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市凌村河下游段防洪(潮)工程(大园桥-滨湾路桥段)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1页
文昌市凌村河下游段防洪(潮)工程(大园桥-滨湾路桥段)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2页
文昌市凌村河下游段防洪(潮)工程(大园桥-滨湾路桥段)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3页
文昌市凌村河下游段防洪(潮)工程(大园桥-滨湾路桥段)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4页
文昌市凌村河下游段防洪(潮)工程(大园桥-滨湾路桥段)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2—、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名称文昌市凌村河下游段防洪(潮)工程(大园桥-滨湾路桥段)项目代码2111-469005-04-01-819826建设单位联系人联系方式建设地点海南省文昌市凌村河下游段(大园桥-滨湾路桥段)地理坐标起点(大园桥)坐标:E110°46′1.522″,N19°35′50.184″终点(滨湾路桥)坐标:E110°46′27.086″,N19°36′42.273″建设项目行业类别“五十一、水利”中“127防洪除涝工程”的“其他(小型沟渠的护坡除外;城镇排涝河流水闸、排涝泵站除外)”用地面积(m2)/长度(km)永久用地面积352657.66m2(528.986亩),临时征用面积59300m2(88.95亩)/治理长度1.893km建设性质☑新建(迁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建设项目申报情形☑首次申报项目□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目□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项目审批(核准/备案)部门(选填)文昌市营商环境建设局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文号(选填)文营批[2024]106号总投资(万元)20271环保投资(万元)151环保投资占比(%)0.74施工工期18个月是否开工建设☑否□是:专项评价设置情况无规划情况1、规划名称:《文昌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审批机关:海南省人民政府审批文件名称及文号:《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文昌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琼府函〔2023〕184号)2、规划名称:《文昌市中心城区文城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审批机关:文昌市人民政府审批文件名称及文号:《文昌市人民政府关于文昌市中心城区文城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批复》(文府函〔2021〕919号)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情况无规划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符合性分析1、与《文昌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符合性分析2013年5月17日,海南省水务厅在文昌市文城镇组织专家对《文昌市凌村河下游段防洪(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审查,并通过了该可研报告,同意该报告所提出的工程整治方案(琼水审批[2013]84号文)。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土地利用规划的原因,本项目治理河段无法实施。因此2014年11月3日,文昌市人民政府专题会议讨论了《研究凌村河下游段防洪整治工程有关问题》(详见附件5),由于该项目桩号2+200大园桥地段调整为宋庆龄纪念馆建设用地,新规划河道偏离了原河道,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而且文昌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尚未得到省国土环资厅审批等原因,导致该项目用地预审短期内无法完成,为了确保项目尽早动工建设,经文昌市人民政府研究,同意凌村河下游段防洪整治工程分期建设,工程先期设计范围为:从凌村河南斗村(文清桥以上约0.9km)至文清桥下游2km(大园桥),整治河道全长约2.47km,大园桥以下至河口段作为后期实施。目前上游段已治理建设完成。建设单位于2022年3月11日取得《文昌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关于文昌市凌村河下游段防洪(潮)工程(大园桥—滨湾路桥段)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文审批[2022]65号)(详见附件4)以及于2024年4月18日取得《文昌市营商环境建设局关于文昌市凌村河下游段防洪(潮)工程(大园桥—滨湾路桥段)初步设计及概算的批复》(文营批[2024]106号)(详见附件9)。根据2024年1月10日《文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征询办理文昌市凌村河下游段防洪(潮)工程(大园桥—滨湾路桥段)建设项目选址意见的复函》(文自然资函[2024]97号)(详见附件1):“项目面积为352657.66平方米(折合528.986亩),其中126261.71平方米为耕地。根据《文昌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该选址位于城镇开发边界范围外(乡村发展区),不涉及占用生态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根据《文昌市林地保护利用规划》,该项目不涉及占用林地。”、“文昌市凌村河下游段防洪(潮)工程(大园桥—滨湾路桥段)建设项目为河道整治项目,属于河湖综合整治修复工程,符合《海南省省和市县总体规划实施管理办法》(琼府[2022]8号)的开发边界外建设项目准入目录,且已纳入《文昌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重点建设项目安排表。为完善我市防洪体系的建设,保护两岸文昌市商业区、新人民医院、规划航天产业园等防洪对象,我局原则支持文昌市凌村河下游段防洪(潮)工程(大园桥—滨湾路桥段)建设项目实施。”本项目临时占地主要为施工生产生活营区、施工临时道路等,均布置于河道两侧,位于城镇开发边界范围外(乡村发展区),不涉及占用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林地。本项目为防洪除涝工程,为《文昌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重点建设项目。施工期结束后及时将临时占地内建构筑物拆除,场地平整并恢复绿化。项目永久用地及临时占地范围内占用耕地,根据《土地管理法》相关条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2017年1月9日),以及《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海南省耕地开垦费收缴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琼府〔2021〕13号):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占一补一、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原则,依法履行补充耕地义务。没有条件开垦或开垦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应按本办法足额缴纳耕地开垦费。建设单位已将耕地开垦费作为建设用地成本列入建设项目总投资,项目占用耕地部分严格按照国家及地方相关管理要求落实。综上所述,项目后期待规划调整后符合相关规划要求,因此项目建设可行。2、与《文昌市中心城区文城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符合性分析《文昌市中心城区文城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将文城片区规划定位为具有海绵湿地特色的生态宜居之城、传统与现代文化融合的文旅休闲区、文昌国际航天城的服务业产业活力区。规划形成“一轴、两心、三廊、三区”的空间结构。一轴:沿文昌大道南北向发展的城市发展轴;两心:以官坡湖海绵公园为中心的人文休闲旅游服务中心;以文昌中学、实验中学、华侨中学、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等为中心的城市生活服务中心;三廊:以文昌河及凌村河形成的三条滨河生态景观廊道;三区:即文城北片区,文城南片区和高铁站片区。根据《文昌市中心城区文城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防洪规划,文城北河、文城南河、文城河、凌村河均按2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进行设防。文昌江按5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设防。本项目治理河段为海南省文昌市凌村河下游段(大园桥-滨湾路桥段),按2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进行设防,对照《文昌市中心城区文城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图中所在位置可知(详见附图13),规划图中本次治理河道起点处已按新挖河道走向进行规划,本项目用地为陆地水域、公园绿地。项目通过对文昌市凌村河下游河段(大园桥-滨湾路桥段)进行综合整治,能改善河道的行洪条件,降低洪水风险,改善周边生态环境。因此项目的建设符合《文昌市中心城区文城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其他符合性分析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经核查,本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中鼓励类“二、水利”中第3小类“江河湖海堤防建设及河道治理工程”。根据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9年第1043号令《海南省产业准入禁止限制目录(2019年版)》中相关规定,本项目不属于禁止类和限制类两类。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的产业政策要求。2、与“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1)生态保护红线经套核海南省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公众版)信息显示,项目不在海南省生态保护红线(三区三线版)核心保护区和一般控制区内,故本项目的建设符合生态红线保护管理规定及要求,详见附图11。(2)环境质量底线本项目评价范围内环境空气、地表水、噪声等指标基本满足相应的标准限值,总体环境现状符合环境功能区划要求。结合项目建设特点,运营期基本无废气、噪声、废水、固废等污染物产生,仅在施工期会产生一定的施工扬尘、施工废水、生活垃圾、土石方和对植被造成一定的破坏。由于项目施工期短,在采取相应的污染防止措施后,施工过程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较小,施工期造成的环境影响会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减小,项目建设不会改变区域环境功能区质量要求,能维持环境功能区质量现状。(3)资源利用上线项目资源利用主要在施工期,将消耗一定量的电源、水资源等,运营期间基本不涉及区域能源的消耗。施工期资源消耗量相对区域资源利用总量较少,不会突破区域的资源利用上线。因此,项目建设符合区域资源利用上线的相关管控要求。(4)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根据在海南省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公众服务平台查询结果(详见附件3)可知项目永久用地及临时占地均位于重点管控单元(环境管控单元编码:ZH46900520001),项目与《海南省生态环境准入清单(2021年版)》中文昌市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要求分析见下表1-1。表1-1项目与《海南省生态环境准入清单(2021年版)》符合性分析生态环境分区类型管控纬度管控要求(摘录)本项目情况符合性重点管控单元(ZH46900520001)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大气环境受体敏感重点管控区、建设用地污染风险重点管控区空间布局约束1.执行大气环境(受体敏感重点管控区)普适性管控要求。(1)严格控制环境敏感地区建设“两高”行业项目。不新增高污染、高耗能类建设项目,严格控制新增项目准入。(2)禁止在人口集中地区未密闭或者未使用烟气处理装置加热沥青。2.执行土壤环境(建设用地污染风险重点管控区)普适性管控要求。3.执行自然资源(高污染燃料禁燃区)普适性管控要求。本项目为防洪除涝工程,不属于“两高”行业项目。项目不设置沥青搅拌站,使用外购成品沥青。项目运输车辆使用篷布遮挡运输,施工区域设置围挡进行封闭式施工,严禁敞开式作业。符合污染物排放管控1.执行大气环境(受体敏感重点管控区)普适性管控要求。(1)推进道路机械化清扫、喷雾等低尘作业方式。装卸物料应当采取密闭或者喷淋等方式防治扬尘污染。严查运输车辆扬尘污染,严厉打击私拉私倒和沿途遗撒现象。城市扬尘污染管控,应实施建筑市场主体“黑名单”制度,严禁敞开式作业,落实工地扬尘污染防治措施,并安装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设备。2.执行自然资源(高污染燃料禁燃区)普适性管控要求。符合环境风险防控1.执行大气环境(受体敏感重点管控区)普适性管控要求。2.执行土壤环境(建设用地污染风险重点管控区)普适性管控要求。符合3、与《文昌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意见》(文党办[202141号)符合性分析根据“中共文昌市委办公室文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文昌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意见》的通知中附件文昌市环境管控单元分布图(陆域)”可知,项目选址属于重点管控单元。表1-2项目与文昌市生态环境管控要求符合性分析管控单元分区管控要求本项目情况符合性重点管控单元重点管控单元以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为重点,突出污染物排放控制和环境风险防控,优化空间布局,不断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提出差别化的生态环境准入要求。本项目为防洪除涝工程,项目建成后能达到区域防洪、排涝,兼顾改善凌村河水生态环境等效果。符合4、与《海南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符合性分析《海南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总体要求:按照国际旅游岛建设、绿色崛起发展战略和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总体要求,以保持优良水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为目标,以完成国家水污染防治考核指标为基础,以解决突出水环境问题为导向,明确和落实各方责任,严格环境执法监管,强化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构建水生态环境安全格局,推进经济绿色发展,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工作目标:按照环境质量“不能下降,只能更好”的原则要求,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力争到2020年,全面达到国家《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对我省各类水体水质考核目标要求。全省重点湖库和主要河流水质持续保持良好,城镇饮用水源水质稳定达标,农村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得到大幅提升,地下水质量保持稳定,近岸海域水质保持优良,城镇内河(湖)污染问题得到解决。到2030年,全省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优良,水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项目通过对文昌市凌村河下游河段(大园桥-滨湾路桥段)进行综合整治,能改善河道的行洪条件,降低洪水风险,改善周边生态环境,符合《海南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政策要求。5、与《海南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符合性分析海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海南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样板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先行区、生态环境质量标杆区、陆海统筹保护发展实践区、“两山”转化实践试验区、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示范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海南样板。规划指出,推进“三水”统筹治理,建设“幸福河湖”。以水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统筹水资源利用、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保护;深化河长制湖长制,开展“幸福河湖”创建行动,围绕生态旅游、乡村振兴、生态修复、特色文化等主题,以打造“景色宜人的幸福河湖、人水和谐的生态河湖、地域韵味彰显的特色河湖、传承共融的魅力河湖”为主要任务,通过软文化、硬环境的提升,建设生态自然优美、人文环境浓郁、人水和谐共生的热带河湖精品。至2025年,全岛形成“一城一镇一条河(湖),一河(湖)一景一文化”格局,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通过本次凌村河下游段防洪(潮)工程的建设,达到区域防洪、排涝,兼顾改善凌村河水生态环境等效果。通过护岸护坡、疏挖清障、新建防洪闸等措施减少区域洪涝灾害,并改善沿线居民生活环境,提升生活品质,将凌村河打造成“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生态景观河道,符合文昌市“六水共治”和《规划》中关于打造“幸福河湖”,一城一镇一条河,一河一景一文化的格局,以及人水和谐共生的魅力河湖精品。综上所述,项目建设与《海南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是相符的。6、与《海南省“十四五”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规划》符合性分析根据《海南省“十四五”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规划》的主要目标,到2025年,重要河流和主要城区基本达到规划防洪标准,城市防洪排涝能力进一步增强。规划指出:“加快海口江东新区、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防洪防潮排涝工程建设,推进文昌、万宁等地区防洪排涝治理,完善城区防洪设施,保障城市防洪安全。”、“加快文昌农村水系综合整治,推进儋州、东方等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前期工作,采取清淤疏浚、岸坡整治、水系连通、水源涵养、长效管护等综合措施,整体连片推进,水域岸线并治,建设‘水美乡村’。”本项目为防洪除涝工程,项目工程按照20年一遇洪水标准进行设计,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提高区域防洪排涝功能。因此项目的建设符合《海南省“十四五”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规划》相关要求。7、与《海南省“六水共治”实施方案(2023-2026年)》符合性分析根据《海南省“六水共治”实施方案(2023-2026年)》中内容要求,要打好五年攻坚战,实施治水三部曲,两年消除城市(县城)黑臭水体,三年剿灭劣Ⅴ类水体,五年省控国控断面全部达标。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遏制,全省主要河流水库水质稳定达标,饮用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防洪防潮、排水防涝能力显著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到2025年,海口、三亚、儋洋重点区域内涝防治标准达到30—50年一遇,其他市县城区内涝防治标准达到20—30年一遇,全省各市县城区历史严重影响生活生产秩序的易涝积水点全面消除。本项目位于文昌市文城镇,工程按照20年一遇洪水标准进行设计,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提高区域防洪排涝功能,使凌村河水质稳定达标,改善周边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同时运营期加强对周边居民、企业的管理和宣传,提高防洪防涝意识,预防内涝发生;加强政府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及时发现和解决内涝问题;定期进行洪涝预警,及时发布防洪防涝预警信息,提高预警率;实施保护性耕作,减缓洪水的冲刷,从而减少内涝的发生等等。综上所诉,项目的建设符合《海南省“六水共治”实施方案(2023-2026年)》相关要求。8、与《水利建设项目(河湖整治与防洪除涝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试行)》符合性分析本项目为防洪除涝工程,项目与《水利建设项目(河湖整治与防洪除涝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试行)》符合性分析见下表1-3。表1-3项目与《水利建设项目(河湖整治与防洪除涝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试行)》符合性分析文件内容本项目情况符合性本原则适用于河湖整治与防洪除涝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工程建设内容包括疏浚、堤防建设、闸坝闸站建设、岸线治理、水系连通、蓄(滞)洪区建设、排涝治理等(引调水、防洪水库等水利枢纽工程除外)。其他类似工程可参照执行。本项目为防洪除涝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主河槽施工工程、堤防填筑工程、排涝涵闸工程、桥梁工程等。符合项目符合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功能区划、水环境功能区划、水功能区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流域综合规划、防洪规划等相协调,满足相关规划环评要求。工程涉及岸线调整(治导线变化)、裁弯取直、围垦水面和占用河湖滩地等建设内容的,充分论证了方案环境可行性,最大程度保持了河湖自然形态,最大限度维护了河湖健康、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本项目为防洪除涝工程,项目建成后可达到区域防洪、排涝,兼顾改善凌村河水生态环境等效果,符合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相关规划的要求。本项目新开挖河道未以防洪、河湖治理、岸线利用、城市建设等名义盲目进行裁弯取直、围垦水面和侵占河湖滩地,未出现过度“硬化、白化、渠化”等问题,最大程度保持了河湖自然形态,最大限度维护了河湖健康、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符合工程选址选线、施工布置原则上不占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以及其他生态保护红线等环境敏感区中法律法规禁止占用的区域,并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保护要求相协调。法律法规、政策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本项目工程选址和施工布置不占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以及其他生态保护红线等环境敏感区中法律法规禁止占用的区域,不占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符合项目实施改变水动力条件或水文过程且对水质产生不利影响的,提出了工程优化调整、科学调度、实施区域流域水污染防治等措施。对地下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或次生环境影响的,提出了优化工程设计、导排、防护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在采取上述措施后,对水环境的不利影响能够得到缓解和控制,居民用水安全能够得到保障,相关区域不会出现显著的土壤潜育化、沼泽化、盐碱化等次生环境问题。本次环评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对水质产生不利影响提出了水污染防治措施,项目建成后可达到区域防洪、排涝,兼顾改善凌村河水生态环境等效果。项目的建设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较小,不涉及居民用水,不会出现显著的土壤潜育化、沼泽化、盐碱化等次生环境问题。符合项目对鱼类等水生生物的洄游通道及“三场”等重要生境、物种多样性及资源量等产生不利影响的,提出了下泄生态流量、恢复鱼类洄游通道、采用生态友好型护岸(坡、底)、生态修复、增殖放流等措施。在采取上述措施后,对水生生物的不利影响能够得到缓解和控制,不会造成原有珍稀濒危保护、区域特有或重要经济水生生物在相关河段消失,不会对相关河段水生生态系统造成重大不利影响。本项目施工区域不涉及鱼类等水生生物的洄游通道及“三场”等重要生境,报告中对水生生物影响提出了缓解和控制措施,不会造成原有珍稀濒危保护、区域特有或重要经济水生生物在相关河段消失,不会对相关河段水生生态系统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符合项目对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河湖生态缓冲带造成不利影响的,提出了优化工程设计及调度运行方案、生态修复等措施。对珍稀濒危保护植物造成不利影响的,提出了避让、原位防护、移栽等措施。对陆生珍稀濒危保护动物及其生境造成不利影响的,提出了避让、救护、迁徙廊道构建、生境再造等措施。对景观产生不利影响的,提出了避让、优化设计、景观塑造等措施。在采取上述措施后,对湿地以及陆生动植物的不利影响能够得到缓解和控制,与区域景观相协调,不会造成原有珍稀濒危保护动植物在相关区域消失,不会对陆生生态系统造成重大不利影响。本项目为防洪除涝工程,项目建成后可达到区域防洪、排涝,项目工程不会对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河湖生态缓冲带产生影响,不涉及珍稀濒危等野生保护植物,且不涉及风景名胜区。符合项目施工组织方案具有环境合理性,对料场、弃土(渣)场等施工场地提出了水土流失防治和生态修复等措施。根据环境保护相关标准和要求,对施工期各类废(污)水、扬尘、废气、噪声、固体废物等提出了防治或处置措施。其中,涉水施工涉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或取水口并可能对水质造成不利影响的,提出了避让、施工方案优化、污染物控制等措施;涉水施工对鱼类等水生生物及其重要生境造成不利影响的,提出了避让、施工方案优化、控制施工噪声等措施;针对清淤、疏浚等产生的淤泥,提出了符合相关规定的处置或综合利用方案。在采取上述措施后,施工期的不利环境影响能够得到缓解和控制,不会对周围环境和敏感保护目标造成重大不利影响。本报告对土料场、施工生产生活营区、施工临时道路等施工场地提出了水土流失防治和生态恢复等措施,也根据环境保护相关标准和要求,对施工期各类废(污)水、扬尘、废气、噪声、固体废物等提出了防治或处置措施。在采取报告中提出的相应措施后,工程施工期的环境污染能够得到缓解和控制,不会对周围环境和敏感保护目标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符合项目移民安置的选址和建设方式具有环境合理性,提出了生态保护、污水处理、固体废物处置等措施。针对蓄滞洪区的环境污染、新增占地涉及污染场地等,提出了环境管理对策建议。本项目不涉及移民安置问题。对临时占地提出了环境管理对策意见。符合项目存在水污染、水体富营养化或外来物种入侵等环境风险的,提出了针对性的风险防范措施,以及编制应急预案、建立相关应急联动机制的要求。本项目为防洪除涝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可能导致局部水体悬浮物浓度升高,报告中提出了针对性风险防范措施。符合按相关导则及规定要求,制定了水环境、生态等环境监测计划,明确了监测网点、因子、频次等有关要求,提出了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及根据监测评估结果优化环境保护措施的要求。根据需要和相关规定,提出了环境保护设计、开展相关科学研究、环境管理等要求。本报告中按相关导则及规定要求,制定了水环境、生态等环境监测计划。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规范,符合相关管理规定和环评技术标准要求。本报告按相关管理规定和环评技术标准要求进行编制。符合9、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符合性分析项目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符合性分析见下表1-4。表1-4项目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符合性分析条例内容本项目情况符合性河道的整治与建设,应当服从流域综合规划,符合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通航标准和其他有关技术要求,维护堤防安全,保持河势稳定和行洪、航运通畅。本项目为防洪除涝工程,项目的建设符合相关规划要求,项目建成后可达到区域防洪、排涝,保护堤防沿线安全,兼顾改善凌村河水生态环境等效果。符合河道清淤和加固堤防取土以及按照防洪规划进行河道整治需要占用的土地,由当地人民政府调剂解决。因修建水库、整治河道所增加的可利用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可以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用于移民安置和河道整治工程。本项目用地由当地人民政府调剂解决,建设单位已将建设征地补偿费用作为建设用地成本列入建设项目总投资。符合有堤防的河道,其管理范围为两岸堤防之间的水域、沙洲、滩地(包括可耕地)、行洪区,两岸堤防及护堤地。无堤防的河道,其管理范围根据历史最高洪水位或者设计洪水位确定。河道的具体管理范围,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划定。本项目有堤防工程建设,其管理范围由文昌市人民政府负责划定。符合加强河道滩地、堤防和河岸的水土保持工作,防止水土流失、河道淤积。项目施工期间严格落实相关水土保持工作,防止水土流失、河道淤积。符合10、与《海南省河道管理条例》符合性分析项目与《海南省河道管理条例》符合性分析见下表1-5。表1-5项目与《海南省河道管理条例》符合性分析条例内容本项目情况符合性河道的保护和管理应当综合治理,安全防护结合、生态环境保护统筹、保障用水与径流控制统一、区域发展与规划协调,建立并健全河道管理和协调机制。本项目为防洪除涝工程,项目的建设符合相关规划要求。通过对凌村河的综合治理、堤防建设,能有效改善凌村河生态环境,确保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并重、协调发展的目标实现。建设单位统筹安排河道开发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将水污染治理、水资源管理、土地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管理紧密结合,并加强河道管理。符合河道管理各级政府应当落实环境保护、水资源保护和防洪减灾重大责任制,制定完善河道管理计划和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河道条件和水环境状况的评估、监测、管理和修复等工作。建设单位制定完善河道管理计划和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河道条件和水环境状况的评估、监测、管理和修复等工作。符合河道及河道周边的土地资源应当加强保护与管理,河道周边土地利用和开发项目应当进行核准和审批,并应当实行建设指导、监测、考核等管理措施。建设单位加强对河道及河道周边的土地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施工期采取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严禁超出用地红线施工,并定期进行监测等。符合二、建设内容地理位置项目位于海南省文昌市文城镇凌村河下游段(大园桥-滨湾路桥段)。起点(大园桥)坐标:E110°46′1.522″,N19°35′50.184″;终点(滨湾路桥)坐标:E110°46′27.086″,N19°36′42.273″。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1。项目组成及规模1、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本工程为凌村河下游段防洪(潮)工程(大园桥-滨湾路桥段),工程规划治理段起点位于大园桥,终点为滨湾路桥。目前大园桥上游段,即凌村河(人民医院~大园桥段)为已治理段,其防洪(潮)标准为20年一遇,堤防形式为斜坡式土堤,堤顶宽度4.8m,堤防迎水坡和背水坡为单坡,采用植草护坡,迎水坡比1:2.5,背水坡比1:3。主河槽底宽30m,主河槽边坡防护和底脚防护采用三维植被网植草护坡,C20砼齿墙+30cm厚雷诺护垫护脚。本工程治理范围为文昌市凌村河下游段防洪(潮)工程(大园桥-滨湾路桥段),主河槽全长1893m(其中新开挖段625m,拓宽疏浚段1268m),主要包括堤防工程、排涝涵闸以及拆除桥梁,其中拟建堤防3708m(河道左岸拟建堤防段长1884m,右岸拟建堤防段长1824m);新建5座排涝涵,2座排涝闸;拆除桥梁3座(大园桥、文镜桥、教育老桥);新增凌村河(人民医院~大园桥段)堤岸3座水闸供电线路、变压器等机电内容。项目的建设内容组成见表2-1。表2-1项目组成及建设内容一览表项目组成工程建设内容及规模备注主辅工程主河槽施工工程主河槽工程全长1.893km,治理起点段新挖河道段长度625m,设计底坡坡度为0.5‰,设计河槽底宽30m,边坡比1:6,植草护坡;其余部分河道保持现状流向、纵坡,仅做拓宽疏浚处理。新建堤防填筑工程新建堤防长3708m,其中河道左岸拟建堤防段长1884m,右岸拟建堤防堤防长1824m。新建排涝涵闸工程新建5个排涝涵,2个排水闸。其中左岸新建4座排涝涵,右岸新建1座排涝涵、2座排涝闸。新建桥梁工程拆除桥梁3座:大园桥、文镜桥、教育老桥。新建凌村河(人民医院~大园桥段)机电工程凌村河(人民医院~大园桥段)堤岸3座水闸供电线路、变压器等机电内容。新建临时工程施工生产生活营区项目拟在河道右岸布置1个施工生产生活营区,临近大园村布置,占地面积约为1500m2,建筑面积约为500m2。营区作为项目管理、分包队伍的生活营地。本工程拟在施工生产生活营区附近设1个综合仓库、综合加工厂、工具仓库,同时设1个临时材料堆放场,均为棚建结构,主要用于储存和堆放材料,如木材、钢筋等施工材料。综合仓库占地面积600m2,建筑面积500m2;综合加工厂占地面积600m2,建筑面积500m2;临时材料堆放场占地面积500m2,建筑面积400m2;工具仓库占地面积650m2,建筑面积650m2。新建淤泥干化场项目拟设置6处淤泥干化场,每一处面积为660m2,共3960m2,淤泥干化后使用密闭汽车将干化后的淤泥外售给制砖厂综合利用。新建施工便道拟在河道两侧顺河岸布置临时道路,临时道路工程量约2.662km,路面宽3m,采用开挖料填筑。新建公用工程供电市政供电。/供水营区生活用水由市政供给,施工现场用水由沿线河段抽取。/排水生活污水采用临时化粪池处理后委托环卫部门清运,不外排;施工废水经隔油沉淀后回用于洒水抑尘,不外排;基坑水经沉淀达标后回用于施工洒水抑尘,不外排。/环保工程废水治理施工期:施工人员生活污水采用临时化粪池处理后委托环卫部门清运,不外排;施工废水经隔油池、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于施工场地洒水、清洗等,不外排;基坑水经沉淀达标后回用于施工洒水抑尘,不外排。运营期:项目运营期不产生废水。/废气治理施工期:施工场地扬尘设置围挡,施工场地及运输道路定期洒水抑尘;加强车辆和机械设备维护与管理,避免非正常工况运行;淤泥干化场定期喷洒除臭剂,淤泥干化后及时使用密闭汽车将干化后的淤泥外售给制砖厂综合利用,建筑垃圾及时清运至政府指定堆放场所处置;综合加工厂建设封闭加工车间,定期洒水抑尘等;使用合格柴油发电机及轻质柴油等等。运营期:项目运营期不产生废气。/噪声治理施工期:使用低噪声设备,设置临时声屏障,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等。运营期:项目运营期不涉及噪声源。/固废治理施工期: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定点收集,定期委托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淤泥运至淤泥干化场干化后使用密闭汽车将干化后的淤泥外售给制砖厂综合利用,施工期结束后及时对淤泥干化场进行平整并恢复绿化;建筑垃圾分类收集后可回收部分尽量回收利用,不可回收部分运至政府指定建筑垃圾处置场所;机械、车辆维修保养交由外界维修厂,废机油不在项目区域内产生。运营期:项目运营期不产生固体废物。/生态环境施工期间严格控制施工作业面积,施工场地周围设置截流沟,土方堆放时,加盖苫盖网,防治水土流失;工程施工结束后,通过岸坡绿化恢复生态环境等等。/2、项目主要工程特性项目主要工程特性见下表。表2-2项目工程特性表序号名称数值/特性备注一水文1流域面积全流域/km243.42利用的水文系列年限/年413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亿m330384代表性流量多年平均流量/m3/s0.93设计洪水标准P/%相应流量/m3/s5215.38校核洪水标准P/%相应流量/m3/s2309.08校核洪水标准P/%相应流量/m3/s201305泥沙多年平均悬移质年输沙量/万t0.20多年平均推移质年输沙量/万t0.04二工程规模1河道整治工程治理河段长度/km1.893治理标准20年一遇洪水三主要建筑物及设备1河道堤防形式土堤地基特性软弱地基地震动参数设计值/g0.20地震基本烈度/度8堤防顶部高程/m5.37~4.73最大堤高/m4.5四施工1主体工程数量土方明挖/万m319.86土方填筑/万m326.66金属结构安装/t142对外交通距离/km60距离海口3施工导流土石围堰4总工期/月183、主河槽工程本次规划治理河道治理段主河槽全长约1.893km,本工程起点与上游已治理段终点衔接,终于滨湾路桥。治理起点段新挖河道段长度625m,设计底坡坡度为0.5‰,设计河槽底宽30m,边坡比1:6,其余部分河道保持现状流向、纵坡,仅做拓宽处理,槽底宽度和边坡比与新开挖段一致。拓宽疏浚桩号为0+625~1+893段,疏浚线路长1268m。新开挖和拓宽疏浚河道河槽底宽均为30m,开挖边坡1:6,边坡采用雷诺护垫厚30cm,底部设置土工布,坡脚设置格宾石笼挡墙,底宽1.0m,顶宽1.0m,高1.0m。主河槽拆除简易房屋2520.43m2,平整坑塘25386.02m2。滩地上树木保留,仅对杂草(较高)进行除杂处理。根据项目初步设计资料,工程区位于凌村河下游冲积平原,地表高程较低,以河流冲积平原为主,凌村河河床中浅层为淤泥质软土沉积。由西南向东北微倾斜,地貌类型主要为河流冲积阶地,低洼地段为沼泽地,局部地段为剥蚀堆积准平原(左岸Z1+620~1+720)。本次清淤量约为41958m3,主要成分为砂、石、淤泥等,其中淤泥主要为淤泥质软土。清理出的淤泥运至淤泥干化场晾晒干化后使用密闭汽车将干化后的淤泥外售给制砖厂综合利用。4、堤防工程(1)堤线布置本工程范围为凌村河大园桥-滨湾路桥。整体规划治理主河槽长1893m。根据规划成果,同时结合上游侧已建堤防进行方案设计,本次堤防工程左岸拟建堤防段长1884m,右岸拟建堤防长1824m。堤顶线距离为150m。局部根据场地现有建筑物做微调处理。(2)堤型采取路堤结合的方式,即将防洪堤与文滨东、西路结合,堤顶宽度取17m。堤基设计采用块石换填和碎石桩处理。堤防形式采用斜坡式土堤。堤防背水坡为单坡,设计坡比为1:3,坡面采用植草护坡。迎水面边坡坡比为1:3,边坡底部设计高1.2m,长约3m的平台,坡脚设置0.5×0.5m格宾护脚。边坡采用植草护坡。堤顶设置5.0m堤顶路,堤顶道路结构为20cm厚C30砼+15cm厚级配碎石基层,道路两侧设置15cm厚C20砼路缘石。根据规划,堤防工程附近规划有文滨路,故本工程内堤脚不设置排水沟。跨堤交通设施布置:堤防沿线每隔约200m设1座跨堤步级,方便有关人员上下堤。亲水台阶宽2.0m,踏步高度为14cm,踏步两侧设30cm宽C20砼路肩。(3)滨湾路桥扩大过水断面设计现状滨湾路桥跨度18m,根据水文计算成果,当治理段遭遇20年一遇洪水时,滨湾路桥位置会造成上游段水位抬高,为消除其影响,将滨湾路桥上游段影响范围内堤顶高程加高,堤顶高程在现状的基础上加高0.15~0.47m,消除由雍水带来的堤顶超高不满足规范要求问题。5、防洪(潮)工程(1)防洪(潮)标准本工程防洪(潮)标准为20年一遇,堤防工程级别为4级,主要建筑物级别为4级。(2)防洪(潮)工程布置本次规划治理河道拟建堤防约3708m,其中左岸1884m,右岸1824m。1)凌村河下游段河道整治方案本工程设计堤距150m。治理起点段为新挖河道段,设计河槽底宽30m,边坡比1:6。其余部分河道保持现状流向、纵坡,仅做拓宽处理,槽底宽度和边坡与新开挖段一致。主河槽至堤防之间的部分,断面型式本阶段采用现状地形。2)河道设计底坡大园桥至凌村河河口段结合河道现状底坡,在保持河床稳定的前提下,进行河道底坡的设计。本次新挖河道设计底坡坡度为0.5‰。(3)设计洪水水面线凌村河20年一遇设计洪水汇口处,以洪水为主的起算水位:文昌江河口20年一遇设计洪水(1147m3/s)遭遇清澜站多年平均最高潮位1.94m的起算水位为2.95m。表2-3凌村河下游段(大园桥~滨湾路段)20年一遇洪水设计、现状水位桩号原地面高程(m)设计河底高程(m)20年一遇现状洪水位(m)20年一遇设计洪水位(m)备注0+0004.411.344.734.42起点:大园桥(拆除)0+0502.11.294.714.420+1002.31.254.674.420+1502.21.204.654.420+2002.071.164.644.410+2501.971.114.624.410+3001.991.074.594.400+3502.071.024.574.400+4001.820.984.544.390+4501.920.934.524.390+5001.670.894.494.380+5501.870.844.494.380+6001.640.804.474.370+6260.680.684.444.370+6500.650.654.444.360+7000.450.454.424.340+7500.230.234.394.340+8000.220.224.364.330+8500.220.224.344.320+9000.540.534.334.310+9500.500.484.324.310+9570.310.314.324.31文镜桥(拆除)1+0000.550.444.304.301+0500.320.324.294.291+1000.330.334.294.271+1500.220.224.284.251+200-0.22-0.224.284.231+2500.420.214.274.211+3000.230.164.264.191+350-0.23-0.34.254.161+3600.230.234.254.16教育桥1+4000.330.094.244.141+4500.270.074.234.111+500-0.30-0.144.224.111+550-0.14-0.144.214.101+6000.13-0.014.204.101+6500.23-0.044.194.091+700-0.15-0.154.184.081+7300.130.134.174.07教育老桥(拆除)1+7500.33-0.094.174.071+800-0.53-0.534.164.051+850-0.26-0.264.154.041+893-0.17-0.174.134.03终点:滨湾路桥6、排涝工程本防洪(潮)工程涝区涝水主要排入凌村河,而后汇入文昌江,修筑堤防后,需设置相应的排涝工程,使涝区的涝水能顺利地排入主河道。本项目设计考虑集雨面积范围内产生的涝水由涵闸直接排入外江。治理措施以自排为主,主要通过排涝涵排除涝水。本工程排涝区域共划分为7个排涝分区,左岸4个,右岸3个;左岸以字母Z开头,从上游向下游编号为Z1~Z4,右岸以字母Y开头,从上游向下游编号为Y1~Y3。其中,排涝分区Y1、Y2集雨面积较大,且有明显的河沟存在,涝区内的涝水首先汇入排水沟,再集中排入承泄区凌村河。(1)排涝设计标准本工程排涝分区Y1、Y2集雨面积较大,且有明显的排水沟存在,涝区内的涝水首先汇入排水沟,再集中排入承泄区凌村河,排涝分区按市政雨水工程设计采用标准为重现期2年。(2)排涝计算根据治涝方案和工程实际情况,各排涝涵均采用自排方式排除涝区涝水。本防洪(潮)程排涝分区总面积5.94km2。表2-4排涝涵闸设计计算成果表分区面积(km2)设计流量(m3/s)桩号备注Z10.3323.18Z0+095涵管Z20.5475.45Z0+460涵管Z30.4004.14Z0+774涵管Z40.4975.66Z1+600涵管Y11.89818.16Y0+334设闸Y21.44013.76Y1+282设闸Y30.8247.64Y1+666涵管(3)排涝涵结构设计排涝涵Z1、Y3由进口段、涵身段、出口段组成,涵身采用C25方形砼结构箱涵(孔径2m×1.5m),双孔,涵身全长为14m、11m,纵坡i=1%,箱涵底设置C15砼垫层10cm厚,箱涵出口设置方形拍门。进出口为八字形出口,采用现浇C20混凝土翼墙和现浇C20护坦连接现状地面,护坦顶面高程为2.25m、2.30m,扩散角改为8.0°。出口段为八字形出口,采用现浇C20混凝土翼墙和现浇C20护坦连接现状地面,护坦高程高程为1.61m、1.69m,扩散角改为8.0°,护坦后新建浆砌石明渠连接河道,明渠设C20砼底板。排涝涵Z2、Z3由进口段、涵身段、出口段组成,涵身采用C25方形砼结构箱涵(孔径2.5m×1.5m),单孔,涵身全长分别为20m、16m,纵坡i=1%,箱涵底设置C15砼垫层10cm厚,箱涵出口设置方形拍门。进口段为八字形出口,采用现浇C20混凝土翼墙和现浇C20护坦连接现状地面,护坦顶面高程为1m、1.75m,扩散角改为8.0°。出口段为八字形出口,采用现浇C20混凝土翼墙和现浇C20护坦连接现状地面,护坦高程高程为0.7m、1.09m,扩散角改为8.0°,护坦后新建浆砌石明渠连接河道,明渠设C20砼底板。排涝涵Z4由进口段、涵身段、出口段组成,涵身采用C25方形砼结构箱涵(孔径2m×1.5m),单孔,涵身全长为17m,纵坡i=1%,箱涵底设置C10砼垫层10cm厚,箱涵出口设置方形拍门。进口段为八字形出口,采用现浇C20混凝土翼墙和现浇C20护坦连接现状地面,护坦顶面高程为1.90m,扩散角改为8.0°。出口段为八字形出口,采用现浇C20混凝土翼墙和现浇C20护坦连接现状地面,护坦高程为1.23m,扩散角改为8.0°,护坦后新建浆砌石明渠连接河道,明渠设C20砼底板。表2-5新建排涝涵泄流能力计算表序号设计流量(m3/s)断面面积A(m2)流量系数m2上游水深H0(m)比降i管长L(m)下游水深hg过流能力Q(m/s)涵洞尺寸(宽×高/孔数)排涝涵Z13.186.000.962.300.01142.309.819.582×1.5/2排涝涵Z25.453.750.913.580.005203.489.816.752.5×1.5/1排涝涵Z34.143.750.932.740.01162.749.816.202.5×1.5/1排涝涵Z45.663.000.913.450.01173.359.816.312×1.5/1排涝涵Y37.646.000.981.890.01111.899.818.642×1.5/2(4)排涝闸设计根据堤防后地形地势和新建堤防的走向,排涝闸布置在右岸桩号Y0+334、Y1+282,水闸布置均位于河涌出口主槽处或排涝片区最低洼处。水闸工程闸顶高程和两岸堤顶高一致。闸室布置方案选用胸墙式闸室,螺杆式启闭机平板钢闸门挡水闸布置方案。Y1排涝闸位于桩号Y0+334,Y2排涝闸位于桩号Y1+282,土基建闸,采用平底宽顶堰,堰顶高程0.70m,与主河槽平齐,下接护坦及海漫。水闸净宽2.5m,单孔布置。闸室采用整体式结构,闸室前沿总宽4.5m,顺水流方向长12.55m,边墩厚1m,闸室底板厚1m,上、下游均设有齿槽,齿槽深0.5m,宽1.0m,以增加闸底板沿建基面的抗滑稳定性;底板下铺设有0.1m厚C15砼垫层。Y1、Y2水闸闸顶高程分别为5.33m和5.05m,闸室内设有上、下游检修门槽和工作闸门槽各一道,其中心相距分别为2.5m、2.65m,闸门为露顶式平面滑动闸门,工作门采用螺杆式启闭机启闭,启闭机布置在闸顶排架上面的启闭机室内。闸室下游侧布置有联接两岸道路的交通桥,交通桥采用混凝土现浇板结构,板厚0.25m,桥面宽5.0m。闸室上游设铺盖,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铺盖长5.5m,底板厚0.6m,底板下设0.0m厚C15砼垫层。铺盖两侧设C20砼翼墙,墙高在0.5~3m之间。铺盖上游端部设堆石防冲槽,防冲槽底宽1.2m,顶宽5.1m,厚1.3m,与原河床以1:20反向坡相连。闸室下游接消力池,兼防渗作用,消力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首端与堰面相接,斜坡式护坦前端坡比为1:4,深0.3m,长9.5m,底板厚0.6m,底板下铺设有0.1m厚砂垫层和0.2m厚碎石垫层。消力池后接海漫,海漫采用干砌石,厚0.6m,海漫与主河槽平,其中Y1海漫长74m,其中Y2海漫长29m。为了提高基础的承载力和抗滑能力,减小不均匀沉降,排涝闸底板及混凝土挡墙底板基础均采用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桩底入砾质粘性土层0.5m,平均桩长6m,桩径选用φ0.5m,正方形布置,桩中心距0.80m,桩间地基土层承载力取70kPa。表2-6新建排涝闸特性表闸名称桩号设计流量(m3/s)闸底板高程(m)排涝闸Y1Y0+33418.161.09排涝闸Y2Y1+28213.760.70表2-7新建排涝闸过流能力计算表闸名称设计流量(m3/s)闸孔宽(m)流量系数μ孔流淹没系数∂孔口高度he(m)堰上水深H0(m)垂直收缩系数ξ计算系数g过闸流量(m3/s)Y118.162.50.5540.702.53.610.9160.0169.8120.39Y213.762.50.5640.592.53.690.9140.0169.8117.707、桥梁工程本工程整治范围内有5座已建跨河桥梁,现状桥梁从上游至下游分别是大园桥、文镜桥、教育桥、教育老桥、滨湾路桥。教育桥、滨湾路桥梁位于现状市政道路之上,桥梁使用状况表现良好。大园桥、文镜桥、教育老桥桥下过水断面均不能满足20年一遇洪水行洪要求,均需要进行拆除重建(3座桥梁重建工程不在本次工程建设范围内)。表2-8现状桥梁一览表序号桥梁位置桥梁名称桥跨组成及长度功能10+000大园桥5×2.5m跨钢筋混凝土板梁桥,跨径总长12.5m沟通云逸路与大园村的村道20+900文镜桥2×9m钢便桥,跨径总长18m沟通教育路与西山村、城梅村的村道31+356教育桥3×25m预应力小箱梁桥,跨径总长75m沟通滨华路主干道41+690教育桥(老桥)2×10m钢筋混凝土板梁桥,跨径总长20m沟通教育路、滨华路与滨湾路的村道51+875滨湾路桥梁1×20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桥,跨径总长75m沟通滨湾路主干道表2-9现状桥梁水文条件一览表序号桥梁位置桥梁名称桥面高程桥底高程规范规定的最大高程20年一遇水位10+000大园桥4.84.544.2320+900文镜桥3.462.772.274.131+356教育桥9.237.737.234.0441+690教育桥(老桥)3.452.381.883.9751+875滨湾路桥梁5.994.914.413.96滨湾路桥扩大过水断面设计:现状滨湾路桥跨度18m,根据水文计算成果,当治理段遭遇20年一遇洪水时,滨湾路桥位置会造成上游段水位抬高,为消除其影响,将滨湾路桥上游段影响范围内堤顶高程加高,堤顶高程在现状的基础上加高0.15~0.47m,消除由雍水带来的堤顶超高不满足规范要求问题。8、凌村河(人民医院~大园桥段)机电工程本项目为凌村河(大园桥-滨湾路桥段),上游一期项目为凌村河(人民医院~大园桥段)。一期项目已完建,当时由于资金缺乏,水闸外供电线路未建设,现状水闸仅能手动启动。根据建设单位要求,对一期水闸供电线路进行完善,相应增加的电气投资纳入本项目中。一期项目主要用电负荷详见表2-10。表2-10主要用电负荷表(人民医院~大园桥段)序号水闸名称负荷名称功率(kW/台)数量备注1左5水闸LQ-15kN-6m-SD手电两用螺杆式启闭机2.212右1水闸LQ-15kN-6m-SD手电两用螺杆式启闭机2.21两两不同时工作3右5水闸LQ-15kN-6m-SD手电两用螺杆式启闭机2.21总计6.6左5水闸与邻近村庄之间的距离较远,不满足0.4kV电压等级的供电半径要求。拟在左5水闸附近设一座箱式变电站对左5水闸负荷供电。右1水闸距市人民医院约500m,可从市人民医院0.4kV配电系统引取一路电缆线路供电。右5水闸距大园村约500m,可从大园村0.4kV配电系统引取一路电缆线路供电。左5水闸箱式变电站的电源拟从大园村10kV架空线路T接取得,导线型号采用ZA-YJV-8.7/10-3*70,10kV埋地线路共长约1.5km。水闸闸门均采用鼠笼式电动机拖动,所配置电动机的容量为2.2kW,设置电动机专用自动开(停)机断路器控制,闸门电机启动采用全压直接启动方式。所有闸门电机都采用低压380V供电,启动设备简单,运行维护方便。9、本次河段治理工程各段主要工程量本次河段治理工程各段主要工程量见下表2-11,项目工程总平面布置图见附图4。表2-11项目主要工程量表序号工程名称单位数量一除杂清障工程地表除杂m2277300拆除现有水闸m360建筑物垃圾外运m360拆除弃运河道内房屋简棚m22520.43河堤内塘埂平整m320157二主河槽工程清淤、淤泥运至干化场晾晒m335776土方开挖m3105605雷诺护垫30cm厚m318600格宾挡墙1m*1mm33975土工布敷设m263341三堤防工程坑塘平整清淤、淤泥运至干化场晾晒m36182坑塘土方回填m3528351左岸堤防m3土方开挖m322890开挖料土方回填m341622外购土(堤身填筑)m315093粘性土土方填筑m337699铺草皮m237666抛石护底、护岸m319656碎石桩m85828C20砼台阶m344C20砼台阶碎石垫层m333.6格宾挡墙护脚0.5m*0.5mm3495观测墩个19位移观测点个5成品大理石水位尺个12右岸堤防土方开挖m320218开挖料土方回填m36007外购土(堤身填筑)m339574粘性土土方填筑m335548铺草皮m233942抛石护底、护岸m318442碎石桩m83658C20砼台阶m338.9C20砼台阶碎石垫层m329.4格宾挡墙护脚0.5m*0.5mm3497观测墩个18位移观测点个5成品大理石水位尺个1四堤顶路工程1左岸堤顶路公路路面-混凝土-厚度20cmm27913公路基础-大块碎石-压实厚度14cmm27913C20砼路缘石m3255草皮护坡m29422右岸堤顶路公路路面-混凝土-厚度20cmm27660公路基础-大块碎石-压实厚度14cmm27660C20砼路缘石m3246草皮护坡m2912五排涝工程1排涝涵Z1土方开挖m3350建筑物土方回填m3113C25砼箱涵m366C20砼底板m312.2C20砼翼墙m348C15垫层m311.3钢筋t7.8抛石护底、护岸-胶轮车运m313.2铜片止水-电焊m10C20砼明渠挡墙m377C20明渠底板m31672排涝涵Z2土方开挖m3311建筑物土方回填m3115C25砼箱涵m394.54C20砼底板m37.7C20砼翼墙m347.8C15垫层m39.75钢筋t8抛石护底、护岸-胶轮车运m315.3铜片止水-电焊m8.8C20砼明渠挡墙m3116C20明渠底板m31553排涝涵Z3土方开挖m3336建筑物土方回填m3141C25砼箱涵m375.63C20砼底板m37.7C20砼翼墙m347.8C15垫层m37.8钢筋t6.4抛石护底、护岸-胶轮车运m315.3铜片止水-电焊m8.8C20砼明渠挡墙m3103C20明渠底板m3137.84排涝涵Z4土方开挖m3265建筑物土方回填m3140C25砼箱涵m343.9C20砼底板m36.5C20砼翼墙m347.8C15垫层m36.8钢筋t6.1抛石护底、护岸-胶轮车运m311.6铜片止水-电焊m8C20砼明渠挡墙m392C20明渠底板m31075排涝涵Y3土方开挖m3266建筑物土方回填m372C25砼箱涵m352.3C20砼底板m312.3C20砼翼墙m347.8C15垫层m39.6钢筋t6.4抛石护底、护岸-胶轮车运m3121铜片止水-电焊m10C20砼明渠挡墙m340.32C20明渠底板m387.46排涝闸Y1土方开挖m3700建筑物土方回填m3184C15砼垫层m315C25闸室底板m365.2C25闸墩m3111.74C30砼公路桥m36C25钢筋砼柱m37.5C25钢筋砼梁板m38.3C25钢筋砼墙m38.3C25砼楼梯m34.7C25检修平台m31.8C20混凝土挡墙m3132水闸铺盖m318.7C20砼翼墙m348.2人工抛石护底、护岸-胶轮车运m317.2干砌石海漫m345铜片止水-电焊m10φ100PVC排水管m115不锈钢防盗窗套2不锈钢防盗门套1粉喷桩-深层搅拌桩(桩径60mm以内)-喷浆m273机械制作安装钢筋t22接地装置制作安装t17排涝闸Y2土方开挖m3930建筑物土方回填m3251C15砼垫层m315C25闸室底板m365.2C25闸墩m3115C30砼公路桥m36C25钢筋砼柱m37.5C25钢筋砼梁板m38.3C25钢筋砼墙m38.3C25砼楼梯m34.7C25检修平台m31.8C20混凝土挡墙m3132水闸铺盖m318.7C20砼翼墙m348.2人工抛石护底、护岸-胶轮车运m317.2干砌石海漫m375铜片止水-电焊m10φ100PVC排水管m60不锈钢防盗窗套2不锈钢防盗门套1粉喷桩-深层搅拌桩(桩径60mm以内)-喷浆m273机械制作安装钢筋t22接地装置制作安装t1六桥梁拆除工程大园桥拆除m3300文镜桥拆除m3270教育老桥拆除m3600建筑垃圾弃运m3117010、工程管理运营期管理机构:本工程是海南省文昌江综合整治工程的一部分。鉴于文昌市文昌江综合整治工程已分段实施,需设文昌市文昌江堤防管理所,属事业单位,在行政、业务技术上隶属文昌市水务局。经测算本工程共需要增设4位定编人员,其中技术管理2人、运行观测养护2人。另外需要配备2名群众护堤员,担负经常性的维修养护和护堤任务。总平面及现场布置1、工程总体布置根据《防洪标准》和《海堤工程设计规范》,凌村河防洪(潮)标准为20年一遇,堤防工程级别为4级,主要建筑物级别为4级。工程区两岸基本处于无防护的天然状态,本次规划治理段均为新建堤防段。本次规划治理河道治理段主河槽全长约1893m。为满足凌村河20年一遇设计洪水要求,同时兼顾生态修复治理原则。由于受宋庆龄纪念馆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影响,治理起点段为新挖河道段长度625m,设计河槽底宽30m,边坡比1:6,其余部分河道保持现状流向、纵坡,仅做拓宽处理,槽底宽度和边坡比与新开挖段一致。堤线的布置沿着规划的文滨东路、文滨西路并结合主河槽走向在凌村河两岸进行布置。本工程起点与上游已治理段终点衔接,终于滨湾路桥。现状河道宽度6m~22m,河道宽窄变化较大,大部分河段行洪能力不足5年一遇。本次治理河段堤距的确定以满足行洪断面需求为主,结合《文昌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中水域用地使用范围和文昌市凌村河两岸规划的文滨路范围等成果,沿文滨路内侧进行洪水治导线布置,河滩宽度为中水治导线和洪水治导线之间的宽度,堤轴线设计距离为150m,滨湾路桥附近受滨湾路局部束窄(堤轴线最短距离为148m)。修建堤防后为解决两岸堤后的排涝问题,本工程新建5个排涝涵(左岸4个、右岸1个),2个排水闸(右岸2个)。工程区大园桥、文镜桥、教育老桥,过水断面均不能满足20年一遇洪水行洪要求,均进行拆除。图2-1现状桥梁位置图图2-2堤防断面图2、施工组织(1)施工条件①施工交通工程区临近文昌市文城镇主城区,工程区附近有海文高速、S203省道对外交通,据海口市60km。工程区沿线与云逸路、教育东路、教育路、滨华路、滨湾路等城区主干道相通。对内、对外均交通便利。工程所需建筑材料及机械设备均可直接运抵工地。工程区内主要利用现有乡村道路作为施工道路与城市主干道联通,不满足行车需求的乡村道路进行适当改造。工程区两岸为天然岸坡,岸坡植被茂盛,场内交通不利,拟在堤防外布置临时道路,临时道路工程量2.662km,临时道路宽度为3m,路面采用开挖料填筑。②施工用水、用电、用风、通讯、照明施工用水:施工现场采用凌村河河水,采取“就近原则”采用钢管等方式接引或利用潜水泵抽取。施工生产生活营区生活用水则通过当地供水部门联系,从附近市政供水管路接用。施工用电:本工程施工工作面沿河道布置,各个施工工作面工期长短不一,工程区附近有10kV输电线路通过,靠近村庄区域施工供电可在工程区附近接引10kV输电线路,并设置S11-100/10变压器,沿治理河段均衡设置降压站,共布置S11-100/10变压器2台。估算临时用电线路工程量约2.3km。同时施工现场及施工生产生活营区配置一台20KW/50KW柴油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拟共配置2台柴油发电机。施工用风:本工程施工用风主要考虑到堤防工程的可能出现的石方开挖等工序有施工用风需求,用风量较小,现场根据施工情况布置1台3m3小型空压机解决施工用风问题。施工通讯:工程区范围均被当地电信局的通信网覆盖,通过当地电信局安装1部对外电话,同时用网络和传真机实现联网,从而实现与外界信息联通。项目部内部配备6部对讲机,用于施工部门与施工现场生产调度指挥需要。施工照明:施工生产生活营区、仓库等施工场地及作业面采用220V照明路线。施工场地照明拟以投光灯集中照明为主,并对局部区域辅以白炽灯加强照明,拟采用钢管制作脚手架制作灯塔,每个灯塔上搭设2~3个1000W可自由调整照射范围的投光灯。③建筑材料供应本工程施工所需的块石料、碎石料、砂料均由外购供应;堤身填筑所需的土料采用基础及河道开挖料,不足部分进行外购。工程所需的木材、汽(柴)油、水泥、钢材等均在文城镇和文昌市的相关经营部门采购供应。(2)施工导流①导流标准本堤防工程级别为4级,导流建筑物等级为5级,其导流标准采用枯水期(11月~翌年4月)5年一遇的洪水标准,高度按设计水位加0.5m超高确定。相应的水面线见下表2-12。表2-12施工设计洪水水面线桩号设计河底高程(m)11-4月施工水位(m)围堰高度(m)0+6251.033.012.50+7500.982.862.40+8500.932.72.31+0500.832.692.41+2500.732.532.31+4500.632.252.11+6500.532.092.11+8500.432.012.11+8930.41.952.1②导流方式新开挖河槽段:新开挖河道(0+000-0+625)利用旧河道导流,只需封堵新开挖河段上下游河道口。拓宽主河槽段:施工导流方式采用在堤防前修建围堰挡水,形成基坑,创造干地条件完成护岸施工。施工期期间配水泵抽水导流。③围堰结构本工程施工围堰总长约2.746km,高度按设计水位加0.5m超高确定,根据计算,围堰高度基本在2.1m至2.5m之间,根据地形的不同,围堰断面高度有所区别。围堰断面采用梯形断面的形式,顶宽1.5m,迎水面及背水面坡度均为1:0.5。导流围堰采用开挖料填筑围堰,迎水面采用土袋加彩条布护坡。围堰结构示意图如下图2-3所示,其工程量见表2-13。图2-3施工围堰典型断面图表2-13工程围堰工程量汇总表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土方填筑m38815袋装土m37936彩条布m29611④围堰工程施工和排水导流围堰拟采用开挖料填筑,导流围堰拟采用1m3挖掘机配74kW推土机进行堰体填筑施工。围堰拆除采用1m3挖掘机配合10t自卸汽车施工。土袋采用人工装袋。围堰拆除后,作为护坡草皮植土回填。主河槽护岸过程中,考虑到地下水将渗入基坑,因此需进行基坑排水,基坑排水按分段施工考虑,每段施工长度按200m考虑,抽排水采用50WQF35-15-3型多功能潜水排污泵抽水,每段施工需配置2~4台。(3)料场选择①土料场本工程开挖料主要为河槽开挖和堤基开挖,土方回填主要用于防洪堤填筑。由于本工程场地内地层地质条件特殊性,河道改道开挖有用料就近用于堤防填筑,同样堤防基础开挖有用料同样用于堤防填筑。其余填筑料均需外购。通过项目初步设计调查结果,在文昌市文城镇下田村东北侧分布有厚约9.0m的风化残丘,面积约9.0万m2。经调查现状北侧表层约2.0m为松散无用层,其下为可用层,其中粘土层厚度为3.00~5.30m,埋深0.0~2.0m,砂质粘性土厚度为3.0~13.50m,埋深0.0~6.0m,土层总厚度为8.3~13.5m,按8m计算可开采土料约70万m3,可满足料场开采需求,运距10.0km。土料场在开挖前需采用74kw推土机剥离表面腐殖土,再用1m3挖掘机开挖,10t自卸汽车运至填筑部位。图2-4土料场与本项目位置关系图②砂料场本工程所需砂料需外购,可到文昌周边地区(如文教镇等)附近的砂料场购买,运距范围约30km。③石料场本工程所需石料需外购,可到文昌周边地区(如蓬莱镇)附近石料场购买,运距范围约45km。工程所需的砂石料均采用外购,工程区不设砂石料加工系统。④钢材本工程所需钢材可以到文昌市购买,距工程场区路程约8km。⑤混凝土工程区临近文城镇主城区,工程区所处地理位置商品混凝土丰富,本项目采用商品混凝土,可就近选择可靠的商混公司购买商品混凝土解决混凝土供应问题。3、施工布置情况项目永久占地面积为352657.66m2,临时用地面积为59300m2。工程建设用地范围内共涉及房屋及附属设施面积2520.43m2,均为居民违建房或养殖牲畜圈,不涉及搬迁安置。(1)施工生产生活营区项目拟在河道右岸布置1个施工生产生活营区,临近大园村布置,占地面积约为1500m2,建筑面积约为500m2。营区作为项目管理、分包队伍的生活营地。施工生产生活营区位置见附图5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本工程拟在施工生产生活营区附近设1个综合仓库、综合加工厂、工具仓库,同时设1个临时材料堆放场,主要用于储存和堆放材料,如木材、钢筋等施工材料,主要材料储存量按照施工高峰期7天的材料用量考虑。工程区内材料通过10t自卸车运输。表2-14施工辅助设施用地情况表项目建筑结构建筑面积(m2)占地面积(m2)综合仓库棚建结构500600综合加工厂棚建结构500600临时材料堆放场棚建结构400500工具仓库棚建结构650650合计19402350(2)施工便道项目拟在河道两侧顺河岸布置临时道路,临时道路用于堤防填筑以及河道清淤,临时道路工程量约2.662km,分别布置在河道岸边滩地和堤防附近。临时道路根据规范进行设计,初拟为路面宽3m,路面采用开挖料填筑。4、项目与文昌市云逸路东延长线项目(二期)河道段位置关系根据《文昌市云逸路东延长线项目(二期)环境影响报告表》,该项目现状河道施工地理位置:现状河道在道路中心桩号为K0+350(E:110°46′3.214″,N:19°35′53.386″)附近进行截流,截留长度为502.3m,现状河道在道路中心桩号为K0+350(E:110°46′3.214″,N:19°35′53.386″),附近需填复100m,临时改线河道开挖方远大于现状河道回填方,因而回填料可从开挖土方中选取,无须再进行土料的外购或开采回填料。临时改线河道施工地理位置:改线河道在道路中心桩号为K0+410(E:110°46′9.201″,N:19°35′52.768″)附近,穿越项目所设桥梁桥跨(第二跨)后向北延伸接入现状河道,改道实施长度约为469.414m。《文昌市云逸路东延长线项目(二期)环境影响报告表》中凌村河现状河道、临时改线河道以及规划河道范围图见下图2-5。图2-5凌村河现状河道、临时改线河道以及规划河道范围图施工方案1、施工工艺本工程施工内容主要包括新挖河道、原河道清淤处理、堤防开挖回填工程、新建排涝涵、闸工程以及阻水建筑物的拆除工程。整体施工程序为:对工程区内场地进行地表除杂后修建临时道路、阻水建筑物拆除,新挖河道及原河道清淤可同步进行,新挖河道开挖有用料可用于土方填筑,可根据施工进度要求安排其施工顺序。(1)地表除杂施工根据本工程建设范围,工程地表除杂工程量为277300m2,工程区现状河道两岸分布大量荒地、鱼塘,岸边灌木丛生,水草低矮灌木发育,部分治理段还生长这木麻黄、幼槟榔、椰树以及乔木。同时工程区内目前仅布置有少量村道联通。本工程地表除杂主要清理杂草,采用机械配合人工的方式。机械设备通过村道进入施工场地后修建临时道路进行施工。主要利用堤基范围优先为主要施工通道。临时道线路大多穿过荒地、林区,修筑便道前,先清除表层植被,在能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避开乔木、附属物,对于无法避开的乔木、红树林树种采取移栽方式处理,树带及荒地根据杂草的密度深度、根系的深度,需清表土层深度为150mm。在路基施工前,将清除下来的杂物用反铲装车,用自卸汽车运至建设单位指定的地点。临时道路修建采用开挖无用料填方处理。林区内清表施工由于数目茂密,反铲无法转身,只能逐段施工。树带及荒地根据杂草的密度深度、根深度,清表土层深度取10cm。施工方法为挖掘机由临时进入林区逐行清理。首先挖掘机将挖掘机大臂前方范围内的灌木、杂草、杂树挖除后攒堆,挖掘机再将清表后高处的土方挖除,填至低处,整平后挖除后攒堆,挖掘机再将清表后高处的土方挖除,填至低处,整平后清理至规划边线处。每行清理完后,挖掘机倒出林区,并将挖出后攒堆的杂草、树根、灌木、乔木、腐土慢慢移至临时道路边,用挖掘机装车,用自卸汽车运出场外指定地点。水塘清表、清淤施工方法为反铲有临时道路进入水塘,进入前将展臂范围内的乔木、灌木、荆棘、杂草挖除,挖掘机再修建一条施工便道下至水塘,将水塘内的荆棘、杂草挖除,挖出后的杂草、树根、灌木、乔木、腐土放至水塘边,再用挖掘机由水塘内转运至便道边攒堆,用挖掘机装车,用自卸汽车运至指定地点。(2)河道清淤治理起点段新挖河道段长度625m,设计底坡坡度为0.5‰,设计河槽底宽30m,边坡比1:6,其余部分河道保持现状流向、纵坡,仅做拓宽处理,槽底宽度和边坡比与新开挖段一致。堤防底部为水塘处先清除0.5m厚淤泥再进行土方回填,主河道及水塘均涉及清除淤泥。本工程河道清淤采用直接挖运法,即采用水陆两栖挖机直接开挖,利用10t自卸汽车水平运输(车厢需密封,较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至淤泥干化场,干化后使用密闭汽车将干化后的淤泥外售给制砖厂综合利用。临时淤泥干化场可使淤泥含水率降到85%左右,这样外送的淤泥体积将缩减至原来的五分之一,大大减小了外送的运输成本。本项目共设置6处淤泥干化场,位置详见附图5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每一处干化场分为四格,每格平面尺寸为5×33m。具体设置如下:1)淤泥干化场人工排水层分两层,上层砾石,粒径3-5mm,厚150mm;下层砾石,由上到下逐渐增大,粒径10-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