欧洲没有热带气候,故A项错误;乙图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雨热同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的东岸地区,故B项错误;甲图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属于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大陆西岸,如地中海沿岸,南北美洲纬度30°-40°的大陆西岸,澳大利亚大陆和非洲西南角等地,以地中海沿岸分布面积最广、最典型,故C项错误;丁图气候特点是终年温和湿润,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在南美洲,由于受到高大的安第斯山脉的阻挡,所以在南美洲西部呈狭长形分布,故D项正确;故选D。3.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由于受纬度、海陆、地形等因素的影响,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但是缺失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甲为热带雨林气候,乙为温带季风气候,丙为地中海气候,丁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故选D。考向02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与特征【典例】(2022·山东青岛·统考中考真题)猴面包树是热带稀树草原中一种非常奇特的常绿乔木,树干粗大,喜温耐旱,干季时落叶以减少水分蒸发,湿季时可大量储水于树干中。读左图甲、乙两地位置与气候资料图、右图猴面包树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4.根据猴面包树的生长习性,推断该地的气候特征是(

)A.全年高温多雨 B.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C.全年高温少雨 D.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5.右图示意湿季时的猴面包树景观,可能拍摄于(

)A.甲地2月 B.乙地2月 C.甲地8月 D.乙地8月【答案】4.D5.A【解析】4.猴面包树,叶集生于枝顶,树干粗壮,可以储备大量水分,为热带草原地区的典型植被。全年高温多雨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植被多高大茂密,故A错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不符合图中植被特点,故B错误;全年高温少雨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沙漠广布,图中植物难以生存,故C错误;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为热带草原气候,树木稀疏,猴面包树被称为热带草原的“生命之树”,故D正确。故选D。5.读材料可知,甲地为热带草原气候,乙地为热带雨林气候,猴面包树主要分布在热带草原地区,故分布在甲地,故B、D错误;甲地12月到次年的2月降水多,为湿季,读题可知,图中景观拍摄于湿季,故A正确,C错误。故选A。【变式】(2022上·广东湛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6.图中①气候类型为(

)A.温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7.下列关于三种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气候类型所在地区的河流没结冰 B.②气候类型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C.③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大陆内部 D.①②③气候类型夏季均为高温少雨【答案】6.A7.B【解析】6.①气候类型7月气温为20℃至30℃,1月气温为﹣10℃至0°C,7月降水量为150至200mm,1月降水量为0至50mm,属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温带季风气候,A正确;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湿润,排除B;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排除C;温带大陆性气候为冬冷夏热,全年降水稀少,排除D;故选A。7.①气候类型最冷月气温位于0℃以下,河流有结冰期,排除A;②地1月均温在20°C以上,7月均温在0°C以上,1月降水量为150至200mm,7月降水量为50至100mm,气候类型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B正确;③全年温和湿润,是位于沿海地区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排除C;①②都是夏季高温多雨,③全年温和湿润,排除D;故选B。考点0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因素气温降水纬度位置纬度高,气温低;纬度低,气温高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海陆位置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距海近,降水多;距海远,降水少地形海拔高,气温低;海拔低,气温高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示例影响因素海南岛终年如夏,降水较多;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多冰雪。纬度位置赤道地区终年炎热,而南极大陆则常年冰雪覆盖。纬度位置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同纬度的北京气候比较湿润。海陆位置青岛的降水量比兰州多。海陆位置台湾省台湾山脉东侧降水比西侧多。地形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夏季气温较同纬度地区的气温低。地形位于赤道附近的乞力马扎罗山山顶白雪皑皑。地形夏季来临,人们经常会去一些高山避暑。地形考向01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典例】(2022·湖南湘西·统考中考真题)读日本群岛某年樱花开花时空分布示意图,导致日本樱花开花时间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差异 B.海陆差异 C.地形差异 D.河流差异【答案】1.A【解析】1.在同一天,南北方不同的地方,正午的太阳高度往往不同,太阳辐射的强度也随着发生变化。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最大,太阳辐射最强。由图可知,日本南北纬度跨度大,气温差别大,自南向北纬度越来越高、气温越来越低,导致日本樱花从南向北推迟开放。与海陆、地形和河流差异无关,故A正确、BC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A。【变式】(2022·辽宁沈阳·统考一模)导致下图中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人类活动【答案】A【解析】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和地形地势因素等。从总体上看,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图中甲是热带雨林气候,乙是寒带气候,可见导致甲、丁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与海陆位置、地形和人类活动关系很小,故A正确、BC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A。考向02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典例】(2022·山东聊城·统考一模)下图是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探究实验数据记录,其探究主题是“影响气候的因素”,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此实验所探究影响气候的因素是(

)A.纬度因素 B.地形因素 C.海陆因素 D.人文因素4.此探究实验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纬度越低气温高 B.海拔越高气温越低C.陆地气温日较差大于海洋 D.人类活动排放过多二氧化碳使气温升高【答案】3.C4.C【解析】3.读图可知,此实验是将沙土和水分别当作陆地和海洋,探究白天和晚上陆地与海洋的升温降温情况,探究的是海陆因素对气候的影响,C正确;未展示出不同纬度的对比情况,排除A;从实验中看不出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排除B;没有体现出人文因素的影响,排除D,故选C。4.由前面分析可知,此实验无法探究纬度、地形和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排除ABD;陆地气温日较差为15℃,海洋气温日较差为6℃,陆地气温日较差大于海洋,C正确,故选C。考向03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典例】(2023下·山东聊城)图中降水量甲坡大于乙坡的影响因素及其降水类型分别是(

)A.地形地势地形雨 B.纬度位置锋面雨 C.海陆位置地形雨 D.人类活动对流雨【答案】5.A【解析】5.如图示甲地地处湿润气流的迎风坡,湿润气流因地形抬升,地形雨较多,A正确,C错误;锋面雨是指冷暖气流交汇湿润的暖气团上升过程中产生的降水,图中并无气流交汇,不是锋面雨,B错误;湿润气流的抬升与人类活动关联较少,另外该地产生的降水不是对流雨,D错误。故选A。【变式】(2021上·河北沧州)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下侧的诗句主要反映出(

)A.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B.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C.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D.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答案】6.D【解析】6.由图可知,诗词的大致意思春风起了,但山顶的雪还未消融,一座山分布着四季,体现的是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故选D。考点03气候与人类活动①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民居①降水多的地区,屋顶坡度大利于排水;降水少的地区,多为平顶屋②寒冷的地区,墙体厚利于保暖;湿热的地区,窗户大利于通风散热③低纬度地区楼间距小,中、高纬度地区楼间距大服饰①生活在热带地区的人们,一年四季只穿单衣②生活在寒带地区的人们,一年四季都要穿厚厚的衣服③生活在温带地区的人们,穿衣服的多少随季节而变化饮食习惯①我国南方人喜吃甜,北方人喜吃咸②山西人喜吃酸③四川人喜吃辣农业生产①影响农作物的种植制度:我国东北平原农作物耕作制度是一年一熟;华北平原是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一年两熟到三熟;海南岛是一年三熟②影响农业生产的方式和农作物种类:北方以旱地为主,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大豆、甜菜等;南方以水田为主,农作物主要有水稻、油菜、甘蔗等异常气候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洪涝干旱寒潮②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植树造林:改善局部地区的小气候滥伐森林、大量燃烧矿物燃料:使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导致气温升高,全球变暖,沿海低地被淹没使用含氟冰箱、空调等:使南极上空出现“臭氧空洞”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加,危害调等人体健康排放酸性气体: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和雨水结合形成酸雨,既腐蚀建筑物,又危害人体健康③全球气候变暖原因自然原因二氧化碳对大气有保暖作用人为原因燃烧煤炭、石油等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砍伐森林-减少植被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危害极地地区冰川融化,全球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应对措施①保护森林,尤其是热带雨林②提高能源利用率,开发利用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③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气候问题考向01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典例】(2023上·河北唐山)地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地理环境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由已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各项描述中,与当地地理环境不相符的是(

)A.非洲人穿着厚重的毛皮衣服 B.长期住在水边的人们一般擅长游泳C.我国南方地区屋顶的坡度比较陡 D.日本人喜爱吃鱼2.阿拉伯男子的传统打扮是身着宽大的白色长袍,头戴头巾,原因是(

)A.穿着美观大方 B.遮挡风沙烈日 C.抵御寒冷 D.出于宗教信仰【答案】1.A2.B【解析】1.非洲所处纬度较低,气温较高,居民极少穿毛皮衣服,A不符合实际;长期住在水边的人们一般擅长游泳,我国南方地区由于降水较多,屋顶的坡度比较陡,日本渔业发达,日本人喜爱吃鱼,BCD符合实际。故选A。2.由材料可知,阿拉伯人主要居住在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那里气候炎热,很少下雨。阿拉伯男子身着白色长袍,头戴白色头巾,可以遮挡沙漠地带的风沙;同时沙漠地区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强烈,白色长袍和头巾可以遮挡烈日,B正确;美观大方不是主要原因;白色长袍和头巾不利于防寒保暖;宗教信仰不是主要原因,ACD错误。故选B。考向02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典例】(2022上·江苏镇江)读“遗失的家园”图,完成下面小题。3.该图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A.全球变暖 B.水土流失C.人口过多 D.环境污染4.针对该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A.填海造陆 B.严禁开发矿产资源C.防治水污染 D.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答案】3.A4.D【解析】3.企鹅生活在南极地区,读图可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企鹅生存的环境越来越小。故该图反映的主要问题是全球变暖,与水土流失、人口过多、环境污染无关,A正确,B、C、D错误。故选A。4.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由于人类向空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造成的,所以我们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填海造陆、防治水污染与其无关,应合理开发矿产资源,D正确,A、B、C错误,故选D。重难点01气候类型的判读①确定半球判断内容判断依据判断结论气温值6、7、8月气温高北半球12、1、2月气温高南半球凸型,北半球凹型,南半球②以温定带根据最冷(热)月均温判断温度带(以温定带)最冷月15℃以上高温或炎热热带气候最冷月均温在0℃~15℃温暖或温和亚热带和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均温在-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