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新高考生物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秀丽线虫细胞中有一类单链piRNA。它能使入侵基因序列沉默而无法表达。进一步研究发现秀丽线虫细胞的内源基因中具有某种特殊的DNA序列,可帮助其抵御piRNA的沉默效应,从而实现相关基因表达。下列相关推测错误的是()A.特殊DNA序列识别piRNA是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实现的B.秀丽线虫细胞中piRNA的合成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C.特殊DNA序列和piRNA中相邻碱基之间的连接方式相同D.piRNA作用模式的研究有助于人们全面认识基因组的表达机制2.细胞通过分裂来增加数量,不同分裂方式的过程中细胞进行的生理活动有所不同。下列与细胞分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需要完成DNA和中心体的复制B.减数分裂维持了生物亲子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C.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D.有丝分裂保持了细胞在亲子代之间的遗传性状的稳定性3.用柳树的枝条浸出液来处理扦插枝条,可早生根1-3天,存活率提高10%-20%,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柳树枝条浸出液中的调节物质主要是吲哚乙酸B.幼嫩枝条中的调节物质主要由幼嫩组织中相应腺体分泌C.植物激素发挥完作用后会被灭活,不能反复使用D.插条生根过程中存在着细胞的分裂和分化4.用2mol·L-l的乙二醇溶液和2mol·L-1的蔗糖溶液分别浸泡取自同一部位的植物表皮,每隔相同时间在显微镜下测量视野中若干个细胞的长度x和原生质体长度y(如图1),并计算x/y的平均值,得到图2所示结果。对结果曲线分析中错误的是()A.2mol·L-1的乙二醇溶液和2mol·L-1的蔗糖溶液的渗透压相等B.a点前比值不变说明表皮细胞水分子进出平衡C.b点前表皮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大D.c点后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5.某些效应T细胞在癌组织环境中会合成两种细胞膜蛋白(CTLA-4、PD-1),这两种膜蛋白对效应T细胞的杀伤功能具有抑制作用。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两位科学家,是因为他们发现了以上两种膜蛋白的特殊抗体,并成功将其用于癌症的治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内癌变的细胞会成为抗原,被效应T细胞攻击B.提高CTLA-4、PD-1的活性,细胞免疫功能将增强C.通过使用两种膜蛋白的特殊抗体可直接杀灭癌细胞D.癌细胞一定是诱导效应T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后合成了CTLA-4、PD-16.下列有关高等植物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组成核糖体的化学成分中不含P元素B.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核中均含有核酸C.线粒体和叶绿体具有双层膜D.破坏高尔基体后,可能会形成双核细胞7.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用黑藻叶为材料观察细胞的叶绿体B.可以用菠菜叶的下表皮细胞为材料观察叶绿体C.可以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为材料在高倍镜下观察细胞膜的亮-暗-亮三层结构D.可以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为材料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8.(10分)下列有关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离心、振动、电激等物理方法是直接诱导植物细胞融合的重要手段B.用原生质体制备人工种子时,要把原生质体置于等渗溶液中,防止细胞破裂C.骨髓瘤细胞经免疫处理,可获得单克隆抗体D.核移植克隆的动物,其线粒体DNA来自供卵母体二、非选择题9.(10分)γ-氨基丁酸和某种局部麻醉药在神经兴奋传递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此种局麻药单独使用时不能通过细胞膜,如与辣椒素同时注射才会发生如图所示效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1可知,γ-氨基丁酸是一种_____________可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_____________,抑制了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2)γ-氨基丁酸发挥完作用后,会立即被_____________,是一种可逆的神经抑制效应。(3)局麻药和γ-氨基丁酸的作用效果___________(填“相似”或“相反”)。据图分析该局部麻醉药的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4分)科研人员对一种气孔发育不良的拟南芥突变体进行研究,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回答下列问题。(l)光照强度为750μmol.m-1.s-1时,野生型拟南芥每秒固定CO1的量是___μmol.m-1.。(1)据图可知,气孔发育不良会影响拟南芥的__________填“光合作用”“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3)弱光下,野生型和突变体的光合作用强度无显著差异,原因是__________。(4)据图可知,光照强度为150-1150μmol.m-1.s-1时,限制突变体光合作用强度的自身因素可能是_________,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_。11.(14分)人和哺乳动物体内的脂肪组织可分为白色脂肪组织(WAT)和褐色脂肪组织(BAT),二者可以相互转化。WAT的主要功能是将多余的糖等能源物质以甘油三酯的形式储存起来。BAT则专门用于分解脂质等以满足额外的热量需求。研究人员对小鼠BAT代谢进行了相关研究。(1)图1是小鼠WAT和BAT细胞结构模式图。从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角度分析,WAT转化为BAT之后产热效率提高的原因:_________,体积变小,相对面积增大,易于分解产热;________(细胞器)增多,产热增加。(2)雌激素相关受体γ(ERRγ)与BAT代谢密切相关。科研人员利用无活性DNA片段构建重组DNA,导入野生型小鼠(WT)_________细胞,使其插入ERRγ基因内部,导致ERRγ基因发生__________,获得ERRγ基因缺陷小鼠(KO)。将两种小鼠同时暴露在4℃冷环境中进行实验,结果如图2。在第6小时_________小鼠全部死亡。结果说明蛋白质___________________与抵抗寒冷关系密切。(3)检测两种小鼠在4℃冷环境中体内BAT和WAT的数量,计算其比值(BAT/WAT),结果如图3,由此可推测___________________。(4)进一步测定两组小鼠BAT细胞代谢水平,结果如图4。据图可知,KO小鼠和WT小鼠的BAT细胞氧化分解等量能源物质所产生ATP比值为_____________。同时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发现,KO小鼠的UCP-1基因表达量显著低于WT小鼠,科学家最终将UCP-1蛋白定位在线粒体内膜上。结合图4结果推测,UCP-1蛋白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综上研究可知,ERRγ,在相关激素的调节下,通过促进__________________;促进____________的表达使产热增加,这样的调节过程使小鼠适应寒冷环境。12.果蝇的腹部有斑与无斑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有斑性状由B基因控制,无斑性状由b基因控制,杂合子在雌雄个体中的表现型不同。红眼与白眼由另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现用无斑红眼(♀)与有斑红眼(♂)进行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表现型性别无斑红眼有斑红眼无斑白眼有斑白眼雌果蝇6/162/1600雄果蝇1/163/161/163/16(1)控制眼色的一对等位基因A和a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2)亲代有斑红眼(♂)的基因型为_______,若只考虑果蝇腹部斑纹性状,则在雌果蝇中表现为无斑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3)若想确定F1中有斑果蝇的基因型,现从F1个体中选择亲本进行杂交实验,且预测实验结果为:①若杂交后代雌果蝇均为有斑,则F1中的有斑雄果蝇的基因型为BB;②若杂交后代雌果蝇出现了无斑,则F1中的有斑雄果蝇的基因型为Bb。请利用遗传图解表示上述判断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析】
1、基因的表达即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包括两个阶段:基因是通过控制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控制蛋白质合成的。整个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主要阶段。转录:转录是指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翻译是指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2、题干中的信息:单链piRNA能使入侵基因序列沉默而无法表达,秀丽线虫细胞的内源基因中具有某种特殊的DNA序列,可帮助其抵御piRNA的沉默效应,从而实现相关基因表达。【详解】A、特殊DNA序列能特异性识别piRNA是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实现的,A正确;B、秀丽线虫细胞中piRNA是一类小RNA,由DNA转录而来,故合成时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B正确;C、DNA中一条链上的相邻碱基是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相连,两条链之间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单链piRNA相邻碱基之间通过核糖—磷酸—核糖连接,C错误;D、研究PiRNA的作用模式,能有助于人们更加全面地认识基因组的结构和表达机制,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需要考生结合题干中的该细胞中基因表达的调控的过程,结合教材基因表达的知识进行分析。2、B【解析】
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有丝分裂形成的是体细胞和原始的性腺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是生殖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一半。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能够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详解】A、DNA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中心体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在分裂的间期复制形成两个中心体,A正确;B、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一半,受精作用使染色体数恢复到和体细胞相同,所以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维持了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B错误;C、正常情况下,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C正确;D、有丝分裂过程中,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复制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保持了亲、子代细胞遗传性状的稳定性,D正确。故选B。3、B【解析】
生长素及其类似物的生理作用:促进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特点:具有双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赤霉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物的增高,促进种子的萌发和果实的发育;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详解】A、生长素能促进枝条生根,说明柳树枝条浸出液中的调节物质可能为吲哚乙酸,A正确;B、浸出液中的调节物质是由一定的部位产生的,而不是由腺体分泌的,B错误;C、植物激素发挥完作用后也会被灭活,不能够反复利用,所以需要源源不断的产生激素,C正确;D、生根的过程存在细胞的分裂和分化,D正确。故选B。4、B【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x和y分别代表细胞的长度和原生质体长度y,故x/y的比值越大,证明细胞失水越严重,据此分析作答。【详解】A、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有关,2mol·L-1的乙二醇溶液和2mol·L-1的蔗糖溶液的渗透压相等,A正确;B、由题图可知:a之前不变的原因是一开始细胞失水较少,原生质体与细胞壁还未分离,B错误;C、据图分析可知:b点时x/y的比值达到最大值,此时细胞失水达到最大值,证明b点前细胞逐渐失水,故表皮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大,C正确;D、c点时置于乙二醇溶液中的x/y的比值达到最大,此后逐渐变小,证明细胞吸水,即c点后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D正确。故选B。【点睛】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表现:液泡由大变小,细胞液颜色由浅变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5、A【解析】
免疫是指身体对抗病原体引起的疾病的能力,特异性免疫包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对抗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和癌细胞,此外也对抗移植器官的异体细胞。体液免疫为效应B细胞产生和分泌大量的抗体分子分布到血液和体液中,体液免疫的主要目标是细胞外的病原体和毒素。这些病原体和毒素在组织和体液中自由的循环流动时,抗体与这类细胞外的病原体和毒素结合,致使病毒一类的抗原失去进入寄主细胞的能力,使一些细菌产生的毒素被中和而失效,还可使一些抗原(如可溶的蛋白质)凝聚而被巨噬细胞吞噬。【详解】A、人体内癌变的细胞会成为靶细胞,被效应T细胞攻击,A正确;B、CTLA-4、PD-1这两种膜蛋白对效应T细胞的杀伤功能具有抑制作用,提高CTLA-4、PD-1的活性,细胞免疫功能将减弱,B错误;C、抗体不能直接杀灭癌细胞,C错误;D、从题干中无法看出癌细胞一定是诱导效应T细胞发生基因突变,也有可能是影响了基因选择性表达,使其合成了CTLA-4、PD-1,D错误。故选A。6、A【解析】
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核酸是细胞中重要的遗传物质,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磷脂和核酸的组成元素都含有P。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在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分泌有关。【详解】A、核糖体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RNA中含有P元素,A错误;B、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存在,RNA主要在细胞核内转录形成,在叶绿体、线粒体中也有分布,B正确;C、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C正确;D、植物细胞中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因此破坏植物细胞的高尔基体可能会形成双核细胞,D正确。故选A。7、A【解析】
叶绿体为绿色,主要存在于叶肉细胞中,可用高倍显微镜直接观察。细胞膜暗——亮——暗三层结构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详解】A、黑藻叶片小而薄,并且细胞呈单层分布,叶绿体大而清晰,可直接制作装片观察,A正确;B、菠菜下表皮带有少量叶肉才可以观察叶绿体,因为表皮细胞一般不含叶绿体;B错误;C、细胞膜结构的暗——亮——暗三层结构要在电子显微镜下才可看到,C错误;D、“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需要染色,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为紫色会干扰实验结果,D错误。故选A。【点睛】答题的关键在于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实验材料和工具。8、D【解析】
1、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的比较:项目细胞融合原理细胞融合方法诱导手段用途植物体细胞杂交细胞膜的流动性,(细胞的全能性)用酶解法去除细胞壁后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离心、电刺激、聚乙二醇等试剂诱导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获得杂交植株动物细胞融合细胞膜的流动性用胰蛋白酶处理使细胞分散后,诱导细胞融合离心、电刺激、聚乙二醇、灭活病毒等试剂诱导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技术之一2、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既能大量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3、体细胞核移植:又称体细胞克隆,作为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常用技术手段,即把体细胞移入去核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能发育为新的胚胎,这个胚胎最终发育为动物个体.用核移植方法获得的动物称为克隆动物。【详解】A、离心、振动、电激等物理方法可促细胞融合,但是不能直接诱导植物细胞融合,植物细胞需要先去除细胞壁形成原生质体才能融合,A错误;B、制备人工种子,需要用完整植物细胞,借助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来实现,不需用原生质体,B错误;
C、能产生抗体的是浆细胞,骨髓瘤细胞不能产生抗体,C错误;
D、核移植克隆的动物,需要供核一方和供质一方(一般用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卵细胞的细胞质),其线粒体DNA来自供卵母体,D正确。
故选D。二、非选择题9、神经递质内流降解(灭活或清除)相似该局部麻醉药在辣椒素的协助下进入细胞内,作用于突触后膜的通道,阻碍内流,从而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解析】
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电位状态为静息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是由于钾离子外流形成的。通常情况下钠离子在细胞外液中含量高,是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离子。当神经纤维接受刺激后会使细胞膜上的钠离子通道打开,导致钠离子大量内流使得膜电位发生逆转表现为外负内正,为动作电位状态。【详解】(1)图1显示,γ-氨基丁酸是一种神经递质可作用于突触后膜,当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引起内流,进而导致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差变得更大,且依然保持外正内负的状态,因此该神经递质的作用效果为抑制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2)根据神经递质的作用特点可知,γ-氨基丁酸发挥完作用后,会立即被降解(灭活或清除),以免持续发生作用。(3)图中显示,该局部麻醉药在辣椒素的协助下进入细胞内,作用于突触后膜的通道,阻碍内流,从而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因此局麻药和γ-氨基丁酸的作用效果相似。【点睛】熟知兴奋的产生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通过图示辨别抑制性神经递质的作用机理和局麻药的作用机理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10、15光合作用弱光下,光合作用光反应强度较弱,产生的ATP和[H]少,限制了暗反应的速率,植物对CO1的需求量小,故气孔发育不良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无影响气孔发育不良光照强度【解析】
分析题图:野生型与突变体在光饱和点之前曲线重合,说明在P点之前两者无明显变化,在P点后,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野生型二氧化碳的吸收量比突变型更多,净光合速率更大。【详解】(1)在光照强度为0时植物只进行有氧呼吸,图中光照强度为0点对应的纵坐标表示植物有氧呼吸速率,图中野生型和突变体的有氧呼吸速率为5μmol.m-1.s-1,光照强度为750μmol.m-1.s-1时,野生型拟南芥净光合速率为10μmol.m-1.s-1,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即野生型拟南芥每秒固定二氧化碳的量是10+5=15μmol.m-1.s-1。(1)据图可知,气孔发育不良会影响拟南芥的光合作用,但不会影响呼吸作用。(3)弱光下,由于光照强度较弱,使得光合作用光反应强度较弱,产生的ATP和[H]少,限制了暗反应的速率,植物对CO1的需求量小,所需二氧化碳浓度较低,故气孔发育不良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无影响。(4)在光照强度为150~1150μmol.m-1.s-1时,突变型和野生型净光合速率发生差异,此时限制突变体光合作用强度的自身因素最可能是气孔发育不良,二氧化碳吸收量不足,导致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外界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点睛】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影响因素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把握光反应与暗反应之间是物质联系,理解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特别是掌握光照强度与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情况,能够正确识图分析图中的曲线变化,正确判断影响突变型和野生型拟南芥光合作用的原因,利用所学的知识点解决问题。11、脂肪滴变多线粒体受精卵基因突变KOERRγ(或雌激素相关受体γ)雌激素通过ERRγ蛋白(通过一系列信号传导通路)促进TWAT转化为BAT1.4(2.5÷3.5)减少ATP合成,促进能源物质中的化学能更大比例的转化为热能WAT转化为BATUCP-1基因【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白色脂肪组织(WAT)和褐色脂肪组织(BAT),二者可以相互转化。WAT的主要功能是将多余的糖等能源物质以甘油三酯的形式储存起来。BAT则专门用于分解脂质等以满足额外的热量需求。通过题干及四个图示可知ERRγ在相关激素的调节下,通过促进WAT转化为BAT;促进UCP-1基因的表达,使产热增加过程使小鼠适应寒冷环境。【详解】(1)根据题干信息可知:WAT的主要功能是将多余的糖等能源物质以甘油三酯的形式储存起来,BAT则专门用于分解脂质等以满足额外的热量需求;图中BAT内含有许多小的脂肪滴和线粒体,所以从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角度分析,WAT转化为BAT之后产热效率提高的原因脂肪滴变多,体积变小,相对面积增大,易于分解产热;线粒体增多,产热增加。(2)已知雌激素相关受体γ(ERRγ)与BAT代谢密切相关,利用基因工程获得ERRγ基因缺陷小鼠(KO),即利用无活性DNA片段构建重组DNA,导入野生型小鼠(WT)受精卵细胞,使其插入ERRγ基因内部,导致ERRγ基因发生基因突变,获得ERRγ基因缺陷小鼠(KO)。将两种小鼠同时暴露在4℃冷环境中进行实验,结果如图2。在第6小时ERRγ基因缺陷的KO小鼠全部死亡,结果说明ERRγ受体蛋白与抵抗寒冷关系密切。(3)根据第(2)问的分析结合图3可知,雌激素通过ERRγ蛋白(通过一系列信号传导通路)促进WAT转化为BAT。(4)进一步测定两组小鼠BAT细胞代谢水平,结果如图4。据图可知图中所示的是释放的热量占释放总能量比例,分别为KO组为82.5%,WT组为87.5%,所以KO小鼠和WT小鼠的BAT细胞氧化分解等量能源物质所产生ATP分别比例为2.5%、3.5%,二者的比值为1.4。已知KO小鼠的UCP-1基因表达量显著低于WT小鼠,科学家最终将UCP-1蛋白定位在线粒体内膜上,结合图4结果可以推测,UCP-1蛋白的作用是减少ATP合成,促进能源物质中的化学能更大比例的转化为热能。(5)综上研究可知,ERRγ在相关激素的调节下,通过促进WAT转化为BAT;促进UCP-1基因的表达,使产热增加使小鼠适应寒冷环境。【点睛】本题以研究小鼠BAT代谢为背景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够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获取有效信息,结合体温调节以及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其细胞呼吸中能量的变化的知识点分析解决问题,同时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识图能力,能够从图示的结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数据结构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商务职业学院《固体理论II》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市第三十七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联考期末试卷化学试题含解析
- 2025届甘肃省玉门市一中高三下-开学考试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
- 湖北孝感美珈职业学院《社区发展与社会治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医科大学《MySQL数据库系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河南省开封十中高三复习质量检测试题语文试题含解析
- 贵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新闻事业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8月量子等离激元算法公平佣金监督条款
- 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23年版)实施细则
- 2023年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英语四级仔细阅读练习与答案解析
- 《产业基础创新发展目录(2021年版)》(8.5发布)
- 排水沟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 CAD教程CAD基础教程自学入门教程课件
- 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培训课件
- 停水停电时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 电商部运营助理月度绩效考核表
- DB61∕T 1230-2019 人民防空工程防护设备安装技术规程 第1部分:人防门
- 第12课送你一个书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