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安徽省蚌埠市三中高一4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1页
2021-2022学年安徽省蚌埠市三中高一4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2页
2021-2022学年安徽省蚌埠市三中高一4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3页
2021-2022学年安徽省蚌埠市三中高一4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4页
2021-2022学年安徽省蚌埠市三中高一4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安徽省蚌埠市三中2021-2022学年高一4月月考语文试题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礼治社会并不是指文质彬彬,像《镜花缘》里所描写的君子国一般的社会。礼并不带有“文明”或是“慈善”,或是“见了人点个头”、不穷凶极恶的意思。礼也可以杀人,可以很“野蛮”。比如在缅甸有些地方,一个人成年时,一定要去杀几个人头回来,才能完成为成年礼而举行的仪式。我们在旧小说里也常读到杀了人来祭旗,那是军礼。——礼的内容以现代标准去看,可能是很残酷的。残酷与否并非合礼与否的问题。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这一点来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国家”是指政治的权力,在现代国家没有形成前,部落也是政治权力。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而好礼”。孔子就很重视服礼的主动性。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人可以逃避法网,逃得脱还可以骄傲、得意。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唾弃,是耻。而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是十目所视,十手所指的,即使在没有人的地方也不会不能自已。礼是合式的路子,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礼治从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只是主动地服于成规罢了。孔子一再地用“克”字,用“约”字来形容礼的养成,可见礼治并不是离开社会,由于本能或天意所构成的秩序了。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乡土社会满足了这一前提,因之它的秩序可以用礼来维持。在一个变迁很快的社会,传统的效力是无法保证的。不管一种生活的方法在过去是怎样有效,如果环境一改变,谁也不能再依着老法子去应付新的问题了。所应付的问题如果需要团体合作的时候,就得有个大家都接受都同意的办法,要保证大家在规定的办法下合作应付共同问题,就得有个力量来控制各个人了。这其实就是法律,也就是所谓“法治”。(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礼治秩序》)材料二:客观地讲,“礼治秩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环境下,对维持社会的稳定起过一定的作用,正如梁漱溟先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所说,“旧日中国文明最使人惊异者,即是其社会秩序恒自尔维持,若无假乎强制之力”。而且,礼的作用不仅在于提供给人们一些行为规范以维持社会秩序,更在于通过这些外部的规范来起到教化的作用,启发和涵养人们内在的理性自觉,不断培育人们的道德心,从而提高人们的道德境界。当道德境界提升到一定高度后,人们的行为就会由礼的约束进为道德自觉,由他律进为自律,达此道德境界,人的内心高度自由,行为则于礼无不自然相合。在潜移默化中将人引向道德之途,于不知不觉中提高人的思想境界,培养人的道德自觉,这就是礼的教化之功,也是礼治所赖以运作的内在机制。正是这种代代相传的传统教化,使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得以历经数千年而依然完好地保存流传下来,这是与中国同时代的其他文明古国无法做到的。而且,“礼”中的很多优秀合理的成分,如尊老爱幼、孝敬父母、谦虚礼让等好的传统直到今天依然对我们富有教育意义。这些都是“礼治秩序”的积极作用。但是,从整个历史发展、社会进化的角度来看,它的消极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它阻碍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尤其使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严重滞后。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古代科学曾有过辉煌的成就,四大发明极大地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然而近四百年欧洲近代科学取得了辉煌成就,我们却远远落后了。其中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过于崇拜、依赖传统,因循守旧,躺在老祖宗的成果上睡大觉。其次,“礼治”往往被封建统治者利用,成为反对变革、维护封建制度的屏障。从汉武帝开始,历代的封建统治者都极力推崇儒学,提倡礼教,尤其是到了皇权专制空前强化的明清时代。再次,乡土社会的礼治秩序在无形中扭曲了人格,压抑了人性,容易使人形成一种畸形心理。礼治社会的另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导致民主、法治意识的淡薄甚至可以说是缺失,人们只知道承担义务,不知道行使权利。(摘编自张璐《乡土中国“礼治秩序”浅析》)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并不带有“文明”“慈善”的意思,以现代标准去看,礼的内容是很残酷的。B.礼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礼是由社会舆论所维持的,不需要外在的机构来维持。C.一直以来,在乡土社会中,依靠传统就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乡土社会的秩序主要依靠“礼”来维持。D.如果我们不过于崇拜、依赖传统,不躺在已有的成果上睡大觉,我们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就不会严重滞后。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只要符合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就算是残酷的行为或做法,也是符合礼治秩序的。B.礼治秩序在特定的时期与环境下对维持社会的稳定和教化百姓有积极的作用,但在社会进步与科学发展方面也有一定的消极作用。C.材料二认为礼可以激发人的道德与良知,提高人的自知与自制能力,这与材料一中有关“礼治”的观点一致。D.《祝福》中祥林嫂的悲惨遭遇就体现了乡土社会的礼治秩序在无形中对人格的扭曲与对人性的压抑。3.下列各项中,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在印度某些偏远部族,丈夫死了之后,在丈夫的葬礼上要用火烧死他的妻子。B.封建社会,上到帝王将相,下到普通百姓,在家族祭祀中都有比较严格的程序和要求。C.没有做过大夫的曾子在弥留之际发现自己躺在大夫专用的席子上,就命儿子把席子换掉。D.过人行横道时,行人红灯停,绿灯行,行驶的机动车辆遇行人过斑马线时停车礼让。4.材料一中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说明。5.在传统的结婚习俗中,男方准备彩礼,女方准备嫁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地方出现了“天价彩礼”的现象,很多情侣因为彩礼问题而结束感情甚至产生经济纠纷。《民法典》明确规定“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请运用材料中“礼治”与“法治”的相关内容对上述现象进行简析。【答案】1.C2.C3.D4.①举例论证。以“缅甸有些地方通过杀人来完成成人礼”“旧小说中的杀人祭旗”等为例,论证“礼治社会并不是指文质彬彬,也可以很野蛮”。②对比论证。将“礼”与“法律”“道德”进行比较,指出礼是从教化中养成的使人主动服膺于传统的习惯。5.①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在过去的婚姻习俗中,男方准备彩礼,女方准备嫁妆。这种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嫁娶的生活问题。大家都遵循这一传统行事,这就是礼治。②但是现在出现“天价彩礼”,传统的效力无法得到保障。《民法典》做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的规定,就是要通过法律控制不良习俗,这就是法治。【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礼的内容是很残酷的”以偏概全。材料一第一段“礼的内容以现代标准去看,可能是很残酷的”,只是“可能”。B.“礼是由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张冠李戴。材料一第四段“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D.“如果……就……”说法过于绝对。材料二第二段“其中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过于崇拜、依赖传统,因循守旧,躺在老祖宗的成果上睡大觉”,这是我国近代科学发展严重滞后的原因之一。没有这个原因,并不一定没有这个结果。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这与材料一中有关‘礼治’的观点一致”错误,由材料一第5段“礼治从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只是主动地服于成规罢了……可见礼治并不是离开社会,由于本能或天意所构成的秩序了”可见,材料一强调“礼治从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只是主动地服于成规罢了”,侧重强调礼制的约束性。两者并不一致。故选C。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一主要讲“礼”的作用。A.是这些偏远部族形成的“礼”,说明“礼也可以杀人”。B.“在家族祭祀中都有比较严格的程序和要求”是封建社会中形成的“礼”。C.曾子的行为,说明这是一个极端的“克己复礼”的事例,体现了儒家礼法至上的观念。D.这些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及“礼让行人”,属于“法”,不属于“礼”,不能用来支撑材料一观点。故选D。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一第一段中“比如在缅甸有些地方,一个人成年时,一定要去杀几个人头回来,才能完成为成年礼而举行的仪式”,通过举出缅甸的一些地方风俗论证了“礼也可以杀人,可以很野蛮”的观点,同时,举出“我们在旧小说里也常读到杀了人来祭旗,那是军礼”例子,这里都是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第二自然段中“如果单从行为规范这一点来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第四段中“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这两部分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将法律与礼的运作机制进行了对比,来说明礼是从教化中养成的使人主动服膺于传统的习惯。同时,文中还运用了道理论证。第三段中“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而好礼’。孔子就很重视服礼的主动生”,作者此处引用《论语•学而》中的“富而好礼”,论证“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人服礼是主动的。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解答本题,要从“礼治”和“法治”两个角度分别加以分析,阐明题干中的内容哪一部分是属于“礼治”所规范的,哪一部分“法治”所要求的。同时必须指出,“礼治”和“法治”的效力的不同,特别是“礼治”所不能校正,所不能达到的地方,要用“法治”去规范治理。在传统的结婚习俗中,男方准备彩礼,女方准备嫁妆。这一种约定俗成,人们自觉按照这种俗约去做,没有外界的强制和督促,这就体现了“礼治”的作用。而“天价彩礼”的出现,虽有其原因,已经严重背离的正常社会常规,甚至危害到了社会的稳定,而此时传统礼治却无法纠正这种现象。就如材料一最后一段“所应付的问题如果需要团体合作的时候,就得有个大家都接受都同意的办法,要保证大家在规定的办法下合作应付共同问题,就得有个力量来控制各个人了。这其实就是法律,也就是所谓‘法治’”所说的那样,当传统礼治不规范纠正这种行为时,《民法典》适时出现,有效地解决了高价彩礼问题。这就是法治。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最后八小时童村他一定不会想到,在吕家菜园子,当那几个身背长枪的日伪军七手八脚把他抬上爬犁的时候,他的时间还剩下最后的八小时。大雪覆盖的山路上,那匹紧拉着爬犁的老马,在马鞭的催促下,一边喷着浓重的雾气,一边吃力地向前奔跑着……他能够猜得出来,接下来到了分驻所敌人要对他做些什么。那些没完没了的严刑审讯,无非是让他带领抗联缴械投降。对于审讯,他是不怕的,他早已做好了赴死的准备。头年十月,他带着仍然愿意跟随他的最后五名战士,越过波浪滚滚的黑龙江,再次踏上祖国的土地。当他看到被日军铁蹄肆意践踏的这一片白山黑水,就已经暗暗在心中发誓,从此之后宁肯死在东北抗日的战场上,死在故乡的土地上,也坚决不再回头。自然,那个时候,他还想了很多。此前,不知究竟多少次,他曾反复告诫战士们,在防奸反特这件事情上不得有半点马虎大意。但是他怎么能想到,虽然倍加小心,却还是跳进了他们的陷阱。尽管那个名叫刘德山的陌生人,曾经一度让他产生过怀疑。事到如今,也只能责怪自己求胜心切,没有早些识破袭击日军分驻所,原来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大骗局。午夜时分,当那一记枪声从吕家菜园子猛然响起,一瞬间,他便一切都明白了。子弹从他的后腰穿进去,又从他的下腹蹿出来、在轰然倒下的一刹那,虽说是侧身拔枪,连连回击,那汉奸即刻毙命于雪野之中,但一切还是都晚了。当密探带着那队日伪军飞速赶到现场,并将吕家菜园子团团围住后,又经过整整15分钟的激烈交战,直到打光了枪里的子弹,他这才无力地坐在那里,面对着一拥而上的敌人,一边捂着血流不止的伤口,一边轻蔑地笑笑:“我是赵尚志,你们可以绑去请功了……”一句话没说完,便倒头昏迷过去。雪色无边,那匹老马,终于把雪爬犁拉到了目的地。①紧接着,那几个背着长枪的日伪军,又七手八脚地把他抬到一间冰冷的囚室里。抬头望去,透过那一扇小小的窗口,他看到外面的世界又下雪了,好大的雪。审讯开始了。审讯官问他,你到底是不是抗联的赵尚志?你们有多少人?在什么地方活动?一阵剧痛袭来,下意识中,他皱了下眉头。审讯官说,只要你老实交代,皇军马上就可以给你治疗,保住你一条性命。他不屑地笑笑,摇摇头拒绝了,捂着枪伤骂道:“你们不同样是中国人吗?现在你们在卖国。我一个人死不要紧,现在我就要死了,还有什么可问的!”这个曾经一度让日军头痒的“大匪首”,说完这话,不论审讯官再说什么,一概冷眼斜视。窗外的雪,仍在疯乱地飘着。②陡然之间,他想起了1933年的那个春天。为了抗日,他只身从哈尔滨来到宾县,投奔了孙朝阳的义勇军。义勇军的人见他个子矮小、身体单薄,不想收留他。可他并不灰心,他说,别看我个子矮,可啥都能干,当兵打仗、挑水做饭,样样都行!在随后的一次战斗中,日军企图在宾县东山围歼孙部。危急时刻,他果断献策,先是率队攻城、猛打猛冲,迫使敌军放弃对义勇军的包围来增援宾县;继而杀出重围、化险为夷,取得大胜……多少次的林海周旋,多少次的雪原决战,无论日军如何铁壁合围,重兵讨伐,都以失败而告终。为了拔掉他这个“眼中钉”“肉中刺”,日伪当局曾经开价一万元通缉他,并多次派遣日本特务混入抗联内部,企图暗杀他。可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手之后,他们对捉拿他的悬赏重磅加码,“一两肉一两银,一两骨头一两金”。今天,他们终于得手了……审讯一直没有停下来。于歇斯底里的叫嚣声中,他的耳畔还在一遍又一遍响起林海雪原上破碎的马蹄声、密集的枪声,还有那一首含仇咬恨的《调寄满江红•黑水白山》“血染山河尸遍野,贫困流离怨载天。想故国庄园无复见,泪潸然。争自由,誓抗战,效马援,裹尸还……”如果最初不是叛变的抗联某军师长陈绍滨从苏联带回的那个口信,让他越境共商抗日大计,也许作为北满抗联总司令的他就不会过江而去。一年多的时间,不明不白地被扣留在异国他乡。他终于获得了一次率队返回东北的机会。紧接着,在黑龙江岸的佛山一带,他们先是攻打了乌拉嘎金矿,后又袭击了日本武装测量队,但是随着战斗形势越来越残酷,部队的伤亡也越来越惨重,任务执行到最后,又不得不再次返苏。但毕竟他乡非故乡。当机会再次来临,他终又回到了梦寐以求的东北战场上。可是这遍地的陷阱与雾障,让他最终没能逃过那一双双沾着鲜血的魔掌……审讯最终失败了。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就在这间冰冷的囚室里,眼睛不大却灼灼逼人,个子只有一米六的赵尚志,紧咬牙关,闭口不言,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这一年他34岁。生命停止的那一刻,尊严依然耸立。

(有删改)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马鞭的催促”一语,意味着日伪军被赵尚志的坚强不屈所震撼,对他受伤表示同情,担心他死去。B.一个“猜”字,说明“他”对日寇的残暴与意图缺乏充分和深刻的主观认识,为自己的命运担忧。C.“一两肉一两银,一两骨头一两金”的悬赏写出敌人对“他”的恨之深,从侧面衬托“他”抗日功劳之大。D.最后一段照应开篇“抬上爬犁”,“尊严依然耸立”卒章显志,全面揭示了小说为捍卫人格尊严而宁死不屈的主旨。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倒叙的运用是这篇小说的特色,小说开头就交代“他”被俘以后生命只剩下八小时从而留下一个悬念,接着回忆自己抗战的曲折经历,引人入胜。B.小说成功地运用心理描写,以主人公的回忆、幻觉等来展现其抗战经历和不平凡的一生,表现了“他”为国献身、坚贞不屈的爱国精神。C.细节描写的运用也为小说添彩不少,比如通过“轻蔑地笑笑”“冷眼斜视”这些细节描写,表现了“他”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D.对比手法对表现人物性格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比如审讯官的诱降与“他”的严词拒绝形成对比,以审讯官的卖国衬托出“他”的爱国。8.《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多处写雪,如“那雪正下得紧”“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本文也多处写雪,如文中划横线的①②两处,它们有何共同作用?请结合文句简要分析。9.有人认为,将小说标题《最后八小时》改为《赵尚志》更好,你的观点是什么?请结合小说内容说明理由。【答案】6.C7.A8.《林教头》一文中多处描写风雪,主要作用是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本文中多处描写风雪,主要是为了突出抗战环境之险恶严酷,从而彰显小说主题。9.示例一:原题更好。理由:①从情节来看,原题“最后八小时”能产生悬念,激起读者的好奇心。②从人物来看,小说把“他”英勇抗日的一生融注在最后八小时里,表现了他为国献身、坚贞不屈的爱国精神,更利于表现人物个性。③从主题来看,小说通过主人公生命垂危的最后八小时依然保持了自己的尊严也维护了民族的尊严,歌颂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中华民族抵抗外侮的坚强意志。若改为“赵尚志”,除了突出主人公以外,其余效果都不如原题。示例二:以《赵尚志》为题更好。理由:①从情节来看,文章都是围绕赵尚志这个人物写的,他贯穿前文的始终。②从人物来看,小说主要表现赵尚志为国献身、坚贞不屈的爱国精神,以他的名字为题更利于表现其人物个性。③从主题来看,小说通过主人公生命垂危依然保持了自己的尊严也维护了民族的尊严,歌颂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中华民族抵抗外侮的坚强意志。他的名字也是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中华民族抵抗外侮的坚强意志的代表。【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A.“意味着日伪军被赵尚志的坚强不屈所震撼,对他受伤表示同情,担心他死去”理解有误,表现日伪军邀功心切的急迫心理。B.“对日寇的残暴与意图缺乏充分和深刻的主观认识,为自己的命运担忧”错误。“他”的认识应是清醒的、充分的。根据文中“他能够猜得出来,接下来到了分驻所敌人要对他做些什么。那些没完没了的严刑审讯,无非是让他带领抗联缴械投降”这里对“他”以后的处境和结果进行了充分说明。D.“全面揭示了小说为捍卫人格尊严而宁死不屈的主旨”错。小说的主题不止停留在捍卫人格尊严和国家尊严之上,更在歌颂和赞美为国献身、坚贞不屈的伟大爱国精神。故选C。7.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A.“倒叙的运用是这篇小说的特色”错误。小说第一段紧扣小说标题“最后八个小时”,让读者产生悬念,激起读者的好奇心。故选A。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环境作用的能力。“那汉奸即刻毙命于雪野之中,但一切还是都晚了”,赵尚志被叛徒所骗,受伤被俘,此处的关于雪的描写,反映了抗日环境的险恶。“这个曾经一度让日军头疼的‘大匪首’,说完这话,不论再说什么,一概冷眼斜视。窗外的雪,仍在疯乱地飘着”,以“疯乱”的雪,衬托赵尚志坚定的意志,表现了“他”为国献身、坚贞不屈的爱国精神,从而彰显小说主题。9.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标题作用的能力。一般回答原题更好。从情节来看,原题“最后八小时”能产生悬念,激起读者的好奇心。而且原题能很好地概括情节,文章把赵尚志战斗的一生在最后八小时里表现出来。从人物来看,小说把“他”英勇抗日的一生融注在最后八小时里,他的回忆、他的幻觉,在短短的八小时里,展现了一个抗日英雄的一生,“他”为抗日奔波,为抗日献计献策,为抗日奉献一腔热血乃至生命,这最后的八个小时,表现了“他”为国献身、坚贞不屈的爱国精神。原题更利于表现人物个性。从主题来看,“轻蔑地笑笑”“冷眼斜视”“审讯最终失败了。……个子只有一米六的赵尚志,紧咬牙关,闭口不言,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这一年他34岁。生命停止的那一刻,尊严依然耸立”,小说通过主人公生命垂危的最后八小时依然保持了自己的尊严也维护了民族的尊严,歌颂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中华民族抵抗外侮的坚强意志。若改为“赵尚志”,除了突出主人公以外,其余效果都不如原题。也可以认为以《赵尚志》为题更好。从情节来看,“他一定不会想到,在吕家菜园子,当那几个身背长枪的日伪军七手八脚把他抬到爬犁上的时候,他的时间还剩下最后的8小时”“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就在这间冰冷的囚室里,眼睛不大却灼灼逼人,个子只有一米六的赵尚志,紧咬牙关,闭口不言,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这一年他34岁”,文章都是围绕赵尚志这个人物写的,他贯穿前文的始终。从人物来看,“对于审讯,他是不怕的,他早已做好了赴死的准备”“危急时刻,他果断献策,先是率队攻城、猛打猛冲,迫使敌军放弃对义勇军的包围来增援宾县;继而杀出重围、化险为夷,取得大胜……多少次的林海周旋,多少次的雪原决战,无论日军如何铁壁合围,重兵讨伐,都以失败而告终”“紧咬牙关,闭口不言,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小说主要表现赵尚志为国献身、坚贞不屈的爱国精神,以他的名字为题更利于表现其人物个性。从主题来看,“轻蔑地笑笑”“冷眼斜视”“审讯最终失败了。……个子只有一米六的赵尚志,紧咬牙关,闭口不言,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小说通过主人公生命垂危依然保持了自己的尊严也维护了民族的尊严,歌颂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中华民族抵抗外侮的坚强意志。他的名字也是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中华民族抵抗外侮的坚强意志的代表。他的名字理应被人们记住。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韩破,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项伯尝杀人,从良匿。后十年,沛公将数千人,略地下邳西,遂属焉。沛公善之,常用其策。及沛公之薛,见项梁。项梁立楚怀王良乃说项梁曰君已立楚后而韩诸公子横阳君成贤可立为王益树党项梁使良求韩成立以为韩王沛公引兵击秦军,大破之。遂至咸阳,秦王子婴降沛公。沛公入秦宫,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樊哙谏沛公出舍,沛公不听。良曰:“夫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缟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愿沛公听樊哙言。”沛公乃还军霸上。项羽至鸿门下,欲击沛公,项伯乃夜驰入沛公军,私见张良,欲与俱去。良曰:“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乃具以语沛公。沛公大惊,曰:“鲰生教我距关无内诸侯,秦地可尽王,故听之。”良曰:“沛公自度能却项羽乎?”沛公默然良久,曰:“固不能也。今为奈何?”良乃固要项伯。项伯见沛公。沛公与饮为寿,结宾婚。令项伯具言沛公不敢倍项羽,所以距关者,备他盗也。汉元年正月,沛公为汉王。汉四年,韩信破齐而欲自立为齐王,汉王怒。张良说汉王,汉王使良授齐王信印。其秋,汉王追楚至阳夏南,战不利而壁固陵,诸侯期不至。良说汉王,汉王用其计,诸侯皆至。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与萧何等俱封。(节选自《史记•留侯世家》)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项梁立楚怀王/良乃说项梁曰/君已立楚后/而韩诸公子横阳君/成贤可立为王/益树党/项梁使良求韩成/立以为韩王/B.项梁立楚怀王/良乃说项梁曰/君已立楚后/而韩诸公子横阳君/成贤可立为王/益树党/项梁使良求/韩成立以为韩王/C.项梁立楚怀王/良乃说项梁曰/君已立楚后/而韩诸公子横阳君成贤/可立为王/益树党/项梁使良求韩成/立以为韩王/D.项梁立楚怀王/良乃说项梁曰/君已立楚后/而韩诸公子横阳君成贤/可立为王/益树党/项梁使良求/韩成立以为韩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封爵有五等,如“周公”“沛公”“留侯”“淮阴侯”中“公”“侯”都是爵位。B.缟与素都是白色的生绢,缟素可指白色的衣服,也可指丧服,在文中用来比喻俭朴。C.桀,夏朝最后的国君,和商朝的纣王都是暴君。后以“桀纣”泛指暴虐荒淫的君王。D.元年,帝王即位或在位期间改换年号的第一年。文中指刘邦称汉王的第一年。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良面对韩国的灭亡,誓为国报仇,倾尽家中财产,找得大力士,一起去刺杀秦始皇,但最终失败,张良就逃到下邳藏匿。B.项伯曾经因杀人跟随张良躲藏,在项羽到鸿门下要攻打刘邦时,项伯连夜到刘邦军营,私下会见张良,想让张良跟他离开。C.张良作为刘邦的谋臣,在刘邦贪图咸阳享乐,以及遇到韩信欲自立为王、诸侯约期不至等危机时,总能提出建议,化解危局。D.刘邦高度评价张良的功绩,认为他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才能,但张良并不居功,与萧何一样推辞三万户的封赏。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鲰生教我距关无内诸侯,秦地可尽王,故听之。(2)令项伯具言沛公不敢倍项羽,所以距关者,备他盗也。14.张良“愿沛公听樊哙言”的理由是什么?【答案】10.C11.A12.D13.(1)浅陋无知的小人让我据守函谷关,不要接纳诸侯,就可以全部占有秦地而称王了,所以我听从了建议。(2)让项伯详细说明沛公不敢背叛项羽,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的强盗。14.(1)秦国暴虐无道导致失去天下,明确沛公现在的任务是“除残贼”,生活应节俭。(2)引用古言,表明安逸享乐是错误的。所以沛公应该听取樊哙的意见,搬离秦宫。【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项梁拥立了楚怀王。张良于是劝说项梁道:“您已经拥立了楚王的后代,而韩国各位公子中横阳君韩成贤德,可以立为王,增加同盟者的力量。”项梁派张良寻求韩成,拥立为韩王。本题中,“而韩诸公子横阳君成贤”,“成”指韩成,“韩诸公子横阳君”是其定语,定中结构,不可断开,排除AB;“项梁使良求韩成”,“求韩成”是动宾结构,不可断开,排除D。故选C。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A.“‘周公’‘沛公’‘留侯’‘淮阴侯’中‘公’‘侯’都是爵位”错误。“沛公”中“公”不是爵位,而是对人的尊称。故选A。12.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能力。D.“但张良并不居功,与萧何一样推辞三万户的封赏”错误。从原文“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与萧何等俱封”来看,推辞三万户封赏的人是张良,文中没有说萧何是否有或推辞三万户的封赏。故选D。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得分点:(1)“距”,通假字,通“拒”,拒守;“内”,假字,通“纳”,接纳;“王”,名词用作动词,称王。(2)“具言”,详细说明;“倍”,通假字,通“背”,背叛;“所以”,……的原因。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原文相关内容为“夫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缟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秦朝正因暴虐无道,所以沛公才能够来到这里。替天下铲除凶残的暴政,应该以清廉朴素为本。现在刚刚攻入秦都,就要安享其乐,这正是人们说的‘助桀为虐’。秦朝因暴虐无道失去天下,沛公进入这里是替天下铲除凶残的暴政,而不是来安享其乐的,不能给百姓以错误的认识。据此分析概括出,秦国暴虐无道导致失去天下,明确沛公现在的任务是“除残贼”,生活应节俭;引用古言,表明安逸享乐是错误的;所以沛公应该听取樊哙的意见,搬离秦宫。参考译文:留侯张良,他的先人是韩国人。韩国灭亡后,用全部财产寻求刺杀秦王的刺客,为韩国报仇。他找得一个大力士,为他造了一个一百二十斤重的大铁锤。秦始皇巡游东方,张良与大力士埋伏等候,在博浪沙袭击秦始皇,误中了秦始皇侍从所乘的车。张良于是改名换姓,逃到下邳躲藏起来。项伯曾经杀了人,跟随张良躲藏。过了十年,沛公率领几千人,夺取下邳西边的地方,张良便跟随了沛公。沛公很赏识他,经常采用他的计谋。等到沛公到了薛县,会见项梁。项梁拥立了楚怀王。张良于是劝说项梁道:“您已经拥立了楚王的后代,而韩国各位公子中横阳君韩成贤德,可以立为王,增加同盟者的力量。”项梁派张良寻求韩成,拥立为韩王。沛公率兵攻打秦军,大败敌兵。于是到了咸阳,秦王子婴投降了沛公。沛公进入秦朝宫殿,宫室里有帐幕、狗、马、贵重宝物、美女数以千计,沛公见此想留居宫中。樊哙劝谏沛公出去居住,沛公不听。张良说:“秦王室昏庸无道,所以沛公得以至此。替天下铲除残暴逆乱,应该以俭朴清廉为本。现在刚进入秦王宫,就想安逸享乐,这就是所说的‘助桀为虐’。希望沛公能够听进樊哙的劝说。”沛公于是回军驻扎在霸上。项羽来到鸿门下,想袭击沛公,项伯于是连夜乘马驰入沛公军营,私下会见张良,想让张良同他一起离开。张良说:“今天事情紧急,逃跑离开是不仁义的。”于是张良就将情况全都告诉了沛公。沛公大惊,说:“浅陋无知的小人让我拒守函谷关,不要接纳诸侯,就可以全部占有秦地而称王了,所以我听从了建议。”张良说:“沛公自己揣度能抵御项羽吗?”沛公沉默了很长时间,说:“本来是不能够的。现在该怎么办呢?”张良于是坚持邀请项伯见沛公。项伯会见了沛公。沛公与项伯饮酒,为他祝寿,结为亲家。让项伯详细说明沛公不敢背叛项羽,沛公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的强盗。汉王元年正月,沛公做了汉王。汉王四年,韩信攻破齐国而想自立为齐王,汉王大怒。张良劝说汉王,汉王派张良授予韩信齐王的印信。这年秋天,汉王追击楚王到阳夏的南面,作战不利而在固陵坚守营垒,诸侯逾期不到。张良劝说汉王,汉王采用了他的计策,诸侯都到来。汉王六年正月,封赏功臣。张良未曾有作战的功劳,高帝说:“运筹谋划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这就是子房的功劳。你自己在齐国选择三万户作为封邑。”张良说:“当初我在下邳起事,与皇上在留县相会,这是上天把我交给了陛下。陛下采用我的计谋,侥幸时常有效,我情愿受封留县也就满足了,不敢接受三万户。”于是封张良为留侯,同萧何等人一起受封。四、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面小题。【中吕】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元)王实甫【十二月】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尧民歌】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今春,香肌瘦几分?缕带宽三寸。15.下列对这首元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元曲,宫调名是“中吕”,由曲牌名为“十二月”“尧民歌”的两支曲子构成,这两支曲子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又和谐统一。B.前曲重在写景,寓离别的寂寞、悲苦于景物之中,其中“对桃花醉脸醺醺”写出了借酒浇愁的女子喝醉酒后面颊如桃花绯红。C.后曲侧重抒情,通过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表达了相思之深、离别之苦,其中“新啼痕压旧啼痕”中“压”字表现了主人公每天以泪洗面,突出其相思之悲苦。D.这首元曲是王实甫为相思怀人的闺中女子而写的代言之作,曲中写尽了一个独处幽闺的女子思念远在异地的爱人的悲切心情。16.请结合词句简析本曲是如何抒情的。【答案】15.B16.①上片大量使用叠词,如“隐隐”“粼粼”“滚滚”“醺醺”“阵阵”“纷纷”,语言生动形象,音韵和谐富有音乐美。②下片前四句运用反复(复沓)的手法,如“黄昏”“销魂”“啼痕”“断肠人”,有一唱三叹之妙,表明主人公柔肠寸断的相思之意。③全首曲子较多口语化,如“更那堪”“忽地”“怎地”等,使得明白如话,读起来使人感到一股浓郁的生活气息。④化用诗句,如“怕黄昏”化用李清照词《声声慢》中“到黄昏点点滴滴”;“对桃花”暗用崔护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的语意;“销魂”化用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香肌瘦”化用柳永《蝶恋花》“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巧妙化用使全曲充满文学韵味,丰富了内涵。【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B.“其中‘对桃花醉脸醺醺’写出了借酒浇愁的女子喝醉酒后面颊如桃花绯红”错。此处的“醉脸醺醺”用来形容桃花绯红如人喝醉酒的面颊。故选B。1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和语言特色的能力。首先,此曲中“隐隐”“粼粼”“滚滚”“醺醺”“阵阵”“纷纷”都是叠词,描写了遥山、远水、柳絮、桃花、香风、暮雨等景物,寓离别的寂寞、悲苦于景物之中。大量使用叠词,增强了曲子的节奏感和韵律美,而且意境婉转,耐人寻味。其次,此曲中运用了反复修辞手法。下片前四句“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中的“黄昏”“销魂”“啼痕”“断肠人”运用反复的手法,一唱三叹,表达了主人公相思之深、离别之苦。再次,此曲中采用了口语化语言。曲子“更那堪远水粼粼”中的“更那堪”,“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中的“忽地”,“不销魂怎地不销魂”中的“怎地”等,采用口语化语言,明白如话,使此曲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最后,此曲化用诗句。“怕黄昏忽地又黄昏”,化用李清照词《声声慢》中“到黄昏点点滴滴”;“不销魂怎地不销魂”,化用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表达的是少妇的闺怨情绪,怕夜晚的寂寞,偏偏夜幕又降临了,竭力想抑制忧伤,又不可能不忧伤。“对桃花醉脸醺醺”,暗用崔护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的语意。“香肌瘦几分”,化用古诗十九首中的“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柳永《蝶恋花》“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等,表达了人物的别绪。这首曲子化用很多诗句,既丰富了全曲的内涵,又使全曲充满文学韵味。五、情景默写17.根据语境默写恰当语句。(1)李斯在《谏逐客书》中先后列举泰山高大和河海深邃的例子,是为了进一步说明一个大国应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博大胸襟,才能实现大一统之梦。(2)《侍坐》中,勇武刚直的子路人生理想是使一个遭受列强环伺,面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外交困严峻考验的“千乘之国”迅速变得“有勇”“知方”。(3)杜甫在《登岳阳楼》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与《登高》中相同的人生暮年漂泊孤苦的处境。【答案】

王者不却众庶

故能明其德

加之以师旅

因之以饥馑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有:庶、旅、馑。六、选择简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鲁迅说:“总之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红楼梦》究竟是如何在思想和写法上进行突破的,却是一个的解释性命题。《红楼梦》用多重嵌套的手法小说的大结构。以而又精巧自如的序曲为引线,用悲剧主体故事之外的神话寓言,来隐括全书深广的社会内容。全书有三重结构:“石——玉——石”的象征结构,“政治与爱情”的写实结构,“预言与应验”的谶纬结构。全书跌宕起伏,有时好像飞流直下,有时又如细水涓涓;忽而巨浪排空,奔腾澎湃,忽而清浅见底,游鱼可数;或成游涡,或成潜流,形成无比复杂而广阔的局面。立体性的情节结构与复合性的主题意蕴共同构建了一个的艺术世界。时至今日,围绕小说《红楼梦》而展开了持续不断的创作,导致了独特的“红学现象”,广大中华儿女对红楼世界的理解得以体现。“红学”研究依然长盛不衰。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莫衷一是

精打细算

扑朔迷离

高深莫测B.见仁见智

惨淡经营

扑朔迷离

深不可测C.见仁见智

精打细算

眼花缭乱

深不可测D.莫衷一是

惨淡经营

眼花缭乱

高深莫测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围绕小说《红楼梦》而展开了持续不断的创作,导致了独特的“红学现象”,体现了广大中华儿女对红楼世界的理解。B.围绕小说《红楼梦》而展开了持续不断的创作,形成了独特的“红学现象”,广大中华儿女对红楼世界的理解得以体现。C.围绕小说《红楼梦》而展开的持续不断的创作,导致了独特的“红学现象”,广大中华儿女对红楼世界的理解得以体现。D.围绕小说《红楼梦》而展开的持续不断的创作,形成了独特的“红学现象”,体现了广大中华儿女对红楼世界的理解。20.简要分析文中横线句子的句式特点及其表达效果。【答案】18.B19.D20.①运用整句(对偶),句式整齐,富有气势。②长句短句结合,富于变化,节奏感强。③突出《红楼梦》跌宕起伏的结构特点。【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莫衷一是:各有各的意见、说法,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见仁见智:指对于同一个问题各人有各人的见解。本处是指对于《红楼梦》究竟是如何在思想和写法上进行突破的这一问题,每个人的见解是不同的,所以选用“见仁见智”。精打细算:精密地计划,详细地计算。指在使用人力、物力时计算得很精细。惨淡经营:费尽心思辛辛苦苦地经营筹划;后指在困难的境况中艰苦地从事某种事业。本处指《红楼梦》用多重嵌套的手法使小说具有了大结构,是作者的一种苦心经营,而不是一种计划,所以选用“惨淡经营”。扑朔迷离: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识别。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这里面是说《红楼梦》以错综复杂的序曲作为引线,所以选用“扑朔迷离”。高深莫测:高深的程度无法揣测。形容使人难以理解。深不可测:深得无法测量。比喻对事物的情况捉摸不适。这里面的修饰对象为艺术世界,《红楼梦》的情节结构与复合性的主题让人们很难琢磨透它的艺术世界,所以选用“深不可测”。故选B。19.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三处语病:(1)成分残缺。“围绕小说《红楼梦》而展开了持续不断的创作,导致了独特的红学现象”中,与“导致”搭配的主语应是“创作”,所以应将“了”改为“的”。(2)搭配不当。“导致”和“现象”搭配不当,应将“导致”改为“形成”。(3)偷换主语。“广大中华儿女对红楼世界的理解得以体现”这句话的主语为“广大中华儿女”,根据具体一致原则,应该沿用前一句的主语,改为“体现了广大中华儿女对红楼世界的理解”。只有D修改正确。故选D。20.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句式以及表达效果的把握能力。“有时好像飞流直下”“有时又如细水涓滑”,“忽而巨浪排空,奔腾澎湃”“忽而清浅见底,游鱼可数”,“或成游涡”“或成潜流”三组句子句式比较整齐,运用了整句的形式,使句子富有气势。本句话中“有时好像飞流直下,有时又如细水涓涓”“忽而巨浪排空,忽而清浅见底”为长句,“奔腾澎湃”“游鱼可数”“或成游涡”“或成潜流”为短句,长短句的结合,使行文富有变化,增强了节奏感。本句话中将有的情节比作“飞流直下”,将有的情节比作“细水涓涓”,有的情节比作“巨浪排空,奔腾澎湃”,有的情节比作“清浅见底,游鱼可数”,有的情节比作游涡”,有的情节比作“潜流”,从而突出《红楼梦》跌宕起伏的结构特点。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儒家学说是社会组织的哲学,所以也是日常生活的哲学。儒家强调人的社会责任,但是道家强调人的内部的自然自发的东西。《庄子》中说,儒家游方之内,道家游方之外。方,指社会。公元3世纪、4世纪,道家学说再度盛行,人们常说孔子重“名教”,老、庄重“自然”。因为儒家“游方之内”,显得比道家入世一些;①,显得比儒家出世一些。这两种趋势彼此对立,但是也互相补充。两者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