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广饶县兴安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1页
东营市广饶县兴安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2页
东营市广饶县兴安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3页
东营市广饶县兴安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4页
东营市广饶县兴安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模拟试题(一)1-40每题1分(1-17课),41-60每题3分(18-21课)1.下列事件与毛泽东无关的一项是A.建立了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 B.领导秋收起义C.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的党代表 D.发动南昌起义【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谭平山、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中共人士发动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D项与毛泽东无关,符合题意;ABC三项都与毛泽东有关,不符合题意;故选D。2.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是()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沙俄【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采取先武力强占再逼签条约的手段,与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割占了中国东北、西北共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D项正确;英国、法国、美国并没有侵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排除ABC项。故选D项。3.火烧圆明园的罪魁祸首是()A.英法联军 B.太平天国 C.义和团 D.八国联军【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60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美俄两国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一路烧杀,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掠夺珍宝。为掩人耳目,英法联军又放火焚烧圆明园。A项正确;太平天国存在于1851-1864年,是太平军建立的政权,排除B项;义和团运动是19世纪末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中国农民运动,排除C项;八国联军侵华始于1900年,当时圆明园已被火烧,排除D项。故选A项。4.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A.三民主义 B.民主和科学 C.驱除鞑虏 D.创立民国【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三民主义包括民族、民权、民生三方面的内容;民族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为“创立民国”,民生为“平均地权”,A项正确;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排除B项;“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是同盟会的纲领,排除CD项。故选A项。5.中华民国建立之初的临时大总统是()A.孙中山 B.黄兴 C.袁世凯 D.黎元洪【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11年底,各省代表在南京集会,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所以,中华民国建立之初的临时大总统是孙中山,A项正确;中华民国建立之初,黄兴的职务是陆军总长,排除B项;袁世凯是孙中山之后的临时大总统,排除C项;黎元洪在中华民国建立之初的职务是副总统,排除D项。故选A项。6.八年级一班的同学在探究性学习中,发现了这样一副对联:“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这副对联扬颂的人物是谁A.康有为 B.孙中山 C.邓小平 D.毛泽东【答案】B【解析】【详解】题干给出的“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设问考查这幅对联歌颂的人物。根据所学可知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故对联颂扬的人物是孙中山。故选B。【点睛】本题解题关键词在于“废两千年帝制”,由此可知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7.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 B.《望厦条约》 C.《黄埔条约》 D.《通商章程善后条约》【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1842年,清政府在鸦片战争战败后被迫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项正确;《望厦条约》、《黄埔条约》分别是1844年清朝与美国、法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排除BC项;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英法美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排除D项。故选A项。8.因歹徒告密,在浙江绍兴被捕遇难的女革命家是()A.刘道一 B.秋瑾 C.孙武 D.蒋翊武【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07年夏,光复会会员徐锡麟在安庆发动起义,刺杀安徽巡抚恩铭。起义人员与清军激战四小时,因寡不敌众而失败,徐锡麟死难。女革命党人秋瑾在浙江绍兴准备策应,因歹徒告密,被捕遇难,B项正确;刘道一领导了萍浏醴起义,排除A项;孙武、蒋翊武与辛亥革命有关,排除CD项。故选B项。9.鲁迅先生曾这样咏赞上海的这次会议:“它是远方地平线上已经看得见桅杆的那一航轮船,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林中的响箭,是报春的惊雷。”鲁迅咏赞的会议()A.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推动了二次革命的成功C.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 D.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题干的“上海”和“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林中的响箭,是报春的惊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位代表和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等出席了会议。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故D符合题意;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故A不符合题意;二次革命被袁世凯镇压了,故B不符合题意;中共二大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10.《清议报》(1898年2月创刊)在第16册发表的时政评论中说:“岂不知寡不可敌众,弱不可敌强哉!然出于爱国之心,忍无可忍,故冒万死以一敌八,冀国民之有排外自立之一日也。”其评论的是A.义和团运动B.洋务运动C.太平天国运动D.鸦片战争【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岂不知寡不可敌众,弱不可敌强哉!然处于爱国之心,忍之无可忍,故冒万死以一敌八,冀国民之有排外自立之一日也”,可知,材料评论的是义和团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8年起,活跃在山东的民间组织义和团,掀起了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1900年5月底.英、俄等国调遣军队300余人,进驻北京使馆。6月,为镇压义和团运动,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组织联军2000多人,在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的率领下,从天津向北京进犯。义和团破坏沿线铁路,并在廊坊带狙击敌人。选项A符合题意;洋务运动学习西方技术、太平天国运动与“冒万死以一敌八”不符、鸦片战争是英国侵略中国;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11.大型史诗献礼剧《辛亥革命》全景展示了20世纪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举推翻清朝政府,结束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的整个过程。如果你是导演,袁世凯为实现自己的“皇帝梦”而做的“努力”可以有()①解散国民党②废除《中华民国约法》③规定总统可以无限期连任④接受“二十一条”大部分内容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解散国民党的时间是1913年3月;②废除《中华民国约法》是1914年5月;③规定总统可以无限期连任是1914年内8月;④接受“二十一条”大部分内容的时间是1915年。按照时间顺序为①②③④,故选A;BCD不符合题意,排除。12.中共一大确定的党的中心任务是A.制定党的革命纲领B.领导工人运动C.实现共产主义D.建立新中国【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一大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B符合题意。制定党的革命纲领是中共一大的内容,但不是中心任务,A不符合题意。实现共产主义是党的奋斗目标,C不符合题意。建立新中国不是中国一大的内容,D不符合题意。所以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点睛】注意识记中共一大的内容及影响。13.中国近代屡遭列强入侵,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北京条约》B.《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40年--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侵略性的鸦片战争,并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贸易主权和关税主权,使中国由一个独立主权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故正确答案为B。《北京条约》签订于1860年;《马关条约》签订于1895年;《辛丑条约》签订于1901年。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14.中国军队表现出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的忠诚、坚定的信念,表现出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最显著特点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这种精神指导下,中国军队创造了历史奇迹的军事行动是()A.北伐战争 B.长征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国军队创造的伟大的历史奇迹,红军在长征途中表现了对革命理想和事业的、坚定的信念,表现出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这些构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所以ACD项与题意不符,B项符合题意,故选B。15.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A.光复会 B.兴中会 C.同盟会 D.华兴会【答案】C【解析】【详解】1905年,兴中会、华兴会等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主要成员与部分留日学生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故选C;ABD是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排除。16.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中央革命根据地C.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D.湘赣革命根据地【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攻打长沙失败后,率领工农革命军向湘赣边的井冈山进军,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A项正确;BCD项建立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之后,排除BCD项。故选A项。【点睛】17.下列历史人物与事件搭配不正确的是A.洪秀全义和团运动 B.林则徐虎门销烟C.邓世昌黄海海战 D.左宗棠收复新疆【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1898年起,活跃在山东的民间组织义和团,掀起了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因此历史人物与事件搭配不正确的是“洪秀全与义和团运动”。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历史人物与事件搭配,都是正确的,但是不符合题意。故选A。18.下图人物被称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列事件与他无关的是()A.联合华侨成立兴中会B.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C.著有《革命军》,宣传革命思想D.提出三民主义思想【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革命军》的作者邹容,不是孙中山先生的事迹,C项正确;1895年孙中山成立了兴中会,排除A项;1905年孙中山建立了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孙中山的主张得到许多革命者的拥护,同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排除B项;后孙中山在《民报》创刊中把原来的革命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排除D项。故选C项。19.孙中山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的成员,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在成立大会上,选举孙中山为同盟会总理。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刊是()A.《时务报》 B.《民报》 C.《国闻报》 D.《新青年》【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刊是《民报》,B符合题意;ACD三项的刊物不是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刊,不符合题意;故选B。20.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军曾在某地连续进行了四天大屠杀,杀害了两万多中国人。这个地方是A.大连 B.威海卫 C.青岛 D.旅顺【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海战之后,日军分两路入侵中国。一路渡过鸭绿江,占领九连城等地,直逼辽阳。另一路从辽东半岛登陆,直取大连旅顺。大连守将不战而逃,旅顺守将大多庸懦畏敌,只有徐邦道孤军迎敌,血战四天,终因寡不敌众而战败。日军占领旅顺后,连续进行了四天大屠杀,杀害了两万多中国人,犯下令人发指的罪行。故D正确;ABC不符合题意,排除。21.在洋务运动第二阶段中,虽然国防工业仍然是主要的着眼点,但也有更多的关注投向了发展一些追求利润的企业。下列各项中属于“追求利润的企业”的是()A.湖北织布局 B.福州船政局C.江南制造总局 D.安庆内军械所【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更多关注投向了发展一些追求利润的企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受洋务派“求富”思想的指导。在洋务运动第二阶段中,洋务派打出“求富”的旗号,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如湖北织布局,A正确;福州船政局、江南制造总局、安庆内军械所都是洋务派在“自强”口号下创办的军事工业,排除BCD。故选A。22.马克思称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以下最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A.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增开天津为商埠 C.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D.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传教【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海盗式扩张”主要体现在毫无节制的掠夺和抢劫,与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相符,A项正确;增开天津为商埠,客观上有利于经济近代化,排除B项;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客观上有利于外交的近代化,排除C项;外国人在中国内地传教,属于文化渗透行为,带有隐秘性,排除D项。故选A项。23.费正清说:“这是一个大约12个二十几岁年轻人参加的会议,会议在法租界召开的,成员们担心巡抚的监视,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中继续讨论。”材料中所说的会议A.说明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偶然的 B.使得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C.第一次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D.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北洋军阀【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中继续讨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由于敌人的破坏,会议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举行,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因此费正清所说的会议中共一大。中国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辞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B符合题意;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必然的,A排除;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纲领,C排除;中共二大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D排除。故选择B。24.在洋务企业的刺激下,l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沿海一些地区部分官僚、地主、商人、买办和手工业作坊主开设工厂,雇用工人进行生产。这说明洋务运动()A.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B.引进了西方机器工业C.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 D.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资本入侵【答案】A【解析】【详解】详解根据“l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沿海一些地区部分官僚、地主、商人、买办和手工业作坊主开设工厂,雇用工人进行生产。”可得出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的技术及工业生产,客观上刺激了民族工业的兴起,A项正确;B项不是主旨,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培养人才,排除C项;材料看不出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资本入侵,排除D项。故选A项。25.通过胡适,陈独秀敏锐的找到了新文化运动从“小众”通往“大众”的突破口。这个“突破口”指的是A.创办《新青年》 B.抨击旧道德 C.提倡“德先生” D.倡导白话文【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大众”,可知与白话文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为肇端的文学革命更是一种具有战略意义的选择,即以“文学革命”作为新文化运动的突破口,使新文化运动从“小众”扩展到“大众”,为新文化运动打开新局面,推向新的高度。文学革命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通过文学去启迪国民心智,进行思想启蒙,为民主和科学的传播与普及提供了文化载体,给了广大的人民群众一种便捷的工具;让文学不再只是少数人的奢侈品,其影响力成千上万地扩大了。选项D符合题意;创办《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标志,与题干内容不符,A排除;抨击旧道德,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与材料中这个“突破口”没有联系,B排除;“德先生”和“赛先生”是指对民主和科学的一个形象的称呼,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与题干内容不符,C排除。故选D。26.1901年发表的《说国民》一文,一开始就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今试问一国中可以无君乎?”接着就直截痛快地回答道:“可。”“又试问一国中可以无民乎?曰:不可。”“故国者,民之国。”据此推断,该文章的作者主张A.建立民主共和国 B.抵御西方列强入侵C.维护清王朝统治 D.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材料认为一国可以无君,但不可无民,说明作者反对君主制,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国,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抵御西方列强入侵,排除B项;作者反对君主制,反对清朝君主专制制度,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点睛】27.为了帮助同学们轻松学习,历史老师将某一课的内容编成歌诀记忆“曾左李张学西方,师夷长技以自强”。这一课的课题是()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曾左李张学西方,师夷长技以自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晚清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挽救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洋务派代表人物有李鸿章、张之洞、曾国藩、左宗棠等,提出的口号是“师夷长技以自强”,故选项A符合题意;戊戌变法是指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政体,变法图强,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辛亥革命是指孙中山等革命派主张用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和封建帝制,学习西方的共和制政体,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新文化运动是指陈独秀等知识分子宣扬民主与科学,批判封建道德礼教,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28.革命口号具有时代的特征。下列革命口号中出现在五四运动时期的是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外争主权,内除国贼”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打倒老蒋.解放全国”【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战胜国在法国召开了巴黎和会,中国作为战胜国参加,会上拒绝了中国代表团的正当提议,并把中国的青岛转让给日本,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遭到了重大失败,消息传到北京,长期积压在人民心头的怒火被点燃了,青年学生首先走上街头,高呼“内除国贼,外争国权”“废除二十一条!”“还我青岛”“拒绝和约签字”等口号,因此“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是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时代诉求的口号,B项符合题意;A项是孙中山创建的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排除;C项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有关,排除;D项与解放战争有关,排除。故选B。29.“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因此,辛亥革命的性质应该是()A.民族解放运动 B.近代民族民主革命C.近代民族运动 D.新民主主义革命【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题干“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满族的统治,这属于民族革命,辛亥革命创立了中华民国,传播了民主共和的观念,解放了人民的思想,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这属于民主革命,由此可知,辛亥革命的性质是近代民族民主革命,B符合题意;ACD三项的说法都不符合辛亥革命的性质,排除;故选B。30.“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的历史功绩。其中与“星火燎原”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工农武装割据 B.中共“一大”的召开C.南昌起义 D.中共“七大”的召开【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日出东方”是指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星火燎原”是指毛泽东在大革命失败后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力挽狂澜”是指长征途中于1935年召开的遵义会议纠正了党内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主张,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灯塔指引”是指1945年中共七大召开,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进京赶考”是指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将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毛泽东等领导人进入北京,筹建新中国,故A正确,BCD排除。故选A。31.某史学家指出:“这次革命的目标是:民族独立、人民民主和普遍富裕。这次革命的成果是:皇冠落地,中国历史从帝制走向共和。”据此判断,这次革命的旗帜是()A.自强求富 B.师夷长技 C.三民主义 D.民主科学【答案】C【解析】【详解】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的辛亥革命的伟大功绩是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余年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由材料“皇冠落地,中国历史从帝制走向共和”可知指辛亥革命的,故C项正确;自强求富是洋务运动的口号,排除A项;师夷长技是地主阶级洋务派的口号,排除B项;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排除D项。故选C项。32.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新”不包括()A.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B.以暴力革命为斗争方式C.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D.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远大目标【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暴力革命为斗争方式不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才有的方式,不属于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的表现,B项符合题,选择B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科学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A项表述正确,与题不符,排除A项;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开始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C项表述正确,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远大目标,D项表述正确,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33.习近平同志将"红船精神"的内涵高度阐述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这一革命精神产生于哪一历史事件()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中共"一大" D.中共"二大"【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共一大的最后一天议程是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进行的,所以“红船精神”产生于中共一大的召开,故选C;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都与“红船精神”不符,排除AB;中共二大是在上海召开的,与“红船精神”不符,排除D。34.史学家陈旭麓指出:“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这场战争()A.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基础 B.导致反帝爱国运动空前高涨C.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 D.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1842年中国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即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内容体现的是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但没有动摇清政府的统治基础,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时期我国反帝爱国运动没有高涨,并且这时期西方列强没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反帝爱国运动”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等,而题干内容体现的是鸦片战争,排除D项。故选C项。【点睛】35.1913年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宋教仁遇刺案发生后,孙中山和黄兴等人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抗袁世凯,发动了()A.二次革命 B.护国运动 C.护法运动 D.武昌起义【答案】A【解析】【详解】据所学知识,1912年宋教仁改组国民党,并在国会大选中获胜,袁世凯破坏民主共和,派人刺杀了宋教仁,为维护民主共和,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了二次革命,A项正确;1917年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维护临时约法,恢复国会,联合西南军阀共同进行了反对北洋军阀独裁统治的斗争,B项排除;1915年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B项排除;1911年孙中山领导武昌起义,推翻清政府统治,D项排除。故选A项。36.“旗上大书特书吾革命军三大主义:曰,推到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曰,推到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陈独秀文集》中这段话反映了新文化运动()A.抨击封建旧道德 B.提倡民主与科学 C.宣传马克思主义 D.主张文学革命【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陈独秀文集》中这段话“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可知,该内容反映了新文化运动主张文学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强调写文章“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不作无病之呻吟”。陈独秀紧接着发表《文学革命论》一文,主张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经过新文化运动的倡导,白话文逐渐普及开来。D项正确;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封建旧道德,排除A项;材料内容没有涉及民主和科学角度,排除B项;材料内容与马克思主义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37.下表(《新青年》的广告内容(部分))中广告的刊登,有助于书籍广告《共产党宣言》《列宁全书》等报刊广告《共产党》月刊、《向导》等A.社会习俗的革新 B.共和政体的产生C.实业救国的兴起 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新青年》刊载了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文章论述了李大钊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见解,极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D项符合题意;社会习俗的革新,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A项;共和政体的产生,与辛亥革命相关,排除B项;状元实业家张謇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排除C项。故选D项。38.1958年毛泽东会见非洲代表团时指出:“我们走了很多路,用两条腿走的,全部路程等于地球的轴心,从中国钻进去,从美国出来,有一万两千公里。”这条路是指A.长征 B.北伐 C.抗美援朝 D.解放西藏【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我们走了很多路,用两条腿走的,……有一万两千公里”,并结合所学可知,1958年毛泽东会见非洲代表团时所说的路指的是长征。十年对峙时期,为实现战略转移,工农红军从瑞金等地出发,徒步一万两千公里,到达陕北,胜利完成了长征,A项正确;“北伐”、“抗美援朝”、“解放西藏”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C、D项。故选A项。39.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对辛亥革命的认识和评价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如表),这说明()时期对辛亥革命的判断从建党之初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遵循阶级革命逻辑,把辛亥革命判定为一次典型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改革开放以来至党的十八大以前阶级革命话语淡出,民族复兴意蕴凸显,辛亥革命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功绩被重新挖掘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遵循民族复兴逻辑,把辛亥革命看作近代以来民族复兴运动中一次伟大而艰苦的探索A.辛亥革命推动民主政治建设 B.历史评价随时代变迁而变化C.中国共产党坚持为人民服务 D.对辛亥革命的评价过于主观【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辛亥革命的认识和评价有所变化,体现了时代的发展和需要,B项正确;材料内容未涉及民主政治建设,排除A项;中国共产党坚持为人民服务,但与材料无关,排除C;各阶段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是客观的,排除D项。故选B项。40.“新建立起来的金碧辉煌的军事力量,不过是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被击败的末期癌症的老拳师,在观察强大对手的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材料描述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C.鸦片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拳击手套”,和“强壮如牛”,可以看出洋务运动不学习人家的根本政治制度,而学习人家的技术,所以导致最终的失败,表现了洋务运动严重的局限所在,B项正确;天京的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而材料所述为洋务运动的失败,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的技术而不学习制度,最后导致失败,不是指鸦片战争的失败,排除C项;材料“新建立起来的金碧辉煌的军事力量”,即洋务运动时期建立起来的新式海军等军事力量;“被击败的末期癌症的老拳师”即极端腐朽、黑暗的清朝政府;材料反映了洋务运动中清政府不变革封建制度,仅仅单纯引进、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最终成为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这与第二次鸦片战争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41.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 B.北伐战争 C.红军长征 D.西安事变【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九一八事变是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A项正确;北伐战争是在国共第一次合作背景下以“打倒列强、除军阀”为口号的革命运动,排除B项;红军长征是共产党领导的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面军分别从各苏区向陕甘苏区的战略撤退和转移,排除C项;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排除D项。故选A项。【点睛】42.黄石地区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是在A.1937年7月 B.1938年1月C.1938年5月 D.1938年10月【答案】D【解析】【详解】抗日战争期间黄石地区军民也投入到英勇的抗日战争的洪流当中,当日军进攻黄石地区时,黄石军民进行了英勇的斗争,1938年10月,黄石地区最终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43.中华民族的14年抗战开始于A.西安事变的发生 B.七七事变的爆发C.九一八事变的爆发 D.一二·九运动的爆发【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突然袭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东北军不战而溃,军政大员四散逃避,第二天清晨,日军占领沈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战,C项正确;西安事变的发生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排除A项;七七事变的爆发标志着全面抗战的开始,排除B项;一二·九运动的爆发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排除D项。故选C项。【点睛】44.揭开世界反法西斯序幕的事件是A.卢沟桥事变 B.西安事变 C.德国突袭波兰 D.九一八事变【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经过精心策划,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的一段路轨,制造了柳条湖事件,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日军以.此为借口,炮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攻占沈阳城,这就是“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中国共产党坚决抗日,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所以A符合题意;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所以A不符合题意;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所以B不符合题意;德国突袭波兰标志二战全面爆发,所以C不符合题意。45.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是()A.延安 B.南京 C.北京 D.南昌【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抗日战争中,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A项正确;1927年4月,国民党内反动集团叛变革命,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南京是国民党政府的首都,排除B项;北京是新中国成立后的首都,排除C项,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地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南昌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46.某电影中出现以下故事情节: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活捉了蒋介....这部电影的名称应该是()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华北事变》【答案】B【解析】【详解】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陕西西安发动“兵谏”,活捉了蒋介石,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史称“西安事变”,故选择B项;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在1931年制造的,排除A项;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在1937年制造的,排除C项;华北事变是1935年日本制造是,排除D项。47.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为争取民族独立所做的抗争是()A.发动百团大战 B.发动武汉会战 C.发动豫湘桂战役 D.发动长沙会战【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940年下半年来,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指挥下,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史称“百团大战”,故A项正确;BCD都属于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战役,排除BCD项;故选A。48.为了巩固敌后抗日根据地,中共在经济上()A.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B.实行减租减息 C.打土豪、分田地 D.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巩固敌后抗日根据地,争取抗战胜利,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各项政策和措施,包括在根据地政权中,实行“三三制”原则,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土地政策方面,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提高了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B项正确;A项属于政治方面,与题干“经济上”不符,排除A项;1927年中共中央召开八七会议,中共将“打土豪、分田地”确立为土地革命的核心内容,排除C项;1947年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排除D项。故选B项。49.《抗战中的图与歌》中收录了一首歌是这样唱的:“从正太路到京汉线,从高山上到大平原……破公路呀割电线,控铁路呀打据点……”这首歌歌唱的是A.平型关战役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D.淞沪会战【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从正太路到京汉线,从高山上到大平原……破公路呀割电线,控铁路呀打据点……”,由此判断是指百团大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0年8月,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对日寇展开了一场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是以破袭正太铁路(石家庄至太原)为重点的战役。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50.罗斯福谈到中国抗战时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日本有多少师团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打下澳洲,打下印度……”罗斯福的谈话表明()A.中国抗战经历了艰难曲折的斗争过程B.中国抗战取得了抗击外敌入侵的完全胜利C.中国抗战得到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D.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日本有多少师团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打下澳洲,打下印度…”可知罗斯福谈话表明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的作用,即中国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D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中国抗战的曲折过程,没有涉及抗日战争的结果,也没有涉及国际援助,排除ABC。故选D。51.于1937年8月14日发表的《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这样写道:“中国为日本无止境之侵略所逼迫,兹已不得不实行自卫,抵抗暴力。”此声明发表的相关历史背景是A九一八事变爆发B.西安事变爆发C.七七事变爆发D.南京大屠杀的发生【答案】C【解析】【详解】1937年7月7日,日本攻占卢沟桥,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危机,中国开始了全民族抗战,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据此可知,材料的现象出现的背景是七七事变爆发。C符合题意;九一八事变爆发是1931年,A不符合题意;西安事变爆发是1936年,B不符合题意;南京大屠杀是1937年12月,D不符合题意。故选C。52.不同时代的语言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特征,下列语句产生的时代顺序是()①“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②“外争主权,内除国贼”③“驱除鞑虏,恢复中华”④“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A.②③①④ B.③②④① C.②③④① D.③②①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是1937年的七七事变;②“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③“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1905年提出的三民主义的内容;④“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推行的不抵抗政策。故B项排序正确,排除ACD。53.1937年7月15日,中共递交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中指出:“……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变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触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这宣言()A.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 B.促进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C.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D.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保证【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变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触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可知中共递交《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给国民党,表明中共主张国共合作,团结御侮,一致抗日的诚意,从而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故选C;A是1936年,排除;B是1924年国共合作时期,排除;人民解放战争从1946年开始,D错误。54.这次战役历经一天的激战,歼敌1000多人,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此战役是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 C.豫湘桂战役 D.平型关大捷【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八路军进行的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选项D符合题意;台儿庄战役是1938年,中国正面战场最大的胜利之一,排除A;百团大战是1940年中国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排除B;1944年的豫湘桂战役的大溃退,是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的第二次大溃退,排除C。故选D。55.电影《八佰》讲述了1937年国民党谢晋元部坚守上海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故事发生的背景是A.全面抗战爆发 B.抗战进入到相持阶段C.日军攻陷南京 D.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37年,发生七七事变,全面抗战爆发,八月开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