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开放型试题经典示例_第1页
中考语文开放型试题经典示例_第2页
中考语文开放型试题经典示例_第3页
中考语文开放型试题经典示例_第4页
中考语文开放型试题经典示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语文开放型试题经典示例近两年来,开放型试题在中考试卷上的权重越来越大,如何有效引导学生解答这一类试题就成了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目前,大多数学生面对这一类试题时,还仅仅是“凭感觉做题”,于是得分率就偏低。其实,这一类试题在解题思路上也大有规律可循,只要我们能够变“凭感觉做题”为“靠规律解题”,自然就可以大大提高其得分率。笔者在认真研究各地中招试题及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一些开放型试题的解题规律(约20余类),以期能给大家带来些帮助。(一)话题类精点:紧扣话题,选一角度,申明观点,讲点理由。例释:例⒈“充满良好习惯的生活,才是合于‘自然’的生活”,合于“自然”的生活应是怎样的生活,谈谈你的看法。

——哈尔滨市2003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第27小题例⒉

抗“非典”引发了人们的一些深思,你是怎么想的,谈谈你的见解。(50字左右)

——贵阳市2003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第32小题例⒊上文阐述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请从中选择一点,谈谈你的看法。——安徽省2003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第13小题上面所选的三道例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让我们围绕某一话题谈谈自己的见解或看法。这一类题在解答过程中,我们应从四个方面去把握答案:①紧扣话题

这是一个基本前提,如果组织的答案脱离了话题,自然就不行了。②选一角度

一般这类题可以切入的角度很多,在组织答案时,我们只需选取一点即可,不能东说西道,多点开花。③申明观点

自己赞成什么,反对什么,用一句话概括出来,态度一定要明朗,不能模棱两可。④谈点理由

作为一道小题,它不要求我们展开论述,只需围绕自己的观点,用三两句简单说一下自己的理由就可以了。如例⒉我们就可以这样来答题:我认为“非典”并不可怕,因为“非典”并非不治之症,已经康复的患者就是最好的证明,我们应当坚信,只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去预防、治疗,“非典”一定会远离我们而去。

(二)矛盾类

精点:先作结论,再分说作用或含义,最后点明二者合用有何意义。例释:例⒈“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荔枝蜜》)一句中加点的词语是否矛盾?为什么?例⒉本文以“坐看黄河”为题,文章中又写“我们已静坐不得徘徊不得,只能与她同行”,二者是否矛盾?为什么?

——黑龙江省2003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第24小题从上例可以看出,这一类题的特点,就是故意就看似矛盾实则统一的两个方面设题。解答这一类问题,一般应遵循以下思路:①先作结论

要么矛盾,要么不矛盾,我们要有一个明确的答复。②分说含义或作用

接下来就需要说清楚这两个方面各自的含义或作用。③最后点明二者合用有什么意义或是有什么表达效果。如上例⒈参考答案:不矛盾,“渺小”是指蜜蜂形体微小,生命短暂;“高尚”则指其精神伟大,品质崇高。二者合用,更能突出蜜蜂的精神和品质特点。

(三)想象类精点:围绕中心,联系语境,鼓励创新。例释:例⒈请展开想象,运用恰当的修辞方法,将“童年”、“风筝”、“天空”这三个词扩展成一段文字,描绘一个画面。

——哈尔滨市2003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第8小题例⒉玉带滩风景绝美。请依据文中第三自然段对“玉带滩”的简要描述,发挥想象,对玉带滩及周边景致作具体描写。

——海南省2003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第18小题例⒊亚当斯听到校长宣布的结果时会有怎样的表现?请通过合理想象加以简要描写。

——河北省2003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第24小题这几个例子命题的角度虽有不同,但在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做题这一点是相通的,我们在做这一类题时,只要把握信以下三点,就应该能写出比较理想的答案了:①围绕中心

尤其是例⒈类的题,首先必须确定一个中心,然后围绕这个中心展开叙写,否则漫无目的,东拉西扯,自然也就做不好题了。至于例⒉例⒊类的题,在叙写时也必须围绕中心才能做到言之有物。②联系语境

如例⒉,就必须写玉带滩的“美”,例⒊则必须写亚当斯的表现,答案若脱离了这样的语境,也就不合要求了。③鼓励创新

思维的新颖性是这一类题考查的一个目标,因此我们在做题时要力求写出个性,写出特点,力争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四)仿句类精点:析原型,定格式,关注句式和修辞。例释:例⒈

2003年5月21日,中国登山队员再次成功地登上了珠穆朗玛峰,这一壮举给全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请仿照下面的例句,再写出一个赞扬他们的句子。例句:你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______________。

——山东省2003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第6小题例⒉

紧接下句再写两个句子,要求与下句的话题一致,句式、修辞手法相同。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朵花的花园;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只鸟的树林;_______________。

——兰州市2003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第8小题仿句类题,顾名思义就是仿照例句再写一个句子。这类题的解题思路是:①析原型

即分析例句的基本格式,尤其要关注其句式特点及修辞方法。②定格式

根据例句的句式特点及修辞方法,确定所写的句子应有的格式。③关注句式和修辞根据格式创写句子时,应特别注意所采用的句式是否和例句相同、修辞运用的是否恰当。(五)补充类精点:内容要上下贯通,格式要前后相合。例释:例⒈根据你的理解,仿照加点的部分,将下面这段话补充完整。见了大河的汹涌,没见过大山的巍峨,真是遗憾;见了大山的巍峨,没见过大海的浩瀚,仍然遗憾;见了大海的浩瀚,__________,依旧遗憾;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是遗憾。出发吧,永远出发。世上有不绝的风景,人有不老的心情。

——天津市2003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第25小题例⒉仿照画线句的句式,在空格处写上两个与前边意思连贯的句子。让自己的生命为别人开一朵花:一次无偿的献血是一朵花,一句关切的问候是一朵花,一次善意的批评是一朵花,________,_________……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能为别人生活绚丽而付出的人是不寻常的人。

——河南省2003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第4小题这类题的解题关键要把握住两点:①内容要上下贯通

补写的句子,在内容上一定要与提供的语境相吻合,力求做到上下贯通。②格式要前后相合

尤其要注意补写句子的句式、修辞,一定要和其前后的句式、修辞相一致。如例⒉我们就可以补写“一声深情的祝福是一朵花”,但若写为“为他祝福吧”就不合格式了。(六)指代类

精点:

回首望月找前句,拨草寻蛇细搜求,

答案需用原词句,小心错失某一头。例释:例⒈

第2段说“这是被古今中外许多人的成功经验证明了的”,“这”指的是_____________

——呼和浩特市2003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第19小题例⒉

文章第③段划线句子“由此看来”的“此”指代哪些内容?

——济南市2003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第19小题例⒊

文中加横线的“那多有趣”的“那”指的是______________

——山西省2003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第21小题这一类题都是围绕“某一代词”设题,让我们找出其具体指代的内容。在解答时,应把握住以下三点:①回首望月找前句,拨草寻蛇细搜求。这一类题的答案,都在“代词”前的句子中,要么是某个词语,要么是整个句子,有的和“代词”紧紧相连,有的还需往前找几个句子,所以一定要认真搜求,不可盲目作答。②答案需用原词句。这一类题在作答时,一定要用原文中的词句,或者是根据具体情况借用原词句来概括,不能随意发挥,因为“代词”指代的内容一定在原句之中。③小心错失某一头。如例⒉中的“此”字,指代的内容就包括地表情况、地表植被、地表湿度和积雪覆盖等因素,在做题时,针对一个代词指代多项内容的情况,一定要看仔细,列全面,切不可抓住一点就自认为完事大吉。

(七)语境析词类精点:联系上下定义项,原句当中有文章,

左看右看仔细看,定会发现准答案。例释:例⒈

第③段中,作者说:“大自然之所以创造出会思维的生物,也许是有深意的”,这种“深意”应怎样理解?

——安徽省2003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第10小题例⒉

快速浏览全文,写出“平台”一词的本义和在电脑业、其他行业中的不同含义。本义:________________电脑业:___________________其他行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西省2003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第12小题例⒊在标明B的段落中,作者说“她还是感到一种莫名的委屈和酸楚”。你能说出“她”的委屈和酸楚是什么吗?

——海南省2003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第8小题这一类题要求我们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解析词语的含义,做这一类题时,一般不能按照字典、词典上的固定答案来回答,而应紧紧围绕该“词语”所处的语言环境,结合原文中的相关词句做出具体的分析。“联系上下定义项,原句当中有文章,左看右看仔细看,定会发现准答案。”就是告诉我们,这一类题的答案一定在原文当中,只要联系上下文仔细推敲,就一定能够准确地找出来。如例⒊我们认真阅读一下文段,就不难看出,“她”的委屈和酸楚指的就是同学里有人笑话好她。(八)追因类精点:带着问题,慢读细品,巧借词句,联系中心。例释:例⒈

从文中看,除安嫂子的支持外,还有什么原因促使“我”走上抗“非典”战场?——贵阳市2003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第28小题例⒉

为什么说“真诚是火”,“真诚是水”?(可用文中原句回答)——南京市2003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第19小题例⒊

在预报沙尘暴应考虑的两方面的因素中,作者重点说明了哪方面的因素?为什么?——济南市2003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第18小题例⒋

“他只好把话咽了回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河南省2003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第7小题这一类题出现的频率很高,涉及到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等各种文体,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解答这一类题的基本思路可概括为三点:①带着问题,慢读细品。在浏览全文的基础上,然后带着问题到相关的文段部分慢读细品,认真推敲,反复琢磨。②巧借词句。这一类问题,大多可以从原文中找出相关的词句作答,如若没有原句,至少也要选取一些关键性词语来进行概括,这样可以提高答案的准确率。③联系中心。在挖掘问题的原因时,一定要善于和文章的中心联系,且在不同的文体当中,应有不同的侧重。一般来讲,记叙文中,应和中心思想,人物的感情、思想、性格、品质挂钩;议论文中,应和中心论点挂钩;说明文中,应和说明对象的特征挂钩。(9)定序类精点:

联系上下看仔细,主次顺承照搭配。

客观规律不能违,确立顺序凭关系。例释:例1

第②段横线上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空限填2字)

——江西省2002年中考试题第18小题

例2

为什么③④两段的顺序不能颠倒?

——安徽省2002年中考试题第19小题

例3〔甲文〕中画横线的部分连用三个短语刻画马教授的形象。这三个短语的顺序能不能调换?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广西壮族自治区2003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第16小题这一类题牵涉到确定词语、句子、甚至段落在文中的次序,一般来讲,这些词语、句子或段落与上下文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常见的有主次、顺承、照应、对比等,如例1中应填的三个词语“温度”、“压力”、“气源”,就与上文之间存在着先后照应的关系。在解题时,我们只要理清了这些关系,然后根据关系来确定词语、句子及段落的顺序,一切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另外需要一提的是,涉及到词语类题时,我们还要注意到词语的搭配问题。(十)删除类精点:说清含义或作用,点明去后何不同,

“删词”落到语言上,“句段”落到效果中。例释:例1

第③段中加点的“大体”一词不能去掉,为什么?

——北京市2003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第21小题

例2

如果没有第⑧段,文章也很完整。那么这一段还有没有必要?为什么?

——陕西省2003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第14小题

例3

作者在(10)~(14)段中,对雪山向日葵特点形成的原因进行了一系列的猜想,删去这些内容行不行?为什么?

——陕西省2002年中考试题第15小题

这类题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删词”,二是“删句”,三是“删段”。解题时,基本的思路是一致的,首先要说清楚这个“词”或“句”、“段”在文中的含义或作用,然后角度一转,点明如果去掉后会有什么影响。需要指出的是,“删词类”题的答案,一般要落脚到“语言特点”上,“删句、段类”题的答案一般要落脚到“表达效果”中。如上例1就可以这样确定答案:“大体”是绝大多数的意思,起限制作用,如果去掉,就变成了“全部尚在标准允许范围之内”,这与事实不符,破坏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所以不能去掉。而例3则可以这样确定答案:不行,因为正是在这一系列的猜想中,表现出了雪山向日葵与众不同的特性,如果去掉,就不能产生这种引人深思的表达效果了。另外,做这一类题时,究竟答案的落点该定在哪一种“语言特点”或“表达效果”上,要能够区别对待,如“删词类”题,一般来讲,在说明文中,要落脚到“语言的准确性”上,在记叙文中,则变为“语言的真实性、生动形象性”,在议论文中,就又变成“语言的严密性、逻辑性”了。

(十一)换词类题精点:分说含义(或作用),找出异同,

指明换用,

有何不足。例释:例1

将结尾第二段中“父亲对我吆喝道”改为“父亲对我亲切地说”会影响原意表达吗?说出理由来。

——宁夏回族自治区2003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阅读(三)第3小题

例2

“北边远处一个红闪,像把黑云掀开一块”一句中加点的词“掀开”能否换成“撕”,为什么?

——河南省2001年中考题第10小题换词类题,最关键的是要搞清楚相关的两个词语在含义、作用上的不同。在解题时,可按以下两步组织答案:①分说含义(或作用),找出异同。②指明换用,有何不足。如上例2就可这样确定答案:不能,用“撕”显得闪电威力小,用“掀”则能充分显示出闪电的气魄和威力,如果换用,就没有原文形象传神。(12)赏析类精点:抓关键词,记常用语,既考虑具体内容,又考虑艺术特点。例释:例1

品味下面句子的精彩之处。(任选一句)

①花如云,花如海,花如霞。②就是到了严冬,它那无叶的枝条也在孕育着一个春天的花潮。——南京市2003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第12小题例2

⑦⑧⑨三段集中描写了野菊花的性格和气质,请从中找出一个你最喜爱的句子,并分析其表达效果。——山东省2003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第24小题例3

下面是联想公司的一句广告语,请简单说说它好在哪里。“如果没有联想,世界将会变成怎样?”解赏析类题时,一般应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具体内容,二是艺术特点,在组织答案时,要善于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并且了解常用的描写方法、修辞方法的作用,记住表达其作用时的常用语,如生动、形象、严密、真实等。如例3,我们就可以这样组织答案:这句广告词中“联想”一词一语双关,既指“联想电脑”,又指“人的联想力”和“联想活动”,二者巧妙联结,生动形象地突出了“联想”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在极大程度上会引起人们对“联想心脏”的关注。(十三)哲理启示类精点:巧挖比喻、象征、引伸,

选准一点,联系实际。例释:例⒈

不管游历名山大川,风景名胜,或是身处山村、城市小巷,只要用“爱美的心理和审美的敏感”去欣赏,那么处处皆景观。请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从大自然的景观中受到什么陶冶或启迪?

——贵阳市2003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第25小题

例⒉

读完本文,结合你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理解,谈谈你从野菊花身上得到了哪些启示。

——山东省2003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第25小题例⒊

本文结尾写道:“你没有金光大道可走,还得靠那沉重的脚步老老实实地挪向前。”这句话向我们揭示了什么样的人生哲理?

——吉林省2002年中考试题第22小题这类题常结合具体语句或物象的比喻、象征、引伸义进行设题,因此解题时,在阅读文章的前提下,首先应认真琢磨命题中所涉及语句或物象的相关含义,如例⒉中的野菊花,通过阅读我们可以看到在它的身上有“勇敢和进取”的精神,有“宁愿入汤入药、成渣成泥,决不任人摆布、供人亵玩”的品质,有“不惑无悔”的性格和气质,有“不固守现状”的思想,有“如战胜者的狂放”,搞清了这些,接下来的启示就“叙之有源”了。第二,我们在谈所得到的启示时,按说“横看城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可以从多角度去谈,但在“考试”这个特殊的环境条件下,时间及答题的字数都有限制,这样,我们就需要“选准一点,联系实际”,来确定具体的答案,切忌面面俱到。只有选准一个角度,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具体感受,才能言有中心,叙之有物。(十四)献策类精点:扣紧问题,切合实际,鼓励创新。例释:例⒈

结合上文,根据你的见解,给学校图书馆提三条建议。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庆市2003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第24小题例⒉

假如你周围也有西奥这样的人,你会给他什么忠告(不同于文章中校长的提醒)?请写在下面。

——河北省2003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第27小题例⒊

除上文所说之外,你认为防治“非典型肺炎”还有哪些好的方法?(联系生活实际,不超过30字)——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03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认识非典型肺炎》语段阅读第6小题。例⒋

你认为当今的中学生应怎样挤时间加强课外阅读?

——2002年甘肃省中考试题第28小题这几道题涉及到提建议、谈看法、说方法、找措施等,均可归为“献策类”题,解这一类题时,一般来讲应抓住三点:①扣紧问题。即紧紧围绕所要解决的问题想办法,拟措施,如果自己的设想脱离了题中的具体要求,即使答案再完美都不能算正确。②切合实际。我们在设计答案时所提的建议、措施等,一定要联系生活实际,力求能够切切实实地解决问题,不要只说一些无用的空想。③鼓励创新。设计这一类题时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要考查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这样,我们在解题时就应该追求想出新点子,找到新方法,提出新建议,拟定新思路。如上例⒋我们就可以这样来设计答案:参考(一):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把课外阅读当作调节脑筋的一种休息方式,这样既可增长知识,又有利于身心健康。参考(二):中学生时间紧,作业多,任务重,课外阅读在一天内不宜贪多,但若每天坚持二、三十分钟还是可以做到的,只要这样持之以恒,时间久了,定会大有收获。(十五)积累类精点:积累时分门别类,运用时对号入座。例释:例⒈

根据你平时的积累,请分别写出有关“成功”、“幸福”、“奋斗”方面的名言警句,每方面写出一条即可。——辽宁省2003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第20小题例⒉

文章第五段、第六段中作者深情礼赞文学长者的光辉。除托尔斯泰外,你最敬佩的文学家是谁?请结合他(她)的一部名著谈一谈你的收获。

——吉林省2003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第23小题例⒊

“苦,可以折磨人,也可以锻炼人”,根据这一观点,为第⑦节补充一个典型事例。(50字以内)

——南京市2002年中考试题第20小题例⒋

在你读过的古诗中,有许多表达作者理想抱负的名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陕西省2003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第1(3)小题这类题意在考查学生平时知识积累的功底,主要涉及到名言警句、名著知识、补充论据、名诗佳句等。真正要做好这一类题,没有捷径可走,非在平时下苦功夫不可。只有平时广泛涉猎,博闻强记,在解题时才能信手拈来,游刃有余。不过,此类题相关的知识浩如烟海,任谁也不可能尽数记会。怎么办?如果我们能够将这些知识来个分门别类,然后每一类有针对性地准备上几条,解题时再适当地灵活变通,对号入座,自然就可收到不错的效果了。(十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