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佛山市乐从镇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细心的同学会注意到在面盆、痰盂等铁制品表面有烧制搪瓷,其目的是()A.增大硬度防止撞坏 B.增大厚度防止磨损C.防止铁生锈且美观 D.美观和杀菌消毒作用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煤炉上放一盆水可防止煤气中毒B.用铅笔芯的粉末可使锁的开启变得灵活C.胃酸过多的病人在空腹时最好多喝一些柠檬汁D.有人不慎跌入多年未开启的菜窖时,不必采取防护措施,立即下洞救人3.丁基锂(C4H9Li)是橡胶合成工业中一种常用的试剂。白色粉末,熔点-95℃,沸点80℃,遇水、空气均易自燃。下列关于丁基锂的说法正确的是A.丁基锂是由4个碳原子、9个氢原子、1个锂原子构成的B.丁基锂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75%C.丁基锂运输或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生燃烧,可以用水浇灭D.丁基锂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4.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A.豆腐 B.面条 C.苹果 D.米饭5.如图是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以下认识错误的是A.②中称量氯化钠时在天平两边垫上等质量的纸片B.配制该溶液需要称取10g氯化钠,量取100m水C.称量时如果发现指针偏向右边,应向左盘添加氯化钠D.该实验操作顺序为④②①⑤③6.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工业上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属于化学变化B.用石灰浆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变硬发生了化学变化C.石油分馏后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属于化学变化D.干冰升华是化学变化7.分类法是化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之,下列概念符合图示关系的是()ABCD氧化物氧化反应纯净物化合反应化合物化合反应混合物置换反应A.A B.B C.C D.D8.现有的是①石油气、②面粉粉尘、③氮气、④天然气、⑤一氧化碳,当这些物质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有发生爆炸危险的是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9.据2013年1月9日《开封日报》报道,今年我市有近10万户居民用燃煤取暖。燃煤产生的主要污染物有A.CO和CO2 B.CO和SO2 C.CO和H2O D.CO、SO2和CO210.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铁元素质量分数B.金属的导电性C.碳元素的化合价D.地壳中元素的含量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20℃时,将质量相同的A、B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甲、乙两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实验现象如图1所示,然后升高温度到50℃时实验现象如图2(不考虑水分蒸发)所示。已知甲、乙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3可以判断,A、B两种固体物质属于________物(选填:“可溶”“微溶”或“易溶”);P点的含义是________。(2)图1的两只烧杯中,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____烧杯。(3)图2的两只烧杯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是甲________乙(选填:“等于”“大于”或“小于”)。(4)图2中两溶液降温至30℃时__________晶体析出(选填:“一定有”“一定没有”或“可能有”)。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如图所示,将白磷和红磷分装于Y形试管的2个支管中,管口系牢小气球,将2个支管同时伸入相同深度的热水中(1)能燃烧的是_______(填“a",“b”.或“c”)处,该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2)管口的小气球可以防止_________(填化学式)进入空气,从而使该实验绿色化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金属和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1)下列有关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A用铁锅炒菜利用了铁的导热性B通过在金属表面涂油、刷漆等措施可以防止金属生锈C硬铝(铝合金)的硬度小于纯铝D金属资源的回收利用既保护了环境,又节约了金属资源(2)铜不与稀硫酸反应,但加热时铜能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气体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3)某同学为了探究相关金属的化学性质,做了下列实验:②A试管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②只通过A和B实验尚不能证明铜、银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需补充一个实验来证明,补充实验所用试剂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ACu、Ag、稀盐酸BCu、AgNO3溶液③实验C中物质充分反应后,某同学对试管中固体的成分提出以下四种猜想:AZn、Cu、AgBZn、CuCCu、AgDAg这四种猜想中明显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4)某兴趣小组利用如下图装置研究-氧化碳和氧化铁的反应。①实验停止加热前不需要先断开A和B的连接以防止石灰水倒吸,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②如何处理尾气:____________________。③反应后硬质玻璃管中剩余固体总质量会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14.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水和溶液。(1)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使用了活性炭,这是因为活性炭具有_________作用。(2)现有软水和硬水样品各一瓶,请设计实验对它们进行区分,并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及结论________(3)下表是氯化钠、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01020304050607080溶解度/g氯化钠35.735.836.036.336.637.037.337.838.4硝酸钾13.320.931.645.863.985.511013816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a.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b.20℃时,将30g氯化钠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5%c.分别将8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降温至30℃,析出硝酸钾晶体的质量比析出氯化钠晶体的质量大d.从含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得到较多的硝酸钾晶体,通常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4)下图是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流程。①实验步骤依次为:_________、称量、量取、溶解。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时,若采用仰视的方法读数,配制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②将2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与30g质量分数为4%的氯化钠溶液充分混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5)在0℃时,氮气的溶解度为0.024。这句话的含义是________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洁厕灵是常用的陶瓷清洗液,某同学对某品牌洁厕灵的有效成分含量进行探究。向一锥形瓶中加入100g该品牌的洁厕灵,再加入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NaHCO3溶液120g,反应结束后溶液的总质量是215.6g。试计算下列问题:(知识卡片)①洁厕灵有效成分是HCl,洁厕灵中其它成分均不跟NaHCO3反应。②HCl和NaH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HCO3=NaCl+H2O+CO2↑(1)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为_________克。(2)该品牌洁厕灵中HCl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16.某实验小组同学想探究某双氧水中过氧化氢含量,取双氧水与二氧化锰共102g,然后平均分成两份进行下列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1中生成氧气质量为____________;(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3)列出求解步骤1中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x)的比例式______;(4)上述双氧水中过氧化氢的质量为_______;(5)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的最简质量比为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C【详解】在面盆、痰盂等铁制品表面烧制搪瓷,隔绝了铁与空气和水接触,防止了铁生锈,且美观。故选C。2、B【解析】A、在煤炉上放一盆水可不能防止煤气中毒,一氧化碳不能溶于水;故选项错误;B、铅笔芯中含有石墨,石墨有滑腻感,铅笔芯粉末可使锁的开启变得灵活;故选项正确;C、胃酸过多的病人在空腹时最好别和柠檬汁,柠檬汁显酸性,加剧病情;故选项错误;D、有人不慎跌入多年未开启的菜窖时,需要做灯火实验,再下洞救人;故选项错误;故选:B。3、B【解析】A、丁基锂是由分子构成的,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错误;B、丁基锂中碳元素质量分数=12×412×4+1×9+7×100%=75%,正确;C、丁基锂遇水易自燃,在运输或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生燃烧,不能用水浇灭,错误;D、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到几万、甚至几十万,丁基锂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4+1×9+7=64,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错误。故选点睛: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中解题的关键。4、A【详解】A、豆腐中符合蛋白质;故选项正确;B、面条中富含糖类;故选项错误;C、苹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错误;D、米饭中富含糖类;故选项错误;故选:A。5、B【详解】A、称量氯化钠时在天平两边垫上等质量的纸片,防止污染药品,同时便于转移药品;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称取100g×10%=10g氯化钠,需要水的质量=100g-10g=90g,则需要量取90m水;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C、称量时如果发现指针偏向右边,说明药品质量偏小,需要向左盘添加氯化钠,使天平平衡;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该实验操作顺序为④取药、②称量、①转移固体药品、⑤加水、③搅拌溶解,最后装瓶贴上标签;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B。6、B【解析】A、工业上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说法错误。B、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变硬过程中有新物质碳酸钙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说法正确。C、石油分馏后得到汽油、煤油、柴油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说法错误。D、干冰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说法错误。故选:B。7、A【分析】由图示关系可知,属于包含关系。【详解】A、氧化物是由两种以上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氧化物属于化合物,故A正确;B、化合反应中有的属于氧化反应,有的不属于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中有的属于化合反应,有的不属于化合反应。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属于交叉关系,故B不正确;C、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所以纯净物和混合物是并列关系,故C不正确;D、化合反应和置换反应是并列关系,故D不正确。故选A。8、D【解析】可燃性的气体及粉尘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后,遇明火或静电或电火花都可能发生爆炸。①石油气是可燃性的气体,正确;②面粉粉尘是可燃性的粉尘,正确;③氮气不是可燃性的气体,错误;④天然气是可燃性的气体,正确;⑤一氧化碳是可燃性的气体,所以正确。故选D。点睛:充分理解物质的性质和爆炸的条件是解答本题的关键。9、B【详解】煤的主要成分是碳,还含有氢元素、硫元素等,所以煤炭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污染物。故选B。10、C【详解】A、在FeO,Fe2O3两种物质中,将化学式变形得FeO、FeO1.5,其它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越小的,在该化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就越大,1.5>1,则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排列为FeO>Fe2O3,但FeO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一定小于生铁中铁的质量分数(生铁中铁的质量分数>90%),故选项说法错误。
B、导电性最好的金属是银,金属的导电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g>Cu>Al,故选项说法错误。
C、CO中氧元素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碳元素显+2价;C60属于单质,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零;CH4中氢元素化合价为+1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碳元素显+4价。它们碳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2价、0、-4价,故选项说法正确。
D、地壳中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Si>Al>Fe,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易溶在30℃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为20克甲等于一定没有【分析】本题是在20℃时,将质量相同的A、B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甲、乙两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然后利用图示和甲、乙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题。【详解】(1)根据图3可以判断,在20℃时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大于10克,所以A、B两种固体物质属于易溶物;P点是A、B两种固体物质曲线在30℃的一个交点,其含义是在30℃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为20克。(2)图1的两只烧杯中,甲烧杯中有固体未溶解完,而乙烧杯中固体完全溶解,所以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甲烧杯。(3)图2的两只烧杯中,质量相同的A、B两种固体物质完全溶解,溶质的质量相等且溶剂质量都是100克,所以甲、乙两只烧杯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是甲等于乙。(4)从图1乙烧杯中固体完全溶解可知,在20℃时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小于20克,也就是说加入烧杯中A、B两种固体物质的质量小于20克,而在30℃时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为20克,因此,图2中两溶液降温至30℃时一定没有晶体析出。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a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P2O5【详解】(1)a处的白磷温度达到了着火点,能与氧气接触,所以能燃烧;该实验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或者和氧气接触。
(2)由于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会污染空气,所以管口的小气球可以防止P2O5进入空气,从而使该实验绿色化。
故答案为:(1)a;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2)P2O5。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CCu+2H2SO4(浓)=CuSO4+2H2O+SO2↑锌的表面有红色固体生成,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BB停止加热前硬质玻璃管内一直通入一氧化碳,压强不会减小,B中液体不会倒流;点燃或收集减少【详解】(1)A、用铁锅炒菜利用了铁的导热性,选项正确;B、通过在金属表面涂油、刷漆等措施可以隔绝氧气和水,防止金属生锈,选项正确;C、硬铝(铝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铝,选项错误;D、金属资源的回收利用既保护了环境,又节约了金属资源,选项正确,故选C;(2)铜不与稀硫酸反应,但加热时铜能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气体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浓)=CuSO4+2H2O+SO2↑;(3)②锌和硝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硝酸锌,A试管中的实验现象是锌的表面有红色固体生成,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②只通过A和B实验尚不能证明铜、银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需补充一个实验来证明,补充实验所用试剂合理的是:A、Cu、Ag都不与稀盐酸反应,不能证明铜、银的强弱;B、Cu和AgNO3溶液反应,证明铜的活动性比银的强。故选B;③锌、铜、银的活动性顺序是:锌>铜>银,向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溶液中加入锌,锌先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后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即固体中一定有银。实验C中物质充分反应后,某同学对试管中固体的成分提出以下四种猜想:锌过量时:Zn、Cu、Ag,锌不足时,只有Ag;锌的量能与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溶液反应,但是没有剩余时,固体为Cu、Ag;故不合理的是B;(4)①实验停止加热前不需要先断开A和B的连接以防止石灰水倒吸,理由是实验结束时要先熄灭酒精喷灯,等装置冷却到室温后再停止通一氧化碳,即停止加热前硬质玻璃管内压强不会减小,B中液体不会倒流;②一氧化碳可燃烧转化成无污染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可作燃料或还原剂,处理尾气的方法可以是点燃或收集;③反应前硬质玻璃管内固体是氧化铁,反应后是铁,反应后硬质玻璃管中剩余固体总质量会减少。14、吸附取等量的水样于两支试管中,分别向其中滴加等量的肥皂水,振荡产生较多泡沫的是软水,产生较少泡沫且有浮渣的是硬水D计算偏小4.8%氮气的压强为101kPa和温度为0℃时,1体积水里最多能溶解0.024体积的氮气【详解】(1)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使用了活性炭,这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2)常用肥皂水来鉴别硬水和软水,肥皂水在硬水中易起浮渣,在软水中泡沫较多,故实验步骤:取等量的水样于两支试管中,分别向其中滴加等量的肥皂水,振荡;实验现象及结论:产生较多泡沫的是软水,产生较少泡沫且有浮渣的是硬水;(3)A、溶解度比较,应指明温度,否则无法比较,不符合题意;B、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氯化钠,故将30g氯化钠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不符合题意;C、由表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分别将80℃时等质量的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降温至30℃,析出硝酸钾晶体的质量比析出氯化钠晶体的质量大,饱和溶液的质量未知的情况下,无法比较,不符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爱心传递正能量
- 2025个人商铺租赁合同范本全文解读7篇
- 2025版国际投资居间业务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个人房屋买卖合同解除条件协议2篇
- 2025年度个人信用贷款担保合同模板大全
- 2025年度个人设备租赁还款协议规范3篇
- 2025年全球及中国电磁储能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塑料桶衬里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版新劳动法下企业内部审计与合规合同2篇
- 2025年度店铺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合同
- 成品移动公厕施工方案
- 2025年度部队食堂食材采购与质量追溯服务合同3篇
-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集体备课
- 消防产品目录(2025年修订本)
- 地方性分异规律下的植被演替课件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 绘本 课件教学课件
- 光伏项目风险控制与安全方案
- 9.2提高防护能力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 催收培训制度
- 牧场物语-矿石镇的伙伴们-完全攻略
- ISO 22003-1:2022《食品安全-第 1 部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审核与认证机构要求》中文版(机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