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高三(最后冲刺)新高考生物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1页
福州市高三(最后冲刺)新高考生物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2页
福州市高三(最后冲刺)新高考生物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3页
福州市高三(最后冲刺)新高考生物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4页
福州市高三(最后冲刺)新高考生物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州市高三(最后冲刺)新高考生物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如图描述了一种鹿的种群生长速率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1910-1925年间。鹿种群数量上升的原因可能是食物资源非常充裕B.1925-1940年间,鹿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主要是鹿种群数量过多,导致种内斗争C.1925年时,鹿种群内种内斗争最激烈D.1930年时,大约有12000只鹿在此环境下生存而不会因饥饿致死2.如图显示了长期使用某一种杀虫剂后,马铃薯甲虫数量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杀虫剂使马铃薯甲虫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B.马铃薯甲虫抗药基因的产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马铃薯甲虫在第12年后逐步适应环境D.马铃薯甲虫种群个体间存在性状差异3.种粒少而小的狗尾巴草经过人类长时间的驯化,逐渐转变为穗大、籽粒饱满的小米,小米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没有人工驯化,狗尾巴草种群中不会出现穗大基因B.小米和狗尾巴草性状差异较大,故二者不属于同一物种C.人工驯化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狗尾巴草的基因型D.人工驯化会使狗尾巴草的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4.孟买血型是由两对等位基因I/i(位于第9号染色体)和H/h(位于第19号染色体)相互作用产生的,使ABO血型的表型比例发生改变,其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H基因表达的产物是A、B血型表现的基础C.父母均为AB型血时,可能生出O型血的后代D.O型血对应的基因型可能有6种5.格里菲思的实验证明了A.DNA是遗传物质B.RNA是遗传物质C.转化因子是DNAD.存在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的转化因子6.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人成熟红细胞无线粒体,其有氧呼吸场所是细胞质基质B.植物细胞叶绿体产生的ATP能用于生长、物质运输等生理过程C.核糖体是蛋白质的“装配机器”,由蛋白质和RNA组成D.根尖分生区细胞中高尔基体与分裂后期细胞壁的形成有关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下图甲表示某豆科植物叶肉细胞中C3的相对含量在夏季某天24h内(有一段时间乌云遮蔽)的变化趋势,图乙表示该豆科植物种子吸水萌发过程中CO2释放速率和O2吸收速率的变化趋势(以葡萄糖为底物)。据图回答问题:(1)该豆科植物生成C3的场所是______。图甲中AB段C3相对含量不变的原因是_________,CD段C3相对含量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FG段C3相对含量减少加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与G点相比,H点[H]含量较__________(填“高”或“低”)。(2)图乙中,12h时O2的吸收速率:CO2的释放速率=3:8,则此时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值为___________。(3)胚根长出后,CO2释放速率加快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10分)患者男,48岁,发热伴寒战,入院进行血液B超及CT检查,疑似肝脓肿。其中细菌性肝脓肿的主要病原菌是: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链球菌、金黄色葡菊球菌、厌氧菌等。近年来,克雷伯杆菌感染导致的细菌性肝脓肿患者比例有增高的趋势,为确定致病原因需要进行细菌的培养及药敏实验检查病原体种类。请回答下列问题:(1)细菌培养一般在30~37℃,pH调至____________,进行无菌操作。对接种环等金属用具,直接在洒精灯火焰的____________灼烧,可以迅速彻底地灭菌。(2)微生物接种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法。虽然这些技术的操作方法各不相同,但是,其核心都是防止杂菌的污染,保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区分细菌种类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生化试验IMVC试验可用于肠道杆菌鉴定,其中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鉴定结果分别是++--.--++;还可以通过菌落特征,如菌落的____________等的不同来区别。常用来统计样品中活菌数目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测定细菌数量的方法还有____________法,无论哪种方法得到的细菌数量都是____________值。9.(10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根据人类的需求来改造生物的性状,在许多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图中是利用奶牛乳汁生产血清白蛋白的图解,据下图回答:(1)在图示过程中涉及的细胞水平的现代生物技术主要有____________(填2种)。(2)图中①一般经______________处理可以得到③.能实现②进入③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⑦是⑥生出的后代,而⑦的遗传性状和荷斯坦奶牛最相似,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实现⑦批量生产血清白蛋白,需要确保③为雌性,可采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性别鉴定。(4)在将⑤送入⑥之前需要用_______________对⑥进行同期发情处理。把⑤送入⑥的最佳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0分)果蝇红眼与白眼(A或a)、长翅与小翅(B或b)直刚毛与焦刚毛(C或c)灰身与黑身(D或d),这四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回答下列问题:(1)某研究小组做了如下实验:用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杂交,F1既有灰身又有黑身且比例1:1。能据此实验判断灰身与黑身的显隐性吗?若能,请用遗传图解分析;若不能,请从该实验的亲本、子代中选择实验材料,设计实验来确定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2)若A(a)、B(b)、D(d)、F(f)这四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四个纯合品系:①aaBBDDFF、②AAbbDDFF、③AABBddFF、④AABBDDff。请以上述品系为材料,完善实验设计来确定这四对等位基因是否分别位于四对染色体上(注:不考虑发生染色体变异和染色体交叉互换):设计思路:选择____________六个杂交组合,分别得到F1,再自交得F2。结果结论:若各杂交组合的F2中均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____________,则可确定这四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四对染色体上。11.(15分)腐乳和泡菜是我国独特的传统发酵食品,几百年来深受老百姓的喜爱。腐乳是用豆腐发酵制成的,民间老法生产腐乳为自然发酵,现代腐乳生产多采用优良的毛霉菌种进行发酵。现代化生产流程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民间制作腐乳时毛霉来自__________。(2)当豆腐上长出毛霉后,对豆腐要进行A处理,是指___________。腐乳制作的后期要加入酒和多种香辛料配制的卤汤,其中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原因__________。(3)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发酵的过程即为乳酸菌进行__________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乳酸菌细胞的__________中。(4)从开始制作到泡菜品质最佳这段时间内,泡菜液逐渐变酸,这段时间内泡菜坛中乳酸菌和其他杂菌的消长规律是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5)泡菜发酵过程中应定期测定亚硝酸盐的含量,原因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B【解析】

分析图形:在1905~1925年期间,环境的容纳量是25000;在1925年由于鹿群的数量非常大,导致资源被过度破坏,导致鹿群的食物减少,资源被破坏,所以在1925~1930期间,环境容纳量持续下降;所以在1930~1940年期间,环境容纳量大约是12000。【详解】A、1910-1925年间,鹿种群数量上升的原因可能是食物资源非常充裕,A正确;B、1925-1940年间鹿种群环境容纳量下降,种内斗争是内源性因素,鹿种群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在1925年由于鹿群的数量非常大,导致资源被过度破坏,导致鹿群的食物减少,资源被破坏,所以在1925~1930期间,环境容纳量持续下降,B错误;C、1925年时鹿种群数量最大,所以种内斗争最激烈,C正确;D、在1905-1925年间,环境的容纳量大约是25000只;在1925年由于鹿群的数量非常大,导致资源被过度破坏,鹿群的食物减少,所以在1925-1930年间,环境容纳量持续下降,由图可知1930年,环境容纳量大约是12000只,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种群数量变化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与表达能力、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2、B【解析】

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首先害虫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农药时,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害虫,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农药时,又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样经过若干代的反复选择.最终活下来的害虫大多是抗药性强的害虫。在使用同等剂量的农药时,就不能起到很好的杀虫作用,导致农药的灭虫的效果越来越差。因此农业生产中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后,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杀虫效果减弱的原因是杀虫剂对害虫有选择作用,使抗药性强的害虫被保留了下来。【详解】A、杀虫剂使马铃薯甲虫种群的抗药基因频率越来越高,A正确;

B、马铃薯甲虫抗药基因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B错误;

C、12年后马铃薯甲虫的种群密度维持相对稳定,因此说第12年后逐步适应环境,C正确;

D、马铃薯甲虫种群个体间存在抗药性强、弱等性状差异,D正确。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的能力。3、D【解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A、若不经人工驯养,狗尾巴草种群中也可能会出现穗大基因,A错误;B、小米和狗尾巴草性状差异较大,但不存在生殖隔离,故二者属于同一物种,B错误;C、人工驯化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狗尾巴草的表现型,C错误;D、人工驯化会使狗尾巴草的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D正确。故选D。4、D【解析】

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题干信息给出孟买血型是由“两对等位基因I/i(位于第9号染色体)和H/h(位于第19号染色体)相互作用产生的”,根据题干推断出两对基因为非等位基因且两对基因共同控制一对性状是本题的解题关键。【详解】A、I/i位于第9号染色体,H/h位于第19号染色体,所以这两对基因属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因此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B、分析图中的信息可知,当H基因不存在时,只能表达为O型血,当H基因成功表达时,才可能出现A、B、AB型血,B正确;C、当父母的基因型均为IAIBHh时,可能会生出hh基因型的个体,此时孩子的血型为O型,C正确;D、根据图中的信息可以得知,O型血的基因型可能为iiH_、IA_hh、IB_hh、IAIBhh、iihh,基因型可能有2+3+2+1+1=9种,D错误;故选D。5、D【解析】

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但未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也没有证明RNA是遗传物质以及转化因子是DNA。

故选D。6、C【解析】

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功能细胞器分布形态结构功能线粒体动植物细胞双层膜结构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细胞的“动力车间”叶绿体植物叶肉细胞双层膜结构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内质网动植物细胞单层膜形成的网状结构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高尔基体动植物细胞单层膜构成的囊状结构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动物细胞高尔基体与分泌有关;植物则参与细胞壁形成)核糖体动植物细胞无膜结构,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在细胞质中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生产蛋白质的机器”溶酶体动植物细胞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消化车间”,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且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细菌。液泡成熟植物细胞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内含细胞液(有机酸、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中心体动物或某些低等植物细胞无膜结构;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及其周围物质组成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详解】A、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无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其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A错误;B、植物细胞叶绿体产生的ATP只能用于暗反应,不能用于生长、物质运输等生理过程,B错误;C、核糖体是蛋白质的“装配机器”,由蛋白质和RNA组成,C正确;D、根尖分生区细胞中高尔基体与分裂末期细胞壁的形成有关,D错误。故选C。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叶绿体基质AB段没有光照,不进行光合作用乌云遮蔽,光照减弱,[H]和ATP合成减少,C3还原减弱,而CO2固定正常进行温度较高,气孔关闭,CO2供应不足,CO2固定减弱,而C3还原正常进行低1:5胚根冲破种皮,O2供应增多,有氧呼吸速率加快(合理即可)【解析】

分析图甲: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包括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由于该图表示夏季的某天,因此影响该植物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为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由于题干中提出“有一段时间乌云遮蔽”,这会导致光照强度减弱,光反应减弱,将抑制暗反应过程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而二氧化碳固定仍在进行,因此三碳化合物的含量将上升,对应曲线中的CD段。分析图乙:种子萌发过程中,当胚根未长出时,种子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进行细胞呼吸作用,消耗细胞中的有机物,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和营养,有机物的总量下降。当胚根长出后,种子可以从土壤中获取营养物质。细胞呼吸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吸收的氧气量等于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根据图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量的变化,可以判断12h~24h,种子主要进行无氧呼吸,胚根长出后,种子的有氧呼吸速率明显增大。【详解】(1)CO2固定形成C3,场所是叶绿体基质。AB段没有光照,不进行光合作用,没有C3合成与还原,故相对含量不变。CD段,上午8时左右,C3相对含量增加,可能是乌云遮蔽,光照减弱,[H]和ATP合成减少,C3还原减弱,而CO2固定正常进行,导致C3相对含量增加。FG段,13时左右,C3相对含量减少加快,可能是温度较高,细胞失水,导致气孔关闭,CO2供应不足,CO2固定减弱,而C3还原正常进行。与G点相比,H点气孔已打开,C3形成增多,还原C3时[H]消耗增加,且H点光照弱,光反应弱,[H]含量较低,所以与G点相比,H点[H]含量较低。(2)有氧呼吸过程中物质对应关系:C6H12O6~6O2~6CO2,无氧呼吸过程中物质对应关系:C6H12O6~2CO2,12h时O2的吸收速率∶CO2的释放速率=3∶8,可判断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为3/6∶5/2=1∶5。(3)胚根长出后,O2供应增加,有氧呼吸速率加快,CO2释放速率加快。【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细胞呼吸的过程及意义以及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等,要求考生识记植物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能根据曲线图中信息准确判断相关问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8、中性或微碱性充分燃烧层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培养物的纯度大小、形状、颜色稀释涂布平板法显微镜直接计数估计【解析】

统计细菌数量的方法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和显微镜直接计数,在统计菌落数目时,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来培养细菌。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细菌,但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试剂数目低,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另一种方法是直接计数法,这种方法要借助显微镜,且统计的数目也包括死亡的细菌。【详解】(1)微生物生命活动需要一定的条件,不同的微生物需要不同的培养温度和pH,细菌生活的温度一般在30~37℃,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霉菌一般在25~28℃,pH调至酸性培养。接种时,对接种环等金属用具通常用灼烧灭菌法,具体做法是:直接在洒精灯火焰的充分燃烧层灼烧。(2)微生物接种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还包括斜面接种和穿刺接种等方法。虽然这些技术的操作方法各不相同,但是其核心都是要防止杂菌污染,保证培养物的纯度。(3)区分细菌种类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通过鉴别菌落的特征或通过生化试验完成,故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鉴定结果可通过菌落的大小、形态、颜色等的不同来区别。常用来统计活菌数量的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显微镜直接计数也可以测定细菌数量,但都是估计值。【点睛】熟知微生物培养的有关操作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另懂得菌落的含义以及菌落的特征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9、核移植技术、动物细胞培养胰蛋白酶显微注射法因为个体⑦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荷斯坦奶牛滋养层细胞孕激素桑葚胚或囊胚期【解析】

由图可知,③表示把目的基因即血清白蛋白基因导入单细胞中;④→⑤表示胚胎分割;⑤→⑥表示胚胎移植,⑥→⑦表示分娩产下转基因牛。【详解】(1)图中涉及基因工程、核移植、动物细胞培养、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等技术,其中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属于细胞水平的操作。(2)图中①奶牛的组织需要经过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的处理使其分散,培养得到③,把目的基因②导入③动物细胞常用显微注射法处理。(3)个体⑦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荷斯坦奶牛,故⑦的遗传性状和荷斯坦奶牛最相似。要确保③为雌性,可采集滋养层细胞进行性别鉴定。(4)在将⑤送入⑥之前需要用孕激素对⑥进行同期发情处理,使供受体处于相同的生理状态。通常将⑤培养至桑椹胚或囊胚期再经过胚胎移植送入⑥。【点睛】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常用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常用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常用感受态细胞法处理。10、不能方法一:让表现型相同的亲代与子代作为材料若有性状分离,则所选材料的表现型为该相对性状的显性若无性状分离,则所选材料的表现型为隐性方法二:让子代表现型相同的作为材料若有性状分离,则所选材料的表现型为该相对性状的显性若无性状分离,则所选材料的表现型为隐性①×②、①×③、①×④、②×③、②×④、③×④9:3:3:1【解析】

孟德尔在做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实验时,将F1能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称为显性性状,而将在F1中未表现出来的另一个亲本的性状,称为隐性性状,并将在杂交后代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同时出现的现象称为性状分离。显隐性的判断方式主要有2种:①是一对相对性状的个体杂交,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则该表现型为显性,由显性基因控制;②是相同表现型的个体杂交,后代出现另一种性状或性状分离,则亲本为显性性状。孟德尔在做两对杂交实验的时候,发现F2的分离比为9:3:3:1。提出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并且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F1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产生四种不同的配子,进而雌雄配子结合得到F2分离比9:3:3:1。【详解】(1)用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杂交,F1既有灰身又有黑身且比例1:1,不能判断显隐性,如Dd×dd→1Dd、1dd。杂合子对应的表现型为显性,杂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而dd×dd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因此可以选择性状相同的个体进行杂交。看后代是否发生性状分离,分离的即为显性性状,另一种即为隐性性状。(2)双杂合的个体如果出现9:3:3:1的分离比,则说明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能自由组合。要找到两对双杂合的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