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1页8月一、马克思主义定义二、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视界三、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动力机制四、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观何为马克思主义第2页8月一、马克思主义定义马克思主义是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化时代指导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科学世界观和措施论,是无产阶级和劳感人民争取自身解放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重要通过科学揭示人类社会形成机制和历史发展规律而向最广大劳动者提供了人类解放现实道路和光辉前景。从而使各国先进工人阶级代表以高度自觉意识选择现实道路来解放自己。何为马克思主义第3页8月二、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视界1、第一种原初关系:物质生活资料生产马克思说:“人们为了可以发明历史,必须可以生活。不过未来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某些东西。”因此,人类“第一种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资料,即物质生产自身。”何为马克思主义第4页8月二、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视界2、物质生活资料再生产马克思说:人类历史“第二个事实是,已经得到满足第一种需要自身,满足需要活动和已经获得为满足需要用工具又引起新需要。这种新需要产生是第一种历史活动。”●两种时间观:编年史时间、逻辑上时间与生产性时间何为马克思主义第5页8月二、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视界3、第三个原初关系:人自身生产马克思说:人“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命人们开始生产此外某些人,即繁殖。”何为马克思主义第6页8月二、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视界4、第四个原初关系:社会关系生产何为马克思主义第7页8月三、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动力机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生产自然关系——生产力——人类独立自由生产社会关系——生产关系——阶级差异何为马克思主义第8页8月四、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观1、人类社会由“地区性”存在向“世界历史性”存在发展:生产力普遍发展基础上各民族普遍交往。◆“各民族之间互相关系取决于每一种民族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发展程度……不仅一种民族与其他民族关系,并且一种民族自身整个内部构造都取决于它生产以及内部与外部交往发展程度。”《马恩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26页。◆“各个互相影响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各民族之间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就在愈来愈大程度上成为全世界历史。”《马恩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51-52页何为马克思主义第9页8月四、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观2、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本质矛盾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生产内在矛盾出发,分析了资本主义时代本质,强调了资本榨取剩余价值贪婪本性,必然不停冲破地区和民族界线,不惜采用多种方式对其他民族和国家进行扩张和掠夺。这是世界范围内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本源。何为马克思主义第10页8月四、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观3、《共产党宣言》中东方社会观东方国家处在手工工场阶段,没有机器大工业。社会闭关自守,历史停滞不前,几千年如一日。伴随西方向其倾销工业品,机器大工业日益把世界各国联络起来,把所有地方性市场连接为世界市场。资产阶级把一切民族都卷入到文明中来。西方资产阶级用廉价商品重炮打开落后民族国门,使其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使乡村从属于都市,未开化和半开化国家从属于文明国家,农民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民族,东方从属于西方。从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看,西方对东方征服是历史进步。但从道义上看,资产阶级征服是无情。“它用公开、无耻、直接、露骨剥削替代了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剥削。”资产阶级同步造就了自己掘墓人。何为马克思主义第11页8月四、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观打破村社制度与殖民者历史功过马克思痛心:“我们不应当忘掉,那种不开化人利己性,他们把自己所有注意力集中在一块小得可怜土地上,静静地看着整个帝国瓦解,多种难以形容残暴行为和大都市居民被屠杀,就像观看自然现象那样无动于衷;至于他们自己,只要某个侵略者肯来照顾他们一下,他们就成为这个侵略者无可奈何俘虏。”“只有用人头做酒杯才能喝下甜美酒浆。”何为马克思主义第12页8月四、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观4、马克思有关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马克思在给俄国女革命者查苏利奇回信中,提出了俄国农村公社跨越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卡夫丁峡谷”设想。他认为当时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历史必然性仅限于西欧各国。,这是马克思索虑俄国社会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把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历史必然性局限于西欧峡谷”逻辑起点。由于西欧各国历史条件不一样样于俄国,因而俄国就有也许不受这个历史必然性支配,而可以跨越资本主义。俄国社会跨越成功标志是“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生产一切可怕波折而吸取它一切必然成就。”马克思认为,当时俄国处在这样历史环境中,和它同步存在资本主义生产为它提供了集体劳动一切条件,它有也许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卡夫丁峡谷”,而享用资本主义制度一切必然成果。俄国要复兴,必须借助于一场俄国革命。借助于这场革命,胜利无产阶级建立国家就可以发展公社公有制原因,从而实现跨越。何为马克思主义第13页8月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第二节毛泽东思想第三节邓小平理论第四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五节科学发展观第14页8月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内涵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第15页8月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一)提出过程(二)马克思主义为何要中国化?(三)抗日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提出历史必然性(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种重大理论成果第16页8月(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过程党初期领导人李大钊等人曾经提出过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应用到中国实践中去思想。1938年,毛泽东在党六届六中全会上作题为《论新阶段》政治汇报中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科学命题。第17页8月(二)马克思主义为何要中国化?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革命客观需要。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在规定。①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理论。②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开放体系。第18页8月(三)抗日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提出历史必然性第一,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提出有其内在必要性:①这首先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理论品质决定,②另一方面是从中国特殊国情出发,进行革命斗争需要。第19页8月(三)抗日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提出历史必然性第二,客观也许性:①中国革命经历了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积累了丰富正反两方面经验。②毛泽东到延安后来,有了相对稳定环境。③毛泽东领导地位完全确立。第20页8月(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种重大理论成果党七大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之统一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一切工作指针。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种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第21页8月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内涵(一)科学内涵(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系第22页8月(一)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实质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详细实际相结合。详细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详细化。第一,它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处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际问题。第二,它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高为理论。第三,它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优秀文化之中。第23页8月(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既相辨别又相联络两个概念。(1)辨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民族特点和民族形式,成为指导中国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理论。它包括了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国化、运用中国化和创新中国化。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则重要是指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产生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第24页8月(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系(2)联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产生基础,离开这一进程就不能阐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产生理论渊源、历史条件和实践基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然成果,反过来又会增进和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第25页8月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历史飞跃和两大理论成果(三)两大理论体系是一脉相承科学思想体系(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意义第26页8月(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以毛泽东为重要代表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第一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邓小平为重要代表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旳道路,增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江泽民为重要代表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胡锦涛为总书记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进程。第27页8月(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历史飞跃和两大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长期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28页8月(三)两大理论体系是一脉相承科学思想体系中国共产党坚持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道路,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详细实践相结合过程中,不停做出新理论奉献,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体系分别属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不一样样阶段,都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科学思想体系。它们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包括了中华民族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实践经验,是全国各族人民最可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指导思想。第29页8月(三)两大理论体系是一脉相承科学思想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一是主线措施一脉相承,都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二是主线政治立场一脉相承;三是理论品质一脉相承,都是与时俱进。第30页8月(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意义第一,其理论成果指导着党和人民伟大事业不停获得胜利。第二,其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强大精神支柱。第三,它倡导和体现了看待马克思主义科学态度和优良作风,不停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新境界。第31页8月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一)高举一面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二)坚持一条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三)把握一种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32页8月(一)高举一面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至关重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包括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大政方针;社会主义建设有效途径和措施;社会主义建设中心问题;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成果;社会主义建设宝贵经验等等。第33页8月(二)坚持一条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友好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友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第34页8月(三)把握一种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它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科学理论体系。结论:在现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第35页8月第二节毛泽东思想一、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二、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和重要内容三、毛泽东思想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第36页8月一、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种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一)毛泽东思想科学含义(二)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条件(三)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过程第37页8月(一)毛泽东思想科学含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有关中国革命和建设对旳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结晶。第38页8月(二)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条件
第一,时代背景是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时代主题。第二,实践基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和建设实践。第39页8月(三)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过程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历史过程,同步也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过程。毛泽东思想是在同20世纪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党内盛行教条主义错误倾向作斗争并深刻总结这方面历史经验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毛泽东思想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展开而抵到达熟。1945年党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在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来继续得到发展。第40页8月二、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和重要内容(一)毛泽东思想是一种科学理论体系(二)毛泽东思想重要内容(三)毛泽东思想活灵魂第41页8月(一)毛泽东思想是一种科学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不是在个别方面,而是在许多方面以其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构成一种博大精深科学思想体系。它有着坚实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理论基础,其关键和精髓就是实事求是。它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互相关联重要理论观点。这些理论观点通过中国革命和建设长期实践检查,已被证明是颠扑不破科学真理。第42页8月(二)毛泽东思想重要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毛泽东思想抵到达熟重要标志。(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人民军队实行政治、经济、军事三大民主,实行官兵一致、军民一致和瓦解敌军原则。(4)政策和方略理论。(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6)党建设理论。第43页8月(三)毛泽东思想活灵魂毛泽东思想活灵魂,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构成部分立场、观点和措施,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第44页8月三、毛泽东思想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一)毛泽东思想历史地位(二)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三)实事求是地评价毛泽东第45页8月(一)毛泽东思想历史地位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种理论形态,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所确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奋斗方向,基本原则和基本措施,指导着党不停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推向前进。第二,中国革命和建设科学指南。第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精神财富。第46页8月(二)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一种科学理论体系,因此必须以科学态度来看待它。这个科学态度,就是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第一,要完整精确地理解和把握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第二,要把毛泽东晚年错误思想与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严格辨别开来。第三,要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第47页8月(三)实事求是地评价毛泽东第一,毛泽东是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中国共产党、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缔造者,他为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建立和发展,为新中国建立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建立了永不磨灭奉献,他为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事业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奉献。第二,毛泽东是毛泽东思想重要创立者。第三,毛泽东晚年犯了错误。第四,综观毛泽东毕生,功不小于过。第48页8月第三节邓小平理论一、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二、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和重要内容三、邓小平理论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第49页8月一、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一)邓小平理论含义(二)邓小平理论形成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三)邓小平理论形成历史过程第50页8月(一)邓小平理论含义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现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性相结合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结晶。第51页8月(二)邓小平理论形成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第一,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历史条件下,在对世界形势和时代发展进行科学分析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第二,邓小平理论是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第三,邓小平理论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第四,邓小平个人经历、社会知识构造,是创立邓小平理论不可或缺个人素质和主观条件。第52页8月(三)邓小平理论形成历史过程(1)从1978年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2年党十二大,是邓小平理论基本命题从酝酿到提出阶段。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战略决策,由此开创了我国历史发展新时期。1982年,在党十二大上,邓小平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第53页8月(三)邓小平理论形成历史过程(2)从1982年党十二大到1987年党十三大,是邓小平理论逐渐展开和形成理论轮廓阶段。(3)从1987年党十三大通过1992年初邓小平刊登南方谈话和党十四大,是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形成并最终确立指导地位阶段。1997年党十五大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并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确定为党一切工作中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第54页8月二、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和重要内容(一)邓小平理论是一种完整科学体系(二)邓小平理论重要内容第55页8月(一)邓小平理论是一种完整科学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性历史性飞跃理论成果。它同样有一种贯穿一直哲学思想,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世界观和措施论,这是邓小平理论精髓。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基本理论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互相联络基本观点,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主线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环节、领导力量和依托力量、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这些基本观点真理性已经被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实践所证明。第56页8月(二)邓小平理论重要内容(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主题)。(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基石)。(3)改革开放理论。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重大决策,是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特点。(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此外,还包括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理论、民主政治建设理论、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统一战线理论、军队和国防建设理论、外交战略理论、祖国完全统一理论、党建设理论等等。第57页8月三、邓小平理论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邓小平理论集中反应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制度规律认识,具有鲜明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振兴和发展强大精神支柱。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科学认识。第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科学指南。第三,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指导思想。
第58页8月第四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和发展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体系和重要内容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第59页8月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和发展(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含义(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和发展过程第60页8月(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含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继承和发展,反应了现代世界和中国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新规定,是加强和改善党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结晶。第61页8月(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第一,从世情来看,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深刻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时代背景。第二,从国情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探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实践基础。第三,从党情来看,党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现实根据。第62页8月(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和发展过程(1)前期探索阶段(1989年6月至2023年2月)。(2)正式提出阶段(2023年2月至2023年6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早是202月21日江泽民同志在出席广东省高州市领导干部“三讲”教育会议发言中提出来。(3)全面论述阶段(2023年7月至2023年11月)。“七一”发言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内涵作了全面、深入论述。第63页8月(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和发展过程(4)确立为指导思想和深入发展阶段(年11月至今)。十六大汇报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中共长期坚持指导思想,并把它写进新党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关键在坚持党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第64页8月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体系和重要内容(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种科学体系(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内涵(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要内容第65页8月(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种科学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紧密结合新实践,把治党和治国、执政和为民结合起来,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络、互相贯穿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一系统科学理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主线任务、发展动力、依托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主线目旳等重大问题上均有新丰富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基础上,深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发明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党、怎样建设党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第66页8月(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内涵“中国共产党必须一直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规定,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主线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概括。(1)一直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规定。“就是党理论、路线、大纲、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规律,体现不停推进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规定,尤其要体现推进先进生产力发展规定,通过发展生产力不停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第67页8月(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内涵(2)一直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就是党理论、路线、大纲、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科学大众社会主义文化规定,增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停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3)一直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主线利益。“就是党理论、路线、大纲、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主线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足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积极性和发明性,在社会不停发展进步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停获得切实经济、政治、文化利益。”第68页8月(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要内容有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思想;有关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思想;有关按劳分派为主体、多种分派方式并存思想;有关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思想;有关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思想;有关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思想;有关对旳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思想;有关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思想;有关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思想;有关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思想;有关巩固党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群众基础思想;等等。第69页8月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第一,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
第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线指针。第三,加强和改善党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强大理论武器。第70页8月第五节科学发展观一、科学发展观形成二、科学发展观重要内容三、科学发展观指导意义第71页8月一、科学发展观形成(一)科学发展观含义(二)科学发展观提出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三)科学发展观形成过程第72页8月(一)科学发展观含义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共产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有关发展重要思想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有关发展世界观和措施论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动相承又与时俱进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重大战略思想。第73页8月(二)科学发展观提出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发展规定提出来。第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主线根据。第二,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阶段性特性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现实基础。第三,现代世界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提出科学发展观重要借鉴。第74页8月(三)科学发展观形成过程年10月,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增进经济社会和人全面发展。这是党文献中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04年智能物流系统研发与实施合同
- 2024年度艺术品采购与销售合同
- 2024年度医疗设备采购与使用合同协议(医疗器械)
- 2024年度版权购买合同:某音乐平台购买海量音乐版权3篇
- 2024年度保险合同:某企业为员工购买团体保险
- 《黄金实战宝典》课件
- 《铅笔淡彩画法》课件
- 2024年度建筑工程合同终止协议2篇
- 《钾素营养与钾肥》课件
- 2024年度电气设备租赁与运营承包合同2篇
- 干燥设备市场发展预测和趋势分析
- 2024-2025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单元《图形的初步认识(一)》检测卷(含答案)
- 电子信息产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一模)宁波市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考模拟考试 物理试卷(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上海市普陀区七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含解析)
- 英语-湖南省长沙市(炎德英才大联考)长郡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月考试卷(三)试题和答案
- 23年经济师中级考试(工商+经济基础)题(题库版)
- 期中考试试卷(1~5单元)(试题)-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12J201平屋面建筑构造图集(完整版)
- 平面设计专业知识考试题附答案
- 人教版历史2024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