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州市重点中学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模拟试题检测模拟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浓盐酸具有吸水性B.配制溶液时,搅拌溶液可以增大溶质的溶解度C.将10%的氯化钠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D.铁锈放入稀硫酸中溶液变成棕黃色2.“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的原因是()A.分子很小 B.分子是可分的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断运动3.人体内必需的下列元素中,因摄入量不足而导致骨质疏松的是()A.钙B.碘C.铁D.锌4.如图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汞原子和氧原子是该反应中的最小粒子D.生成物有三种5.厨房中的物质与水混合,能形成溶液的是A.食盐 B.面粉 C.花生酱 D.菜油6.归纳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都是由分子构成的B.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都是单质C.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则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D.稀有气体可做保护气,则可做保护气的一定是稀有气体7.兴趣小组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根据操作和现象,通过下列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可靠的是()A.测量蜡烛燃烧后的长度,发现明显短于燃烧前,说明蜡烛发生了化学变化B.用湿润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到烧杯壁上有液滴,说明蜡烛燃烧时有水产生C.用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蜡烛熄灭时产生的白烟,发现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白烟是二氧化碳D.点燃两支相同的蜡烛,用烧杯将其中一支罩在桌面上,一段时间后烧杯中的蜡烛熄灭,另一支继续燃烧,说明空气中有物质参与了燃烧8.实验室有碳酸钠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75g,使之与500g质量分数为14.6%的盐酸充分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得到82.7g固体。则原混合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44% B.46% C.50% D.55%9.“化学氧自救呼吸器”中的超氧化钾(KO2)是一种白色粉末,它能与佩戴者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氧气,并放出热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KO2应密封保存B.自救者用此呼吸器可以吸入到纯净的氧气C.呼吸器可用于矿山井下的防护自救D.呼吸器充分利用了呼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10.将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溶液混合,混合后的溶液与下列物质不能发生反应的是A.Fe B.Ba(OH)2 C.HCl D.FeCl311.对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 B.C. D.1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矿石粉碎B.湿衣服晾干C.钢铁生锈D.西瓜榨汁13.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正确的是()A.原子结构模型 B.物质分类模型C.燃烧条件模型 D.空气组成模型14.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下图是纯净物、化合物、氧化物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则下列物质属于b范围的是A.红磷 B.二氧化碳 C.高锰酸钾 D.食盐水15.下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a”代表的是A.氧气 B.氮气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下图为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按下图组装仪器,关闭止水夹,通电使红磷燃烧。请回答下列问题:(1)使用过量红磷的目的_____。(2)该实验得出的结论为_____。(3)该实验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4)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_____,请写出通过该实验可推知的该气体的一条物理性质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诺氟沙星胶囊是常用抗菌药物,说明书如图,某患者遵医嘱,每次服用诺氟沙星胶囊200mg,一段时间后病情有了好转。请回答以下问题:(1)诺氟沙星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2)诺氟沙星分子中碳、氢、氮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3)诺氟沙星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精确到0.1%)。(4)从组成上可知诺氟沙星属于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患者一个疗程共服用了40粒诺氟沙星胶囊。18.(8分)葡萄中含有丰富的白藜芦醇(化学式C14H12O3),它具有抗癌作用,能抑制癌细胞的增生。请计算:(1)白藜芦醇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白藜芦醇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3)若要含有16.8克碳元素,需要白藜芦醇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请回答下列水的相关问题。有关水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图1为简易净水装置,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图2为蒸馏装置,海水分别经图2与图1装置单独处理后,所得水质成分的区别是______检验由图1所获得的水是否为硬水,常用的试剂是______图3为简易水电解器,电解水的过程中电能转化为______能。通电一段时间后,A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可用______检验A管中的气体。、B管内生成的气体聚集在上部的原因是______。若A管中收集2L的气体,则B管内收集的气体体积约为______L如图为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的微观过程:水的分解过程中,不发生改变的微粒是______。结合实验现象和微观的模型变化过程请写出化学式表达式______;从微观的角度解释图2和图3中的发生变化的本质不同是______;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取决于气体的分子个数比。该实验中能够说明水的化学式为“”的实验现象是______说明水是化合物的实验事实:______写出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化学式表达式______,水和过氧化氢含有相同的元素,但是化学性质不同,原因是______。地球表面约有被水覆盖,但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总
量却不足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请你说出一条节约用水行为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D【解析】
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不具有吸水性;故选项错误;B、配制溶液时,搅拌溶液可以加速溶解,但不能增大溶质的溶解度;故选项错误;C、将10%的氯化钠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依然为10%;故选项错误;D、铁锈放入稀硫酸中生成硫酸铁和水,铁离子为棕黃色;故选项正确。故选:D。2、D【解析】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详解】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的原因是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故选D。3、A【解析】A、老年人缺钙易导致骨质疏松症,正确;B、缺碘会导致甲状腺肿大,错误;C、缺铁会导致贫血,错误;D、缺锌会导致食欲不振、发育不良,错误。故选A。4、C【解析】
A、该反应有新分子生成,是化学变化,故分子种类一定发生变化,故错误;B、由图可知,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物质,故是分解反应,故错误;C、原子是化学变化的过程中的最小微粒,故该反应中最小的微粒是汞原子和氧原子,故正确;D、由图可知,生成物有两种,故错误。故选C。5、A【解析】
A、食盐易溶于水形成的混合物均一、稳定,所以属于溶液,故A正确;
B、面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悬浊液,不属于溶液,故B错;
C、花生酱与水混合不均一、不稳定,形成的是悬浊液,故C错;
D、菜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不属于溶液,故D错。
故选A。6、C【解析】
A、物质不一定都是由分子构成的,例如铁是由原子构成的,氯化钠由离子构成,故A错误;B、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例如红磷和白磷组成的混合物中只含有磷元素,属于混合物,故B错误;C、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则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故C正确;D、可做保护气的不一定是稀有气体,例如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以用作保护气,故D错误。故选:C。7、D【解析】A、判断化学变化的标准是看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与蜡烛的长短没有关系,错误;B、湿润的烧杯中出现水雾说明不了有水生成,错误;C、白烟是石蜡的固体颗粒,不是二氧化碳,错误;D、蜡烛在空气中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当用烧杯盖住其中的一支蜡烛后熄灭,是因为蜡烛燃烧耗尽了烧杯中的氧气,正确。故选个D。8、A【解析】
碳酸钾和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后分别生成氯化钙和氯化钾,由方程式可知,碳酸钾和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后,可看成碳酸根离子被2个氯离子代替,两个氯离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和是71,碳酸根离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0,相差11,即完全反应后质量增加了11,份质量。实际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增加了82.7g-75g=7.7g,设原混合物含碳酸根质量为x,则解得:x=42g;则所含金属元素的质量为75g-42g=33g,原混合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44%,故选A。9、B【解析】
A、超氧化钾(KO2)易与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反应,所以KO2应密封保存,选项正确;B、自救者用此呼吸器可以吸入到的气体中还含有稀有气体、氮气、氧气等物质,所以属于混合物,选项错误;C、超氧化钾(KO2)与佩戴者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氧气,呼吸器提供氧气,所以呼吸器可用于矿山井下的防护自救,选项正确;D、超氧化钾(KO2)与佩戴者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氧气,所以呼吸器充分利用了呼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选项正确,故选B。10、A【解析】解:根据反应:2NaOH+H2SO4=Na2SO4+2H2O8098可以看出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时硫酸需要量大,则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混合时氢氧化钠会有剩余,所以混合后的溶液中会有NaOH和Na2SO4,在四个选项中,氢氧化钡能与硫酸钠反应,盐酸以及氯化铁均能与氢氧化钠反应,而铁不会与氢氧化钠和硫酸钠反应。故选A。11、C【解析】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详解】A、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随着反应进行,氧气质量增大,完全反应后氧气质量不再变化,故A不正确;B、随着反应进行,固体质量减小,剩余固体中锰元素质量分数增大,故B不正确;C、随着反应进行,不断生成氧气,剩余固体中氧元素质量减小,完全反应后氧元素质量不再变化,故C正确;D、反应前氯化钾质量是0,故D不正确。故选C。12、C【解析】
A.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矿石粉碎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湿衣服晾干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钢铁生锈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此选项符合题意;D.西瓜榨汁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依据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此依据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3、D【解析】
A、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包括质子和中子,故A错误;B、根据组成物质的种类可将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其中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故B错误;C、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要有可燃物,二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三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C错误;D、按体积分数计算,空气中氮气约占78%,氧气21%,二氧化碳0.03%,稀有气体0.94%,其他气体和杂质0.03%,故D正确。故选D。14、C【解析】
1.物质分类如下图:2.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红磷属于单质;3.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4.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高锰酸钾是化合物,但不是氧化物;5.食盐水是混合物。【详解】三个椭圆范围依次减小,最大的应该是纯净物、第二应该是化合物、最小的是氧化物;a是纯净物但不包括化合物,也就是单质;b是化合物但不包括氧化物;c是氧化物;红磷属于纯净物中的单质,对应范围是a;二氧化碳是氧化物,对应范围是c;高锰酸钾是化合物但含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对应范围是b;食盐水是混合物,不在上述范围之内。故选:C。15、B【解析】试题分析: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氮气(N2)78%,氧气(O2)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CO2)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故图中“a”代表的是氮气,故选B考点:空气的成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充分消耗氧气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氮气难溶于水【解析】
红磷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详解】(1)红磷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使用过量红磷的目的充分消耗氧气。(2)反应结束后,内外产生压强差,冷却到室温后,松开止水夹,现象是烧杯里的水倒吸到集气瓶内,集气瓶中的水约占集气瓶容积五分之一,该实验得出的结论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3)红磷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实验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4)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21%,氮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78%,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氮气,物理性质是难溶于水。【点睛】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21%,氮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78%,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不支持燃烧,难溶于水。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31916:18:315.0%化合物【解析】
(1)诺氟沙星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1×18)+19+(14×3)+(16×3)=319;(2)1个诺氟沙星分子中含有16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3个氮原子,诺氟沙星分子中碳、氢、氮的原子个数比=16:18:3;(3)诺氟沙星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4)诺氟沙星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18、2281:422.8g【解析】
(1)白藜芦醇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4×12+12+3×16=228;(2)白藜芦醇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6)=1:4;(3)设:若要含有16.8克碳元素,需要白藜芦醇的质量是x,则有:x×。X=22.8g。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吸附色素、异味等图2得到纯净物,图1得到的仍然是混合物肥皂水化学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氧气不易溶于水,氢气不溶于水4氢原子、氧原子2H2O2H2+O2图2中水分子不变,图3中水分子分解生成氢分子和氧分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2H2O22H2O+O2分子不同利用洗菜水浇花【解析】
图1为简易净水装置,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色素、异味等。故填:吸附色素、异味等。海水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五年级下册品德教学设计-1.祖国有多大2-人民未来版
- 多媒体设计师软件操作试题及答案
- 金属制品行业发展动态与市场潜力解析
- 加强职业教育学校办学水平的创新路径与实践措施
- 供热管网及供热设施提升改造项目实施方案分析
- 刀具行业发展趋势与未来市场潜力分析
- 个人财富管理服务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高频交易服务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乡村自然科普基地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Unit 1 You and Me Period 3 grammar 3a-3d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2025年汽车维修技能大赛理论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共450题)
- 2024年南通市公安局苏锡通园区分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考试真题
- 不良资产处置业务操作流程与财务管理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课件 第10章 第2节 巴西
- 2025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英语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2025年开封大学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含答案
- JJF1033-2023计量标准考核规范
- 2024年全国“纪检监察”业务相关知识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2024年涉密人员考试试题库保密基本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
- 抖音火花合同电子版获取教程
- DB4201∕T 646-2021 轨道交通工程运营期结构监测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