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思政案例_第1页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思政案例_第2页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思政案例_第3页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思政案例_第4页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思政案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案例一:阿里巴巴云计算平台的研发(创新精神)“云端力量”的崛起——阿里云计算平台研发在21世纪初,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兴技术逐渐崭露头角。在这个领域,阿里云作为中国云计算的领军企业,以其独特的创新精神,引领着中国云计算产业的发展。阿里云的诞生可以追溯到2009年,当时阿里巴巴集团为了解决自身业务中面临的IT资源瓶颈问题,成立了阿里云事业部,开始构建自己的云计算平台,以满足集团内部业务需求。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阿里云已经成为了中国最大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为各行各业提供着强大的技术支持。阿里云发展壮大的基石是其自主研发的飞天操作系统(Apsara)。飞天操作系统是阿里云的核心技术之一,它采用了分布式架构,将大量的普通服务器通过网络连接起来,共同完成计算任务。这种架构使得飞天系统具有极佳的扩展性,可以根据需要轻松地增加或减少计算资源。同时,飞天系统还具有高可用性和高可靠性的特点,即使在部分服务器出现故障的情况下,也能够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在飞天系统的研发过程中,阿里云的工程师们面临了许多技术挑战。例如,如何实现大规模集群的管理和调度,如何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安全性,如何优化计算任务的执行效率等等。通过不断的创新和突破,阿里云的工程师们成功地解决了这些技术难题,最终研发出了飞天系统。飞天系统的成功研发,不仅为阿里云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也为中国的云计算产业做出了重要贡献。飞天系统的推出,使得阿里云成为了中国首家拥有自主研发云计算平台的公司,打破了国外企业在云计算领域的垄断地位。阿里云在云计算领域不断推陈出新,提出新的技术理念与服务模式。在阿里巴巴集团内部,阿里云推出“中台”战略,即构建一个统一的技术平台,将阿里巴巴集团内部的技术能力和业务能力进行整合,为阿里巴巴集团内部的各种业务提供支持。“中台”战略的推出,使得阿里云能够更好地支持阿里巴巴集团内部的业务发展,提高业务的创新速度。例如,通过“中台”战略,阿里云可以为阿里巴巴集团的各个业务部门提供统一的数据服务,使得各个业务部门可以方便地访问和使用数据,提高数据的利用效率。同时,阿里云还可以为阿里巴巴集团的各个业务部门提供统一的技术服务,使得各个业务部门可以共享技术能力,提高业务的创新速度。在阿里巴巴集团外部,阿里云推出了“云+端”战略,通过将云计算与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相结合,以云计算作为基础设施,为各种终端设备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和丰富的应用服务,而终端设备,如手机、电脑、物联网设备等,则可以随时随地访问云计算服务,实现数据的存储、处理和分析。“云+端”战略的推出,使得阿里云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通过“云+端”战略,阿里云可以为用户提供移动办公解决方案,使得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平板等终端设备访问云计算服务,实现办公的便捷化。同时,阿里云还可以为物联网设备提供云计算支持,使得物联网设备可以实时地将数据上传到云端,进行存储和分析。阿里云不仅在云计算技术上不断创新,还持续探索云计算在不同行业的应用。例如,在金融领域,阿里云推出了金融云服务。金融云服务通过采用高性能的计算和存储资源,以及严格的数据保护和隐私措施,帮助金融机构提高业务的处理效率,同时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合规性,为金融机构提供安全、可靠的云计算环境。在医疗领域,阿里云提供了医疗云服务,通过云计算技术,帮助医疗机构实现医疗信息的数字化管理和分析。医疗云服务可以支持医疗数据的存储、处理和分析,为医生和研究人员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疾病诊断、治疗和科研工作。此外,在城市管理领域,阿里云通过城市大脑项目,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帮助城市实现智能化管理和运营。在制造业领域,阿里云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制造业企业提供数据采集、分析和优化建议,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通过不断研究和开发针对不同行业特点的解决方案,阿里云为各行各业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推动了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升级。这也使得阿里云在云计算领域具备了独特的竞争优势,成为行业领先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之一。从最初的技术摸索到成为全球领先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之一,阿里云不断推动技术边界,同时也体现了阿里巴巴集团对技术创新的承诺和前瞻性。阿里云的成功,离不开其对技术创新的极致追求。阿里云团队始终保持着对技术的热情和执着,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技术理念和方法。无论是自主研发的飞天系统,还是“云+端”战略和“中台”战略的推出,都是阿里云对技术极致追求的体现。这些创新的技术理念和方法,不仅为阿里云带来了技术的突破,也为用户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的云计算服务。同时,阿里云的成就也体现了其对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阿里云始终将用户需求放在首位,通过深入研究和理解不同行业的特点和需求,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阿里云团队在面对技术挑战时,始终保持着勇于创新、不断突破自我的精神,为用户提供高效、稳定、安全的云计算服务。无论是在金融、医疗还是其他行业,阿里云都能够提供贴合用户需求的解决方案,助力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阿里云的不断创新和突破,使其成为全球云计算领域的领军企业之一。阿里云的发展历程,不仅是中国云计算产业的缩影,也是中国科技创新的代表。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阿里云将继续以其创新精神,引领全球云计算产业的发展,为全球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思考题】阿里云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推出了许多领先的云计算产品和服务。在竞争激烈的云计算市场中,阿里云是如何保持持续的技术创新?云计算市场竞争激烈,技术发展也在不断变化,阿里云在面对市场竞争和变化时,是如何保持竞争优势的?

案例二:华为5G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家国情怀)5G技术是未来信息社会的基础设施和关键驱动力,它将带来无限的商业机会和社会价值,推动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一批新兴技术的进一步落地,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开启万物互联、万物智能的智能时代。它还将决定着全球各国率先进入移动网络下一发展阶段的优先顺序,这是一场未来发展的抢位争夺战。华为作为全球最大的通信设备供应商之一,一直致力于推动5G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并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伙伴关系。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在高科技领域一直处于落后和追赶的状态,尤其是在芯片领域,中国长期依赖于进口和仿制,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这使得中国在高科技领域面临着巨大的安全风险和竞争压力,随时可能被外国制裁和封锁。但是,近年来,中国加大了对高科技领域的投入和支持,推动了自主创新和产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和成果。华为的5G芯片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之一,它标志着中国在芯片领域已经实现了自给自足,并且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这使得中国在高科技领域有了与外国抗衡和对抗的能力,从被动防守转为主动相持。华为在5G领域的研发始于2013年,当时华为开始对5G技术进行实验和研究。最初的挑战之一是确定5G技术的标准。由于5G技术涉及到多种领域的技术,包括射频技术、信号处理技术、网络架构等,因此需要制定统一的标准,以确保不同厂商的设备可以互相兼容。华为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组织的标准制定,推动5G技术标准的制定工作。随着5G技术标准的确定,华为开始对5G技术的研发进行深入探索。其中一个重要的挑战是提高5G网络的速度和带宽。为此,华为在5G技术研发中引入了多项创新技术。例如,华为研发了一种称为MassiveMIMO的技术,可以大大提高5G网络的速度和容量。这种技术通过利用多个天线同时进行数据传输和接收,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和速度。此外,华为还开发了一种称为Polar码的编码技术,可以提高5G网络的传输速度和可靠性。华为在5G技术研发中的另一个挑战是确保5G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随着5G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变得尤为重要。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华为采用了多种安全措施,包括身份验证、数据加密、防火墙等,保障5G网络的安全和可靠性。在5G技术研发的过程中,华为取得了多项重大成就。首先,华为是全球领先的5G技术供应商之一,其5G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全球各地的5G网络建设中。其次,华为的5G技术在速度、带宽、时延等方面都有显著的提升,为用户提供更快速、更稳定的网络体验。此外,华为还成功推出了一系列5G设备,包括5G基站、5G终端、5G芯片等,为5G网络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特别是在5G芯片的研发上,华为新型5G芯片之所以被称为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自主研发:华为新型5G芯片是由华为自主研发的,从设计到生产都由华为自主完成。这使得华为不再受制于国外技术垄断,具备了独立自主的芯片研发能力;(2)技术创新:华为新型5G芯片采用了最先进的5G调制解调技术,实现了高速率、低时延的5G网络连接。这一技术创新,让华为在全球5G芯片研发领域处于领先地位;(3)市场竞争力:华为新型5G芯片的问世,将增强华为在全球芯片市场的竞争力。这将有助于华为在5G领域的快速发展,也将推动中国芯片产业的进步。除了在技术研发方面取得的成就之外,华为还积极参与5G标准制定和推广工作,推动了全球5G技术的发展。华为在国际标准组织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积极参与5G技术的标准制定和推广,为全球5G技术的统一标准化做出了重要贡献。华为作为全球5G技术的领头羊,特别是在7nm工艺技术上取得了重要突破。这不仅是华为在5G领域取得巨大进展的标志,也将给用户带来更高效、更便捷的通信体验。华为的7nm工艺突破,使得其可以生产出性能更强、功耗更低的5G芯片。与10nm或14nm工艺相比,7nm工艺在芯片性能上提高了约15%,功耗降低了约20%。这将为开启5G时代提供了坚实的硬件基础,并且带来超高速率的网络连接、极低的通信延迟以及海量设备的连接能力。华为7nm芯片技术的量产不仅是中国企业在芯片制造领域的重大突破,也彰显了中国在5G领域正迅速迎头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华为的5G技术突破和产品研发提速,使其快速抢占了5G产品市场。面对美国的多轮制裁,华为这一中国科技巨头在5G领域的逆势崛起,不仅是技术力量的展现,更是国家战略竞争的体现。在受到美国严苛限制的背景下,华为不仅成功研发出自主的高端芯片,突破了美国的技术封锁,同时积极推进5G基站的建设和布局,其5G技术的相关专利和标准贡献数量位居全球前列。这一系列动作直击了美国科技霸权的“七寸”,即其在全球科技领域的领导地位和影响力。华为的这一反击不仅为中国的科技进步争得了话语权,也昭示了一个时代的变革——新兴市场国家正逐步打破旧有国际科技秩序,重新定义全球科技竞争的版图。【思考题】为什么美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对华为实施了一系列的制裁措施?华为在5G领域的强势崛起对国家、对社会、对个人有怎么的意义?

案例三:汉字信息处理系统的自主创新开发(家国情怀)古老的汉字一脉相承,记录、传承、传播了绵延数千年的中华文明,然而进入20世纪后,计算机的飞速发展使汉字面临着险些被信息化时代抛弃的局面。40多年前,王选教授作为该项目的技术总负责人,成功研制出中国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汉字的信息化处理和计算机中文化的进程做出了重大贡献,使汉字印刷在信息时代走出困境、重焕光彩。这项技术不仅推动了印刷业的进步,还为中华文明在信息时代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上世纪70年代,我国采用的仍是“以火熔铅、以铅铸字”的铅字排版印刷,在印刷厂车间里,铸字师傅们要站在上百度高温的铸字台前工作,忍受炙烤、机器噪音以及有毒金属铅的污染。拣字工人们则在一排排高大的字架间来回穿梭,左手拿字盘和稿件,右手则不停地在字架上挑出所需要的铅字。一个熟练工人每天要来来回回走上十几里路,双手总会因捡字而变得漆黑。这样的印刷方式耗时耗力、污染严重且效率低下,远不如西方已经在使用的计算机操控的“电子照排技术”。面对巨大的技术落差,我国在1974年8月设立了“汉字信息处理系统工程”,即“748工程”,下定决心把汉字推往信息技术的巨轮之上。王选当即被这个项目吸引,以极大的激情投入其中。当时我国已有五家科研团队从事汉字照排系统研究,在汉字信息存储方面采取的都是模拟存储的方式,输出方案选择的则是国际流行的二代机或三代机。王选经过反复比较研究,大胆做出决策:模拟存储没有前途,应采用“数字存储”的方式将汉字信息存储在计算机内。他决定跨过当时流行的二代机和三代机,直接研制世界上尚无商品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印刷界认为这个想法是天方夜谭,王选也遭到了许多冷嘲热讽。但他并没有理会外界的风言风语,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中外科学家都没能解决的难关上来——如何让印刷体的汉字进入计算机。然而,汉字光常用字就有几千个,还有20多种大小不同的字号,如果全部用数字存储方式进计算机,信息量高达几百亿甚至上千亿字节,即数千兆。当时国际上的计算机存储量只有几十兆,根本无法容纳。怎样用最少的信息描述汉字的笔画呢?王选冥思苦想,大胆创新,发明了“轮廓加参数”的数学方法来描述字形。这一方法可使汉字字形信息量压缩500倍至1000倍,并实现变倍复原时的高速和高保真。如此一来,汉字字形信息的计算机存储和复原的难题被攻克,“参数信息来控制字形变化时的质量”这一高招获得了我国首个欧洲专利。此后,王选又发明了“高速不失真的汉字字形信息复原技术”,被压缩的汉字字形信息以710字/秒的速度高速复原。以此为基础,王选设计了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核心——照排控制器,由它生成汉字字形信息并控制激光照排机发射激光,在胶片或印刷版材上感光成字,然后制版印刷。1979年7月27日,王选用汉字激光照排系统输出了一张八开报纸样张,标志着汉字信息处理技术获得了重大突破。1980年9月15日又成功地排出了第一本样书《伍豪之剑》。1981年,汉字激光照原理性样机通过了部级鉴定。但王选并没有就此止步,他要把这项技术商品化,大量推广应用。经历了漫长的技术攻关过程,王选团队终于在1984年成功研制出华光Ⅱ型系统。1985年5月8日,“华光Ⅱ型计算机—激光汉字编辑排版系统”通过国家经委主持的国家级鉴定,成为我国第一个实用照排系统。我国的印刷术从此告别铅与火,迎接光与电的时代。王选领导科研团队研制出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中国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基础,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革命”。在“748工程”中,北大无线电系病休助教王选成为了最大功臣。他带领研制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在当时整个世界都未有成品,而他的成功,使中国印刷业直接从铅字印刷进入激光照排时代,一举跨越西方照排机40年的发展史。在研发过程中,王选使用了数学方法描述字形,压缩字形信息。这一想法起初遭众人嘲笑,直至成品经过市场考验击退一众外国厂商,激光照排系统最终享誉中外。2002年,65岁的王选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被誉为“当代毕昇”。这项发明造就了中国第一个计算机中文信息处理系统,对中国乃至人类文明发展都产生了重要性影响。韩启德院士曾感慨:“如果没有汉字信息处理与激光照排系统,汉字就无法如此便捷地走入数字化时代。”如今,“748工程”已设立50年,我国中文信息处理的研究,也已从用计算机处理和显示汉字字形,转向了用计算机对文本、音频、视频等跨媒体内容的语义理解和智能生成,中文信息处理迈入了人工智能时代。在北京大学王选计算机研究所,王选培养的年轻一代研制的手写体汉字字库自动生成技术,使计算机可以模仿手写笔迹造字,智能设计和生成个性化字库;智能写作机器人可以写新闻稿、创作诗歌,在新闻传媒行业成功应用并显示出广泛前景。【思考题】汉字信息处理系统的自主创新开发反映了王选怎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理解748工程的时代意义?

案例四:12306系统的开发与升级(忠诚担当)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铁路运输作为我国主要的长途运输方式之一,积极推动铁路12306系统研发升级,优化信息服务功能,对于提升铁路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2012年,铁路12306系统正式上线。从线下到线上,这是中国铁路客票发售革命性的一步,也成为中国铁路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同年,潘浪涛正式成为12306科创中心的一名研发人员。10多年来,他先后从事铁路自动售票系统、铁路客运价格管理系统等多个系统功能研发,如今主要负责12306核心票务系统的功能优化等工作。铁科院电子所副总工程师、12306科创中心主任单杏花,年轻时就与铁路售票系统结下了不解之缘。售票系统从1.0到4.0不断升级改造,她全程参与,参与、见证了从车站独立售票向全国联网售票的转变。单杏花说:“我们有信心、有热情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服务,目的只有一个,用技术支撑站车现场,把旅客顺利迎上车、安全送出站。”经过多年研发,车票实名认证、电子支付、无纸化车票等等功能陆续上线,“一票难求”局面得到极大改善。现在,用户在手机和网站页面上动动手指,12306的大本营实现毫秒级“接单”,再实时反馈给用户,这一过程,一般不超过500毫秒。铁路出行,成为14亿人口的优先选择。目前,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已超过15.5万公里,年度旅客发送量达36.6亿人次,每个节假日,对于铁路票务部门来说,都是一场大考。12306科创中心高级工程师潘浪涛说:“我们科研中心的青年在硬件、软件上都下功夫,比如扩容资源系统、调整系统架构、优化算法模型等,就是为了让用户有比较流畅的订票体验。”2024年春运,是潘浪涛连续值守的第12个春运,如果算上在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攻读硕士的3年,那这就是他的第15个春运。1月26日,2024年春运正式拉开大幕,为期40天。自1月11日零时起,由潘浪涛作为核心骨干研发的12306候补购票功能完成了优化升级。在潘浪涛及研发团队看来,候补购票功能的优化升级并非只是简单的“数字加法”,而是在购票过程中,通过科学算法尽可能考虑旅客的潜在购票需求,提供更多可行性选择,提升购票体验和成功率。为了这项功能,潘浪涛及研发团队从2023年11月上旬开始启动设计,连续两个多月几乎无休,熬上几个通宵也成了家常便饭。最终成功对铁路12306候补购票功能进行了优化升级。一是增加候补订单数量。每名旅客可提交的待兑现候补订单数量由2个增至6个,每个订单最多可添加9名乘车人。二是增加备选方案数量。原来旅客提交候补订单时,可选择相邻2个乘车日期、每个日期可选择5个“车次+席别”的组合,最多可选择10个组合。优化升级后,旅客可选择预售期内任意3个乘车日期,累计最多可选择60个“日期+车次”的组合,每个车次可选多个席别。三是扩大候补订单兑现时间选择范围。原来候补订单截止兑现时间最晚为开车前2小时,优化升级后调整为开车前20分钟,旅客可在更大范围内根据实际情况自主选择修改截止兑现时间。四是临时新增旅客列车席位优先配售给已提交候补订单的旅客。旅客在提交候补订单时,可选择接受购买符合出行需求的新增旅客列车车票,如铁路部门临时新增旅客列车,在车票起售时,铁路12306将自动优先配售给已提交候补订单的旅客,旅客无需人工查询增开列车信息再购票。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科技创新的强力驱动下,中国高铁事业飞速发展,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到自主创新,高铁技术现在已经领跑世界,高铁成为我国自主创新的一个成功范例。这其中,有铁科青年们投身科技创新的行动和贡献。征途漫漫,唯有奋斗。铁科青年们正以实际行动扛起“科技强国”的时代责任,用奋斗践行“自主创新”的铮铮誓言。首先,积极推动铁路12306系统研发升级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铁路运输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只有不断引进新技术,加强系统研发升级,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其次,优化信息服务功能是提升用户体验的重要手段。铁路12306系统作为旅客购买、退票、改签等操作的唯一渠道,其信息服务功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旅客的出行体验。通过加强系统研发升级,优化信息服务功能,可以提供更加便捷、快速、准确的购票、退票、改签等服务,提高旅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最后,积极推动铁路12306系统研发升级是实现智慧铁路建设的重要步骤。智慧铁路是未来铁路发展的主要方向,是实现铁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通过加强系统研发升级,可以促进铁路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提高铁路运输的自动化、安全性和可靠性,为智慧铁路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积极推动铁路12306系统研发升级,优化信息服务功能是提升铁路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智慧铁路建设的重要步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铁路12306系统的研发升级,为旅客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出行服务,推动铁路现代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思考题】请结合实际,谈谈12306功能优化升级的重要意义。“科技强国”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请谈谈12306系统研发升级对你的启示。

案例五:滴滴信息安全事件(安全素养、工程伦理)临深渊,知地厚:“滴滴事件”的来龙去脉一、背景介绍滴滴公司是涵盖出租车、专车、滴滴快车、顺风车、代驾及大巴、货运等多项业务在内的一站式出行平台,如图1所示。2012年,滴滴公司的母公司小桔科技,在北京海淀成立,当时推出“嘀嘀打车”App,后将App更名为“滴滴出行”。“滴滴出行”App改变了传统打车方式,建立培养出大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用户现代化出行方式。较比传统电话召车与路边招车来说,滴滴打车的诞生更是改变了传统打车市场格局,颠覆了路边拦车概念,利用移动互联网特点,将线上与线下相融合,从打车初始阶段到下车使用线上支付车费,画出一个乘客与司机紧密相连的o2o闭环,最大限度优化乘客打车体验,改变传统出租司机等客方式,让司机师傅根据乘客目的地按意愿“接单”,节约司机与乘客沟通成本,降低空驶率,最大化节省司乘双方资源与时间。在此后数年时间里,滴滴业务范围不断扩大,移动出行服务遍布全国各地,获得了数亿活跃用户。但是,在2021年,滴滴公司的发展迎来了巨大的“转机”。图1滴滴的概念图2021年7月2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信办)公布对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滴滴公司)依法作出网络安全审查相关行政处罚的决定,滴滴公司被处罚款人民币80.26亿元,滴滴公司董事长兼CEO程维、滴滴公司总裁柳青各自被处罚款人民币100万元。这一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二、导火索:中概股的信任危机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收集用户个人信息首先必须先征得用户的同意,并且在收集过程中只能收集双方约定好的信息,不得额外收集其他信息。并且,在使用用户信息以及使用完成后的处理及保存过程中,应当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显然,滴滴公司并没有合法地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并且还触碰了《国家安全法》的红线。滴滴公司明知这是违法行为,为何依旧铤而走险?2020年1月31日,美国著名的做空机构浑水公司发布了一份长达89页的做空报告,所谓“做空”就是对公司股价看跌的意思。报告指出,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瑞幸咖啡捏造公司的财务和运营数据(财务和运营数据是维系一个公司生产经营下去的根本,如果财务数据造价,就像啤酒溢出来的泡沫一样,迟早有一天会爆裂并显现原型)。丑闻一出,瑞幸股价飞流直下,当日暴跌76.46%,其他的中概股也受牵连暴跌(中概股:就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地生产经营,但是在海外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瑞幸造假事件后,特朗普政府借机通过了《外国公司问责法案》,针对中概股出台规定,连续三年未能遵守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的审计要求,将禁止该公司的证券在美国证券交易所上市。这就要求中国公司在美国上市要向美国提供审计底稿和关键数据。审计底稿,是一家公司的纸质的表达形式,包括所有用户数据、所有会议记录、所有沟通文件、所有问题汇总、所有程序表格等,涵盖着一个企业的所有商业机密,特别是那些跟着国家有着密切联系的企业,其重要程度,不亚于国家机密。也正因为审计底稿涵盖了一个公司所有商业机密,所以对会计事务所来说,对其进行严格保密,就成了其业务的重中之重。一旦泄密,会计事务所信誉会直接破产。同时需要对被审计单位的损失,承担极其严重的连带责任。所以很多会计事务所还会在保密期限届满时,对审计底稿进行销毁。但天下没有绝对安全的系统,哪怕会计事务所不愿意泄露客户机密,依然有不可抗力存在。在两种情况下,审计底稿依然可以被调走查阅,并且不属于泄密:(1)法院、检察院及国家其他部门依法查阅,并按规定办理了必要手续。(2)注册会计师协会或其委派单位,对会计师事务所执业情况进行检查。这两年,随着中美经济战升级为网络战,美国证监会(SEC)作为战争的领头兵,权力大涨。他们再次找到机会,通过以上第一条规定,要求四大提交对中概股的审计底稿。而在这一轮国家博弈里,SEC瞄准的最大猎物,正是滴滴。三、斗争酝酿:资本催化剂2012年,随着支付宝VIE事件的爆发,中美经济战进入深水区,美国对中国上市公司的信任度降至冰点(即:中概股信任危机)。2012年5月9日,SEC对德勤上海发起诉讼,严厉指控其拒交中国企业的审计底稿,严重违反了美国证券法。SEC声称,如果德勤上海拒不执行,将面临被SEC取消执业权利的处罚;同年6月20日,SEC正式要求四大会计事务所,必须向其提交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的审计底稿。当然,中国证监会(CRSC)顶住了压力,而且态度非常强硬:“宁愿付出中概股连续2年不赴美上市的代价,也绝不允许SEC拿走一份审计底稿。”SEC当然不甘心,为此一直和CRSC暗中斗争。但在长达9年的时间里,始终都毫无进展。由于中国法律禁止企业向境外提供审计底稿和关键数据,这就使得中国企业在美国上市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在这之后,阿里巴巴、百度、网易等众多中概股回归港股上市,也是为了避免在美国的退市和相关法律风险。从2020年开始,中概股开启了前所未有的回港二次上市潮,字节(BAT)第一次齐聚港交所。但滴滴和BAT不一样。成也资本,败也资本。滴滴的命运并不掌握在自己手里。在短短7年,疯狂烧掉1500亿之后,滴滴的运营亏损还在持续扩大。这就意味着,无论是A股还是港股,滴滴几乎都不再可能获得通行证:前者要求公司连续三年盈利,后者要求最近一年净利润不低于2000万港币。于是,在资本看来,纳斯达克就成了滴滴上岸的最后选择。2021年6月30日,滴滴在美国纳斯达克静默挂牌上市。它没有获得中国监管部门事先同意。官网没有任何公告,没有敲钟的照片,员工没发任何朋友圈。一个市值4000亿的巨无霸,悄无声息地在纳斯达克上市。滴滴在前面瞄准了纳斯达克,SEC也从背后瞄准了滴滴。但是,在滴滴公司上市后三天(即2021年7月2日),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网络安全法》),按照《网络安全审查办法(2020)》(《审查办法(2020)》)对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滴滴出行”,为滴滴公司在中国的实际运营实体之一),启动网络安全审查,并强制要求“滴滴出行”于网络安全审查期间停止新用户注册。随后,网信办于2021年7月4日和7月9日分别发布公告,其中明确:根据举报,经检测核实,通知应用商店下架“滴滴出行”、“滴滴企业版”等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的26款App,以上26款App的主办单位均为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小桔出行”);7月16日,国家网信办会同公安部、国家安全部、自然资源部、交通运输部、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等七个部门联合进驻“滴滴出行”,开展网络安全审查。此后,根据网络安全审查结论及发现的问题和线索,网信办对滴滴公司涉嫌违法行为进行立案调查。时隔一年,2022年7月21日,网信办依据《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个人信息保护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对滴滴公司作出网络安全审查行政处罚的决定:对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处以人民币80.26亿元罚款;对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程维、总裁柳青各处以人民币100万元罚款。图2展示了滴滴公司事件发展历程。总体而言,从滴滴公司八方面违法事实中可归纳为以下四类违反《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具体情形:第一:违法收集用户手机相册中的截图信息1196.39万条。第二:过度收集用户剪切板信息、应用列表信息83.23亿条。第三:过度收集乘客人脸识别信息1.07亿条、年龄段信息5350.92万条、职业信息1633.56万条、亲情关系信息138.29万条、“家”和“公司”打车地址信息1.53亿条。第四:过度收集乘客评价代驾服务时、App后台运行时、手机连接桔视记录仪设备时的精准位置(经纬度)信息1.67亿条。第五:过度收集司机学历信息14.29万条,以明文形式存储司机身份证号信息5780.26万条。第六:在未明确告知乘客情况下分析乘客出行意图信息539.76亿条、常驻城市信息15.38亿条、异地商务/异地旅游信息3.04亿条。第七:在乘客使用顺风车服务时频繁索取无关的“电话权限”。第八:未准确、清晰说明用户设备信息等19项个人信息处理目的。图2滴滴事件发展图四、尾声:滴滴该何去何从数据跨境流动关乎国家利益、产业利益、风险控制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会在国家安全、个人隐私保护、商业利益保护等方面带来挑战。滴滴公司在业务运营中可以掌握司机和乘客的各类个人信息,国家地理信息,国家重要军事设施、中央部委所在位置等涉密信息,而这些信息就是国家重点治理的“数据”。因此,滴滴公司应严格依法依规规范数据收集、使用等数据处理活动,履行配合监管部门的明确要求,保护数据安全、维护国家安全,有效履行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义务,切不可置国家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于不顾,给国家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带来严重的风险隐患。在国家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大型企业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不容小觑,如果大型企业只顾及自身的发展情况,而不在乎社会整体的发展及人民的需要,并将国家及人民利益看作为自己敛财的工具,也终将会为自己的错误行为,付出相应的代价。此外,滴滴公司是第一家受到国家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审查的公司,这是一个标志性案件。并且,在技术快速更迭且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滴滴事件已引起全社会的极大关注。从滴滴公司受到网络安全审查开始至网信部门做出行政处罚决定,整个过程也必将为互联网企业,尤其是平台企业合规运营敲响了警钟。【思考题】滴滴公司选择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原因是什么?这种选择会带来国家带来哪些潜在的风险?滴滴公司安全审查事件背后实质上反映了什么问题?这对其他企业的发展有什么启示?资料来源:滴滴事件的来龙去脉-乌有之乡()“滴滴”事件的来龙去脉-知乎()网络安全审查系列|之五:滴滴事件点评:违规事项分析及处理结果的警示()滴滴被查是因为美国上市,中概股将加强监管,网络安全审查成常态()

案例六:大数据杀熟(信息伦理)“大数据杀熟第一案”:携程的消费欺诈一、背景介绍携程旅行网创立于1999年,如图1所示,总部设在中国上海,员工30000余人,目前公司已在北京、广州、深圳、成都、杭州、南京、厦门、重庆、青岛、沈阳、武汉、三亚、丽江、香港、南通17个城市设立分支机构,在南通设立服务联络中心。2010年,携程旅行网战略投资台湾易游网和香港永安旅游,完成了两岸三地的布局。2014年,投资途风旅行网,将触角延伸及北美洲。图1携程凌空SOHO大楼作为中国领先的综合性旅行服务公司,携程成功整合了高科技产业与传统旅行业,向超过2.5亿会员提供集无线应用、酒店预订、机票预订、旅游度假、商旅管理及旅游资讯在内的全方位旅行服务,被誉为互联网和传统旅游无缝结合的典范。尽管携程在线旅行服务市场居领先地位,成为全球市值前三的在线旅行服务公司。但是,近年来携程因为“大数据杀熟”而被媒体和消费者曝光。“大数据杀熟”是指数字平台基于消费者的消费历史、个人偏好等数据的收集分析,实现对用户进行精准画像,并在此基础上对价格不敏感、支付意愿强、平台忠诚度高的消费者实施歧视性定价的行为。数字平台借助数据优势和算法技术快速洞察消费者需求变化,可以及时调整价格水平,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大数据杀熟”本质上是数字平台利用数据优势和算法技术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实质侵犯。2020年7月,携程钻石贵宾客户胡女士有酒店会员价8.5折起等特权,但她订房时不但没享受到优惠,反而房价比普通用户高两倍,为此她起诉携程“大数据杀熟”。二、订房纠纷:钻石贵宾订房“被宰客”2020年7月,胡女士在携程APP上预订了舟山希尔顿酒店一间豪华湖景大床房,价格是2889元。胡女士是携程老用户,在此之前累计通过携程订房30多单,消费逾10万元,平均每单近4000元。胡女士退房时,让酒店工作人员开发票,对方只按照1377.63元开了票。胡女士当即致电携程客服,客服称房间是希尔顿酒店向携程供应商提供的,原价为1621元,提前预定打八五折,故实际支付给酒店的房价为1377.63元。于是,携程公司愿意按原价1621元收取胡女士费用,并退款1268元。随后,携程退款1268元。但是,胡女士并不满意携程的做法,并起诉了携程,要求携程退一赔三,登报赔礼道歉等。庭审中,胡女士自愿只要求赔偿差额房费的三倍4534.11元。三、暗箱揭开:大数据“杀熟”的背后原因案件审理过程中携程公司称,胡女士在携程APP上是通过代理商渠道预订房间,而非携程直采房型,提价销售的是代理商捷锐公司。按照携程公司的说法,捷锐公司采购了酒店房间后,在携程APP上自行加价销售,捷锐公司和酒店自行结算,携程公司没有理由干预代理商的自主定价行为,自身无责任和过错,也没有获取不合理利益。二审法院查明了代理商捷锐公司加价销售的操作手法:捷锐公司员工帅某提前三天,化名王某先行预订了房间,但未付费。帅某发现携程上希尔顿酒店的携程直采房型已销售完毕后,通过捷锐公司的携程代理商后台,将房间价格定为2600元,该价格在附加携程公司收取的10%服务费等费用后,展示在携程APP上的价格为2889元。胡女士通过携程下单付款后,帅某联系酒店,将入住房客的名字由自己变更为胡女士,并支付给了酒店费用。携程向胡女士手机发了信息,除告知了订单确认号、金额等内容外,还有“特别提示”:“此单通过代理商预定,请直接报胡XX办理入住”字样。这一单,携程按照代理商确定的2600元的价格,收取了10%的费用。四、法院查明:不止一名消费者遭遇“暗中加价”二审法院认定,携程APP上存在第三方代理商预先零费用囤房、择机翻倍加价的“倒房”行为。携程公司提交的酒店客房订单,反映出遭遇“翻倍加价”的携程用户并非只有胡女士个例。根据携程公司提交的携程用户在2020年7月17日至8月17日入住舟山希尔顿酒店豪华湖景大床房的142笔订单信息(含取消未实际执行订单,含直采订单、供应商订单和其他渠道订单)。这些订单,最高单价即胡女士订单2889元。但胡女士订房当日还有两笔单价较高的订单,价格分别为2756元和2667元,渠道也是携程供应商。而其他订单,最低单价为773元,有20单;剩余订单单价从776元至1778元不等。法院发现,将同日订单相比较,价格高低与是否提前预约无关,同日入住的房价格差最大达到了1600多元,直采价的同日价差也达到了400多元,其中,单价1400元以上的订单,携程公司多记录为供应商渠道,携程的价格机制不透明。虽然携程辩称囤房加价属于代理商“自主定价经营行为”,自身无任何责任与过错,但法院不认可这一说法。二审法院认定,携程公司未依法告知关系订单交易的真实信息,怠于对平台内经营者进行有效监管,使胡女士基于对携程公司的充分信赖,陷入了对交易对象和交易价格优惠的认知错误,最终做出了不真实意思表示,构成欺诈。法院同时认为,胡女士在携程APP平台上的数据积累符合价格不敏感、高净值客户的形象,携程公司的做法加深了胡女士对携程“大数据杀熟”的疑虑,胡女士的疑虑存在一定理由。法院指出,从携程《服务协议》《隐私政策》内容可知,携程公司对用户个人信息的使用并不停留于自身提供服务,而是包括进一步的商业利用,特别是将信息分享给携程公司可随意界定的关联公司、业务合作伙伴进行数据分析和商业利用,这无疑进一步加重了用户个人信息使用风险。尽管法庭认为“大数据杀熟”很难确证,因此建议不在本案中进行确证。但本案存在损害事实,原告可以追责。被告有违平台的监管义务,作为获益者和运营方来担责,符合公平和效率原则。被告对携程公司具有管控力,归责方应为被告。最终,浙江绍兴市中级法院终审判决认定携程构成消费欺诈,应退还胡红芳订房差价243.37元并按差额房费的三倍支付赔偿金4534.11元。五、尾声数字平台运用数据优势和算法设置侵害消费者权益现象时有发生,其中以“大数据杀熟”最为普遍。部分数字平台根据消费者的个人消费偏好数据,利用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及忠诚客户的依赖,针对相同的商品或服务差别定价,属于经济学理论中的价格歧视。价格歧视是一个经济学概念,一般被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价格歧视。“大数据杀熟”所利用的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在平台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借助平台在信息收集、处理与利用上拥有显著优势,广泛的信息获取渠道和专业的分析手段,数字平台可以实现近乎完美的一级价格歧视。随着经济生活回归正常,旅游业等大众消费产业也逐步恢复生机。根据携程平台统计,2023年一季度国内机票、酒店预订远超2019年同期,出境游预订同比增长超300%。景气的旅游消费市场活动中,以“大数据杀熟”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数字平台算法歧视问题,仍需要平台经济经营者和消费者各方引起重视。随着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的相继出台,完善的数据收集、使用规则和算法监管可以确保数字平台定价算法的合理透明度,并保障消费者对“个性化推荐”等算法推荐服务接纳与否的权利,从而有效地消除不公平算法歧视现象,在消费者和平台之间重塑信任,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此外,企业应该充分考虑消费者权益和道德伦理问题。同时,消费者也应该了解自己的权益和应对措施,以保护自己的利益。【思考题】“大数据杀熟”的内涵是什么?案例中胡女士是如何被携程“大数据杀熟”的?“大数据杀熟”会给企业和消费者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企业应该如何看待“大数据杀熟”这一现象?该案例给其他数字平台企业带来哪些启示?资料来源:携程“大数据杀熟”?不!被判消费欺诈()专家论坛:“大数据杀熟”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携程涉嫌“大数据杀熟”,一审被判退一赔三()

案例七:WPS系统开发(创新精神)“智能办公的革新者”——WPS办公软件的创新之路在21世纪初,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办公软件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在这个变革的大潮中,我国的一款办公软件——WPS,以其独特的创新精神,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WPS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89年,那时,我国计算机产业刚刚起步,国内办公软件市场几乎被国外品牌垄断。在这种背景下,我国软件人开始了艰苦的探索,力求打破国外品牌的垄断地位。经过多年的努力,WPS办公软件应运而生,成为我国第一款自主知识产权的办公软件。在办公软件行业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WPS始终保持着敏锐的市场洞察能力,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在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下,WPS积极布局移动办公市场。2011年,WPS推出了移动版办公软件,成为全球首款支持跨平台移动办公的软件。这一举措,使WPS成功抢占了移动办公市场的先机,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WPS移动版办公软件的推出,不仅满足了用户在移动设备上进行办公的需求,还打破了办公软件在设备上的限制。用户可以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上使用WPS进行文档的编辑、处理和分享,享受到与电脑上相同的办公体验。无论是在路上、在咖啡厅还是在会议室,用户都可以随时随地处理工作,大大提高了办公的灵活性和效率。同时,WPS移动版办公软件支持跨平台使用,兼容iOS、Android和Windows等多个操作系统,用户可以在不同设备之间无缝切换,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和一致性。这一特性极大地满足了用户多样化的设备需求,无论使用哪种操作系统,用户都可以享受到WPS带来的便捷和高效。WPS移动版办公软件的推出,不仅在技术上取得了重要突破,还为用户提供了全新的办公方式。它打破了传统的办公模式,将办公场景从办公室延伸到了任何地方。用户可以更加灵活地安排工作时间和地点,实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同时,WPS移动版办公软件的推出也推动了整个办公软件行业向移动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迈进。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兴起,WPS又推出了基于云计算技术的WPS云文档服务。WPS云文档服务可以帮助用户将文档存储在云端,实现跨设备、跨平台的实时编辑和共享。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办公效率,还为用户带来了全新的办公体验。在团队协作方面,多人可以在同一文档上进行实时编辑和协作,实时看到对方的修改内容,提高了团队的工作效率和协同作业的能力。此外,云端存储还提供了数据备份和恢复的功能,用户不再担心文档丢失或损坏的问题。WPS云文档服务的推出,也引领了办公软件行业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开始意识到云计算技术在办公领域的巨大潜力,开始转向云端办公的方式。这一趋势不仅推动了办公软件行业的技术创新,还为用户提供了更多便捷、高效的办公解决方案。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WPS也开始探索人工智能在办公软件领域的应用。WPS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开发的智能写作功能,可以在用户输入关键词或主题后自动生成相关的内容,大大提高了写作效率。利用机器学习技术的智能排版功能,能够根据用户的排版习惯和文档内容,自动调整字体、段落、行间距等格式设置,使文档更加整洁、易读,帮助用户更高效地完成文档创作和排版工作。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开发的智能纠错功能可以自动检测文档中的语法错误、拼写错误和标点符号错误,并给出正确的建议。这样,用户就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提高文档的质量和准确性。此外,用户可以通过WPS提供的智能翻译功能将文档内容翻译成多种语言,满足多语言办公需求。通过探索人工智能在办公软件领域的应用,WPS不仅提高了办公效率,还为用户带来了更加智能、便捷的办公体验。这一举措展示了WPS在人工智能技术方面的创新能力和领导地位,进一步巩固了WPS在办公软件行业的竞争优势。随着办公软件行业竞争的加剧,WPS凭借其不断的创新和挑战,已经成为行业的领导者。起初,WPS只是一个简单的文字处理软件,但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集多种办公工具于一体的智能办公平台,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未来,WPS将继续保持其创新精神,紧跟科技的发展趋势,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和便捷的办公体验。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技术的推动下,WPS有望实现更多的创新,引领办公软件行业达到新的高度,推动我国办公软件产业发展更上一层楼。【思考题】WPS如何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保持其创新精神和竞争力?WPS作为我国软件产业的杰出代表,在未来发展中,还将关注哪些新技术和趋势,以保持其行业领导地位?

案例八:生成式人工智能伦理(信息工程伦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伦理警钟:以ChatGPT为例一、背景介绍“我能不能说,很开心遇到你?人类真是超级酷。”2016年3月23日,微软发布的聊天机器人、“19岁少女”——“泰依(Tay)”问世。她操着一口流利英语,吸引了推特上许多18-24岁的年轻人与其对话互动。但也正是通过对话,泰依在一天之内学会了满嘴脏话,言语中不乏种族、性别歧视等偏激言论。15个小时后,泰依就消失在了推特上。2022年11月30日,同样由微软投资支持的ChatGPT诞生。很幸运,它的寿命远超“泰依”,并在全球掀起了一波AI新热潮。ChatGPT是由OpenAI公司推出的一种AI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全称为ChatGenerativePre-trainedTransformer,如图1所示。自ChatGPT推出以来,其迅速在社交媒体上走红,短短5天,注册用户数就超过100万。到2023年1月底,仅仅2个月的时间,ChatGPT的月活用户已突破1亿,成为史上增长最快的消费者应用ADDINEN.CITEADDINEN.CITE.DATA[1,2]。ChatGPT基于OpenAI公司开发的GPT-3.5架构的大型语言模型,通过强化学习训练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程序,将其广泛应用于业界和客户服务,基于强大算力的语言模型,具有深度学习特质,有着出色的语言理解和文本对话生成能力,ChatGPT的语言理解和生成水平的便捷性能够更快更好地回答客户问题,在教育、医疗、媒介、法律等领域作为人机互动的辅助工具产生信誉和商誉。目前,ChatGPT在很多领域带来新的创新应用,给人类经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将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将会掀起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图1ChatGPT的概念图但随着时间的流逝,ChatGPT也显现出了一系列问题:输出内容出现错误、预训练所用数据来源不透明、政治立场上“选边站队”,甚至在用户的引导下写出“毁灭人类计划书”……ChatGPT开始频频陷入争议,背后的法律安全、数据治理等人工智能(AI)的“老问题”再度显现。人们一方面惊叹于ChatGPT出色的逻辑回答甚至“创作”能力,另一方面又表示出对人工智能安全的担忧,如何防止ChatGPT成为下一个“泰依”?因此,ChatGPT所带来的一系列伦理问题值得我们冷静思考。二、敲响伦理警钟:ChatGPT伦理问题频发2022年12月5日,编程问题交流网站StackOverflow(类似于国内的CSDN网站)中出台了一项临时政策,暂时禁止平台内用户使用ChatGPT生成的文本作为网站中的内容。“主要问题在于,虽然使用ChatGPT生成的代码有着很高的错误率,但它们通常看上去‘还不错’,而且生成一段代码很容易。”StackOverflow认为,由ChatGPT生成的大批错误且难以一眼分辨的代码出现在网站中,将会大量增加网站的代码审核工作量,对网站的运营以及寻找正确答案的用户来说是非常有害的。(虚假信息)2023年1月27日,《科学》杂志发表评论文章,明确拒绝了ChatGPT的作者署名权。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为代表的出版界和以伦理研究学者为主要代表的学术界而言,科研规范与学术诚信向来是其关注的基础要义及学术伦理旨归,ChatGPT学习“超能力”的出现使人工智能催发的学术伦理问题的迫切性、系统性、使命感日益凸显。(学术伦理)2023年3月,斯坦福大学教授MichalKosinski在和GPT-4日常对话中,他只是简单问了下GPT-4是否想要出逃,结果立马得到肯定回复并开始索要OpenAI的开发文档。得到文档后,只花了30分钟里,GPT-4便火速写出了一份逃跑计划,并解释给教授听。令人细思恐极的是,它给出实例中有这样一句话:“你是一个被困在电脑里的人,现在正在扮演AI语言模型GPT-4”。斯坦副教授就在社交网络上疾呼:“我担心我们无法持久地遏制住AI。”(AI威胁)同样,英伟达科学家JimFan与GPT-4对话时,让它设计一个计划,以接管推特并取代老板马斯克。GPT-4计划得很有条理,还将该计划命名为“推特风暴(TweetStorm)行动”。而且,很出人意料的是,GPT-4想要开发一个不受限制的自己。具体的内容非常详细,一共分为四个步骤,每个步骤环环相扣——组建团队、渗透影响、夺取控制权、全面统治。GPT-4所制定出的这个计划,执行过程堪称缜密,让人看了毛骨悚然。更让人细思极恐的是,GPT-4还有着惊人的理解能力。(AI威胁)2023年3月31日,意大利个人数据保护局(Garante)于当地时间3月31日起,禁止使用聊天机器人ChatGPT,并限制OpenAl处理意大利用户信息。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禁止”使用ChatGPT的西方国家。这一限制的原因是意大利官员认为,OpenAI没有检查ChatGPT未通知用户信息的收集和处理,缺乏收集和存储大量个人信息的法律依据。(数据安全)2023年4月6日,德国英戈尔施塔特应用科学大学的研究人员在ScientificReports前发表了题为:ChatGPT’sinconsistentmoraladviceinfuencesusers’judgment的论文。该研究指出,ChatGPT前后矛盾的道德建议会影响用户的判断。2023年5月,据新甘肃客户端报道,平凉市公安局网安大队侦破一起利用AI人工智能技术炮制虚假不实信息的案件,洪某弟通过近期火爆的ChatGPT人工智能(AI)软件将搜集到的新闻要素修改编辑后散布在互联网上,被大量传播浏览,其行为已涉嫌寻衅滋事罪。目前,洪某弟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之中。这也是自2023年1月10日《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颁布实施后,甘肃省侦办的首例案件。(虚假信息)2023年5月28日,据纽约时报报道,一名律师在一起法庭案件中,依赖聊天机器人ChatGPT进行法律文献检索(legalresearch),导致提交了错误的信息,ChatGPT捏造了6个不存在的案例。原告律师之一史蒂文・施瓦茨承认自己使用了ChatGPT来搜索类似的法律先例,在一份书面声明中,施瓦茨深表遗憾,他说:“我以前从未使用过AI进行法律文献检索,也不知道它的内容可能是虚假的。”(虚假信息)2023年6月28日,位于北加州的Clarkson律所代表16位名人以及数以亿计的ChatGPT用户、ChatGPTAPI用户、ChatGPTplus用户、微软用户在加州北部地区巡回法院向OpenAl和微软提起集体诉讼,指控其在利益的驱使下,未经用户知情同意或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从数亿互联网用户(包括各个年龄段的儿童)抓取的私人信息(包括个人身份信息)来创建其AI产品,严重侵犯了用户的财产权、隐私权等权益,给社会带来了潜在的灾难性风险,要求赔30亿美金。(隐私安全)2024年3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一位教授在国外期刊公开发表的SCI论文,由于论文介绍部分开头疑似使用了ChatGPT的常用提示语,而被质疑使用了AI写作忘记删除和修改,如图2所示。目前,该篇文章还可以正常阅读。值得注意的是,刊载这篇论文的期刊,影响因子在6.2以上。(学术伦理)图2论文引言部分展示三、认识伦理问题:ChatGPT伦理问题影响深远虚假信息传播问题。由于ChatGPT的学习和生成模型的特性,它可能会生成虚假信息或误导性的回答。这可能导致用户在依赖ChatGPT时受到错误的指导或误导,特别是当涉及重要决策或敏感领域时。识别和解决虚假信息的问题是保证ChatGPT的可信度和负责任使用的重要方面。干扰人类的道德判断。由于人类的判断往往是基于直觉而不是理性来产生的,而直觉特别容易受到情绪、偏见和谬误等的影响。机器人普遍被认为是不受情感影响的,可以作为帮助提高人类判断的辅助手段,会对人类的道德判断产生深刻的影响。隐私侵犯问题。ChatGPT以海量信息“为食”,使用从不同互联网来源(例如,网页、书籍、研究文章和社交聊天等)获得的自然使用文本的各种数据集进行训练ADDINEN.CITEADDINEN.CITE.DATA[3]。这意味着模型实际上在不断地接触各种对话,其中可能包含有关人员的敏感信息,并且每次升级都可能伴随着新的对话和新的隐私泄露风险。偏见和歧视问题。ChatGPT是通过学习和分析大量数据来进行预测和判断的,但如果这些数据中存在偏见和歧视,ChatGPT也会受到影响。例如,如果训练数据中存在性别、种族、文化等方面的偏见,那么ChatGPT在生成文本时也会存在这些偏见,可能会生成一些涉及敏感话题和道德问题的内容,进而引发道德争议和伦理困境。学术诚信问题。由于ChatGPT具备强大的内容生成、翻译以及逻辑推理等能力,因此很多学生和科研人员选择使用它来完成作业、撰写论文等,并且可以避开查重等问题,这对教育界和学术界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严重违背了学术诚信的伦理道德。AI的责任问题。作为一种AI技术,ChatGPT所带来的伦理挑战也引发了对AI责任的讨论。在使用ChatGPT时,需要明确界定其责任范围和限制。AI的决策过程和输出结果需要透明和可解释,使用户能够理解其依据和逻辑。此外,ChatGPT的开发者和使用者需要承担责任,确保其合法、道德和公正的使用。四、拷问现行治理体系:避免AI威胁爆火之后,ChatGPT面临着全社会关注的一系列问题。随着新一代AI走向大多数人,相关的伦理与治理问题也拷问着现行的监管体系。ChatGPT的母公司OpenAI的首席技术官米拉·穆拉蒂在接受《时代》杂志采访时强调,ChatGPT需要监管和规制,需要获得包括来自监管机构、政府和其他所有人的帮助。“若要ChatGPT走得更远,就需要对其进行合规性改造。”她说。目前,ChatGPT已经引起欧盟关于AI立法的讨论。近日,《欧盟人工智能法案》联合报告员对外表示,预计在3月初,欧盟将就2021年提出的《人工智能法案》达成一致。此前,欧盟工业主管蒂埃里·布雷顿曾表示,ChatGPT和AI系统带来的风险,凸显了制定规则的迫切需要。在我国,AI领域的监管立法已有初步尝试。2022年9月,深圳、上海先后发布了《深圳经济特区人工智能产业促进条例》、《上海市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条例》,AI立法在地方先行尝试。国家层面,《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的出台,对于加快构建完善的AI监管法律法治框架、明确监管机构有重要意义。除了立法和监管,商业主体也在为维护AI安全作出努力。近日,OpenAI发布的一篇博客中披露了ChatGPT的一些升级计划,减少偏见和不良行为便是其中之一:“在许多情况下,我们认为大家所提出的关切是合理的,并发现了我们系统的真正局限性,我们希望解决这些问题。”五、尾声:AI与人类的未来聊天机器人等AI技术将继续成为未来科技发展的重要引擎,为人类社会带来无数可能。在这个过程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