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及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课时训练(含答案) 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及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课时训练(含答案) 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及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课时训练(含答案) 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及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课时训练(含答案) 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及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课时训练(含答案) 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及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一、选择题1.(2023广东清远期末)唐朝初年,一位农民在农忙时节可以通过交绢帛或麻布给政府,来避免因服徭役而耽搁农事。这一情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A.国家税收的增加 B.三省六部的设立C.以庸代役的实施 D.民众衣料的变化2.(2023山东潍坊一模)魏晋玄学家嵇康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也主张“怀忠抱义,而不觉其所以然也”,最终认为只要顺应人的无知、无欲、无情感的潜意识便能实现仁义道德。据此可知,嵇康思想的本质是()A.反儒崇道 B.外道内儒C.逍遥避世 D.三教合一3.(2023辽宁沈阳三模)有学者认为,从开元末至安史之乱爆发之前,诗歌创作有三个趋势是明显的:一是超脱现实,清高隐逸,这一趋势由张九龄、孟浩然开其端;二是正视现实,抨击黑暗,以王昌龄、李白、杜甫为代表;三是愤世嫉俗,崇儒复古,以萧颖士、元结等为代表。这反映出()A.文学创作受社会环境的影响B.文学作品有预测战争的功能C.诗歌是社会进步的真实反映D.唐朝政治、经济全面走向繁荣4.(2023湖北黄冈三模)下表为魏晋数学家刘徽和北朝农学家贾思勰在各自代表著作中的相关记述。据此可知,刘徽和贾思勰()记述出处“徽幼习《九章》,长再详览。观阴阳之割裂,总算术之根源,探赜之暇,遂悟其意”“徽以为今之史籍且略举天地之物,考论厥数,载之于志,以阐世术之美”刘徽《九章算术注》序言“粟、米、布、帛,一日不得而饥寒至。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花草之流,可以悦目,徒有春花,而无秋实,匹诸浮伪,盖不足存”贾思勰《齐民要术》序言A.都重视理论体系的构建B.对商业发展持有不同态度C.都推崇科技的实用目的D.科技价值观存在明显区别5.(2023陕西咸阳实验中学月考)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招募了大批商人到西域各国经商,沿线设置关卡征税,并置西域都护府管辖西域,抵御匈奴的袭扰。这些举措()A.旨在攫取西域经济利益B.是汉朝抑商政策的延伸C.有利于丝绸之路的繁荣有序D.将西域纳入了郡国体制6.(2023湖南怀化一模)从唐太宗时期开始,中书、门下省往往联合办公,官署即称为“政事堂”。后来,唐朝皇帝常常在上朝之后,召见尚书、中书、门下长官,共同讨论国政。这些情况表明()A.唐朝三省出现一体化趋势B.中央集权进一步发展C.君主的权力受到极大制约D.三省六部制名存实亡7.(2023广东江门期末)唐太宗时,尝私幸端门,见新科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后人对此评价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材料说明科举制()A.体现出公正平等的原则B.彻底打破了血缘门第等观念C.促进了社会阶层的固化D.有利于扩大封建统治的基础8.武则天以高宗名义把《氏族志》改编为《姓氏录》,以唐代官品为标准,凡是五品以上官员,不管以前是否是士族,都写进《姓氏录》,“于是兵卒以军功致五品者,尽入书限”。该举措()A.阻断了士族晋升的渠道B.削弱了唐代的等级观念C.提高了庶族的社会地位D.改变了官吏选拔的标准9.太和九年(485年),北魏颁布了均田制。规定:男子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不准买卖,年老免课,身死还官。官吏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离职时移交下任,不得转卖。这有利于()A.缓和阶级矛盾B.促进民族交融C.加剧土地兼并 D.提高妇女地位10.西晋成书的《三国志》曾记载曹冲利用浮力给大象称重的故事。民国学者陈寅恪以“象为南方之兽”及印度佛经记载了相似的故事为依据,认为该故事其实“为外国输入”。由此可以推知()A.三国时期北方不可能出现大象B.曹冲称象的故事并未真实发生C.《三国志》的编写深受佛教影响D.魏晋时人已知晓利用浮力称重11.魏晋时期,人们对悲情的音乐、诗歌情有独钟。这些文学和艺术作品满载了古人悲政、悲志、悲思、悲离等浮生若寄、韶华易逝的伤感与悲痛。这一文化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创作主体的转变 B.社会形势的影响C.佛教影响的扩大 D.儒学地位的动摇12.阿倍仲麻吕(汉名晁衡)是日本奈良时代的遣唐留学生之一。他先在长安太学学习,毕业后参加唐朝科举考试,于开元年间高中进士,历仕三代皇帝,官至左散骑常侍兼安南都护,曾以大唐使节身份回访日本。由此可知,当时中国()A.科举制度对应试者没有身份限制B.科举考试制度被日本所仿效C.具有世界大国开放与自信的胸襟D.吸收融合了世界各国的文化二、非选择题13.(2023山东滨州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唐朝科举考生在“省试及第”后,还须参加尚书省吏部的考试,及格后才能授官。吏部考试的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即“身、言、书、判”。身,“取其体貌丰伟”,即要体格健壮,仪表堂堂;言,“取其言词辩正”,即要语言流利,善言雄辩;书,“取其楷法遒美”,即要书法端正工整,苍劲秀丽;判,“取其文理优长”,即判决司法文书要引经据典,辞藻优美,谙练法律。宋末元初史学家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写道:“选人之试判,则务为骈四俪六,引援必故事,而组织皆浮词……与礼部所试诗赋、杂文无以异,殊不切于从政。”明代文献《大学衍义补》有这样的记载:“若其于身必取其丰伟,于言必取其辩正,则晏婴之貌不扬,裴度之形短小;周昌之斯斯,邓艾之口吃,皆在所弃矣。”——摘编自许凌云《中国儒学史·隋唐卷》(1)简评唐朝吏部考试内容。(2)你认为还应加试什么内容?请举两例并说明理由。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及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一、选择题1.(2023广东清远期末)唐朝初年,一位农民在农忙时节可以通过交绢帛或麻布给政府,来避免因服徭役而耽搁农事。这一情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A.国家税收的增加 B.三省六部的设立C.以庸代役的实施 D.民众衣料的变化解析:租庸调制度下,庸是指农民可以通过交绢帛或麻布给政府,来避免因服徭役而耽搁农事生产,故选C项;A项是以庸代役的作用,而非原因,排除;B项属于中央官制,而非税收制度,排除;D项属于社会生活领域,与赋税制度无关,排除。2.(2023山东潍坊一模)魏晋玄学家嵇康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也主张“怀忠抱义,而不觉其所以然也”,最终认为只要顺应人的无知、无欲、无情感的潜意识便能实现仁义道德。据此可知,嵇康思想的本质是()A.反儒崇道 B.外道内儒C.逍遥避世 D.三教合一解析:道家主张顺应自然,与材料中“任自然”“顺应人的无知、无欲、无情感的潜意识”相符,“实现仁义道德”“怀忠抱义”是儒家主张,故选B项;反儒与材料中“实现仁义道德”“怀忠抱义”不符,排除A项;逍遥避世与材料中“实现仁义道德”“怀忠抱义”的主张不符,排除C项;三教合一涉及佛、道、儒三教,材料中未涉及佛教,排除D项。3.(2023辽宁沈阳三模)有学者认为,从开元末至安史之乱爆发之前,诗歌创作有三个趋势是明显的:一是超脱现实,清高隐逸,这一趋势由张九龄、孟浩然开其端;二是正视现实,抨击黑暗,以王昌龄、李白、杜甫为代表;三是愤世嫉俗,崇儒复古,以萧颖士、元结等为代表。这反映出()A.文学创作受社会环境的影响B.文学作品有预测战争的功能C.诗歌是社会进步的真实反映D.唐朝政治、经济全面走向繁荣解析:从材料可知,不同风格的诗歌是对社会现实的不同认识,反映出社会环境对诗歌创作的影响,故A项正确。4.(2023湖北黄冈三模)下表为魏晋数学家刘徽和北朝农学家贾思勰在各自代表著作中的相关记述。据此可知,刘徽和贾思勰()记述出处“徽幼习《九章》,长再详览。观阴阳之割裂,总算术之根源,探赜之暇,遂悟其意”“徽以为今之史籍且略举天地之物,考论厥数,载之于志,以阐世术之美”刘徽《九章算术注》序言“粟、米、布、帛,一日不得而饥寒至。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花草之流,可以悦目,徒有春花,而无秋实,匹诸浮伪,盖不足存”贾思勰《齐民要术》序言A.都重视理论体系的构建B.对商业发展持有不同态度C.都推崇科技的实用目的D.科技价值观存在明显区别解析:由材料可知,刘徽的数学研究并不推崇实用,主要是为了进行纯粹理论探讨,而贾思勰的论述明显体现了农本思想,而且从“花草之流,可以悦目,徒有春花,而无秋实,匹诸浮伪,盖不足存”可见,贾思勰更加注重农业的实用价值,即二人科技价值观存在明显区别,故选D项。5.(2023陕西咸阳实验中学月考)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招募了大批商人到西域各国经商,沿线设置关卡征税,并置西域都护府管辖西域,抵御匈奴的袭扰。这些举措()A.旨在攫取西域经济利益B.是汉朝抑商政策的延伸C.有利于丝绸之路的繁荣有序D.将西域纳入了郡国体制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汉朝采取措施保护商路,抵御匈奴的袭扰,这些举措有利于丝绸之路的繁荣有序,故C项正确。6.(2023湖南怀化一模)从唐太宗时期开始,中书、门下省往往联合办公,官署即称为“政事堂”。后来,唐朝皇帝常常在上朝之后,召见尚书、中书、门下长官,共同讨论国政。这些情况表明()A.唐朝三省出现一体化趋势B.中央集权进一步发展C.君主的权力受到极大制约D.三省六部制名存实亡解析:根据材料“中书、门下省往往联合办公”“召见尚书、中书、门下长官,共同讨论国政”可知唐朝三省出现一体化趋势,故选A项;中央集权侧重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材料侧重皇权与相权的关系,排除B项;根据材料“皇帝常常在上朝之后,召见尚书、中书、门下长官,共同讨论国政”可知三省联合办公由皇帝决定,因此是为加强皇权服务,排除C项;“名存实亡”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7.(2023广东江门期末)唐太宗时,尝私幸端门,见新科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后人对此评价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材料说明科举制()A.体现出公正平等的原则B.彻底打破了血缘门第等观念C.促进了社会阶层的固化D.有利于扩大封建统治的基础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科举制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故选D项;材料强调的是太宗皇帝“赚得英雄”,没有体现公正平等的原则,排除A项;“彻底”一词表述过于绝对化,排除B项;科举制度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排除C项。8.武则天以高宗名义把《氏族志》改编为《姓氏录》,以唐代官品为标准,凡是五品以上官员,不管以前是否是士族,都写进《姓氏录》,“于是兵卒以军功致五品者,尽入书限”。该举措()A.阻断了士族晋升的渠道B.削弱了唐代的等级观念C.提高了庶族的社会地位D.改变了官吏选拔的标准《姓氏录》的编写依据当朝官品的高低,不论门第,否定了传统的门阀制度,提高了庶族的社会地位,故选C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写进《姓氏录》的标准,士族晋升的渠道没有被阻断,排除A项;《姓氏录》依然体现等级观念,排除B项;《姓氏录》以官品为标准,提高了庶族的社会地位,不涉及官吏选拔标准,排除D项。9.太和九年(485年),北魏颁布了均田制。规定:男子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不准买卖,年老免课,身死还官。官吏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离职时移交下任,不得转卖。这有利于()A.缓和阶级矛盾B.促进民族交融C.加剧土地兼并 D.提高妇女地位材料反映的均田制是国家把土地分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限制土地买卖,能保证农民的基本生活,降低农民对政府的不满,缓和阶级矛盾,故选A项;材料反映的是土地制度,没有涉及民族关系,排除B项;从材料“不准买卖”“不得转卖”,可知均田制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土地兼并,排除C项;均田制虽然授田给妇女,但其用意是保障农业生产,对妇女地位的提高作用不大,排除D项。10.西晋成书的《三国志》曾记载曹冲利用浮力给大象称重的故事。民国学者陈寅恪以“象为南方之兽”及印度佛经记载了相似的故事为依据,认为该故事其实“为外国输入”。由此可以推知()A.三国时期北方不可能出现大象B.曹冲称象的故事并未真实发生C.《三国志》的编写深受佛教影响D.魏晋时人已知晓利用浮力称重D11.魏晋时期,人们对悲情的音乐、诗歌情有独钟。这些文学和艺术作品满载了古人悲政、悲志、悲思、悲离等浮生若寄、韶华易逝的伤感与悲痛。这一文化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创作主体的转变 B.社会形势的影响C.佛教影响的扩大 D.儒学地位的动摇魏晋时期,社会动荡,民族矛盾尖锐,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反映到文学艺术上主要以悲情的基调为主,故选B项;材料未体现创作主体的转变,排除A项;佛教思想适应了当时动乱的社会环境的需要,并非魏晋时期思想文化特征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魏晋时期,儒学受到冲击,但仍占据主导地位,排除D项。12.阿倍仲麻吕(汉名晁衡)是日本奈良时代的遣唐留学生之一。他先在长安太学学习,毕业后参加唐朝科举考试,于开元年间高中进士,历仕三代皇帝,官至左散骑常侍兼安南都护,曾以大唐使节身份回访日本。由此可知,当时中国()A.科举制度对应试者没有身份限制B.科举考试制度被日本所仿效C.具有世界大国开放与自信的胸襟D.吸收融合了世界各国的文化阿倍仲麻吕在中国的经历体现了当时唐朝开放自信的胸襟,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科举制的参考资格,A项排除;材料未涉及日本的考试制度,B项排除;材料未体现中国对世界各国文化的吸收,D项排除。二、非选择题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